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QC汽车标准】 高空作业车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28 19:58:04
  • QC/T719-201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C/T 719-2019

  • 标准名称:

    高空作业车

  •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16.54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719-2019.Hydraulic aerial cage.
1范围
1.1 QC/T 719规定了高空作业车的术语和定义,作业车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1.2 QC/T 719适用于以定型汽车底盘改装的最大作业高度不大于100m的高空作业车(以下简称“作业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7绝缘油击穿 电压测定法
GB 1495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3766液压传动系统及 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 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 793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 11567汽车和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 12534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 14048.5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 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
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 23254货车及挂车车身反 光标识
GB 25849- -2010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设计计算、 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
GB 15052起重机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总则
GB/T 18857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43.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719—2019
代替QC/T719—2004
高空作业车
Hydraulic aerial cage
2019-08-02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rKaeerKca-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作业车分类
5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0.0.0.000a0a00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rrKaeerKAca-
QC/T719—2019
QC/T719—2019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QC/T719—2004《高空作业车》,与QC/T719—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订适用范围,由70m以下改成100m以下,更新、增加了引用标准(见第1章,2004版第1章);
修订、增加了部分术语(见第3章,2004版第3章);删除了基本规格,增加了作业车分类(见第4章,2004版第4章);增加了作业车行驶安全性能的要求(见5.1.3、5.1.4、5.1.5、5.1.6、5.1.7);工作条件增加海拔和相对湿度的规定(见5.1.12);增加了斜面上稳定性要求、稳定性计算的要求(见5.2.2);增加了结构安全系数的计算,修订传动系统安全的要求(见5.3.3、5.3.4、5.3.5,2004版5.3.4);
增加了电气系统的要求(见5.5);增加了工作平台极限尺寸及护栏的要求(见5.6.1、5.6.2);“作业保护装置”改为“安全”,修订增加作业车安全的要求(见5.7,2004版5.6);将平台速度不大于0.5m/s改为不大于0.4m/s(见5.8.2,2004版5.7.1);增加了回转机构外缘水平线速度的要求(见5.8.3);将额定载荷工作平台下沉量不超过该工况工作平台高度的1%改为0.5%,1.5倍额定载荷工作平台下沉量由30mm改为不超过该工况工作平台高度的1%,增加了平台高度尺寸误差要求(见5.8.5、5.8.6,2004版5.7.4、5.7.5):增加了工作平台调平的要求(见5.8.9、5.8.10);增加了“操作系统”的内容(见5.9):额定电压由63kV改为66kV,检测电极固定位置由“100mm~150mm改为“不小于50mm\(见5.10.1.1,2004版5.9.1);删除了绝缘工作平台定语“用作主绝缘的”(见5.10.2.1,2004版5.9.2.1);删除了外绝缘工作平台壁厚绝缘工频耐压试验要求;绝缘工作平台内衬的壁厚工频耐压试验,预防性试验和交接验收试验的施加电压由“20kv”修改为“45kV”,交接验收试验持续时间由“5min±5s”修改为“1min±5s”(见5.10.2.2,2004版5.9.2.2);-修改了绝缘性能、绝缘长度等的表格参数(见表2、表3、表4,2004版表3、表4、表5);增加了绝缘起重臂和接地的要求(见5.10.3.5、5.10.3.6);增加了起重辅助装置的要求(见5.11);修订了作业可靠性的要求(见5.12,2004版5.8);增加了技术参数测量项目代号表格(见表5);在绝缘平台内外都加水,水面与其顶部距离h值不大于“150mm”改为“200mm”(见6.14.1.1.3,2004版6.13.1.1.2);rrKacerkca-
QC/T719-—2019
删除了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计算公式(见6.15.1,2004版6.12.3);一增加了主绝缘臂安装后部件的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项目、伸缩臂式绝缘车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图例、绝缘起重臂试验要求和绝缘高空作业车接地装置要求,增加了整车耐压试验要求(见6.14.1、6.14.4、6.14.5);-修改了出厂检验项目,增加了检验项目表(见第7章,2004版第7章);修改了标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见第8章,2004版第8章)。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爱知工程车辆有限公司、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中汽商用汽车有限公司(杭州)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青特集团有限公司、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鲜琪、陈志伟、栗永思、张沛添、郭建君、楚金甫、纪建奕、高国有、杨时忠、翁卫、王洁梅、蔡雷、黎家盛、段东辉、尹腾飞、魏福尊、刘玉光、姜春生、纪文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9465.1—1988、GB/T9465.2—1988、GB/T9465.3—1988;QC/T719—2004。
nKaerkAca-
1范围
高空作业车
QC/T719—2019
1.1本标准规定了高空作业车的术语和定义,作业车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1.2本标准适用于以定型汽车底盘改装的最大作业高度不大于100m的高空作业车(以下简称“作业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07
GB1495
GB1589
GB/T3766
GB/T4208
GB4785
GB5226.1—2008
GB7258
GB/T7935
GB/T9969
GB11567
GB/T12534
GB14048.5
GB/T16927.1
GB23254
GB25849—2010
GB15052
GB/T18857
GB/T18411
GB/T33081
JB/T5943
QC/T252
QC/T459
QC/T484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汽车和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货车及挂车车身反光标识
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设计计算、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起重机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总则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机动车产品标牌
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操作者控制符号和其他标记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随车起重运输车
汽车油漆涂层
-nKaeerKAca-
QC/T719—2019
QC/T29104
QC/T29105
QC/T625
3术语和定义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的限值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GB25849一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高空作业车hydraulicaerialcage装备有专用装置,通过举升机构,将作业人员和物具举升到一定高度,用于高空作业的起重举升专用作业汽车。
workplatform
工作平台
在空中承载作业人员和使用器材的装置。例如斗、篮、筐或其他类似的装置。3.3
最大工作平台高度
maximumplatformheight
工作平台承载面与作业车支承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3.4
最低工作平台高度
minimumplatformheight
工作平台承载面在最低状态时与作业车支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当工作平台承载面在支承面下方时,数值为负。
最大作业高度maximumworkingheight最大工作平台高度与作业人员可以进行安全作业所能达到的高度(1.7m)之和。3.6
最低作业高度minimumworkingheight最低工作平台高度与作业人员可以进行安全作业所能达到的高度(0.7m)之和。3.7
最大工作平台幅度
maximum platform rangeability回转中心轴线与工作平台外边缘的最大水平距离。3.8
最大作业幅度maximumworkingrangeability最大工作平台幅度与作业人员可以进行安全作业所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0.6m)之和。3.9
额定载荷
ratedload
为工作平台设计的正常操作载荷,由垂直作用在工作平台上的人员、工具和材料组成。注1:工作平台可以有多个额定载荷。注2:人员质量按每人80kg计算。2
rKacerkAca-
4作业车分类
QC/T719—2019
4.1作业车按伸展结构的型式可分为伸缩臂式、折叠臂式、混合臂式、垂直升降式,见图1。or
a)伸缩臀式
b)折登臂式
c)混合臂式
图1伸展结构型式示意图
4.2作业车按作业性能可分为:
d)垂直升降式
-绝缘型:具备10kV或以上带电作业性能的作业车,通常具备绝缘工作平台和绝缘臂;非绝缘型:即普通型,不具备上述带电作业性能的作业车。5技术要求
5.1整车
5.1.1作业车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1.2外购件、外协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有制造厂的合格证,经整车厂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所有自制零部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配。5.1.3作业车运行安全应符合GB7258的规定。5.1.4作业车的外廊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应符合GB1589的规定。5.1.5总质量大于3500kg的作业车,其侧面防护装置和后下部防护装置应符合GB11567的规定。5.1.6作业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应符合GB4785的规定;车身反光标识应符合GB23254的规定。5.1.7作业车加速行驶时车外噪声应符合GB1495的规定;驾驶员耳旁噪声限值应符合GB7258的规定。
5.1.8最大作业高度大于等于20m的作业车应备有高空作业区域与地面操作人员联系的通信设备。5.1.9作业车的外露金属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油漆涂层应符合QC/T484的有关规定,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QC/T625的规定,焊接质量应符合JB/T5943的有关规定。5.1.10作业车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的管线应排列整齐、合理、连接紧密牢固,各元件和组件一般应可单独拆装,并维修方便。
5.1.11作业车不应有漏油、漏水、漏气现象,在作业过程中,各相对运动的部件,不应有漏油现象。3
rrKacerkca-
QC/T719—2019
5.1.12工作条件:
地面应坚实平整,作业过程中地面不应下陷;环境温度为-25℃~40℃;
一非绝缘型作业车风速不超过12.5m/s;绝缘型作业车风速不超过10m/s;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非绝缘型作业车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0%(环境温度为25℃);绝缘型作业车环境相对湿度不天于80%(环境温度为25℃)。注1:如超出要求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注明。注2:海拨高度大于等于1000m,作业车所选用的底盘动力应适用高原行驶和作业要求。注3:海拔高度大于等于1000m,绝缘体的绝缘水平应进行相应海拔修正,测试数据按GB18857的规定进行。5.2稳定性
5.2.1水平面上稳定性
在坚固的水平地面上,外伸支腿固定作业车,平台承载1.5倍的额定载荷,伸展机构伸展到整车处于稳定性最不利的状态,作业车应稳定。5.2.2斜面上稳定性
作业车的伸展机构仲展到整车处于稳定性最不利的状态时,平台承载1.25倍的额定载荷,整车置于易倾翻方向坡度为5°的斜面上,允许外伸支腿调整,作业车应稳定。5.2.3作业稳定性
作业车在坚固的水平地面上,支腿外伸,平台承载额定载荷,仲展机构仲展到整车稳定性最不利状态时紧急制动,任一个支腿不应离地。作业车的稳定性计算应符合GB25849一2010中5.2.4的规定。
5.3结构安全系数
5.3.1工作平台及伸展机构承载部件所用的塑性材料,按材料最低屈服极限计算,结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
5.3.2工作平台及伸展机构承载部件所用的非塑性材料,按材料的最小强度极限计算,结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5。
5.3.3确定结构安全系数的设计应力,是作业车在额定载荷工况下作业,并遵守操作规程时,结构件内所产生的最大应力值。设计应力还应考虑到应力集中及动力载荷的影响,安全系数按式(1)计算:
式中:
s——结构安全系数;
(a,+o)ff2
α一—在5.3.1中所述的材料屈服强度或在5.3.2中所述的材料强度极限,MPa;o,——由结构质量产生的应力,MPa;由额定载荷产生的应力,MPa;
f——应力集中系数;
f2——动力载荷系数。
注1:、F的数值可通过对样机的试验应力分析确定;或取不小于1.1、f不小于1.25。注2:按6.13实测结构应力,计算安全系数时,无需考虑上述f、2。4
rKacerkAca-
QC/T719—2019
5.3.4作业车在1.25倍额定载荷动载试验和1.5倍额定载荷静载试验时,所产生的最大应力,不应超过材料最低服极限的80%。
5.3.5传动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钢丝绳传动系统设计应符合GB25849一2010中5.5.2的规定;链条传动系统设计应符合GB25849—2010中5.5.3的规定。5.4液压系统
5.4.1液压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等应符合GB/T3766的有关规定。5.4.2液压系统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有关规定。5.4.3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应符合QC/T29104的规定。5.5电气系统要求
5.5.1电气系统元器件的选择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4.2的要求。5.5.2主要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应满足GB25849—2010中5.11.3.3的要求。5.5.3所有按钮开关的颜色使用应符合GB5226.1—2008中10.2.1的要求。5.5.4指示灯及显示器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0.3的要求。5.5.5电气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T4208规定的IP54防护等级的要求。5.6工作平台
5.6.1工作平台宽度不应小于0.45m,单人作业平台最小面积不应小于0.36m;极限尺寸应符合GB25849—2010中5.4.1的规定。5.6.2工作平台四周应有护栏或其他防护装置,此护栏由不小于0.9m高的护栏、至少不小于150mm高的踢脚板以及距离护栏或踢脚板小于等于0.55m的中间护栏构成。在工作平台入口处,踢脚板高度可以减小到0.1m。
5.6.3护栏结构应能承受沿水平方向作用在顶部栏杆或中间横杆上360N/m的均布载荷,顶部栏杆或中间横杆在两支杆之间应能承受垂直方向的1300N的集中载荷,护栏终端支杆能承受900N来自各方向对杆顶端的静集中载荷。5.6.4可以自动返回保护位置的滑动式或垂直铰接的中间护栏应能防止意外打开,无需紧固和联锁。5.6.5非绝缘工作平台的工作表面应能防滑和防积水。非绝缘工作平台表面的开口(排水口)或工作平台表面与踢脚板、出入门之间开口的尺寸,应能防止直径15mm的球体通过。5.6.6工作平台可设置出入门,也可用栏杆或其他设施代替,不应使用链条或绳索作为护栏栏杆或出入门。用于出入工作平台的任何可移动部件均不得折叠或向外打开,宽度应不小于350mm。5.6.7工作平台应备有系安全带或绳索的结点。5.6.8工作平台上应醒目地注明额定载荷和承载人数。5.7安全
5.7.1伸展机构由单独的钢丝绳或链条实现传动时,系统应有断绳(链)安全保护装置。5.7.2用支腿调平的作业车应具有支腿和伸展机构互锁装置。5.7.3作业车采用液压式或气动式支腿和伸展机构时,应设有防止液压和气动管路发生故障时回缩的安全保护装置。
5.7.4两侧水平支腿可部分伸出或不伸出的作业车,其安全系统应能自动将臂架的动作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5.7.5在臂架运动过程中,当任一支腿出现不受力情况,应有声或光报警信号,距发声部位1m报rKacerKAca-
QC/T719—2019
警声不应小于75dB(A)。
5.7.6工作平台如有不同额定载荷值时,应具有将臂架的动作限制在安全范围内的装置。5.7.7作业车应装有底盘倾斜指示装置(例如倾斜开关或水平仪)。此指示装置应设置防止意外更改及损坏的保护装置。底盘倾斜指示装置在每个调平控制点均应清楚地着见。5.7.8无支腿可行走作业的作业车,当达到倾斜极限时,应有声或光报警信号。5.7.9每个伸展机构的控制点均应装有急停开关,该开关可及时、有效地切断所有动力系统,并置于操作者易于操作的地方。
5.7.10作业车应在地面人员易接近的位置安装应急辅助装置以确保在主动力源失效时,工作平台可以返回到一个位置,在此位置可无危险离开。5.7.11当通道平面(地面)与工作平台出人位置的底板之间的距离超过0.4m时,作业车应设置阶梯,阶梯应与出入门对齐(称)。5.7.12阶梯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0.3m,而且应在底部阶梯与工作平台底板之间的距离均匀分布。底部第一阶梯不得高出通道平面0.4m。每层阶梯应至少宽0.3m、深25mm,梯子的踏面应防滑。阶梯的前方与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的支撑结构或任何其他组件的水平距离应至少达到0.15m。5.7.13作业车上各动作的终点位置应设有限位装置。5.7.14最大作业高度大于30m的作业车,工作平台上应设风速测量仪。风速测量仪应安置在工作平台迎风处,当风速超过生产企业规定的要求时,工作平台上应有声光报警信号,距发声部位1m报警声不应小于75dB(A)
5.7.15作业车安装载荷保护装置时,载荷保护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达到额定载重量后、超过额定载重量的120%前,应防止工作平台从静止工作位置上正常移动;
b)按照a)中的规定避免常规移动后,应发出声光报警。距发声部位1m报警声不应小于75dB(A),应保证每个控制位置均能听见;光信号应为闪炼的红色。只要条件a)存在,信号灯就应继续闪烁,同时声音警报应至少响5s且重复1次/min;c)只有移除超载的物品后,工作平台方可重新开始移动。5.7.16安全开关系统应设计成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能以安全模式运行。如果使用常闭强断开关,则应符合GB14048.5的要求。5.7.17传感器或开关应满足下列使用条件:两个传感器或两个开关;或者,单个传感器或开关并在连续可靠监控其信号情况下。5.7.18当作业幅度受平台额定载荷限制时,宜加装幅度控制系统。当实际幅度达到额定幅度的95%时:幅度控制系统宜发出报警信号。当实际幅度达到额定幅度的100%时,幅度控制系统应自动切断不安全方向(上升、幅度增大、臂架外伸或这些动作的组合)的动力源,但应允许机构向安全方向运动。
5.8作业性能
5.8.1作业车的各机构应保证平台起升、下降时动作平稳、准确,无爬行、振颤、冲击及驱动功率异常增大等现象。
5.8.2平台的起升、下降速度应不大于0.4m/s。5.8.3带有回转机构的作业车,回转时的速度应保证平台最外边缘的水平线速度不大于0.7m/s且最大回转速度不大于2r/min,起动、回转、制动应平稳、准确,无抖动、晃动现象,在行驶状态时,6
irKacerKAca-
回转部分不应产生相对运动。
QC/T719—2019
5.8.4作业车支腿应能独立动作,收放平稳、无抖动,在作业过程中不得有回缩现象。在收回状态时不得自行下落,并应设有对路面的保护装置。5.8.5作业车的伸展机构及驱动控制系统应安全可靠,工作平台在额定载荷下起升时应能在任意位置可靠制动,制动后15min,工作平台下沉量应不超过该工况工作平台高度的0.5%。5.8.6工作平台在1.5倍额定载荷下,15min内工作平台下沉量应不超过该工况工作平台高度的1%。5.8.7作业车空载时最大工作平台高度误差应不大于公称值的1%。5.8.8具有伸展性能的平台,应在说明书中对伸展时所允许的载荷值和相应的工作条件做出明确规定。
5.8.9作业车的调平机构应保证工作平台在任一工作位置均处于水平状态,工作平台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不大于5°,调平过程应平稳、可靠,不得出现振颤、冲击、打滑等现象。采用钢丝绳调平的作业车,滑轮的直径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2倍,且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由单根钢丝绳或链条传动的绳链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5;由双根绳链传动的绳链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9。采用液压缸调平的作业车,应设有防止油管破裂而使平台倾翻的装置。5.8.10最低平台高度、最大平台高度、最大平台高度时的平台幅度、最大平台幅度、最大平台幅度时的平台高度、支腿横向跨距、支腿纵向跨距应符合产品设计文件的规定。5.9操纵系统
5.9.1在地面操作的应急辅助装置,应有明显的标记。5.9.2工作平台应设上、下两套控制装置。上控制装置应设在工作平台上,下控制装置应具有上控制装置的主要功能,并应设有优先于上部控制的装置,不同的控制装置应设置互锁装置,使作业车的移动只受预先选定的控制装置控制。5.9.3工作平台运动的控制手柄松开时应能返回“关闭”或“空挡”,并且操作方向与控制的功能运动方向一致。其附近应配置明确清晰的标志,并说明它们的用途和操作方向。5.9.4各操作动作不应相互干扰和引起误操作,操作应轻便灵活、准确可靠。5.10绝缘性能
5.10.1基本要求
5.10.1.1额定电压为66kV及以上折叠式作业车的检测电极应固定安装在主绝缘臂内外表面,位于主绝缘臂下端金属部分不小于50mm处。所有连接上臂绝缘部分的液压和气压管,需用金属连接器与检测电极连接,并位于绝缘臂的检测电极附近。5.10.1.2绝缘臂应在明显位置设置有效绝缘段标识,对于伸缩臂产品应在明显位置设置最小有效绝缘长度标识。
5.10.2绝缘工作平台
5.10.2.1绝缘工作平台一般应包括外绝缘平台和绝缘平台内衬,且限于10kV电压等级,其外表面的绝缘水平应符合表1的规定;试验过程中不应有击穿、闪络和严重过热现象发生(温升容限10℃)。
rKacerKAca-
QC/T719—2019
额定电压/kV
内外电极试验
沿面间距/m
绝缘工作平台外表面绝缘性能
Imin工频耐压试验电压/kv
型式试验
交接验收试验
预防性试验
交流泄漏试验
试验电压/kV
泄漏电流/μA
≤200
5.10.2.2绝缘工作平台内衬的型式试验应进行50kV、5min+5s的壁厚绝缘工频耐压试验,预防性试验施加45kV、持续时间1min+5s;交接验收试验时,施加45kV试验电压、持续时间1min+5s。5.10.2.3绝缘平台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凹坑、麻面现象,憎水性强。5.10.3绝缘臂及附件
5.10.3.1构成主绝缘的绝缘臂及油管、气路、光纤等附件应进行电气绝缘性能试验,其电气绝缘性能的试验电压和持续时问见表2。试验过程中不应有击穿、闪络和严重过热现象发生(温升容限10℃)。
表2绝缘臂及附件绝缘性能
额定电
压/kv
1min工频耐压试验电压/kv
试验距离L/m
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预防性试验
注1:在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上,主要是针对主绝缘臂-注2:试验应在有效绝缘区间内进行。5.10.3.2www.bzxz.net
试验距离L/m
上臂而言。
交流泄漏试验
试验电压/kv
绝缘臂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凹坑、麻面现象,增水性强。各电压等级的绝缘作业车绝缘臂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不宜小于表3的规定。表3绝缘臂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额定电压/kV
最小有效绝缘长度/m
泄漏值/A
(1)安装前
部件单独试
验:≤200;
(2)安装后
整车部件试
验:≤500
5.10.3.4绝缘作业车,如装有下部辅助绝缘体,应进行交流50kV持续1min的耐压试验,试验时无火花、飞弧或击穿,无明显发热现象(温升容限10℃)。5.10.3.5绝缘作业车,如装有绝缘起重臂,应进行交流50kV持续1min的耐压试验,试验距离为0.4m,试验时无火花、飞弧或击穿,无明显发热现象(温升容限10℃)。5.10.3.6绝缘作业车应设置专用的车体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标有规定的符号或图形;接地装置包括长度不小于10m、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带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接地线。车身应能可靠接地。8
rrKaeer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