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国家标准】 通信用单模光纤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5-23 19:20:23
  • GB/T 9771.5-202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9771.5-2020

  • 标准名称:

    通信用单模光纤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9771.5-2020.Single-mode optical fibres for telecommunication-Part 5: Characteristics of a non-zero dispersion shifted single-mode optical fibre.
1范围
GB/T 9771的本部分规定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以下简称B4类单模光纤)的分类、修约规则、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9771.5适用于通信光缆和其他信息传输设备中使用的B4类单模光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5972(所有部分)光纤 试验方法规范
GB/T 33779.1光纤特性测试导则 第 1部分:衰减均匀性
ITU-TG.650.1单模光纤光缆的线性和确定性特性的参数定义和试验方法(Defini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linear, deterministic attributes of single-mode fibre and cable)
ITU-TG.650.2单模光纤光缆的统计和非线性特性的参数定义和试验方法(Defini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statistical and non-linear related attributes of single-mode fibre and cable)
3术语和定义
GB/T 15972、GB/T 33779.1、ITU-T G.650.1和ITU-T G.65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WDM: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FTTH:光纤到户(Fibre To The Home)
FWM:四波混频(Four Wave Mixing)
PMD: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180.10
M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771.5—2020
代替GB/T9771.5—2008
通信用单模光纤
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Single-modeopticalfibresfortelecommunication-Part 5: Characteristics of a non-zero dispersion shifted single-mode optical fibre2020-06-0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12-01实施
GB/T9771.5—2020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修约规则
尺寸参数
传输特性
7.3机械性能
环境性能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GB/T9771与IEC标准、ITU-T标准中单模光纤代号的对应关系10
GB/T9771《通信用单模光纤》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第2部分: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特性;一第3部分: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第4部分: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第6部分:宽波长段光传输用非零色散单模光纤特性;第7部分:接人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特性。本部分为GB/T9771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9771.5—2020
本部分代替GB/T9771.52008《通信用单模光纤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本部分与GB/T9771.5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分类和修约规则(见第5章、第6章);一增加了200μm及500μm两种规格涂覆层直径及容差、200μm光纤的涂覆层/包层同心度误差要求(见7.1.1);
将光学特性和传输特性修改为传输特性,并将模场直径从尺寸参数调整到传输特性(见7.17.2,2008年版的5.1、5.2);
删除了1460nm波长衰减要求(见2008年版的5.2.3);增加了衰减均匀性要求(见7.2.4);删除了B4a、B4b子类色散要求(见2008年版的5.2.4);删除了跳线缆截止波长(入。)(见2008年版的5.2.1);修改了筛选应力对应的张力值(见7.3.1,2008年版的5.3.1);删除了标距为1m,10m,20m的抗张强度要求(见2008年版的5.3.2);修改了涂覆层剥离力要求(见7.3.4、7.4.3,2008年版的5.3.4、5.4.3);增加了环境试验1625nm波长光衰减变化的要求(见7.4.2);增加了GB/T9771与IEC标准、ITU-T标准中单模光纤代号的对应关系(见附录A)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骋、王冬香、胡古月、戚卫、祁庆庆、胡鹏、胡国华、何茂友。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9771.52000.GB/T9771.520081
1范围
通信用单模光纤
第5部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GB/T9771.5—2020
GB/T9771的本部分规定了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以下简称B4类单模光纤)的分类、修约规则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通信光缆和其他信息传输设备中使用的B4类单模光纤。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5972(所有部分)光纤试验方法规范GB/T33779.1光纤特性测试导则第1部分:衰减均勾性ITU-TG.650.1单模光纤光缆的线性和确定性特性的参数定义和试验方法(Definitionsand testmethods for linear.deterministic attributes of single-mode fibre and cable)ITU-TG.650.2单模光纤光缆的统计和非线性特性的参数定义和试验方法(Definitionsandtestmethods for statistical and non-linear related attributes of single-mode fibre and cable)术语和定义
GB/T15972、GB/T33779.1、ITU-TG.650.1和ITU-TG.65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WDM:密集波分复用(Dense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FTTH:光纤到户(FibreToTheHome)FWM:四波混频(FourWaveMixing)PMD: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ModeDispersion)PMDo:链路PMD系数统计参数(StatisticalparameterforlinkPMD)WDM:波分复用(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5分类
B4类单模光纤的零色散波长不在1550nm附近,在使用波长区域具有一非零的小色散值,以抑制密G
GB/T 9771.5—2020
集波分复用(DWDM)中四波混频(FWM)效应。不同类型的B4类单模光纤可分别适用于1530nm~1565nm波长区域和1460nm1625nm波长区域。B4类单模光纤按色散特性分为B4c、B4d和B4e三个子类,注1:本部分删除了B4a和B4b两个子类。注2:GB/T9771与ITU-T、IEC标准中单模光纤代号的对应关系参见附录A6修约规则
在判定数值是否符合本部分要求时,应采用GB/T817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先将测量值向偶数修约,然后再与标准值比较。
7要求
尺寸参数
7.1.1尺寸参数技术指标
B4类单模光纤的尺寸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表1)
尺寸参数
包层直径
芯/包层同心度误差
包层不圆度
涂覆层直径(未着色)
涂覆层直径(着色)
涂覆层/包层同心度误差
注:光纤带中光纤的尺寸参数可有更严格的要求。单位
pum
技术指标
125±1
245±10
250±15
12.5
:表中涂覆层直径的要求通常应用于通信光缆。对于光学子系统、尾纤或特殊应用(如海底光缆、紧漆型FTTH光缆)的场合中,可采用其他规格的涂覆层直径和容差,例如:200μm士10um、400μm士40μm、500μm士30μm、700μm土100μm.900μm±100μm。采用的其他规格的涂覆层直径,也许会影响到光纤的接续,例如接续光纤带、多芯光纤连接器、机械接头、熔接接头保护装置,可能会需要调整接续工具。b对于200μm光纤,着色后涂覆层直径范围为190μm~220uμm。5:对于涂覆层直径200um的光纤,涂覆层/包层同心度误差不应大于10μm。7.1.2尺寸参数测量方法
尺寸参数测量方法见表2。
包层直径
芯/包层同心度误差
包层不圆度
涂覆层直径(未着色)
涂覆层直径(着色)
涂覆层/包层同心度误差
传输特性
7.2.1
衰减系数
表2尺寸参数测量方法
B4类单模光纤的衰减系数应符合表3规定。表3衰减系数
1.550nm衰减系数最大值
1625nm衰减系数最大值
dB/km
dB/km
测量方法
GB/T 9771.5—2020
GB/T15972.20
GB/T15972.20
GB/T15972.20
GB/T15972.21
GB/T15972.21
GB/T15972.21
技术指标
0.25
0.30
表中衰减系数要求不适用于短光缆,如跳线缆、室内缆以及引人缆中的光纤,如IEC60794-2-11中规定室内缆中光纤在1310nm和1550nm衰减系数不大于1.0dB/km7.2.2
衰减点不连续性
在1550nm波长上,光纤连续长度上不应有超过0.1dB的不连续点。7.2.3衰减波长特性
在1525nm~1575nm波长范围内的衰减系数值,相对于1550nm波长的衰减系数应不超过0.03dB/km。
7.2.4衰减均匀性
在1550nm波长上,光纤后向散射曲线任意2000m长度上,实测衰减系数与全段长平均衰减系数之差的最坏值应不大于0.05dB/km。7.2.5
色散特性
B4类单模光纤的色散特性应符合表4规定。GB/T 9771.5—2020
C波段色散特性:
非零色散区:入~入
非零色散区色散系数绝对值:
DmimDmx
色散符号
DmaxDrmin
L波段色散特性:
非零色散区:入m~入m
非零色散区色散系数绝对值:
Dmin Dux
色散符号
S+C+L波段色散特性:
Dmm(a)
Dmax (a)
1460nm~1550nm
1550nm~1625nm
1460nm~1550nm
1550nm~1625nm
色散特性
B4c
1530~1565
ps/(nm:km)
ps/(nm·km)
ps/(nm·km)
ps/(nm·km)
ps/(nmkm)
ps/(nm·km)
ps/(nm.km)
1.0~10.0
正或负
正或负
技术指标
B4d
7.00
(入-1460)—4.20
2.97(X-1550)+2.80
2.01(x1460)+3.29
5.06(X-1 550)+6.20
注1:Dm不一定发生在入mn+Damx不一定发生在入max。注2:对同一根光纤,在非零色散区,色散系数符号不宜改变注3:根据系统设计和传输的类型.宜规定色散系数符号7.2.6
模场直径
B4类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应符合表5规定表5
模场直径
1550nm模场直径标称值
模场直径容差
B4e
5.42(X—1460)+0.64
3.30(X-1550)+6.06
4.65(x—1460)+4.66
4.12(>-1550)+9.31
技术指标
8.0~11.0
±0.6
7.2.7.截止波长
B4类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分为两种类型:a)光缆截止波长(入.):入.≤1450nm;b)光纤截止波长(入。):入。不规定。GB/T9771.5—2020
注1:入。和入。测量值之间的关系与光纤、光缆的结构和测试条件有关。一般情形下,入。<入。注2:对于特别应用场合光缆中所用光纤的截止波长,规定入≤1440-nm。特别应用场合是指使用光缆长度最短、弯曲半径最大的情况。
注3:对某些特定的海底光缆,可要求其他的入值。宏弯损耗
7.2.8
光纤以30mm半径松绕100圈,在1625nm测得的宏弯损耗B4c类单模光纤应不超过0.2dB;-B4d、B4e类单模光纤应不超过0.1dB。注1:如果由于实际原因,选取少于100圈进行30mm弯曲半径的试验,不宜少于40圈,宏弯损耗值按比例递减注2:为了保证弯曲损耗易于测量和测量准确度,可用一圈或几圈小半径环光纤代替100圈光纤进行试验,在此情况下,绕的圈数、环的半径和最大允许的弯曲损耗,与30mm半径100圈试验的损耗值相当。7.2.9色散纵向均匀性
待研究。
注:在一特定的波长上,局部光纤段色散系数的绝对值可能偏离长光纤段测得的数值。如果在接近波分复用(WDM)系统的一个工作波长上色散系数减到很小.会产生较大的四波混频(FWM)效应。四波混频效应能引起功率在其他波长或其他工作波长上传输。FWM功率的大小是色散绝对值、色散斜率、工作波长、光功率和FWM发生的距离函数。
7.2.10
偏振模色散系数
本部分只规定链路PMD系数,其PMD。最大值应符合表6规定。5链路PMD系数最大值
M(光纤段数)
PMD
Q(概率)
未成缆光纤链路PMD系数
PMD最大值
ps/km
技术指标
0.01
0.20
注1:经制造商和用户协商.特定应用中,可允许更大的链路PMD。值(例如:≤0.5ps/km=)。注2:上述指标要求不适用于跳线缆、室内缆、引人光缆中光纤的PMD系数要求,注3:规定最大未成缆光纤的PMD。值,是为了支持成缆后光纤PMDQ满足系统应用的基本要求。测量未成缆光纤的PMD指标是必要的,但它不能确保成缆光纤的相应指标。未成缆光纤的PMD。值会小于或等于成缆光纤的PMD。值。未成缆光纤与成缆光纤的PMD值的比例关系取决于光缆的结构和工艺及未成缆光纤的耦合条件。
成缆后光纤如果要支持40Gbit/s系统传输400km应用的基本要求,则PMDg应不大于0.10ps/kmz5
GB/T 9771.5—2020
7.2.11
传输特性测量方法
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见表7。
衰减系数
衰减点不连续性
衰减波长特性
衰减均匀性
色散特性
模场直径
截止波长
宏弯损耗
偏振模色散特性
传输特性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GB/T15972.40
GB/T15972.40
GB/T15972.40
GB/T33779.1
GB/T15972.42
GB/T15972.45
GB/T15972.44
GB/T15972.47
GB/T15972.48
注:根据对一定数量未成缆光纤测得的PMD数据,可用YD/T1065.2—2015给出的统计方法计算出链路PMD。值。
Kaeei
机械性能
7.3.1
筛选试验水平
B4类单模光纤的筛选试验应符合表8规定表8
筛选应力
筛选试验
GPa
技术指标bZxz.net
≥0.69
注:筛选应力值0.69GPa约等于1%的应变或8.8N的张力值。三种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参见IECTR62048。7.3.2
抗张强度
B4类单模光纤老化前的最低抗张强度应符合表9规定表9
老化前的最低抗张强度
光纤标距长度
威布尔概率水平为15%时最低抗张强度GPa
3.14
威布尔概率水平为50%时最低抗张强度GPa
3.80
注:试验用长样品进行时,光纤标距长度可选10m或20m,标距越长,对应的最低抗张强度值会减小6
7.3.3
翘曲特性参数
B4类单模光纤翘曲半径R应不小于4m。7.3.4
涂覆层剥离力
B4类单模光纤的涂覆层剥离力应符合表10规定。表10
涂覆层剥离力
涂覆层剥离力(平均值)
涂覆层剥离力(峰值)
GB/T 9771.5—2020
技术指标
1.0~5.0
1.0~8.9
注1:涂覆层剥离力平均值或峰值都是在试验过程中定义,具体值可由制造商和用户协商确定。注2:对于表1中其他规格的涂覆层直径的光纤,经制造商和用户协商,可允许不同的剥离力值范围要求7.3.5
动态疲劳参数
B4类单模光纤的动态疲劳参数应符合表11规定。表11
动态疲劳参数
动态疲劳参数na
7.3.6
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机械性能试验方法见表12。
筛选试验
抗张强度
翘曲特性
涂覆层剥离力
动态疲劳参数
环境性能
7.4.1概述
表12
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测量方法
技术指标
≥20
GB/T15972.30
GB/T15972.31
GB/T15972.34
GB/T15972.32
GB/T15972.33
B4类单模光纤的环境性能包括环境试验光衰减变化和环境试验后机械性能环境试验光衰减变化
7.4.2
环境试验光衰减变化应符合表13规定。GB/T9771.5—2020
试验项目
恒定湿热
温度特性
7.4.3
表13
环境试验光衰减变化
试验条件
温度为85℃±2℃.相对湿度不低于85%,放置30天温度为85℃±2℃,放置30天
温度范围为-60℃~十85℃.两个循环周期浸泡在温度为23℃±5℃水中30天环境试验后机械性能
环境试验后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4规定表14
试验项目
恒定湿热
剥离力平均值
1.0~5.0
1.0~5.0
环境试验后机械性能
剥离力峰值
1.0~8.9
1.0~8.9
15%抗张强度
GPa
≥2.76
1550.1625
1550.1625
1550,1625
1550.1625
50%抗张强度
GPa
≥3.03
允许的衰减变化
dB/km
N0.05
0.05
0.05
0.05
动态疲劳参数 na
≥20
注:对于表1中其他规格的涂覆层直径的光纤,经过制造商和用户协商,可允许不同的剥离力值范围要求。环境性能的试验方法
7.4.4
环境性能的试验方法见表15。
表15
恒定湿热
温度特性
环境性能的试验方法
测量方法
GB/T15972.50
GB/T15972.51
GB/T 15972.52
GB/T15972.5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GB/T9771.5—2020
GB/T9771与IEC标准、ITU-T标准中单模光纤代号的对应关系GB/T9771与IEC标准、ITU-T标准中单模光纤代号的对应关系见表A.1。表A.1
GB/T9771与IEC标准、ITU-T标准中单模光纤代号的对应关系GB/T9771
B1.1
B1.2a
B1,2b
B1.2c
Bl.2d
B1.2e
B1.3
B2a
B2b
B4c
B4d
B4e
B6al
B6a2
B6b2
B6b3
IEC标准
B1.1
B1,2_b
B1.2_c
B1.2_d
B1.3
B2_a
B2_b
B4_c
B4_d
B4_e
B6_al
B6_a2
B6_b2
B6_b3
ITU-T标准
G.652.B
G.654.A
G,654.B
G.654.C
G.654.D
G.654.E
G.652.D
G.653.A
G.653.B
G.655.C
G.655.D
G.655.E
G.656
G.657.A1
G.657.A2
G.657.B2
G.657.B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推荐标准
  • GB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