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带传动 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有效宽度制) 槽形检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6 12:33:57
  • GB/T11356.2-1997
  • 现行

基本信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10, 字数:15千字
  • 标准价格:

    10.0 元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9-06-12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
  • 归口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有效宽度制的普通及窄V带轮(非联组或联组用带轮)轮槽的常规检验方法。 GB/T 11356.2-1997 带传动 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有效宽度制) 槽形检验 GB/T11356.2-199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11356.2—1997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9980:1990《带传动V带轮(有效宽度制)槽形检验》。本标准修订了GB11356--89《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槽形检验》中规定的有效宽度制窄V带轮的槽形检验部分。修订后的标准规定了有效宽度制的普通及窄V带轮的槽形检验方法,其中以槽截面的综合检验代替了原来的槽角和槽深的检验;增加了轮槽工作面及带轮外缘的圆跳动检验,保留了槽间距和有效直径的检验,并在检验方法上有所改进。基准宽度制普通及窄V带轮的槽形检验方法见GB11356.1一1997《带传动普通和窄V带传动用带轮(基准宽度制)槽形检验》。本标准自1998年7月1日实施之日起,代替GB11356-89中的窄V带轮槽形检验部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石家庄链轮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书安、杜刚、毛立新、吴国川。192
GB/T11356.2—1997
ISO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各国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的世界性联合组织。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技术委员会进行。每个对已成立技术委员会的某项目有兴趣的ISO成员,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同ISO有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团体也参与ISO的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标准化的各个方面保持紧密的合作。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发送到各ISO成员投票。草案作为国际标准被公布,ISO成员投票赞成率至少为75%。
国际标准ISO9980由ISO/TC41带轮和带(包括V带)技术委员会中的SC1V带和带轮分技术委员会起草。
本国际标准的附录A仅作为参考。19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带传动wwW.bzxz.Net
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
槽形检验
(有效宽度制)
Belt drives-Pulleys for classical and narrowV-belts drives(system based on effective width)-Geometrical inspection of groovesGB/T11356.2--1997
eqyIS09980:1990
代替GB11356-89
本标准规定了有效宽度制的普通及窄V带轮(非联组或联组用带轮)轮槽的常规检验方法。2 基本程序
带轮的检验应按下列四个连续检验程序进行:a)检验槽截面(见第3章);
b)检验槽间距(见第4章):
c)检验有效直径(见第5章);d)检验圆跳动(见第6章)。
3槽截面的检验
3.1槽截面尺寸
槽截面具体尺寸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验参数见图1和表1。be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30批准194
1998-07-01实施
槽截面尺寸
有效宽度
槽顶最大增量
顶弧最大深度
GB/T11356.2—1997
g值仅适用于与联组V带一起使用的带轮。1
带轮实际外缘直径不大于d。十2g。2
3轮槽直线边最外端直径最小为d。一2g。3.2检验
3.2.1极限量规
槽截面应用图2或图7所示的极限量规进行检验,代号
符合标准规定的每个槽截面的各个标准角度,均应有一个极限量规。极限量规应标志有槽型和槽角。3.2.2非联组V带用轮槽截面检验极限量规见图2。
b1 be—2g *
hi=he-q
规定值(无公差)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大值
极限量规的“最小”端用于检验槽角的最小值。符合规定的槽角,量规应底角与槽侧边接触(见图3)或均匀地靠在槽侧边。
极限量规的“最大”端用于检验槽角的最大值、有效宽度、槽深、顶弧最大深度α值。如果量规在宽度b1处的角顶与槽直侧边接触,则槽角、有效宽度、槽深和顶弧最大深度9值均符合规定(见图4)。
GB/T 11356.2-1997
如果仅是量规“最大”端的角顶与槽接触,则槽角过大。最大
如果量规在宽度6,处的角顶位于槽直侧边以上,则有效宽度过小或槽顶弧深度g值过大(见图5)。如果量规与槽底相接触,则槽深过小(见图6)。最大
3.2.3联组V带用轮槽槽截面检验极限量规见图7。
br=be——2q · tan -
b≥e(见4.1条)
hi=h,—q
极限量规的“最小”端用于检验槽角的最小值。极限量规应底角与槽侧边接触(见图3)或均匀地靠在槽侧边。
极限量规的“最大”端用于同时检验槽角的最大值、有效宽度、槽深、槽顶弧深度值和槽顶增量&值。196
GB/T11356.2—1997
如果量规在宽度b1处的角顶与槽直侧边相接触(见图8),则槽角、有效宽度、槽顶孤深度9值、槽顶增量g值和槽深均符合规定。
如果仅是量规“最大”端的角顶与槽接触,则槽角过大。如果量规的平台与带轮外缘接触,而量规没有稳固地置于槽中,则槽顶增量g值过大(见图9)。如果量规在b1宽度处的角顶位于槽直侧边以上,则有效宽度太小或槽顶弧深度9值过大(见图10)。
如果量规与槽底相接触,则槽深过小(见图6)。最大
携间距的检验
4.1尺寸参数
下列尺寸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见图11)。4.1.1槽间距
两相邻轮槽截面中心线间距离公称值e及公差。4.1.2联组V带轮任意轮槽间公称值e的最大累积偏差值。一
4.1.3带轮端面与相邻轮槽截面中心线间的距离图9
对于所有单槽或多槽带轮,带轮端面与相邻轮槽截面中心线间的距离厂值,应规定其最小值。为便于带轮找正,可规定值的正负偏差。197
4.2检验
GB/T 11356. 2-— 1997
使用图12所示可更换测量球的测量装置检验槽间距(对不同的槽型应更换相应的测量球)。测量球直径应符合5.1条的规定。
当测量球完全放人轮槽后,可动测量球的滑动装置应固定,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出距离X。被测槽间距e值按式(1)计算:
e=X-de
式中;e—
槽间距,mm
X—-两测量球外端间距离,mm;一测量球直径,mm。
5 有效直径的检验
5.1尺寸参数
下列尺寸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1.1有效直径公称值d。及其公差。5.1.2多槽带轮中各轮槽有效直径间的公差。5.1.3测量球或量棒的直径ds及其公差。5.1.4修正项2元。
2α可由式(2)求出:
2x = d(1 +
式中:b。—有效宽度,mn;
槽角,(°);
-测量球或量棒的直径,mm。
修正项应按适当方式圆整。
5.2检验
将两个测量球或量棒放入待测轮槽中(见图13),测量与带轮轴线平行的两个测量球或量棒外切面的距离K,此距离可用平面平行量具测量。有效直径由式(3)求出:
式中:2r为修正项。
(3)
6圆跳动的检验
6.1尺寸和公差
GB/T 11356. 2—1997
下列尺寸和公差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6.1.1外圆径向圆跳动公差t,以轴孔中心线为基准A。6.1.2斜向圆跳动公差t2,t2应在垂直于轮槽工作面的α值范围内测量。基准由基准A和基准B(与轴肩端面配合的带轮端面)组成。
6.1.3测量位置与有效直径d。间的距离a。6.2检验
在测量位置(见图14),围绕基准A旋转一周过程中的径向和斜向圆跳动不应大于规定值。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