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4 06:22:21
  • GBZ26576-201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Z 26576-2011

  • 标准名称: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Z 26576-2011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GBZ26576-201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65. 020,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26576-2011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Production technical practice for tea201.1-06-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11-15 实施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 A 及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本指导性技术文性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梳疫总局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GB/Z26576—2011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渐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磁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际检验检按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人,李宁,章强华,李建军、刘璇、孙彩霞,姚哈珺、应珊婷、董国壁,刘若微1范围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GB/Z 26576-2011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茶叶生产的基本要求,包括基地选摔和管理、投人品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茶园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劳动保护,档案记录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茶叶的种植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推
GB8172—1987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基地选择和管理
3.1基地选择
3.1.1茶园
3.1.1.1茶园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包括交通主干道),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城,
3.1. 1. 2填写生产基地基本情况记裁表》(见表 A,1)和生产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见表A.2)。
3.1.2茶图环境
3.1.2.1环境空气质量
茶园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 1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总是颗粒物(标准状态)/(mg/㎡*)二氧化硫(标准状态)/(mg/m\)
二氧化氮(标准状态)/(mg/m*)氟化物(F)(标准状态)
日平均
7μg/m
1. 8 μg/(dmd)
注:目平均值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1h平均指在何1h的平均侬度。3.1.2.2溢凝水质量
茶园灌水质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1h华均
20pμg/m
GB/Z26576—2011
总汞/(mg/L)
总销/(g/1.)
总碑/(mg/L)
总铅/(mg/L)
铬(六价)/(mg/L)
氰化物/(mg/1.)
氯化物/(nig/l.)
氯化物/(mg/L))
石油类/(mg/L)
3. 1. 2. 3
土境质量
环境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的要求。项
铝/(mg/kg)
汞/(mg/kg)
/(mg/kg)
铅/(mg/kg)
蜡/(mH/kg)
销/(mg/kg)
表2灌溉水质量要求
表3土填质量要求
5. 5 ~7. 5
度限值
4. 0~ 6. 5
往:重金属和均按元素总盈计,适用于阳高了交换量>5 cmal(十)/kg 的土上壤,若≤5 cmn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3.2基地管理
3. 2. 1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室内桌椅、资料橱配备齐全;放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生产技术规范有害生物防治安全用药标准一览表、基地管理、投入品管理等有关规章制度。3. 2. 2基地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单独存放农药、肥料和施药器械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盘具、防护服、急教箱等,应填写生产基地主要农用设备(工具)意记表(见表A.3)。
3. 2. 3显洗
基地应设有盟洗室,并保持盟洗室的清洁卫生。3. 2. 4度物与污染物收集设施
生产基地应设分别设有收集粪便,垃圾和农药空包装等废物与污染物的设施。3.2.5植保员
3.2.5.1生产基地应配备模保员,负责有害生物的防治、农药使用管理指导与记录等。植保员配备数GB/z 26576—2011
量应能满足每个基地生产的需要,并填写生产基地基本情况记载表》(见表A.1)和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见表 A. 4)。
3.2.5.2植保员应获得国家农作物植保员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过病虫害综合治理有条件的生产基地宜配备肥料技术人员,负责肥料的施用管理与记录等。填写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见表A.4)。
3.2.7环境条件监测
3.2.7.1新建基地应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土壤类型、侵蚀、地下水的质量、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相邻土地的影响等。评估确定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不可控制风险时,该土地不应用于农业后动。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年两年检测一次。根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3.2.7.2填写&生产基地基本情况记载表(见表 A.1)。3. 2. 8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离带或者有天然隔离等有效随离措施,防止外源污染。3. 2.9标志标示
基地有关的位置、场所,应设置醒目的平面图、标志、标示。4投入品管理
4.1农药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4.1. 1农药的采购
4.1.1.1应从正规渠遮采购合格的农药。不应采购下列农药: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无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农药、无衣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无产品质量标推及合格证明的农药、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农药、超过保质期的农药和禁止使用的农药,4.1.1.2采购的农药应索取衣药质量证期,必要时进行检验,并填写生产基地投人品出、入库记录表《见表A.5)和&生产基地农药质量检测结果表(见表A.6)。4.1.2农药的储藏
农药应储于厂区专用仓库。由专人负责保管。仑库应符合防火,卫生、防腐、避光,通风等安全条性要求并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教药箱,出人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4.1.3测余农药的处理
4.1.3.1未用完农药制剂
应保存在其原包装中,并密封贮存于上锁的地方,不应用其他容器盛装或分装。4.1.3.2未施用完药液(粉)
4.1.3.2.1在该农药标签许可的情况,可再将剩余药液用完。对于少量的剩余药液,应要善处理。4. 1.3.2.2填写菊余农药或清洗废液处理记录表\(见表 A. 7)。4. 1. 4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应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3次以上,将其压坏或刺破,止重复使用,必要时应贴上标签,以便回收处理。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安全存放4.2肥料
4. 2. 1肥料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应采购下列肥料: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超过保质期的肥料。4.2.2肥料的谱存
肥料应妥善储存。将其存放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不应与苗木,衣产品存放在一起。
CB/Z26576—2011
4.3基地投入品记录
应填写生产基地投人品出、人库记录表(见表A.5)。5生产技术管理
5.1土填管理
5.1.1采用地面题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永能力。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軒等覆益材料应末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采用合理耕作、施有机肥,种植植保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5. 1,2土壤 pH 值低于 4. 0 的茶园,宜施用白云行粉、行灰等物质调节土壤 pH 值至 4. 5 ~5. 5 范围。土墩PH值高于6.0的茶园应多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至适宜的范围。5.2施肥
5.2.1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茶叶品种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或矿物源肥料。
5.2.2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GB 8172—1987中1.1的要求。
5.3采摘
5.3.1鲜叶应在适当的卫生条件下采摘,适时采摘。5.3.2采茶机械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防止污染鲜叶、茶树和土壤。6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6.1综合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洽\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辅之化学防治。
6. 2主要病虫害
茶园主要病虫苦有茶尺、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茶橙瘦、茶毛虫、黑刺粉虱、茶蚜、茶刺蛾、长白、茶芽枯病,茶白星病等:
6.3农业防治
6. 3. 1选用品种
6.3.1.1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向外地引种时,不应将当地尚末发生的危险性病虫随种苗带人。6. 3. 1.2填写生产基地种子/种苗处理记录表见表 A,8)。6.3.2适时采摘
采摘对栖居在茶树谨面上的病虫(如假眼小绿叶蝉、叫蝴类等)及郝分芽叶病害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因此提倡机械化采摘。填写产品采收及流向记录表(见表A.9)和产品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检测结果表》(见表A,10)。
6.3.3合理剪
合理控制茶树高度和春茶采摘后树冠改造,宜进行秋末修剪。6. 3. 4茶固翻耕
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翻耕。6.3.5及时清围
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可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减轻在土基中越冬的害虫的发生。
6.4物理防治
6.4.1灯光诱杀
利用害归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田间点灯诱杀,减轻田间的发生量。6.4.2人工捕杀
对发生较轻、危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性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危害。6.4.3除草
来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6.5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当地主要的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6.6茶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GB/z26576—2011
6.6.1化学防治应符合GB1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同时加强病虫害的测报,及时掌摄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加强茶树病虫的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应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安全间隔期和施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改进施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一般树冠表面苦虫,实行扫喷;茶从中下部害更提俱位低筹量喷要6.6.2茶园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见附录B。6.6.3填写生产基地有害生物防治记录表\(见表A.11)。6.6.4为避免或减缓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可轮换使用农药品种。7劳动保护
施药人员施药时,应穿着紡护服。日
批次管理
同--地块采用同-种植管理模式在同一天采收的同一品种为1个生产批。以1年为1个流水周期编号,共3位数。产品批次号为采收日期(yymmdd)十流水号十产品名称拼音首字母十基地所在脊(市,区)行政区划代码(6位)十基地名称拼音首字母。填写产品采收及流向记录表(见表A.9)9档案记录
每个生产地块(棚室)应当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保留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记录。填写生产基地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见表A,12),记录应保留两年以上。5
G/Z26576—2011
基地名称
基地地址
基地负责人
植保尼姓名
毯溉水源
周问环境情况
主要品科种
十壤检测报告综号
水质检测报告编号
空气检测报告端号
制表人:
制表日期·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生产记录表格
表 A. 1生产基地基本情况记载表基地面积
资格证书号
基地建成时间
调查单位:
生物名称
制表人:
表A.2生产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录表遇查负责人:
制表甘期:
调查时间:
分类地位
GB/Z26576--2011
GB/26576—2011
农用设备
(工具)名称
制表人:
表A,3生产基地生要农用设备(工具)登记表型号
制表日期:
生产厂家
:购买日期
保管人
制表人:
生乒期
表日期,
职称/职务
表 A. 4 生产基地人风登记表
参加工作时间
家庭住址
证书及编号
培训记录
GB/Z 26576—2011
制表人:
投人品名称
制表日期:
表 A.5生产基地投入品出、入库记录表库
检测报估编号
产品米淑
生产企业
额用单位
领用人
GB/z26576—20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