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纺织行业标准(FZ) >>
- FZ/T 93015—2021 转杯纺纱机

【FZ纺织行业标准】 转杯纺纱机
- FZ/T93015—2021
- 现行
标准号:
FZ/T 93015—2021
标准名称:
转杯纺纱机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94 MB
相关标签:
转杯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FZ/T 93015—2021.
1范围
FZ/T 93015规定了转杯纺纱机的分类和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纺制棉、毛、麻、化纤等纯纺及混纺的转杯纺纱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7111.1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7111.2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⒉部分:纺前准备和纺部机械
GB/T 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780.2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⒉部分:纺纱准备和纺纱机械
FZ/T 12001—2015转杯纺棉本色纱
FZ/T 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FZ/T 90074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FZ/T 90089.1纺织机械铭牌第1部分: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FZ/T 90089.2纺织机械铭牌第⒉部分:内容
FZ/T 93103--2018 纺纱器
3分类和参数
3.1分类
分类如下:
a)按转杯型式分为:
——抽气式;
—自排风式。
b)按接头方式分为:
--手工式;—半自动式;—自动式。
c)按排杂方式分为: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93015—2021
代替FZ/T93015-2010
转杯纺纱机
Rotor type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2021-04-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07-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93015--2021
本标准代替FZ/T93015—2010《转杯纺纱机》,与FZ/T93015—201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转杯纺纱机的纺制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增加了按驱动方式和排杂方式的分类(见3.1,2010年版的3.1);调整了转杯设计转速等部分重要参数的内容(见表1,2010年版的表1);增加纺纱器已制定标准的引用,据此调整了纺纱器相关要求(见4.2.1,2010年版的4.2.1);调整了整机各引纱管口真空度的指标(见4.2.1.2.1,2010年版的4.2.1.1);增加了对整机各排杂管口真空度的要求(见4.2.1.2.2);调整了喂给轴、引纱罗拉和卷绕罗拉工作面跳动的指标(见4.2.2,2010年版的4.2.2);调整了传动系统轴承温升的要求(见4.3,2010年版的4.3);调整了全机噪声的指标(见4.4,2010年版的4.4);调整了全机功耗的指标(见4.5,2010年版的4.5);增加了整机安全要求(见4.8);增加了中央控制器应设置网络管理数据通信接口要求。(见4.6.2.4);根据以上变化,调整或增加了试验方法或测试要求(见第5章,2010年版的第5章);调整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2010年版的第6章)。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卓郎(江苏)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多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州市新科扬机械有限公司、无锡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晖、石焕强、许亮、吴云峰、张跃峰、王剑浪、胡洪波、张相君、周亚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J/JQ139—1988;
—FZ/T93015—1992、FZ/T93015—2001FZ/T93015—2010。I
rrKaeerkca-
1范围
转杯纺纱机
FZ/T93015—2021
本标准规定了转杯纺纱机的分类和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纺制棉、毛、麻、化纤等纯纺及混纺的转杯纺纱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5226.1一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7111.1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7111.2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2部分:纺前准备和纺部机械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780.2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2部分:纺纱准备和纺纱机械FZ/T12001—2015转杯纺棉本色纱FZ/T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FZ/T90074
FZ/T90089.1纺织机械铭牌第1部分: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FZ/T90089.2纺织机械铭牌
第2部分:内容
FZ/T93103—2018纺纱器
3分类和参数
3.1分类
分类如下:
a)按转杯型式分为:
抽气式;
自排风式。
b)按接头方式分为:
手工式;
半自动式;
自动式。
c)按排杂方式分为:
负压式;
自由落体式。
d)按驱动方式分为:
-rKaeerkAca-
FZ/T93015—2021
集中驱动式;
单锭驱动式。
见表1。
纺纱线密度/tex(Ne)
转杯设计转速/(r/min)
适纺纤维长度/mm
喂人品线密度/tex(Ne)
分梳辊设计转速/(r/min)
卷绕最大设计速度/(m/min)
纺纱器间距/mm
每节纺纱器头数/(头数/节)
整机纺纱器头数/头
筒管尺寸(内径×长度)/mm
筒子成形尺寸
筒子纱最大重量/kg
4.1传动系统
筒管形状
最大直径/mm
宽度/mm
机器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声响。龙带审动量<3mm。
4.2纺纱系统
纺纱器
手工式bzxZ.net
≥70.000
583~11.66(1~50)
6000~3000(0.10~0.27)
5000~10000
手工式
≥115
200、210、216、230、245
16、20、24
半自动式、自动式
≥90 000
半自动式、自动式
≥180
192、200、240、280、288、320、360、480、500、600平筒
50×170
54×170
50/42×170
54/42×170
纺纱器应符合FZ/T93103—2018的规定。-rrKaeerKAca-
4°20'
59/33×170
59/28×170
62/41×170
140~155
65/54×170
65/44X170
4.2.1.2纺纱器负压系统
4.2.1.2.1引纱管口真空度:
a)抽气式引纱管口真空度≥4.5kPa;b)自排风式引纱管口真空度≥2.5kPa。4.2.1.2.2排杂管口真空度:
a)抽气式排杂管口真空度≥0.8kPa;b)
自排风式排杂管口真空度≥0.5kPa。4.2.1.3
纺纱时,在规定时间内应无纺纱器故障产生的断头。喂给、引纱和卷绕机构
喂给罗拉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公差0.13mm。引纱罗拉工作面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公差0.13mm。卷绕罗拉工作面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公差0.18mm。引纱胶辊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公差0.05mm。引纱胶辊轴承的径向游隙0.003mm~0.025mm。导纱杆移动灵活,导纱动作可靠。筒子纱成形良好,退绕无脱圈和攀头引起的断头现象。4.2.3纱线通道表面
应光滑,不挂纤维。
4.3温升
传动系统轴承温升≤25℃。
4.4噪声(发射声压级)
空车运转全机噪声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转杯转速
抽气式
半自动
自排风式
100000
引纱速度
分梳辊转速
注:纺纱器头数增减功率消耗应按比例增减。4.5功率消耗
基本纺纱
器头数
空车运转全机功率消耗应符合表2的规定。4.6电气和自动控制系统
4.6.1电气设备
工艺真空度
排杂真空度
FZ/T93015—2021
噪声(发射
声压级)
功率消耗
4.6.1.1电气设备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性能,应符合GB/T17626.4一2018中第3等级的规定。3
-rrKaeerkAca-
FZ/T93015-2021
电气设备的连接和布线,应符合GB/T5226.1—2019中13.1的规定。电气设备的导线标识,应符合GB/T5226.1—2019中13.2的规定。4.6.1.3
电气设备保护联接电路连续性,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18.2.2的规定。4.6.1.4
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应符合GB/T5226.1—2019中18.3的规定。4.6.1.6日
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应符合GB/T5226.1—2019中18.4的规定。4.6.2
自动控制
中央控制器工作应可靠;人机界面操作应便捷、反应及时、显示正确;驱动系统控制应可靠有效、动作准确。
4.6.2.2断头自停机构动作应灵敏、可靠。4.6.2.3各监测和自动机构动作应准确、灵敏、可靠。4.6.2.4中央控制器应设置网络管理数据通信接口。4.7外观
产品的涂装应符合FZ/T90074的规定。4.8安全
机器的安全应符合GB/T17780.2纺纱机械安全要求的规定。4.9成纱质量、断头率及接头质量4.9.1成纱质量
在粗梳纯棉半成品(并条棉条)符合表3规定时,成纱质量的质量指标应不低于FZ/T12001一2015中规定的一等品要求。
条干均勾度CV/%
4.9.2断头率
喂人棉条含杂率/%
在正常生产和喂入棉条符合表3的情况下,断头率≤50根/(千头·h)。4.9.3接头质量
纤维平均长度/mm
4.9.3.1半自动接头:接头外径不大于原纱外径2倍时,平均接头强力应大于原纱强力的65%。自动接头:接头外径不大于原纱外径1.8倍时,平均接头强力应大于原纱强力的70%。4.9.3.2
4.9.3.3接头成功率≥90%。
5试验方法
5.1检验方法
5.1.1龙带审动量(4.1.2)用钢直尺检测。4
rKaeerkAca-
5.1.2纺纱器(4.2.1.1)按F2/T93103的规定检测。5.1.3引纱管口真空度(4.2.1.2.1)用压力计检测。5.1.4排杂管口真空度(4.2.1.2.2)用压力计检测。5.1.5因纺纱器故障产生的断头(4.2.1.3),经30min纺纱试验后目测检验。FZ/T93015—2021
5.1.6喂给轴、引纱罗拉、卷绕罗拉、引纱胶辊的外圆径向圆跳动(4.2.2.1~4.2.2.4),用千分表检测。5.1.7引纱胶辊轴承的径向游隙(4.2.2.5)用千分表检测。5.1.8纱线通道表面质量(4.2.3),经30min纺纱试验后目测检验。5.1.9传动系统轴承温升(4.3)用表面温度计在轴承座的外壳处测试。5.1.10噪声(4.4)按GB/T7111.1和GB/T7111.2的规定测试5.1.11功率消耗(4.5)用功率表测试。2电气设备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性能试验(4.6.1.1),按GB/T17626.4一2018的规定,用5.1.1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进行测试。注:试验条件:
a)供电电源端口及PE端口输出干扰的试验电压峰值为2kV,重复频率为5kHz;b)输人、输出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试验电压峰值为1kV,重复频率为5kHz。5.1.13电气设备的连接和布线(4.6.1.2),按GB/T5226.1-一2019中13.1的规定,目测接线是否牢固;两端子之间的导线和电缆是否有接头和拼接点;电缆和电缆束的附加长度是否满足连接和拆卸的需要等。
5.1.14电气设备导线的标识(4.6.1.3),按GB/T5226.1—2019中13.2的规定,检查导线的每个端部是否有标记;如果用颜色作导线标记时,应符合标准的规定。5.1.15电气设备的保护联接电路连续性(4.6.1.4),按GB/T5226.1一2019中18.2.2的规定测试,测试数据判定按GB/T5226.1—2019附录G的规定。5.1.16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和耐压试验(4.6.1.5、4.6.1.6),按GB/T5226.12019中18.3、18.4的规定测试。
5.1.17自动控制性能(4.6.2)通过模拟或纺纱试验,检查机器的各自动控制性能是否正常。5.1.18产品涂装(4.7)按FZ/T90074的规定检测。5.1.19机器的安全应按GB/T17780.2的规定检测。成纱质量、断头率及接头质量(4.9),在喂棉条符合表3规定和纺纱线密度为36.4tex的条件5.1.20
下进行检测。
5.1.21其余项目,以感官检验。5.2空车运转试验
5.2.1试验条件
5.2.1.1试验电压:(380士38)V,频率:(50士1)Hz。5.2.1.2试验速度、引纱管口真空度、排杂管口真空度见表2。5.2.1.3空车连续运转时间:4h。5.2.2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4.1、4.2.1.2.1、4.2.1.2.2、4.2.2.1~4.2.2.5、4.2.3、4.3~4.8。5
iiKaeerkAca-
FZ/T93015—2021
3工作负荷试验
5.3.1试验条件
空车运转试验合格后进行。
2环境条件:温度为(25士5)℃,相对湿度为60%~70%。5.3.1.3试验用粗梳纯棉半成品(并条棉条)符合表3的规定。5.3.1.4
配置合理的纺纱工艺。
正常运转时间≥72h。
5.3.2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4.2.1.3、4.2.2.6、4.2.2.7、4.2.3、4.6.2.2、4.9。6检验规则
型式检验
6.1.1产品符合下列情况之-时,应进行型式检验:生产过程中,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a
新产品鉴定或老产品转厂定型生产时;b)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c)
d)市
产品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时;第三方进行质量检验时。
6.1.2检验项目:第4章。
出厂检验
6.2.1生产企业在每批产品中按需要抽出1台进行全装,并需经空车运转试验,检验项目:4.1、4.2.1.2.1、4.2.1.2.2、4.2.2.1~4.2.2.5、4.2.3、4.3~4.8。6.2.2每台产品均应经生产企业的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能出厂。6.3
判定规则
全部项目检验合格,判该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6.4其他
产品出厂1年内,用户厂在进行安装、调试中发现有不符合本标准时,由制造方负责会同使用方共同处理。
7标志
7.1产品的安全标志,按GB2894的规定。7.2产品铭牌及铭牌内容,按FZ/T90089.1和FZ/T90089.2的规定。7.3包装储运的图示、标志,按GB/T191的规定。6
-rrKaeerkAca-
包装、运输、购存
1产品包装,按FZ/T90001的规定8.1
FZ/T93015—2021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按规定的起吊位置起吊,包装箱按规定朝向安置,不得倾倒。8.2
3产品出厂后,在有良好的防雨及通风的贮存条件下,包装箱内的零件防潮防锈有效期自出厂日起为1年。
-i Kaeerk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FZ纺织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FZ/T12072-2021 棉聚酰胺酯纤维混纺本色纱线
- FZ/T12067—2020 涤纶羊毛混纺本色纱
- FZ/T14002-1992 鞋用棉印染帆布
- FZ/T93069—2021 转杯纺纱机转杯轴承
- FZ/T24014—2021 印花精梳毛织品
- FZ/T14020—2020 涂料染色水洗棉布
- FZ/T43056—2021 涤纶长丝仿麻家居用织物
- FZ/T12025—2021 毛经用低捻棉本色纱
- FZ/T24004—2021 精梳低含毛混纺及纯化纤毛织品
- FZ/T93003-1991 纺纱和捻线用金属钩
- FZ/T60019-1994 非织造布破裂强力试验方法
- FZ/T60011-2016 复合织物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 FZ/T93048.1—2021 针刺机用针第1部分:刺针
- FZL/T93110—2021 磁性转子式假捻器
- FZ/T98022—2021 圆轨迹法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仪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