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QB轻工标准】 电焊钳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1 12:57:55
  • QB/T1518-201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B/T 1518-2018

  • 标准名称:

    电焊钳技术条件

  • 标准类别:

    轻工行业标准(Q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4.07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B/T 1518-2018.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de holder.
QB/T 1518规定了电焊钳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QB/T 1518适用于焊条直径不超过10 mm的手工焊条电弧焊用的电焊钳。
QB/T 1518不适用于水下焊接用的电焊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 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305手工具包装、 标志、运输与贮存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额定焊接电流rated welding current
制造商规定的电焊钳在60%负载持续率下不超过温升限值时所能承受的电流。
3.2额定负载持续率rated duty eycle
在额定电流、额定电压或额定功率下电焊钳持续工作的时间与全部时间的百分比。
3.3A型电焊钳elecrode holder type A
按照GB/T 4208规定,用标准试指触不到其内部带电部件的电焊钳。
3.4B型电焊钳electrode holder type B
与A型所不同的是,焊钳接头的带电部分不能被试球所触及。试球的直径应根据焊条的最大直径来选定(见6.6.1b)。
4产品分类
4.1产品型式
电焊钳根据其内部结构分为A型和B型。
4.2基本参数
电焊钳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5.140.30
分类号:J64
备案号:63700-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518—2018
代替QB1518-1992
电焊钳技术条件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de holder2018-05-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8-09-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对QB1518一1992《电焊钳技术条件》的修订。本标准与QB1518一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一修改了适用范围(1992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一一增加了引用文件(1992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一一修改了术语和定义(1992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一增加了产品型式(1992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4.1):一一增加了产品规格(1992年版的第4章,本版的4.2):一一修改了结构(1992年版的5.2,本版的5.2):一增加了防直接接触要求及试验(本版的5.3.1):一修改了温升要求及试验(1992年版的5.6,本版的5.4.1):一一增加了耐焊接飞溅物要求及试验(本版的5.4.2):一增加了试验条件(本版的6.1);一增加了试验顺序(本版的6.2):一修改了电缆连接强度试验(1992年版的6.3,本版的6.8.2);一一修改了检验规则(1992年版的第7章,本版的第7章):一一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1992年版的第8章,本版的第8章);一一增加了电焊钳工作条件和试验条件(本版的附录A)。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QB/T1518-2018
本标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具五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4/SC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晋亿实业有限公司、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国家轻工业工具五金质量监督检测上海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毅、瀚家平、谷春营、周阿龙、余小敏、陈立海、单德亮。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B1518-1992。
1范围
电焊钳技术条件
QB/T1518—2018
本标准规定了电焊钳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焊条直径不超过10mm的手工焊条电弧焊用的电焊钳。本标准不适用于水下焊接用的电焊钳。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手工具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GB/T5305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Eratedwelding current
额定焊接电流
制造商规定的电焊钳在60%负载持续率下不超过温升限值时所能承受的电流。3.2
额定负载持续率rateddutycycle在额定电流、额定电压或额定功率下电焊钳持续工作的时间与全部时间的百分比。3.3
telectrodeholdertypeA
A型电焊钳
按照GB/T4208规定,用标准试指触不到其内部带电部件的电焊钳。3.4
electrodeholdertypeB
B型电焊钳
与A型所不同的是,焊钳接头的带电部分不能被试球所触及。试球的直径应根据焊条的最大直径来选定(见6.6.1b)。
4产品分类
4.1产品型式
电焊钳根据其内部结构分为A型和B型。4.2基本参数
电焊钳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QB/T1518—2018
160(150)
315(300)
表1电焊钳的基本参数
60%负载持续率时的额定电流
160(150)
315(300)
注:括号内规格为非优选系列。4.3标记
产品标记由产品名称、标准编号、规格和类型组成。可夹持的焊条直径
示例:规格为500的B型电焊钳,标记为:电焊钳QB/T1518-500B5要求
5.1外观
电焊钳的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裂纹、毛刺和飞边等缺陷。连接的电缆截面积
5.2结构与操作
5.2.1电焊钳应能安全、快速地装上焊条和取下剩余的焊条残段;且在任一规定的部位夹持焊条,均可使其焊到只剩下50mm长。
5.2.2焊条与工件粘接在一起时,应能将焊条脱离工件。5.2.3电焊钳上的连接电缆入口处的设计,应能防止电缆的弯曲而损伤。5.2.4不传输焊接电流的弹簧应与电焊钳上的其他金属部件绝缘。5.2.5固定绝缘件的金属螺钉应沉入绝缘件中。5.2.6连接电缆的绝缘部分嵌入电焊钳的深度至少应为电缆外径的2倍,最少为30mm。5.3绝缘性能
5.3.1防直接接触
电焊钳在不夹持焊条而只装配制造商规定的最小截面积的连接电缆时,应能防止意外触及带电部分。
对于A型电焊钳,本要求对插入电焊钳中的焊条段同样有效。用制造商规定的最小及最大直径的焊条进行试验。
5.3.2绝缘电阻
电焊钳的常态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MQ2。电焊钳的潮态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Q。5.3.3绝缘介电强度
电焊钳分别在常态时承受1200V交流电压和潮态时承受1000V交流电压1min,绝缘件部分应无闪络或击穿现象。不伴随电压降低的任何瞬时放电可忽略不计。5.4耐热性能
5.4.1温升
电焊钳手柄外表面的温升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温升试验后,焊钳头的绝缘部分和夹紧焊条区域不应出现起泡、深度碳化或星状裂纹现象。2
温升/K
5.4.2耐焊接飞溅物
160(150)
表2温升
315(300)
QB/T1518-2018
电焊钳手柄的绝缘材料应能承受热物体和正常量的焊接飞溅物而不至于燃烧或变得不安全。电焊钳的所有零部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应能引起燃烧。5.5机械性能
5.5.1焊条夹持强度
经拉力试验后,试棒不应从电焊钳夹头中脱落。5.5.2电缆连接强度
经受拉力试验后,电缆连接处不应脱开且不应有明显的位移。5.5.3冲击强度
经受冲击试验后,电焊钳不应出现断裂和零件脱落等影响使用性能的现象,绝缘部分不应出现破损和裂纹。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见附录A。
6.2试验顺序
试验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a)外观:
b)温升:
c)冲击强度:
d)绝缘电阻;
绝缘介电强度。
上述未提及的其他检验项目可按任何方便的顺序进行。6.3基本参数
用通用量具检验可夹持的焊条直径和连接的电缆截面积。6.4外观
用目测和手感检验。
6.5结构与操作
6.5.1用手工焊方法及通用量具检验焊条残段及焊条脱离情况。6.5.2装配制造商规定的最大截面积的电缆,用通用量具检验电缆嵌入深度。6.5.3其他用目测和手感检验。
6.6绝缘性能
6.6.1防直接接触
用下列方法目测检验:
a)用GB/T4208规定的标准试指检验:1)A型电焊钳:
2)B型电焊钳的焊钳头以外部分。b)B型电焊钳的焊钳头用下列试球检验。试验时,对放在钳口部位的试球,施加(30土3)N的力:3
QB/T1518-2018
1)当使用的焊条直径不大于6.3mm时,按GB/T4208规定,金属试球的直径为12.5mm;2)当使用的焊条直径超过6.3mm时,金属试球的直径为d.0.05mm,其中d为制造商规定的可使用的最大焊条直径的2倍。
6.6.2绝缘电阻
6.6.2.1将电焊钳的绝缘部分用锡纸包覆,在锡纸与导电体之间施加500V的直流电压,保持1min,测量绝缘电阻,稳定后读取数据,即为常态绝缘电阻。6.6.2.2将同一电焊钳置于温度为(40土2)℃C,相对湿度为(93土3)%的试验箱中,48h后取出并擦干,按6.6.2.1的方法,测量取的电阻即为潮态绝缘电阻。6.6.3绝缘介电强度
6.6.3.1在进行了6.6.2.1的试验后,直接在锡纸与导体之间施加1200V交流电压,进行1min电焊钳常态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6.6.3.2在进行了6.6.2.2的试验后,直接在锡纸与导体之间施加1000V交流电压,进行1min电焊钳潮态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6.7耐热性能
6.7.1温升bzxz.net
温升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
将电焊钳与表1规定的长度为2m的电缆牢固连接:a)
在电焊钳的钳口内夹入一块100mmx100mmx4mm的无锈低碳钢板,使电焊钳连同电缆与负载b)
构成回路:
c)试验以表1规定的负载持续率(每周期为5min)在额定电流的情况下进行,或以100%的负载持续率、75%的额定电流进行:
通过负载试验使温升上升到每10min内不超过2K为止,试验时间不超过90min:d)
将两支热电偶头部对称地紧贴在手柄的有效握持部位的中间测定温升;e)
f)在距电焊钳2m的等高处放置2只温度计测定环境温度。6.7.2耐焊接飞溅物
耐焊接飞溅物试验如图1所示。
将加热棒通以约25A的电流,使其达到(300)°C的热稳定状态。在试验期间,加热棒应保持这一温度,并用温度计或热电偶加以测量。将处于水平位置的加热棒置于手柄的绝缘薄弱处(例如:绝缘层的最薄处、最接近带电体的部位),持续2min。加热棒不应穿透绝缘层和触及带电部分。整个手柄区域,加热棒施加的部位为壁厚最薄处和内部带电体离手柄表面最近处。电焊钳手柄施加力F为(1.02)N。用电火花或小火试着点燃接触部位逸出的气体,如果气体是可燃的,那么加热棒一离开,火焰应立即熄灭。
6.8机械性能
6.8.1焊条夹持强度
1-18-8铬镍钢加热棒:2-电焊钳手柄图1耐焊接飞溅物试验
QB/T1518—2018
单位为毫米
将表3规定的试棒放入与头部呈180°的钳口全部槽内,然后向试样施加表3规定的拉力,保持1min。表3焊条夹持强度试验
拉力/N
试棒尺寸(直径x长度)/mm
6.8.2电缆连接强度
160(150)
4×100
315(300)
7×100
电焊钳按制造商规定装上最大截面积的连接电缆后,按连接电缆截面积大小,对连接处施加40N/mm2的压强,但最大为2000N的拉力作10次拉伸试验。每次拉力在1s内从0逐渐增加到规定值,并且持续1s以上。
用制造商规定的最小截面积的连接电缆重复上述试验。如果连接电缆的连接方式不只1种,则每种连接方式都进行试验。
6.8.3冲击强度
将表1规定的长度为2m的电缆与电焊钳连接后,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冲击试验:跌落试验应将电焊钳头部向下,从置于地面的300mmx300mmx9mm低碳钢板的1m高度处自a)
由跌落下3次:
摆动试验如图2所示,将电焊钳移至以电缆固定点为中心,在圆周高度A处,然后自然释放,使电焊钳头部、手柄中部和弯柄在角钢上各撞击2次。5
QB/T1518-2018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图2摆动试验
7.1.1产品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7.1.2产品的检验按GB/T2828.1规定的二次抽样方案逐项进行。40x40x5
单位为毫米
7.1.3样本可由相同结构和相同规格的电焊钳组成,也可由相同结构和不同规格的电焊钳组成。检验的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接收质量限(AQL)和检验水平按表4的规定。7.1.4
7.1.5对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制造厂应予调换。7.1.6
经检验拒收的产品,可由制造厂重新分类或修整后,再提交验收。表4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不合格分类
检验项目
常态绝缘电阻
常态绝缘介电强度
基本参数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产品定型投产时:
接收质量限(AQL)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正式生产过程中,每2年进行1次:产品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用户或第三方有特殊要求时。
型式检验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的某个批或若干批随机抽取。7.2.3型式检验按GB/T2829的规定进行,采用判别水平II,一次抽样方案。7.2.4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不合格类别、不合格质量水平(RQL)按表5规定。6
检验水平
不合格分类
检验项目
绝缘性能
耐热性能
机械性能
基本参数
结构与操作
8标志、包装、运输与购存
8.1标志
8.1.1产品标志
5型式检验
样本量
不合格质量水平
合格判定数
QB/T1518—2018
不合格判定数
在产品上应有固定、清晰的产品标志,标志内容应包括产品的规格和制造厂商的名称或商标。8.1.2包装标志
产品的包装标志应符合GB/T5305的规定。8.2包装
产品的包装上应有产品标记,产品的包装应按GB/T5305的规定进行。8.3运输与贮存
产品的运输与贮存按GB/T5305的规定进行。环境温度在-20°C~+55°C之间时,电焊钳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应出现功能性损坏。QB/T1518-2018
电焊钳工作条件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电焊钳工作条件和试验条件
电焊钳应能在下述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
在焊接期间:-10°℃C~+40°℃;b)
空气相对湿度:
1)20C时不超过90%;
2)40°C时不超过50%。
2电焊钳试验条件
所有检验应在新的、安装完整的电焊钳上进行。所有检验应在10℃~40C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测量仪器精度要求:
电气测量仪表:1级(满量程的土1%)绝缘电阻和绝缘介电强度测量时例外,对于测量绝缘电阻和绝缘介电强度的仪器的精度没有规定,但测量时应考虑精度问题:测温装置:土2K。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