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 HJ 580-201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20 20:04:56
- HJ580-2010
- 现行
标准号:
HJ 580-2010
标准名称: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580—2010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il-contained wastewater treating process2010-10-12发布
2011-01-01实施
境保护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0年第73号
HJ580—2010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行,现批准《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等6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5—2010)二、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一2010)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一2010)四、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五、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六、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0—2010)以上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特此公告。
2010年10月12日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设计水量及设计水质.
总体设计
6含油污水处理单元工艺设计
7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施工与验收.
运行维护管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聚结除油装置主要工艺参数及计算公式HJ580—2010
HJ580—2010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中工艺设计、安全与环保、施工与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10月12日批准。本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适用范围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580—2010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油污染为主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峻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CJ60污水处理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计建设[1990]215号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峻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合本标准。
油脂oilandgrease
指乙醇或甘油(丙三醇)与脂肪酸的化合物,称为脂肪酸甘油酯。在常温下,液态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固态脂肪酸甘油酯,称为脂。3.2
含油污水oilwastewater
指主要污染物为油的污水。
浮油floatingoil
指油珠粒径大于100μ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3.4
分散油dispersedoil
指油珠粒径为10~100um,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污水中,不稳定,静置后易形成浮油。3.5
乳化油emulsifiedoil
指油珠粒径小于10um,一般为0.1~2μm,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且油滴在污水中分散度愈大愈稳定。
溶解油dissolvedoil
指以分子状态或化学方式分散于污水中,形成稳定的均相体系,粒径一般小于0.1μm。HJ580—2010
调节隔油池wateradjustingandoilseparationtank指用于调节水质、水量并配置有隔油功能的污水处理构筑物。3.8
隔油池oilseparationtank
指专门用于隔除浮油的污水处理构筑物。3.9
气浮airfloatation
指空气微气泡与油污颗粒结合,增大油污颗粒的浮力,使含油污水中的油污迅速分离的处理方法。3.10
粗粒化coalescenceofoilwater
指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使微细油珠在聚结材料表面集聚成为较大颗粒或油膜,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过程。
级除油处理primarytreatmentofoilwastewater指采用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3.12
二级除油处理secondarytreatmentofoilwastewater指采用气浮、粗粒化、板结、过滤等方法或组合工艺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设计水量及设计水质
4.1设计水量
设计水量应按国家现行工业用水量的规定确定或按式(1)计算。g=Kxqxs
式中:9一—每日产生的含油污水总水量,m/d;9
单位产品污水产生量,m/件;
S-每日生产产品总数量,件;
K—变化系数,根据生产工艺或经验决定。4.2设计水质
金属加工工业、油脂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含油污水,其污染物有油脂、表面活性剂及悬浮杂质。4.2.1
屠宰及肉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产生的含油污水,含有可生化性较强的动植物油脂。设计水质应根据调查资料确定,或参照类似工业水质确定。5总体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对含油污水应进行单独除油处理,以保证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或者后续污水处理工艺过程正常运行。
HJ580—2010
5.1.2含油污水处理工程应根据不同行业含油污水的水质特点,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并根据污水排放去向和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5.1.3含油污水最终处理效果应满足国家或地方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5.1.4含油污水处理深度分为一级除油处理和二级除油处理。一级除油处理出水含油量应控制在30mg/L以下。
5.1.5应根据工厂生产工艺,实现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以减少污水处理水量。5.1.6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检测及控制设备的设置应参照GB50014的规定。同时,仪表的选型应根据污水中油类及悬浮物的含量、腐蚀性物质的特性和管道敷设条件等因素确定。5.2厂址选择
5.2.1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应设在工业区夏季主导风向下方;尽可能选在工业区下游地区。5.2.2应结合工业厂区总体规划,考虑远景发展,并应考虑交通运输、水电供应、水文地质等条件。应参照GB50014中相关规定。
5.3总体布置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总体布置应参照GB50014中相关规定。5.4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5.4.1金属加工工业、油脂化工行业含油污水处理推荐工艺流程如图1。进水一
预处理隔油池气浮调节油→排放图1金属加工、轻工、油脂化工行业含油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图5.4.2屠宰、肉食品加工和餐饮业含油污水处理推荐工艺流程如图2。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沉淀池消毒池图2屠宰、肉食品加工和餐饮业含油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图6含油污水处理单元工艺设计
6.1平流式隔油池
6.1.1平流式隔油池宜用于去除粒径大于等于150μm的油珠。★排放
6.1.2含油污水应该以基本无冲击状态进入隔油池进水配水间,进水配水间的前置构筑物出水水头应小于等于0.2m。
6.1.3进水配水间应为垂直折流式,二室配置,二室隔墙下部0.5m悬空。第一室下向流,第二室上向流。第二室与隔油段用配水墙间隔。6.1.4进水配水墙配水孔应设置于水面下0.5m,池底上0.8m处。配水孔孔口流速应为20~50mm/s。6.1.5含油污水在隔油段的计算水平流速应为25mm/s。6.1.6
单格池宽应小于等于6m,隔油段长宽比应不小于4。6.1.7
隔油段的有效水深应小于等于2m,池体超高应小于等于0.4m。隔油段后应接出水间,出水间为单室配置。出水间与隔油段以出水配水墙间隔,以隔油段出水3
HJ580—2010
堰保持隔油段液面。隔油段之后接集水槽和出水管。6.1.9出水配水墙配水孔应设置于水面下0.8m,池底上0.5m处。配水孔孔口流速应为20~50mm/s。6.1.10
隔油段池底宜设刮油刮泥机,刮板移动速度应小于2m/min。隔油段排泥管直径应大于200mm,管端可接压力水管用以冲洗排泥管。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宜大于0.4m,侧面倾角45°~60%,且池底向污泥斗坡度为0.01~6.1.12
6.1.13集油管宜为@200~300mm,当池宽在4.5m以上时,集油管串联不应超过4根。6.1.14在寒冷地区,集油管及隔油池宜设置加热设施。隔油池附近应有蒸汽管道接头,以备需要时清理管道或灭火。
6.1.15隔油池宜设非燃烧材料制成的盖板,并应设置蒸汽灭火设施。6.2斜板隔油池
6.2.1斜板隔油池宜用于去除粒径大于80μm的油珠。6.2.2含油污水应该以基本无冲击状态进入斜板隔油池进水配水区,进水配水区的前置构筑物出水水头应小于等于0.2m。
6.2.3上浮段表面水力负荷宜为0.6~0.8m/(m2-h)6.2.4斜板净距离宜采用40mm,倾角应小于等于45°,板间流速宜为3~7mm/s,板间水力条件为雷诺数Re小于500:弗劳德数Fr大于10。雷诺数根据式(2)计算:
弗劳德数根据式(3)计算:
式中:V——水平流速,m/s;
R——水力半径,m;
水的运动黏度,m/s2;
一重力加速度,9.81m2/s。
池内应设浮油收集、斜板清洗和池底排泥等设施。6.2.5
斜板材料应耐腐蚀、光洁度好、不沾油。池内刮油泥速度宜小于等于15mm/s,板体间和池壁间应严密无缝隙,不渗漏。6.2.7
6.2.8排泥管直径应大于等于200mm,管端可接压力水管用以冲洗排泥管。6.3溶气气浮
6.3.1溶气气浮除油宜用于含油量和表面活性物质低的含油污水,用来去除污水中比重接近于1的微细悬浮物和粒径大于0.05μm油污。进水pH值6.5~8.5,含油量小于100mg/L。6.3.2溶气气浮装置应由池体和溶气系统两部分组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6.3.2.1溶气气浮法宜一间气浮池,配一个溶气端。6.3.2.2溶气罐工作压力宜采用0.30.5MPa。6.3.2.3空气量以体积计,可按污水量5%~10%计算,设计空气量应按照25%过量考虑。6.3.2.4污水在溶气罐内停留时间应根据罐的型式确定,一般宜为14min,罐内应有促进气、水充分混合的措施。
6.3.2.5采用部分回流的溶气罐宜选用动态式,并应有水位控制措施。4
6.3.2.6溶气释放器的选用应根据含油污水水质、处理流程和释放器性能确定。6.3.3加药反应
凝聚剂应在含油污水进入溶气反应段之前投加,并可适量投加助凝剂。6.3.3.1
溶气反应段反应时间宜为10~15min。6.3.3.2
投加药剂品种及数量应根据进水水质确定,不得造成二次污染。药剂溶解池须防腐,应并联两间,交替使用。6.3.4气浮池
根据水量大小气浮池可采用矩形或圆形。矩形气浮池每格池宽应小于等于4.5m,长宽比宜为34。矩形气浮池有效水深宜为2.0~2.5m,超高应大于等于0.4m。污水在气浮池分离段停留时间宜小于等于1h。污水在矩形气浮池内的水平流速宜小于等于10mm/s。气浮池应配备液位自动控制装置,保障浮沫挡板的适宜位置。气浮池端部应设置集沫和废油储槽。气浮池顶部应设置刮泡沫机,刮泡沫机的移动速度宜为1~5m/min。气浮池底部应设排泥管。
6.3.5全溶气气浮和部分加压溶气气浮推荐全溶气气浮和部分加压溶气气浮基本工艺流程如图3。6.3.5.1
压缩空气
进水,
落气罐
气浮池
◆出水
图3全溶气气浮和部分加压溶气气浮基本工艺流程图HJ580—2010
6.3.5.2投加药剂:药剂的品种和数量应根据进水水质经试验确定:聚合铝25~35mg/L;硫酸铝60~80mg/L;聚合铁15~30mg/L;有机高分子凝聚剂1~10mg/L。6.3.5.3混凝反应:宜采用管道混合器,可不设反应室。6.3.6部分回流溶气气浮
6.3.6.1推荐部分回流溶气气浮基本工艺流程如图4。压缩空气
潜气罐
反应室
气浮池
→出水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基本工艺流程图6.3.6.2回流比宜为进水的25%~50%。但当水质较差,且水量不大时,可适当加大回流比。6.3.6.3投加药剂:药剂的品种和数量应根据进水水质经试验确定:聚合铝15~25mg/L;硫酸铝40~60mg/L;聚合铁10~20mg/L;有机高分子凝聚剂1~8mg/L。6.3.6.4混凝反应:管道混合,阻力损失小于等于0.3m;机械混合,搅拌桨叶速度宜为0.5m/s左右,混合时间宜为30s。机械反应室(一级机械搅拌)、平流反应室、旋流反应室或涡流反应室水流线速度从0.5~1.0m/s降至0.3~0.5m/s,反应时间310min。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il-contained wastewater treating process2010-10-12发布
2011-01-01实施
境保护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0年第73号
HJ580—2010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行,现批准《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等6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5—2010)二、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一2010)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一2010)四、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五、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六、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0—2010)以上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特此公告。
2010年10月12日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设计水量及设计水质.
总体设计
6含油污水处理单元工艺设计
7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施工与验收.
运行维护管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聚结除油装置主要工艺参数及计算公式HJ580—2010
HJ580—2010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中工艺设计、安全与环保、施工与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10月12日批准。本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适用范围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580—2010
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油污染为主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峻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CJ60污水处理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计建设[1990]215号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峻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合本标准。
油脂oilandgrease
指乙醇或甘油(丙三醇)与脂肪酸的化合物,称为脂肪酸甘油酯。在常温下,液态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固态脂肪酸甘油酯,称为脂。3.2
含油污水oilwastewater
指主要污染物为油的污水。
浮油floatingoil
指油珠粒径大于100μ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3.4
分散油dispersedoil
指油珠粒径为10~100um,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污水中,不稳定,静置后易形成浮油。3.5
乳化油emulsifiedoil
指油珠粒径小于10um,一般为0.1~2μm,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且油滴在污水中分散度愈大愈稳定。
溶解油dissolvedoil
指以分子状态或化学方式分散于污水中,形成稳定的均相体系,粒径一般小于0.1μm。HJ580—2010
调节隔油池wateradjustingandoilseparationtank指用于调节水质、水量并配置有隔油功能的污水处理构筑物。3.8
隔油池oilseparationtank
指专门用于隔除浮油的污水处理构筑物。3.9
气浮airfloatation
指空气微气泡与油污颗粒结合,增大油污颗粒的浮力,使含油污水中的油污迅速分离的处理方法。3.10
粗粒化coalescenceofoilwater
指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使微细油珠在聚结材料表面集聚成为较大颗粒或油膜,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过程。
级除油处理primarytreatmentofoilwastewater指采用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3.12
二级除油处理secondarytreatmentofoilwastewater指采用气浮、粗粒化、板结、过滤等方法或组合工艺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设计水量及设计水质
4.1设计水量
设计水量应按国家现行工业用水量的规定确定或按式(1)计算。g=Kxqxs
式中:9一—每日产生的含油污水总水量,m/d;9
单位产品污水产生量,m/件;
S-每日生产产品总数量,件;
K—变化系数,根据生产工艺或经验决定。4.2设计水质
金属加工工业、油脂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含油污水,其污染物有油脂、表面活性剂及悬浮杂质。4.2.1
屠宰及肉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产生的含油污水,含有可生化性较强的动植物油脂。设计水质应根据调查资料确定,或参照类似工业水质确定。5总体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对含油污水应进行单独除油处理,以保证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或者后续污水处理工艺过程正常运行。
HJ580—2010
5.1.2含油污水处理工程应根据不同行业含油污水的水质特点,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并根据污水排放去向和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5.1.3含油污水最终处理效果应满足国家或地方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5.1.4含油污水处理深度分为一级除油处理和二级除油处理。一级除油处理出水含油量应控制在30mg/L以下。
5.1.5应根据工厂生产工艺,实现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以减少污水处理水量。5.1.6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检测及控制设备的设置应参照GB50014的规定。同时,仪表的选型应根据污水中油类及悬浮物的含量、腐蚀性物质的特性和管道敷设条件等因素确定。5.2厂址选择
5.2.1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应设在工业区夏季主导风向下方;尽可能选在工业区下游地区。5.2.2应结合工业厂区总体规划,考虑远景发展,并应考虑交通运输、水电供应、水文地质等条件。应参照GB50014中相关规定。
5.3总体布置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总体布置应参照GB50014中相关规定。5.4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5.4.1金属加工工业、油脂化工行业含油污水处理推荐工艺流程如图1。进水一
预处理隔油池气浮调节油→排放图1金属加工、轻工、油脂化工行业含油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图5.4.2屠宰、肉食品加工和餐饮业含油污水处理推荐工艺流程如图2。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沉淀池消毒池图2屠宰、肉食品加工和餐饮业含油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图6含油污水处理单元工艺设计
6.1平流式隔油池
6.1.1平流式隔油池宜用于去除粒径大于等于150μm的油珠。★排放
6.1.2含油污水应该以基本无冲击状态进入隔油池进水配水间,进水配水间的前置构筑物出水水头应小于等于0.2m。
6.1.3进水配水间应为垂直折流式,二室配置,二室隔墙下部0.5m悬空。第一室下向流,第二室上向流。第二室与隔油段用配水墙间隔。6.1.4进水配水墙配水孔应设置于水面下0.5m,池底上0.8m处。配水孔孔口流速应为20~50mm/s。6.1.5含油污水在隔油段的计算水平流速应为25mm/s。6.1.6
单格池宽应小于等于6m,隔油段长宽比应不小于4。6.1.7
隔油段的有效水深应小于等于2m,池体超高应小于等于0.4m。隔油段后应接出水间,出水间为单室配置。出水间与隔油段以出水配水墙间隔,以隔油段出水3
HJ580—2010
堰保持隔油段液面。隔油段之后接集水槽和出水管。6.1.9出水配水墙配水孔应设置于水面下0.8m,池底上0.5m处。配水孔孔口流速应为20~50mm/s。6.1.10
隔油段池底宜设刮油刮泥机,刮板移动速度应小于2m/min。隔油段排泥管直径应大于200mm,管端可接压力水管用以冲洗排泥管。污泥斗深度一般为0.5m,底宽宜大于0.4m,侧面倾角45°~60%,且池底向污泥斗坡度为0.01~6.1.12
6.1.13集油管宜为@200~300mm,当池宽在4.5m以上时,集油管串联不应超过4根。6.1.14在寒冷地区,集油管及隔油池宜设置加热设施。隔油池附近应有蒸汽管道接头,以备需要时清理管道或灭火。
6.1.15隔油池宜设非燃烧材料制成的盖板,并应设置蒸汽灭火设施。6.2斜板隔油池
6.2.1斜板隔油池宜用于去除粒径大于80μm的油珠。6.2.2含油污水应该以基本无冲击状态进入斜板隔油池进水配水区,进水配水区的前置构筑物出水水头应小于等于0.2m。
6.2.3上浮段表面水力负荷宜为0.6~0.8m/(m2-h)6.2.4斜板净距离宜采用40mm,倾角应小于等于45°,板间流速宜为3~7mm/s,板间水力条件为雷诺数Re小于500:弗劳德数Fr大于10。雷诺数根据式(2)计算:
弗劳德数根据式(3)计算:
式中:V——水平流速,m/s;
R——水力半径,m;
水的运动黏度,m/s2;
一重力加速度,9.81m2/s。
池内应设浮油收集、斜板清洗和池底排泥等设施。6.2.5
斜板材料应耐腐蚀、光洁度好、不沾油。池内刮油泥速度宜小于等于15mm/s,板体间和池壁间应严密无缝隙,不渗漏。6.2.7
6.2.8排泥管直径应大于等于200mm,管端可接压力水管用以冲洗排泥管。6.3溶气气浮
6.3.1溶气气浮除油宜用于含油量和表面活性物质低的含油污水,用来去除污水中比重接近于1的微细悬浮物和粒径大于0.05μm油污。进水pH值6.5~8.5,含油量小于100mg/L。6.3.2溶气气浮装置应由池体和溶气系统两部分组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6.3.2.1溶气气浮法宜一间气浮池,配一个溶气端。6.3.2.2溶气罐工作压力宜采用0.30.5MPa。6.3.2.3空气量以体积计,可按污水量5%~10%计算,设计空气量应按照25%过量考虑。6.3.2.4污水在溶气罐内停留时间应根据罐的型式确定,一般宜为14min,罐内应有促进气、水充分混合的措施。
6.3.2.5采用部分回流的溶气罐宜选用动态式,并应有水位控制措施。4
6.3.2.6溶气释放器的选用应根据含油污水水质、处理流程和释放器性能确定。6.3.3加药反应
凝聚剂应在含油污水进入溶气反应段之前投加,并可适量投加助凝剂。6.3.3.1
溶气反应段反应时间宜为10~15min。6.3.3.2
投加药剂品种及数量应根据进水水质确定,不得造成二次污染。药剂溶解池须防腐,应并联两间,交替使用。6.3.4气浮池
根据水量大小气浮池可采用矩形或圆形。矩形气浮池每格池宽应小于等于4.5m,长宽比宜为34。矩形气浮池有效水深宜为2.0~2.5m,超高应大于等于0.4m。污水在气浮池分离段停留时间宜小于等于1h。污水在矩形气浮池内的水平流速宜小于等于10mm/s。气浮池应配备液位自动控制装置,保障浮沫挡板的适宜位置。气浮池端部应设置集沫和废油储槽。气浮池顶部应设置刮泡沫机,刮泡沫机的移动速度宜为1~5m/min。气浮池底部应设排泥管。
6.3.5全溶气气浮和部分加压溶气气浮推荐全溶气气浮和部分加压溶气气浮基本工艺流程如图3。6.3.5.1
压缩空气
进水,
落气罐
气浮池
◆出水
图3全溶气气浮和部分加压溶气气浮基本工艺流程图HJ580—2010
6.3.5.2投加药剂:药剂的品种和数量应根据进水水质经试验确定:聚合铝25~35mg/L;硫酸铝60~80mg/L;聚合铁15~30mg/L;有机高分子凝聚剂1~10mg/L。6.3.5.3混凝反应:宜采用管道混合器,可不设反应室。6.3.6部分回流溶气气浮
6.3.6.1推荐部分回流溶气气浮基本工艺流程如图4。压缩空气
潜气罐
反应室
气浮池
→出水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基本工艺流程图6.3.6.2回流比宜为进水的25%~50%。但当水质较差,且水量不大时,可适当加大回流比。6.3.6.3投加药剂:药剂的品种和数量应根据进水水质经试验确定:聚合铝15~25mg/L;硫酸铝40~60mg/L;聚合铁10~20mg/L;有机高分子凝聚剂1~8mg/L。6.3.6.4混凝反应:管道混合,阻力损失小于等于0.3m;机械混合,搅拌桨叶速度宜为0.5m/s左右,混合时间宜为30s。机械反应室(一级机械搅拌)、平流反应室、旋流反应室或涡流反应室水流线速度从0.5~1.0m/s降至0.3~0.5m/s,反应时间310min。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HJ571-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人造板及其制品
- HJ585-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 HJ568-2010 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 HJ569-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箱包
- HJ573-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喷墨盒
- HJ572-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文具
- HJ568-2010 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 HJ581-2010 清洁生产标准 酒精制造业
- HJ/T327-200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滤袋
- HJ/T419-2007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 HJ731-2014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 HJ/T369-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 HJ/T290-2006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
- HJ1132-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
- HJ945.3-2020 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