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HG/T 2273.4-2014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

【其他行业标准】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20 11:29:16
- HG/T2273.4-2014
- 现行
标准号:
HG/T 2273.4-2014
标准名称: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Test method of natural gas reforming catalyst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former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4-10-14 -
实施日期:
2015-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下载大小:
2.13 MB
标准ICS号:
化工技术>>化工产品>>71.100.99其他化工产品中标分类号:
化工>>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G74催化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替代情况:
替代HG/T 2273.4-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71.100.99
备案号:47137—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273.4—2014
代替HG/T2273.4-2006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Test method of natural gas reforming catalyst forprimaryandsecondaryreformer
2014-10-29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HG/T2273.4—2014
本标准代替HG/T2273.4-2006《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与HG/T2273.4-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长型催化剂和短型催化剂的入口温度(见表3);一修改了气相色谱仪分析时间(见6,2006年版的6)。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工催化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昊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泽军、张新波、郭雄、何洋、冯雅晨。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HG/T2273.4—1992、HG/T2273.4—2006。I
1范围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热性能试验方法。HG/T2273.4—2014
本标准适用于合成氨厂、甲醇厂及制氢装置中使用的天然气加水蒸气制氢的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HG/T2273.1天然气一段转化催化剂HG/T2273.2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天然气二段转化热保护剂
HG/T2273.3
3原理
原料气中的甲烷与一定比例的水蒸气高温下在转化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转化反应和变换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CH4+H2OCO+3H2
CO+H2O—CO2+H2
用气相色谱分析尾气中的甲烷体积分数,以此表征催化剂的活性。4活性试验装置
4.1流程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活性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注:给水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但应保持给水量稳定、准确;天然气采用反应前加压计量,也可采用反应后减压计量。
HG/T2273.4—2014
说明:
1-1~1-3-
2-1,2-2-
4.2主要性能
流量计;
稳压器;
一脱硫器;
蒸发混合器;
反应器;
贮水罐;
水泵;
冷却分离器;
气体流量计;
色谱仪。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活性试验装置示意图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的活性试验装置主要性能参数见表1。表1活性试验装置主要性能参数
反应器(单管)规格/mm
反应器等温区长度+/mm
系统压力(表压)/MPa
反应器可控温度/℃
装置复现性(绝对差值)/%
α反应器等温区长度的测定按附录A的规定。5采样
实验室样品
80~100
按HG/T2273.1、HG/T2273.2、HG/T2273.3中的采样规定取得。5.2试样
将适量实验室样品放在瓷研钵内研碎,用孔径1.0mm和2.0mm的试验筛(符合GB/T6003.1中R40/3的系列)过筛。取粒度为1.0mm~2.0mm的试样,按附录B的规定测定其堆积密度。2
5.3试料
HG/T2273.4—2014
根据试样的堆积密度,称取3.0mL对应质量的试样,精确到0.01g,备用。6活性试验步骤
警告:本标准所涉及的原料气和转化后尾气(含CH4、CO、H2、CO2)对人身安全和健康具有中毒、易燃、易爆危险;实验室通风设备必须良好;系统必须试漏合格;严禁烟火;必须配备消防器材。
6.1试料的装填
6.1.1瓷粒的制备
取适量的瓷环置于瓷研钵内研碎,用孔径1.0mm和2.0mm的试验筛(符合GB/T6003.1中R40/3的系列)过筛。选用粒度为1.0mm2.0mm的瓷粒,经过酸洗、水洗处理,烘干后备用。6.1.2试料的装填
称取17g的瓷粒(6.1.1),精确至0.01g。将其与催化剂试料(5.3)均匀混合后,装人反应器等温区内,边装边振动,使其装填紧密。其装填高度为75mm~80mm。6.2系统试漏
将反应器接人系统,缓慢通人氮气(或天然气),升压至3.00MPa。如在30min内系统压力下降不大于0.02MPa,则视为试漏合格。试漏合格后将系统泄至常压。6.3升温还原
将热电偶插到热电偶套管内规定的位置,同时检查装置、仪器和仪表,使其处于正常状态。向系统通人氢气,压力为0.60MPa士0.10MPa,空速为2000h-1,并将反应器升温至800℃,保持2h。6.4活性测定
6.4.1还原结束时,蒸发混合器的温度应达到480℃。此时可向蒸发混合器内送水(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待确认水已进人蒸发混合器3min5min后,关闭还原氢气。缓慢通人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见表2),调节碳空速约为500h-1、水碳比约为5,然后以0.1MPa/min的速率将系统压力升至3.00MPa。表2天然气主要化学组分
甲烷(CH4)wwW.bzxz.Net
乙烷(CHe)
二氧化碳(CO2)
氢(H2)
氮(N2)
氩(Ar)
净化后总硫(以S计)
体积分数/%
0.5×10-6
系统压力稳定后,按表3的规定调整活性试验条件的各项参数,再稳定2h。然后每30min6.4.2
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一组尾气中CH4的体积分数。每次试验至少取得6组分析数据。6组尾气中CH4的体积分数的相对误差不大于3%时,即可以结束试验,取6组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HG/T2273.4—2014
系统压力(表压)/MPa
试料装填量/mL
反应温度*/℃
水碳比
碳空速/h-1
活性试验条件
长型催化剂
短型催化剂
3.00±0.05
入口:≥780;出口:800±2
人口:≥500;出口:520±2
2.00±0.05
20000±500
反应温度指的是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出口截面中心位置的温度(热电偶套管顶端)。6.4.3
试验结束后,依次切断天然气、水、电,自然降温,降压。耐热性能测定
将10颗催化剂实验室样品(5.1)作为试样,任意堆放在高温炉内,关好炉门,在5h~6h内升温至1300℃,恒温2h。然后自然降温,取出的催化剂试样不发生粘连及破碎为其耐热性能合格。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反应等温区的测定
A.1将按6.1.1制备的瓷粒装满反应器,并接到活性试验装置流程中。A.2系统按6.2试压试漏。
A.3系统通氮气,按空速20000h-1调节好流量,并升压到3.00MPa。HG/T2273.4—2014
A.4蒸发混合器升温到480℃,反应器升温到800℃,恒温2h,测定高温段等温区。然后将反应器降温到520℃,恒温2h,测定低温段等温区。A.5将热电偶插到测温热电偶套管底端,记录其长度和温度。每次插入20mm,保保持2min~
3min,记录稳定后的温度。然后将热电偶向外拉出,每次拉出20mm,保持2min~3min,记录稳定后的温度。按上述过程重复测定一次,取两次测定的共同等温区作为该温度下的等温区。A.6先测定反应器800℃的等温区,再测定反应器520℃的等温区。取800℃和520℃共有的等温区为该反应器的等温区。
A.7如果测定出的等温区长度小于80mm,则应增加加热炉长度或调整电炉丝的疏密位置,然后重新测定等温区。如果测定出的等温区长度大于100mm,则应减少加热炉长度或调整电炉丝的疏密位置,然后重新测定等温区。等温区内的温差应小于2℃,等温区长度应在80mm~100mm之间。A.8根据所测等温区长度,确定试料在反应器中的装填位置和热电偶插入长度。5
HG/T2273.4—2014
B.1试样的堆积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催化剂堆积密度的测定
将备用试样(5.2)分为若干份,依次加到10mL的量简里。每加一次,将量筒振动若干次。重复操作,直到振实的试样量为10mL。B.2
试样的称量
用天平称量已振实的10mL试样(B.1)的质量,精确到0.01g。B.3
堆积密度的计算
催化剂堆积密度β,数值以克每毫升(g/mL)表示,按公式(B.1)计算:m2ml
式中:
-10mL量筒和10mL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10mL量筒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试样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i
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0%。.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化工行业标准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HG/T2273.4—2014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邮政编码100011)北京科印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海淀数码印剧分部880mm×1230mm1/16印张%
字数17.6千字
2015年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
书号:155025·1856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http://www.cip.com.cn凡购买本书,如有缺损质量问题,本社销售中心负责调换。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47137—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273.4—2014
代替HG/T2273.4-2006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Test method of natural gas reforming catalyst forprimaryandsecondaryreformer
2014-10-29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HG/T2273.4—2014
本标准代替HG/T2273.4-2006《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与HG/T2273.4-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长型催化剂和短型催化剂的入口温度(见表3);一修改了气相色谱仪分析时间(见6,2006年版的6)。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工催化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昊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泽军、张新波、郭雄、何洋、冯雅晨。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HG/T2273.4—1992、HG/T2273.4—2006。I
1范围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热性能试验方法。HG/T2273.4—2014
本标准适用于合成氨厂、甲醇厂及制氢装置中使用的天然气加水蒸气制氢的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HG/T2273.1天然气一段转化催化剂HG/T2273.2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天然气二段转化热保护剂
HG/T2273.3
3原理
原料气中的甲烷与一定比例的水蒸气高温下在转化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转化反应和变换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CH4+H2OCO+3H2
CO+H2O—CO2+H2
用气相色谱分析尾气中的甲烷体积分数,以此表征催化剂的活性。4活性试验装置
4.1流程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活性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注:给水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但应保持给水量稳定、准确;天然气采用反应前加压计量,也可采用反应后减压计量。
HG/T2273.4—2014
说明:
1-1~1-3-
2-1,2-2-
4.2主要性能
流量计;
稳压器;
一脱硫器;
蒸发混合器;
反应器;
贮水罐;
水泵;
冷却分离器;
气体流量计;
色谱仪。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活性试验装置示意图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的活性试验装置主要性能参数见表1。表1活性试验装置主要性能参数
反应器(单管)规格/mm
反应器等温区长度+/mm
系统压力(表压)/MPa
反应器可控温度/℃
装置复现性(绝对差值)/%
α反应器等温区长度的测定按附录A的规定。5采样
实验室样品
80~100
按HG/T2273.1、HG/T2273.2、HG/T2273.3中的采样规定取得。5.2试样
将适量实验室样品放在瓷研钵内研碎,用孔径1.0mm和2.0mm的试验筛(符合GB/T6003.1中R40/3的系列)过筛。取粒度为1.0mm~2.0mm的试样,按附录B的规定测定其堆积密度。2
5.3试料
HG/T2273.4—2014
根据试样的堆积密度,称取3.0mL对应质量的试样,精确到0.01g,备用。6活性试验步骤
警告:本标准所涉及的原料气和转化后尾气(含CH4、CO、H2、CO2)对人身安全和健康具有中毒、易燃、易爆危险;实验室通风设备必须良好;系统必须试漏合格;严禁烟火;必须配备消防器材。
6.1试料的装填
6.1.1瓷粒的制备
取适量的瓷环置于瓷研钵内研碎,用孔径1.0mm和2.0mm的试验筛(符合GB/T6003.1中R40/3的系列)过筛。选用粒度为1.0mm2.0mm的瓷粒,经过酸洗、水洗处理,烘干后备用。6.1.2试料的装填
称取17g的瓷粒(6.1.1),精确至0.01g。将其与催化剂试料(5.3)均匀混合后,装人反应器等温区内,边装边振动,使其装填紧密。其装填高度为75mm~80mm。6.2系统试漏
将反应器接人系统,缓慢通人氮气(或天然气),升压至3.00MPa。如在30min内系统压力下降不大于0.02MPa,则视为试漏合格。试漏合格后将系统泄至常压。6.3升温还原
将热电偶插到热电偶套管内规定的位置,同时检查装置、仪器和仪表,使其处于正常状态。向系统通人氢气,压力为0.60MPa士0.10MPa,空速为2000h-1,并将反应器升温至800℃,保持2h。6.4活性测定
6.4.1还原结束时,蒸发混合器的温度应达到480℃。此时可向蒸发混合器内送水(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待确认水已进人蒸发混合器3min5min后,关闭还原氢气。缓慢通人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见表2),调节碳空速约为500h-1、水碳比约为5,然后以0.1MPa/min的速率将系统压力升至3.00MPa。表2天然气主要化学组分
甲烷(CH4)wwW.bzxz.Net
乙烷(CHe)
二氧化碳(CO2)
氢(H2)
氮(N2)
氩(Ar)
净化后总硫(以S计)
体积分数/%
0.5×10-6
系统压力稳定后,按表3的规定调整活性试验条件的各项参数,再稳定2h。然后每30min6.4.2
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一组尾气中CH4的体积分数。每次试验至少取得6组分析数据。6组尾气中CH4的体积分数的相对误差不大于3%时,即可以结束试验,取6组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HG/T2273.4—2014
系统压力(表压)/MPa
试料装填量/mL
反应温度*/℃
水碳比
碳空速/h-1
活性试验条件
长型催化剂
短型催化剂
3.00±0.05
入口:≥780;出口:800±2
人口:≥500;出口:520±2
2.00±0.05
20000±500
反应温度指的是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出口截面中心位置的温度(热电偶套管顶端)。6.4.3
试验结束后,依次切断天然气、水、电,自然降温,降压。耐热性能测定
将10颗催化剂实验室样品(5.1)作为试样,任意堆放在高温炉内,关好炉门,在5h~6h内升温至1300℃,恒温2h。然后自然降温,取出的催化剂试样不发生粘连及破碎为其耐热性能合格。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反应等温区的测定
A.1将按6.1.1制备的瓷粒装满反应器,并接到活性试验装置流程中。A.2系统按6.2试压试漏。
A.3系统通氮气,按空速20000h-1调节好流量,并升压到3.00MPa。HG/T2273.4—2014
A.4蒸发混合器升温到480℃,反应器升温到800℃,恒温2h,测定高温段等温区。然后将反应器降温到520℃,恒温2h,测定低温段等温区。A.5将热电偶插到测温热电偶套管底端,记录其长度和温度。每次插入20mm,保保持2min~
3min,记录稳定后的温度。然后将热电偶向外拉出,每次拉出20mm,保持2min~3min,记录稳定后的温度。按上述过程重复测定一次,取两次测定的共同等温区作为该温度下的等温区。A.6先测定反应器800℃的等温区,再测定反应器520℃的等温区。取800℃和520℃共有的等温区为该反应器的等温区。
A.7如果测定出的等温区长度小于80mm,则应增加加热炉长度或调整电炉丝的疏密位置,然后重新测定等温区。如果测定出的等温区长度大于100mm,则应减少加热炉长度或调整电炉丝的疏密位置,然后重新测定等温区。等温区内的温差应小于2℃,等温区长度应在80mm~100mm之间。A.8根据所测等温区长度,确定试料在反应器中的装填位置和热电偶插入长度。5
HG/T2273.4—2014
B.1试样的堆积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催化剂堆积密度的测定
将备用试样(5.2)分为若干份,依次加到10mL的量简里。每加一次,将量筒振动若干次。重复操作,直到振实的试样量为10mL。B.2
试样的称量
用天平称量已振实的10mL试样(B.1)的质量,精确到0.01g。B.3
堆积密度的计算
催化剂堆积密度β,数值以克每毫升(g/mL)表示,按公式(B.1)计算:m2ml
式中:
-10mL量筒和10mL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10mL量筒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试样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i
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0%。.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化工行业标准
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HG/T2273.4—2014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邮政编码100011)北京科印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海淀数码印剧分部880mm×1230mm1/16印张%
字数17.6千字
2015年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
书号:155025·1856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http://www.cip.com.cn凡购买本书,如有缺损质量问题,本社销售中心负责调换。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NB/T20133.2-2012 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 第2部分涂层系统在模拟设计基准事故条件下的评价试验方法
- TB/T3193-2016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HG/T4869-2015 车身喷绘贴膜
- ZJBK34007-1988 舰用电气设备的外壳
- CB/T4167-2011 船用电气电铃、警钟和鸣音器
- CB/T8523-2011 机械化滑道设计规范
- 06SG515-2 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剖分T型钢弦杆)
- QB/T4768-2014 沙发床
- JB/T11153-2011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 CNAS-CC31:2010 《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 CB/T425-2011 低压粗油滤器
- 97D302-2 双电源切换及母线分段控制接线图D302-1~3(2002年合订本)
- SZJG21.6-2006 非发酵性豆制品 第6部分 腐竹
- CB/T4114-2011 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 CB/T169-2011 焊接斜式带缆桩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