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汽车行业标准(QC) >>
- QC/T 1106-2019 客车座椅约束隔板

【QC汽车标准】 客车座椅约束隔板
- QC/T1106-2019
- 现行
标准号:
QC/T 1106-2019
标准名称:
客车座椅约束隔板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5.41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1106-2019.Retraining barrier for passenger seat.
1范围
1.1 QC/T 1106规定了安装在客车座椅前方的约束隔板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储存。
1.2 QC/T 1106适用于M2、M3类中B级和I、皿级客车用约束隔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52- -2009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
GB 13057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
GB 14166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
GB 14167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ISOFIX固定点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
GB/T 14486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GB 38262客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HG/T 2006热固性粉末涂料
QC/T 484汽车油漆涂层
QC/T 625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ISO 6487道路车辆碰撞 试验测量技术检测仪 器
3术语和定义.
GB 1305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约束隔板restraining barrier
安装在客车座椅前方,用于在碰撞事故或紧急制动过程中约東和保护位于其后方乘员的装置,包括具有该功能的扶手和护栏。
3.2辅助座椅auxiliary seat
台车上约束隔板后面安装假人的座椅,代表着车辆上使用的位于约束隔板后面的座椅。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1106—2019
客车座椅约束隔板
Retrainingbarrierforpassenger seat2019-08-02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rrKacerkca-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5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对台车及假人的测量
允许伤害指标的确定
rrKaeerKAca-
QC/T1106—2019
QC/T1106—2019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先昌电能部件有限公司、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常宁电子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明新、李德云、覃祯员、徐海澜、赵卫丽、万火旺、余甜、王、朱宝林李德忠、王辉、刘责、胡俊宇。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rKacerKAca-
1范围
客车座椅药束隔板
QC/T1106—2019
1.1本标准规定了安装在客车座椅前方的约束隔板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储存。
1.2本标准适用于M2、M3类中B级和Ⅱ、Ⅲ级客车用约束隔板。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552—2009乘用车内部凸出物GB13057
GB14166
GB14167
GB/T14486
GB38262
HG/T2006
QC/T484
QC/T625
ISO6487
3术语和定义
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机动车乘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药束系统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ISOFIX固定点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客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热固性粉末涂料
汽车油漆涂层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道路车辆碰撞试验测量技术
检测仪器
GB1305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restrainingbarrier
约束隔板
安装在客车座椅前方,用于在碰撞事故或紧急制动过程中约束和保护位于其后方乘员的装置,包括具有该功能的扶手和护栏。3.2
辅助座椅
fauxiliaryseat
台车上约束隔板后面安装假人的座椅,代表着车辆上使用的位于约束隔板后面的座椅。3.3
固定件
anchorage
用于固定约束隔板的车辆地板或车身的一部分。3.4
attachmentfittings
连接件
用来将约束隔板安装到车辆固定件上的螺栓等零件。1
-KaeerKAca-
QC/T1106—2019
4要求
4.1总体要求
4.1.1药策隔板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1.2约束隔板上缘距乘客脚部地板的基准高度应不小于800mm。4.1.3对于安装在驾驶区后部的约束隔板,其宽度应从车身侧围向车内延伸至超出内侧乘客座椅的纵向中心轴线至少100mm,同时应至少达到驾驶员座椅最内侧的点,并应防止紧急制动时紧邻驾驶区后面的乘客物品从约束隔板下方滚入驾驶区(如果一个直径为50mm的刚性球无法滚入,即可认为满足此要求)。
4.1.4对于安装在乘客踏步区的约束隔板,其宽度应从车身内壁向车内延伸至超出乘客通道侧座位纵向中心线至少100mm,或延伸至最里面一级踏步的边缘(取两者较小尺寸)。4.2零部件要求
4.2.1约束隔板头型撞击区的上横梁应外敷软质材料,且邵尔(A)硬度不大于65。4.2.2约束隔板塑料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T14486的有关规定。4.2.3药束隔板用护面,其表面应挺括、饱满、整洁,不应有脱色、污迹、破损及划伤等缺陷。4.2.4外露的约束隔板金属结构件应进行表面防锈处理,其油漆涂层应符合QC/T484的有关规定,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QC/T625的有关规定,热固性粉未涂料应符合HG/T2006的有关规定。4.3装配要求
4.3.1约束隔板骨架与塑料件、约束隔板护面与塑料件装配后,应连接牢固,使用可靠,4.3.2约束隔板位于基准平面400mm以上的外表面不应存在危及乘客安全的尖锐凸出物(用直径165mm的头型接触上述部分,其曲率半径应不小于5mm)。4.4燃烧特性
约束隔板燃烧特性应符合GB38262—2019《客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的要求。4.5强度要求
4.5.1约束隔板动态试验强度要求4.5.1.1乘员能被其前方约束隔板和(或)安全带恰当地约束住。假人躯干和头部的任何部分向前位移不应超过位于辅助座椅R点前1.6m的横向垂面。4.5.1.2乘员未受到严重伤害。按附录B确定的允许伤害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a)头部允许指标(HIC)小于500;b)胸部允许指标(ThAC)小于30g(持续时间小于3ms者除外)(g-9.81m/s2)c)腿部允许指标(FAC)小于10kN;当持续时间>20ms,应小于8kN。4.5.1.3约束隔板及其固定件足够牢固,应满足以下要求:a)约束隔板连接件或配件在试验过程中不得完全脱离;b)约束隔板的任何固定点不得与固定件完全分离:c)约束隔板不应出现可能给乘员带来伤害的危险棱角或尖角。4.5.2约束隔板固定件强度要求
4.5.2.1约束隔板的固定件强度应能承受4.5.1(约束隔板安装在代表车身结构的试验平台上时)所规定的试验载荷。
4.5.2.2试验中,允许约束隔板的固定件或其周边区域产生永久变形,包括部分断裂。4.5.2.3当一种型式约束隔板和一种型式固定件的组合能够满足4.5.1要求时,则该型式约束隔板2
rKacerKAca-
和其他型式固定件组合后,可仅对不同型式的固定件按5.3的要求进行试验。5试验方法
5.1动态强度试验
5.1.1试验约束隔板及辅助座椅的准备QC/T1106—2019
5.1.1.1试验约束隔板和辅助座椅应安装在代表车身的试验平台,或刚性试验平台(不考核车辆固定件强度时)上,辅助座椅应直接放置在试验约束隔板后面,两者安装方式与其在车辆上状态一致。
5.1.1.2约束隔板与辅助座椅的试验间距为750mm,测量方法为在基准平面上方620mm高度处水平位置,测量从后方座椅靠背前部凸起部分至前方约束隔板后部凸起部分之间的距离5.1.1.3试验平台上试验约束隔板及辅助座椅的固定件应与安装该约束隔板的车辆固定件相同,或具有相同的特性。
试验约束隔板和辅助座椅的装饰件和附件应齐全,约束隔板上的附件应处于正常使用位置。5.1.1.51
如辅助座椅可横向调整,应调节到横向最宽位置。5.1.1.6
如辅助座椅靠背可调整,应调整到制造厂推荐的正常使用位置。安装在辅助座椅上的安全带应符合GB14166的规定。5.1.1.7
5.1.2试验1
5.1.2.1试验平台
试验平台应安装在模拟滑车上。5.1.2.2假人
使用混合Ⅲ型第50百分位人体模型或TNO10型人体模型。5.1.2.2.11
5.1.2.2.2假人应无约束地放在辅助座椅上,使其对称面同所述乘坐位置的对称面相一致。5.1.2.2.3假人的手应放在大腿上(TNO10除外),肘部接触到靠背,小腿处于最大伸展位置,如可能时小腿应相互平行、脚跟接触地板5.1.2.2.4每个所使用的假人应按下列程序安置在座椅上:将假人按要求安放在座椅上;
b)将一块76mm×76mm的刚性平面尽可能低地放置在假人驱干的前面:以250N~350N的水平力将此平面压向假人驱干,调整假人位置并保持头部中心平面平行c
于车辆的对称平面;
d)将该刚性平面小心地移去;
e)将座椅上的假人向前移动,重复上述安装步骤:f)如果需要,下部肢体的位置应调整;碰撞时,所装仪器应对假人的运动无任何影响;g)
h)试验前,测量仪器系统的温度、湿度应稳定,并保持在19℃~26℃、10%~70%范围内。5.1.2.3碰撞模拟
5.1.2.3.1模拟滑车的碰撞速度应为30km/h~32km/h。5.1.2.3.2
模拟滑车的减速度或加速度一时间曲线应保持在图1所示的限定区间内3
rKacerkAca-
QC/T1106—2019
减速度/加速度/g
020406080100120140160时间/ms图1平均减速度或加速度一时间曲线图5.1.2.3.3平均减速度或加速度应在6.5g~8.5g之间。5.1.2.3.4试验中不测量假人的伤害值。5.1.3试验2
5.1.3.1对佩戴安全带的混合Ⅲ型第50百分位假人重复进行5.1.2规定的试验,并测量其伤害值。5.1.3.2对台车及假人的测量应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其允许伤害指标应按附录B确定。5.1.3.3: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试验2可不做:a)与约束隔板相邻的后排座椅上安装有三点式安全带和固定点,且完全符合GB14167的规定;b)约束隔板头部撞击区域按照5.3进行吸能特性试验。作用在该撞击头型上的减速度超过80g的持续时间不超过3ms,且最大减速度不超过120g2吸能特性试验
5.2.1头型撞击区确定
约束隔板上的头部撞击区为两个对称于相邻座椅H点、距离为400mm的纵向垂面之间的空间,并按GB11552一2009附录C的描述,为头型装置从垂直旋转到水平位置的范围内所接触约束隔板的区域,此头型装置应按GB11552一2009附录A的规定安放,其中心到转动轴中心线的距离可在736mm~840mm之间连续调整。
5.2.2撞击速度及方向
在头型撞击区内,约束隔板上的任何接触点受到24.1km/h~25.3km/h速度撞击,应能满足5.1.3.3b)规定的吸能特性要求。撞击方向与5.2.1确定接触点的表面法线重合(见图2)。4
rKaeerkAca-
5.2.3头型模型
撞击方向
图2约束隔板头型撞击方向示意图QC/T1106—2019
5.2.3.1进行头型冲击试验时,测量减速度使用的头型模型是由半径为82.5mm的半球或球形组成的硬质表面,其等效质量为6.8kg,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1.6um。5.2.3.2头型模型安装有两个加速度传感器,其轴向位置与其运动方向相一致。减速度值应取两个加速度传感器读数的平均值。5.2.3.3头型模型由碰撞装置引导,其移动方向不受本标准规定的各个测试表面的影响。5.3约束隔板固定件强度试验
5.3.1试验设备
5.3.1.1将一个能够代表车辆上约束隔板的刚性结构件,采用制造厂提供的连接件(包括约束隔板侧围固定件和螺栓等)安装在进行试验的固定件上。5.3.1.2如果约束隔板除地板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以及侧固定点高度不等外,其他结构尺寸完全相同而导致约束隔板型号变化的,并且都安装在相同结构的固定件上,仅对最不利工况(约束隔板支腿距离最短,侧围固定点高度最低)的型号按照5.3的要求进行试验。5.3.2试验程序
5.3.2.1F力施加
a)在基准平面以上750mm处,力F通过5.3.1.1规定的刚性结构件作用在以不同固定点为顶点组成的多边形的几何中心垂线上:b)F力为水平方向,指向车辆前方;c)施力持续时间应不少于0.2s。5.3.2.2F力由式(1)确定:
F=(5000±50)xi
式中:
作用力,N:
对固定件进行试验的座椅座位数。rrKaeerKca-
QC/T1106—2019
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约束隔板应由制造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6.1.2出厂检验项目为4.2、4.3.1、4.3.2规定的项目,抽样数为每批产品的3%,最少3件。6.2型式检验
6.2.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对产品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或者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2年时(或供需双方商定);d)产品停产1年后,恢复生产时;e)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6.2.2型式检验项目为4.1~4.5规定的项目,最少检验2件,抽样基数不少于5件。6.2.3型式检验时,在规定的检验项目中,当4.4、4.5规定的项目有任一项次检验不合格时,则判为不合格;其他项目中,有任一项检验不合格时,可加倍抽样,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7包装、运输和储存
7.1包装
约束隔板应有防护包装。
7.2运输
约束隔板运输时应轻装轻卸,避免碰损,并防止日晒雨淋。7.3储存
约束隔板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气体和防火的库房内,不得重压以免变形。6
-KaeerKAc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对台车及假人的测量
A.1对台车及假人的检测,其测量系统应符合ISO6487的规定。动态试验
在台车上做的测量
QC/T1106—2019
台车的减速度/加速度特性应以台车上刚性结构部位的纵向加速度传感器的读数为基础确定,测量系统采用CFC60的数据通道。
2在假人上做的测量
不同的参数测量应通过下列CFC(通道的频率等级)的独立数据通道来记录,A.2.2.1假人头部的测量
头部质心()合成加速度应用CFC600测量。A.2.2.2假人胸部的测量
胸部质心合成加速度应用CFC180测量。3假人腿部的测量
轴向压力应用CFC600测量。
-KaeerKAca-
QC/T1106—2019
1头部充许指标HIC
附录B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规范性附录)
允许伤害指标的确定
此指标应按附录A中A2.2.1测量的三维合成加速度来计算,公式如下:HIC=(t2-)
=x+x+x
式中:
-试验期间时间的任意值,S;
—头部质心位置的合成加速度,g(g=9.81m/s2);Y——纵向瞬时加速度,g(g-9.81m/s2);%——垂直瞬时加速度,g(g-9.81m/s2);一横向瞬时加速度,g(g=9.8lm/s2)。B.2
胸部允许指标ThAC
此指标由合成加速度(g)的绝对值和加速度持续时间(ms)确定,合成加速度按附录A中A2.2.2的规定测量。
腿部允许指标FAC
此指标由人体模型每条腿轴向传递的压力(按附录A中A2.2.3的规定测量,单位为kN)和压力持续时间(ms)确定。
-Kaer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 QC/T228.2-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钢丝绳
- QC/T228.6-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管
- QC/T228.7-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母
- QC/T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
- QC/T549-1999 汽车倒车报警器
- QC/T926-201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ISG型)用动力单元可靠性试验方法
- QC/T207-1996 汽车腊通气弹簧
- QC/T228.5-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帽
- QC/T228.4-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
- QC/T935-2013 餐厨垃圾车
- QC/T457-2013 救护车行业标准
- QC/T228.3-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接头
- QC/T29032-2013 汽车用空气滤清器堵塞报警传感器
- QC/T621.2-2013 钢带式弹性软管夹箍 第2部分 技术条件
- QC/T568.1-2011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第1部分:微型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