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JT交通运输标准】 港口装卸机械液压液力元件修理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6-21 16:02:39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T 5014.4-83

  • 标准名称:

    港口装卸机械液压液力元件修理技术要求

  •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1.24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 5014.4-83.
JT 5014.4适应于港口装卸机械的液压液力元件修理,也可做为工程机槭液压液力元件修理时参考。
1液压元件主 要零件修理技术要求
1.1 油泵主要零件修理技术要求:
1.1.1 齿轮泵主要零件修理技术要求见表1。
1.4.3 油箱:
油箱的用途主要是储油,散热和分离油中的泡沫杂物等,因此对于油箱的要求:
1.4.3.1 油箱应设置吸油过滤器,滤油器要有足够的容量,以免阻力太大, -般滤油器的过滤能力应为油泵吸入量的两倍以上。
1.4.3.2油箱侧壁应设置与擘等高的油位指示计,注油器应带有过滤网,油箱上应装温度计。
1.4.3.3油箱上应有通气孔,其大小应在最大吸油量和回油量时能保证供油,并应设空气滤清器。
1.4.3.4吸油管和 回油管应尽量远离,吸油管离箱底距离大于(等于) 2D (D为管径),距箱边不小于3D.油的排口面,箱壁,管端切成45°。
T.4.3.5 吸油侧和回油侧要用隔板隔开,其高度不低于油面到箱底高度的3/4.
1.4.3.6 为了防锈,防凝水,油箱内壁应用好的耐油涂料;
1.4.3.7 油箱的重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a.设备停止运转时,由于重力作用,油能返回油箱。
b.操作时油面保持适当高度,油面波动应在上、下限之间(上、下限位置按原厂规定)。
c.能散发操作时产生的热量。
d.分离出油中的空气和杂物。
e.对于固定式油籍,在- -般情况下,其有效容量V应为泵每分钟流量的三倍以上。在系统中装有蓄能器时,油箱应能容纳蓄能器的回油量。
对于连续工作,压力超过中压的液压系统中的油箱其容量应按发热量计算确定.
1.4.3.8 油箱必须彻底清洗,并做详细检查,不得有渗漏。
1.4.3.9 检查油箱上附件,必须齐全、完好,并具备原技术要求。
1.4.3.10 油箱不得有变形,扭曲现象。
1.4.3.11油箱外部锈蚀,达箱壁厚的5%时,油箱不得再用。重新配制的油箱必须满足油箱的设计及容量要求。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
港口装卸机械液压液力元件修理技术要求JT 5014. 4—83
本标准适应于港口装卸机械的液压液力元件修理,也可做为工程机械液压液力无件修理时参考。
液压元件主要零件修理技术要求1.1油泵主要零件修理技术要求:1.1.1齿轮泵主要零件修理技术要求见表1。表
呼号名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浮动辅承
前后盏
leCrMnTi
731铝合金
712铝合金
761铝合金
热处理
热处埋
碳层厚度 0. 6mm
j.2uim1860c正火痒火硬
度HRC58~62温度
8400~x50℃
520萍火
淬火湖度
水温50℃~~70人T时
零件及零件配合技术要求
齿轮等级(~7级,齿轮内孔轴线与齿顶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pc.04mm,齿顶圆圆度公差为c.005mm.齿顶研齿与系体内孔的径向间原为0.13mm~(.16mm,轴向间院为0.025mm~3.04mm,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31mm。两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0mm.齿面、齿顶圆及两端面的光洁度为√8。两齿轮厚度差在0.C05:mm范围内,齿顶圆与端面的夹角保持锐边、不准倒角
两孔中心距公差为0.04mm,两孔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31mm,中心线与端面的垂直度效温度180~200心保!
公差为0.01amm。内孔圆柱度公为温8h硬度HB70
泽火摄度三10C泽火
水温50℃~70℃人上时
效温度180C~203C保
萍火温度510C淬火
水温50--70℃人上时效
180~200℃保温8小时
硬度HE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8301—24发布0.00cmm,系体内孔与端通光洁度为√?光洁度√8轴承内孔与轴的间隙楼(G.UU~5.03)(d为轴颈)一对射承的厚度允差小于:2.005mm
端面的的度公蒸为100:0.02轴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公差为100:心.02
1983—10—01实施
序号名
背 45*
烧结钢合金
JT 5014.483
续上表
热处理
热处理
琴件及零件配合技术要求
圆柱度公差为0.0025mm,两轴颈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4mm,轴颈轴线与用来安装齿850℃火
硬度HRC48
叶片泵主要零件修理技术标准见表2。表2
材料及热处理
热处理
C48-52
S1-C59
轮的外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p0.02mm,光洁度√7在用作轴承的内滚道的表面光洁度为V10
钢台金层的厚度1mm2mm,端面与轴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100:0.02,端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mm,从动轴孔轴线对主动轴孔轴线的位爱度公差为po.1mm
零件及零件配合技实要求
转子两端面平行度公差
转子两轴颈同轴度公差
转子两轴颈垂直度公差
转于叶片楠两侧面平行
度公差
转子各叶片措宽度限差
转子端面光洁度
转子叶片槽光洁度
定子两端面的平行度公差
定子端面与孔轴线
垂直度公差
定子端面及内孔曲线光潜度
叶片两端面的平行度公差
叶片两平面与侧面的垂
直度公差
叶片平面度
叶片在转子精内配
合,一般应保证有间照
叶片平面与转子叶片槽
的侧厥
叶片长度应比定子长度小
转子轴颈与配流盘内孔
径向间踪
间隙过盈
(一)或间(十)mm
0.01~0.015
0. 01 ~0. 015
使用展度
4配流盘
材料及热处理
ZQA19-4
TSnZnpb6-6-3
热处理
JT 5014. 4 83
续上表
零件及件配合技术要求
配流盘端面对内孔轴线
的垂直度公差并只许内凹
配流盘轴颈外圆轴线对
内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
配流盘端面光洁度
配流盘轴颈内孔光洁度
柱塞泵主要零件修理技术标准见表3。表3
2转子衬套
定子环
(配流盘)
材料及热处理
HT20-40
Q5n6-6-3
40CrGCr15
12CrNix
热处理
萍火硬度1IRC56-62
萍火硬度HRC52-62
Si-C59
控制阀主要零件修理技术标准见表4。1.2
配合间隙过盈
()或间隙(+)
修使用限度
零件及零件配合技术要求
转子柱塞孔应与柱塞研配,其圆柱度公差为0.0025mm,孔.的表面光洁度不低于V9转子衬套应压人转子孔内再进行与配流轴的配合H7
加工,其配合间隙可按
,但根据转子衬套的材料
及转子与配流轴的结构不同应有所变化转子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其表面光洁度不低于√10。对手轴向杜塞泵端面也应进行研磨加工,光洁度不低于V10柱塞的圆柱度公差为0.0025mn,表面光洁度不低于又9。定于环与滑动效体采用配合,两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3.02mm,端面与he
外圆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C.041m。其各接触面的光洁皮应不低于√9
配流轴各配合外圆轴线的同抽度公差为90.02mm,配流轴与转子孔配磨光洁度不低子予√10,配流盘平面应进行研磨,其表面光洁度不低于V1c
调的类
距力控制识
向控制
材料及热处理
常用材料
HT21-40
滑阀 40Cr
12CrNi13
1BCrMnTi
iBCrMnT
钢球润座
HT21-40
HTI5-32
热处理
时效处理
JT 5D14. 4--83
零件及零件配合技术要求
1.滑阀与阀体孔进行配研,其问隙值在0.007mm--0.02mm之间。直径小于20mm的取0.007mm--0.015mm;直径大于20mm的,可取0.01mm~D.03mm,滑离和阅体孔的圆杜度公差为0.0025mm,光洁度79以上
2.滑阀各轴颈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mmC48
3.阀座各端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05mm4,锥形阅阀座玉人阀体孔后与滑阀进行研磨,保持良好密合性5.阀座的孔(维面)轴线与外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mm6.差动阀阀体阶梯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p0.01mm51-C5617:弹簧两端面要磨平,光洁度应在凸5以上:并应与轴线垂直8.阅体应进行耐压试验,通常是以工作压力的1.5倍进行试压,保压1min,不得有渗滑及零件报坏等不正常现象C48
S1-C66
1.节流阀滑阀与阀体孔的配研间原0.008mm~0.015mm2.节流阀滑阀与阀体孔的圆柱度公差为D.0025mm,各轴颈轴线何轴度为p0.01mm
3.节流阀滑润和阀体孔表面光洁度为104.速阀中滑阀与阀体配合间隙为0.c1nm--0.225mm,光洁寒√9以上。阀体孔和滑阀的圆柱度公差为0.0025mm弹聚两端应磨平,并应与轴线垂直5.
6.阀体应进行耐压试验。其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G倍,保压1min,不得有渗漏及等件损坏等不正常现象1.滑阅与阀体孔进行研配,其间源值在0.00%mm~0.025mm之间,根据滑阀直径尺守选择
2.滑阅和阀体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25mm。滑阀各凸肩对公共附线的同轴度为qo.01mm
3.滑闷凸肩宽度和间距及阀体加工孔的槽间距,偏差不大于0.3mm阅时效处理
体造摘槽宽的极限偏差为士0.5mm4.滑阀凸肩表面和阀体孔内圆表面光清度9~~V11以上5.弹黄两端应磨平,并与轴线垂直。6.阀体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乐力的1.5倍,保压1min,不得有渗漏及零件损坏等现象
1.3油缸主要零件修理技术标准见表5。表5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无缝钢曾
20#30#
热处理
零件及零件配合技术要求mm
1.油能内径采用H7配合
2.油缸内表面趣柱度公差
3.轴线的直线度在500mm长度的
1.缸体端面对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
5.内表面光洁度:
橡胶密封
活塞环密封
TrKAoNKAca-
出\要求
0. 005 ~-0. 01
V8~V10
大惨允许
使用限度
活塞杆
(柱塞)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钢45#
磨铸铁
钢35#
无缝钢管
热处理
JT 5014. 4 - B3
续上表
零件及掌件配
1.活塞外圆与内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活塞外径公差值
2.活塞外圆的圆柱度公差为活塞外径公差的1/4
3.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在直径100mm以上时为
1.活寒杆的圆柱度公差:
有导向时
无导向时
2.活塞杆轴线直线度在i00mm长
T229~785
以后镀铬
1.4辅助装置修理技术标准:
1.4.1油管修理技术标准:
1.4. 1.1钢管:
度三公差
3.活寒杆与活塞端面担接触的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在直径
100mm以上时为
4.括赛杆表面光洁度不低于
出厂要求
大修允许使用限度
0.005~-0.010. 01-~0.02
0. C1~~0. 015 0. 02~ 0. 03
根据压力及使用场合选择注管(见附表),选用的油管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油管在输油过程中能量损失要小,内壁光滑清洁,无砂眼,锈蚀,氧化铁皮等缺陷。有下死情况不得使用;a。管子内外侧已腐蚀,或有显著变化;b.伤口裂痕深度为管子壁厚的10%以上;。管子有割!,发现壁内有小孔现蒙;d.管子表面凹入达管子直径20%以上。管子用钢锯切断,断面与轴线方向垂直度公差为土30。管了弯曲加工时,厨度公差为管径的5%,不允许有下列缺陷:
a.弯曲部分内外創有锯齿形,或形状不规则:b.弯曲部分有扭坏或玉坏。
C.弯曲部分内侧波纹凹凸不平。推荐管子弯曲半径如表6所列。
誉子直径)mm
弯曲半径Rmm
泊管的安装要求:
a:油管必须用管夹固定好,为了防振必须用木块或橡胶衬垫。h.系统中任何一段油管能自由拆装,而不影响其他元件。42
T 5014.4 83
c,平行或交叉管子之间,须有10mm以上空隙,以防止接触和振动。1.4.1.2软管:
根据压力及使用场合选择软管。软管必须有足够的强度,选用软管的公称压力不小于系统的工作压力。利用旧管时,必须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25~1.5倍,并不允许有变形等现象,而软管在下列情况下不得使用:a.胶管有变质现象!
b.伤口裂痕深度为壁厚的1c%;
c.受压变形的胶管。
软管装配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白.应避免急转弯,其弯曲半径R天丁(9~13)刀(D为软管直径)、不要靠近接头根部弯曲,软弯接头至开始弯曲处最短距离L大丁(等于)6D。b.在安装和工作时,不应有扭转现象。℃.在连接处,软管应自由悬挂,应避免受其自重而产生弯曲。d。软管应有一定的长度余量。
e、不要和其他软管或配管接触以免摩损破裂。f.尽可能使软管安装在远离热源的地方,不得已时,要安装隔热板。8:软要以最短的距离或沿设备轮廓安装,并尽可能平行排死。1.4.2油营接头修理技术标准:
油管接头在液压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对其要求是:连接简单、工作可靠(工作时不发生破坏)密封良好无泄漏,对液流的阻力小,结构简单,安装制造方便,1. 4. 2. 1
金属油管接头见表7。
1卡套式管接头
焊接试管接头
薄壁誉扩
口式管接头
1. 4. 2. 2
适用玉力
(kgf/ram\)
中压级(Z)150
高压级(G)320
中低压35~160
结构先进,性能良好,壁轻、体积小,使用方便、不用焊接等优点.要求:配用冷拔钢管,制造精度较高
结构简单,制道及密封性能好。要求:焊接质量高结构简单,性能良好,体积小,加工方使,成本低·使用简便
钢丝编织胶管接头见表8。
适用乐力
扣压式胶
普接头
(kgi/em2)
60~400
适用温度
湖:-30℃~+
水,<+80℃
适用于专业和大量生产,但
胶普损坏后,接头外套不能重
复使用
TYKAONIKAca=
规格尽寸
JB1942-77
JB1988-7:1
JB970-77
JE978-77
JB1902-77
JB_916-77
规格尺寸
A型IL1885-77
B型JB1886-77
C型JB1887-77
可拆式胶管
腰头(整壳式)
三游式胶
管接头
适历压力
×0. 1MPa
(kgi/cn)
60--400
G0~400
1.4.2.3快速接头见表9。
两端开闭式
两端开放式
1.4.3油箱:
适用压力
(kgf/cm*)
JF 5014. 4 --83
续上表
造用温度
油:- 30℃~ +
水:<+80℃
油:- 30℃-
水:≤+80℃
适用亏维修和小批量生产
加工简单,性能可靠,装配维
修容易,更换厅便
适用温度
.20 t ~+80'℃
:20℃:+80℃
规格尺寸
A 型 JB1888-77
B型JB1889-77
C 型 JB1890-77
没有单向阀,两个接头体连接时通路才打开无单向阀,适用于粘度大的流岱油箱的用途主要是储油,散热和分离油中的泡沫杂物等,因此对于油箱的要求1.4.3.1油箱应设置吸油过滤器,滤油器要有足够的容量,以免阻力太大,-一般滤油器的过滤能力应为油泵吸入量的两倍以上。1.4.3.2油箱侧壁应设置与壁等高的油位指示计,注油器应带有过滤网,油箱上应装温度计。1.4.3.3油箱上应有通气孔,其大小应在最大吸油量和回油量时能保证供油,并应设空气滤清器。
1.4.3.4吸油管和回油管应尽量远离,吸油管离箱底距离大于(等于)2D(D为管径),距箱边不小于3D。油的排口面,箱壁,管端切成45°。T.4.3.5吸油侧和回油侧要用隔板隔开,其高度不低于油面到箱底高度的3/4。7.4.3.6为了防锈,防凝水,油箱内壁应用好的耐油涂料;1.4.3.7油箱的重量应满足以下要求:a。设备停止运转时,由于重力作用,油能返箱。b.操作时沌面保持适当高度,油面波动应在、下限之间(上,限位置按原厂规定)。c.能散发操作时产生的热量。
d.分离出油中的空气和杂物。
e.对于固定式油箱,在一般情况下,其有效容量V应为泵每分钟流量的三倍以上。在系统中装有蓄能器时,油箱应能容纳蓄能器的回油量。对于连续工作,压力超过中压的液压系统中的油箱其容量应按发热量计算确定。1.4.3.8油箱必须彻底清洗,并做详细检查,不得有渗漏。1.4.3.9检查油箱上附件,必须齐全、完好,并具备原技术要求。1.4.3.10油箱不得有变形,扭曲现象。1.4.3.11油箱外部锈蚀,达箱壁厚的5%时,油箱不得再用。重新配制的油箱必满足油箱的设计及容量要求。
1.4.4滤油器:
1.4.4.1滤油器的技术要求:
JT 5074. 4- 83
.具有较高的过滤杂质的能力。过滤精度(指过滤器能滤下的杂质颗粒的大小)及过滤能力(指通过滤油带的流量大小)应满足系统要求,同时对液流的阻力要小。b.过滤材料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致因液压力作用而发生破坏。C.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d.在一定的工作温度下,应保持性能稳定。e、清洗维护方便,容易更换过滤器材。f为了保证滤油器的主常工作,必须使油面高于滤油豁,并保持滤油器底面到油箱底面之最小距离大于30mm。
g:滤油器的容量应与油泵的输油量相适应,滤油器在使而过程中必须定期清洗,以免线隙堵塞。
h.液压系统的过滤精度见表10。表10
系统类别
压力Px0.1MPa
(kgt/ctn2)
颗粒大小(mm)
7. 4. 4. 2
<.0.025~0. 05
非随动系统
滤油器的技术规格见表11、12、13。350
表11XU-B型线式滤油幕的技术规格号
XLI-B16X100
XU-B32X100
XU-B50X100
XU-B80X100
XLI-R160×100
XU·B200X105
2XU-B32X100
2XU-B160X103
2XU-B400X100
(L/min)
(kgf/cm*)
压力损失
(kl/cm*)
C. 30 ~~ 0. 60
表122x-B型线式滤油器的技术规格流
(L/min)
(kgf/cm2)
TTKAoNTKAca-
压力摄失
(kgf/em*)
0. 3 ~ 0. 6
0.3~3.6
随动系统
过滤精度
过滤精度
3XU-B48X100
3XLI-B240× 100
3XU.B630X100
液压元件出厂试验
JT 5014. 483
3XU-R型线式滤油器的技术规格
表13:
(L/min)
2.1液压泵、液压马达出厂试验:2.1.1 液压泵山厂试验;
×0. 1MPa
(kgf/cm2)
本试验适用于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的液压的出厂试验,压力撤失
X 0. 1MFa
(kgf/cm2)
5. 3 -~0. 5
0. 3 -- 0. 6
0. 3 ~0. 6
2.1.1.1试验条件参照JB2131-77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2.1.7.2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见表14。表14
试验项臣
试验方法
在最大排量、空载压力下启动,达到公称转速后,运转10min以后,然后逐渐加载分级跑台(对带供油泵供油的被试泵空载的二况,系指输出压力不超距合试验!
过额定输出压力的5%,对自吸式被试泵的空载压力工况,系输出压力不超过额定压力3%时的工况。当额定压力低于160×0.1MPa(kgf/cm)时,则输出在超过5%)
1、在最大排量公称转速下遂渐卸荷至空载压力工况运转1min以下,开始测量(见表15)。测毕后加载至额定压力的25%,运转30s后再测量各数据,接将依次加载至额定压力的40%,5.%,70%,85%,110%,分别运转30%后,测出各点的数据
效率试验2.计算容积效率:
容积效率:
负载排量 (相应转速)
-空载排量(同上箱应转速)
5×100%
总效率:
精火素×100%
输出功率
满载试验
超载试验
除过程试验
1.在额定工况下(额定压力公称转速,录人排最)运转2min以上,开始测量排量,得出容积效率2.测量被试泵的压力摆差
在公称转速最大排量下逐渐加至最高输出压力或额定压力的 125%.运转1mia以上在进行了1至3项的基础上,进行全过程试验,并检验外渗漏,噪声、振动、温升等情况过滤情度
1.在公称转速下,空载玉力工况的排量不得低丁公称排量的 95%,
并不得高于公称排量的110%
2. 在整个跑台过程运转应正常
1.公称转速下,案载压力上况的排量不得低于公排量的95%,不
得超过公称排量的!10%
2.在额定工况下(额定压力,公称速,最人量)的奔积效率不得
低于原厂规定值
1.容积效率不得低子规定值
2.压力慢差不得大于规定值
运转正常不得有异常现象
不得有外漏,异常的噪声振动,溢升等现象
2.1.7.3试验后对其性能参数应有比较详细的记录(见表15)。563
2. 1. 1.4
JT 5014. 4 -83
试验设备液压系统原理参考图1所示?
制造广名称:
产品名称及型号,
产品编号:
主要参数:最大排量
(L/转)
表15试验记录表
最高转数
最高输出压力×0.1MPa(kgf/cm*)额定输出乐力×(.1MPa(kgf/cm*)序号
项目及内容
输入压力×0.IMPa(kgf/cm*)
输出压力×0. 1MPa(μgf/cm*)
输出流量
外泄凝量
(L/min)
压力摆差×C.1MP(kgf/cm*)
容积效率(%)
总效率(%)
噪音情况
油温()
运转时间(min)
装配人:
试验人1
检验人:
主管部门:
2.1.2液压马达出厂试验:
额定转数
技术要求
试验日期:
TTKAoNTKAca-
实际测量
年月日
JT 5014. 4-83
本试验适用于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的液压马达的出厂试验。2.1.2.1试验条件参照JB2131-77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2. 1. 2.2 试验项月与试验方法见表 16,表16
试验项日
践合试验
满载试验
最低稳定转速
超载试验
正反向诚验
全过程试验
试验方法
在空载压力下启动,达到额定转速后运转10min以上,然后逐渐加载至额定输人玉力.分级跑合运转5min以上(所谓空载压力系指输人压力不超过额定压方的10%时的工况)在额定工况下(额定压力,额定转速,最大排量)运转2nin以上,再开始测量排最。外猎量得出容积效率:
空载拌量(额定转速下)
一满酸排量(激是转球等转理泄源量×100%要
1.额定转速下空载乐力工况下的排盘不得低于公称排量的
95%,不得高于公称排量的
2.在整个跑合过程中运转应正常容积效率不得低于规定值。
保持进口压力为额定压力,逐渐降速,目测其不爬行的最低转速,即为最低稳定转速反复试验3最低稳定转速不得高于规定值软
在额定转速,最大排量逐断加至最高输入压力或瓶定压力的125%(选其录高者)运转1min以|:上
运转正常不得有异常现象
1.连续试验几次运转应正带
在额定工况下,以5次/min(一次为·个往|2.试验完毕后在额定工况下的复)以上的频率作正反向转换试验在检验 1~-4项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检验运转的全过程
2.1.2.3试验全过程应有较详绷的记录(见表17)。2- 1. 2- 4
试验设备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逾试马达
容积效率下降值不得超过规
不得有外渗漏、异常赚声,振动等观象
制造!名称:
产品名称及型号:
产品编号:
主要参数:最大排量
(L/转)
JT 5014.4—83
试验记录表
最高转速
最高压力×0.1MPa(kgf/cm2)额定转这额定压力×0.1MPa(kgf/cm)
项目及内
输入压力×0.1MPa(kgf/cm)
输E力X0.IMPa(kgf/en)
输出流盘
外潜漏量
(L/min)
压力摆差×u.IMPa(kgf/cm*)
容积效率(%)
总效率(%)
噪音情况
油温(℃)
运转时间(min)
正反转次数
装配人:
试验人:
(次)
检验人:
主管部门:
2.2控制阀出厂试验:
2.2.1方向阀出厂试验:
技术要求
试验口期:
实际测量
本试验适用于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的方向阅的出厂试验。2.2.1.1试验涤件按JB2131-77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2.2.1.2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见表18(参看图3)。表18
试验项目
滑阀机能
换尚性能
内洲漏班
外渗漏量
试验方法
观察被试阀4的各腔通路情况
换向试验:调节涨流阀21和单向节流阀6-16-2使系统压力为被试阅4的公称压力,再调节溢流阀2-2,使被试阀4的“0*口为规定背压值,并使通过被试间 4的流量为试验流盘。操作李柄换向十次,试验手柄操作情况
调节溢流阀2-1,使系统压力为被试阀4的公称压力,按照滑阀机能和结构,分别从A(或B)和“)”口,测量被试阀4的阅芯在各个不同位置时的内泄漏量(对有泄油口者应包括外漏量,外泄漏量在泄油口测量)
试验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25倍,保持1minTTKAoNTKAca-
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手柄操作应轻便灵活,无-卡紧
内泄漏量不得大于规定值
,不得有外渗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JT 5014.4-83 港口装卸机械液压液力元件修理技术要求
JT 5014.4-83 港口装卸机械液压液力元件修理技术要求
JT 5014.4-83 港口装卸机械液压液力元件修理技术要求
JT 5014.4-83 港口装卸机械液压液力元件修理技术要求
JT 5014.4-83 港口装卸机械液压液力元件修理技术要求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