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39011-2020 消费品安全 危害识别导则

【GB国家标准】 消费品安全 危害识别导则
- GB/T39011-2020
- 现行
标准号:
GB/T 39011-2020
标准名称:
消费品安全 危害识别导则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Guidelin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Hazards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11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GB/T 39011-2020.Consumer product safety-General principles f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1范围
GB/T 39011规定了消费品安全危害识别的危害源分类、危害源识别的流程。
GB/T 39011适用于对消费品设计、生产、使用阶段影响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和财产(物品)损失的危害进行识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803-2012消费品安全风险管理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 28803-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8803-2012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消费品 consumer product
为了但不限于个人使用而设计、生产的产品,包括产品的组件.零部件、配件、包装和使用说明。
[GB/T 35246-2017,定 义3.1]
3.2
消费品安全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消费品免除了不可接受风险的状态。
[GB/T 28803-2012,定义3.4]
3.3
危害(源) 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的潜在根源。
[GB/T 22760-2020,定义2.3]
3.4
危害识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
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
注1:改写GB/T 23694-2009,定义3.3.3。
注2:要素可以包括来源或危险(源).事件、后果和概率。
注3:危害识别也可以反映出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问题。
[GB/T 28803-2012,定义3.7]
4危害分类
按照危害特征属性来分,危害可分为物理危害、化学危害和生物危害,参见GB/T 28803-201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011—2020
消费品安全
危害识别导则
Consumer product safetyGeneral principles for hazard identification2020-07-2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07-2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危害分类
危害识别的流程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消费品物理危害识别方法
消费品化学危害识别方法
GB/T39011—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8)提出并归口。GB/T39011—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国测技术咨询(广州)有限公司、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优标(厦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台州市壹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佛山市南海德耀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霞、张庆、陈学章、苏光荣、黄秋琼、邱益曼、林晓伟、郭新峰、张旗康、区卓琨、梁耀恒、干、陈倩雯、干益群、裴飞、宋元涛、干国庆、付卉青、李进、陈良权、闻万梁、吕庆、蒙肇芸、陈洪波、杨、李焘、闫涛、乔枫、赵巍巍、赵燕、叶如意、彭彬、萧礼标。m
GB/T39011—2020
危害识别能够得到特定消费品的关键危害因素,进一步评价其带来危害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判定其风险级别,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本标准是消费品安全危害识别的通用标准,可为相关领域消费品安全危害识别提供指南。2
1范围
消费品安全
危害识别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消费品安全危害识别的危害源分类、危害源识别的流程。GB/T39011—2020
本标准适用干对消费品设计、生产、使用阶段影响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和财产(物品)损失的危害进行识别。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干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干本文件GB/T28803—2012消费品安全风险管理导则3术语和定义
GB/T28803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28803一2012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3.1wwW.bzxz.Net
消费品
consumer product
为了但不限干个人使用而设计、生产的产品,包括产品的组件、零部件、配件、包装和使用说明。[GB/T35246—2017,定义3.1]
consumerproductsafety
消费品安全
消费品免除了不可接受风险的状态。[GB/T28803—2012,定义3.4]
危害(源)
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的潜在根源。
[GB/T22760—2020定义2.3]
危害识别
hazardidentification
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注1:改写GB/T23694—2009,定义3.3.3。注2:要素可以包括来源或危险(源)、事件、后果和概率。注3:危害识别也可以反映出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问题。[GB/T28803—2012,定义3.7]
危害分类
按照危害特征属性来分,危害可分为物理危害、化学危害和生物危害,参见GB/T28803一2012。1
GB/T39011—2020
由干消费品中生物危害极少,本标准仅对消费品中的物理危害和化学危害识别进行规范。5危害识别的流程
5.1概述
消费品危害识别流程根据伤害是否已发生,一般分为原因-结果法、结果-原因法两类。5.2
原因-结果
5.2.1概述
基于原因-结果的消费品危害识别方法,主要适用干生产企业在消费品设计、生产和使用阶段5.2.2物理危害识别流程
该识别流程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特性分析、伤害场景构建、分析伤害场景、分析伤害类型、选取危害识别方法、确定危害源等儿个步骤(详见图1),具体分析如下:a)信息采集:数据采集资料可涵盖如下方面:产品设计方案、使用说明书、结构设计说明、相关测试数据、类似用途产品的历史伤害资料、文献资料等。b)特性分析:具体应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使用人群特性分析:使用人群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等;一消费品特性分析:消费品结构、用途、使用方式、使用范围等;使用环境特性分析:正常使用环境、高温、高湿、噪声、辐射、高压、静申等。c)场景构建:通过虚拟仿真、行为观察等方法模拟消费者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使用某种消费品导致不同伤害发牛的场景。
分析伤害场景:对伤害场景中涉及的“消费者一产品一环境”关联关系进行致害机理分析,并分d)
析在特定伤害场景下,由于使用产品可能导致何种伤害后果。分析伤害类型:根据以上分析,推知特定伤害场景下,可能导致的伤害类型,伤害分类参见e)
GB/T28803—2012附录A。
f)选取危害识别方法:基于原因-结果法的物理危害识别方法参见附录A。可选定一种识别方法,并按照相应的步骤开展物理危害识别。g)
确定危害源:根据以上分析,推知导致伤害的危害源。SZAC
5.2.3化学危害识别流程
设计方案
使用人群特性
虚拟仿真
信息采集
使用说明书
消费品特性
场景构建
分析伤害场景
消费者
消费品
文献资料
使用环境特性
行为观察
使用环境
分析伤害类型
(参见GB/T28803—2012附录A)选取物理危害识别方法
(参见附录A)
确定危害源
原因-结果法中物理危害识别流程图GB/T39011—2020
对于尚未有伤害事件发生的消费品而言,化学危害的识别流程如下(详见图2):采集有关产品原材料构成、产品设计方案、使用说明、相关测试数据、类似用途产品的历史伤害a)
资料、文献资料等;
获取产品物料清单(BOM)和物质清单(BOS),详细了解构成产品的化学物质种类:场景构建:通过虚拟仿真、行为观察等方法模拟消费者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使用某种消费品导致不同伤害发生的场景;
分析伤害场景:详细了解上述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毒理学信息,包括并不限于以下信d)
息:急性毒性、皮肤腐饨/刺激性、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呼吸或皮肤致敏、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和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特异性靶器官毒性。获取上述信息的方式包括并不限于以下方式:化学物质安全资料表(SDS)、各种官方及权威学术组织的数据库、科学文献、毒理学实验等;
初步定性判断物质的可触及性;根据附录B中的方法,运用试验等手段,识别化学危害。3
GB/T39011—2020
结果-原因
产品原材
料构成
产品设计
物料清单
虚拟仿真
信息采集
使用说明
产品化学物
质种类构成
场景构建
分析伤害场景
毒理学
化学物质安全
资料表(SDS)
相关测试
物质清单
行为观察
数据库
定性判断物质的可触及性
确定需要进行进一步评
估的化学危害
原因-结果法中化学危害识别流程图基于结果-原因的消费品危害识别方法,主要适用干消费品在发生了伤害事件后,推知引发伤害事件的危害源。
5.3.2物理危害识别流程
识别流程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场景重现、分析伤害场景、确定伤害类型、选取识别方法、确定危害源等几个步骤(详见图3),具体分析如下,信息采集:数据采集途径应包含但不限于网络奥情、消费者投诉、伤害监测、召回通报等方面;a)
场景重现:针对获取的伤害案例,重构伤害场景;b)
分析伤害场景:分析已发生伤害案例中“消费者一产品一环境”的关联关系及其致害机理;确定伤害类型:根据已发生的伤害案例,确定伤害类型,参见GB/T28803一2012附录A;选取危害识别方法:基干结果-原因法的物理危害识别方法参见附录A,可选定一种识别方法,并按照相应的步骤开展物理危害识别;f)
确定危害源:根据以上分析,推知导致伤害的危害源。信息采集
网络奥情
使用人群特性
消费者投诉
场景重现
分析伤害场景
消费品特征
确定伤害类型
(参见GB/T28803-2012附录A)
选取物理危害识别方法
(参见附录A)
确定危害源
伤害监测
使用环境特性
结果-原因法中物理危害识别流程图图3
化学危害识别流程
对干已发生伤害事件的消费品而言,化学危害的识别流程如下(详见图4):a)
GB/T39011—2020
采集信息:数据采集途径应包含但不限干网络情、消费者投诉、伤害监测、召回通报等方面;场景重现:针对获取的伤害案例,重构伤害场景;确定伤害对应的毒性类型;
获取产品物料清单(BOM)和物质清单(BOS),详细了解构成产品的化学物质种类;详细了解上述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毒理学信息;确定具有已发生的伤害对应的毒性的化学物质;初步定性判断物质的可触及性;根据附录B中的方法,运用试验等手段,识别化学危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GB国家标准
- GB/T39498-2020 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
- GB/T16474-2011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 GB/T15456-2019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高锰酸盐指数法
- GB/T38949-2020 多孔膜孔径的测定 标准粒子法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29863-2023 服装制图
- GB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50231-200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 GBJ9-198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 GB/T38142-2019 ISO 4918:2016 弹性、纺织和层压铺地物脚轮椅测试
-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13182-2007 碘化钠(铊)闪烁体和碘化钠(铊)闪烁探测器
- GB/T42403-2023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光谱特性测量方法
- GB50184-201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行业新闻
- XRP面临2.38美元关键阻力位,27.5亿代币蓄势待发
- Grass 空投骗局警示:钓鱼网站与安全防范指南
- MicroStrategy计划举债42亿美元购买更多比特币
- 当下最佳加密货币投资选择 - BlockDAG、莱特币、Filecoin 与 Toncoin
- 基于Solana的Pmp.fun代币计划进行40亿美元销售,尽管Gate.io撤回支持
- 随着柴犬币(SHIB)势头放缓,Ruvi AI(RUVI)成为精明投资者的首选;预计收益将达13,800%
- SunnyMining——让普通人日赚3000美元的被动收入工具!
- 8.6亿美元比特币突然异动 或成史上最大加密货币盗窃案——市场即将崩盘?
- XRP突破束缚,以太坊(ETH):自五月以来的最大突破,狗狗币(DOGE)终于看涨
- Phantom 被起诉漏洞曝光:开发者称私钥存储不当导致 50 万美元损失
- 7月8日以太坊(ETH)价格预测
- GRASS 空投一轮领取流程详解(Grass Airdrop One),白名单条件是什么?
- 3DOS 与 Binance(币安)关联解析:为何社区热议?
- 潜在隐患?比特币交易量低迷为何是重大预警信号
- 比特币在2025年第三季度开局上涨1.61%,呈现窄幅震荡与历史性分化走势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