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检行业标准(SN) >>
- SN/T 2417.1-2010 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 第1部分:岸罐检验
标准号:
SN/T 2417.1-2010
标准名称:
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 第1部分:岸罐检验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0-01-10 -
实施日期:
2010-07-16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48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进口凝析油的检验规程。本部分适用于进口凝析油的岸罐检验。 SN/T 2417.1-2010 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 第1部分:岸罐检验 SN/T2417.1-2010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417.1—2010
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
第1部分:岸罐检验
Rulesforinspectionof importedcondensatePart1:Shoretankinspection
2010-01-10发布
数码防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0-07-16实施
SN/T2417《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系列标准共分为2部分:第1部分:岸罐检验;
第2部分:船舱检验;
本部分为SN/T2417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序锋、梁妙玲、郑建国、郭汉城、叶庆赞、郭武。本部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417.1—2010
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
第1部分:岸罐检验
SN/T2417.1—2010
警告:本部分没有提出与其应用时有关的全部安全问题。在使用前,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卫生规程,并明确其受限制的适用范围。1范围
SN/T2417的本部分规定进口凝析油的检验规程。本部分适用于进口凝析油的岸罐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N/T241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bZxz.net
GB/T1884
GB/T3555
GB/T4016
GB/T4756
GB/T6531
GB/T6533
GB/T6536
GB/T7304
原油和液体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石油产品赛波特颜色测定法(赛波特比色计法)石油产品名词术语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原油和燃料油中沉淀物测定法(抽提法)原油中水和抗淀物测定法(离心法)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
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B/T8020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789
GB/T8929
GB/T17040
GB/T17144
SH/T0604
SH/T0714
ASTMD86
原油水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石油和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实验法(U型震动管法)石脑油中单体烃组成测定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石油产品常压蒸馏测定法
ASTMD156
ASTMD323
ASTMD1298
ASTMD3230
ASTMD4006
ASTMD4007
石油产品赛波特颜色测定法(赛波特颜色比色计法)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比重)、API重度测定法(液体比重计)原油中盐含量测定法(电量法)原油中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
原油中水和沉淀物测定法(离心分离法)ASTM.D4057
ASTMD4294
ASTMD4928
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采样规程
石油及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原油中水含量测定法(库伦卡尔·费休滴定法)1
SN/T2417.1—2010
ASTMD5002
ASTMD5134
ASTMD5191
ASTMD5443
ASTMD5453
ASTMD6378
原油密度和相对密度测定法(数字密度分析仪法)石脑油至正壬烷详细分析测定法(气相色谱法)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微量法)石油馏分至200℃中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的烃类型分析方法(多维气相色谱法)轻烃、发动机燃料和发动机油品种中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石油产品、烃类及烃含氧化合物蒸气压(VPX)测定法(三级膨胀法)ASTMD6470
原油中盐含量测定法(电位滴定法)UOP938液态烃中总汞和汞元素含量测定3术语和定义
GB/T401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检验人员inspectionperson
经过培训,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熟悉相关的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和标准,能够发现储油装备的故障或缺点、能够判别实验仪器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并能对储油装备或仪器设备的故障或缺点对是否进一步使用的可能性与对油品性能和检验结果的潜在响做出正确估计与判断的人员。3.2
凝析油
condensate
即凝析原油,开采原油或湿天然气时,集输的油田伴生气或天然气经压缩冷却后,其中部分轻质烃类凝缩成液态烃,在我国称凝析油,在国外称天然汽油。3.3
检验批inspectionlot
为实施检验而根据合同汇集的同一产地或不同产地、同一批交付或不同批次交付、进口后存放在同一储油罐内或不同储油罐内的单位产品称为检验批,简称批。3.4
完整样品integrityofthesample样品处于没有被改变的完整状态,即所保存的样品和从散装液体中取得时具有相同的组成。3.5
samplingfromshoretank
岸罐取样
为获得检验用样品,用取样器在装油岸罐抽取代表性样品的方法。3.6
samlpeconditioning
样品准备
在制备分析样品时,必须进行匀化,并成为稳定样品。3.7
样品处理
samplehandling
指样品准备、转移、划分和运输。它包括从取样器(接收器)中将样品转移到容器和从容器中将样品转移到进行分析的实验室仪器中。3.8
代表性样品
representativesample
样品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与被取样的总体积的体积平均特性相同的样品。3.9
不合格nonconformity
不满足规范(或合同)的要求。
4取样
制定取样计划及准备
在取样之前,必须先了解如下资料;4.1.12
SN/T2417.1—2010
报检资料。如收发货人的资料、提单、品质报告、物料安全数据单(MSDS)、数重量报告、积载a)
图、空距报告等;
油罐检定表和油罐检定证书;
油罐使用记录;
油品品质和数量记录。
根据上述材料制定取样计划,确定取样单元、取样方法、取样工具和取样安全措施。确定检验批。一般以一个罐为一个检验批。满罐凝析油取样必须考虑前次残油的影响:如果两次装载的是同一种油,按照油面下1/6、1/2、5/6三点位置取样。如果两次装载的不是同一种油,两种油密度相差在1.2%。以上,按照油深从上到下每米取样。4.1.5当油罐里油层的深度小于3m,只取油层的中部样,即油面下1/2的位置。4.1.6样品容器可用马口铁罐或玻璃瓶。使用马口铁罐,内壁应涂过涂料,用配有耐油材料垫片的金属螺旋帽,或者一次性塑料盖密封,确保密封性能良好。4.2安全防护
取样前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见附录A。4.3取样
4.3.1取样器应用气体闭锁装置,取样操作过程中,气体闭锁装置应接地。4.3.2取第一个点样时,取样器应在取样位置上下往复几次,利用油品对取样器的冲刷达到清洗目的。如果取第二种油,也必须按此方法清洗取样器。取样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避免在取样过程中污染油料。
4.3.3第一个点取两次样品,第一次所取样品用于清洗样品容器。样品容器放在装有冰块的箱中,取两个平行样,一个作为检测样,一个作为留样。4.3.4每个点样取进容器后,容器盖要盖上,以减少样品的挥发:取样完成后,样品容器应留20%左右用于膨胀的无油空间,盖紧瓶盖摇匀,然后封识,倒置样品容器,冷藏,样随人走。4.3.5样品到实验室时应置于0℃~1℃的防爆冰箱中。5检测
5.1蒸气压的测定
蒸气压的测定应是第一个试验,测定可按ASTMD6378、ASTMD5191、ASTMD323之一进行。在所有情况下,在打开容器之前,盛试样的容器和在容器中的试样均应冷却到0℃~1℃。取样后应尽快检测。
5.2馏程的测定
馏程的测定按ASTMD86或GB/T6536进行,取样瓶和试样温度0℃~1℃。取样后应尽快检测。
5.3单体烃组成和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测定单体烃(DHA)组成和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PONA)组成的测定按照ASTMD5134、SH/T0714或者ASTMD5443多维气相色谱法进行,试样保存温度0℃~1℃。取样后应尽快检测。5.4密度的测定
密度的测定,自动仪器按ASTMD5002或者SH/T0604进行,密度计法按ASTMD1298或3
SN/T2417.1—2010
GB/T1884进行,试样保存温度0℃1℃。取样后应尽快检测。5.5颜色的测定
颜色的测定按ASTMD156或者GB/T3555进行。5.6水分和沉淀物的测定
5.6.1目视法。将样品注入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下观察,若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沉淀物,可认为凝析油部不含水和沉淀物。5.6.2离心法。按GB/T6533或ASTMD4007测定水分和沉淀物。有异议时,按5.6.3要求测定水分,按5.6.4要求测定沉淀物。
5.6.3按GB/T8929、ASTMD4006或ASTMD4928测定水分ASTMD4928测定应考虑硫醇的干扰。当测定精密度要求较高时,水分测定按-GB/T-8929-进行。5.6.4按GB/T6531测定沉淀物
5.7盐含量的测定
盐含量的测定按ASTMD3230-或-ASTM-D6470进行。5.8总酸值的测定
总酸值的测定按GB/T7304进行
5.9硫含量的测定
总硫含量的测定按GB/T17040、ASTMD4294、ASTMD5453进行。5.1010%蒸余物残炭的测定
10%蒸余物残炭的测定按GB/T17144-进行。5.11汞含量的测定
汞含量的测定按UOP938进行,取样当天检测5.12铅含量的测定
铅含量的测定按GB/T8029/进行,取样当夫检测。6检验结果的判定
6.1在检验中发现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判定该批货物木合格。6.2如果没有限量值,则不做合格判定,仅出具实测结果。
7报告
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
a)依据标准;
取样或测定的日期、时间:
取样或测定的地点;
现场分析或取样后到实验室分析;任何与规定方法偏离的情况。
8.样品保管
样品应保存在密闭的容器内,此容器不与凝析油发生反应。样品应放置在防爆冰箱中,保存温度为0℃~i℃。
样品保存期为60d。法律、标准或客户有要求时可另行规定,但必须以样品品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前提。可能的话,进口索赔样品应保存至结案。A.1综述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安全措施
SN/T2417.1—2010
A.1.1下述安全注意事项都是应该遵守,并应与相应的国家安全规程或石油工业认可的规则一起应用,在执行这些注意事项时都不应与必须遵守的国家或地方的安全规程相冲突。操作人员应充分研究被取凝析油的性质与其危险性相应需要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是否有影响,如有影相应采取预防措施加以解决。A.1.2应对取样人员进行遵守安全注意事项的教育,使取样人员了解和知道取样工作中的潜在的危险。
A.1.3应严格遵守包括进入危险区域的全部安全规程A.1.4在取样期间应注意避免吸人凝析油蒸气,戴上不溶于烃类的防护手套。在有飞戳危险的地方,应戴上眼罩和面罩。在处理含硫凝析油时应附加必要的注意事项。A.2取样人的防护
A.2.1取样前必须了解硫化氢等毒害气体浓度,毒害气体浓度高时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急性硫化氢中毒的诊断、中毒分级、治疗原则、劳动能力鉴定、健康检查的要求等,按照GB8789执行。A.2.2取样前先接触距离取样口至少1m远的接地导鬼部件。使人体的静电荷接地。取样时站在上风口避免吸人油气,在大气电干扰或冰暴风雨期间不进行取样。A.2.3取样时应穿防静电服,站在上风口,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器,当硫化氢气体浓度超过5mg/L时,必须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当硫化氢气体浓度超过10mg/L时,必须进行取样安全评估。取样器应用气体闭锁装置,取样操作过程中气体闭锁装置应接地。A.2.4两个人在顶部平台取样,十个人在地面观察,防止意外发生,A.3设备
A.3.1关于设备的机械性能,应根据有关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适当的设计接收器或容器。A.3.2压力试验和其他检验工作应电主管人员按照当地的规程进衍,试验结果应作记录。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渗漏检验。
A.3.3用在可燃性气氛中的便携式金属取样器具应用不打火花的材料制造。A.3.4取样者应有运载取样器具的托架,以便至少有一只手是自由状态。A.3.5用于电分级区域的照明灯和手电筒应是被批准的形式。A.3.6为了防护与被取样物料有关的全部已知危险,取样者应穿戴上适当的衣服和装备。A.3.7如果被取样品的雷德蒸气压(RVP)在100kPa(1.0bar)和180kPa(1.8bar)之间,样品瓶应用一个金属盒保护起来.直到样品废弃为止。如果超过了180kPa,只应使用制造时包括所设计压力的金属取样器。
A.3.8不应在气密性容器中加热挥发性样品。A.4取样点
A.4.1取样点应能够以安全的方法取得。与取样有关的任何潜在危险都应能够清楚的注明,并建议安装压力表。
SN/T2417.1--2010
应由主管人员经常保养和定期检查取样点和取样设备:并记录检查结果,A.4.3到取样点的安全通路应有充足的光线。保持通路体、楼梯、平台和栏杆在结构上的安全状态,并由主管人员定期检查。
A.4.4为了排放和冲洗的需要,应装有足够的和安全的预防设施。A.4.5设备上的任何泄漏或故障都应立即向主管人员报告。A.4.6
取样时,应注意避免吸入石油燕气。A.5静电
为了避免静电危险,应遵循下列注意事项:A.5.1取样时,为防止打火花,在整个取样过程中,应保持取样导线牢固的接地,接地方法一是直接接地,以示与取样口保持牢固的接触。A.5.2在可能存在易燃气体的区域不得穿能打火花的鞋。建议在干燥区域不要穿胶鞋。A.5.3
应穿防静电的衣服,不得穿人造纤维制品的衣服。在大气电于扰或冰微暴雨风雨期间不得进行取样。A.5.4
A.5.5为了使人体上的静电荷接地,在取样前,取样者应接触距离取样口至少1m的油罐上的某个导电部件。
SN/T2417.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
第1部分:岸罐检验
SN/T2417.1—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剧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2千字
2010年3月第一版2010年3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600
书号:155066·2-2054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
第1部分:岸罐检验
Rulesforinspectionof importedcondensatePart1:Shoretankinspection
2010-01-10发布
数码防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0-07-16实施
SN/T2417《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系列标准共分为2部分:第1部分:岸罐检验;
第2部分:船舱检验;
本部分为SN/T2417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序锋、梁妙玲、郑建国、郭汉城、叶庆赞、郭武。本部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417.1—2010
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
第1部分:岸罐检验
SN/T2417.1—2010
警告:本部分没有提出与其应用时有关的全部安全问题。在使用前,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卫生规程,并明确其受限制的适用范围。1范围
SN/T2417的本部分规定进口凝析油的检验规程。本部分适用于进口凝析油的岸罐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N/T241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bZxz.net
GB/T1884
GB/T3555
GB/T4016
GB/T4756
GB/T6531
GB/T6533
GB/T6536
GB/T7304
原油和液体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石油产品赛波特颜色测定法(赛波特比色计法)石油产品名词术语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原油和燃料油中沉淀物测定法(抽提法)原油中水和抗淀物测定法(离心法)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
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B/T8020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789
GB/T8929
GB/T17040
GB/T17144
SH/T0604
SH/T0714
ASTMD86
原油水含量的测定蒸馏法
石油和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实验法(U型震动管法)石脑油中单体烃组成测定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石油产品常压蒸馏测定法
ASTMD156
ASTMD323
ASTMD1298
ASTMD3230
ASTMD4006
ASTMD4007
石油产品赛波特颜色测定法(赛波特颜色比色计法)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比重)、API重度测定法(液体比重计)原油中盐含量测定法(电量法)原油中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
原油中水和沉淀物测定法(离心分离法)ASTM.D4057
ASTMD4294
ASTMD4928
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采样规程
石油及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原油中水含量测定法(库伦卡尔·费休滴定法)1
SN/T2417.1—2010
ASTMD5002
ASTMD5134
ASTMD5191
ASTMD5443
ASTMD5453
ASTMD6378
原油密度和相对密度测定法(数字密度分析仪法)石脑油至正壬烷详细分析测定法(气相色谱法)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微量法)石油馏分至200℃中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的烃类型分析方法(多维气相色谱法)轻烃、发动机燃料和发动机油品种中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石油产品、烃类及烃含氧化合物蒸气压(VPX)测定法(三级膨胀法)ASTMD6470
原油中盐含量测定法(电位滴定法)UOP938液态烃中总汞和汞元素含量测定3术语和定义
GB/T401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检验人员inspectionperson
经过培训,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熟悉相关的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和标准,能够发现储油装备的故障或缺点、能够判别实验仪器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并能对储油装备或仪器设备的故障或缺点对是否进一步使用的可能性与对油品性能和检验结果的潜在响做出正确估计与判断的人员。3.2
凝析油
condensate
即凝析原油,开采原油或湿天然气时,集输的油田伴生气或天然气经压缩冷却后,其中部分轻质烃类凝缩成液态烃,在我国称凝析油,在国外称天然汽油。3.3
检验批inspectionlot
为实施检验而根据合同汇集的同一产地或不同产地、同一批交付或不同批次交付、进口后存放在同一储油罐内或不同储油罐内的单位产品称为检验批,简称批。3.4
完整样品integrityofthesample样品处于没有被改变的完整状态,即所保存的样品和从散装液体中取得时具有相同的组成。3.5
samplingfromshoretank
岸罐取样
为获得检验用样品,用取样器在装油岸罐抽取代表性样品的方法。3.6
samlpeconditioning
样品准备
在制备分析样品时,必须进行匀化,并成为稳定样品。3.7
样品处理
samplehandling
指样品准备、转移、划分和运输。它包括从取样器(接收器)中将样品转移到容器和从容器中将样品转移到进行分析的实验室仪器中。3.8
代表性样品
representativesample
样品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与被取样的总体积的体积平均特性相同的样品。3.9
不合格nonconformity
不满足规范(或合同)的要求。
4取样
制定取样计划及准备
在取样之前,必须先了解如下资料;4.1.12
SN/T2417.1—2010
报检资料。如收发货人的资料、提单、品质报告、物料安全数据单(MSDS)、数重量报告、积载a)
图、空距报告等;
油罐检定表和油罐检定证书;
油罐使用记录;
油品品质和数量记录。
根据上述材料制定取样计划,确定取样单元、取样方法、取样工具和取样安全措施。确定检验批。一般以一个罐为一个检验批。满罐凝析油取样必须考虑前次残油的影响:如果两次装载的是同一种油,按照油面下1/6、1/2、5/6三点位置取样。如果两次装载的不是同一种油,两种油密度相差在1.2%。以上,按照油深从上到下每米取样。4.1.5当油罐里油层的深度小于3m,只取油层的中部样,即油面下1/2的位置。4.1.6样品容器可用马口铁罐或玻璃瓶。使用马口铁罐,内壁应涂过涂料,用配有耐油材料垫片的金属螺旋帽,或者一次性塑料盖密封,确保密封性能良好。4.2安全防护
取样前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见附录A。4.3取样
4.3.1取样器应用气体闭锁装置,取样操作过程中,气体闭锁装置应接地。4.3.2取第一个点样时,取样器应在取样位置上下往复几次,利用油品对取样器的冲刷达到清洗目的。如果取第二种油,也必须按此方法清洗取样器。取样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避免在取样过程中污染油料。
4.3.3第一个点取两次样品,第一次所取样品用于清洗样品容器。样品容器放在装有冰块的箱中,取两个平行样,一个作为检测样,一个作为留样。4.3.4每个点样取进容器后,容器盖要盖上,以减少样品的挥发:取样完成后,样品容器应留20%左右用于膨胀的无油空间,盖紧瓶盖摇匀,然后封识,倒置样品容器,冷藏,样随人走。4.3.5样品到实验室时应置于0℃~1℃的防爆冰箱中。5检测
5.1蒸气压的测定
蒸气压的测定应是第一个试验,测定可按ASTMD6378、ASTMD5191、ASTMD323之一进行。在所有情况下,在打开容器之前,盛试样的容器和在容器中的试样均应冷却到0℃~1℃。取样后应尽快检测。
5.2馏程的测定
馏程的测定按ASTMD86或GB/T6536进行,取样瓶和试样温度0℃~1℃。取样后应尽快检测。
5.3单体烃组成和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测定单体烃(DHA)组成和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PONA)组成的测定按照ASTMD5134、SH/T0714或者ASTMD5443多维气相色谱法进行,试样保存温度0℃~1℃。取样后应尽快检测。5.4密度的测定
密度的测定,自动仪器按ASTMD5002或者SH/T0604进行,密度计法按ASTMD1298或3
SN/T2417.1—2010
GB/T1884进行,试样保存温度0℃1℃。取样后应尽快检测。5.5颜色的测定
颜色的测定按ASTMD156或者GB/T3555进行。5.6水分和沉淀物的测定
5.6.1目视法。将样品注入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下观察,若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沉淀物,可认为凝析油部不含水和沉淀物。5.6.2离心法。按GB/T6533或ASTMD4007测定水分和沉淀物。有异议时,按5.6.3要求测定水分,按5.6.4要求测定沉淀物。
5.6.3按GB/T8929、ASTMD4006或ASTMD4928测定水分ASTMD4928测定应考虑硫醇的干扰。当测定精密度要求较高时,水分测定按-GB/T-8929-进行。5.6.4按GB/T6531测定沉淀物
5.7盐含量的测定
盐含量的测定按ASTMD3230-或-ASTM-D6470进行。5.8总酸值的测定
总酸值的测定按GB/T7304进行
5.9硫含量的测定
总硫含量的测定按GB/T17040、ASTMD4294、ASTMD5453进行。5.1010%蒸余物残炭的测定
10%蒸余物残炭的测定按GB/T17144-进行。5.11汞含量的测定
汞含量的测定按UOP938进行,取样当天检测5.12铅含量的测定
铅含量的测定按GB/T8029/进行,取样当夫检测。6检验结果的判定
6.1在检验中发现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判定该批货物木合格。6.2如果没有限量值,则不做合格判定,仅出具实测结果。
7报告
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
a)依据标准;
取样或测定的日期、时间:
取样或测定的地点;
现场分析或取样后到实验室分析;任何与规定方法偏离的情况。
8.样品保管
样品应保存在密闭的容器内,此容器不与凝析油发生反应。样品应放置在防爆冰箱中,保存温度为0℃~i℃。
样品保存期为60d。法律、标准或客户有要求时可另行规定,但必须以样品品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前提。可能的话,进口索赔样品应保存至结案。A.1综述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安全措施
SN/T2417.1—2010
A.1.1下述安全注意事项都是应该遵守,并应与相应的国家安全规程或石油工业认可的规则一起应用,在执行这些注意事项时都不应与必须遵守的国家或地方的安全规程相冲突。操作人员应充分研究被取凝析油的性质与其危险性相应需要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是否有影响,如有影相应采取预防措施加以解决。A.1.2应对取样人员进行遵守安全注意事项的教育,使取样人员了解和知道取样工作中的潜在的危险。
A.1.3应严格遵守包括进入危险区域的全部安全规程A.1.4在取样期间应注意避免吸人凝析油蒸气,戴上不溶于烃类的防护手套。在有飞戳危险的地方,应戴上眼罩和面罩。在处理含硫凝析油时应附加必要的注意事项。A.2取样人的防护
A.2.1取样前必须了解硫化氢等毒害气体浓度,毒害气体浓度高时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急性硫化氢中毒的诊断、中毒分级、治疗原则、劳动能力鉴定、健康检查的要求等,按照GB8789执行。A.2.2取样前先接触距离取样口至少1m远的接地导鬼部件。使人体的静电荷接地。取样时站在上风口避免吸人油气,在大气电干扰或冰暴风雨期间不进行取样。A.2.3取样时应穿防静电服,站在上风口,带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器,当硫化氢气体浓度超过5mg/L时,必须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当硫化氢气体浓度超过10mg/L时,必须进行取样安全评估。取样器应用气体闭锁装置,取样操作过程中气体闭锁装置应接地。A.2.4两个人在顶部平台取样,十个人在地面观察,防止意外发生,A.3设备
A.3.1关于设备的机械性能,应根据有关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适当的设计接收器或容器。A.3.2压力试验和其他检验工作应电主管人员按照当地的规程进衍,试验结果应作记录。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渗漏检验。
A.3.3用在可燃性气氛中的便携式金属取样器具应用不打火花的材料制造。A.3.4取样者应有运载取样器具的托架,以便至少有一只手是自由状态。A.3.5用于电分级区域的照明灯和手电筒应是被批准的形式。A.3.6为了防护与被取样物料有关的全部已知危险,取样者应穿戴上适当的衣服和装备。A.3.7如果被取样品的雷德蒸气压(RVP)在100kPa(1.0bar)和180kPa(1.8bar)之间,样品瓶应用一个金属盒保护起来.直到样品废弃为止。如果超过了180kPa,只应使用制造时包括所设计压力的金属取样器。
A.3.8不应在气密性容器中加热挥发性样品。A.4取样点
A.4.1取样点应能够以安全的方法取得。与取样有关的任何潜在危险都应能够清楚的注明,并建议安装压力表。
SN/T2417.1--2010
应由主管人员经常保养和定期检查取样点和取样设备:并记录检查结果,A.4.3到取样点的安全通路应有充足的光线。保持通路体、楼梯、平台和栏杆在结构上的安全状态,并由主管人员定期检查。
A.4.4为了排放和冲洗的需要,应装有足够的和安全的预防设施。A.4.5设备上的任何泄漏或故障都应立即向主管人员报告。A.4.6
取样时,应注意避免吸入石油燕气。A.5静电
为了避免静电危险,应遵循下列注意事项:A.5.1取样时,为防止打火花,在整个取样过程中,应保持取样导线牢固的接地,接地方法一是直接接地,以示与取样口保持牢固的接触。A.5.2在可能存在易燃气体的区域不得穿能打火花的鞋。建议在干燥区域不要穿胶鞋。A.5.3
应穿防静电的衣服,不得穿人造纤维制品的衣服。在大气电于扰或冰微暴雨风雨期间不得进行取样。A.5.4
A.5.5为了使人体上的静电荷接地,在取样前,取样者应接触距离取样口至少1m的油罐上的某个导电部件。
SN/T2417.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口凝析油检验规程
第1部分:岸罐检验
SN/T2417.1—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剧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2千字
2010年3月第一版2010年3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600
书号:155066·2-2054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商检行业标准(SN)
- SN/T5343——2021 进出口纺织品功能性检测防水透湿性
- SN/T5364.3—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微滴式数字PCR法第3部分:溶藻弧菌
- SN/T5344——2021 进出口羽毛羽绒残脂率试验方法快速溶剂萃取法
- SN/T5315——2021 光催化自洁陶瓷性能测试方法荧光探针法
- SN/T5322——2021 再生皮革的鉴别方法
- SN/T5319——2021 皮革中多氯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SN/T3442-2012 独脚金属检疫鉴定方法
- SN/T5364.1—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微滴式数字PCR法第1部分:副溶血性弧菌
- SN/T5310—2021 涂料中4-叔戊基苯酚和对特辛基苯酚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SN/T1732.12-2013 烟花爆竹用烟火药剂第12部分:红磷含量的测定
- SN/T4743.3-2017 国际马术比赛场馆检疫设施建设规范
- SN/T3836-2014 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风险评估方法指南
- SN/T5320——2021 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偏苯三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及邻苯二甲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SN/T0441.1-1995 进出口家用电冰箱和食品冷冻箱技术性能检验规程
- SN/T3236-2012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拉曼光谱法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