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QC汽车标准】 电动汽车用电加热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28 10:04:11
  • QC/T1101-201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C/T 1101-2019

  • 标准名称:

    电动汽车用电加热器

  •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5.81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1101-2019.Electric heater for electric vehicle.
1范围
1.1 QC/T 1101规定了电动汽车用电加热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储存等。
1.2 QC/T 1101适用于电动汽车用电加热器(以下简称“电加热器”),但不适用于板式电加热器和电热膜电加热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 平法和垂直法
GB/T 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Ka:盐雾
GB/T 2423.22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 N:温度变化.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4857.5包装运输包装件 跌落 试验方法
GB/T 18384.3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 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B/T 18655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 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30512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JB/T 8127内燃机燃油加热器
QC/T 29106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发热元件heating elements
为电加热器提供热源的部件,它由电热材料、电极、绝缘体、散热部件等组成。
3.2电加热器electric heater
为电动汽车提供热源的采暖装置。主要由发热元件、电器控制单元、机械组件、电气组件等组成。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43.04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1101—2019
电动汽车用电加热器
Electricheaterforelectricvehicle2019-08-02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rKaeerKca-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rrKaeerKAca-
QC/T1101—2019
.··6
QC/T1101—2019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宏业永盛汽车加热器股份有限公司、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帕克热敏陶瓷有限公司、一汽解放事业部商用车开发院、苏州新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安徽苏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林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赛尔盈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国江、谭伟、徐伟、李龙勇、姜文中、陈雪峰、郝永德、何文霞、石永丰、吴翔、王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rrKaeeiKAca-
1范围
电动汽车用电加热器
QC/T1101—2019
1.1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电加热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储存等。
1.2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电加热器(以下简称“电加热器”),但不适用于板式电加热器和电热膜电加热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08
GB/T2423.17
GB/T2423.22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857.5
GB/T18384.3
GB/T18655
GB/T30512
JB/T8127
QC/T29106
3术语和定义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内燃机燃油加热器
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发热元件heatingelements
为电加热器提供热源的部件,它由电热材料、电极、绝缘体、散热部件等组成。3.2
电加热器electricheater
为电动汽车提供热源的采暖装置。主要由发热元件、电器控制单元、机械组件、电气组件等组成。
标准环境条件standardenvironmentalconditionsa)环境温度:20℃±2℃;
b)相对湿度:50%~60%;
c)液体温度:20℃±2℃(适用于液体电加热器);-KaeerKAca-
QC/T1101—2019
d)大气压:101kPat5kPa。
耐电压withstandvoltage
标准环境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电加热器所承受的最大电压。3.5
最大电流maximumcurrent
对电加热器施加额定电压时的最大电流(有效值)。3.6
稳定工作状态
stableworkingcondition
电加执器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工作时,连续5min内电加热器的输入功率变化不大于5%3.7
额定输入功率
ratedpower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电加热器稳定工作状态的输入功率(不包含风机、水泵的输人功率)。3.8
nominal thermalefficiency
标称热效率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所测的放热量与额定输入功率的比值。4要求
4.1工作环境
在下列环境条件下电加热器应能正常工作:a)周围空气温度:-40℃~85℃;b)大气压力:70kPa106kPa;
c)安装空间内无腐蚀、易燃、易爆性气体。4.2外观、尺寸
4.2.1外观
电加热器外观应整洁、无损伤,标识应清晰。4.2.2尺寸
电加热器的尺寸应符合设计的技术图样要求,影响互换性及其安装的尺寸和公差应在设计图中注明。
4.3性能参数
4.3.1额定输入功率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电加热器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所测其输入功率允许的公差范围不得超过±10%。
4.3.2标称热效率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电加热器的标称热效率应不低于85%。4.4电气安全性能
4.4.1最大电流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电加热器启动过程中最大电流应不大于2.5倍的额定电流。2
-KaeerKAca-
4.4.2耐电压
QC/T1101—2019
按5.5进行试验后,发热元件应无击穿、闪络、放电或飞弧现象,输入功率变化率不大于±10%,绝缘电阻≥100MQ。
4.4.3电气强度
按5.6进行试验后,电加热器应无击穿、闪络或飞弧现象。当电加热器输入功率≤5kW时,其泄漏电流≤10mA;当电加热器输人功率>5kW时,其泄漏电流≤20mA。4.4.4绝缘电阻
在标准环境条件下,电加热器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Q。4.4.5安全保护功能
一带电器控制单元的电加热器应有温度保护、过流、过/欠压等保护功能;带电器控制单元的电加热器应有高压防反接标识;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识,且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外壳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0.1Q;当移开外壳可以露出B级电压带电部分时,外壳应有清晰可见且符合GB/T18384.3要求的高压警告标识。
4.5机械性能
4.5.1连接强度
电加热器引线端按5.8进行试验后,应无明显损伤、松动和脱落现象。4.5.2冲击强度
电加热器按5.9进行试验后,不应出现结构损坏,其输入功率变化不大于±10%,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4.4的要求。
4.5.3振动
电加热器按5.10进行试验后,不应出现结构损坏,其输人功率变化不大于+10%,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4.4的要求。
4.5.4跌落性能
出厂包装状态的电加热器按5.11试验方法从1000mm的高度跌落后,不应有明显损伤,其输入功率变化不大于±10%,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4.4的要求。4.6耐候性能
4.6.1温度交变
电加热器按5.12进行试验后,不应出现结构损坏,其输人功率变化不大于±10%,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4.4的要求。
4.6.2耐湿度
电加热器按5.13进行试验后,其输人功率变化不大于±10%,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4.4的要求。4.6.3高温储存
电加热器按5.14进行试验后,其输入功率变化不大于±10%,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4.4的要求。4.6.4低温储存
电加热器按5.15进行试验后,其输人功率变化不大于±10%,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4.4的要求。4.7耐盐雾
电加热器应满足中性盐雾试验不小于96h。按5.16进行试验后,不得有腐蚀泄漏现象,其电气性能应符合4.4的要求。
rKacerkAca-
QC/T1101—2019
4.8电磁骚扰
电加热器电磁骚扰应符合GB/T18655的相关要求。4.9密封性
液体电加热器按5.18进行试验后,其压降应不大于960Pa。4.10爆破压力性能
液体电加热器按5.19进行试验后,应无爆裂现象。4.11耐久性能
4.11.1电加热器按5.20.1进行试验后,其输入功率衰减不大于10%,电气性能安全应符合4.4的要求。
4.11.2电加热器按5.20.2进行试验后,其输入功率衰减不大于10%,电气性能安全应符合4.4的要求。
4.12防护等级
电加热器中的B级电压部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T4208一2017中IP67的要求。4.13阻燃
电加热器的非金属件按5.22试验后应符合水平燃烧HB级、垂直燃烧VO级。4.14耐压力脉冲性能
液体电加热器按5.23进行试验,试验后满足输人功率变化应不大于±10%,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4.4的要求。
4.15耐真空性
液体电加热器按5.24进行试验,试验后不得永久变形,密封性应符合4.9的要求,其输入功率衰减不大于10%,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4.4的要求。4.16禁用物质
电加热器的禁用物质应符合GB/T30512的要求。5试验方法
标准试验条件
在标准环境条件下:
a)负载电压:(1±2%)U(U为额定电压):b)适合液体电加热器:流量12L/min(额定输入功率<10kW),30L/min(10kW≤额定输入功率≤20kW),50L/min(额定输人功率>20kW)。5.2仪器的要求
试验用的仪器仪表的精度或误差应符合下述要求:用于型式试验的电工测量仪表,其精度不低于0.5级,用于出厂检验的,应不低于1.0级;测量温度的仪表,其允许误差在±1%;测量时间的仪表,其精度在0.1s内;测量长度的量具,其允许误差为被测长度的±0.5%;测量湿度的仪表,其允许误差为被测相对湿度的±6%以内。5.3额定输入功率的测量
在5.1试验条件下,电加热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所测得的输人功率。4
-KaeerKAca-
5.4标称热效率的测定
QC/T1101—2019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参照JB/T8127热流量的测试方法测出电加热器在单位时间内的放热量和额定输入功率后,按下述公式计算电加热器标称热效率。m=P/P×100%
式中:
电加热器标称热效率:
P电加热器在单位时间内的放热量,kW;P—额定输人功率,kW。
5.5耐电压试验(适用于不带电器控制单元的电加热器)将电加热器接入过电压试验电路中,对其施加额定电压1min,然后直接升到规定的过电压值保持1min。额定电压小于DC350V时,耐电压值应不小于额定电压的2倍;额定电压大于等于DC350V时,耐电压值应不小于额定电压的1.5倍。5.6电气强度试验
将电加热器放置在测试台上,在不连接电源的情况下,在电加热器的电极和金属外壳或接地点之间施加AC2U(最高电压)+1000V试验电压,加压时间1min。5.7绝缘电阻试验
将电加热器放置在测试台上,测量电加热器导线端子和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高压电路测试电压为DC1000V,低压电路测试电压为DC500V。5.8连接强度试验
按QC/T29106规定的要求进行测试。5.9冲击试验
电加热器在不工作的状态下,按照实际装车方式安装到冲击试验台,冲击峰值加速度为25g,冲击持续时间为6ms,脉冲为半正弦,垂直、横向、纵向三个方向,每个方向脉冲数为10次。5.10振动试验
电加热器安装到试验台上,按表1的要求进行振动(正弦波)试验。表1振动要求
10Hz~50HzbZxz.net
5.11跌落性能试验
振动加速度
电加热器的跌落性能试验按GB/T4857.5的规定进行。5.12温度交变试验
试验按GB/T2423.22及以下要求进行:振动方向
测试时间/h
T,=-40℃;T=+105℃;循环数5个;转换时间2min~3min;暴露时间30min5.13耐湿度试验
电加热器在温度40℃±+3℃,相对湿度范围90%~100%湿度箱中试验300h。5
-KaeerKAca-
QC/T1101—2019
5.14高温储存试验
电加热器在温度120℃±3℃中放置48h,恢复常温后放置2h。5.15低温储存试验
电加热器在温度-40℃±3℃中放置48h,恢复常温后放置2h。5.16耐盐雾试验
电加热器盐雾试验按GB/T2423.17的规定进行。5.17电磁骚扰试验
电加热器电磁骚扰应符合GB/T18655的相关规定。5.18密封性试验
液体电加热器充入0.2MPa气压、保压120s。5.19爆破压力试验
液体电加热器充入0.5MPa气压、保压30s。5.20耐久性能试验
电加热器的负载电压:(1.15±2%)U(U为额定电压)。5.20.1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将电加热器放置试验装置上,连续工作1000h。5.20.2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将电加热器放置试验装置上,电加热器通电1min后断电1min,通断10000次。
5.21防护等级试验
电加热器的B级电压部件防护试验按GB/T4208的规定进行。5.22阻燃试验
电加热器的非金属件阻燃试验按GB/T2408规定进行。5.23耐压力脉冲试验
液体电加热器在液体温度100℃±5℃的情况下,压力交变次数为20000次,交变压力为0.02MPa~0.25MPa,交变频率1Hz。5.24耐真空试验
将液体电加热器内部施加-90kPa的压力,保压60s后释放真空,重复5次。5.25禁用物质检测
禁用物质检测按GB/T30512的规定进行。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各类检验应按表2规定的项目进行。6
-KaeerKAca-
试验项目
外观、尺寸
额定输入功率
标称热效率
最大电流
耐电压
电气强度
绝缘电阻
安全保护功能
连接强度
冲击强度
跌落性能
温度交变
耐湿度
高温储存
低温储存
耐盐雾
电磁骚扰
密封性
爆破压力性能
耐久性能
防护等级
耐压力脉冲性能
耐真空性
禁用物质
标志、包装
技术要求
7.1、7.2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5.1、5.2
5.1、视检
QC/T1101—2019
“二”为不检项目。试验分组可以随意结合,但应保证耐电压、跌落性能、耐盐雾、注:“\为应检项目
爆破压力等具有破坏性试验项目放在所分组的最后试验7
TiiKaeeiKAca=
QC/T1101—2019
6.2出厂检验
产品在出厂前必须逐台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3型式检验
6.3.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当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b)
停产1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d)正常生产的同一型号超过10万台时;e)出厂检验与定型检验出现重大差异时。6.3.2型式检验时,如果属6.3.1中a)、c)、d)三种情况,应按本标准要求的全部型式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如果属6.3.1中b)、e)两种情况,可仅对受影响的性能进行检验。6.3.3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出厂检验合格且经包装后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每组3台。6.3.4型式检验结果,若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复验后仍有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则判断该产品不合格。7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7.1标识
电加热器应在明显位置装有铭牌和高压标识,铭牌上应注明:a)电加热器型号、名称;
b)额定电压;
额定电功率;
d)产品重量;
e)产品编号;
f)外形尺寸;
g)制造日期;
h)制造厂名称或工厂代号或按用户特殊要求。7.2包装
7.2.1电加热器在包装箱内应适当防护,防止运输中磕碰。7.2.2包装箱应牢固可靠。箱外应表明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年月、勿倒置、防潮等字样。7.3运输
包装完好的产品可用各种工具运输,运输途中不允许遭雨淋,避免剧烈振动和碰撞。7.4储存
产品应储存在通风干燥、周围无腐蚀性气体并且不会受雨、雪侵袭的仓库中。8
-Kaeer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