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7 10:48:25
  • DB13/T1282-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13/T 1282-2010

  • 标准名称: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13/T 1282-2010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 DB13/T1282-201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7.060
河東北
省地方
DB13/T1282—2010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dentification for drought resistance in maize2010—09—10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日纯伴网t
2010—09—30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DB13/T12822010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栗雨勤、柳斌辉、张文英、王有增、栗秋生、齐华、杨国航、彭海成、谢俊良、卜俊周、郭秀林、贾秀领、冀天会、景蕊莲。http://foodmate.net/1范围
玉米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抗旱性鉴定的方法及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玉米品种、种质资源的抗旱性检测。规范性引用文件
DB13/T1282—2010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NY/T1209一2006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玉米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抗旱性droughtresistance
作物在干旱胁迫下,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能力。3.2抗旱玉米品种drought-resistantmaizevarieties旱道下,抗早指数数值大的玉米作物品种(系)。3.3种子萌发耐旱指数drought-tolerantindexof seedsgermination在培养第8d渗透胁迫处理的萌发指数占对照萌发指数的百分率。3.4反复干早存活率survivalpercentageafterrepeateddroughtstress玉米幼苗两次干旱复水后存活苗数占总苗数的百分率。3.5抗旱系数drought-resistantcoefficient抗系数是同一玉米品种(系)旱处理产量与水处理产量的比值。3.6
抗旱指数indexofdroughtresistance以籽粒产量为依据,以对照品种作为比较标准,评价待测品种(系)抗旱性的指标。3.7抗旱性级别gradeofdroughtresistance抗早性分五级,从强到弱依次为:1级,极强(HR);2级,强(R);3级,中等(MR);4级,弱(S);5级,极弱(HS)。4鉴定方法与评价标准
玉来抗旱性鉴定可在种子萌发期、苗期、花期、灌浆期、全生育期进行。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全品伙伴区
DB13/T1282—2010
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用高渗溶液法。即用一0.5MPa的聚乙二醇一6000水溶液对种子进行胁迫处理,以无离子水培养作为对照,4.1.1样品准备
试验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一2008,数量满足试验需要,禁止包衣或拌种。30℃~35℃烘干10h,冷却至室温待测。4.1.2胁迫溶液配制
将200g聚乙二醇一6000溶解在1000ml无离子水中,即-0.5MPa聚乙二醇一6000水溶液。
4.1.3胁迫培养
50粒种子为一个重复,共四次重复,分别放入直径12cm、高2.5cm的圆形培养Ⅲ中,以双层滤纸为芽床,各加入20ml的-0.5MPa聚乙二醇一6000水溶液,加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分别标记为T、T2、T,和T4。4.1.4对照培养
50粒种子为一个重复,共四次重复,分别放入直径12cm、高2.5cm的圆形培养皿中,以双层滤纸为芽床。各加入20ml无离子水,加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分别标记为CK、CK2、CK,和CK4。
4.1.5性状调查
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在28℃土1℃条件下培养,采用光照强度为7501x~12501x,第2d、4d、6d和8d调查发芽种子数。4.1.6种子萌发耐旱指数
种子萌发耐旱指数按式(1)计算:GDRI=
PI=1.00Xnd2+0.75Xnd4+0.50Xnd6+0.25Xnd8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2)
PI=1.00Xnd2ck+0.75Xnd4cx+0.50Xnd6cx+0.25Xnd8PI=1.00Xnd2s+0.75Xnd4s+0.50Xnd6s+0.25X. (4)
式中:
Pl---种子萌发指数,nd2、nd4、nd6和nd8分别为第2d、4d、6d和8d时的种子萌发率:PIc--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指数:PIs---对照种子萌发指数:
GDRI---种子萌发耐早指数。
4.1.7玉米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评价标准玉米萌发期评价标准应符合表1。2

苗期抗旱性鉴定
表1玉米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评价标准种子萌发耐早指数(%)
70.0-84.9
55.0-69.9
40.0-54.9
苗期抗旱性鉴定在干旱棚内进行,采用反复干旱法。4.2.1种子要求
DB13/T1282—2010
抗旱性
极强(HR)
强(R)
中等(MR)
极弱(HS)
种子要求同GB4404.1一2008,数量满足试验需要,禁止包衣或拌种。4.2.2培养温度
在日平均气温为25℃土5℃的条件下进行反复干早试验。4.2.3试验设计
四次重复,每个重复50株(幼苗基数)。4.2.4播种
在长100cm、宽60cm、高15cm的塑料箱中装入10cm厚的中等肥力水平的耕层土壤土,灌水至田间持水量的85%土5%,播种、覆土2cm。4.2.5第一次干旱胁迫一复水处理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停止供水,开始进行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降至田间持水量的35%土5%时调查存活苗数。当土壤含水量降至田间持水量的20%~15%时复水,使生壤水分达田间持水量的80%土5%;72h后调查存活苗数,以幼苗或叶片恢复为鲜绿色为存活。4.2.6第二次干旱胁迫一复水处理第一次复水后即停止供水,进行第二次干旱胁迫,当土壤含水量降至田间持水量的20%~15%时,第二次复水。72h后调查存活苗数,以幼苗或叶片恢复为鲜绿色为存活。4.2.7幼苗反复干旱存活率
幼苗反复于旱存活率按式(5)计算:3
全品伙伴网h
式中:
DS=(DS1+DS2)×2-1
=(Xps1×X×100+Xps2×X×100)×2幼苗反复干旱存活率的实测值:第一次干早存活率:
第二次干旱存活率;
第一次干旱前四次重复总苗数的平均值;第一次复水后四次重复存活苗数的平均值:第二次复水后四次重复存活苗数的平均值。4.2.8玉米苗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玉米苗期评价标准应符合表2。
表2玉米苗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反复干旱存活率(%)
50.0-65.9
40.0-49.9
4.3花期、灌浆期抗旱性鉴定
DB13/T1282—2010
抗旱性
极强(HR)
强(R)
中等(MR)
弱(S)
极弱(HS)
在模拟于早棚条件下进行。播种前使0~50cm土层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土5%。4.3.1种子要求
种子要求同GB4404.1一2008,数量满足试验需要,禁止包衣或拌种。4.3.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2~3.3m。种植密度按照区试要求或育种要求实施。设置同熟期品种作对照:肥料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二铵30kg/667m,尿素20kg/667m。4.3.3干旱胁迫处理
设2个处理。开花期干旱胁迫:播种后35d土士3d后停止灌水,灌浆期间视情况浇水;灌浆期干旱胁迫:播种后45d土3d停止灌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土5%,一直到收获。
4.3.4非干旱胁迫处理
在早棚内或棚外邻近的试验地设置非干旱胁迫试验,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质地和士层厚度等应与于旱棚基本一致。田间水分管理要保证玉米全生育期水分适宜,播种前表土情应保证出苗。保持土壤含水量≥85%田间持水量。4
金品伙伴网b
4.3.5栽培管理
根据试验要求适期播种
DB13/T1282—2010
规范管理,同一项作业在同一天内完成。玉米抽雄前,所有参试品种(系)同时发生倒伏,可进行扶棵,少部分品种(系)发生倒伏,则不扶。及时防治玉米等病虫害。4.3.6收获计产
同NY/T12092006。
4.3.7抗旱指标
抗旱指数按公式(6)计算:
(Y)YM
式中:
DRI-参试品种(系)的抗早指数:Y。-参试品种(系)的旱处理产量:Ym--参试品种(系)的水处理产量:YM--对照品种(系)的水处理产量:YA--为对照品种(系)的旱处理产量。4.3.8玉米花期、灌浆期抗旱性评价标准玉米花期、灌浆期评价标准应符合表3、表4。表3
玉米花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
抗旱指数
1.10-1.29
0.90-1.09
玉米灌浆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抗早指数
1.00-1.19
httn://foodmate.net+(6)
抗早性
极强(HR)
强(R)
中等(MR)
弱(S)
极弱(HS)
极强(HR)
强(R))
中等(MR)
弱(s)
极弱(HS)
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在千旱棚进行。4.4.1种子要求
DB13/T1282—2010
种子要求同GB4404.1一2008,数量满足试验需要,禁止包衣或拌种。4.4.2试验设计
同4.3.2。
3干旱胁迫处理
播种前使0~50cm土层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土5%,在不同生育时期视摘情补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土5%,以便保证一定产量。非干旱胁迫处理
同4.3.4。
4.4.5栽培管理
同4.3.5。
4.4.6收获计产
同NY/T1209—2006。
抗旱指数
同4.3.7。
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玉米全生育期评价标准应符合表5。玉米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标准
抗旱性鉴定规则
抗旱指数
1.00-1.19
0.80-0.99
0.60-0.79
品种(系)、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鉴定应以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结果为准。2其它目的的抗旱鉴定
http:
//wwur
抗旱性
极强(HR)
强(R)
中等(MR)
弱(S)
极弱(HS)
DB13/T1282
应以种子萌发期、苗期、花期、灌浆期的鉴定结果作为该时期评价指标。7
http://foodmate.ne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