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低聚半乳糖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28 14:33:23
  • GB1903.27-202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1903.27-2022

  • 标准名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低聚半乳糖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2-06-30
  • 实施日期:

    2022-12-30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 下载大小:

    2.61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20页
  • 标准价格:

    38.0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以乳糖为原料,经芽孢杆菌ATCC 31382 ( Bacillus sp.) 或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生产的β-半乳糖苷酶催化水解半乳糖苷键,将乳糖水解成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同时通过转移半乳糖苷的作用,将水解下来的半乳糖苷转移到乳糖分子,生成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低聚半乳糖。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903.27—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2022-06-30发布
低聚半乳糖
2022-12-3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低聚半乳糖
GB1903.27—2022
本标准适用于以乳糖为原料,经芽孢杆菌ATCC31382(Bacillussp.)或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生产的β-半乳糖苷酶催化水解半乳糖苷键,将乳糖水解成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同时通过转移半乳糖苷的作用,将水解下来的半乳糖苷转移到乳糖分子,生成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低聚半乳糖,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
结构式
(p=0~6)
2分子式
(CHO),n为2~8
相对分子质量
300~2000(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产品分类
低聚半乳糖粉
低聚半乳糖液的直接干燥产品。3.2
低聚半乳糖液
低聚半乳糖的液体产品。
技术要求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色泽与状态
理化指标
白色或微黄色粉末
无异味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低聚半乳糖含量(以干基计),w/%乳糖含量(以干基计),w/%
葡萄糖含量(以干基计),w/%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
水分,w/%
硫酸灰分,w/%
铅(Pb)/(mg/kg)
感官要求
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糖浆
无异味
理化指标
取样量1g,精确至0.1mg;干燥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05℃土2℃和3h。4.3
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菌落总数/(CFU/g或CFU/mL)
大肠菌群/(MPN/g或MPN/mL)
霉菌/(CFU/g或CFU/mL)
酵母菌/(CFU/g或CFU/mL)
金黄色葡萄球菌/(MPN/g或MPN/mL)沙门氏菌
微生物限量
0/25g(mL)
GB1903.27—2022
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
的白瓷盘或烧杯中,在自然
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并(品)其味
检验方法
附录A中A.2
附录A中A.3
附录A中A.4
附录A中A.5
GB5009.3直接干燥法
附录A中A.6
附录A中A.7
GB5009.12或GB5009.75
检验方法
GB4789.3大肠菌群MPN计数法
GB4789.15
GB4789.15
GB4789.10金黄色
葡萄球菌MPN计数
A.1一般规定
附录A
检验方法
GB1903.27—2022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A.2低聚半乳糖含量的测定
A.2.1高效液相色谱双柱法
A.2.1.1方法提要
试样用水提取后,分别利用银型阳离子交换柱、氨基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检测器测定,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
A.2.1.2试剂和材料
A.2.1.2.1乙腊:色谱纯。
A.2.1.2.2半乳糖、葡萄糖、乳糖、异乳糖、低聚半乳二糖、低聚半乳三糖、低聚半乳四糖、低聚半乳五糖、低聚半乳六糖、低聚半乳七糖、低聚半乳八糖标准品(纯度95%)A.2.1.2.3半乳糖、葡萄糖、乳糖、低聚半乳二糖、低聚半乳三糖、低聚半乳四糖、低聚半乳五糖、低聚半乳六糖、低聚半乳七糖、低聚半乳八糖各单组分标准溶液,称取适量的半乳糖、葡萄糖、乳糖、低聚半乳二糖、低聚半乳三糖、低聚半乳四糖、低聚半乳五糖、低聚半乳六糖、低聚半乳七糖、低聚半乳八糖标准品,分别用适量的水溶解,配制成浓度分别为20mg/mL的各单组分标准溶液。
A.2.1.3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示差检测器)。A.2.1.3.1
2超声波振荡器。
A.2.1.3.2
A.2.1.4分析步骤
A.2.1.4.1试样液的制备
称取试样1.0g:加适量的水溶解,于超声波振荡器中振荡10min,用水定容至100mL.混匀0.2μm微孔滤膜过滤,用于银型阳离子交换柱测定;称取试样5.0g,加适量的水溶解,于超声波振荡器中振荡10min,用水定容至100mL,混匀,0.22um微孔滤膜过滤,用于氨基柱测定。2参考色谱条件
A.2.1.4.2
A.2.1.4.2.1
银型阳离子交换柱参考色谱条件参考色谱条件如下:
银型阳离子交换柱(10mm×200mm);或具有同等性能的色谱柱。a)4
检测器温度:50℃。
流动相流速:0.3mL/min。
柱温:75℃。
进样量:20μL。
流动相:高纯水。
A.2.1.4.2.2
氨基柱参考色谱条件
参考色谱条件如下:
氨基柱(250mm×4.6mm,5um);或具有同等性能的色谱柱。a)
流动相:乙腈:水=70:30。
流动相流速:1.0mL/min。
检测器温度:40℃。
柱温:35℃。
f)进样量:20 μL。
A.2.1.5定性测定
GB1903.27—2022
在参考色谱条件(A.2.1.4.2.1)和(A.2.1.4.2.2)下,根据各单糖标准品的保留时间,与待测样品中组分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定性色谱图参见附录B。A.2.1.6定量测定
A.2.1.6.1按照银型阳离子交换柱参考色谱条件(A.2.1.4.2.1)稳定好高效液相色谱仪,将制备的样品(A.2.1.4.1)注人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测定样品中各组分色谱峰面积,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
A.2.1.6.2按照氨基柱参考色谱条件(A.2.1.4.2.2)稳定好高效液相色谱仪,将制备的样品(A.2.1.4.1)注人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测定样品中各组分色谱峰面积,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A.2.1.7结果计算
银型阳离子交换柱,试样中组分i占总糖的相对百分比含量按式(A.1)计算。A.2.1.7.1
式中:
试样中组分占总糖的百分含量,%:A;
A.2.1.7.2
式中:
试样中组分讠的峰面积:
试样中所有各组分的峰面积的总和。氨基柱,试样中乳糖在总二糖中的百分比含量按式(A.2)计算。A乳
Xπ=A*+A异+A乳
X乳—一试样中的乳糖在总二糖中的百分含量,%;A乳试样中的乳糖的峰面积;
A半——试样中的低聚半乳二糖的峰面积;A异——试样中的异乳糖的峰面积。.....(A.1)
·(A.2)
3试样中低聚半乳糖百分比含量按式(A.3)计算。A.2.1.7.3
G,=100%DP±一DP猫一X乳×DP2式中:
试样中低聚半乳糖百分比含量,%;DP半—-—
试样中的半乳糖在总糖中的百分含量,%;DP葡—试样中的葡萄糖在总糖中的百分含量,%;DP2一一总二糖(低聚半乳糖二糖、乳糖、异乳糖)在总糖中的百分含量,%。A.2.1.8精密度
GB 1903.27—2022
....(A.3)
在重复性测定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5%。A.2.2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仲裁法)A.2.2.1方法提要
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试样中游离的低聚半乳糖和乳糖,采用半乳糖苷酶将提取液中低聚半乳糖和乳糖酶解,将提取的初始溶液和酶处理过的溶液分别用高效离子色谱仪测定。第一步测定初始溶液中游离的半乳糖和乳糖,第二步测定从低聚半乳糖和乳糖中释放出的半乳糖总量。利用乳糖和半乳糖的含量计算试样中低聚半乳糖的含量。A.2.2.2试剂和材料
A.2.2.2.1
A.2.2.2.2
A.2.2.2.3
A.2.2.2.4
A.2.2.2.5
A.2.2.2.6
A.2.2.2.7
A.2.2.2.8
A.2.2.2.9
磷酸二氢钾。
三水磷酸氢二钾。
浓盐酸。
氢氧化钠。
无水醋酸钠。
乙睛:色谱级。
半乳糖苷酶:活性约50000U/g,来源于米曲霉,无水半乳糖:纯度99%。
乳糖:纯度≥99%。
A.2.2.2.10葡萄糖:纯度≥99%。A.2.2.2.11
磷酸盐缓冲液(0.2mo1/L,pH6.0):分别称取22.0g磷酸二氢钾和6.0g三水磷酸氢二钾,用适量的水溶解,定容至1L,120℃士2℃高压灭菌器中灭菌30min,备用。A.2.2.2.12氢氧化钠溶液(50%,碳酸钠杂质含量小于1%):称取100g氢氧化钠,加100mL水,搅拌至完全溶解,静置至碳酸钠沉淀,上层液体澄清(约需10d)。不用时密封。A.2.2.2.13β-半乳糖苷酶溶液(500U/mL):取适量半乳糖苷酶(A.2.2.2.7)混悬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制成最终活力单位为500U/mL的酶溶液,使用前充分振摇,酶溶液制备后8h内使用。A.2.2.2.14乙睛溶液(20%,体积分数):取200mL乙(A.2.2.2.6)加水稀释定容至1L。A.2.2.2.15氢氧化钠溶液(125mmol/L):取6.95mL50%氢氧化钠溶液(A.2.2.2.12),转移至1L容量瓶中,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使用前脱气30min。A.2.2.2.16乙酸钠-氢氧化钠溶液:称取32.8g无水乙酸钠,用适量的水溶解,再移人氢氧化钠溶液(A.2.2.2.12)14mL,用水定容至1L,0.2μm滤膜过滤,使用前脱气30min。A.2.2.2.17半乳糖标准储备液:取一定量半乳糖在105℃土2℃烘箱中干燥4h,准确称取0.1g,精确至土0.1mg干燥后的半乳糖,加水溶解并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GB1903.27—2022
A.2.2.2.18乳糖标准储备液:取一定量乳糖在105℃土2℃烘箱中干燥4h。准确称取0.1g,精确至土0.1mg干燥后的乳糖,加水溶解并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注:上述烘干后的乳糖乘以0.95即为无水乳糖重量。A.2.2.2.19
葡萄糖标准储备液:称取一定量葡萄糖在105℃士2℃烘箱中干燥4h,准确称取0.1g,精确至土0.1mg干燥后的葡萄糖,加水溶解并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A.2.2.2.20
半乳糖、乳糖、葡萄糖混合工作液:分别移取半乳糖、乳糖、葡萄糖的标准储备液各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A.2.2.3
仪器和设备
A.2.2.3.1
A.2.2.3.2
A.2.2.3.3
A.2.2.3.4
A.2.2.3.5
A.2.2.3.6
A.2.2.3.7
A.2.2.3.8
A.2.2.4.1
高效离子色谱仪:配备脉冲安培检测器pH计。
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水浴振荡器:40℃~100℃。
移液器:100μ和1000μL。
离心机:转速≥5000r/min。
超声清洗机。
涡旋混合器。
色谱参考条件
色谱柱:PA2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150mm×3mm,颗粒3.5um),保护柱(30mm×3mm)或等效色谱柱。
A.2.2.4.2
A.2.2.4.3
A.2.2.4.4
A.2.2.4.5
A.2.2.4.6
时间/min
柱温:30℃。
流动相:洗脱梯度见表A.1。
流动相流速:0.4mL/min。
进样量:20uL。
检测器:脉冲安培检测器,金工作电极,Ag/AgCl参比电极,检测器时间程序,参见表A.2。表A.1
梯度洗脱程序表
氢氧化钠溶液
(125mmol/L)/%
乙酸钠十氢氧化钠溶液(400mmol/L乙酸钠,含250mmol/L氢氧化钠溶液)/%0
时间/s
分析步骤
标准溶液的制备
A.2.2.5.1
检测器电位波形程序
电位/V
GB1903.27—2022
分别量取半乳糖、乳糖和葡萄糖混合标准工作液(A.2.2.2.20)0.5mL、1.0mL、2.0mL、5.0mL、1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制成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见表A.3,按照色谱条件(A.2.2.4)进行测定,以各组分的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半乳糖、乳糖和葡萄糖标准溶液表A.3
半乳糖/(μg/mL)
A.2.2.5.2
试样液的制备
乳糖/(μg/mL)
葡萄糖/(μg/mL)
准确称取0.1g试样,精确至土0.001g,用适量的磷酸盐缓冲溶液(A.2.2.2.11)溶解并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混匀。A.2.2.5.3
试样液的前处理
A.2.2.5.3.1酶解试样前处理
吸取制备的试样液10mL(A.2.2.5.2).移入100mL容量瓶中,标记为A,吸取1mL半乳糖昔酶溶液(A.2.2.2.13),放人A,中,用铝箔纸密闭摇匀;同时做酶试剂空白,吸取制备的10mL磷酸盐缓冲溶液(A.2.2.2.11),移人100mL容量瓶中,标记为A。,吸取1mL半乳糖苷酶溶液(A.2.2.2.13),放人A。中,用铝箔纸密闭摇匀。
将含有活性酶A,和A。的两个100mL容量瓶在60℃士2℃水浴中持续温和振摇60min(从混合物温度达到60℃开始计算加热时间,振摇过程中避免形成水沫或空气泡沫),然后将A。、A,两个处理溶液,用冰浴冷却至室温,向A。、A两个100mL容量瓶中,各加人20%乙睛溶液(A.2.2.2.14)5mL,用GB1903.27—2022
水定容,混匀。分别取适量上述处理后溶液至离心管中,10000r/min离心10min,上层水相用0.22μm滤膜过滤。
A.2.2.5.3.2初始试样溶液前处理吸取制备的试样液10mL(A.2.2.5.2),移入100mL容量瓶中,标记为A2,加人20%乙腈溶液(A.2.2.2.14)5mL,用水定容,混匀,取适量上述处理后溶液至离心管中,10000r/min离心10min,上层水相用0.22um滤膜过滤
A.2.2.5.4试样测定
吸取离心后的酶空白、酶解试样和初始试样溶液,分别稀释为D。、D1和D2倍,使半乳糖、乳糖和葡萄糖含量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按照色谱条件(A.2.2.4)进样测定样液中的半乳糖、乳糖和葡萄糖含量,根据标准品的保留时间进行试样中各组分定性,色谱图参见附录C;根据标准工作曲线计算试样中的半乳糖、乳糖和葡萄糖含量。A.2.2.6结果计算
A.2.2.6.1样液A2中游离半乳糖、乳糖和葡萄糖的计算试样A2中游离半乳糖、乳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以质量分数1、2和W:计(占干物质),按式(A.4)、式(A.5)、式(A.6))计算。式中:
wl =C1×Vi×V, ×D: ×10-6
w2 =c2×Vi×V:×D: ×10-6
ws =Ca ×Vi×V.×D: ×10-6
试样中游离半乳糖的含量,单位为克每一百克(g/100g);试样中游离乳糖的含量,单位为克每一百克(g/100g);试样中游离葡萄糖的含量,单位为克每一百克(g/100g);标准曲线上查得的半乳糖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标准曲线上查得的乳糖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葡萄糖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试样制备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试样前处理后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试样前处理时取试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
样液A2的稀释倍数;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A.2.2.6.2
游离的乳糖酶解释放的半乳糖和葡萄糖含量..**..*.( A.4 )
.......( A.5 )
...(A.6)
试样A2中游离的乳糖酶解释放的半乳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质量分数w4和w5计(占干物质),按式(A.7)、式(A.8)计算。W4=w2/1.9
Ws=W2/1.9
·(A.7)
...(A.8)
式中:
游离的乳糖酶解释放的半乳糖含量,单位为克每一百克(g/100g);乳糖折算成半乳糖的折算系数;游离的乳糖酶解释放的葡萄糖含量,单位为克每一百克(g/100g)。A.2.2.6.3酶解试样释放的半乳糖和葡萄糖的计算GB 1903.27—2022
酶解试样释放的半乳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以质量分数和w计(占干物质),按式(A.9)、式(A.10)计算。
式中:
Ws =c4×Vi×V ×D, ×10-
(cs× D-c6 ×D。)×V2× Vi×10-6m×Vs
酶解试样中总半乳糖含量,单位为克每一百克(g/100g);酶解试样中总葡萄糖含量,单位为克每一百克(g/100g);X100
标准曲线上查A,溶液中半乳糖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标准曲线上查A,溶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标准曲线上查A。溶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试样制备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试样酶解处理后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试样酶解时取试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酶解液稀释倍数;
酶试剂空白稀释倍数;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A.2.2.6.4低聚半乳糖酶解释放半乳糖和葡萄糖的计算(A.9)
..(A.10)
低聚半乳糖酶解释放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分别以质量分数W和w。计(占干物质),按式(A.11)、式(A.12)计算。www.bzxz.net
式中:
低聚半乳糖酶解释放半乳糖的含量,单位为克每一百克(g/100g);低聚半乳糖酶解释放葡萄糖的含量,单位为克每一百克(g/100g)。A.2.2.6.5试样中低聚半乳糖含量的计算.(A.11)
(A.12)
试样中低聚半乳糖的含量以质量分数w1o计(占干物质),按式(A.13)、式(A.14)计算k值,按式(A.15)计算低聚半乳糖的含量w10。q
=0.9×+1
o=wg×k
.(A.13)
.(A.14)
...(A.15)
式中:
试样中低聚半乳糖酶解释放半乳糖和葡萄糖含量的比值;低聚半乳糖酶解释放的半乳糖换算系数;w10
试样中低聚半乳糖的含量,单位为克每一百克(g/100g)。精密度
GB 1903.27—2022
在重复性测定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5%。A.3乳糖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双柱法
A.3.1.1分析步骤
同A.2.1.4。
定量测定
同A.2.1.6。
结果计算
试样中乳糖的质量分数以w乳计(占干物质),按式(A.16)计算。W乳=X乳×DP2
式中:
试样中的乳糖的含量,%;
X乳——试样中的乳糖在总二糖中的百分含量,%;DP一总二糖(低聚半乳糖二糖、乳糖、异乳糖)在总糖中的含量,%。A.3.1.4精密度
..................( A.16 )
在重复性测定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5%。A.3.2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
A.3.2.1分析步骤
A.3.2.1.1
试样液的制备
同A.2.2.5.2。
试样液的前处理
A.3.2.1.2
同A.2.2.5.3.2。
样品测定
同A.2.2.5.4。
结果计算
同A.2.2.6.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