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22:44:41
  • GB14925-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14925-2010

  • 标准名称: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 14925-2010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GB14925-201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4925—2010
代替GB14925-2001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Laboratoryanimal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 and housing facilities意质量船
资料专用章
2010-12-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傅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10-01实施
GB14925—2010
本标准的 4.2,4,4.4.1,4,4.5,4.4,6,5.2.1,5.2.2,5.2.3,6.1.2,4,6.2.3,7.2,7.3,7.4,8.2.2,8.3.2,9.1.7,9.2.3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本标准代替GB149252001《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本标准与GB14925—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对标准的范围、引用标准、定义进行了规范;b)对设施、环境、工艺布局的规定更具可操作性;c)对污水、废充物及动物户体处理、笼具、垫料、饮水、动物运输的规定较为具体。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云波、王清勤、陈振文、萨晓婴、张道茹、刘年双。本标准于1994年1月首次发布,于1999年8月进行第一次修订,2001年第二次修订。http://fo
oodmate.net
1范围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GB14925—2010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同时规定了垫料,饮水和笼具的原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动物生产、实验场所的环境条件及设施的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及经常性监督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978
GB18871
GB1948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346
3术语和定义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
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3.2
实验动物生产设施breedingfacilityforlaboratoryanimal用于实验动物生产的建筑物和设备的总和。3.3
实验动物实验设施experimentfacilityforlaboratoryanimal以研究、试验、教学、生物制品和药品及相关产品生产、检定等为目的而进行实验动物试验的建筑物和设备的总和。
实验动物特殊实验设施hazardexperimentfacilityforlahoratoryanimal包括感染动物实验设施(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应用放射性物质或有害化学物质等进行动物实验的设施。
普通环境conventionalenvironment符合实验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控制人员和物品,动物出人,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何育基础级实验动物。
http:
GB14925—2010
屏障环境barricr environment
符合动物居住的要求,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的进出,适用于饲育清洁级和/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pathogenfree,SPF)级实验动物3.7
隔离环境isolationenvironment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持无菌状态或无外源污染物。隔离装置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应无菌,动物和物料的动态传递须经特殊的传递系统,该系统既能保证与环境的绝对隔离,又能满足转运动物时保持与内环境一致。适用于伺育无特定病原体级,悉生(gmalabiotic)及无菌(gcrmfree)级实验动物。
洁净度5级cleanlinesselass5
空气中大于等于0./的尘粒数大于352pc/m到小于等于3520pc/m,大于等于1μm的尘粒数大于83pc/m到小等于832ne/mg,大于等于5m的尘粒数小于等于29pc/m。3.9
洁净度7级
cleaniiness class7
空气中大于等于0.um的尘粒数大于200pc/m到小于等于352000pc/m,人于等于1um35
的尘粒数人于8320pc/m到小于等于83200pc/ml,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大于293pe/m2到小于S
等于2930pe/m
Cleanliness class 8
洁净度8级
空气中大于等0.5μm的牛粒数大于352000pe/m到小于等于3520000Pc/m于等于
大于等于5um的尘粒数大于2930pc/m31gn的尘粒数大于83200pe/m
到小于等于832000p/m
到小于等于29309
4设施
4.1分类
按照设施的使用功能为实验动物生产设施实验动物实验设施和实验动物特殊实验设施。4.2选址
生产设施宜远离可能产生交叉感染的动物饲养场所。4.2.1应避开自然疫源地。
4.2.2宜选在环境空气质量及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4.2.3宜远离有严重空气污染、振动或噪声干扰的铁路、码头、飞机场、交通要道、工厂、贮仓、堆场等区城。
4.2.4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与生活区的距离应符合B19489和GB50346的要求。4.3建筑卫生要求
4.3.1所有围护结构材料均应无毒、无放射性。4.3.2饲养间内墙表面应光滑平整,阴阳角均为圆弧形,易于清洗、消毒。墙面应采用不易脱落、尉腐蚀、无反光、耐冲击的材料。地面应防滑、耐磨、无渗漏。天花板应耐水,耐腐蚀。4.4建筑设施一般要求
4.4.1建筑物门,窗应有良好的密封性,何养间门上应设观察窗。4.4.2走廊净宽度一般不应少于1.5m,门大小应满足设备进出和口常工作的需要,一般净宽度不少于0.8Ⅱ。饲养大型动物的实验动物设施,其走廊和门的宽度和高度应根据实际需要加大尺寸4.4.3饲养间应合理组织气流和布置送排风口的位置,宜避免死角、断流、短路。2
http
4.4.4各类环境控制设备应定期维修保养。GB14925—2010
4.4.5实验动物设施的电力负荷等级,应根据工艺要求按GB50052要求确定。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应采用不低于二级电力负荷供电。4.4.6室内应选择不易积尘的配电设备,由非洁净区进人洁净区及洁净区内的各类管线管口,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5环境
5.1分类
按照空气净化的控制程度,实验动物环境分为普通环境、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见表1。实验动物环境的分类
环境分类
普通环境
屏障环境
隔离环境
技术指标
使用功能
实验动物生产、动物实验、检疫实验动物生产、动物实验、检疫动物实验、检疫
实验动物生产、动物实验、检疫动物实验、检疫
实验动物生产间的环境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5.2.12
表2实验动物生产间的环境技术指标指
温度/℃
最大日温差/℃
相对湿度/%
最小换气次数/(次/h)
动物笼具处气流速度/(m/s)
相通区域的最小静压差/Pa
空气洁净度/级
沉降菌最大平均浓度/
(CFU/0.5h@90mm平m)
氨浓度/(mg/ml)
噪声/dB(A)
小鼠、大鼠
无检出
豚鼠、地鼠
http:
5或70
无检出
适用动物等级
基础动物
清洁动物、SPF动物
清洁动物,SPF动物
SPF动物、悉生动物、无菌动物
SPF动物、悉生动物、无菌动物
犬、猴、猫、免、小型猪
wwwfoodmate.net
5或74
无检出
GB 14925—2010
照度!
最低工作照度
动物照度
答夜明暗交替时间/
注1:表中一表示不作要录
小鼠、大鼠
注2:表中氨浓度指标为动态指标隔离
表2(续)
豚鼠、地鼠
15~-20
大、猴、猫、兔、小型猪
12/12或10/14
100~200
注3:普通环境的温度温和换气次数指标为参考值,可在此范圈内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选用,但应控制日温差。注1:温度、相对湿度、压净是日常性检测指标:日温差、噪声、气流速度、照度、氢气度为监督性检测指标;空气洁净度、换
光次数沉降菌最大平均港度、昼夜明暗交替时间为必要时检测指标
注5:静态检测原氨浓使外的所有指标,动态检测日常性检测指标和监督性检测指标,设施设备调试和/或更换过滤器后检测必要检测指标
为降低能耗
b可根据动物
车时间可降低换气次数,但不应低于10次/h中饲养密度适当增加。
中美甲
“指隔离设备内江静压差。
求选择参数,用于饲养无装动物和免疫缺陷动物时,洁净度应达到5级d根据设备的
动物实验间的环境技术指
表3的要求,特殊动物实验设施动物实验间的技术指标除标应符合
SayVaNs
满足表3的要求外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表3动物实验间的环境技术指标
温度/℃
最大日温差/
相对湿度/%
最小换气欧数/(次/h)
动物笼具处气流速度/(m/s)
相通区域的最小静压差/Pa
空气洁净度/级
小鼠、大段
20--25
豚鼠、地殿
18--29
5或74
http://foodmate.net、猴、猫、兔、小型猪
16--26
20--26
5或70
沉降菌最大平均浓度/
(CFU/0.5h.@90mm平Ⅲ)
氨浓度/(mg/m2)
噪声uB(A)
照度/
最低工作照度
动物照度
垒夜明暗交替时间/h
注1:表中一表示不作要求
小鼠、大鼠
注2:表中氨浓度指标为动态指标隔离
无检出
表3(续)
豚鼠、地鼠
无检出
GB14925—2010
犬猴、猫、兔、小型猪
12/12或10/14
100~200
无检出
无检出
注3:温度,相对湿度、压差是日常性检测指标:目温差、噪声、气流速度、照度、氨气浓度为监督性检测指标:空气洁净度,换气次数,沉降菌最人平均浓度、昼夜明暗交替时间为必要时检测指标。注4:静态检测除氨浓度外的所有指标,动态检测日常性检测指标和监督性检测指标,设施设备调试和/或更换过滤器后检测必要检测指标。
为降低能耗,非工作时间可降低换气次数,但不应低于10次/h。b可根据动物种类和饲养密度适当增加。指隔离设备内外静压差。
d根据设备的要求选择参数。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免疫缺陷动物时,洁净度应达到5级。5.2.3
屏障环境设施的辅助用房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屏障环境设施的辅助用房主要技术指标洁净度
房间名称
洁物储存室
无害化消毒室
洁净走廊
污物走廊
入口缓冲间
出口缓冲间
清洗消毒室
最小换气次数/
(次/h)
15或10
15或10
15或10
15或10
相通区域的
最小压差/Pa
http:/
温度/
相对湿度!
30--70
foodmate.net
噪声/
最低照度/
GB14925—2010
房问名称
淋浴室
更(脱、穿普通衣、
工作服)
洁净度
最小换气次数/
(次/h)
表4(续)
相通区域的
最小压差/Pa
温度/
相对湿度/
实验动物生产设施的待发室,检疫观察室和隔离室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动物实验设施的检疫观察室和隔离室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同时符合GB19489和GB50346的规定。噪声/Www.bzxZ.net
最低照度
正压屏障环境的单走廊设施应保证动物生产区,动物实验区压力最高。正压屏障环境的双走廊或多走廊设施应保证洁净走廊的压力高于动物生产区,动物实验区:动物生产区、动物实验区的压力高于污物走廊注:表中一表示不作要求。
6工艺布局
6.1区域布局
6.1.1前区的设置
包括办公室、维修室、库房,饲料室、般走廊。6.1.2饲育区的设置
6.1.2.1生产区:包括隔离检疫室、缓冲间,风淋室、育种室、扩大群饲育室,生产群饲育室、待发室、清洁物品贮藏室、消荐后室、走廊。6.1.2.2动物实验区:包括缓冲间、风淋室、检疫间、隔离室、操作室、手术室、饲育间、清洁物品贮藏室、消毒后室,走廊。基础级大动物检疫间必须与动物饲养区分开设置。61.2.3辅助区:包括仓库、洗刷消毒室、废弃物品存放处理间(设备)、解剖室、密闭式实验动物户体冷藏存放间(设备)、机械设备室、淋浴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更衣室。6.1.2.4动物实验设施应与动物生产设施分开设置。6.2其他设施
6.2.1有关放射性动物实验室除满足本标准外,还应按照GB18871进行。6.2.2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除满足本标准外,还应符合GB19489和GB50346的要求。6.2.3感染实验,染毒试验均应在负压设施或负压设备内操作。6.3设备
6.3.1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设备及其辅助设施应布局合理,其技术指标应达到生产设施环境技术指标要求(表2表4)。
6.3.2动物实验使用设备及其辅助设施应布局合理,技术指标应达到实验设施环境技术指标要求(表3表4)
7污水,废弃物及动物户体处理
7.1实验动物利动物实验设施应有相对独立的污水初级处理设备或化粪池,来自于动物的粪尿、笼器具洗刷用水、废弃的消毒液、实验中废弃的试波等污水应经处理并达到GB8978二类一级标准要求后排放。
7.2感染动物实验室所产生的废水,必须先彻底火菌后方可排出。7.3实验动物废垫料应集中作无害化处理。一次性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及实验废弃物等应按医院6
htt
GB14925—2010
污物处理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注射针头、刀片等锐利物品应收集到利器盒中统一处理。感染动物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须先行高压灭菌后再作处理。放射性动物实验所产生放射性沾染废弃物应按GB18871的要求处理。
7.4动物户体及组织应装入专用户体袋中存放于户体冷藏柜(间)或冰柜内,集中作无害化处理。感染动物实验的动物户体及组织须经高压灭菌器灭菌后传出实验室再作相应处理。笼具、垫料、饮水
8.1笼具
8.1.1笼具的材质应符合动物的健康和福利要求,无毒、无害、无放射性、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耐冲击,易清洗、易消毒灭菌。
8.1.2笼具的内外边角均应圆滑、无锐口,动物不易噬咬,咀嚼。笼子内部无尖锐的突起伤害到动物。笼具的门或盖有防备装置,能防止动物自已打开笼具或打开时发生意外伤害或逃逸。笼具应限制动物身体伸出受到伤害,伤害人类或邻近的动物。8.1.3带用实验动物笼具的大小最低应满足表5的要求,实验用大型动物的笼具尺寸应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和操作的需求。
表5常用实验动物所需居所最小空间小鼠
底板面积/m
笼内高度/m
底板面积/m
笼内高度/m
底板面积/m
笼内高度/m
8.2垫料
单养时
单养时
单养时
单养时
单养时
单养时
(窝)
(窝)
(窝)
单养时
单养时
单养时
0.76(栖木)
单养时
单养时
10~20kg>20kg
单养时
单养时
单养时
(窝)
单养时
单养时
单养时
单养时
单养时
单养时
(窝)
单养时
单养时
8.2.1垫料的材质应符合动物的健康和福利要求,应满足吸湿性好、尘埃少、无异味、无毒性、无油脂、耐高温,耐高压等条件。
8.2.2垫料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8.3饮水
8.3.1基础级实验动物的饮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7
http://www
GB14925—2010
8.3.2清洁级及其以上级别实验动物的饮水应达到无菌要求,9动物运输
9.1运输笼具
9.1.1运输活体动物的笼具结构应适应动物特点,材质应符合动物的健康和福利要求,并符合运输规范和要求。
9.1.2运输笼具必须足够坚固,能防止动物破坏、逃逸或接触外界,并能经受正常运输。9.1.3运输笼具的人小和形状应适于被运输动物的生物特性,在符合运输要求的前提下要使动物感觉舒适。
9.1.4运输笼具内部和边缘无可伤害到动物的锐角或突起。9.1.5运输笼具的外面应具有适合于搬动的把手或能够握住的把柄,搬运者与笼具内的动物不能有身体接触。
9.1.6在紧急情况下,运输笼具要容易打开门,将活体动物移出。9.1.7运输笼具应符合微生物控制的等级要求,并且必须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清洗和消毒。9.1.8可移动的动物笼具应在动物笼具顶部或侧面标上“活体实验动物”的字样,并用箭头或其他标志标明动物笼具正确立放的位置。运输笼具上应标明运输该动物的注意事项。9.2运输工具
9.2.1运输工具能够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维持动物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的需要,并应避免运输时运输工具的废气进人。
9.2.2运输工具应配备空调等设备,使实验动物周围环境的温度符合相应等级要求,以保证动物的质量。
9.2.3运输工其在每次运输实验动物前后均应进行消毒。9.2.4如果运输时间超过6h,宜配备符合要求的饲料和饮水设备。10检测
10.1设施环境技术指标检测方法见本标准附录A~附录I.10.2设备环境技术指标检测方法参考附录A-附录I执行。除检测设备内部技术指标外,还应检测设备所处房间环境的温湿度、噪声指标,8
A.1测定条件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温湿度测定
GB14925—2010
A.1.1在设施峻工空调系统运转48h后或设施正常运行之中进行测定。测定时,应根据设施设计要求的空调和洁净等级确定动物饲育区及实验工作区,并在区内布置测点。A.1.2一般饲育室应选择动物笼具放置区域范国为动物伺育区。A.1.3恒温恒湿房间离围护结构0.5m,离地面高度0.1m~2m处为饲育区。A.1.4洁净房间垂直平行流和乱流的饲育区与恒温恒湿房间相同。A.2测量仪器
A.2.1测量仪器精密度为0.1以上标准水银干湿温度计及热敏电阻式数字型温湿度测定仪。A.2.2测量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A,3测定方法
A.3.1当设施环境温度波动范围大于2℃,室内相对湿度波动范围大于10%,温湿度测定宜连续进行8h,每次测定间隔为15min30min。A.3.2乱流洁净室按洁净面积不大于50m至少布置测定5个测点,每增加20m~50m增加3个5个位点。
http://foo
nateno
GB14925—2010
B.1测定条件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气流速度测定
在设施运转接近设计负荷,连续运行48h以上进行测定。B.2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为精密度为0.01以上的热球式电风速计,或智能化数字显示式风速计,校准仪器后B.2. 1
进行检测。
B.2.2测量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B.3测定方法
B.3.1布点
B.3.1.1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目的确定动物饲育区和实验工作区,要在区内布置测点,B. 3. 1.2
一般空调房间应选择放置在实验动物宠真处的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布点尚无安装笼具时在离围护结构0.5m.离地高度1.0m及室内中心位置布点。B.3.2测定方法
B.3.2.1检测在实验工作区或动物饲育区内进行,当无特殊要求时,于地面高度1.0m处进行测定。B.3.2.2乱流洁净室按洁净面积不大于50tm至少布置测定5个测点,每增加20m~~50m2增加3个~5个位点。
B.4数据整理
B.4.1每个测点的数据应在测试仪器稳定运行条件下测定,数字稳定10s后读取。B.4.2乱流洁净室内取各测定点平值,并根据各测定点各次测定值判定室内气流速度变动范围及稳定状态。
金品水网h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