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与中国 2025 年全面禁令概述
2025 年 5 月 31 日,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全面禁止加密资产交易、挖矿,甚至禁止个人持有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资产。这一政策升级是继 2021 年禁止交易与挖矿之后的又一次严厉扩大范围,标志着官方对去中心化数字资产的进一步收紧控制 :contentReference[oaicite:0]{index=0}。
官方将此举定位为促进数字人民币(e‑CNY)的推广,同时防范资本外流和金融风险。此举迅速引发市场震荡,以 BTC 跌破 10.5 万美元、ETH 同步下跌为标志性反应 :contentReference[oaicite:1]{index=1}。
上述禁令不仅禁止交易与挖矿,也明确限制私人持仓,这在此前的监管框架中尚未出现,体现了中国对数字资产统筹性控制的强化意图 :contentReference[oaicite:2]{index=2}。
尽管如此,中国境内用户仍通过各种方式绕开封锁,比如使用 VPN、代理服务器、或开设离岸壳公司注册账户,继续参与 ETH 等加密资产的全球交易市场,这是目前地下交易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 OTC 与 P2P 交易活跃,Chainalysis 数据分析
多家链上数据统计机构(如 Chainalysis)显示,尽管大陆监管环境趋严,OTC 与 P2P 渠道的人民币入金规模未见萎缩,反而在 2023–2024 年间显著增长。Chainalysis 数据估计,从 2023 年下半年到 2024 年中期,中国用户通过 OTC 渠道向全球平台迁移近数百亿美元的资金 :contentReference[oaicite:3]{index=3}。
这些交易多数由中间人或地下交易商操作,通过灰色银行渠道收取大额现金,分批次转为 USDT、ETH 等稳定币。法院案例中,有交易链规模高达数亿美元,涉及洗钱和资本外流等敏感问题 :contentReference[oaicite:4]{index=4}。
与此同时,P2P 平台在微信、Telegram 等社交工具中广泛传播使用教程,教导用户如何绕过 KYC 限制,通过海外机构或 shell company 的身份注册币安、OKX 等平台账户操作 ETH 交易。这类操作在虚拟社区中不断被传播,也推动了地下 OTC 活动的不断扩大。

币安平台的中国用户接入现状与政策响应
币安虽然在中国不设本地平台或基础设施,也未在国内拥有服务器,但仍支持中文界面、中文客服团队,并吸引大量中国用户注册和交易 :contentReference[oaicite:5]{index=5}。
根据公开报道,币安并未正式回应中国监管机构的问询,也未发布中国用户政策,但其社区平台(如 Binance Square)有用户发布“中国禁止持仓”的内容,币安方面并未证实该消息来源是否官方 :contentReference[oaicite:6]{index=6}。
在用户合规方面,有报道指出币安曾因用户以加密资产为唯一收入来源,要求提供年收入 / 纳税证明,否则限制账户操作,这反映其全球 KYC 与风控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背景账户亦会施压 :contentReference[oaicite:7]{index=7}。
尽管如此,大量中国用户仍通过 VPN 登录币安网站或手机 app(app 本身在中国某种程度上可以访问),继续进行 ETH 交易。币安未主动断开这些连接,也未公开禁止中国用户操作,仅依靠风控系统对高风险行为进行限制或冻结处理。

OKX 平台的合规态度与高风险账户管理
OKX 自 2021 年宣布停止为中国大陆主体用户提供服务,其总部也已迁出中国大陆,目前停止对境内个人提供注册和交易服务 :contentReference[oaicite:8]{index=8}。
OKX 公共声明中称,为确保平台合规运营,与全球监管机构合作,尤其在识别和限制来自高风险区域或使用 VPN / Tor 匿名手段操作的账户方面采取严格审核,包括增强 KYC、IP 检测、行为监控等措施 :contentReference[oaicite:9]{index=9}。
OKX 对被识别为高风险的账户可能冻结资产、暂停账户功能、要求补充资料或彻底关闭账户。被标记的情形包括使用 VPN 登录、注册地与 IP 地不符、涉嫌集中用户或关联实体为 shell company 的账户 :contentReference[oaicite:10]{index=10}。
尽管监管制度严格,部分通过境外离岸企业或第三方代理服务注册的账户仍在 OKX 上参与 ETH 交易,但整体入口已被平台主动封堵、风控提升,实际用户增长明显缓慢,流量主要来源于已经绕过合规背景的新开离岸账户。

ETH 在两平台的交易活跃度对比
从全球交易所流量与市场深度来看,币安和 OKX 均是 ETH 交易量排名前列的平台。TokenInsight 最新 Q2 2025 报告指出,两者在整体交易所份额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市场增速放缓 :contentReference[oaicite:11]{index=11}。
在中国禁止后,由于币安对中国用户采取“默认不过度限制”的策略,相比之下其 ETH 交易成交量受到的影响较小,中国大陆用户通过隐匿身份的频次反而集中在币安。同时,币安仍保留多种法币通道和稳定币交易对,方便中国用户通过 OTC 转入 USDT / ETH 后在平台内交易。
OKX 则严格屏蔽国内 IP 与账户注册,不鼓励中国直接用户进入,其 ETH 交易量增长主要源自境外区块链机构或企业账户,整体中国用户占比更低。尽管 OKX 的高风险风控系统更为严密,但平台并未完全切断中国用户可能的访问渠道。

中国用户规避 KYC 的典型操作方式
为绕过 KYC 限制,许多中国用户选择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注册个人或公司账户,再以机构身份申请币安、OKX 平台服务。这类账户可以绕开实名手机号验证、银行卡绑定等限制,但仍要提交企业注册文件、人员身份证明等资料 :contentReference[oaicite:12]{index=12}。
另有使用者通过第三方代理(如境外 MSP 服务商)协助注册,并提供境外手机号、地址,用以通过身份审核,此类行为在币安/OKX 等平台仍会被平台风控系统追踪,一旦触发地理/IP 异常即可能冻结或关闭账户。
部分用户则采用 VPN + 虚拟手机号 + 虚拟邮箱的组合注册方式,尽管手续简单、门槛低,但一旦遭遇合规升级或平台风控策略更新,相关账户容易被标记为高风险账号并被限制交易或清算资产。

用户搜索意图分析与内容聚焦建议
用户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是:“中国封禁后 ETH 是否仍可通过币安交易?”以及“币安与 OKX 对中国用户的合规政策有何差异?”。因此,文章重点聚焦平台政策差异、用户接入路径、风控对比以及 ETH 交易活跃度变化。
可在文章中专门新增 FAQ 式段落,如“ETH 在币安是否还能买卖?”,“OKX 是如何识别中国用户的?”,“离岸壳公司注册是否安全”等,以直接回应用户搜索意图。
同时可通过提供 Chainalysis 或 TokenInsight 数据图表链接,展示 OTC 量与平台交易量变化趋势,提升说服力。

结尾总结
总体来看,尽管中国在 2025 年 5 月 31 日启动了加密资产交易、挖矿与持有的全面禁令,但 ETH 在币安与 OKX 平台上依然可被少量中国用户通过技术手段访问与交易。
币安由于策略较为宽松,依赖 VPN、离岸账户、灰色 OTC 渠道,仍成为中国用户绕过封锁的首选平台;而 OKX 则采用更严格的高风险账户识别与地理封堵策略,中国大陆用户进入壁垒更高,平台上 ETH 来自中国的交易份额相对更低。
两平台在合规意图、风控力度以及对中国用户的态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币安目前未主动回应中国监管问询,OKX 则公开强调配合合规与冻结高风险账户。未来若监管加强或两平台更新政策,中国大陆 ETH 用户的接入难度将可能进一步增加。
文章可针对中国境内用户关心的问题进一步补充 FAQ、数据对比图表及安全风险提示,使读者清晰理解在全面禁令背景下,通过币安与 OKX 获取 ETH 的途径、限制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