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28 22:48:23
  • GB/T1531-202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531-2020

  • 标准名称: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英文名称: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capillary tube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0-09-29
  • 实施日期:

    2021-08-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 下载大小:

    3.32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28页
  • 标准价格:

    49.0
  • 出版日期:

    2020-09-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黄明、孙新春、王向东、王伟、陈永光、丁玉强、朱国俊、徐跃新、徐曙光、刘晋龙、罗奇梁、孟文光、隋长芬、赵钦海、杭晶、杨莉军、魏连运、李福鹏、杨书虎、梁子浩、孙涛、王希光、李宝进
  • 起草单位:

    无锡金龙川村精管有限公司、苏州富瑞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山东兴鲁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中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常熟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 提出单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相关标签:

    铜合金 毛细管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空调、制冷设备、仪器仪表用铜及铜合金毛细管(以下简称管材)。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77.15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31-2020
代替GB/T1531—2009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capillary tube2020-09-2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www.bzxz.net
2021-08-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1531—2020
本标准代替GB/T1531一2009《铜及铜合金毛细管》,与GB/T1531一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的内容(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一增加了“油分”“变径加工”的术语及定义(见第3章):修改了直管长度范围及其要求,长度由原来“50mm6000(见表1,2009年版的表1):
mm”修改为“30mm~6000
修改了铜合金牌号和状态的表示方法(见表1,2009年版的表1):mm”
修改了高精级管材外径充许偏差,整合了高精级和普通级管材外径、内径及其充许偏差表(见表2,2009年版的表2、表3);
修改了将定尺墩台(限位)管材尺寸名称,将“墩台外径”修改为“墩台高度”:将其范围及其允许偏差“外径+(0.3~0.8),±0.4”修改为\D1+(0.5~1.0),±0.3”5);
(见表4,2009年版的表
-增加了管材类型,“变径加工”管材的技术要求及规范(见5.2.4):修改了管材圆度的要求(见5.2.5,2009年版的4.3,5);增加了管材牌号T2、TP1、TP2的维氏硬度要求(见表7):增加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o.2要求(见表7):增加了管材扩口试验要求(见5.4.5);修改了管材晶粒度的要求(见5.5,2009年版的4.6):修改了管材涡流探伤检验方法标准,由GB/T5248改为YS/T999(见6.7,2009年版的5.7);修改了管材内表面残渣、内表面油分测试所选用试剂,由S-316修改为四氯化碳、四氯乙烯、甲醇和丙酮混合物、H-997等(见C.3.10、D.3.2、D.3.3,2009年版的C.3.10、D.3.2);修改了管材内表面油分测试设备及方法,由OCMA-300修改为OCMA-305(见D.3.1,2009年版的D.3.1);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无锡金龙川村精管有限公司、苏州富瑞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山东兴鲁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中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常熟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明、孙新春、王向东、王伟、陈永光、丁玉强、朱国俊、徐跃新、徐曙光、刘晋龙罗奇梁、孟文光、隋长芬、赵钦海、杭晶、杨莉军、魏连运、李福鹏、杨书虎、梁子浩、孙涛、王希光、李宝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5311994、GB/T1531—20091
1范围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
GB/T1531—2020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空调、制冷设备、仪器仪表用铜及铜合金毛细管(以下简称管材)。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
GB/T245
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管卷边试验方法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2828.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5231
GB/T8888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10567.2
YS/T347
YS/T482
话815
YS/T999
3术语和定义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薰试验法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1部分:管材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铜及铜合金毛细管涡流探伤方法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管capillary
毛细管
外径不大于6.1mm、内径不大于4.45mm用于限流的铜管。3.2
压力差
pressuredifference
一定长度管材的内孔阻力降。
GB/T1531—2020
流量flow
在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力和一定入口压力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管材的气流体积。3.4
residue
管材单位内表面上残留的固体杂质。3.5
油分oil content
管材单位内表面上残留的加工油。3.6
定尺墩台(限位)bulgecircle(limit)为保证管材与其他零部件在连接时插入尺寸的准确性,在管材上制成的限位环。3.7
变径加工
reducingprocessing
为保证管材间相互连接配合尺寸的准确性,使管材端部内外径尺寸增大或减小的加工。4
分类和标记
4.1产品分类
根据用途将产品分为2级:
高精级:适用于家用冰箱、空调(冰柜)、高精度仪表、高精密医疗仪器等用管材。普通级:适用于一般精度的仪器、仪表、中央空调、制冷设备和电子等用管材。管材的牌号、代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412
表1牌号、代号、状态和规格
BFel0-1-1
QSn6.5-0.1
T11050
C12000
C12200
C23000
C24000
T26100
T26300
C27000
T27300
T27600
C21000
C22000
T70590
C51100
T51510
拉拔硬(H80)
轻拉(H55)
软化退火(060)
拉拔硬(H80)
软化退火(060)
拉拔硬(H80)
软化退火(060)
中0.5~中6.10
规格/mm
直管:30~6000
中0.3~Φ4.45
注:需方需要其他牌号、状态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盘管:≥15000
306000
产品标记
GB/T1531—2020
管材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或代号)、状态、精度、规格的顺序表示。标记示例如下:示例1:用牌号TP2(C12200)制造的、拉拔硬(H80)状态、高精级、外径2.00mm、内径0.70mm、长度3000mm的直管标记为:
管GB/T
1531-TP2
H80高-2.00×0.70X3000
管GB/T1531-C12200H80高-2.00×0.70X3000示例2:用牌号H68(T26300)制造的、轻拉(H55)状态、普通级、外径为1.50mm,内径为0.80mm的盘管标记为盘管GB/T
1531-H68H55-1.50x0.80
5技术要求
化学成分
管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盘管GB/T1531-T26300H55-1.50x0.805231中的规定。
管材的外径、内径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尺寸范围
管材的外径、内径及其允许偏差普通级
允许偏差
注:内径≤0.60mm的管材,其内径及其允许偏差可作为参考尺寸,测来保证。
尺寸范围
高精级
单位为毫米
允许偏差
一般不进行实际测量,
可用压力差或流量检
当需方要求允许偏差全为(十)或全为(一)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2倍。5.2.2
直管定尺长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直管定尺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50150
>15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6000
允许偏差
当需方要求允许偏差全为(十)或全为(一)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2倍。单位为毫米
1531—2020
定尺墩台(限位)管材(如图1所示)长度允许偏差见表3,其他允许偏差见表4。5.2.3
说明:
外径:
内径:
墩台宽度:
墩台高度。
图1定尺墩台(限位)管材示意图表4定尺墩台(限位)管材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外径D
允许偏差
内径d
允许偏差
墩台高度c
尺寸范围
D,+(0. 5~1.0)
充许偏差
墩台宽度b
尺寸范围
注:需方需要其他墩台外径、宽度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当需方要求允许偏差全为(十)或全为(一)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2倍。单位为毫米
允许偏差
5.2.4变径加工管材(如图2所示),为保证变径加工后变径端尺寸精度,变径量不超过公称尺寸的2倍,变径端只要求外径或内径一项尺寸精度。变径加工后,变径端平均壁厚≥0.4不大于0.2mm,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其他尺寸应符合表5。注:壁厚极差指最大壁厚与最小壁厚之差。a)
说明:
外径(非变径加工部分):
内径(非变径加工部分
变径加工外径:
变径加工内径:
变径加工长度:
壁厚,
变径(扩口)
变径(缩口)
图2变径加工管材示意图
mm,壁厚任意极差
外径D2
允许偏差
表5变径加工管材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内径d2
允许偏差”
变径加工外径D,或
内径ds允许偏差
GB/T1531—2020
单位为毫米
变径加工长度h
尺寸范围
>10~30
注:需方需要超出表中变径尺寸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当需方要求允许偏差全为(十)或全为(一)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2倍5轻拉(H55)、拉拔硬(H80)状态管材的圆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5.2.5
轻拉(H55)、拉拔硬(H80)状态管材的圆度表6
外径尺寸范围
5.3力学性能
管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T11050
C12000
C12200
C21000
C22000
C23000
C24000
软化退火(060)
轻拉(H55)
拉拨硬(H80)
软化退火(060)
拉拔硬(H80)
软化退火(060)
拉拨硬(H80)
软化退火(060)
轻拉(H55)
拉拨硬(H80)
软化退火(060)
轻拉(H55)
拉拔硬(H80)
普通级
管材的室温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Rm*/MPa
≥245
≥360
≥240
≥310
≥370
≥240
规定塑性延伸
强度Rpo.2/MPa
高精级
断后伸长率
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维氏硬度
80~115
≥110
GB/T1531—2020
Q5n6.5-0.1
BFe10-1-1
T26100
T26300
C27000
T27300
T27600
C51100
T51510
T70590
软化退火(060)
轻拉(H55)
拉拔硬(H80)
软化退火(060))
轻拉(H55)
拉拔硬(H80)
软化退火(060)
轻拉(H55)
拉拔硬(H80)
软化退火(060)
拉拔硬(H80)
软化退火(060)
拉拔硬(H80)
表7(续)
抗拉强度
R,a/MPa
≥370
≥290
≥370
≥430
≥300
≥370
≥440
≥480
规定塑性延伸
强度Rpo.2/MPa
100~180
注: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壁厚小于0.15mm的管材不要求拉伸试验5.4工艺性能
5.4.1通气性
管材应进行通气性试验,内孔应畅通。5.4.2气密性
断后伸长率
管材可进行气密性试验。在表8规定的压力和时间下,管材应不变形、不漏气。表8气密性试验
外径与内径之差/rm
0.20~0.50
>0.500.70
>0.70~1.00
>1.00~1.80
压力差或流量试验
高精级
气体压力/MPa
普通级
维氏硬度
90~120
≥110
≥105
≥150
≥120
持续时间/s
管材应进行压力差或流量试验,压力差值或流量值由供需双方协商。压力差值允许偏差为±0.02
MPa,流量允许偏差为±5%。
5.4.4卷边试验
GB/T1531—2020
软化退火(O60)状态管材可进行卷边试验。采用90°的冲锥,顶心曲率半径为1mm;卷边后的外径应不小于公称外径的40%,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5.4.5扩口试验
软化退火(060)状态管材可进行扩口试验。采用顶芯角度为60°,扩口率为40%,扩口后试样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裂纹或裂口。
5.5晶粒度
管材的平均晶粒度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
T2、TP1、TP2
H95、H90、H85、H80、
H70、H68、H65、H63、
QSn6.50.1
BFe10-1-1
5.6残余应力
平均晶粒度
T11050、C12000、C12200
C21000、C22000、C23000、
C24000、T26100、T26300、
C27000、T27300、T27600
C51100
T51510
T70590
管材经残余应力试验后,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5.7涡流探伤
软化退火(060)
软化退火(060)
软化退火(060)
软化退火(060)
平均晶粒度/m
0.015~0.060
0.005~0.060
0.0100.035
0.010~0.035
管材应进行涡流探伤,涡流探伤检验时,在涡流探伤设备信号装置上不发出报警信号的直管,应认为是符合本标准的管材。盘管缺陷标记和缺陷允许数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标准人工缺陷应符合YS/T999的规定。5.8表面质量
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直管管材端面应平整,不应有影响使用的缺陷。5.9清洁度
管材内表面清洁度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
管材内表面清洁度
残留物
最大允许量/(mg/m2)
GB/T1531—2020
6试验方法
6.1化学成分
管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GB/T5121(所有部分)或YS/T482、YS/T483的规定进行,仲裁时按GB/T5121(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6.2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管材的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测量方法应按照GB/T26303.1的规定进行。6.3力学性能
管材的拉伸试验按GB/T34505的规定进行,其拉伸试样按GB/T34505中全截面试样规定进行。管材的维氏硬度试验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6.4工艺性能
6.4.1通气性
管材的通气性试验应在不大于7.8MPa的气体压力下进行,持续加压,当置于水中的管材一端有较剧烈的翻泡现象时,证明管材畅通。6.4.2气密性
管材的气密性试验,应将管材一端密封,浸入水中,在另一端通气,使其符合表8的试验要求。6.4.3压力差
管材的压力差试验方法参照附录A进行。有特殊要求时,试验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4.4流量试验
管材的流量试验方法参照附录B进行。有特殊要求时,试验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4.5
5卷边试验
管材的卷边试验按GB/T245的规定进行。6.4.6扩口试验
管材的扩口试验按GB/T242的规定进行。6.5晶粒度
管材的晶粒度检验按YS/T347的规定进行。6.6残余应力
管材的残余应力试验按GB/T
T10567.2的规定进行。
6.7涡流探伤
管材的涡流探伤检验按YS/T
T999的规定进行。
6.8表面质量
管材用目视检验表面质量。
6.9清洁度
GB/T1531—2020
管材的内表面残留物试验参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管材的内表面油分试验参照附录D的规定进行,管材的内表面水分试验参照附录E的规定进行。7
检验规则
检查和验收
明书。
产品应由供方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7.1.2
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1个月内提出,属于其他性能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如需仲裁,可委托供需双方认可的单位进行,并在需方共同取样。7.2组批
产品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的产品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500kg。7.3检验项目
管材检验项目应按表11的规定进行。有下列任一情况时,应按标准规定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试制鉴定时: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连续两年未进行型式检验时:
需方要求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表11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化学成分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力学性能
通气性
气密性
工艺性能
压力差或流量试验
卷边试验
扩口试验
出厂检验项目
普通级管材
高精级管材
型式试验
GB/T1531—2020
检验项目
晶粒度
残余应力
涡流探伤
内表面清洁度
表面质量
表11(续)
出厂检验项目
普通级管材
高精级管材
注:表中“、”表示“检验项目”:“”表示“需方有要求时进行的检验项目”,“7.4取样
型式试验
一”表示“不进行的检验项目”。产品的取样应符合表12的规定。取样方法按YS/T668的规定进行,工艺性能试样制备按YS/T815的规定进行。
2取样规定
检验项目
化学成分
外形尺寸及其
充许偏差
力学性能
通气性
气密性
压力差
流量试验
卷边试验
扩口试验
晶粒度
残余应力
涡流探伤
表面质量
内表面清洁度
每批取一个试样
取样规定
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一般检验水平II或供需双方协商,接收质量限AQL=2.5每批取2件产品,每件产品上取1个试样每批取3件产品
每批取3个试样,每个试样长度取3m~40m每批取3件产品
每批取3件产品
每批取2件产品,每件产品上取1个试样每批取2件产品,每件产品上取1个试样每批取2件产品,每件产品上取1个试样每批取2件产品,每件产品上取1个试样逐根或盘
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一般检验水平I或供需双方协商,接收质量限AQL=2.5每批取2个试样,每个试样长度取2m7.5检验结果的判定
检验结果的数值按GB/T
要求的章条号
8170的规定进行修约,并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判定。管材的检验结果应按表13的规定进行判定。试验的章条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