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汽车行业标准(QC) >>
- QC/T 491-2018 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QC汽车标准】 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 QC/T491-2018
- 现行
标准号:
QC/T 491-2018
标准名称:
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6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491-2018.Automobile shock absorber techniqu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1范围
1.1 QC/T 491规定了 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和台架试验方法。
1.2 QC/T 491适用于M. N. o类汽车悬架用减振器,驾驶室悬置用减振器及其他类减振器部件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 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QC/T 484汽车油漆涂层
QCT 572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双简式减振器telescopic shock absorber
由工作缸和用于储油外简组成的减振器为双简式减振器。本标准在无特殊声明的情况下,双简式减振器简称为减振器。
3.2支柱式减振器suspension struts
安装在悬架E能起导向作用,承受定侧向力,通常带有弹簧盘、支架等附件的双简式减振器称为支柱式双简减振器。本标准在无特殊声明的情况下,支柱式双简减振器简称支柱式减振器。
3.3工作行程stroke
减振器使用过程中活塞能达到的最大移动距离,在数值上是减振器产品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的差值。
3.4示功特性force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
减振器在一定的测试行程和频率下,两端作相对简谐运动,其阻尼力(F)随测试行程(S)的变化关系为示功特性,其所构成的曲线(F-S)称为示功图。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491—2018
代替QC/T491--1999、QC/T545-1999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Automobile shock absorber technigue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馆藏文本
仅供参阅
技术文献出版社
wwstdp.com.cn
.va.hz113.en
2018-07-04发布
2019-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尺寸和参数
5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馆藏文本
仅供参阅
QC/T491—2018
QC/T491—2018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QC/T491—1999《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和QC/T5451999《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将这两个标准内容合并,同时增加了支柱式减振器等内容,最终形成QC/T4912018《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本标准与QC/T491—1999、QC/T545—1999相比,其主要内容变化说明如下:新标准中增加了双简式减振器T作缸直径为25、27、32、35及70系列的基本尺寸和参数:新标准中增加了支柱式减振器的基本尺寸和参数:一老标准只规定了活塞速度为0.52m/s时的阻尼力允差值:而新标准除0.52m/s外,增加了0.13m/s、0.26m/s及0.52m/s以上速度时的阻尼力充差值:老标准具体规定了不同型式减振器的尺寸,连接尺寸和活塞行程的范围:新标准取消了基长尺寸、连接尺寸和活塞行程等规定:新标准增加了摩擦力、气体反弹力、抗泡沫性、动态密封性等试验项目:一老标准中只规定100℃温度时的温度特性要求:新标准增加了80℃、-30℃、-40℃的温度特性要求:
一耐久性试验取消了老标准作为过渡方法使用的单动试验方法,并对试验次数进行了更新:增加了与整车使用更加相关的路谱可靠性的试验方法,推荐有条件的供,需企业进行试验,积累试验数据。
本标准给出了汽车减振器的一些通用技术要求,而减振器的功能,特别是一些附件及附加功能,如弹盘、支架,焊接件等,应在整车设计时加以考并提性能要求。这些功能因车而异,不能统一,因而本标准不作规定。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I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可浙江路得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一汽东机工减振器有限公司、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用鼓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南阳浙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浙川汽车减振器厂,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天强、黄震、吴迪、王灵龙、刘伟、严茂、潘俊斌、建占一、张博,任军锋、刘洪富、王凤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1459--74;
-JB145985、JB3901—85
QC/T491-1999QC/T545—1999。
1范围
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1.1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和台架试验方法。QC/T491—2018
1.2本标准适用于M、N、O类汽车悬架用减振器,驾驶室悬置用减振器及其他类减振器部件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730.1
GB/T15089
QC/T484
QC/T572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汽车油漆涂层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
本馆藏文本
3术语和定义
双筒式减振器
telescopicshockabsorber
由工作缸和用于储油外简组成的减振器为双筒式减振器。本标准在无特殊声明的情况下,双供参阅
简式减振器简称为减振器。
suspension struts
支柱式减振器
安装在悬架上能起导向作用,承受一定侧向力,通常带有弹簧盘、支架等附件的双简式减振器称为支式双简减振器。本标准在无特殊声明的情况下,支柱式双简减振器简称支杜式减振器。3.3
工作行程stroke
减振器使用过程中活塞能达到的最大移动距离,在数值上是减振器产品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的差值。
示功特性force-displacementcharacteristic减振器在一定的测试行程和频率下,两端作相对简谐运动,其阻尼力(F)随测试行程(S)的变化关系为示功特性,其所构成的曲线(F-S)称为示功图。3.5
示功曲线波动率ratioofvacantpath对于任何速度下测得的示功图中的波动长度(空行程)与测试行程的比值称为示功曲线波动率(8)。-
QC/T491——2018
速度特性force-velocitycharacteristic减振器两端作相对简谐运动时,其阻尼力(F)与活塞速度(v)的变化关系为速度特性,在多种速度下所构成的曲线(F-V)称为速度特性图。3.7
温度特性force-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减振器在相同的速度条件下,在不同温度时所测得的阻尼力(F)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温度特性,其所构成的曲线(F-1)称为温度特性图。3.8
摩擦力(F)
friction-force of damper
减振器以不超过5.0×10m/s的速度运动,此时受到的阻力定义为摩擦力3.9
气体反弹力(Far)air-forceofdamper对于充气式减振器,当活塞处于工作行程的中间位置时,气体作用于活塞杆上的力为气体反弹力。
注:非工作行程的中间位置测定的气休反弹力在结果中应注明测试位置。3.10
抗泡沫性anti-foamcharacteristie示功特性抵抗泡沫影响的能力称为抗泡沫性馆藏文本
4基本尺寸和参数
减振器工作缸直径和活塞杆直径41元
减振器工作缸和活塞杆直径按表1推荐。表1减振器工作缸和活塞杆直径
工作缸直径
活塞杆直备
注:表中入、B系列为推荐使用,B系列适用于承受侧向力的支柱式减振器2
单位为mm
4.2减振器型式和外形尺寸
4.2.1减振器基本型式分为5种,见图1。EE
QC/T491—2018
馆藏图!减拆器型式示衣图
注1:EE:两端吊环型:ES:上端吊环下端螺杆型:SE:下端吊环上端螺杆型:SS:两端螺杆型:ST:支柱式。能油桶外径:Da:防尘罩外径:M:螺纹。注2:D:
4.2.2减振器最大外径尺寸见表2供,减握器是大外程尺寸
储液缸外径D
防尘罩外径D
4.3减振器额定阻尼力的范围
工作缸直径
单位为mm
减振器额定阻尼力通常是指常温时[(20±2)℃,以下同】活塞速度为0.52m/s时的阻力。必要时,制造商可与用户协商确定试验条件对减振器产品进行评价。额定复原阻力P与额定压缩阳力P与阀系设计有关,表3、表4所列数据可作为参考。QC/T491—2018
工作缸直径/mm
工作征直径/mm
性能要求
示功特性试验
3减振器额定阻尼力范围
复原阻尼力N
200~1600
500~2000
700~3000
1000~3500
1000~4000
1200~5000
1600~10000
2500~15.000
4000~18000
5000~20.000
5000~25000
表4支柱式减振器额定阻尼力范围复原阻尼力N
2001800
700~2000
1000~2500
供益阅
压缩阻尼力/N
100~800
150~900
150~1000
2001200
200~1400
400~1800
400~2200
500~2500
1000~3600
1000~10000
玉缩阻尼力N
150~1000
150~1800
200~2200
200~2700
400~3000
减振器不同速度的阻尼力值应满足表5的规定,推荐的示功试验速度分别为0.13m/s,5.1.1
0.26m/s、0.52m/s、1.04m/s。经供需双方约定,也可进行其他速度下的示功特性试验。表5减振器不同速度下的阻尼力充差项
复原阻力FN
缩阻力FN
±(25%P+20)
±(25%P+30)
活塞速度/(m/s)
+(14%P+30)
±(16%P+40)
注:P为测试速度下额定复原阻力,P为测试速度下额定压缩阻力。4
±(13%+30)
±(16%P+40)
QC/T491—2018
5.1.2减振器示功图应丰满、圆滑,不应有空行程(见图2)、畸形等现象。对用于非乘用车上的减振器,供需双方可协商空行程的大小,但示功曲线波动率8不应超过5%。S的计算按式(1)进行:8-=x100%
5.1.3减振器在示功特性试验过程中,不应有漏油、损坏等现象和明显异常的噪声。FIN
空行程!
图2减振器空行程示意
5.2摩擦力试验
5.2.1在不施加侧向力的情况下,在减振器工作行程中点测得的摩擦力F应满足表6规定的限值馆
摩探力EN
表6减振器摩擦力限值
活赛杆直径/mm
114≤20
5.2.2经供需双方商定,也可对减振器导向器中间位置施加摩擦力应满是设计或供需双方达成的技术要求。5.3气体反弹力试验
定的侧向力进行测量,此时减振器对于充气式减振器,气体反弹力F应满足设计或供需双方达成的技术要求。5.4速度特性试验
减振器的速度特性应满足设计或供需双方达成的技术要求5.5温度特性试验
5.5.1减振器在0.52m/s的速度下,不同温度下阻尼力与常温下测得的阻尼力变化率e、&c应满足表7的规定。
表7减振器不同温度下的阻尼力变化率限值试验温度℃
复原阻尼力变化率8
≤20%
≤18%
≥-300%
不应有滞油现象
红尼力变化
原缩阳尼力变化率品
≤24%
不应有漏油现象
QC/T491-2018
5.5.2减振器不应有漏油、损坏等现象和明显异常的噪声。5.5.3减振器的温度特性应满足设计或供需双方达成的技术要求。5.6抗泡沫化试验
试验过程中减振器不应有漏油、损坏等现象和明显异常的噪声:测得的三次示功图的最大波动率不应超过25%。
5.7耐久性试验
5.7.1经耐久性试验后,常温时减振器在0.52m/s速度下的阻力衰减率enr、Enc应满足式(2)式(3)的要求:
复原阻尼力变化率
压缩阻尼力变化率
g./≤19%+4×00%
1s%/≤16%+1×100%
5.7.2减振器在耐久试验过程中,不应有漏油、损坏等现象和明显异常的噪声。5.7.3减振器的油液雾化率不应超过减振器加油总量mi的15%5.7.4减振器可见部位金属零件不应有开裂、开焊等现象5.8耐盐雾腐蚀试验
(2))
(3)
减振器在经240h盐雾试验后,样件本体表面不应出现点蚀、裂纹、气泡等腐蚀性缺陷,观察沿切割线漆膜下面锈蚀蔓延的情况,单侧锈蚀逆延不应超过2mm。非本体部分及焊缝相关漆膜经
盐雾120h不应出现点蚀,裂纹、气泡等腐蚀性缺陷。5.9噪声试验
减振器噪声不应高于65dB(A)
注:当噪声试验结果不高于背景噪声10dB(A)时,试验报告中应注明肯景噪声等级5.10动态低温密封性试验
在经过5次循环试验后,减振器不应损坏且吸油纸上油渍不应大于100mm25.11清洁度试验
减振器杂质按减振器工作缸直径规定的清洁度限值见表8。表8减振器清洁度要求
厂作红直径/mm
杂质质
量/mg
Max(40
Max(55
注:S为以意*为单位的减振器工作行程的无单位数值5.12
路谱可靠性试验
Maxt70
Max(70
Max(80,
Max(90,
试验后减振器不应出现漏油、损坏等现象及异常的喉声,减振器阻尼力变化应满足5.7或供需双方达成的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6.1设备要求
QC/T491—2018Www.bzxZ.net
6.1.1减振器试验台可采用机械式、液压式或其他形式,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均应满足6.1.2~6.1.4的要求。
6.1.2试验设备控制及测量单元应包括位移,载荷、速度等参数。试验过程中应能对上述参数的测量结果进行自动记录,保存及输出,采样频率不应低于200Hz。6.1.3位移、载荷及速度等传感器精度不应低于各传感器满量程的+0.5%;温度传感器示值误差不应大于0.1℃:试验过程中使用的称重仪器示值误差不应大于±1g。6.1.4用于耐久性试验的试验装置可为单动式或双动式,单动式试验台应能按低频波和高频波叠加后形成的复合波形进行试验。6.2试验方法要求
6.2.1试验准备
6.2.1.1试验前应保证将减振器样品在常温下竖直状态静置存放至少2h。6.2.1.2如无特别说明,按垂直方向安装减振器到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并保证无安装导致的附加载荷。
6.2.1.3在减振器工作行程的中间位置进行试验,试验时活塞往复运动的中点位置与工作行程中间位置偏差不应超过工作行程的5%6.2.1.4先对减振器进行3个循环的排气过程。该排气过程按最大速度为0.52m/s进行,通过调整测试行程s=100mm,频率/-1.67Hz得到。对于1.作行程小于100mm的减振器,可根据产品选用75mm、50mm或25mm作为测试行程,或按供需双方的商定进行。减振器活塞运动速度根据式(4)进行计算:
V=元·S·fx10-
6.2.2示功特性试验
6.2.2.1按6.2.1对样品进行试验前准备。(4)
6.2.2.2排气过程结束后,按6.2.2.1使用的测试行程以正弦波的方式进行试验。调整频率使试验速度为0.13m/s、0.26m/s、0.52m/s、1.04m/s,分别记录每次往复过程的位移和载荷数据。6.2.2.3减振器复原阻力F,和压缩阻力F。取示功图上的纵坐标交点值,即当前速度下的减振器的阻尼力值,如图3所示。
压缩明力F。
复原阻力P,
图3减振器示功图对应的复原阻力和压缩阻力2
QC/T491—2018
6.2.2.4在不受减振器总成弹性元件影响的情况下,减振器的示功特性应满足5.1的要求。6.2.2.5经供需双方约定,也可进行其他速度下的示功特性试验。6.2.3摩擦力试验
6.2.3.1按6.2.1对样品进行试验前准备。6.2.3.2排气过程结束后以v≤5.0×10m/s的速度,在减振器工作行程之内选择如10mm或供需双方约定的其他行程作为测试行程往复一次,记录试验过程中位移和载荷数据。6.2.3.3减振器摩擦力按式(5)进行计算:F-F-F
(5)
6.2.3.4复原摩擦力和压缩摩擦力取曲线上的纵坐标交点值,即复原和压缩过程中在减振器中间位置的摩擦力,如图4所示。
复原摩擦力所
馆藏文本
图4减振器摩擦力曲线图
6.2.3.5对于供需双方约定的带侧向力的摩擦力测量,可在减振器导向器中间位置施加规定的侧向力,按6.2.3.1~6.2.3.4的规定进行试验。6.2.3.6减振器的摩擦力应满足5.2的要求6.2.4气体反弹力试验
6.2.4.1对于充气式减振器,可按6.23.1~6.2.3.2在进行摩擦力试验的同时,或参考6.2.3.1~6.2.3.2在供双方达成一致的位置进行试验。减振器的气体反弹力按式(6)进行计算:FE+F
6.2.4.2减振器的气体反弹力应满足5.3的要求。6.2.5速度特性试验
6.2.5.1多工况合成法
对于不能直接测量活塞速度的试验设备,可按6.2.2示功特性试验的方法,通过调整频率得到不同速度获得多组示功图,根据减振器在多种速度下的示功图,绘制减振器速度特性图,如图5所示。
示功图
6.2.5.2直接记录法
速度特性图
图5多工况示功图绘制速度特性图QC/T491—2018
wf(m/s)
按6.2.2.16.2.2.2进行示功特性试验时,减振器速度特性图可通过试验设备直接记录减振器活塞速度,减振器的阻尼力F和活塞速度√绘出速度特性图,如图6所示。FIN
馆藏文本
仅供参阅
图6直接记录法绘制速度特性图
w(m/s)
6.2.5.3按供需双方确认的试验方法,减振器的速度特性应满足5.4的要求。6.2.6温度特性试验
6.2.6.1按6.2.2进行0.52m/s速度下的示功特性试验。6.2.6.2完成常温状态下的减振器示功特性试验后,分别在4种温度为(100+2)℃、(80±2)℃(-30±2)℃、(-40±2)℃的条件下对减振器进行示功特性试验。6.2.6.3试验前,将减振器竖直放置在6.2.6.2的温度条件中任意一种温度下存放至少4h后,按6.2.1.2~6.2.1.3准备样品。使用6.2.6.1的测试行程、频率等条件以正弦波的方式进行当前温度条件下的示功特性试验。
6.2.6.4重复6.2.6.3直至6.2.6.2规定的4种温度条件全部完成。按式(7)、式(8)计算减振器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尼力变化率&:F-Fax1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 QC/T228.2-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钢丝绳
- QC/T228.7-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母
- QC/T228.6-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管
- QC/T200-1995 汽车气制动装量t 用储气筒技术条件
- QC/T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
- QC/T549-1999 汽车倒车报警器
- QC/T207-1996 汽车腊通气弹簧
- QC/T228.5-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帽
- QC/T926-201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ISG型)用动力单元可靠性试验方法
- QC/T935-2013 餐厨垃圾车
- QC/T29032-2013 汽车用空气滤清器堵塞报警传感器
- QC/T457-2013 救护车行业标准
- QC/T1067.1-2017 汽车电线束和电气设备用连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般性能要求
- QC/T228.4-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
- QC/T228.3-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接头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