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36930——2018 珍珠粉

【GB国家标准】 珍珠粉
- GB/T36930——2018
- 现行
标准号:
GB/T 36930——2018
标准名称:
珍珠粉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342.65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GB/T 36930——2018.Pearl powder
1范围
GB/T 36930规定了珍珠粉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淡水珍珠经机械加工而成且作为化妆品原料用的珍珠粉。其他用途珍珠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77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GB/T 36923珍珠粉鉴别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5年第268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珍珠pearl
瓣鳃纲软体动物体内经人为干预或自然形成的.由贝壳硬蛋白跟碳酸钙粘合的具有正交晶系文石结构的生物矿物体。
3.2珍珠粉pearl powder
由珍珠经过机械加工而成的粉末状物质。
3.3贝壳粉shell powder
由孕育珍珠的珍珠母贝贝壳去除角质层后经机械加工而成的粉末状物质。注:贝壳粉又称蚌壳粉、珍珠母粉。
4产品分类
按粒径分布不同,珍珠粉分可为普通珍珠粉﹑超细珍珠粉﹑极微珍珠粉三类。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930—2018
珍珠粉
Pearl powder
2018-12-2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9-07-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7)归口。GB/T36930—2018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长生鸟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华才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欧诗漫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浙江长生鸟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华君、斯广杰、胡丹、廖杰、朱海英、唐长明、鲁超、李博斌、沈敏、杨安全1范围
GB/T36930—2018
本标准规定了珍珠粉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淡水珍珠经机械加工而成且作为化妆品原料用的珍珠粉。其他用途珍珠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77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GB/T36923珍珠粉鉴别方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JJF1070一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5年第268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瓣鳃纲软体动物体内经人为干预或自然形成的、由贝壳硬蛋白跟碳酸钙粘合的具有正交晶系文石结构的生物矿物体,
珍珠粉
pearl powder
由珍珠经过机械加工而成的粉末状物质。3.3
贝壳粉
shell powder
由孕育珍珠的珍珠母贝贝壳去除角质层后经机械加工而成的粉末状物质。注:贝壳粉又称蚌壳粉、珍珠母粉。4产品分类
按粒径分布不同,珍珠粉分可为普通珍珠粉,超细珍珠粉、极微珍珠粉三类1
GB/T36930—2018
珍珠粉粒径分布要求
珍珠粉粒径分布要求见表1。
粒径>5pm(范围内体积分数)/%粒径≥1pm(范围内体积分数)/%粒径≤5μm(范围内体积分数)/%粒径<1pm(范围内体积分数)/%珍珠粉物相结构
珍珠粉粒径分布要求
普通珍珠粉
超细珍珠粉
极微珍珠粉
珍珠粉物相中不得有除文石(分子式CaCO,正交晶系)和方解石(分子式CaCO,三方晶系)外非碳酸钙其他物相,其中,未经热处理的珍珠粉,方解石相质量分数应不大于4%,经热处理的珍珠粉,方解石相质量分数应不大于10%。
技术要求
珍珠粉技术要求见表2。
碳酸钙含量/%
含氮量/%
菌落总数/(CFU/g)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
耐热大肠菌群/g
金黄色葡萄球菌/g
铜绿假单胞菌/g
铅/(mg/kg)
汞/(mg/kg)
砷/(mg/kg)
镉/(mg/kg)
珍珠粉技术要求
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5.4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5.5
真实性要求
不得掺有贝壳粉或其他非珍珠粉物质。5检测方法
珍珠粉粒径分布
6.1.1仪器
激光粒度分析仪。wwW.bzxz.Net
测定方法
粒径按以下步骤测定:
按GB/T19077规定测定;
所用分散液为无水乙醇(分析纯);检查前确保液体分散系无气泡(有气泡则用超声消除气泡);折射率选定在1.61,吸收率选定为0。珍珠粉物相结构
珍珠粉物相结构测定按GB/T36923规定的方法进行。外观
自然光下自测。
6.4碳酸钙含量
仪器、试剂
分析中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应为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测定使用的仪器和试剂如下: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锥形瓶:150mL;
滴定管:
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4.3g.加水溶解成100mL即得;三乙醇胺:总胺量99%~110%,三乙醇胺含量≥8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EDTA):0.05mo1/L;钙紫红素指示剂:取钙紫红素0.1g.加无水硫酸钠10g,研磨均勾即得;甲基红指示液(1g/L)。
操作步骤
GB/T36930—2018
取0.12g(精确至0.0001g)珍珠粉置于锥形瓶中,加稀盐酸5mL,加热使溶解,加水150mL与甲3
GB/T36930—2018
基红指示液一滴,滴加氢氧化钠试液至溶液显黄色,再继续多加10mL,再加三乙醇胺1mL,摇勾,加钙紫红素指示剂少量,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粉红色转变为纯蓝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碳酸钙的含量按式(1)计算X=cX(V-Vo)×M×10-
式中:
6.5含氮量
碳酸钙的含量,%;
EDTA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试样消耗EDTA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空白溶液消耗EDTA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碳酸钙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00.1;试样量,单位为克(g)。
含氮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704附录氮测定法测定。6.6
微生物及有害生物
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铅、汞、砷、镉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的方法检验。6.7净含量
按JJF1070—2005附录C中C.1规定的方法测定。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外观、净含量、碳酸钙含量、含氮量、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出厂检验项目。7.2
型式试验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为型式检验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鉴定时;
b)正式生产后,如原料,工艺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正常生产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e)
7.3抽样与组批规则
产品以同一次配料生产包装完好的产品为一批,采用随机抽样,在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不少于500g的样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检验,一部分留存备查7.4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4
标志、包装、运输、购存及保质期8
销售包装的标志
GB/T36930—2018
销售包装外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净含量、保质期、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的证明及标准编号。8.2包装
运输包装外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或批号、数量、净含量、保质期及贮运要求的图形类标志等。
3运输
应轻装轻卸,按箱子箭头标志堆放,避免剧烈震动、撞击、日晒、雨淋8.4贮存
应贮存在温度不高于38℃的通风干燥仓库内,堆放时应距离地面20cm,距内墙50cm,中间留有通道,不得倒放,切忌靠近水源或暖气,并严格掌握先进先出原则。8.5
5保质期
在符合8.3和8.4规定的运输和贮存条件下,产品在包装完整和未经启封的情况下,保质期按销售包装标注执行。
GB/T36930-2018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
GB/T36930—201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9年1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1-61955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GB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 GB/T27840-2011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 GB/T2794-2013 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
- GB/T42394-2023 电气装置用电缆夹具
- GB/T14926.6-2001 实验动物 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方法
- GB18030-2000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 GB19151-2003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
- GB/T5211.1-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 冷萃取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