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三氯蔗糖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23:50:57
  • GB25531-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25531-2010

  • 标准名称:

    食品添加剂 三氯蔗糖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 25531-2010 食品添加剂 三氯蔗糖 GB25531-201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553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
2010-12-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1-02-2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255312010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
255312010
本标准适用于以蔗糖为原料,用氯原子选择性取代三个羟基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3
3.1化学名称
1,6-二氯-1,6-二脱氧-β-D-呋喃果糖-4-氯-4-脱氧-a-D-呋喃半乳糖苷3.2分子式
C12H19Cl3Og
3.3结构式
3.4相对分子质量
397.63(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技术要求
4.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OH
表1感官要求
组织状态
白色至近白色
结晶性粉末
检验方法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组织状态,并膜其味。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三氯蔗糖(以干基计),w/%
比旋光度am(20℃,D)/[()dmkg]水分,w/%
灼烧残渣,w/%
水解产物
相关物质
甲醇,w/%
铅(Pb)/(mg/kg)
“称样量为1g~2g。
表2理化指标
98.0~102.0
+84.0~+87.5
通过检验
通过检验
255312010
检验方法
附录A中A3
附录A中A.4
GB/T6283
GB/T97414
附录A中A.5
附录A中A.6
附录A中A.7
GB5009.12
A.1一般规定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GB25531—2010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水。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本试验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A.2鉴别试验
A.2.1在检测三氯蔗糖含量试验中,试样液在液相色谱图中的主峰保留时间应与标准溶液中三氯蔗糖的保留时间相同。
A.2.2在检测相关物质试验中,试样液在薄层色谱图中主色斑的R/值应与标准溶液主色斑的R值相同。
A.3三氯蔗糖的测定
A.3.1试剂和材料
a)乙睛:色谱纯。
b)三氯蔗糖标准品:质量分数≥98.0%。A.3.2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示差折光检测器,或其他等效的检测器。A.3.3参考色谱条件
a)色谱柱:Ci8反相色谱柱,8mmX10cm,粒度5um:或其他等效的色谱柱。b)流动相:将150mL乙睛与850mL水混合均匀后,用0.45um滤膜过滤,超声脱气后备用。c)柱温:室温。
d)流动相流速:1.5mL/min。
e)进样量:20μL。
f)三氯照糖保留时间:9min左右,为确保获得所需的保留时间,必要时可以调整流动相的比例,注:系统适用性为重复注入标准溶液两次,所得响应面积的相对误差小于2.0%A.3.4分析步骤
A.3.4.1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0.025g三氯燕糖标准品(精确至0.0001g),用流动相溶解,移入25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至刻度,所得溶液用0.45um滤膜过滤,滤液备用。A.3.4.2试样液的制备
称取约0.025g试样(精确至0.0001g),用流动相溶解,移入25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至刻度,所得溶液用0.45um滤膜过滤,滤液备用。A.3.5测定
在A.3.3参考色谱条件下,分别对标准溶液和试样液进行测定,进样量为20μL,重复进样一次,3
计算出其主峰面积平均值,
A.3.6结果计算
三氯蔗糖的含量X按公式(A.1)计算:X
式中:
X试样中三氯蔗糖的含量,%;
A,×M.×P
A,×Mu×(1-X)
Au—试样液色谱主峰面积的平均值;Ms称取的三氯蔗糖标准品质量,单位为克(g);P
三氯蔗糖标准品中标示的三氯煎糖的含量,%:As——标准溶液色谱主峰面积的平均值;Mu称取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X—实测试样的水分含量,%。
GB255312010
.(A.1)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
A.4比旋光度的测定
A.4.1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1g),用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测定温度为20℃±0.5℃。
比旋光度αm20℃,D)数值以(°)dm2kg表示,按公式(A.2)计算:αm(20°C,D):
式中:
测得的旋光角,单位为度();
旋光管的长度,单位为分米(dm);α
溶液中有效组分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A.4.2其他按GB/T613-2007的规定进行。A.5
水解产物的测定
试剂和材料
a)p-茴香胺。
邻苯二甲酸。
甲醇。
d)甘露糖醇。
e)果糖。
A.5.2仪器和设备
薄层层析板:涂有0.25mm厚度的Merk硅胶60或其他等效物质。(A.2)
A.5.3分析步骤
A.5.3.1显色剂的制备
GB25531—2010
将1.23gp-茴香胺和1.66g邻苯二甲酸溶于100mL甲醇中。将溶液存放在暗处并冷藏,如果溶液退色则已失效。
A.5.3.2标准溶液A的制备
称取10g甘露糖醇(精确至0.001g),用水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A.5.3.3标准溶液B的制备
分别称取10g甘露糖醇(精确至0.001g)和0.04g果糖(精确至0.0001g),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A.5.3.4试样液的制备
称取2.5g试样(精确至0.001g),用5mL甲醇溶解后,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
A.5.4测定
取标准溶液A、标准溶液B和试样液各5L,分别在同一块薄层层析板的不同位置进行点样,将每份溶液分5次(每次1uL)点于板上,每次点样之间要待样点干燥后再继续点,3份样点的面积要基本相同,点样完毕后用显色剂喷雾后于100℃土2℃烘箱中加热15min,加热后立即在阴暗背景下观察层析板,试样液的色斑呈色不应深于标准溶液B的色斑呈色。注意:如果标准溶液A的点样点变黑,说明层析板加热时间过长,需重新制备。A.6相关物质的测定
试剂和材料
三氯蔗糖标准品:质量分数≥98.0%。b)乙腈。
c)硫酸。
d)甲醇。
e)氯化钠溶液:50g/L。
A.6.2仪器和设备
薄层层析板:涂有0.2mm厚度的C18烷基修饰的硅胶或其他等效物质。A.6.3分析步骤
A.6.3.1展开剂的制备
展开剂:氯化钠溶液:乙睛=70:30(体积比)。A.6.3.2显色剂的制备
配制15%硫酸的甲醇溶液(体积分数)。A.6.3.3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0.5g三氯蔗糖标准品(精确至0.001g),溶解于5.0mL甲醇中,此为溶液C。吸取0.5mL的溶液C,用甲醇定容至100mL,此为溶液D。A.6.3.4试样液的制备bzxz.net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01g),溶解于10.0mL甲醇中。5
A.6.4测定
GB25531—2010
取溶液C、溶液D和试样液各5μL,点于薄层层析板底部,将层析板置于盛有展开剂的层析缸中,待展开的溶剂前沿移至15cm时后取出薄层层析板,放置,待展开剂挥发干净后用显色剂喷雾然后于125℃±2℃烘箱中加热10min。试样液主色斑的R,值应与溶液C主色斑的R,值相同,且试样液中其他色斑的呈色应不深于溶液D主色斑的呈色。R,值一一试样展开后斑点到原点的距离与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的比值。A.7甲醇的测定
A.7.1试剂和材料
a)甲醇标准品:色谱纯。
b)正丙醇:色谱纯。
c)吡啶:色谱纯。
A.7.2仪器和设备
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A.7.3参考色谱条件
a)色谱柱:2.1mx4mm(内径)玻璃柱,内填充0.2mm~0.15mm聚苯乙烯型色谱固定相;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b)载气:氮气或氨气。
e)柱温:150℃。
d)进样口温度:200℃。
e)检测器温度:250℃。
f)流速:20mL/min。
g)进样量:1μL。
注:系统适用性为重复注入标准溶液两次,所得响应面积的相对误差小于2.0%。A.7.4分析步骤
A.7.4.1内标溶液的制备
准确吸取1.0mL正丙醇,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吡啶定容至刻度,摇匀。移取5mL该溶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吡啶定容至刻度,摇匀。A.7.4.2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吸取2.0mL甲醇,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内标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移取1.0mL该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内标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A.7.4.3试样液的制备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1g),用内标溶液溶解,移入10mL容量瓶中,用内标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
A.7.5测定
在A.7.3参考色谱条件下,分别对标准溶液和试样液进行测定,进样量为1μL,重复进样次,计算出每次进样甲醇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A.7.6结果计算
甲醇的含量X2按公式(A.3)计算:X,=Rx0.00158
式中:
X—试样中甲醇的含量,%;
Ru—两次进样试样液中甲醇与内标物(正丙醇)峰面积之比的平均值:GB
:(A.3)
255312010
0.00158—标准溶液中甲醇的浓度×甲醇的密度×试样液的体积(2×104×0.79×10);R。两次进样标准溶液中甲醇与内标物(正丙醇)峰面积之比的平均值;Mu称取的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