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纺织行业标准(FZ) >>
- FZ/T 90059-2009 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纺织行业标准(FZ)】 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10 15:35:19
- FZ/T90059-2009
- 现行
标准号:
FZ/T 90059-2009
标准名称:
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0-01-20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984.34 KB
替代情况:
替代FZ/T 90059-199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湿热环境使用的纺织用异步电动机。 FZ/T 90059-2009 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FZ/T90059-2009

部分标准内容:
ICS 59.120.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
FZ/T90059—2009
代替FZ/T90059-1994
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Textile motor test method of damp heat in steady state2010-01-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0-06-01实施
本标准是对FZ/T90059--1994《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的修订。本标准代替FZ/T90059—1994。
本标准与FZ/T90059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FZ/T90059-—2009
a)本标推按GB/T2423.3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规定将前版2.5中试验箱的湿度容差由“二%”改为“士3%”(见第5章);取消前版2.6中“指示点相对湿度的波动不大于士1%”。b)取消前版标准中的2.7。
c)将前版标准3.3.1b中的“升温时间1h”,改为“使被试电机达到温度稳定”(见7.2)。将前版标准3.3.2中的“应在0.5h内使箱内相对湿度增至93土%”改为“应在2h内使箱内d)
相对湿度增至(93士3)%”(见7.3)。取消“恒定湿热试验条件控制图”。c)
f)将前版3.5中的\相对湿度降到(75土3)%,然后再在半小时内把温度降至35℃土2℃\改为“相对湿度降到73%~77%,然后在0.5h内将温度调节到实验室温度,且温度容差为土1K”(见第9章)。
将前版4.1的公式“R-
\改为“R
”(见10.2)。
1000+100
h)取消前版标准的4.2.2。
i)取消前版标准的第6章,增加第12章\其他说明”。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及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纺机青岛和力达电气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艳坤。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J123—-1986;
---FZ/T90059—1994。
1范围
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湿热环境使用的纺织用异步电动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FZ/T90059—2009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7552008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T2421一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GB/T2423.3-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5170.5—19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恒定湿热试验设备GB/T12665一-1990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3试验箱
恒定湿热试验箱应符合GB/T2423.32006中的第4章和GB/T5170.5--1996的规定要求。4试验样品要求
4.1被试电机一般在不通电、不包装的状态下放置。若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4.2当被试电机超过一台时,不得相互重叠,并避免试验箱内壁和项部的凝结水滴落在被试电机上。5严酷等级
试验的严酷等级由试验持续时间、温度、相对湿度共同决定。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的严酷等级按GB/T2423.3一2006中的规定选用:试验温度:(40士2)℃;
——相对湿度:(93士3)%;
·试验持续时间4d。
为了维持试验箱内的相对湿度在规定的容差范围内,应保持试验箱内的任意两点在任何时间内其温度差异尽可能的小。若温差超过1K,则不能达到所需的混度条件。短期的温度波动也应保持在土0.5K范围内以维持所要求的湿度条件。6初始检测
6.1试验前应对被试电机的运转情况进行检验。6.2绝缘电阻的测量bzxZ.net
测量电机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如各相绕组的两端单独引出,则应分别测量各相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和相间绝缘电阻。
7条件试验
7.1将无包装、不通电的被试电机置于试验箱内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30土2)℃,时间为6h,此1
FZ/T90059-2009
过程不加湿,相对湿度自然下降。7.2将试验箱的温度升至(40土2)℃,且使被试电机达到温度稳定(温度稳定的定义参见GB/T2421一1999的4.8)。此过程不加湿,相对湿度自然下降,且在这过程中不应产生样品凝露现象。7.3箱内温度达到(40士2)℃后,开始加湿,应在2h之内使箱内相对湿度增至(93士3)%。7.4待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达到(40土2)℃和(93士3)%,且稳定后,开始计算试验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为96h。
8中间检测
试验过程中,应定时测量被试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测量时应迅速且不得将被测电机移出箱外。9恢复
试验后,被试电机留在试验箱内恢复,应在0.5h内将相对湿度降到73%~77%,然后在0.5h内将温度调节到实验室温度(实验室温度应满足GB/T2421--1999中5.4.1的要求),且温度容差为±lK。
10最后检测
10.1恢复阶段结束后立即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和耐电压试验,应尽量控制在30min以内a)在试验箱内,测量绕组对机壳及相间的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GB/T12665一1990中4.1.1规定数值。
对额定电压220V及以上的电机按式(1)计算:U
1000+100
式中:
R—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Mα);U-—电机绕组的额定电压,单位为伏(V);P-—.电机的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1)对额定电压220V以下,36V及以上的电机,为0.22Mα。2)对额定电压36V以下的电机,为0.1MQ。·(1)
绝缘电阻符合规定要求时,应立即从试验箱中取出被试电机进行绝缘耐电压试验,被试电机b)
应能承受相应产品85%的标准试验电压,标准试验电压数值按GB755·-2008中9.2规定,历时1min,而绝缘不被击穿。
被试电机从试验箱中取出后,在实验室环境温、湿度的条件下,6h内完成绕组匝间耐电压试验。10.2
10.3被试电机运转性能的检查,恒定湿热试验后,被试电机转动不得有卡住或影响正常运转的情况。11试验报告
a)绕组绝缘电阻与试验时间关系表或曲线。b)绕组对机壳、相间及匝间耐电压试验结果。12其他说明
凡经恒定湿热试验合格的电机,经整修后允许出厂。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
FZ/T90059—2009
代替FZ/T90059-1994
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Textile motor test method of damp heat in steady state2010-01-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0-06-01实施
本标准是对FZ/T90059--1994《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的修订。本标准代替FZ/T90059—1994。
本标准与FZ/T90059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FZ/T90059-—2009
a)本标推按GB/T2423.3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规定将前版2.5中试验箱的湿度容差由“二%”改为“士3%”(见第5章);取消前版2.6中“指示点相对湿度的波动不大于士1%”。b)取消前版标准中的2.7。
c)将前版标准3.3.1b中的“升温时间1h”,改为“使被试电机达到温度稳定”(见7.2)。将前版标准3.3.2中的“应在0.5h内使箱内相对湿度增至93土%”改为“应在2h内使箱内d)
相对湿度增至(93士3)%”(见7.3)。取消“恒定湿热试验条件控制图”。c)
f)将前版3.5中的\相对湿度降到(75土3)%,然后再在半小时内把温度降至35℃土2℃\改为“相对湿度降到73%~77%,然后在0.5h内将温度调节到实验室温度,且温度容差为土1K”(见第9章)。
将前版4.1的公式“R-
\改为“R
”(见10.2)。
1000+100
h)取消前版标准的4.2.2。
i)取消前版标准的第6章,增加第12章\其他说明”。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及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纺机青岛和力达电气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艳坤。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J123—-1986;
---FZ/T90059—1994。
1范围
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湿热环境使用的纺织用异步电动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FZ/T90059—2009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7552008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T2421一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GB/T2423.3-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5170.5—19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恒定湿热试验设备GB/T12665一-1990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3试验箱
恒定湿热试验箱应符合GB/T2423.32006中的第4章和GB/T5170.5--1996的规定要求。4试验样品要求
4.1被试电机一般在不通电、不包装的状态下放置。若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4.2当被试电机超过一台时,不得相互重叠,并避免试验箱内壁和项部的凝结水滴落在被试电机上。5严酷等级
试验的严酷等级由试验持续时间、温度、相对湿度共同决定。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的严酷等级按GB/T2423.3一2006中的规定选用:试验温度:(40士2)℃;
——相对湿度:(93士3)%;
·试验持续时间4d。
为了维持试验箱内的相对湿度在规定的容差范围内,应保持试验箱内的任意两点在任何时间内其温度差异尽可能的小。若温差超过1K,则不能达到所需的混度条件。短期的温度波动也应保持在土0.5K范围内以维持所要求的湿度条件。6初始检测
6.1试验前应对被试电机的运转情况进行检验。6.2绝缘电阻的测量bzxZ.net
测量电机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如各相绕组的两端单独引出,则应分别测量各相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和相间绝缘电阻。
7条件试验
7.1将无包装、不通电的被试电机置于试验箱内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30土2)℃,时间为6h,此1
FZ/T90059-2009
过程不加湿,相对湿度自然下降。7.2将试验箱的温度升至(40土2)℃,且使被试电机达到温度稳定(温度稳定的定义参见GB/T2421一1999的4.8)。此过程不加湿,相对湿度自然下降,且在这过程中不应产生样品凝露现象。7.3箱内温度达到(40士2)℃后,开始加湿,应在2h之内使箱内相对湿度增至(93士3)%。7.4待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达到(40土2)℃和(93士3)%,且稳定后,开始计算试验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为96h。
8中间检测
试验过程中,应定时测量被试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测量时应迅速且不得将被测电机移出箱外。9恢复
试验后,被试电机留在试验箱内恢复,应在0.5h内将相对湿度降到73%~77%,然后在0.5h内将温度调节到实验室温度(实验室温度应满足GB/T2421--1999中5.4.1的要求),且温度容差为±lK。
10最后检测
10.1恢复阶段结束后立即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和耐电压试验,应尽量控制在30min以内a)在试验箱内,测量绕组对机壳及相间的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GB/T12665一1990中4.1.1规定数值。
对额定电压220V及以上的电机按式(1)计算:U
1000+100
式中:
R—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Mα);U-—电机绕组的额定电压,单位为伏(V);P-—.电机的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1)对额定电压220V以下,36V及以上的电机,为0.22Mα。2)对额定电压36V以下的电机,为0.1MQ。·(1)
绝缘电阻符合规定要求时,应立即从试验箱中取出被试电机进行绝缘耐电压试验,被试电机b)
应能承受相应产品85%的标准试验电压,标准试验电压数值按GB755·-2008中9.2规定,历时1min,而绝缘不被击穿。
被试电机从试验箱中取出后,在实验室环境温、湿度的条件下,6h内完成绕组匝间耐电压试验。10.2
10.3被试电机运转性能的检查,恒定湿热试验后,被试电机转动不得有卡住或影响正常运转的情况。11试验报告
a)绕组绝缘电阻与试验时间关系表或曲线。b)绕组对机壳、相间及匝间耐电压试验结果。12其他说明
凡经恒定湿热试验合格的电机,经整修后允许出厂。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FZ/T 94020-2009 有梭丝织机
- 下一篇: FZ/T 92040-2009 钢板槽筒
- 热门标准
- 纺织行业标准(FZ)标准计划
- FZ/T98020-2019 织物透湿性能试验仪
- FZ/T64068-2019 拒油防污机织粘合衬
- FZ/T64007-2019 树脂机织衬
- FZ/T50002-2013 化学纤维异形度试验方法
- FZ/T73011-2013 针织腹带
- FZ/T01149-2019 纺织品 防风透湿性能的评定
- FZ∕T01077-2018 服装衬布氯损强力试验方法
- FZ∕T10010-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
- FZ∕T01131-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天然纤维素纤维与某些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混合物(盐酸法)
- FZ/T14019-2020 棉提花印染布
- FZ∕T01133-2016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快速筛选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 FZ/T01030-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 顶破法
- FZ∕T10005-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 FZ/T01132-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维纶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 FZ∕T01078-2018 服装衬布吸氯泛黄试验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