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2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通用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15 14:02:52
  • YD/T2583.2-2015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2583.2-2015

  • 标准名称:

    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2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通用要求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7.04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583.2-2015.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for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Part 2: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user equipment and ancillary equipment.
1范围
YD/T 2583.2规定了蜂窝式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包括限值、性能判据和测量方法等。
YD/T 2583.2适用于蜂窝式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113.104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 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辅助设备辐射骚扰
GB 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
GB 17625.2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T 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83.2-2015
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2部分:用户设备
及其辅助设备的通用要求
Reguirementsandmeasurementmethodsof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forcellularMobiletelecommunicationsequipmentPart2:general requirementsofuserequipmentandancillaryequipment2015-07-14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试验条件
通用条件
试验布置
4.3免测频段·
4.4收信机的窄带响应.
连续骚扰测量条件和布置·
4.6抗扰度试验条件和布置
5性能评估方法·
可以建立连续通信连接的EUT.
5.3不能建立连续通信连接的EUT5.4评估辅助设备适用的方法
5.5EUT的分类
6性能判据·
总则·
性能判据A(持续现象)
6.3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
6.4性能判据C(间断现象)
7适用性
骚扰测量
7.2抗扰度试验
8扰测量方法和限值
8.1机箱端口(辐射杂散)
8.2辅助设备的机箱端口
8.3电信端口
8.4D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
8.5A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
YD/T2583.2-2015
YD/T2583.2-2015
8.6谐波电流(AC电源输入端口)8.7
电压波动和闪烁(AC电源输入端口)8.8瞬态传导骚扰(DC电源输入,输出端口)9抗扰度试验方法和等级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9.2辐射骚扰抗扰度试验(80MHz~2.7GHz)9.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9.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9.5
9.6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9.7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9.8瞬变和浪涌抗扰度试验(车载环境)I
TiiKAoNiKAca
YD/T2583《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包括以下部分:一第1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第2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通用要求;第3部分:多系统基站及其辅助设备:一第4部分:多模终端及其辅助设备:一一第5部分:900/1800MHzTDMA基站及其辅助设备:一第6部分:900/1800MHzTDMA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一第7部分:2GHzTD-SCDMA基站及其辅助设备:一第8部分:2GHzTD-SCDMA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第9部分:2GHzWCDMA基站及其辅助设备:第10部分:2GHzWCDMA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第11部分:800MHz/2GHzcdma2000基站及其辅助设备:第12部分:800MHz/2GHzcdma2000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一第13部分:LTE基站及其辅助设备:一第14部分: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本部分是YD/T258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D/T2583.2-2015
本部分主要参考了ETSIEN301489-1《电磁兼容性与无线频谱,无线设备和业务的电磁兼容性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和YD/T1483《无线电设备杂散发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摩托罗拉(北京)移动技术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忻媛、届鹏飞、董恩然、谢玉明、闫美云、陈金岳、马国忠、胡海宁、范广畅。
iiKAoi KAca
1范围
YD/T2583.2-2015
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2部分: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通用要求本部分规定了蜂窝式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包括限值、性能判据和测量方法等。
本部分适用于蜂窝式移动通信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GB/T6113.104
度测量设备辅助设备辐射骚扰
GB9254
GB17625.1
GB17625.2
GB/T17626.2
GB/T17626.3
GB/T17626.4
GB/T17626.5
GB/T17626.6
GB/T17626.8
GB/T17626.11
GB/T17626.29
GB/T21437.2
YD/T1483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无线电设备杂散发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无线通信设备RadioCommunicationsEquipment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发信机和/或收信机和/或固定使用、车载使用、便携使用的通信设备或其中的某部分。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与辅助设备一起使用,但基本功能不依赖辅助设备完成。3.1.2
iiiKAoNiKAca
YD/T2583.2-2015
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CellularMobileTelecommunicationsEquipment通过蜂窝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3.1.3
工作频率范围OperatingFrequencyRange无线通信设备占用的射频频段。3.1.4
用户设备UE
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访问UTRA业务的实体。这个实体在访问UTRA业务时,在UTRA业务区域内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移动的;该实体可以同时为一个或多个用户提供服务。3.1.5
空闲模式IdleMode
用户设备(UE)的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用户设备(UE)已经开机,但是没有RRC连接。3.1.6
业务模式TrafficMode
用户设备(UE)的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用户设备(UE)已经开机,并建立了RRC连接。3.1.7
辅助设备AncillaryEquipment
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使用的设备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与无线通信设备相连,以提供额外的操作和/或控制特性,例如:把控制延伸到其他位置:独立于无线通信设备之外使用就不能提供单独的用户功能:所连接的无线通信设备在无此辅助设备时仍能进行发射和或接收等预定的操作(即辅助设备不是主设备基本功能的子单元)。
机箱端口EnclosurePort
设备的物理边界,电磁场通过该边界辐射或照射。插件的物理边界由宿主单元定义。3.1.9
一体化天线设备IntegralAntennaEquipment该类无线通信设备的天线设计为不使用额外连接器与无线通信设备相连且天线是设备的一部分。一体化天线对于设备可以是内置的或外置的。对于这类设备,天线端口和机壳端口是等同的。3.1.10
非一体化天线设备Non-IntegralAntennaEquipment该类无线通信设备使用连接器或波导法兰盘直接与天线相连,或通过馈入器或波导与天线相连。对于这类设备,天线端口和机箱端口是分离的。3.1.11
杂散发射SpuriousEmissions
除载频和与正常调制相关的边带以外离散频率上的骚扰。可分为传导和辐射两种。3.1.12
HiiKAoNiKAca
电信端口TelecommunicationsPort设备直接与电信网络连接的端口。3.1.13
持续现象(持续扰)ContinuousPhenomena对某一特定设备造成的效应不能明确区别为一系列效应的骚扰。3.1.14
瞬态现象(瞬态骚扰)TransientPhenomenaYD/T2583.2-2015
在两个相邻的稳定状态之间变化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3.1.15
便携设备PortableEquipment
为了便携使用,由自身电池供电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或其辅助设备。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试验条件
通用条件
Alternating Current
Artificial Mains Network
AbsoluteRadioFrequencyChannelNumberCoupling/DecouplingNetwork
Direct Current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ar Reference Point
Equipment Under Test
MouthReference Point
Radio Frequency
Radio Resource Controlbzxz.net
Sound Pressure Level
System Simulator
User Equipment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包括以下通用条件:
人工电源网络
绝对射频信道号
耦合/去耦网络
电磁兼容性
耳参考点
被测设备
嘴参考点
无线资源控制
声压级
系统模拟器(含有用信号源)
用户设备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一EUT应在正常试验环境下进行试验。试验条件应记录在报告中;一当EUT具有可分离的一体化天线时,除非在本部分中另有规定,应按正常使用时的方式装上天线进行测试:
试验布置应尽可能的接近正常或典型的实际运行状态:一如果EUT是系统的一部分或同辅助设备相连,那么在试验时,EUT应连上最小典型配置的辅助设备,并且与辅助设备相连的端口应被激活:3
TiiKAoNiKAca
YD/T2583.2-2015
一如果EUT有大量的端口,应挑选足够数量的端口以确保能模拟实际情况且不同类型的端口都能被试验:
一如果EUT支持2个及以上的制式,试验条件及相关要求见本标准的第4部分:一在试验中工作模式和配置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一试验前,应通过测试确认EUT处于最大功率发射状态下,测试结果记录在试验报告中。4.2试验布置
4.2.1通用条件
包括以下通用条件:
测试时RF信号的频率应当从合适的ARFCN中选取;一EUT与基站模拟器建立一个通信连接。基站模拟器应置于试验环境之外:一在条件允许时,为减少测试时间,EUT的发信机部分和收信机部分的试验可以同时进行:一抗扰度试验应在以下两种操作模式下进行:●建立通信链路(业务模式):
·空闲模式。
一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4.2.2发信机输入端试验布置
通过内部或外部信号源产生适当的正常调制信号进入发信机输入端口。外部信号源应位于试验环境之外。
SS应保证EUT连续发射。
4.2.3发信机输出端试验布置
SS应置于试验环境之外。
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2射频天线端口,并且此端口通常情况下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入。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2射频天线端口,但此端口通常不与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测试环境内的天线馈入。如果EUT不含外置的50Q射频天线端口(如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位于测试环境内的天线馈入。
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4.2.4收信机输入端试验布置
SS应置于试验环境外。
提供通信链路的有用RF输入信号频率通过设置正确的ARFCN来选择,除非本标准的其他部分有特殊规定,测试时应选择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ARFCN。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Q射频天线端口,并且此端口通常情况下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同轴电缆从此端口馈入。如果EUT含有外置的50Q射频天线端口,但此端口通常不与同轴电缆连接,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测试环境内的天线馈入。如果EUT不含外置的502射频天线端口(如一体化天线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有用信号应通过位4
iiKAoiKAca
于测试环境内的天线馈入。
测量时应避免骚扰信号对测量设备的影响。YD/T2583.2-2015
在抗扰度试验中,提供通信链路的有用RF输入信号电平应高于EUT的参考灵敏度电平40dB。输入信号电平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在骚扰测量中,有用RF输入信号电平应不超过参考灵敏度电平15dB。输入信号电平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4.2.5收信机输出端试验布置
对语音设备,接收机的音频输出应通过一根非导电的声学管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音频失真分析仪或其他类似测量仪表。对于不能采用非导电的声学管的情况,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将接收机的输出连接至音频失真分析仪或其他类似测量仪表,并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对非语音设备,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应通过非导电的方法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测试设备。如果接收机有接收机输出连接器或端口,那么应象EUT的正常操作那样连接上线缆,连接至位于测试环境外的测试设备。
应采取措施尽可能的减小耦合对试验结果产生的影响。4.3免测频段
免测频段是指不进行辐射抗扰度试验的频段。免测频段适用于工作频率低于2.7GHz的无线设备,或工作频率在2.7GHz以上但射频带宽延伸到2.7GHz以下的设备。免测频段适用于收信机及发信机,辅助设备没有免测频段。免测频段取决于产品制式,具体见本标准的其他部分。4.4收信机的窄带响应
收信机和收/发信机在抗扰度试验中在离散频率上产生的窄带响应通过以下方法来判定a)在抗扰度试验中,如果被监测的通信质量超出了第6章的要求,那么需要确定这种偏离是由EUT接收机还是试验系统的非期望响应(窄带响应)或是由宽带现象(EMC)所引起的。这种情况出现时,需做进一步判断。
b)增加收信机中频滤波器6dB带宽2倍的频率值或是大于设备信道带宽的频率值进行测试:同样,减少相同的频率值再进行测试。如果收信机与第6章所述性能判据一致,则为窄带响应,c)如果收信机仍然不符合第6章中的性能判据,那么有可能是由另一个窄带响应而引起的。这时将频率值增加或减少为收信机中频滤波器6dB带宽2.5倍再进行测试。具体的频率偏移量取决于产品制式,可见本标的其他部分。如果仍然不符合,则为宽带现象,即EUT有EMC问题,在本测试项目中失败。d)窄带响应应当忽略。
4.5连续骚扰测量条件和布置
测量应在EUT正常工作时产生最大骚扰的模式下进行。应使所检测到的连续骚扰达到最大,例如在辐射连续骚扰测量时应移动EUT的电缆等。4.6抗扰度试验条件和布置
4.6.1试验条件
抗扰度试验应在以下两种操作模式下进行:a)业务模式。
iiiKAoNiKAca
YD/T2583.2-2015
b)空闲模式。
4.6.2模似语音或音频信号传输模式的试验布置4.6.2.1音频校准
音频校准应按以下条件进行试验布置:a)EUT与SS建立通信连接。
b)EUT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将EUT的音量设置为厂家规定的正常音频电平。如果没有该规定,应将EUT音量设置为中间值。
c)在测试之前,应校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语音输出信号的参考电平,如图1所示。对于下行链路,语音输出信号的参考电平等效于在ERP处1kHz时的OdBPa,对于上行链路,语音输出信号的参考电平则等效于在MRP处1kHz时的-5dBPa。注1:EUT应安装在人工头上,从而使听筒置于人工耳的中心。注2:如果EUT不包括声学转换器(如麦克风、喇叭等),那么厂商应对等效参考电平加以说明。d)校准过程中,EUT的语音处理器通常可能使用噪声和回声抵消算法,这种算法试图消除或削弱稳态音频信号,如1kHz的校准信号。在校准过程中应该禁用这些算法,这可能需要特殊的测试软件。如果不能禁用这些算法,音频分析仪应使用最大保持的检波方式测量参考电平,从而可以在噪声和回声抵消算法生效前测出参考电平。
e)对于免提中使用了外部扩音器的设备。外部扩音器的声压通常会比用户设备听简的声压高,从而可以克服周围的高噪声电平。应增加下行参考电压以补偿上述差别。另一种方案是在测量过程中根据厂商的规范调整扩音器和测试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注意一定不要超过测试仪表的动态范围。通常上行参考电平不需要进行调整。在不可能完成上述校准的情况下(如带有耳机的PC卡),广商应对MRP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加以规定。
音频输出
CF=1 kHz
BW=200H2
电波暗室
测试源
ERP声波管
-5dBPai
测试源
注:上行链路校准时,EUT在图示位置:下行链路校准时,无EUT。图1音频校准布置图
4.6.2.2音频测量
音频测量应按以下条件进行试验布置:转换器
CF=1kHz
BW=200Hz
分析仪
a)监视EUT的语音输出电平时,应将EUT配置为语音应用,如果噪声和回声消除算法未被禁用,应使用音频分析仪的最大峰值保持检波方式测量语音输出电平。b)EUT下行链路的语音信道输出信号在ERP处的电平应通过测量SPL来评估,当使用外部扩音器时,声学耦合器应被安装在校准时使用的扩音器上,如图2所示。6
YD/T2583.2-2015
c)EUT上行语音信道输出的解码后的信号电平应在SS的模拟输出口测量。抗扰度试验中应使EUT的麦克风拾取的外来背景噪声达到最小。注:如果EUT不含有模拟语音电路,则不用语音信号电平对它进行评估。电波暗室
L音频输出
CF=1 kHz
BW=200HZ
分析仪
测试系统
4.6.3数据传输模式的试验布置
ERP声波管
D封条
图2音频测量布重图
当EUT处于数据传输模式时,应按以下条件进行试验布置:a)EUT与数据测试系统模拟器建立连接并保持数据传输状态。转换器
b)EUT处于正常的数据传输状态,厂商应提供数据传输性能评估方法。BPF
CF=1 kHz
BW=200Hz
分析仪
c)对不带有数据应用辅助设备的EUT的测试布置如图3所示,对带有数据应用辅助设备的测试布置如图4所示。
电波暗室
数据监视
测试系统
光耦合器
图3不带数据应用辅助设备的测试布重转换器
数据监
视设备
YD/T2583.2-2015
5性能评估方法
5.1总则
数据监视
测试系统
电波暗室
数据应用
辅助设备
图4带有数据应用辅助设备的测试布置EUT的技术文件中的下列信息,必要时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一EMC测试中及测试后检查的EUT的主要功能:一测试中使用的调制类型及特性(随机比特流,消息格式等):一测试中与无线电设备连接使用的辅助设备:一用来证实建立并保持通信连接的方法:一正常工作下的用户控制功能(包括音量控制等)、存储数据以及在抗扰度测试后这些功能或数据丢失与否的评估方法:
一端口的详细列表,以电源、通信、天线或信号/控制来分类以及需要连接的缆线的长度。电源端口需进一步的按交流或直流分类:一维护连接器和编程连接器的列表:一第一级收信机解调器之前的中频滤波器6dB带宽:一EUT的工作频率范围:
一对非一体化天线设备,和它一起使用的由制造商提供的所有天线的详细说明;一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手动恢复正常工作的结构说明:一在测试中使用的EUT的软硬件版本:一EUT的使用环境。
5.2可以建立连续通信连接的EUT如果EUT允许建立连续的通信连接,应采用第4章中要求的测试调制、测试布置等。通信连接的保持,应通过指示器来评估,该指示器可以是测试系统或是EUT的一部分。5.3不能建立连续通信连接的EUT如果EUT不允许建立连续的通信连接,或者单独测试辅助设备时,设备技术文件应规定测试方法来确定在测试中或测试后可接受的性能等级或性能降级。规定应包括:EUT的合格/不合格性能判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