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 惠明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13:57:19
  • DB33/T797-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 33/T 797-2010

  • 标准名称:

    地理标志产品 惠明茶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 33/T 797-2010 地理标志产品 惠明茶 DB33/T797-201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7.140.10
DB33/T7972010
地理标志产品惠明茶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 Huiming tea2010-08-17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09-17实施
DB33/T797—2010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而制定。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行业协会、景宁畲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景宁备族自治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佐淼、叶昌松、吴敏敏、林多聪、刘建平、王建林1范围
地理标志产品惠明茶
DB33/T797—2010
本标准规定了惠明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与生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惠明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
GB2762
GB2763
GB7718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02
GB/T8304
GB/T8305
GB/T8306
GB/T8311
GB/T8313
GB/T8314
GB11767
茶取样
茶水分测定
茶水浸出物测定
总灰分测定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茶茶多酚总量测定
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茶树种苗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NY/T5018-2001
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NY5020
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035
9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
DB33/T47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惠明茶
在标准第4章范围采摘的符合“附录B”B.1.1茶树品种要求的茶树鲜叶,按照传统生产工艺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加工而成,具有“外形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浓高、滋味鲜醇回甘”的绿茶。茶形包括卷曲形和扁条形两种。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DB33/T797—2010
惠明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惠明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附录A5
自然环境与生产
5.1自然环境
5.1.1惠明茶产区地处浙江省南部,瓯江支流小溪流域的山地、丘陵间。温暖多雨,空气湿润。5.1.2茶园土壤主要为红黄壤及其变种,pH值4.5~6.5。5.1.3茶园环境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5.2茶园管理
参见附录B。
鲜叶要求
芽叶完整,色泽鲜绿,匀净。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叶,其嫩度、勾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鲜叶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茶鲜叶质量分级要求
5.4加工
单芽、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芽头均齐,新鲜,不带鱼叶,鳞片、茶蒂、单片等。芽一叶初展为主,芽长于叶,少量一芽一叶,芽叶完整,勾净肥壮,新鲜,不带鱼叶、鳞片、茶蒂、单片等。
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主,芽叶完整,勺净,新鲜,稍带鱼叶。芽二叶初展为主,少量一芽三叶初展。芽叶完整,新鲜,稍带鱼叶,单片等。5.4.1加工环境与设备
加工环境与设备应符合DB33/T479的规定。5.4.2加工工艺
5.4.2.1卷曲形工艺流程bzxz.net
摊放一→杀青→捻揉→做形→提香→成品。5.4.2.2扁条形工艺流程
摊放→杀青→理条—辉锅→提香→成品。6要求
6.1基本要求
DB33/T797—2010
品质正常,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6.2分级
按感官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3感官品质
各级惠明茶感官品质应符合表2、表3的要求。2卷曲形惠明茶的感官品质要求
条索紧细稍弯曲
清澈明亮
嫩香持久
嫩绿明亮
扁平直
嫩绿鲜明
嫩香持久
鲜醇回甘
嫩绿成朵
条索紧细稍弯曲
黄绿明亮
绿明亮
条索紧结弯曲
尚绿润
绿明亮
扁条形惠明茶的感官品质要求
扁平直
黄绿明亮
香高持久
嫩绿明亮
尚扁平直
绿明亮
绿明亮
条索尚紧结
尚匀称
尚洁净
黄绿明亮
尚扁直
尚匀称
尚洁净
黄绿明亮
DB33/T797—2010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4规定
水分/%
水浸出物/%
总灰分/%
粉末/%
游离氨基酸总量/%
茶多酚(%)
质量安全指标
6.5.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理化指标
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规定。6.5.2
6净含量
定量包装规格由企业自定,净含量负偏差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的规定。7
试验方法
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
感官品质
按GB/T23776的规定执行。
理化指标
7.3.1水分
按GB/T8304的规定执行。
2水浸出物
按GB/T8305的规定执行。
总灰分
按GB/T8306的规定执行。
7.3.4粉末
按GB/T8311的规定执行。
7.3.5茶多酚
按GB/T8313的规定执行。
7.3.6游离氨基酸总量
按GB/T8314的规定执行。
7.4质量安全指标
7.4.1污染物限量按GB2762的规定执行。7.4.2农药残留限量按GB2763的规定执行7.5净含量
DB33/T797—2010
按《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的规定执行。8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8.1.1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申请地理标志产品标志: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一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一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8.1.2交收(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出厂)前,生产单位应进行检验。交收(出厂)检验内容为感官、水分、末茶、净含量。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的产品方可交收(出厂)。8.2组批
产地抽样以同期加工、同一规格的茶叶为一个检验批次。市场抽样以同一规格、同一厂家、同一销售单位的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8.3判定规则
8.3.1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技术要求的产品,则判该批次产品为合格品。8.3.2凡劣变、有污染、有异味或卫生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则判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品。
8.3.3除卫生指标外,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或感官指标不符合规定级别的,应在原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复验,复验中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不合格的,判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品。8.3.4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次产品中重新按GB/T8302规定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自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5
DB33/T797—2010
标志、标签、包装
9.1标志、标签
获得批准的企业,可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惠明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9.1.1
产品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9.1.2
惠明茶销售的包装标签应符合GB7718规定。9.1.3
9.2包装
包装容器应干燥、清洁、无异味、无毒,不影响茶叶品质2接触茶叶的包装材料应符合SB/T10035的规定。9.2.2
包装应牢固、防潮、整洁,能保护茶叶品质,10运输、购存
10.1运输
10.1.1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无污染。10.1.2运输中应稳固,应防潮、防淋、防晒。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挤压、碰撞。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和混运2购存
产品应贮于清洁、干燥、阴凉、无异气味的仓库中或冷藏,仓库周围应无异气味污染。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惠明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惠明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A.1128
景守惠明茶产区地理标志区域图光街
金百山组
惠明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同静金员
新星带洗
满井系0
DB33/T7972010
景中县政区园
县政府狂儿
①诚造解验地
高山务区
中心兼区
海湖茶区
·材政料
。白然村
DB33/T797—2010
B.1茶树种植
B.1.1品种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茶园管理
应选用本地群体及适制惠明茶的中小叶品种。B.1.2苗木
苗木插穗应来自于适制惠明茶的茶树半木质化枝条,每年8月~11月以无性繁殖的方式育苗。苗木质量要求按GB11767规定执行。
B.1.3园地选择
茶园应选择保护区范围内海拨300m~1100m,黄泥壤土,pH值4.5~6.5,土层深度在0.5m以上有机质1.5%以上,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茶园环境的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和灌溉水质量参照NY5020的规定。B.1.4茶园开垦
B.1.4.1坡度15°以下平缓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cm以上。坡度15°至25°坡地,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梯面宽应在1.5m以上,然后全面深耕50cm以上。B.1.4.2定植时间分别为2月上旬至3月下旬和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进行。单条种植每公项苗数≤4.5万株:双条种植每公项植苗数≤6万株。B.2茶园管理
B.2.1土壤管理
茶园进行定期耕作。
B.2.2施肥
B.2.2.1施肥时期:春茶前施催芽肥,春茶结束后施追肥,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B.2.2.2肥料种类: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不少于3次。采用NY/T5018-2001中附录A的规定的推荐使用的肥料。
B.2.2.3施肥量:每年施有机肥不少于2500kg/ha,化肥≤750kg/ha。B.2.3病虫害防治
B.2.3.1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必要时采用适量适度的化学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应符合NY/T5018-2001中附录C的规定。
B.2.3.2不应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B.2.4茶树修剪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