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1128-2006 轮式拖拉机转向系 转向节

【农业行业标准(NY)】 轮式拖拉机转向系 转向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4 23:50:44
- NY/T1128-2006
- 现行
标准号:
NY/T 1128-2006
标准名称:
轮式拖拉机转向系 转向节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7-10 -
实施日期:
200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87.7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轮式拖拉机转向系转向节(以下简称转向节)的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轮式拖拉机及其变型产品的转向节。 NY/T 1128-2006 轮式拖拉机转向系 转向节 NY/T1128-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6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128—2006
轮式拖拉机转向系
转向节
Wheeled tractor steering system-Steering knuckle2006-07-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6-10-01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NY/T1128—2006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用动力机械及零配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春)。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立、贾俊杰、穆松、刘新华、李龙春。1范围
轮式拖拉机转向系转向节
NY/T1128—2006
本标准规定了轮式拖拉机转向系转向节(以下简称转向节)的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轮式拖拉机及其变型产品的转向节。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
GB/T230.1-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31.1一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184—1996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2828.1—2003
GB/T3077—1999
GB/T3177—1997
GB/T5617-1985
GB/T 13320—1991
GB/T15822—1995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逐批检验抽样计划合金结构钢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钢的感应率火或火焰辩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磁粉探伤方法
JB/T9204—1999钢件感应率火金相检验3转向节主要部位名称
转向节主要部位名称见图1。
2.内轴承颈
3.外轴承颈
4.油封轴颈
图1转向节
5.主销轴承颈
6.前轮轴
7.转向节主销
NY/T-1128—2006
4要求
4.1转向节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规定。4.2材料
前轮轴转向节主销(以下简称两轴)材料采用GB/T3077一1999规定的40Cr或GB/T699-1999规定的45钢,允许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上述材料的其他材料制造。4.3热处理
4.3.1两轴应经调质处理,布氏硬度为241HBW~298HBW,同一轴上的硬度差应不大于35HBW:落氏硬度为25HRC~32HRC,同一轴上的硬度差应不大于4HRC。4.3.2前轮轴内、外轴承颈、油封轴颈和转向节主销轴颈及主销轴承颈均应表面萍火,火硬度应不低于45HRC,同一轴上的硬度差应不大于4HRC:有效硬化层深度应不低于1.2mm。4.4金相组织
4.4.1调质处理的金相组织应为回火索氏体1~4级,4.4.2率火的金相组织应符合JB/T9204—1999的规定。4.5表面粗糙度
4.5.1油封轴颈表面粗糙度Ra应不低于0.8um4.5.2前轮轴内、外轴承颈、主销轴承颈和主销轴颈表面粗糙度Ra应不低于1.6m4.6转向节主要部位的尺寸公差及角度公差4.6.1前轮轴内、外轴承颈、主销轴承颈尺寸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800.3一1998规定的IT6级。4.6.2
转向节主销轴颈尺寸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800.3-—1998规定的IT7级。4.6.3
前轮轴内孔尺寸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800.3规定的IT7级。4.6.4车
转向节主销与前轮轴内孔配合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800.3—1998规定的IT6级。
4.6.5两轴轴线间角度的极限偏差为士20。4.6.6转向节主销键槽的中心平面与前轮轴轴线间角度的极限偏差为土30°。4.7形状和位置公差
4.7.1前轮轴内、外轴承颈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184一1996规定的8级。4.7.2前轮轴油封轴颈端面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184一1996规定的9级。4.7.3转向节主销推力轴承安装平面对转向节主销轴线的圆跳动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184-1996规定的9级。
4.7.4两轴轴承颈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位置度公差不大于0.5mmg4.7.5转向节主销键槽对转向节主销轴线的对称度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184一1996规定的10级。
4.8前轮轴轴端的螺纹公差等级不低于GB/T197—2003规定的6g级。4.9转向节锻坏的宏观组织,在拳部与轴部的连接处应为连续的流线,不得有截断现象。4.10转向节的前轮轴和转向节主销加工表面应进行磁粉探伤检查,不充许有裂纹4.11焊接质量
4.11.1焊接时应保护加工表面,不应有任何损伤。4.11.2焊接应均勾、牢固,不允许有裂纹、疤痕、裂缝、夹渣、烧穿和未焊透等缺陷。4.11.3焊后应清除焊渣。
4.12外观质量
4.12.1转向节各部分应无裂纹毛刺、锐边及热处理后的盐。4.12.2加工部位不得有凹陷、缺口、碰痕等缺陷。4.12.3锻造面应无折叠、浮动氧化皮。4.12.4转向节非加工表面应涂防锈漆。5检测方法www.bzxz.net
5.1硬度
5.1.1布氏硬度
NY/T1128—2006
5.1.1.1取样部位:在转向节本体上,前轮轴和转向节主销横向切取试样,试样宽度为10mm~15mm,测量点不少于2点。
5.1.1.2试验方法:符合GB/T231.1—2002的规定。5.1.2洛氏硬度
5.1.2.1检测部位:在前轮轴和转向节主销调质或萍火区,沿圆周表面相隔120°测三点,如有一点不合格在其附近2mm~3mm处加打一点。5.1.2.2试验方法:符合GB/T230.1-2004的规定。5.2有效硬化层深度
5.2.1取样部位:在前轮轴和转向节主销率火区中部制取试样,试样宽度为10mm~15mm。5.2.2试验方法:符合GB/T5617—1985的规定,硬度测量所采用的试验力为9.8N。5.3金相组织
5.3.1取样部位:同5.2.1。
5.3.2试验方法:符合JB/T9204—1999和GB/T133201991的规定。5.4宏观组织
在拳部与轴部的连接处沿轴向剖开,经盐酸溶液热蚀后目测。5.5探伤
磁粉探伤按GB/T15822—1995规定的方法进行5.6尺寸公差及角度公差
转向节的尺寸公差及角度公差按GBT3177一1997的规定,采用通用量真或专用检真检验,5.7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按GB/T1958-—1980的规定进行。5.8螺纹公差
用螺纹环规检验。
5.9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仪或表面粗糙度样板比较测量。5.10焊接质量、外观质量
采用目测方法检查。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4.6.4.11、4.12为必检项目,应100%检验。4.3为抽检项目,数量自定。3
NY/T1128—2006
6.1.2分批提交验收的产品,按GB/T2828.1一2003的规定进行尺寸、金相、硬度抽样检验。抽样方案按GB/T2828.1—2003规定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进行。6.2监督检验
6.2.1抽样
在企业近期生产的合格产品中抽取时,检验批量N为26件~50件,将交验产品按26件50件为一批分成若干批,随机抽取其中一批供抽样检验。在用户单位或经销部门抽取时,可不受批量范围下限值限制,样品随机抽取。
6.2.2不合格项分类
达不到标准规定或图样要求的检测项目按其严重程度分类为:A类不合格、B类不合格、C类不合格(表1)。
不合格项分类
不合格项分类
6.2.3检验水平及接收质量限AOL值探伤
调质硬度
辫火硬度
有效硬化层深度
金相组织
项目名称
两轴轴线间角度的极限偏差
前轮轴内轴承颈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前轮轴外轴承颈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前轮轴油封轴颈端面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前轮轴内轴承颈尺寸公差
前轮轴外轴承颈尺寸公差
转向节主销轴承颈尺寸公差
转向节主销轴颈尺寸公差
前轮轴油封轴颈表面粗糙度
前轮轴内轴承颈表面粗造度
前轮轴外轴承颈表面粗糙度
前轮轴内轴承颈的连接圆弧表面粗糙度螺纹公差
转向节主销轴承颈表面粗糙度
焊接质量
外观质量
6.2.3.1A类不合格中的As采用特殊检验水平S-1.A类不合格中的A和B.C类不合格采用一般检验水平工。
产品按不合格项分类分别规定AQL值(表2)。4
不合格项分类
项目数
检验水平
样本量字码
样本量
合格判定
6.2.4判定原则
表2AQL值
NY/T1128—2006
样本经检验后,当某类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Ac值时,判该类为合格:当某类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Re值时,判该类为不合格。当各类全部合格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当任一类不合格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标志、包装、贮存
7.1标志
产品外包装上应注明:
a)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及重量;制造厂名称、地址;
c)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
d)装箱日期;
“小心轻放”、“防潮”等字样或标识。e
7.2包装
7.2.1产品包装前应清洗干净并涂防锈油,保证在6个月内不锈蚀。7.2.2包装内应附产品检验合格证,合格证应注明检验日期并经检验员签章。7.3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和无腐蚀性物质的库房中。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128—2006
轮式拖拉机转向系
转向节
Wheeled tractor steering system-Steering knuckle2006-07-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6-10-01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NY/T1128—2006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用动力机械及零配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春)。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立、贾俊杰、穆松、刘新华、李龙春。1范围
轮式拖拉机转向系转向节
NY/T1128—2006
本标准规定了轮式拖拉机转向系转向节(以下简称转向节)的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轮式拖拉机及其变型产品的转向节。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
GB/T230.1-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31.1一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184—1996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2828.1—2003
GB/T3077—1999
GB/T3177—1997
GB/T5617-1985
GB/T 13320—1991
GB/T15822—1995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逐批检验抽样计划合金结构钢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钢的感应率火或火焰辩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磁粉探伤方法
JB/T9204—1999钢件感应率火金相检验3转向节主要部位名称
转向节主要部位名称见图1。
2.内轴承颈
3.外轴承颈
4.油封轴颈
图1转向节
5.主销轴承颈
6.前轮轴
7.转向节主销
NY/T-1128—2006
4要求
4.1转向节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规定。4.2材料
前轮轴转向节主销(以下简称两轴)材料采用GB/T3077一1999规定的40Cr或GB/T699-1999规定的45钢,允许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上述材料的其他材料制造。4.3热处理
4.3.1两轴应经调质处理,布氏硬度为241HBW~298HBW,同一轴上的硬度差应不大于35HBW:落氏硬度为25HRC~32HRC,同一轴上的硬度差应不大于4HRC。4.3.2前轮轴内、外轴承颈、油封轴颈和转向节主销轴颈及主销轴承颈均应表面萍火,火硬度应不低于45HRC,同一轴上的硬度差应不大于4HRC:有效硬化层深度应不低于1.2mm。4.4金相组织
4.4.1调质处理的金相组织应为回火索氏体1~4级,4.4.2率火的金相组织应符合JB/T9204—1999的规定。4.5表面粗糙度
4.5.1油封轴颈表面粗糙度Ra应不低于0.8um4.5.2前轮轴内、外轴承颈、主销轴承颈和主销轴颈表面粗糙度Ra应不低于1.6m4.6转向节主要部位的尺寸公差及角度公差4.6.1前轮轴内、外轴承颈、主销轴承颈尺寸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800.3一1998规定的IT6级。4.6.2
转向节主销轴颈尺寸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800.3-—1998规定的IT7级。4.6.3
前轮轴内孔尺寸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800.3规定的IT7级。4.6.4车
转向节主销与前轮轴内孔配合的轴颈尺寸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800.3—1998规定的IT6级。
4.6.5两轴轴线间角度的极限偏差为士20。4.6.6转向节主销键槽的中心平面与前轮轴轴线间角度的极限偏差为土30°。4.7形状和位置公差
4.7.1前轮轴内、外轴承颈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184一1996规定的8级。4.7.2前轮轴油封轴颈端面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184一1996规定的9级。4.7.3转向节主销推力轴承安装平面对转向节主销轴线的圆跳动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184-1996规定的9级。
4.7.4两轴轴承颈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位置度公差不大于0.5mmg4.7.5转向节主销键槽对转向节主销轴线的对称度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1184一1996规定的10级。
4.8前轮轴轴端的螺纹公差等级不低于GB/T197—2003规定的6g级。4.9转向节锻坏的宏观组织,在拳部与轴部的连接处应为连续的流线,不得有截断现象。4.10转向节的前轮轴和转向节主销加工表面应进行磁粉探伤检查,不充许有裂纹4.11焊接质量
4.11.1焊接时应保护加工表面,不应有任何损伤。4.11.2焊接应均勾、牢固,不允许有裂纹、疤痕、裂缝、夹渣、烧穿和未焊透等缺陷。4.11.3焊后应清除焊渣。
4.12外观质量
4.12.1转向节各部分应无裂纹毛刺、锐边及热处理后的盐。4.12.2加工部位不得有凹陷、缺口、碰痕等缺陷。4.12.3锻造面应无折叠、浮动氧化皮。4.12.4转向节非加工表面应涂防锈漆。5检测方法www.bzxz.net
5.1硬度
5.1.1布氏硬度
NY/T1128—2006
5.1.1.1取样部位:在转向节本体上,前轮轴和转向节主销横向切取试样,试样宽度为10mm~15mm,测量点不少于2点。
5.1.1.2试验方法:符合GB/T231.1—2002的规定。5.1.2洛氏硬度
5.1.2.1检测部位:在前轮轴和转向节主销调质或萍火区,沿圆周表面相隔120°测三点,如有一点不合格在其附近2mm~3mm处加打一点。5.1.2.2试验方法:符合GB/T230.1-2004的规定。5.2有效硬化层深度
5.2.1取样部位:在前轮轴和转向节主销率火区中部制取试样,试样宽度为10mm~15mm。5.2.2试验方法:符合GB/T5617—1985的规定,硬度测量所采用的试验力为9.8N。5.3金相组织
5.3.1取样部位:同5.2.1。
5.3.2试验方法:符合JB/T9204—1999和GB/T133201991的规定。5.4宏观组织
在拳部与轴部的连接处沿轴向剖开,经盐酸溶液热蚀后目测。5.5探伤
磁粉探伤按GB/T15822—1995规定的方法进行5.6尺寸公差及角度公差
转向节的尺寸公差及角度公差按GBT3177一1997的规定,采用通用量真或专用检真检验,5.7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按GB/T1958-—1980的规定进行。5.8螺纹公差
用螺纹环规检验。
5.9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仪或表面粗糙度样板比较测量。5.10焊接质量、外观质量
采用目测方法检查。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4.6.4.11、4.12为必检项目,应100%检验。4.3为抽检项目,数量自定。3
NY/T1128—2006
6.1.2分批提交验收的产品,按GB/T2828.1一2003的规定进行尺寸、金相、硬度抽样检验。抽样方案按GB/T2828.1—2003规定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进行。6.2监督检验
6.2.1抽样
在企业近期生产的合格产品中抽取时,检验批量N为26件~50件,将交验产品按26件50件为一批分成若干批,随机抽取其中一批供抽样检验。在用户单位或经销部门抽取时,可不受批量范围下限值限制,样品随机抽取。
6.2.2不合格项分类
达不到标准规定或图样要求的检测项目按其严重程度分类为:A类不合格、B类不合格、C类不合格(表1)。
不合格项分类
不合格项分类
6.2.3检验水平及接收质量限AOL值探伤
调质硬度
辫火硬度
有效硬化层深度
金相组织
项目名称
两轴轴线间角度的极限偏差
前轮轴内轴承颈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前轮轴外轴承颈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前轮轴油封轴颈端面对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前轮轴内轴承颈尺寸公差
前轮轴外轴承颈尺寸公差
转向节主销轴承颈尺寸公差
转向节主销轴颈尺寸公差
前轮轴油封轴颈表面粗糙度
前轮轴内轴承颈表面粗造度
前轮轴外轴承颈表面粗糙度
前轮轴内轴承颈的连接圆弧表面粗糙度螺纹公差
转向节主销轴承颈表面粗糙度
焊接质量
外观质量
6.2.3.1A类不合格中的As采用特殊检验水平S-1.A类不合格中的A和B.C类不合格采用一般检验水平工。
产品按不合格项分类分别规定AQL值(表2)。4
不合格项分类
项目数
检验水平
样本量字码
样本量
合格判定
6.2.4判定原则
表2AQL值
NY/T1128—2006
样本经检验后,当某类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Ac值时,判该类为合格:当某类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Re值时,判该类为不合格。当各类全部合格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当任一类不合格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标志、包装、贮存
7.1标志
产品外包装上应注明:
a)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及重量;制造厂名称、地址;
c)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
d)装箱日期;
“小心轻放”、“防潮”等字样或标识。e
7.2包装
7.2.1产品包装前应清洗干净并涂防锈油,保证在6个月内不锈蚀。7.2.2包装内应附产品检验合格证,合格证应注明检验日期并经检验员签章。7.3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和无腐蚀性物质的库房中。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3102-2017 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11-2016 芒果等级规格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1550-2007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2272-2012 土壤调理剂 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NY/T3500-2019 农业信息基础共享元数据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