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船舶行业标准(CB) >>
- CB/T 3419-92 船舶轴系密封装置修理技术要求

【CB船舶标准】 船舶轴系密封装置修理技术要求
- CB/T3419-92
- 现行
标准号:
CB/T 3419-92
标准名称:
船舶轴系密封装置修理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船舶行业标准(C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583.27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CB/T 3419-92.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CB/T 3419规定了船舶尾轴承密封装置和轴系填料函修理的技术要求.
CB/T 3419适用于远洋或近海航行的船舶,其它类型船舶也可参照使用。
2橡皮环式密封装置
2.1 橡皮环式密封装置如图1所示。
2.2主要零件的制造和修换
2.2.1防蚀衬套
2.2.1.1防蚀衬 套的材料为不锈钢、钢质镀铬或青铜。
2.2.1.2防蚀衬 套的加工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工作表面粗糙度R.≤0.80μm;
b.外圆圆度、圆柱度公差值不大于0.025mm;
c.内、外圆 同轴度公差值不大于0. 05mm.
2.2.1.3防蚀衬套 内孔与尾轴颈的间隙参见5.2.7.
2.2.1.4防蚀衬套 加工后应经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0. 2MPa,不得有任何渗漏。
2.2.1.5防蚀衬套外圆表面有磨痕时应光车.如某些防蚀衬套的法兰厚度有充分余量则允许车薄法兰,使衬套在轴向移位;亦允许采用加厚床垫轴向移动衬套或橡皮环座体的办法,以保持橡皮环与防蚀衬套的良好接触.
2.2.1.6防蚀衬套外圆的光车如超过产品的设计允许量,可以用喷涂方法恢复至设计尺寸,但必须保证涂层具有不低于母材的机械性能和抗蚀性能,且涂层质地致密,与基体的结合紧密。
2.2.1.7 在防蚀衬套的壁厚足够的条件下,允许用镶套的方法将防蚀衬套外径恢复至设计尺寸。

部分标准内容:
CB/T34163429-92
船舶轴系、螺旋浆和舵系
修理技术标准
1992-11-03 发布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免费标准bzxz.net
1993-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船舶轴系密封装置修理技术要求CB/T 3419--92
分类号R3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压
本标准规定了船尾轴承密封装置和轴系填料函修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远洋或近海航行的船,其它类型船舶也可参照使用。
橡皮环式密封装置
2.1橡皮环式密封装置如图1所示。图1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2-11-03批准1993-05-01实施
CB/T 3419-92
1-紡蚀过套: 2—保持架 3一较皮环 4一测腹仪5一座体:6一定位环
2.2主要零件的制造和修换
2. 2. 1防蚀衬套
2.2.1.1防蚀衬套的材料为不锈钢、钢质镀铬或青铜。2.2.1.2防蚀衬套的期工应满是如下要求a。工作表面粗糙度R,≤0.80μm;b
外圆圆度、概柱度公差值不大于0.025mm℃.内,外菌同轴度公差值不大于0.05mm。2.2.1.3防蚀衬套内孔与尾轴颈的间隙参见5.2.7。2.2.1.4防蚀衬套加工后应经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0.2MPa,不得有任何渗爆,
2.2.1.5防蚀衬套外圆表面有磨痕时应光车。如某些防蚀衬套的法兰厚度有充分余量则允许车搏法兰·使衬套在轴向移位!亦充许采用如厚床垫轴向移动衬套或檬皮环座体的办法,以保持橡皮环与防蚀封套的良好接触。2.2.1.6防蚀衬套外圆的光车如超过产品的设计充许量,可以用喷途方法恢复牵设计尺寸,但必须保证途层具有不低于母材的机械性能和抗蚀性能,且涂层质地致密,与基体的结合紧密。
2.2.1.7在防蚀村套的壁厚足够的条件下,允许用镶套的方法将防蚀衬套外径恢复至设计尺计2.2.2橡皮环
2.2. 2. 1橡皮环的材料为丁氰橡胶和氧橡胶。2.2.2.2橡皮环的使用应在有效期限以内,以防老化。唇进应无裂纹、缺口、毛边等缺陷。46
CB/T 3419—-92
2.2.2.3防蚀衬套外圆光车后,橡皮环弹簧应适当收紧,以增加唇边压力。一般衬套外径每缩小1mm,弹餐缩短3mm。2.2.2.4
橡皮环凡属下列情况应换新:
环体碎裂、摄伤;
唇边硬化、开裂;
唇边磨损比较严重:
橡皮环老化;
防蚀衬套光车后,橡皮环一般应换新。2.3密封装置的装配与安装
2.3.1密封装置的装配应在专用工作平台上进行。应按规定的装配顺序。在装配过程中应防止任何污物进入。2.3.2将防蚀衬套装入橡皮环时,应在衬套外圆表面涂上润滑油,防止损伤橡皮环唇边,并应防止唇边的翻卷。2.3.3密封装置装配完毕后,即应在防蚀衬套与座体间固定保持架。
2.3.4密封装置上船安装前,必对螺旋浆、尾轴、尾轴承等与密封装置相关的尺寸进行核对。2.3.5具有带尾轴承间隙测量仪的密封装置在安装时应保证测量仪上下接口在垂直位置上。2.4润滑及试验压力
2.4.1船运行中密封装置的滑油压力不应过高,重力油柜的设置一般应使船在压载和装载状态下滑油压力高于水压0.02~~0.03MPa。公式(1)可供选择油柜高度时参考:h = 0. 165H + 2. 8
式中,h一压载或装载水线至油柜内油位高度,m;***(1)
H一螺旋浆轴线至压载或装载水线高度,m。当47
CB/T 3419-92
H>14m时,对于了氰橡胶环密封装置必须设置第二重力油柜,以控制滑油压力,2.4.2润滑油的选用不应引起橡皮环体积和硬度的改变。适用于主推进机构的润滑油一般也适用于尾轴承密封装置。2.4.3充油时必须保证尾轴承和密封装置空间充满油,为此应设置透气管。
2.4.4密封装置的油压试验压力为滑油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一般不大于0.1MPa,或从回油掌回油起继续泵油3min,采用重力油柜自然注油进行油压试验时,应待尾轴管内注满滑油81后再作检查。试验时尾端密封装量不许有滑油漏泄滴落,此时允许慢慢转动尾轴进行检查,首端密封装试车检查时允许有滑油从屠边渗出并偶有滴落。3橡皮式端面密封装罩
3.1橡皮简式端面密封装置如图2所示。本密封装置-~般只适用于转速低于300r/min的船崩。图2
CB/T 3419--92
1一座摩擦盘+2一简障擦盘t3一橡皮简;4—橡皮简座:5—可调节障擦盘;6—螺丝圈;7定位环3.2主要零件的制造和修换
3.2. 1橡皮简材料为丁氧橡胶,肖氏硬度 HS6065,延伸率400%,使用应在有效期限内,简体损坏,老化或永久变形量达设计高度的10%时应更换。3.2.2橡皮简座、简摩擦盘和座摩擦盘等应合理选用铸钢铜,铸铁等材料或摩擦面浇铸轴承合金,以构成最佳摩擦副。其加工应满足如下要求:
8。摩擦平面、法兰端面等与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值不大于0.08mm
b.摩擦面的平面度公差值不大于0.02mmzc.摩擦面研配时接触面积应大于90%,且每25mm×25mm内具有6~~8点油斑点(经相互刮配)d.摩擦面上的油槽顶点距外缘应大于20-30mm;e.拨叉配合良好,应尽可能与各槽同时接触又不影啊橡皮简伸缤。
3.2.3当摩擦副有下列情况时应修理:轴承合金厚度在尾端小于6mm,首端小于4mm;a.
座摩擦盘的厚度小于设计要求的50%;拨叉接触面磨蚀太大,缝隙大于5~8mm。c.
3.3密封装置的安装
3. 3. 1 尾鳞座摩擦盘一般应在现场刮配,3.3.2安装前应根据橡皮简的弹性核算摩擦面上单位面积的压力,一般工作压力为0.1~0.15MPa。3.3.3轴间垫片见图3,厚度应均匀,厚薄差不大于49
CB/T 3419—92
0.05mm,厚垫片的表面粗度R,≤3.2pm,薄垫片不得有任何折曲。轴间垫片的总谭度不得超过轴端法兰厚度的50%。在船舶运行一段时期后需抽取轴间垫片来补偿摩擦面压力时,每次抽取厚度为1.0~~1.5mm,一般不得大于 2mm。2
1-垫片,2—轴法兰3—连接螺栓3.4润滑及试验压力
润滑及试验压力见2.4。试验时尾端一般不应漏油但每分钟滴油不超过2滴时允许使用。首端密封装置试车时允许有滑油渗出并稍有滴落。
4弹簧式端面密封装置
其制造与修理要求可参照橡皮简式端面密封装置。本密封装置一般只适用于转速低于300r/min的船舶。5尾端金麗环式密封装置
5.1尾端金属环式密封装置如图4所示。50
CB/T 3419—92
1一防蚀衬套:2-橡皮压板: 3一环座板:4--金属环5.2主要零件的制造和修换
5.2.1防蚀衬套、金属环、环座板和橡皮压板材料一般选用ZCSn10Zn2,密封橡皮为油檬皮。5.2.2防蚀衬套的一般要求参见2.2.1.5.2.3金属环装配后一经拆下,一般应作换新处理。金房环的加工应满足如下要求:
两平面的厚薄差不大于0.02mml
b。各平面的平面度公差值不大于o.02mm。5.2.4环座板两平面及座槽平面平行度公差值不大于0.02mm。
5.2.5橡皮压板内孔阅弧应光顺,内孔直径按公式(2)计算,橡皮槽深按公式(3)计算:
D ≥D + 2Tp +(2~ 3)
Tc 2 T-(0. 20 0. 50)
式中,D—橡皮压板内孔直径,mmD防蚀衬套外径,mm;
+··(2)
CB/T 3419--92
Tp——密封橡皮厚度,mm;
Tc一橡皮压板撸深,mm。
5.2.6密封橡皮的厚度Tp根据衬套外径大小可按表1选用。橡皮应未老化、无裂缝。割制的内孔唇边应光洁、无裂纹和缺口。
橡皮内孔的割制尺寸按公式(4)计算:D, = 0. 9D — (15 ~ 18) -
式中.D一橡皮内孔直径,mm;
D--一防蚀衬套外径,mm。
5. 2. 7主要零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及极限厚度按表1规定。表1
套外径
法兰凸肩定位
衬套内孔与
尾轴颈间隙
村套与轴
配合定位
衬套极限厚度T
金属环与衬套配台
环与环底板、环底板与衬
套径向间隙
环座板极限厚度
橡皮厚度T,
>150~~
3. 5-~4. 04. 0~~4. 5
15.0~-5. 5
10~12
5.3密封装置的安装
CB/T3419—-92
5.3.1金属环装配后,环与环槽(包括衬纸厚度)的轴向间像应大于推力轴的轴向间隙,一般取0.20~0.35mm,5.3.2防蚀衬套装配后,首端面与尾轴承尾端面的间C为6~-8mm,而伸出首道油环的距离B为810mm,见图45.4润滑及试验压力
润滑及试验压力见2.4。
6尾轴管首端填料函密封装置
6.1尾轴管首端填料函密封装置如图5、图6所示。3
1-封环?2—填料:3-—填料函本体,4—压盖讨套:5—填料压翼53
CB/T 3419—92
xx成区
1—分水环;2—填料;3-尾轴管:4—压盖村套?5—填料压盖6.2填料函零件的材料
6.2.1填料压盖材料可选用铸铁或铸钢。6. 2. 2压盖衬套、衬环、布油环和分水环材料一般选用ZCuSn10Zn2.
6.2.3填料为渗油脂的棉、麻或尼龙绳。6.3填料函零件的制造
接触。
填料函零件的加工应满足如下要求:内外圆同轴度公差值小于0.10mm(借偏心除外);内外圆的圆度、圆柱度公差值小于0.05mm;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值小于0.12mm压盖剂分平面应通过轴线,两平面在80%长度上应填料函各掌件的装配间隙按表2规定。轴颈
>100~180
>180~260
CB/T 3419--92
衬环、布油环、分水环填料
压盖与填料函本体之间
装配间隙A
0. 10-0. 15
0. 15~0. 25
0.20~0.35
>260~360
10.25~0.40
>260500
>500~600
0.30~0.45
0.35~0.50
极限间隙A
衬环、布油环、分水环、
填料压盖与轴之间隙
装配间隙 B
2. 00~-2. 50
2.50~3.00
3.00~3.50
3. 20~3. 70
3.50~4.20
4. 00~4. 80
极限间隙 B;
注:水润滑尾轴承填料函零件的B值可增大25%,或偏心车制内孔。
6.4填料函密封装置的安装
6.4.1加装填料时,每圈的长度应使两端刚好接拢,各道填料搭口应相互错开。
6. 4. 2 填料压盖前后移动应灵活,5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CB船舶标准标准计划
- CB/Z257-90 空化螺旋桨的设计计算方法
- CB/Z278-2011 FCB法多丝埋弧自动单面焊焊接工艺
- CB3785-2013 船舶修造企业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 CB/T4396-2014 额定电压0.6/1kV及1.8/3 kV船舶和近海设施变频传动用电力电缆
- CB/T4255-2013 船用电梯电缆
- CB/T3347-2004 船用辅锅炉油漆、绝热、包装技术条件
- CB1358-2002 舰船计算机辅助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基本格式
- CB/Z265-98 水面舰船不沉性计算方法
- CB/Z264-98 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表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
- CB/Z266-98 水面舰艇风浪稳性计算方法
- CB/Z268-2002 潜艇操纵性水动力模型试验方法
- CB/T3164-1998 造船及海上结构物 船舶设备和结构单元编号
- CB776-2004 升降式带缆桩规范
- CB/T3596-94 船用辅锅炉膜式水冷壁制造技术条件
- CB/Z262-97 水雷材料选用范围及标注方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