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18 11:40:43
  • JB/T11153-201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B/T 11153-2011

  • 标准名称: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英文名称:

    Single pole and dipole alternating current contactors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11-12-20
  • 实施日期:

    2012-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 下载大小:

    6.51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29.130.20低压开关装置和控制器
  • 中标分类号:

    电工>>低压电器>>K32控制电器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标准价格:

    27.0
  • 出版日期:

    2012-04-01

其他信息

  • 起草单位:

    桂林机床电器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成都机床电器研究所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相关标签:

    单极 交流 接触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通用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包括:术语和定义、符号、分类、特性、产品的有关资料、正常使用、安装和运输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试验等。 本标准适用于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接触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或60Hz),其主触头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220V,在AC-8a或AC-8b使用类别下额定工作电压为220V时额定工作电流不超过63A的电路中,供远距离接通和分断单相电源电路。 本标准规定的接触器一般不用于分断短路电流,因此,使用时应安装适当的短路保护电器。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9.130.20
备案号:34837—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153——2011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Single pole and dipole alternating current contactors2011-12-20 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
特性概要
型号及含义
主电路的额定值和极限值
使用类别
控制电路.
辅助电路
与短路保护电器(SCPD)的协调配合通断操作过电压
外形尺寸与安装尺寸
6产品的有关资料
资料的内容,
安装、操作和维修说明,
7正常使用、安装和运输条件
正常使用条件..
运输和储存条件
安装条件,www.bzxz.net
8结构和性能要求,
结构要求,
8.2性能要求.
试验分类..
验证结构要求,
验证性能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插片和插套的规格及尺寸附录B(规范性附录)特殊试验..次
JB/T11153—2011
JB/T11153—2011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定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成都机床电器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桂林机床电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礼、周泰武、李开初。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JB/T11153—2011
本标准规定了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以下简称接触器)通用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包括术语和定义、符号、分类、特性、产品的有关资料、正常使用、安装和运输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试验等。本标准适用于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接触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或60Hz),其主触头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220V,在AC-8a或AC-8b使用类别下额定工作电压为220V时额定工作电流不超过63A的电路中,供远距离接通和分断单相电源电路。本标准规定的接触器一般不用于分断短路电流,因此,使用时应安装适当的短路保护电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00.18一2008电工术语低压电器GB/T4207一2003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GB/T5169.10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灼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
GB/T5169.11—2006
电工电子产品看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11021一2007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4048.1—2006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GB14048.4—2003
GB14048.5—2008
制电路电器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GB17196一1997连接器件连接铜导线用的扁形快速连接端头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GB/T2900.18、GB14048.4—2003中第3章和GB17196—1997中第3章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2符号
GB14048.1一2006中第4章界定的符号适用于本文件。4分类
5.2中型式可作为分类的依据。
5特性
5.1特性概要
接触器的特性用下列项目加以规定:1
JB/T11153—2011
a)型式(5.2);
b)型号及含义(5.3);
c)主电路的额定值和极限值(5.4):d)使用类别(5.5);
e)控制电路(5.6);
f)辅助电路(5.7);
g)与短路保护电器(SCPD)的协调配合(5.8);h)通断操作过电压(5.9)。
5.2型式
5.2.1极数
接触器按主触头极数分为:
a)单极:具有一对接通主触头,称为单极接触器;b)双极:具有两对接通主触头,称为双极接触器。5.2.2辅助触头种类
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分为:
a)接通辅助触头;
b)分断辅助触头。
接触器按是否带辅助触头分为:a)带辅助触头接触器;
b)不带辅助触头接触器。
5.2.3电流种类
接触器的电流为交流。
5.2.4灭弧介质
接触器的灭弧介质为空气。
5.2.5操作方式
接触器的操作方式为电磁操作。5.3型号及含义
接触器的型号及含义由制造厂自行规定。5.4主电路的额定值和极限值
5.4.1额定电压
接触器的额定电压规定如下:
5.4.1.1额定工作电压(U。)
接触器的额定工作电压Ue为交流220V。5.4.1.2额定绝缘电压(U,)
接触器的额定绝缘电压U:为交流690V。5.4.1.3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接触器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规定为8kV。5.4.2额定工作电流(l)
制造厂应规定在AC-8a或AC-8b使用类别下,额定工作电压为交流220V时接触器的额定工作电流le。
本标准推荐接触器的额定工作电流(I)规格为:9A、12A、16A、25A、32A、40A、45A、50A、55A和63A。
5.4.3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Ih)接触器的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I由制造厂自行规定。JB/T11153—2011
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值应至少等于接触器在八小时工作制(5.4.5)下最大额定工作电流值。5.4.4额定频率
接触器的额定频率为交流50Hz(或60Hz)。5.4.5额定工作制
GB14048.4—2003中5.3.4.1~5.3.4.3适用,并补充如下要求:断续周期工作制等级级别推荐值为1200(额定操作频率为1200次/h),标准负载因数推荐值为25%。
5.4.6正常负载和过载特性
5.4.6.1耐受过载电流的能力
接触器应满足8.2.4.6的条件。
5.4.6.2接通和分断能力
接触器应满足8.2.4.1的要求。
5.4.6.3约定操作性能
接触器应满足8.2.4.3的要求。
5.4.7额定限制短路电流
接触器应满足8.2.5.3的要求。
5.5使用类别
5.5.1主电路的使用类别
接触器主电路的使用类别主要为AC-8a或AC-8b。5.5.2辅助电路的使用类别
接触器辅助电路的使用类别主要为AC-15或DC-13。5.5.3补充规定
5.5.1和5.5.2给出的接触器的使用类别是标准的使用类别,其典型用途见表1。任何其他使用类别应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但制造厂的样本或提供的资料可作为一种协议。表1接触器常用的使用类别及其代号电路
主电路
辅助电路
5.6控制电路
电流种类
使用类别代号
典型用途举例
具有手动复位过载脱扣器的密封制冷压缩机中的电动机控制具有自动复位过载脱扣器的密封制冷压缩机中的电动机控制控制交流电磁铁负载
控制电磁铁负载
接触器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的标准值为:交流,50Hz(或60Hz):24V、36V、48V、110V、127V、220V。注:其他电流种类、电压值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5.7辅助电路
5.7.1额定电压
辅助触头的额定电压规定如下:a)辅助触头的额定绝缘电压U;为690V;b)辅助触头在不同使用类别下的额定工作电压U。见表2。3
JB/T11153—2011
5.7.2电流
辅助触头的电流规定如下:
a)辅助触头的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Ih为10A;b)辅助触头在不同使用类别下的额定工作电流l见表2。表2辅助触头在不同使用类别下的额定工作电压U。和额定工作电流I。使用类别
额定工作电压U。
5.8与短路保护电器(SCPD)的协调配合具体要求见8.2.5。
5.9通断操作过电压
具体要求见8.2.4.4。
5.10外形尺寸与安装尺寸
接触器的外形尺寸与安装尺寸应符合制造厂相关文件和图样的要求。6产品的有关资料
6.1资料的内容
制造厂应规定下列有关资料:
标识方面:
a)制造厂厂名或商标;
b)接触器名称、型号或系列号;c)接触器符合的标准号。
特性方面:
d)额定工作电压(见5.4.1.1):e)额定工作电压下的使用类别和额定工作电流(见5.5和5.4.2);f)额定频率(见5.4.4);
g)额定工作制,并标明断续周期工作制级别(见5.4.5);h)额定通断能力,也可用相应的使用类别代替(见表4):i)额定绝缘电压(见5.4.1.2):j)额定冲击耐受电压(见5.4.1.3);k)外壳防护等级(见8.1.9);
1)污染等级(见7.1.3.2);
额定工作电流1。
m)额定限制短路电流(见5.4.7),接触器的配合类型(见8.2.5.2)及SCPD的型式、电流额定值和特性(见8.2.5.1);
n)通断操作过电压(见5.9);
o)额定控制电路电压(U)、电流性质和额定频率;p)电流性质、额定频率和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q)辅助电路的额定值(见5.7)。6.2标志
6.1中a)~c)的标志应标在接触器的铭牌上,以便从制造厂获得完整的资料;k)的参数最好标志在接触器上;o)和p)控制电路的参数应标在线圈或接触器上;其余项目的参数应标在铭牌上,或4
JB/T11153—2011
标在接触器上,或包含在制造厂的公布的文件中。标志应字迹清楚、不易磨灭和易于识别,接触器上还应标志下列数据且在安装后是易见的:一合格标记和认证标志(如适用);接线端子的识别和标志。
6.3安装、操作和维修说明
制造厂在其文件(如使用说明书)或样本(如有)中应规定接触器在运行期间和出现故障后的安装、操作和维修条件。
如有需要,接触器的运输、安装和操作说明书中应指明接触器进行适当的和正确的安装、运输和操作的方法。
制造厂应提供说明,建议用户在遇到短路时应采取何种措施。6.4包装
6.4.1包装盒(内包装)
包装盒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
a)制造厂厂名或商标;
b)接触器名称、型号和出厂年月;c)额定控制电源电压和频率。
6.4.2包装箱(外包装)
接触器包装箱应紧固,并且具有防潮、防尘能力,适合运输要求。箱内应有装箱单、使用说明书等。每箱毛重应不超过50kg。包装箱外壁应有明显而持久的标志,其内容包括:a)制造厂厂名、地址或商标;
b)产品名称和型号:
c)产品数量;
d)包装箱的尺寸(长×宽×高)及毛重;e)收货单位名称和地址;
f)标志“易碎物品”、“怕雨”、“向上”、“包装年月”等字样或标志。其他要求还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7正常使用、安装和运输条件
7.1正常使用条件
满足本标准规定的接触器应能在如下条件下运行,7.1.1周围空气温度
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且其24h内的平均温度值不超过35℃。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为-5℃。
注:对于使用在周围空气温度高于40℃或低于-5℃的接触器应根据有关产品标准(如适用时)或根据制造厂和用户的协议进行设计和使用。制造厂样本中给出的数据可以代替上述协议。7.1.2海拨
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
注:对用于海拔高于2000m的接触器,需要考虑到空气冷却作用和介电强度的下降。对用于上述条件下运行的电气设备应根据制造厂和用户的协议进行设计或使用。7.1.3大气条件
7.1.3.1湿度
最高温度为40℃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充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达90%。对由于温度变化偶尔产生的凝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5
JB/T11153—2011
污染等级
接触器的污染等级规定为3级
2运输和储存条件
如果接触器的运输和储存条件,例如温度和湿度,不同于7.1中规定的条件,制造厂和用户应达成一个特殊协议。除非另有规定,下列温度范围适用于运输储存:-25℃~55℃,短时间(24h)内可达70℃。
7.3安装条件
7.3.1安装类别(过电压类别)
接触器的安装类别规定为III类,7.3.2安装
7.3.2.1安装角度
接触器安装面与垂直面倾斜度不超过土5°。7.3.2.2安装方式
接触器采用螺钉固定安装或卡轨安装注:其他安装方式的要求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8结构和性能要求
8.1结构要求
接触器应设计成能耐受安装和正常使用时所产生的应力,还应具有耐非正常热和火的能力及耐湿性能。
8.1.1材料
接触器材料的验证试验可按下述适当的方式进行:a)在接触器上;
b)在接触器的部件上;
c)在具有适当横截面积的相同材料的试品上。接触器的材料应具有相应的耐非正常热和火的能力。如果具有适当横截面积的同一种材料已满足9.2.1规定的试验要求,则可不必重复进行该项试验。8.1.1.1耐非正常热和火
GB14048.1一2006中7.1.1.1适用,并补充如下按GB/T5169.10一2006和GB/T5169.11一200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灼热丝试验时,用于固定或承载载流部件所使用的绝缘材料部件应采用960℃土15℃灼热丝顶端温度,除此之外,其他绝缘材料部件应采用650℃土10℃灼热丝顶端温度。8.1.1.2相比电痕化指数(CTI)测定按相比电痕化指数(CTI)之值的范围,材料组别可划分如下:a)材料组别I:CTI≥600;
b)材料组别IⅡI:400≤CTI<600;c)材料组别IⅢla:175≤CT<400:d)材料组别IⅢb:100≤CT<175构成爬电距离的接触器绝缘材料的相比电痕化指数(CTI)值至少应达到材料组别IIb的要求,CTI的测定方法应按GB/T4207一2003的有关规定;若材料制造厂能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则该项试验可不再进行。
8.1.2耐湿性能
接触器应能承受高温温度为40℃,试验周期为6昼夜的交变湿热试验6
要求和试验方法见9.2.2。
8.1.3载流部件及其连接
GB14048.4—2003中8.1.2适用。8.1.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JB/T11153—2011
接触器按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安装类别III类和污染等级3级确定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8mm。接触器按额定绝缘电压、污染等级3级及绝缘材料组别IⅢIa和IIIb确定的爬电距离应不小于10mm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适用于触头开距和受电弧作用的部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方法见GB14048.1一2006中附录G8.1.5接线端子
8.1.5.1接线端子的结构型式
接触器的接线端子有如下三种结构型式:a)螺纹型:
b)插片型:
c)螺纹型和插片型的组合。
8.1.5.2接线端子的要求
GB14048.4—2003中8.1.7适用。对于插片型接线端字(如有的话),补充如下要求a)插片尺寸应符合附录A中图A.1和表A.1的规定。b)插片的温升极限值应符合表3中规定的接线端子温升极限值。c)插片应能用合适的插套正确插入和拔出,且不会使其他部件受损或松脱。其验证方法见9.2.3.2.1。d)插片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至于插套在插入和拔出时不会有影响接触器不符合本标准的损坏其验证方法见9.2.3.2.2。
e)插片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以便连接合适的插套。试验应在每个插片上插上相应的插套来检查试验期间不应使插片及其周围部件弯曲或变形,也不应使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减少到8.1.4的规定值以下。
注:本标准鼓励制造厂根据有关产品标准以及与用户的协议设计使用与本标准规定的尺寸不相同的插片。8.1.6具有中性极的接触器的附加要求当接触器有一个极专门用于中性极时,此极的标志应能清楚地识别,并以字母“N”代表。可以通断的中性极不允许比其他极先分断后接通,所有极的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值应相同。8.1.7保护接地的要求
GB14048.1—2006中7.1.9适用。8.1.8接触器外壳
GB14048.1—2006中7.1.10适用。8.1.9接触器的外壳防护等级
接触器的外壳防护等级一般为IP00,对于增加特殊防护措施的产品可达到IP20。8.1.10零部件质量
接触器的黑色金属零件,除电磁铁外,均应有可靠的防锈保护。接触器的金属零件不应有裂纹、气泡及镀层脱落等现象接触器的塑料零件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夹生、开裂、气泡、麻点及严重划伤等现象8.1.11装配质量
装配接触器的连接螺钉应紧固,无松动现象。触头支架动作灵活可靠,不应有卡住现象。7
JB/T11153—2011
8.2性能要求
8.2.1动作条件
8.2.1.1一般规则
接触器的操作应按制造厂的说明书或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8.2.1.2动作范围
接触器在其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的85%~110%之间任何值应可靠地闭合。此范围的85%U.适用于下限值,110%U适用于上限值。
接触器释放和完全断开的极限值是其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的20%~75%。此范围的20%U.适用于完全断开的上限值,75%U。适用于保持闭合的下限值。闭合的极限值是在周围空气温度为40℃,线圈在100%U。下持续通电达到稳定温升后确定的。释放的极限值是线圈电路电阻在周围空气温度为-5℃时确定的,此值可用在正常室温下获得的数值换算求得。
8.2.2温升
接触器按9.3.3.2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时所测得的各部件温升应不超过表3规定的极限值。表3温升极限值
接线端子
易接近部件
其他部件
裸黄铜、铜(或黄铜)镀锡及其他金属铜(或黄铜)镀银或镀镍
非金属
任何材料
注1:本表中绝缘分类的规定见GB/T11021—2007。温升极限值
应不危及接触器的载流部件和邻近部件注2: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温升可能与试验值有所差异,这取决于安装条件和连接导体的尺寸注3:本表中的温升极限值仅适用于-5℃~40℃的周围空气温度。8.2.3介电性能
GB14048.1一2006中7.2.3适用,并补充如下:测量方法
电阻法
热电偶法
目测法
a)若接触器的所有电气间隙均不小于8.1.4的规定值,则不必进行冲击耐受电压试验,接触器的介电性能可仅用工频耐受电压试验考核:b)接触器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中的工频耐受电压试验的试验电压值为1890V(交流有效值),施压时间规定为5s;
c)接触器分断试验和短路试验后的工频耐受电压试验的试验电压值为2U。且最小值为1000V(交流有效值),施压时间规定为5s;d)接触器耐湿性能试验后的工频耐受电压试验的试验电压值为2U。且最小值为1000V(交流有效值),施压时间规定为1min;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