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检行业标准(SN) >>
- SN/T 2360.13-2009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3部分:增味剂

【商检行业标准(SN)】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3部分:增味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3 17:17:36
- SN/T2360.13-2009
- 现行
标准号:
SN/T 2360.13-2009
标准名称: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3部分:增味剂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9-02 -
实施日期:
2010-03-16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1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SN/T 2360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增味剂)的技术要求、抽样、检验、结果评价、综合评定和处置及复验的原则。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增味剂)的监督检验。 SN/T 2360.13-2009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3部分:增味剂 SN/T2360.13-2009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360.13—2009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3部分:增味剂
Rulesfortheinspectionoffoodadditivesforimportandexport-Part13:Flavourenhancers
2009-09-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0-03-16实施
SN/T 2360.13-—2009
SN/T2360以GB2760一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2006年后增补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为对象,根据我国现有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FAO/WHO的JECFA、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食品添加剂标准,结合我国及国际上其他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制定。SN/T2360《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由下列部分组成,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酸度调节剂;
第3部分:抗结剂;
第4部分:消泡剂;
第5部分:抗氧化剂;
第6部分:漂白剂;
第7部分:膨松剂;
第8部分: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第9部分:着色剂;
第10部分:护色剂;
第11部分:乳化剂;
第12部分:酶制剂;
第13部分,增味剂;
第14部分:面粉处理剂;
第15部分:被膜剂;
第16部分:水分保持剂;
第17部分:营养强化剂;
第18部分:防腐剂;
第19部分:稳定和凝固剂;
第20部分:甜味剂;
第21部分:增稠剂;
第22部分:香料香精;
第23部分:复合食品添加剂;
第24部分:特定用途食品添加剂;第25部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本部分是SN/T2360的第13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饶丽、周绍良、申艳、李国明、乔华林。本部分系首次发布的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范围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3部分:增味剂
SN/T2360.13-—2009
SN/T2360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增味剂)的技术要求、抽样、检验、结果评价、综合评定和处置及复验的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增味剂)的监督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N/T2360-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谷氨酸钠
GB/T8967—2007
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
GB 10795—1989
GB10796—1989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HG/T3883—2006
甘氨酸
SN/T2360.12009
5\-鸟苷酸二钠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第1部分,通则进出口商品复验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7号令)FAO/WHO的JECFA食品添加剂标准FCC,2004美国食品化学法典
2008/84EC、95/45/2004/EC
欧盟食品添加剂指令
日本食品添加剂公定书」
JSSFA,2007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N/T2360的本部分。3.1
增味剂flavourenhancers
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4我国批准使用的增味剂
4.1规定使用量的品种
琥珀酸二钠、L-内氨酸、甘氨酸。4.2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品种
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谷氨酸钠。5抗氧化剂的技术要求
参见附录A。
6报检
按SN/T2360.1—2009第5章的规定进行。SN/T2360.13—2009
按SN/T2360.1--2009第6章规定的检验依据、现场检验、抽样与送样、样品管理和实验室检验进行。
结果评价
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按SN/T2360.1一2009第7章的规定进行。9
综合评定与处置
按SN/T2360.1-2009第8章的规定进行。10复验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货主或其代理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按照《进出口商品复验办法》规定办理。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性状与技术要求
A.15'-呈味核苷酸二钠(disodium5'-ribonucleotide)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5\-核苷酸二钠;5\-核糖核苷酸二钠;核糖核苷酸钠其他英文名:sodium5'-ribonucleotide编码CNS12.004;INS635;EECE635;CAS80702-47-2A.1.2性状
SN/T2360.13—2009
外观为白色、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具有特殊鲜味,易溶于水,微济于乙醇,难溶于乙醚。A.1.3技术要求
5'-呈味核苷酸二钠的技术要求见表A.1。表A.1
含量(IMP+GMP)/%
干燥失重/%
砷(以As)含量/(mg/kg)
重金属(以Pb计)含量/(mg/kg)
其他核苷酸(薄层色层色层分析)钠
磷酸盐
97~102
5-肌苷酸二钠(disodium5'-insoinate)A.2.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肌苷酸钠
技术要求
GB10795—89
2008/84/EC
不得检出
其他英文名:IMP;sodium5'-insinate;disodiuminosine-5*-monophosphate编码:CNS12.003;INS631;EECE631;CAS4691-65-0A.2.2性状
外观为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不吸湿,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醛。A.2.3技术要求
5'-肌苷酸二钠的技术要求见表A.2。JSSFA,2007
97.0~102.0
SN/T2360.13—2009
含量(以无水物计)/%
氨基酸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水分/%
砷(以As计)含量/(mg/kg)
铅/(mg/kg)
其他核苷酸
(薄层色层色层分析)
磷酸盐
FAO/WHO.2003
97.0~102.0
A.35°-鸟苷酸二钠(disodium5'-guanylate)A,3.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鸟苷酸钠
技术要求
FCC,2004
97.0~102.0
95/45/2004/EC
不得检出
其他英文名:GMP;sodium5'-guanylate;disodiumgyanosine-5'-monophosphate编码:CNS12.002;INS627;EEC627rCAS5550/12-9A.3.2性状
JSSFA.2007
97.0~102.0
外观为白色、类白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具有特殊鲜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A.3.3技术要求
5'-鸟苷酸二钠的技术要求见表A.3。表A.3
含量(以无水物计)/%
氨基酸
溶液的凌清度与颜色
干燥失重/%
砷(以As计)含量/(mg/kg)
铅/(mg/kg)
其他核苷酸
(蒋层色层色层分析)
磷酸盐
GR10796—8g
技术要求
Fcc,20p4
/97.0~102.0
95/45/2004/EC
不得检出
JSSFA,2007
97.0~102.0
A.4谷氨酸钠(monosodiumglutamate)A.4.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L-谷氨酸一钠、味精、麸氨酸钠、谷氨酸钠、谷氨酸一钠SN/T2360.13—2009
其他英文名:sodiumglutamate;sodiumhydrogen;L-glutamate;agi-no-moto;MSG编码:CNS12.001;INS621;EECE621;CAS142-47-2,6106-04-3,3792-50-5A.4.2性状
谷氨酸钠为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粉末,无明显杂质,具有特殊的鲜味,无异味。A.4.3技术要求
谷氨酸的技术要求见表A.4。
表A.4技术要求
含量(以无水物计)/%
氟化物(以CI计)/%
硫酸盐(以SO.计)/%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干燥失重/%
砷(以As计)含量/(mg/kg)
铅/(mg/kg)
谷氨酸
(薄层色层分析)
吡略烷酮羧酸/%
铁/(mg/kg)
旋光度
GB/T-8967-2007-
+24.9~午25.3
A.5琥珀酸二钠(disodiumsuccinate)A.5.1编码
FCC,2004
98.5~1015
+24.5~+25.5
+29.4~+30.4
CNS12.005;CAS150-90-3(无水品),6106-21-4(六水品)A.5.2性状
2008/84/EC
99.0~101.0
+24.8~+25.3
JSSFA,2007
+24.8~+25.3
外观为结晶颗粒,无水物为结晶性粉末,无色至白色,无臭,无酸味,有特殊鲜味,不溶于乙醇。六水物于120℃时失去结晶水而成为无水物A.5.3技术要求
琥珀酸二钠的技术要求见表A.5。5
SN/T2360.13—2009
含量(以无水物计)/%
重金属(以Pb计)/%
硫酸盐(以SO;计)/%
碑(以As计)含量/%
易氧化物
pH(5%水溶液)
干燥失重(结晶品)/%
(无水物)/%
L-丙氨酸(L-alanine)
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L-α-丙氨酸
其他英文名:L-q-aminonropanicacid表A.5
编码:CNS12.006;INS627;CAS56-41-7A.6.2
技术要求
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熔点297℃,易溶于水。技术要求
L-丙氨酸的技术要求见表A.6。
含量(干基)/%
干燥失重/%
铅/(mg/kg)
灼烧残渣/%
旋光度
氧化物(以CI计)/%
硫酸盐(以SO。计)/%
技术要求
FCC,2004
98.5~101.5
+24.5°~+25.5°
+29.4°~+30.4°
重金属(以Pb计)/(mg/kg)
砷(以As计)/(mg/kg)
甘氨酸(glycine)
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氨基乙酸
其他英文名:aminoaceticacid;glycocoII10. 0
编码:CNS12.007,INS640,EECE640,CAS56-40-66
JSSFA.2007
98.0~101.0
37.0~41.0
JSSFA,2007
98.0~102.0
+13.5~+15.5
A.7.2性状
SN/T2360.13—2009
外观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毒,味甜,易溶于水,微溶于醇类,熔点为232℃~236℃。A.7.3技术要求
甘氨酸的技术要求见表A,7。
技术要求
含量/%
氯化物(以CI计)/%
重金属/%
砷(以As计)/(mg/kg)
铅(以Pb计)/(mg/kg)
灼烧残渣/%
干煤失重/%
氨基酸
HG/T 3883--2006bzxz.net
98.5~101.5
FCC,2004
98.5~101.5
2008/84/EC
0.0001(以乘计)
JSSFA,2007
98.5101.5
SN/T2360.13-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3部分:增味剂
SN/T 2360.13-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刷*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2009年12月第一版
字数14千字
2009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2000
书号:155066·2-2012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3部分:增味剂
Rulesfortheinspectionoffoodadditivesforimportandexport-Part13:Flavourenhancers
2009-09-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0-03-16实施
SN/T 2360.13-—2009
SN/T2360以GB2760一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2006年后增补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为对象,根据我国现有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FAO/WHO的JECFA、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食品添加剂标准,结合我国及国际上其他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制定。SN/T2360《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由下列部分组成,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酸度调节剂;
第3部分:抗结剂;
第4部分:消泡剂;
第5部分:抗氧化剂;
第6部分:漂白剂;
第7部分:膨松剂;
第8部分: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第9部分:着色剂;
第10部分:护色剂;
第11部分:乳化剂;
第12部分:酶制剂;
第13部分,增味剂;
第14部分:面粉处理剂;
第15部分:被膜剂;
第16部分:水分保持剂;
第17部分:营养强化剂;
第18部分:防腐剂;
第19部分:稳定和凝固剂;
第20部分:甜味剂;
第21部分:增稠剂;
第22部分:香料香精;
第23部分:复合食品添加剂;
第24部分:特定用途食品添加剂;第25部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本部分是SN/T2360的第13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饶丽、周绍良、申艳、李国明、乔华林。本部分系首次发布的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范围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3部分:增味剂
SN/T2360.13-—2009
SN/T2360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增味剂)的技术要求、抽样、检验、结果评价、综合评定和处置及复验的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增味剂)的监督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N/T2360-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谷氨酸钠
GB/T8967—2007
食品添加剂
5-呈味核苷酸二钠
GB 10795—1989
GB10796—1989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HG/T3883—2006
甘氨酸
SN/T2360.12009
5\-鸟苷酸二钠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第1部分,通则进出口商品复验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7号令)FAO/WHO的JECFA食品添加剂标准FCC,2004美国食品化学法典
2008/84EC、95/45/2004/EC
欧盟食品添加剂指令
日本食品添加剂公定书」
JSSFA,2007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N/T2360的本部分。3.1
增味剂flavourenhancers
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4我国批准使用的增味剂
4.1规定使用量的品种
琥珀酸二钠、L-内氨酸、甘氨酸。4.2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品种
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谷氨酸钠。5抗氧化剂的技术要求
参见附录A。
6报检
按SN/T2360.1—2009第5章的规定进行。SN/T2360.13—2009
按SN/T2360.1--2009第6章规定的检验依据、现场检验、抽样与送样、样品管理和实验室检验进行。
结果评价
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按SN/T2360.1一2009第7章的规定进行。9
综合评定与处置
按SN/T2360.1-2009第8章的规定进行。10复验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货主或其代理人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按照《进出口商品复验办法》规定办理。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性状与技术要求
A.15'-呈味核苷酸二钠(disodium5'-ribonucleotide)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5\-核苷酸二钠;5\-核糖核苷酸二钠;核糖核苷酸钠其他英文名:sodium5'-ribonucleotide编码CNS12.004;INS635;EECE635;CAS80702-47-2A.1.2性状
SN/T2360.13—2009
外观为白色、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具有特殊鲜味,易溶于水,微济于乙醇,难溶于乙醚。A.1.3技术要求
5'-呈味核苷酸二钠的技术要求见表A.1。表A.1
含量(IMP+GMP)/%
干燥失重/%
砷(以As)含量/(mg/kg)
重金属(以Pb计)含量/(mg/kg)
其他核苷酸(薄层色层色层分析)钠
磷酸盐
97~102
5-肌苷酸二钠(disodium5'-insoinate)A.2.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肌苷酸钠
技术要求
GB10795—89
2008/84/EC
不得检出
其他英文名:IMP;sodium5'-insinate;disodiuminosine-5*-monophosphate编码:CNS12.003;INS631;EECE631;CAS4691-65-0A.2.2性状
外观为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不吸湿,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醛。A.2.3技术要求
5'-肌苷酸二钠的技术要求见表A.2。JSSFA,2007
97.0~102.0
SN/T2360.13—2009
含量(以无水物计)/%
氨基酸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水分/%
砷(以As计)含量/(mg/kg)
铅/(mg/kg)
其他核苷酸
(薄层色层色层分析)
磷酸盐
FAO/WHO.2003
97.0~102.0
A.35°-鸟苷酸二钠(disodium5'-guanylate)A,3.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鸟苷酸钠
技术要求
FCC,2004
97.0~102.0
95/45/2004/EC
不得检出
其他英文名:GMP;sodium5'-guanylate;disodiumgyanosine-5'-monophosphate编码:CNS12.002;INS627;EEC627rCAS5550/12-9A.3.2性状
JSSFA.2007
97.0~102.0
外观为白色、类白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具有特殊鲜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A.3.3技术要求
5'-鸟苷酸二钠的技术要求见表A.3。表A.3
含量(以无水物计)/%
氨基酸
溶液的凌清度与颜色
干燥失重/%
砷(以As计)含量/(mg/kg)
铅/(mg/kg)
其他核苷酸
(蒋层色层色层分析)
磷酸盐
GR10796—8g
技术要求
Fcc,20p4
/97.0~102.0
95/45/2004/EC
不得检出
JSSFA,2007
97.0~102.0
A.4谷氨酸钠(monosodiumglutamate)A.4.1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L-谷氨酸一钠、味精、麸氨酸钠、谷氨酸钠、谷氨酸一钠SN/T2360.13—2009
其他英文名:sodiumglutamate;sodiumhydrogen;L-glutamate;agi-no-moto;MSG编码:CNS12.001;INS621;EECE621;CAS142-47-2,6106-04-3,3792-50-5A.4.2性状
谷氨酸钠为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粉末,无明显杂质,具有特殊的鲜味,无异味。A.4.3技术要求
谷氨酸的技术要求见表A.4。
表A.4技术要求
含量(以无水物计)/%
氟化物(以CI计)/%
硫酸盐(以SO.计)/%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干燥失重/%
砷(以As计)含量/(mg/kg)
铅/(mg/kg)
谷氨酸
(薄层色层分析)
吡略烷酮羧酸/%
铁/(mg/kg)
旋光度
GB/T-8967-2007-
+24.9~午25.3
A.5琥珀酸二钠(disodiumsuccinate)A.5.1编码
FCC,2004
98.5~1015
+24.5~+25.5
+29.4~+30.4
CNS12.005;CAS150-90-3(无水品),6106-21-4(六水品)A.5.2性状
2008/84/EC
99.0~101.0
+24.8~+25.3
JSSFA,2007
+24.8~+25.3
外观为结晶颗粒,无水物为结晶性粉末,无色至白色,无臭,无酸味,有特殊鲜味,不溶于乙醇。六水物于120℃时失去结晶水而成为无水物A.5.3技术要求
琥珀酸二钠的技术要求见表A.5。5
SN/T2360.13—2009
含量(以无水物计)/%
重金属(以Pb计)/%
硫酸盐(以SO;计)/%
碑(以As计)含量/%
易氧化物
pH(5%水溶液)
干燥失重(结晶品)/%
(无水物)/%
L-丙氨酸(L-alanine)
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L-α-丙氨酸
其他英文名:L-q-aminonropanicacid表A.5
编码:CNS12.006;INS627;CAS56-41-7A.6.2
技术要求
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熔点297℃,易溶于水。技术要求
L-丙氨酸的技术要求见表A.6。
含量(干基)/%
干燥失重/%
铅/(mg/kg)
灼烧残渣/%
旋光度
氧化物(以CI计)/%
硫酸盐(以SO。计)/%
技术要求
FCC,2004
98.5~101.5
+24.5°~+25.5°
+29.4°~+30.4°
重金属(以Pb计)/(mg/kg)
砷(以As计)/(mg/kg)
甘氨酸(glycine)
其他名称与编码
其他中文名:氨基乙酸
其他英文名:aminoaceticacid;glycocoII10. 0
编码:CNS12.007,INS640,EECE640,CAS56-40-66
JSSFA.2007
98.0~101.0
37.0~41.0
JSSFA,2007
98.0~102.0
+13.5~+15.5
A.7.2性状
SN/T2360.13—2009
外观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毒,味甜,易溶于水,微溶于醇类,熔点为232℃~236℃。A.7.3技术要求
甘氨酸的技术要求见表A,7。
技术要求
含量/%
氯化物(以CI计)/%
重金属/%
砷(以As计)/(mg/kg)
铅(以Pb计)/(mg/kg)
灼烧残渣/%
干煤失重/%
氨基酸
HG/T 3883--2006bzxz.net
98.5~101.5
FCC,2004
98.5~101.5
2008/84/EC
0.0001(以乘计)
JSSFA,2007
98.5101.5
SN/T2360.13-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3部分:增味剂
SN/T 2360.13-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刷*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2009年12月第一版
字数14千字
2009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2000
书号:155066·2-2012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商检行业标准(SN)标准计划
- SN/T2592.2-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2部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筛选法
- SN/T4549-2016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开口马口铁罐检验规程
- SN/T1010-2001 出口合成革鞋检验规程
- SN/T4585-2016 出口食品中甲基砷酸、二甲次胂酸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SN/T4568-2016 全氟烷基碘产品含量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SN/T1623-2005 进出口卫生筷中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联苯和抑霉唑残留量的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法
- SN/T4656.4-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 SN/T1687-2005 马流感血凝抑制试验操作规程
- SN/T1502-2005 国境口岸拉沙热检验规则
- SN/T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 SN/T4551-2016 过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规范
- SN/T4656.2-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 SN/T4656.5-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5部分:菌落总数
- SN/T2300-2009 国境口岸蚊类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检测方法
- SN/T4455-2016 化妆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和低风险产品鉴定指南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