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33775-2017 地面数字电视手持式接收设备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国家标准】 地面数字电视手持式接收设备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0-04-25 17:46:49
- GB/T33775-2017
- 现行
标准号:
GB/T 33775-2017
标准名称:
地面数字电视手持式接收设备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16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775-—2017
地面数字电视手持式接收设备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digital terrestrialtelevision handheld receiving equipment2017-05-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7-12-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系统模型
技术要求
正常使用条件
天线要求
接口要求
工作模式
性能要求
功能要求·
测量方法
测量条件
测量系统和测试仪器
标准测量条件
解调与信道解码测量方法
解复用测量方法
传送流解码测量方法
音视频特性测量方法
6.8功能测量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可接受误码
多径信道模型
GB/T33775-2017
HiiKAoNni KAca
iiKAoNiKAca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33775—2017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2)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数字音视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拓迅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国微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路程、宫俊、殷惠清、欧阳书平、潘长勇、张晓林、卢官明、阮卫泓、孔德惠、贾珂、倪志斌、邹义生。
HiiKAoNni KAca
HiiKAoNniKAca
1范围
地面数字电视手持式接收设备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33775—2017
本标准规定了支持GB20600一2006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信号接收的地面数字电视手持式接收设备(以下简称接收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及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手持式及其他便携式的具有天线的地面数学电视接收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060.11声系统设备第11部分: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3000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GB/T17975.1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GB/T17975.2一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GB/T17975.3一2002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3部分:音频GB20600一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顿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T22726一2008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GB/T26685—2011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测量方法GY/T230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Y/T257.1一2012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第1部分:视频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SJ/T11324
SJ/T11327
SJ/T11329
SJ/T11331
SJ/T11336
SJ/T11337
SJ/T11376
SJ/T11377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1部分:射频信号接口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3部分:复合视频信号接口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5部分:模拟音频信号接口数字电视接收机条件接收接口规范第1-1部分:DTV-CI技术规范数字电视接收机条件接收接口规范第1-2部分:DTV-CI测试规范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条件接收接口规范第2-1部分:通用传输接口(UTI技术规范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条件接收接口规范第2-2部分:通用传输接口(UTI)测试规范ETSIETR154数字视频广播(DVB):MPEG-2系统、音频和视频在卫星、有线和地面广播应用中的实施指南(DigitalVideoBroadcasting(DVB);ImplementationguidelinesfortheuseofMPEG-2systems, video and audio in satellite and cable broadcasting applications)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SJ/T113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iikAoNnikAca
GB/T33775—2017
可接受误码acceptableerrorfree信号接收时规定时间内未纠正误码事件少于某一门限。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EF——可接受误码(AcceptableErrorFree);CA—条件接收(ConditionalAccess)C/N
载噪比(CarrieroverNoiseratio);一电子节目指南(ElectronicProgramGuide):一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teExpertsGroup):PSI节目专用信息(ProgramSpecificInformation):QAM正交调幅(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RF——射频(RadioFrequency);SDT
业务描述表(ServiceDescriptionTable);一标准清晰度电视(StandardDefinitionTelevision)SI—业务信息(ServiceInformation)TS
-传输码流(TransportStream);特高频(UltraHighFrequency);甚高频(VeryHighFrequency)。4系统模型
接收设备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接收设备完成从天线接收射频信号到终端音频信号输出、视频信号显示的转换。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经过解调、信道解码,将输出的传送流送至解复用模块进行解复用,同时输出业务信息/节目专用信息(SI/PSI)、电子节目指南(EPG)等信息,而输出的基本流送至音视频解码模块,解码后音频送至扬声器输出,视频信号经过格式变换后送至显示屏显示。天线
解调/
信道解码
扬声器
显示屏
HiiKAoNniKAca
5技术要求
正常使用条件
接收设备的正常使用条件如下:-环境温度:5℃~35℃,
相对湿度:25%~80%;
气压:86kPa~106kPa
充电器电源:220V28,50x(1士2%)Hz。5.2天线要求
接收设备应具备内置或外置天线。5.3接口要求
接口要求见表1。
5.4工作模式
接口类型
射频输人
条件接收通用接口bzxz.net
复合视频信号输出
音频输出(双声道)
耳机音频输出
GB/T33775—2017
接口技术要求
按SJ/T11327的要求
按SJ/T11336
或SJ/T11376的要求
按SJ/T11329的要求
按SJ/T11331的要求
按GB/T12060.11的要求
接收设备宜支持接收GB20600一2006中规定的工作模式,但应至少能接收并正确解调表2所列出的7种工作模式。本标准中各项性能参数要求依据表2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规定。表2
工作模式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C=3780
前向纠错码率
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顿头模式
符号交织
净码率
Mbit/s
HiiKAoNiKAca
GB/T33775—2017
5.5性能要求
5.5.1概述
本条所规定的性能要求是指在可接受误码情况下的要求。有关可接受误码的规定见附录A。5.5.2频率
5.5.2.1频率范围
接收设备应能接收VHF和UHF频段内的所有频道。5.5.2.2信号带宽
每个频道带宽为8MHz,信号有效带宽为7.56MHz。每频道占用频率带宽计算公式为:7.56×(1十0.05)=7.938MHz(0.05为滚降系数)。5.5.2.3频率捕捉范围
接收设备应能正常接收频偏不超出士150kHz的射频信号。5.5.3节目搜索与调谐
5.5.3.1基本要求
接收设备应提供一个程序用于搜索节目。该程序应能够扫描整个频段,也可以对通过SI/PSI信息得到调谐参数进行调谐与接收。5.5.3.2接收质量显示
接收设备应能对接收状态包括所选节目接收信息进行显示。这些信息应包括业务名称、中心频率、信号指示等。其中信号指示可基于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接收设备可提供一个功能来显示正在接收节目的解调参数,如中心频率、载波数、前向纠错码率、符号星座映射方式、顿头模式、符号交织选项等。5.5.3.3调制参数改变
若发射端调制参数改变(发射频率不变),接收设备应能自动检测到调制模式改变,并自动转换到新工作模式下工作。
5.5.4载噪比(C/N)门限
接收设备C/N门限最低要求见表3。工作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前向纠错
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莱斯信道模型和瑞利信道模型见附录B。5.5.5
最大接收信号电平
符号交织
接收设备应在接收到不大于一10dBm射频信号时正常工作。5.5.6
最小接收信号电平
高斯信道
接收设备在可接收的频率范围内,最小接收信号电平要求见表4。表4
前向纠错
工作模式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C=3780
5.5.7抑制模拟电视邻频干扰能力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符号交织
GB/T33775—2017
莱斯信道”
瑞利信道:
最小接收信号电平
规定在可接受误码接收情况下,欲接收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电平与从邻频道来的模拟电视信号电平之比为C/I。接收设备对上邻频(N十1)模拟电视信号干扰的抑制能力最低要求见表5,对下邻频(N一1)模拟电视信号干扰的抑制能力最低要求见表6。5
GB/T33775—2017
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C=3 780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C=3780
前向纠错
前向纠错
抑制模拟电视同频干扰能力
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符号交织
符号交织
规定在可接受误码接收情况下,欲接收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电平与从同频道来的模拟电视信号电平之比为C/I。接收设备对同频模拟电视信号干扰的抑制能力最低要求见表7。表7
工作模式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C=3780
前向纠错
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符号交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775-—2017
地面数字电视手持式接收设备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digital terrestrialtelevision handheld receiving equipment2017-05-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7-12-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系统模型
技术要求
正常使用条件
天线要求
接口要求
工作模式
性能要求
功能要求·
测量方法
测量条件
测量系统和测试仪器
标准测量条件
解调与信道解码测量方法
解复用测量方法
传送流解码测量方法
音视频特性测量方法
6.8功能测量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可接受误码
多径信道模型
GB/T33775-2017
HiiKAoNni KAca
iiKAoNiKAca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33775—2017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2)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数字音视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拓迅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国微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路程、宫俊、殷惠清、欧阳书平、潘长勇、张晓林、卢官明、阮卫泓、孔德惠、贾珂、倪志斌、邹义生。
HiiKAoNni KAca
HiiKAoNniKAca
1范围
地面数字电视手持式接收设备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33775—2017
本标准规定了支持GB20600一2006地面数字电视标准信号接收的地面数字电视手持式接收设备(以下简称接收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及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手持式及其他便携式的具有天线的地面数学电视接收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060.11声系统设备第11部分: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3000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GB/T17975.1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GB/T17975.2一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GB/T17975.3一2002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3部分:音频GB20600一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顿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T22726一2008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GB/T26685—2011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测量方法GY/T230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Y/T257.1一2012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第1部分:视频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SJ/T11324
SJ/T11327
SJ/T11329
SJ/T11331
SJ/T11336
SJ/T11337
SJ/T11376
SJ/T11377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1部分:射频信号接口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3部分:复合视频信号接口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5部分:模拟音频信号接口数字电视接收机条件接收接口规范第1-1部分:DTV-CI技术规范数字电视接收机条件接收接口规范第1-2部分:DTV-CI测试规范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条件接收接口规范第2-1部分:通用传输接口(UTI技术规范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条件接收接口规范第2-2部分:通用传输接口(UTI)测试规范ETSIETR154数字视频广播(DVB):MPEG-2系统、音频和视频在卫星、有线和地面广播应用中的实施指南(DigitalVideoBroadcasting(DVB);ImplementationguidelinesfortheuseofMPEG-2systems, video and audio in satellite and cable broadcasting applications)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SJ/T113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iikAoNnikAca
GB/T33775—2017
可接受误码acceptableerrorfree信号接收时规定时间内未纠正误码事件少于某一门限。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EF——可接受误码(AcceptableErrorFree);CA—条件接收(ConditionalAccess)C/N
载噪比(CarrieroverNoiseratio);一电子节目指南(ElectronicProgramGuide):一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teExpertsGroup):PSI节目专用信息(ProgramSpecificInformation):QAM正交调幅(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RF——射频(RadioFrequency);SDT
业务描述表(ServiceDescriptionTable);一标准清晰度电视(StandardDefinitionTelevision)SI—业务信息(ServiceInformation)TS
-传输码流(TransportStream);特高频(UltraHighFrequency);甚高频(VeryHighFrequency)。4系统模型
接收设备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接收设备完成从天线接收射频信号到终端音频信号输出、视频信号显示的转换。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经过解调、信道解码,将输出的传送流送至解复用模块进行解复用,同时输出业务信息/节目专用信息(SI/PSI)、电子节目指南(EPG)等信息,而输出的基本流送至音视频解码模块,解码后音频送至扬声器输出,视频信号经过格式变换后送至显示屏显示。天线
解调/
信道解码
扬声器
显示屏
HiiKAoNniKAca
5技术要求
正常使用条件
接收设备的正常使用条件如下:-环境温度:5℃~35℃,
相对湿度:25%~80%;
气压:86kPa~106kPa
充电器电源:220V28,50x(1士2%)Hz。5.2天线要求
接收设备应具备内置或外置天线。5.3接口要求
接口要求见表1。
5.4工作模式
接口类型
射频输人
条件接收通用接口bzxz.net
复合视频信号输出
音频输出(双声道)
耳机音频输出
GB/T33775—2017
接口技术要求
按SJ/T11327的要求
按SJ/T11336
或SJ/T11376的要求
按SJ/T11329的要求
按SJ/T11331的要求
按GB/T12060.11的要求
接收设备宜支持接收GB20600一2006中规定的工作模式,但应至少能接收并正确解调表2所列出的7种工作模式。本标准中各项性能参数要求依据表2中的工作模式进行规定。表2
工作模式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C=3780
前向纠错码率
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顿头模式
符号交织
净码率
Mbit/s
HiiKAoNiKAca
GB/T33775—2017
5.5性能要求
5.5.1概述
本条所规定的性能要求是指在可接受误码情况下的要求。有关可接受误码的规定见附录A。5.5.2频率
5.5.2.1频率范围
接收设备应能接收VHF和UHF频段内的所有频道。5.5.2.2信号带宽
每个频道带宽为8MHz,信号有效带宽为7.56MHz。每频道占用频率带宽计算公式为:7.56×(1十0.05)=7.938MHz(0.05为滚降系数)。5.5.2.3频率捕捉范围
接收设备应能正常接收频偏不超出士150kHz的射频信号。5.5.3节目搜索与调谐
5.5.3.1基本要求
接收设备应提供一个程序用于搜索节目。该程序应能够扫描整个频段,也可以对通过SI/PSI信息得到调谐参数进行调谐与接收。5.5.3.2接收质量显示
接收设备应能对接收状态包括所选节目接收信息进行显示。这些信息应包括业务名称、中心频率、信号指示等。其中信号指示可基于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接收设备可提供一个功能来显示正在接收节目的解调参数,如中心频率、载波数、前向纠错码率、符号星座映射方式、顿头模式、符号交织选项等。5.5.3.3调制参数改变
若发射端调制参数改变(发射频率不变),接收设备应能自动检测到调制模式改变,并自动转换到新工作模式下工作。
5.5.4载噪比(C/N)门限
接收设备C/N门限最低要求见表3。工作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前向纠错
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莱斯信道模型和瑞利信道模型见附录B。5.5.5
最大接收信号电平
符号交织
接收设备应在接收到不大于一10dBm射频信号时正常工作。5.5.6
最小接收信号电平
高斯信道
接收设备在可接收的频率范围内,最小接收信号电平要求见表4。表4
前向纠错
工作模式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C=3780
5.5.7抑制模拟电视邻频干扰能力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符号交织
GB/T33775—2017
莱斯信道”
瑞利信道:
最小接收信号电平
规定在可接受误码接收情况下,欲接收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电平与从邻频道来的模拟电视信号电平之比为C/I。接收设备对上邻频(N十1)模拟电视信号干扰的抑制能力最低要求见表5,对下邻频(N一1)模拟电视信号干扰的抑制能力最低要求见表6。5
GB/T33775—2017
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C=3 780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C=3780
前向纠错
前向纠错
抑制模拟电视同频干扰能力
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符号交织
符号交织
规定在可接受误码接收情况下,欲接收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电平与从同频道来的模拟电视信号电平之比为C/I。接收设备对同频模拟电视信号干扰的抑制能力最低要求见表7。表7
工作模式
载波数
C=3780
C=3780
C=3780
C=3780
前向纠错
符号星座
映射方式
符号交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