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轻工行业标准(QB) >>
- QB/T 1986-2017 手表表盘

【QB轻工标准】 手表表盘
- QB/T1986-2017
- 现行
标准号:
QB/T 1986-2017
标准名称:
手表表盘
标准类别:
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2.69 MB
相关标签:
手表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B/T 1986-2017.Wristwatch dials.
1范围
QB/T 1986规定了手表表盘(以下简称表盘)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金属材料制作的表盘,其他材料的表盘亦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HG/T 3689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
QB/T 1898钟表防震手表
QB 1988计时仪器的辐射发光规定
QB/T 4004计时仪器﹐光致发光涂层试验方法和要求QB/T 4781手表外观件的外观检验条件
3要求
3.1尺寸及公差
3.1.1表盘外径(外缘)、中心孔孔径、厚度、表盘脚钉位置、日历窗位置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图示见图1、图2。
注:2层及以上多层表盘厚度的极限偏差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1.2表盘外圆(外缘)对中心孔同轴度(对称度)、表盘时符位置度的几何公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图示见图1、图2。
3.2结合牢度
3.2.1表盘镶嵌的时符、商标、日历窗框、装饰物等零部件与表盘面结合应牢固,盘面上各零部件应无松动、脱落和损坏现象。2层及以上的多层表盘各层间的结合应牢固,无松动或脱落现象。
3.2.2表盘贴片或印刷的时符、商标、装饰物等与表盘面结合应牢固,不应有开胶、脱落、模糊现象。
3.2.3具有覆盖层的表盘其覆盖层与表盘基体结合应牢固,不应有龟裂、分离及脱落现象。
3.2.4表盘脚钉与表盘固定应牢固,不应有脱落和断裂现象。
3.3外观和外形
表盘外观和外形应符合表3规定。

部分标准内容:
分类号:Y11
备案号:57031-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986-2017
代替QB/T1986—2010,QB/T2314—1997手表表盘
Wristwatchdials
2017-01-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07-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QB/T1986-2017
本标准代替QB/T1986一2010《手表表盘》和QB/T2314—1997《手表表盘钉直径尺寸系列》本标准与QB/T1986一2010和QB/T2314一199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表盘厚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1和4.2.1);删除了表盘时符倾斜度的要求:-增加了表盘时符位置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2、表1和4.2.4):增加了表盘脚钉的直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1.3、表2和4.2.6):增加了表盘尺寸和公差的代号和图示(见表1、图1、图2):增加了2层及以上多层表盘结合牢度的要求(见3.2.1):增加了发光涂层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3.5和4.6):;将试验环境修改为环境,并修改了要求(见4.1.1);增加了仪器设备(见4.1.2、表4);将表盘钉位置的条标题更改为表盘脚钉位置,并修改了试验方法(见4.2.3):将同轴度(对称度)的条标题更改为外圆对中心孔同轴度(外缘对中心孔对称度)(见4.2.5);修改了结合牢度的试验方法(见4.3.1、4.3.2和4.3.3):将外观的条标题更改为外观和外形,并修改了试验方法(见4.4);将耐紫外线的条标题更改为耐光照性能,并修改了试验方法(见4.5);修改了出厂检验(见5.2);
修改了标志(见6.1):;
修改了贮存(见6.4)。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深圳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诺表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朗朗星科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格雅表业有限公司、上海表业有限公司、漳州市英姿钟表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坦时钟表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永宁、郭新刚、金英淑、陈斌、荆江波、周畅、李育忠、张克来、杨丽、钟飞、杜海荣、罗素云、史方宗、王远明、沙琳凯、王洪庆、朱兴祥、洪玉兰、张平、阳希。本标准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B/T1986-2010:
QB/T2314—1997。
1范围
手表表盘
QB/T1986—2017
本标准规定了手表表盘(以下简称表盘)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金属材料制作的表盘,其他材料的表盘亦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GB/T10111
HG/T3689
QB/T1898
鞋类耐黄变试验方法
钟表防震手表
QB1988计时仪器的辐射发光规定QB/T4004计时仪器光致发光涂层试验方法和要求QB/T4781手表外观件的外观检验条件3要求
3.1尺寸及公差
3.1.1表盘外径(外缘)、中心孔孔径、厚度、表盘脚钉位置、日历窗位置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图示见图1、图2。
注:2层及以上多层表盘厚度的极限偏差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3.1.2表盘外圆(外缘)对中心孔同轴度(对称度)、表盘时符位置度的几何公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图示见图1、图2。
表盘尺寸及公差要求
d:外径
m、n:外缘(X方向、Y方向)
D:中心孔孔径
t:厚度
E(x1,J)、E2(x2,y2):表盘脚钉位置1:日历窗位置
Pt2:外圆对中心孔同轴度
t2:外缘对中心孔对称度
t3:时符位置度
极限偏差/mm
极限偏差/mm
位置公差
3.1.3表盘脚钉直径d2尺寸系列及公差带应符合表2的规定,图示见图1。+0.04
QB/T1986-2017
第一系列
注:优先采用第一系列。
表2表盘脚钉直径尺寸系列及公差带要求表盘脚钉直径
第二系列
圆形表盘示意图
公差带
单位为毫米
3.2结合牢度
图2非圆形表盘示意图
QB/T1986-2017
3.2.1表盘镶嵌的时符、商标、日历窗框、装饰物等零部件与表盘面结合应牢固,盘面上各零部件应无松动、脱落和损坏现象。2层及以上的多层表盘各层间的结合应牢固,无松动或脱落现象。3.2.2表盘贴片或印刷的时符、商标、装饰物等与表盘面结合应牢固,不应有开胶、脱落、模糊现象。3.2.3具有覆盖层的表盘其覆盖层与表盘基体结合应牢固,不应有龟裂、分离及脱落现象。3.2.4表盘脚钉与表盘固定应牢固,不应有脱落和断裂现象。3.3外观和外形
表盘外观和外形应符合表3规定。表3表盘外观和外形要求
字符和图案
表盘盘面色泽应均匀,不应有砂眼、色点、气泡、渗镀、压印、划痕、灰毛、擦花、泛色、露底、阴影、污点、印记、水迹等现象,颜色分界线应清晰无重影
表盘上字符应正确,字符和图案应清晰,排列均匀,位置准确,无歪斜、断线、变形等现象镶宝石的表盘,宝石应色泽均匀,无偏色、杂质、气泡、裂纹、崩口等缺陷
表盘盘面色泽应均匀,不应有明显砂眼、色点、气泡、渗镀、压印、划痕、灰毛、擦花、泛色、露底、阴影、污点、印记、水迹等现象,颜色分界线应清晰无明显重影
表盘上字符应正确,字符和图案应清晰,排列均匀,位置准确,无明显歪斜、断线、变形等现象
镶宝石的表盘,宝石应色泽均匀,无明显偏色、杂质、气泡、裂纹、崩口等缺陷3
QB/T1986—2017
表3(续)
表盘面外形应无明显塌角、缺角、毛刺、顶凸、表盘面外形应无角、缺角、毛刺、项凸、起泡、凹陷,表盘脚钉应端正,表盘底部不应留有任何异物,底部的表盘脚钉末端长度和胶的厚度均不应影响机心的正常工作起泡,凹陷,表盘脚钉应端正,表盘底部不应留有任何异物,底部的表盘脚钉末端长度和胶的厚度均不应影响机心的正常工作注:表中“字符”包括表盘面上的时符、商标、日历窗框、图案及装饰物等内容,“宝石”指天然和人造宝石。3.4耐光照性能
表盘经受24h的光照试验后,不应出现变色现象。注:更高的耐光照性能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3.5发光涂层
带有光致发光涂层的表盘,其要求应符合QB/T4004的规定:带有辐射发光涂层的表盘,其要求应符合QB1988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试验条件
4.1.1环境
除有特殊要求外,试验的环境温度为18℃~25℃,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温度波动不大于2K,相对湿度不大于70%
4.1.2仪器设备
表盘试验用仪器设备及最大允许误差见表4。表4试验仪器设备
仪器、量具
长度量具
投影仪
4.2尺寸及公差
4.2.1外径(外缘)、厚度
分辨率
最大允许误差
高于被检尺寸精度一个数量级
放大倍数误差不大于0.08%
外径用千分尺或卡尺测量过圆心至外径间距离或外圆两切点间距离:外缘用千分尺或卡尺测量两平行边距离,外径与外缘测试位置均不少于3处:厚度用千分尺或卡尺测量,测试位置不少于3处。4.2.2中心孔孔径
表盘盘面向上水平放置,分别将通规、止规对准表盘中心孔,沿垂直于表盘面的方向、以通规或止规的自重为准测量。
4.2.3表盘脚钉位置
表盘面向上、表盘脚钉垂直自然放入水平放置的专用量具,专用量具应符合与表盘配合的机心主夹板产品图纸要求,其中心圆柱的直径应比表盘中心孔孔径小0.01mm0.02mm。4.2.4日历窗位置及时符位置度
用投影仪放大至10倍测量。
4.2.5外圆对中心孔同轴度(外缘对中心孔对称度)外圆(外缘)对中心孔的同轴度(对称度)用投影仪放大至10倍测量。4
4.2.6表盘脚钉直径
表盘脚钉直径用千分尺测量,测试位置不少于3处。4.3结合牢度
QB/T1986—2017
4.3.1镶嵌时符、商标、日历窗框、装饰物等零部件的表盘,将表盘固定在质量为(100土5)g的专用金属配重块上,如图3所示,以盘面9H和CH面上,按照QB/T1898的规定,受末速度为3.13m/s的冲击锤各冲击一次后检查盘面字符、日历窗框等镶嵌组件。1
说明:
1——表壳玻璃:
2—配重块:
3—表壳体:
4表盘:
5防护罩:
6后盖。
图3金属配重块示意图
4.3.2字符为贴片或印刷的表盘,用不留残胶、粘结力在2.4N/cm2.6N/cm的胶带完全粘贴于每个字符位置并压紧,10s后,以垂直于表盘面的方向快速撕去胶带,检查盘面字符。4.3.3表面具有覆盖层的表盘,将不留残胶、粘结力在2.4N/cm~2.6N/cm的胶带完全贴至盘面无字符的空白位置并压紧,粘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泡,10s后,以垂直于表盘面的方向快速将胶带剥离,检查盘面覆盖层。
4.3.4用表用镊指钳以垂直表盘方向夹住表盘脚钉中部扳至偏离原位置(35土5)°处后矫正还原,再向相反方向扳至偏离原位置(35土5)°处再矫正还原,检查表盘脚钉与表盘固定情况。4.4外观和外形
按QB/T4781规定的检验条件目视检查。必要时也可借助3×放大镜,有争议时可用仪器检查。4.5耐光照性能
按HG/T3689进行光照试验,试验中根据需要用锡箔纸包盖样件的某个部位。对光照试验有特殊要求时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其他试验方法。4.6发光涂层
带有光致发光涂层的表盘,按QB/T4004的方法试验;带有辐射发光涂层的表盘,按QB1988的方法试验。
5检验规则
5.1抽样
为保证样本具有好的代表性,样本的抽取应是随机的,可按照GB/T10111的规定进行。QB/T1986—2017
5.2出厂检验
5.2.1出厂检验按GB/T2828.1进行,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其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检验水平(IL)和接收质量限(AQL)值见表5。注:表5抽样方案仅为推荐使用,可在供需双方未提出抽样方案时采用,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抽样方案。5.2.2批的组成,批量的大小由供需双方商定。5.2.3检验的实施、合格判定及检验后的处置按GB/T2828.1的有关规定执行。表5
出厂检验
不合格分类
5.3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
表盘脚钉位置
外圆对中心孔同轴度
(外缘对中心孔对称度)
外径(外缘)
中心孔孔径
日历窗位置
时符位置度
表盘脚钉直径
外观和外形
检验水平
型式检验的样本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某个批或若干批中抽取。5.3.1
接收质量限
5.3.2型式检验按GB/T2829进行,采用判别水平(DL)Ⅱ和一次抽样。其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样本量(n)及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值见表6。表6
型式检验
不合格
检验项目
表盘脚钉位置
外圆对中心孔同轴度
(外缘对中心孔对称度)
结合牢度
外径(外缘)
中心孔孔径
日历窗位置
时符位置度
表盘脚钉直径
外观和外形
样本量www.bzxz.net
不合格质量水平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
检验项目
耐光照性能
发光涂层
表6(续)
样本量
不合格质量水平
QB/T1986—2017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5.3.3检验后合格与否的判断和检验后的处置按GB/T2829的有关规定进行,经型式检验后的样本,无论合格与否均不应作为合格品出厂。5.3.4型式检验周期一般为1年,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需要定型鉴定时;a)
产品的设计、结构、工艺、材料有较大的改变时:c)
产品停产后又恢复生产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6标志、包装、运输、存
6.1标志
表盘的产品或包装标志应包含以下内容:名称、规格;
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产品数量:
生产厂家;
执行标准编号。
6.2包装
6.2.1表盘出厂时包装上应附有产品合格标记或包装内附有产品合格证。6.2.2表盘应放置在有分格的硬质纸盒或塑料盒内。经供需双方同意,也可采用其他包装方式。6.2.3表盘包装盒外应标有“防潮”“小心轻放”等标志。6.3运输
表盘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不应抛掷并防止撞击和剧烈振动,切忌受潮。6.4贮存
表盘的贮存环境应在5℃~35℃之间,相对湿度不高于70%,应避光保存,并避免与能产生腐蚀性气体的物品存放在一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QB轻工标准标准计划
- QB∕T5247-2018 箱包配件 塑料插扣耐用性能试验方法
- QB/T5006-2016 姜汁(粉)红糖
- QB∕T5245-2018 充绒内胆皮革服装
- QB∕T5246-2018 皮件带类产品动态耐折试验方法
- QB∕T2920-2018 箱包行走试验方法
- QB/T1733.3-1993 裹衣花生
- QB/T1338-2012 家具制图
- QB/T1863—1993 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QB/T2381-1998 亮金水亮钯金水
- QBT3915-1999 家具功能尺寸的标注
- QB/T2580-2002 精细陶瓷烹调器
- QB/T1832-1993 往复式磨革机
- QB/T1104-1991 刮脸双面刀架
- QB/T1952.1-2012 软体家具 沙发
- QB/T1927.4—1993 蒸球能量平衡及热效率计算方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