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纺织行业标准(FZ)】 再生涤纶短纤维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05 23:13:57
  • FZ/T52010-200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FZ/T 52010-2009

  • 标准名称:

    再生涤纶短纤维

  •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9-11-17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3.45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10-04-01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涤纶短纤维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回收的聚酯为原料经熔融纺丝生产的,线密度为0.9dtex~11.1dtex纱用和无纺用再生涤纶短纤维及线密度为2.8dtex~27.8dtex充填用有硅或无硅再生涤纶短纤维的品质评定。线密度不在上述范围内的再生涤纶短纤维可参照使用。其它类型的再生涤纶短纤维亦可参照使用。 FZ/T 52010-2009 再生涤纶短纤维 FZ/T52010-200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59. 060.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52010--2009
再生涤纶短纤维
Regeneratepolyester staplefiber2009-11-17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0-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
再生涤纶短纤维
FZ/T52010—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5千字
2010年1月第一版
反2010年1月第次印刷
书号:155066·2-20218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6.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FZ/T52010-2009
本标准是参照GB/T14464《涤纶短纤维》和FZ/T52004《充填用中空涤纶短纤维》,并根据我国再生纺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下游客户使用情况制定。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江阴长隆化纤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喜全、夏天霞、钱军、林世东。1范围
再生涤纶短纤维
FZ/T52010—2009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涤纶短纤维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回收的聚酯为原料经熔融纺丝生产的,线密度为0.9dtex11.1dtex纱用和无纺用再生涤纶短纤维及线密度为2.8dtex~27.8dtex充填用有硅或无硅再生涤纶短纤维的品质评定。线密度不在上述范围内的再生涤纶短纤维可参照使用。其他类型的再生涤纶短纤维亦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291.1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GB/T4146
纺织名词术语(化纤部分)
GB/T6503
化学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GB/T6504
GB/T8170
GB/T14334
GB/T14335
GB/T14336
GB/T14337
GB/T14338
GB/T14339
GB/T14342
FZ/T50002
FZ/T50004
化学纤维
含油率试验方法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
合成短纤维比电阻试验方法
化学纤维异型度试验方法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试验方法FZ/T50009.1
FZ/T50009.2
FZ/T50009.3
FZ/T50009.4
3术语和定义
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单纤维长度测量法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平均长度试验方法单纤维长度测量法中空涤纶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中空涤纶短纤维膨松性能和纤维弹性试验方法GB/T3291.1和GB/T414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1
再生涤纶短纤维
regeneratepolyester staplefiber以回收的聚酯为原料经熔融纺丝生产的涤纶短纤维。3.2
二维卷曲two-dimensional curliness纤维的卷曲波分布在一个平面上,又称机械卷曲。3.3
三维卷曲three-dimensional curliriess纤维的卷曲波呈三维分布,又称立体卷曲。FZ/T52010—2009
生产批product lot
主要原辅料、工艺条件及产品规格相同,一定时间内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批。3.5
检验批·test lot
为检验连续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特征和稳定性,采用周期性取样确定的一定范围内的产品为一检验批。
有硅 silicon
纤维在后整理过程中,采用特殊的硅整理剂,进行加工处理,赋予纤维滑爽、柔软的手感3.7
无硅nosilicon
纤维在后整理过程中采用
4产品分类和标识
4.1产品分类
特殊的整理剂,进行加工处理,赋予纤维卡爽、硬挺的手感。4.1.1再生涤纶短纤维严品按用途分为涤纶短纤维三类。
4.1.2纱用再生涤
棉型:线客
中长型:线
毛型:线密
用薄生涤纶短纤维无纺用再生涤纶短纤维和充填用再生短纤维按单纤维名义线密度分为以还三1.5dtex
为2.2dtex
度头为
S:oidte
王涤纶短纤维按单纤维
无纺用再生
名义线密度
名义线密度
名义线密度在
名义线密度在!
普强棉型和高强棉型两种,高强棉型的断裂强度大于等必线密度分为以
6ordtex。
名义线密度在6.
11.1dtex。
充填用再生涤纶短纤
按照制造方法分非中空再生涤纶短纤维、二维中空再生涤纶短纤维、三4.1:4
维卷曲中空再生涤纶短纤维三类4.1.5充填用再生涤纶短纤维产品按照后整理工艺分为有硅型和无硅型。4.2产品标识
再生涤纶短纤维产品规格以线密度、长度、有硅(无硅)表示。线密度以分特克斯表示,长度以毫米表示。其中有硅、无硅具体规定:有硅代号S(silicon)、无硅代号——F(frication)。示例:1.56dtex×64mm无纺用再生涤纶短纤维;7.78dtex×64mm-S二维中空再生涤纶短纤维;7.78dtex×64mm-F三维中空再生涤纶短纤维。5要求
5.1产品分等
纱用和无纺用再生涤纶短纤维产品分为一等品、合格品两个等级;充填用再生涤纶短纤维为合格品一个等级。
性能项目和指标
产品指标见表1、表2、表3。
纱用再生涤纶短纤维性能项自和指标棉
高强棉型
断裂强度/(cN/dtex)
断裂伸长率/%
线密度偏差率/%
长度偏差率/%
超长纤维率/%
倍长纤维含量/(mg
疵点含量/(mg
卷曲个数/(个
卷曲率/%
180℃干热峻
比电阻/(a
N/dtex
10%定伸长强
合格品
普强棉型
合格品
中长型
一等品
合格品
FZ/T52010—2009
一等品
合格品
0M±100Mi±10.0Mi±12.0M,±10.0M1±12. 0M±8.01
数据积累
M×108M×109Mx108M109
MX108M*109
M4×109
数据积累
注1:线密度偏差以名义线密度为计算依据注2:长度偏差率以氢义长度为计算依据。注3:Mi由生产家确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因原料变化或因用户要求可作适当调整。注4:M2由供需双协商确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9
注5:M3高强棉型在小等于7.0,普强棉型在小于等于9.0,中长型在小于等形10.0范围内由生产厂确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
注 6: M大于等于1.0小10 0.
表2、无纺用再生涤纶短纤维
断裂强度/(cN/dtex)
断裂伸长率/%
线密度偏差率/%
长度偏差率/%
超长纤维率/%
合格品
合格品
合格品
合格品
11.1 dtex
合格品
FZ/T52010—2009
倍长纤维含量/(mg/100g)≤
疵点含量/(mg/100g)
卷曲个数/(个/25mm)
卷曲率/%
180℃干热收缩率/%
比电阻/(α·m)
10%定伸长强度/(cN/dtex))
-等品合格品
注1:线密度偏差率以名义线密度为计算依据。注2:长度偏差率以名义长度为计算依据。表2(续)
合格品
合格品
数据积累
数据积累
一等品
合格品
注3:M1由生产厂家确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因原料变化或因用户要求可作适当调整。注4:M2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6.1dtex~
11.1 dtex
等品合格品
注5:M3高强棉型在小于等于7.0,普强棉型在小于等于9.0,中长型在小于等于10.0范围内由生产厂确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
注6:M4大于等于1.0小于10.0。表3充填用再生涤纶短纤维性能项目和指标项目
线密度偏差率/%
长度偏差率/%
卷曲数/(个/25mm)
倍长纤维含量/(mg/100g)≤
疵点含量/(mg/100g)
膨松度V1/(cm2/g)
膨松度V2/(cm2/g)
膨松度Vs/(cm2/g)
压缩弹性回复率/%
中空率/%
非中空
二维中空
三维中空
<10 dtex
注1:充填用再生涤纶短纤维的名义长度一般为32mm、51mm、64mm等,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注2:线密度偏差率以名义线密度为计算依据。注3:长度偏差率以名义长度为计算依据。注4:M1由供需双方商定,确立后不应任意变更。≥10dtex
5.3其他指标要求
5.3.1再生涤纶短纤维的含油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3.2再生涤纶短纤维的回潮率超过公定回潮率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试验方法
6.1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10%定伸长强度按GB/T14337规定执行。FZ/T52010—2009
6.2线密度偏差率:三维中空再生涤纶短纤维按FZ/T50009.1执行;其他再生涤纶短纤维按GB/T14335执行。
6.3长度偏差率、超长纤维率、倍长纤维含量试验:中空再生涤纶短纤维按FZ/T50009.2执行;其他再生涤纶短纤维按GB/T14336执行。6.4卷曲数:中空再生涤纶纤维按FZ/T50009.3执行;其他再生涤纶短纤维按GB/T14338执行。6.5中空率按FZ/T50002执行。
6.6180℃于热收缩率按FZ/T50004执行。6.7比电阻按GB/T14342执行。
6.8含油率按GB/T6504执行。
6.9回潮率按GB/T6503执行。
6.10中空再生涤纶短纤维膨松度、压缩弹性回复率按附录A规定执行,二维中空再生涤纶短纤维参照三维中空涤纶短纤维规定执行。6.11疵点含量按GB/T14339执行。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检验项目
表1、表2、表3中所有项目均为考核项目,并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7.1.2组批规定
按检验批组批。
7.1.3取样规定
性能项目的取样按GB/T14334中下机产品取样方法规定进行。7.1.4综合评定
性能项目的测定值或计算值按GB/T8170中的修约值比较法与表1、表2、表3中的极限值比较,逐项判定是否符合表1、表2、表3中的指标,以各项指标中最低的等级判定该批产品的等级,达不到合格品等级为等外品。
7.2复验规则
7.2.1批产品到需方时应及时检查包装件的外包装、件数、质量与货单是否相符。如外观是由于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由责任方负责。7.2.2三个月内,对产品质量有异议可提出复验。若该批产品的数量使用了三分之一以上时,不能申请复验。卖方在接到买方提出的复验通知后,应在一个月内答复,逾期按买方意见处理。复验可在双方同意的任何一方进行,必要时可请仲裁检验机构按本标准要求取样、检验、仲裁。7.2.3由于该批产品品质影响了后加工产品品质,并造成严重损失时,供需双方应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协商处理。
7.2.4检验项目:同7.1.1。
7.2.5取样规定
7.2.5.1性能检验项目试验参照GB/T14334中包装件取样方法规定抽样检验,不得抽取在运输途中5
FZ/T52010—2009
意外受潮、污染、擦伤或包装已经打开的包装件。7.2.5.2倍长纤维含量、疵点含量的试样量增加一倍。7.2.6组批规定:按原生产批组批。7.2.7复验评定
7.2.7.1复验结果按7.1.4规定执行。7.2.7.2包装件平均净重和公定质量的偏差率超过士0.5%,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包装件上应按规定的分类和命名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等级、批号、净重、生产日期、商标、产品标准编号、生产企业名称、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及产品防护、搬运警示标志。8.2包装
8.2.1产品包装保持包型完整,纤维不外露。包装的质量应保证纤维不受损伤。8.2.2不同规格、批号、类别的再生涤纶短纤维应分别包装。8.3运输
运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产品受潮、曝晒、污染和受损。装卸时按警示标志规定执行,不可抛挪掷。
8.4购存
包装件按批堆放、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的仓库内,不应靠近火源、热源,避免阳光直射。A.1原理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膨松度试验方法
FZ/T52010—2009
试样纤维开松后,手工制成棉网,通过在棉网上分别加上轻负荷和重负荷,分别测定棉网高度,以此计算纤维的密度。
A.2仪器及工具
A.2.1开松机
开松系统采用一个大的工作罗拉和几个小工作罗拉同时开松,低转速(1400r/min)工作,能使纤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松,既不损伤纤维的滑度和卷曲度,又能使纤维达到理想的蓬松效果。A.2.2纤维膨松度、压缩弹性试验仪要求高度测量的误差为士0.5mm,并附有施加符合用压块A[10cm×10cm的有机玻璃块(含手柄,手柄长度以便于操作为宜),质量为60g,允许误差土1%和压块B[质量为500g,允许误差士1%的不锈钢块(含手柄,手柄的长度以便于操作为宜)]。A.2.3天平
最小分度值10mg。
A.3纤维调湿和标准大气
纤维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为温度(20士2)℃,相对湿度(65士5)%。A.4取样及试样制备
A.4.1取样
A.4.1.1按GB/T14334规定取出实验室样品500g。A.4.1.2从室验室试验样品中随机均沟地抽取有代表性的试样200g,按照检验规定进行调湿,使试样达到吸湿平衡。实验室试验样品的回潮率在公定回潮率以下时,可不必进行调湿。A.4.2试样制备
A.4.2.1按仪器说明要求调整开松机的工艺参数。A.4.2.2试验前开空车运转,检查机器有无异常声响。A.4.2.3从调湿平衡的样品中随机取出约50g试样,均匀地铺于开松机的输送链上,开启开松机主机电源开关,待主机进入工作状态(达到设备额定旋转速度)后开启开松机输送帘的电源开关,对纤维进行开松。
A.4.2.4纤维开松结束后依次关闭开松机输送帘和主机电源开关。A.5试验程序
A.5.1在开松后的散纤维样品中取一定量的纤维放在电子天平上,称取(5士0.1)g,用手轻轻制成4份~5份面积约为10cm×10cm的棉网,然后轻轻地放入膨松特性仪内。净置5min后,慢慢地放下压块A(轻负荷60g)不要施加任何冲撞,读取1min后试样的高度h1(准确到0.5mm)。A.5.2在轻负荷的基础上慢慢地放下压块B(此时重负荷为560g),读取1min之后的高度h2(准确到0.5 mm)。bzxZ.net
FZ/T52010—2009
A.5.3去除重负荷,静置3min后,再慢慢放下轻负荷,读取1min之后的高度h3(准确到0.5mm)。A.6计算
A.6.1膨松度Vi、膨松度V2、膨松度V3和压缩弹性回复率E按式(A.1)~式(A.4)进行计算。Vi = Ahi
.(A.1)
Ve = Ahz
Vs = Aha
式中:
hs -h2
V,一纤维在轻负荷作用下的膨松度,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g);Va
一纤维在重负荷作用下的膨松度,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g)(A.2)
....A.3)
.(A.4)
V3—一纤维在除去重负荷后,在轻负荷作用下的膨松度,单位为立方厘米每克(cm/g);E—纤维的压缩弹性回复率,%;
A一样板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G
一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一轻负荷作用下的试样高度,单位为厘米(cm);ha——重负荷作用下的试样高度,单位为厘米(cm);h3—去除重负荷平衡3min后,再加轻负荷作用下的试样高度,单位为厘米(cm)。A.6.2V1、V2、V3、E两次平行试验测定值表示试验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一位,按GB/T8170规定修约到整数位。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2-20218
FZ/T52010-2009
打印日期:2010年2月5日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纺织行业标准(FZ)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