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0 03:20:00
  • GB5413.27-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5413.27-2010

  • 标准名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205.03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 5413.2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GB5413.27-201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413.2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Nationalfoodsafetystandard
Determination of fatty acids in food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milkandmilkproducts
2010-03-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0-06-01实施
GB5413.27—2010
本标准代替GB/T21676-2008《婴幼儿食品和乳品脂肪酸的测定》、GB/T5413.27-1997《婴幼儿
配方食品和乳粉DHA、EPA的测定》、GB/T5413.4-1997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第一法为乙酰氯一甲醇甲酯化法:《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亚油酸的测定》将GB/T21676-2008、GB/T5413.27-1997、GB/T5413.4-1997合并为本标准第二法氨水一乙醇提取法。
本标准中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413.4-1997、GB/T5413.27-1997;GB/T21676-2008。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方法。GB5413.27—2010
本标准适用于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第二法不适用于含有被包埋脂肪酸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第一法乙酰氯一甲醇甲酯化法
3原理
乙酰氯与甲醇反应得到的盐酸一甲醇使试样中的脂肪和游离脂肪酸甲酯化,用甲苯提取后,经气相色谱仪分离检测,外标法定量。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以上规格,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4.1无水碳酸钠。
4.2甲苯:色谱纯。
4.3乙酰氯。
4.4乙酰氯甲醇溶液(体积分数为10%):量取40mL甲醇于100mL干燥的烧杯中,准确吸取5.0mL乙酰氯(4.3)逐滴缓慢加入,不断搅拌,冷却后转移并定容至50mL干燥的容量瓶中。临用前配制。
注:乙酰氯为刺激性试剂,配制乙酰氯甲醇溶液时应不断搅拌防止喷溅,注意防护。4.5碳酸钠溶液:准确称取6g无水碳酸钠(4.1)于1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并用水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
4.6脂肪酸甘油三酯标准品:纯度≥99%,脂肪酸种类参见附录A中的表A.14.7脂肪酸甘油三酯标准工作液:按试样中各脂肪酸含量及所要分析脂肪酸的种类配制适当浓度的标准工作液,用甲苯定容并分别保存于一10℃以下的冰箱中,有效期三个月。5仪器和设备
5.1天平:感量为0.01g和0.1mg
恒温热水浴槽。
离心机:转速≥5000转/分钟。
气相色谱仪,带FID检测器。
冷冻干燥仪。
氮吹仪。
螺口玻璃管(带有聚四氟乙烯做内垫的螺口盖):15mL。离心管:50mL。
6分析步骤
6.1试样处理
6.1.1试样含水量大于5%时,冷冻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GB5413.27—2010
6.1.2称取试样0.5g(精确到0.1mg)于15mL干燥螺口玻璃管(5.7)中,加入5.0mL甲苯(4.2)。6.1.3称取无水奶油试样0.2g(精确到0.1mg)于15mL干燥螺口玻璃管(5.7)中,加入5.0mL甲苯(4.2)。
6.2甲酯化提取
6.2.1试样测定液的制备
在试样(6.1.2或6.1.3)中加入10%乙酰氯甲醇溶液6.0mL(4.4),充氮气后,旋紧螺旋盖,振荡混合后于80℃±1℃水浴中放置2h,期间每隔20min取出振摇一次,水浴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将反应后的样液转移至50mL离心管中,分别用3.0mL碳酸钠溶液(4.5)清洗玻璃管三次,合并碳酸钠溶液(4.5)于50mL离心管(5.8)中,混匀,5000转/分钟离心约5min。取上清液作为试液,气相色谱仪测定。
6.2.2标准测定液的制备www.bzxz.net
准确吸取脂肪酸甘油三酯标准工作液(4.7)0.5mL于15mL螺口玻璃管(5.1)中,加入4.5mL甲苯,其他操作步骤同6.2.1。
6.3色谱参考条件
色谱柱:固定液100%二氰丙基聚硅氧烷,100mx0.25mm,0.20um,或性能相当的色谱柱。载气:氮气。
载气流速:1.0mL/min。
进样口温度:260℃。
分流比:30:1。
检测器温度:280℃。
柱温箱温度:初始温度140℃,保持5min,以4℃/min升温至240℃,保持15min。进样量:1.0μL。
6.4试样溶液的测定
GB5413.27-—2010
分别准确吸取1.0L脂肪酸标准测定液(6.2.2)及试样测定液(6.2.1)注入色谱仪,平行测定次数不少于两次,以色谱峰峰面积定量。7分析结果的表述
7.1试样中各脂肪酸的含量的计算试样中各脂肪酸的含量按公式(1)计算:X
式中:
AsixCstdixF
Astdixm
:(1)
Xi——试样中各脂肪酸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100g);Ast
试样测定液中各脂肪酸的峰面积:在标准测定液的制备(6.2.2)中吸取的脂肪酸甘油三酯标准工作液中所含有的标准品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Fj——各脂肪酸甘油三酯转化为脂肪酸的换算系数,参见附录A中的表A.1:Astdi
标准测定液中各脂肪酸的峰面积:试样的称样质量,单位为克(g)。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2试样中总脂肪酸的含量计算
试样中总脂肪酸的含量按公式(2)计算:XrotalFa=EX
式中:
XTotal FA
试样中总脂肪酸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100g):X一试样中各脂肪酸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100g)。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3试样中某个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的计算试样中某个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Y按公式(3)计算:Y
8精密度
x100或Y=
XotaFA
ZAs×E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9其他
本方法最低检出限参见附录A中的表A.1。(2)
(3)
10原理
第二法氨水一乙醇提取法
GB5413.27—2010
乳与乳制品中的脂肪经皂化处理后生成游离脂肪酸,在三氟化硼催化下进行甲酯化反应,经甲酯化后的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11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以上规格,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11.1甲醇:色谱纯。
11.2乙醚。
11.3石油醚:沸程30℃~60℃。
11.4:乙醇(体积分数≥95%)。氨水(体积分数为25%)。
11.6正已烷(CH14):色谱纯。11.7高峰氏淀粉酶(Taka-Diastase):128U/mg11.8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质量分数为14%)。11.9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解360g氯化钠于1.0L水中,搅拌溶解,澄清备用。11.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0.5mol/L):称取2.8g氢氧化钾,用甲醇(11.1)溶解,并稀释定容至100mL,混匀。
11.11焦性没食子酸甲醇溶液(10%):将1.0g焦性没食子酸溶于10mL甲醇中配制成10%焦性没食子酸甲醇溶液备用。
11.12脂肪酸甲酯标准物质:纯度≥99%,贮存于一10℃以下的冰箱中,脂肪酸种类参见附录A中的表A.1。
11.13脂肪酸甲酯标准工作溶液:按试样中各脂肪酸含量及所要分析脂肪酸的种类适当配制其浓度正已烷定容并贮存于一10℃以下的冰箱中,有效期三个月。12
仪器和设备
12.1天平:感量为0.1mg。
12.2抽脂管:100mL磨口具塞试管,抽脂管干燥、恒重。12.3旋转蒸发仪。
12.4离心机:转速≥5000转/分钟。12.5恒温水浴锅。
12.6气相色谱仪,带FID检测器。13分析步骤
13.1试样制备
预先将需冷藏的试样从冰箱中取出,放至室温。13.1.1液态试样
称取10g(精确到0.1mg)试样于抽脂管中,待测。13.1.2固态试样
13.1.2.1含淀粉试样
GB5413.27—2010
称取试样1.0g(精确到0.1mg)至抽脂管中(12.2),加入0.1g高峰氏淀粉酶(11.7),加入10mL45℃~50℃的水,混合均匀后,用氮气排除瓶中空气,盖上瓶塞,置45℃±1℃烘箱内30min,取出。
13.1.2.2不含淀粉试样
称取试样1.0g(精确到0.1mg)至抽脂管(12.2)中,加入65℃±1℃的水10mL溶解试样,振摇,使样品完全分散。
于上述试样(13.1.1和13.1.2)中加入2mL氨水(11.5),于65℃±1℃水浴锅中放置15min,取出轻摇,冷至室温。
13.1.3无水奶油
称取试样0.2g(精确到0.1mg)于磨口烧瓶中,按13.3所述进行皂化酯化。13.2脂肪提取
在制备好的样品中加入10mL乙醇(11.4),混勾。加入25mL乙醚(11.2),加塞振摇1min。加入25mL石油醚(11.3),加塞振摇1min,静置、分层,有机层转入磨口烧瓶中。再加入25mL乙醚(11.2)及25mL石油醚(11.3),加塞振摇1min,静置、分层,有机层转入磨口烧瓶中,再重复操作一次。合并抽提液于磨口烧瓶中,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干。13.3皂化酯化
在浓缩物(13.2)或无水奶油(13.1.3)中加入1.0mL焦性没食子酸甲醇溶液(11.11)。浓缩干燥之后再加入10m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11.10)置于80℃±1℃水浴上回流5min10min。再加入5mL三氟化硼甲醇溶液(11.8),继续回流15min,冷却至室温,将烧瓶中的液体移入50mL离心管中,分别用3mL饱和氯化钠溶液(11.9)清洗烧瓶三次,合并饱和氯化钠溶液于50mL离心管,加入10mL正已烧(11.6),振摇后,以5000转/分钟离心5min,取上清液作为试液,供气相色谱仪(12.6)测定。注:三氟化硼甲醇溶液为强腐蚀性试剂,使用时应注意防护。13.4色谱参考条件
色谱柱:固定液100%二氰丙基聚硅氧烷,100mx0.25mm,0.20μm,或性能相当的色谱柱。载气:氮气。
载气流速:1.0mL/min。
进样口温度:260℃。
分流比:30:1。
检测器温度:280℃,
柱温箱温度:初始温度140℃,保持5min,以4℃/min升温至240℃,保持15min。进样量:1.0μL。
13.5测定
GB5413.27-—2010
分别准确吸取1.0L脂肪酸甲酯标准工作溶液(11.13)及试液(13.3)注入色谱仪,平行测定次数不少于两次,以色谱峰峰面积定量。14分析结果的表述
14.1试样中各脂肪酸含量计算
试样中各脂肪酸的含量按公式(4)计算:Xx=4×CxVxFx100.
Astdixm
式中:
Astadi
试样中各脂肪酸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100g):-试样溶液中各脂肪酸甲酯的峰面积:脂肪酸甲酯标准工作液中各脂肪酸甲酯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13.3中加入正已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混合标准工作液中各脂肪酸甲酯的峰面积:各脂肪酸甲酯转化为脂肪酸的换算系数,参见附录A中的表A.1:试样的称样量,单位为克(g)
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2试样中总脂肪酸的含量计算试样中总脂肪酸的含量按公式(5)计算:XTotalFA=ZX,
式中:
试样中总脂肪酸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100g):;XTotalFA
X,试样中各脂肪酸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100g);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3试样中某个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的计算试样中某个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Y按公式(6)计算Y:
15精密度
x100或Y=
XTotaiFA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5%16其他
本方法检出限参见附录A中的表A.1。(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脂肪酸的典型气相色谱图及换算系数A.137种脂肪酸标准溶液典型图谱37种脂肪酸标准溶液典型图谱见图A.1。:tta
注:不同的色谱柱可能导致各种脂肪酸出峰时间不同,应以实验室单标校正的出峰顺序为准图A.137种脂肪酸标准溶液典型气相色谱图GB5413.27—2010
A.2各脂肪酸种类、检出限及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甘油三酯转化为脂肪酸的换算系数一览表各脂肪酸种类、检出限及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甘油三酯转化为脂肪酸的换算系数一览表见表A.1。表A.1各脂肪酸种类、检出限及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甘油三酯转化为脂肪酸的换算系数一览表序号
脂肪酸名称
(C4:0)
(C6:0)
(C8:0)
(C10:0)
十一碳酸
月桂酸
十三碳酸
肉豆蔻酸
(C11:0)
(C12:0)
(C13:0)
(C14:0)
肉豆蔻油酸(C14:1n5)
十五碳酸
(C15:0)
十五碳一烯酸
棕榈酸
棕榈油酸
十七碳酸
(C15:1n5)
(C16:0)
(C16:1n7)
(C17:0)
十七碳
一烯酸(C17:In7)
硬脂酸
反式油酸
(C18:0)
(C18:1n9t)
检出限(mg/100g)
F转换系数
F转换系数
注1:
脂肪酸名称
(C18:In9c)
反式亚油酸
俊(C18:2n6t)
亚油酸
花生酸
-亚麻酸
二十碳
(C18:2n6c)
(C20:0)
C18:3n6)
(C20:1)
α-亚麻酸
C18:3n3)
二十一
碳酸(C21:0)
二十碳二烯酸(C20:2)
二十二碳酸(C22:0)
二十碳三烯酸(C20:3n6)
(C22:1n9)
二十碳三烯酸
(C20:3n3)
花生四烯酸ARA(
c20:4n6)
二十三碳酸
(C23:0)
二十二碳二烯酸((
C22:2n6)
二十四碳酸
(C24:0)
二十碳五烯酸EPA
(C20:5n3)
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n9)
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DHA
(C22:6n3)
表A.1(续)
检出限(mg/100g)
F,是脂肪酸甲酯转换成脂肪酸的系数。注2:F
是脂肪酸甘油三酯转换成脂肪酸的系数。F,转换系数
GB5413.27—2010
F转换系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