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交通行业标准(JT) >>
- JT/T 1218.2-2018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第2部分:车辆

【JT交通运输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第2部分:车辆
- JT/T1218.2-2018
- 现行
标准号:
JT/T 1218.2-2018
标准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第2部分:车辆
标准类别:
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5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JT/T 1218.2-2018 Tehnical specifieations of operation equipment maintain and update for urban ail transit-Part 2: Vehicles.
1范围
JT/T 1218.2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与更新的基本要求,以及维修和更新改造要求。
JT/T 1218.2适用于地铁和轻轨车辆的维修与更新工作,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928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GB/T 3001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GB 50157地铁设计规范
GB/T 508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JT/T 1218.1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第1 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 50833和JT/T 1218. 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车辆基地vehicle base
以车辆停放、检修和日常维修为主体,集中车辆段(停车场)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及相关的生活设施等组成的综合性生产单位。
[GB/T 50833- 2012,定义5.3.1]
3.2专项修special repair
因车辆某主要系统/部件运行公里数或者运行时间无法与整车维修规程匹配时,对该系统部件在某一时段集中进行维修,以确保该系统/部件符合运营工况。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218.2—2018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第2部分:车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ion equipment maintain and update forurban railtransitPart2:Vehicles2018-08-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8-12-01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维修要求
6更新改造
附录A(资料性附录)车辆定修及以下维修内容和要求车辆架大修维修内容和要求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维修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JT/T1218.2—2018
JT/T1218.2—2018
JT/T1218《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分为11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车辆;
第3部分:信号;
-第4部分:通信;
第5部分:供电;
一第6部分:站台门;
第7部分:自动售检票;
第8部分:通风空调;
第9部分:广播;
第10部分:乘客信息;
第11部分:视频监控
本部分为JT/T121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9)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士友、吕劲松、杨远舟、周哗、董鑫汇、侯文军、刘书浩、张世钟、谢晨晖、宋杰、戴斌、谷素斐、王清永、吴敏、郭楠楠、吴晶、李熙、陈英、曾东亮、陈刚、巫红波、贾朋磊、任翠纯、马东辉、劳建江。
1范围
JT/T1218.2—2018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第2部分:车辆
JT/T1218的本部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与更新的基本要求,以及维修和更新改造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地铁和轻轨车辆的维修与更新工作,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928
GB/T30012
GB50157
GB/T50833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地铁设计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JT/T1218.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3术语和定义
GB/T50833和JT/T1218.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车辆基地
vehiclebase
以车辆停放、检修和日常维修为主体,集中车辆段(停车场)、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及相关的生活设施等组成的综合性生产单位。[GB/T50833—2012,定义5.3.1]3.2
专项修specialrepair
因车辆某主要系统/部件运行公里数或者运行时间无法与整车维修规程匹配时,对该系统/部件在某一时段集中进行维修,以确保该系统/部件符合运营工况。3.3
周转件turnover spareparts
用于提高生产效率而周转使用的,可反复修理使用、价值较高、编有独立序号的备品备件。4基本要求
4.1运营单位应围绕安全运营和提升服务开展车辆的维修与更新工作。4.2车辆维修与更新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a)配备具有相应岗位资格能力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人员,并健全岗位责任制,保障定员合JT/T 1218.2—2018
理、责任落实:
配置车辆维修所必需的场地、设备设施和物料:b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车辆基地管理、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和操作办法:C
d)建立设备管理体系,加强资产管理、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满足环保、节能、防火要求,如材料选型、技术运用和工艺方法。e
4.3运营单位应建立维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5维修要求
5.1维修制度和修程
5.1.1运营单位应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维修质量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适用的维修制度和修程。5.1.2计划修应按运营里程和运营时间进行安排,状态修或可靠性维修根据实际情况开展。5.1.3计划修可包括列检、月检、定修、架修、大修。运营单位可结合架修和大修开展更新改造,以确保车辆满足全寿命周期使用要求。车辆修程与维修间隔宜符合表1的规定表1车辆修程与维修间隔对照表
维修间隔
≤15天
≤3个月
≤2年
60万公里或5年
120万公里或10年
运营单位根据车辆的实际运行状态,可采用均衡修等不同的方式组织实施维修修程。5.1.5运营单位根据车辆各系统不同的技术状态,可采用专项修的方式进行集中维修。5.2维修规程、工艺文件
5.2.1结构、内容和管理要求
5.2.1.1维修规程和工艺文件结构包括起草部门、起草/修订、审核、批准人员、适用范围、简写词定义文件编号,版本号生效日期等,工艺文件宜列出标准工时5.2.1.2维修规程应对车辆及子系统或部件检查和维修的内容及技术要求作出规定,并根据维修项目和技术要求编制相应的工艺文件和维修记录表。5.2.1.3工艺文件内容应包括维修项目、人员条件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特殊工具、材料及设备等,对关键工序、作业程序、操作步骤及检查标准、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描述。必要时可使用附录、图片、表格、流程图等对工艺内容进行补充,如备件材料清单、紧固件扭矩表等。5.2.1.4运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维修规程和工艺文件的审核、批准及发布管理制度,应定期组织修订完善维修规程和工艺文件,如需进行临时调整,应正式下发通知执行。5.2.2各级计划修主要内容
5.2.2.1列检
车辆外观检查和有电功能检查,为再次载客运营做好准备。维修内容和要求参见附录A,运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
5.2.2.2月检
JT/T 1218.2—2018
车辆外观检查和有电功能检查,对部分系统/部件进行清洁,对损耗件进行检查更换。维修内容和要求参见附录A,运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5.2.2.3定修
对车辆进行整体状态检查,检测、调整各子系统功能,对重要部位进行清洁以及润滑,对损耗件进行检查更换。维修内容和要求参见附录A,运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5.2.2.4架修
对车辆的重要部件,包括转向架、制动、空调受流等系统或部件进行分解,清洗,检查,探伤以及修理,并对列车性能进行全面检测、调试以及试验,以恢复车辆综合性能。维修内容和要求参见附录B,运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5.2.2.5大修
对车辆各系统或部件进行分解、清洁、检查、探伤和整修的综合修理,并对列车性能进行全面检测、调试以及试验,以恢复车辆设计的要求,可以结合技术改造对部分系统进行升级,提高原有性能。维修内容和要求参见附录B,运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5.3维修记录管理
5.3.1总体要求
运营单位应建立车辆维修记录管理制度,对维修记录的录人、修订、撤销、删除、查询进行管理。维修记录的形式采用纸质或电子化的方式5.3.2车辆维修记录
5.3.2.1设备履历
车辆设备履历要求如下:
a)运营单位应制定专门管理制度对设备履历的数据类型、数据的记录更新、履历的保管等工作进行规范:
b)运营单位指派专人负责设备履历的管理;c)车辆或部件移交到大(架)修、更新改造、事故修复等工作时,设备履历应随之移交。在设备履历上应记录技术改造、事故修复等工作情况,结束后再随车辆、部件返回5.3.2.2计划修记录
车辆计划修记录要求如下:
a)根据车辆维修规程,可用表单的形式记录执行相应修程的维修数据,对于重要数据应记录实际测量值:
对于涉及行车安全的数据、磨耗性部件定期测量数据、特殊部件物理跟踪数据等可另建专项b)
台账记录;
c)维修完毕后,作业负责人、质量互控人员应签名确认。5.3.2.3故障维修记录
车辆故障维修记录要求如下:
a)维修过程中若出现相关部件或系统故障,则填报故障维修记录单:b)
故障维修记录单应记录故障现象、故障整改情况(如部件参数调整,相应备件更换、清洁润滑等信息),故障处理人应签名确认。5.3.2.4其他维修记录
普查、整改、状态修、可靠性维修等维修记录可参照上述要求执行。3
JT/T1218.2—2018
5.3.3电子化维修记录
5.3.3.1运营单位可建立适应现场维修记录的信息化管理平台。5.3.3.2系统分类,可以按照线路、车号及车辆系统矩阵化记录,方便查询、统计及对部件进行可靠性分析。
5.3.4维修记录保存
5.3.4.1纸质维修记录应保存至下次同级维修开始或不少于3年,更新改造记录应保存至车辆的使用期限终止。电子维修记录应长期保存。5.3.4.2维修记录信息化平台应选定满足要求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将维修记录按照录人的分类进行保存,记录保存系统应进行备份以免数据丢失。5.4维修指标
5.4.1运营单位可按照自身维修和管理要求,确定维修统计指标,但至少统计下列维修指标:a)列车退出正线运营故障率(次/万车公里),按月统计;b)车辆系统故障率(次/万车公里),按月统计;车辆服务可靠度(万车公里/次),按年统计;c)
列车可用率(百分比),按月统计;d)
车辆架大修平均停修天数(天),按年统计;e)
车辆架大修完成率(百分比),按年统计;f)
每公里配车数(车/公里);
每车配员数(人/车)。
5.4.2维修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见附录C。5.5质量控制与验收
5.5.1运营单位应建立车辆维修质量管控体系,制定质量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管控体系运作,对车辆维修的质量工作方针工作自标,工作流程、组织架构及职责,质检范围,质检周期,抽查内容,抽查比例整改方式、质量考评、执行记录以及委外维修质量管控等作出明确规定5.5.2运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设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开展质量检查验收工作。5.5.3车辆维修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具备相关技能,持证上岗。5.5.4运营单位应按照过程控制和最终验收并重的原则,进行车辆维修质量管理。5.5.5运营单位应实行记名修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5.5.6维修内容应有相应的工艺文件指导维修人员作业。5.5.7维修人员应及时、如实填写维修作业记录,并将作业记录归档保存。5.5.8车辆维修作业所用的工器具和仪器仪表应定期检定合格,生产设备应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和检定,备品、备件等物资应经验收合格。5.5.9运营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制定车辆维修后的验收标准,明确验收项目、技术标准、抽查比例等要求
5.5.10经维修的车辆应依据验收标准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记录应归档留存5.5.11运营单位应制定审批流程,对不影响运营安全但存在不合格项的车辆,明确允许让步放行的条件、审批程序等,并应严格执行。对于已让步放行的车辆,运营单位应留存记录,持续跟进不合格项,直至不合格项关闭
5.5.12架修,天修后的车辆应设置质保期限,整车质保期限不少于1年。4
5.6备件及周转件管理
JT/T 1218.2—2018
5.6.1备件及周转件验收合格后方可人库,运营单位可通过地面测试装置试验、装车试用或委托第三方等方式进行验收并留存验收记录5.6.2运营单位应做好仓储备件及周转件的管理,避免出现受潮、过热等情况。定期对备件及周转件进行维护保养
5.6.3运营单位应界定周转件的范围,将周转件与其他备件区分管理。5.6.4运营单位应建立周转件的纸质或电子履历,内容应包含装车记录、运用时间及里程、维修记录、改造与升级记录等信息。周转件履历应及时填写,并跟随周转件流转。5.6.5对周转件进行的分解、检查、更换主要零部件、测量主要技术参数、组装、测试试验等维修作业,应留存相应的作业记录。
5.7软件管理
5.7.1运营单位应建立车辆软件管理制度,明确软件升级、修订的要求。5.7.2软件升级/修订方应按照其单位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完成升级/修订后软件的审批和发布流程。
5.7.3软件升级/修订方应对软件进行实验室验证,因实验室条件限制的,可与运营单位协商后在运营单位车辆上进行验证。
5.7.4软件升级/修订方应向运营单位提交涉及软件升级/修订的软件修改说明及相关资料,运营单位在验证、审批后组织实施。
5.8应急处置
运营单位应建立车辆故障和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对车辆故障、事故的应急处置作出规定。5.8.2车辆故障和事故应急处置分为下列两类:a)车辆功能性故障应急处置;
b)车辆脱轨、倾覆、弓网事故等事故应急处置5.8.3运营单位应编制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6更新改造
6.1车辆或子系统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按规定组织开展技术论证:国家规定应淘汰的技术性能落后、高能耗、低效率的,或国家规定报废的;a
已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或者未达到使用年限,但满足规定的提前更新条件的;b)
因性能下降、技术落后、损坏等原因不能修复,或初步判断修复费用超过重置价格50%的;c)
d)因技术标准改变而不符合当前使用要求,且初步判断不具备维修价值的。6.2技术论证应包括下列内容
a)核查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是否超过设计使用寿命;核查完好程度,评估其技术性能,明确是否满足使用要求;b)
c)评估主体结构和剩余可使用寿命;d)分析修复的技术可行性、费用和使用成本,评估维修价值。6.3运营单位应在硬件更新改造项目开展前编制硬件更新改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案和验收标准;经技术论证有安全风险的应制定应急预案6.4运营单位应预先制定硬件更新改造项目目标无法实现的处置方案,包括项目终止、方案变更及让5
JT/T1218.2—2018
步接收的条件。
6.5硬件更新改造项目应按规定组织试验、考核和验收6.6硬件更新改造项目验收应提交验收报告,资料应归档。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车辆定修及以下维修内容和要求车辆定修及以下维修内容和要求见表A.1。表A.1车辆定修及以下维修内容和要求系统
车内设备
车体结构
贯通道
驾驶室
客室车门机械部件
驾驶室门
通道门
紧急逃生门
车门电气部件
全自动车钩
半自动车钩
半永久牵引杆
跨接电缆
维修内容
检查设备柜外观及盖板锁闭状态检查列车标识外观
检查车载灭火器状态
检查车门、车窗及车体外观
检查贯通道各部件外观及活动性能检查连接杆和铰链
检查驾驶台各面板外观
清洁并润滑车门驱动机构及相关机械部件检查客室车门及各子部件外观
测量车门关键参数,应满足运用标准检查驾驶室侧门外观和开关、锁闭功能检查通道门外观和开关、锁闭功能检查紧急逃生门外观和开关、锁闭功能检查客室门开关、重开门功能及报警声检查全自动车钩外观
JT/T1218.22018
建议周期
列检月
月检定修
清洁机械钩头表平面、外锥体和内锥体,润滑外锥体和内锥体的滑动表面及钩锁的各部件检查车钩过载保护装置相关部件外观检查车钩对中功能
测量车钩游隙尺寸,应满足运用标准检查半自动车钩外观
检查车钩过载保护装置相关部件外观检查车钩对中功能
测量车钩游隙尺寸,应满足运用标准检查半永久牵引杆外观
检查车钩过载保护装置相关部件外观检查跨接电缆插头固定座、电气连接、管套外观VV
JT/T1218.2—2018
转向架
制动系统
54牵引系统
弹性悬挂装置
轮对轴箱装置
齿轮传动装置
中央牵引装置
轮缘润滑系统
客室空调
驾驶室空调
空调电气控制
客室辅助加热设备
供风系统
气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电气控制系统
凤缸设备
管路元件
牵引设备箱
牵引控制单元
牵引电机
受流设备(受电弓)
表A.1(续)
维修内容wwW.bzxz.Net
检查构架外观
检查弹性悬挂装置外观
测量轮缘厚度、轮缘高度及踏面直径尺寸,应满足运用标准
检查齿轮箱外观及齿轮油状态
检查牵引杆及橡胶关节外观
检查轮缘润滑装置外观,添加轮缘润滑油至最大标志线清洗空调机组
清洁新风温度传感器、送风温度传感器清洁回风温度传感器
清洁新风过滤网,清洁或更换空调混合空气过滤网检查空调机组及各部件外观
检查制冷剂泄漏情况、各盖板锁闭情况检查新凤门功能
检查驾驶室送风及制冷功能
检查客室空调机组制冷功能及送风情况检查电加热设备外观及功能
更换空气压缩机润滑油,油位应满足运用标准更换空气压缩机滤清器滤芯
检查闸片(闸瓦)厚度,应满足运用标准检查制动控制阀外观
检查车辆显示屏各制动的状态
测试停放制动施加和缓解功能
检查风缸设备外观
检查管路泄漏量,测试压缩空气湿度,应满足运用标准检查制动系统各压力开关、安全阀、减压阀动作情况,应满足运用标准
检查清洁牵引箱风道及散热片
检查牵引箱内部各部件外观及接线添加牵引电机轴承润滑油脂,应满足运用标准清洁受电弓降弓传感器
测量降弓传感器与感应板间隙,应满足运用标准建议周期
列检月
月检定修
牵引系统
辅助供电
信息系统
85辅助功能
受流设备(受电弓)
输入电路
逆变及斩波模块
制动电阻
辅助逆变器控制
输人电路
逆变模块
输出电路
蓄电池充电模块
蓄电池
照明控制
辅助设备箱
接口设备
输入输出模块
主处理模块
人机接口
电气控制设备
(应用与整车)
网络设备
照明设备
头灯、尾灯
表A.1(续)
维修内容
检查并清洁避雷器
检查受电弓及各部件外观
检查并测量碳滑板厚度,应满足运用标准测量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压力,应满足运用标准JT/T1218.22018
建议周期
列检月
月检定修
测量受电弓高压线排对地绝缘阻值,应满足运用标准检查升降弓功能
检查牵引箱高压母排接线
检查逆变及斩波模块外观及接线检查制动电阻外观
检查辅助逆变器外观及功能
检查辅助供电输人电路接线及功能检查辅助逆变器紧急启动单元功能清洁辅助逆变器风道和散热片
检查辅助供电输出电路接线及功能检查蓄电池充电模块外观
测试蓄电池容量
检查各蓄电池单体外观及接线
检查紧急照明、正常照明功能
检查驾驶室照明功能
检查辅助设备箱内各元器件外观及接线检查所有天线安装支架外观
检查输人输出模块外观及接线
检查主处理模块外观及接线
检查车辆显示器外观及功能
检查列车故障诊断信息
清洁列车控制单元各模块
检查列车广播、电子地图外观及功能检查紧急照明、正常照明设备外观检查驾驶室照明设备外观
检查外观及功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JT交通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JT∕T1208-2018 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选型技术要求
- JT/T1088-2016 公路工程喷射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
- JT∕T1215-2018 锥形泥门
- JT/T955-2014 潜水人员从业资格条件
- JT∕T1201-2018 带式收油机
- JT∕T1216-2018 挖泥船泥泵安装要求
- JT∕T925.3-2018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 第3部分:纤塑格栅
- JT/T1285-2020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条件
- JT/T1287-2020 乘用车集装箱运输技术要求
- JT/T474-2019 港口轮胎起重机修理技术规范
- JTJ270-1998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 JT∕T1217-2018 自浮橡胶排泥管
- JT/T1353-2020 交通运输视频交换技术要求
- JT/T1185-2018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则
- JT/T1182.1-2018 基于手机信令的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数据采集及交换服务 第1部分:数据元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