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机械行业标准(JB) >>
- JB/T 8978-2006 接触器式继电器

【机械行业标准(JB)】 接触器式继电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27 14:56:30
- JB/T8978-2006
- 现行
标准号:
JB/T 8978-2006
标准名称:
接触器式继电器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5-06 -
实施日期:
200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46 MB
替代情况:
替代JB/T 8978-1999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JZ20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通用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包括术语、特性、正常工作和安装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特性和性能的验证等。本标准适用于JZ20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用于交流50Hz(60Hz),额定工作电压660V及以下,直流额定工作电压220V及以下的电路中,在控制电路中作远动、自动控制件;在主电路中可作接触器用,并可与适当的热继电器或电子式保护装置组成电磁式或机电一体化的电动机起动器;其中控制功率较小的(0.5W)的继电器可用作于计算机(或PC机)控制的接口继电器。 JB/T 8978-2006 接触器式继电器 JB/T8978-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29.12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978—2006
代替JB/T8978—1999
接触器式继电器
Contactor relay
2006-05-06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
产品型号、规格
正常工作条件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JB/T8978—2006
JB/T8978-2006
本标准代替JB/T8978一1999《接触器式继电器》。本标准与JB/T8978-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8.2.3.4.2e),试后介电性能试验的试验电压值由原来2U;+1000V”修改为\2U。但不小于1000V”。
根据GB[4048.4——2003中的有关规定,将AC--3、AC-4使用类别下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试验作为特殊试验考核。
试验方法中,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取消原“8.1.1弹性部件的耐老化试验”、“8.2.3.8继电器耐受过载电流的能力试验”。
-检验规则中,取消原“9.3定期试验”。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低压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国星电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意冰、李春鸿。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8978—1999
1范围
接触器式继电器
JB/T8978-2006
本标准规定了JZ20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通用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包括术语、特性、正常工作和安装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特性和性能的验证等。本标准适用于JZ20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用于交流50Hz(60Hz),额定工作电压660V及以下,直流额定工作电压220V及以下的电路中,在控制电路中作远动、自动控制元件;在主电路中可作接触器用,并可与适当的热继电器或电子式保护装置组成电磁式或机电一体化的电动机起动器;其中控制功率较小的(0.5W)的继电器可用作于计算机(或PC机)控制的接口继电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423.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eqVIEC60068-2-30:1980)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DT)
GB/T2900.1—1992电工术语基本术语GB/T2900.18—1992电工术语低压电器(eqVIEC60050-441:1984)GB/T4207一2003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IEC60112:1979,IDT)
GB/T5169.11—1997
60695-2-1/1:1994)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成品的购热丝试验和导则(idtIECGB/T14048.1—200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egvIEC60947-1:1999)GB14048.4--200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IEC60947-4-1:2000,IDT)
GB14048.5--200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eqvIEC60947-5-1:1997)3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
3.1术语和定义
GB/T2900.1、GB/T2900.18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2符号
本标准使用的主要符号有:Ue、Ue、Us、Uimp、Ui、le、la、SCPD、Db、Ca、CTI、AC、DC、t、To、To.95等。
其名称及含义见GB14048.5-2001中第4章的规定。3.3代号
本标准中出现的使用类别代号见表1。1
JB/T8978—2006
使用类别代号
AC—15
产品型号、规格
产品型号及其含义
表1使用类别代号
典型用途
控制电磁铁负载(大于72VA)
控制电磁铁负载
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运转中的分断笼型异步电动机起动、反接制动或反向运转、点动继电器的全型号及其含义如下:JZ
基本参数
额定绝缘电压
线圈电压代号(表2)
触头组合代号(图1、图2)
操作方式及结构代号(表3)
基本规格代号(表4)
设计序号
接触器式继电器
表2线圈电压代号
操作方式及结构代号
操作方式及结构
交流结构及其操作
直流结构及其操作
直流结构及其操作
直流结构及其操作
交流可逆结构及其操作
直流可逆结构及其操作
表4基本规格代号
额定控制功率
额定工作电流
额定工作电流
继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U:660V。4.2.2最高额定工作电压
继电器的最高额定工作电压U:660V。4.2.3额定发热电流
P,=1000VA
例:接触器线圈
例:直流电磁阀
作继电器用
作接触器用
作接触器用
继电器的额定发热电流Ih:16A。4.2.4额定控制容量
继电器的额定控制容量(额定工作电流)见表5、表6。表5额定控制容量(作继电器用)型号
JZ20-1/0000
JZ20-6/0的30
JZ20-9/0000
4.2.5使用类别
额定控制容量
额定工作电流
表6额定控制容量(作接触器用)额定工作电流
继电器的使用类别为:AC-—3,AC--4,AC-15,DC—13。4.2.6额定工作制
继电器适用于下述工作制:
4.2.6.1八小时工作制
JB/T8978—2006
额定控制容量
~660V
八小时工作制是基本工作制,由此规定了继电器的约定发热电流。GBT14048.1一2000中4.3.4.1适用。
4.2.6.2不间断工作制
继电器触头保持闭合并通以一稳定电流超过8h(或数星期、数月)也不分断。4.2.6.3断续周期工作制
继电器在此工作制时负载因数为40%,可实现的最高操作次数为1200/h(即1200级)。GB/T14048.1-2000中4.3.4.3适用。
4.2.6.4短时工作制
短时工作制的工作电流标准值分为:触头通电时间10min、30min、60min、90min电流值的大小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
4.2.7控制电路
继电器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应符合表2要求。对于控制电源电压的正确操作条件是:在控制电路通以最大电流时,控制电源电压值应不小于85%U,也不大于110%U,开路时控制电源电压之值应不超过120%Us。4.3辅助触头
继电器可附加-带有两对触头的辅助触头模块,以扩充继电器的触头组数,满足控制电路的要求。4.3.1辅助触头模块的代号及其含义辅助触头模块的代号及其含义如下:ZA20—DD
触头组合代号(图3)
设计序号
辅助触头模块
4.3.2辅助触头模块的基本参数
a)额定绝缘电压U;
b)额定工作电压U。
JB/T8978—2006
c)约定发热电流础
d)额定控制容量P。
100VA(~380V,~660V);30W(==220V)。4.3.3辅助触头模块的额定工作制4.2.6适用。
4.3.4使用类别
辅助触头模块的使用类别为:AC一15,DC一13。4.4型式和分类
4.4.1型式
继电器是直动式电磁操作的机电式继电器,结构为模块化积木式,辅助触头模块可视需要附加在继电器本体上。
继电器同时适用于导轨安装和螺钉压紧式安装。4.4.2分类
4.4.2.1按用途分
a)一般用控制继电器:
b)计算机或程序控制器输出用接口继电器:c)作接触器用。
4.4.2.2按组合方式分
a)带辅助触头模块:
b)不带辅助触头模块。
5标志
5.1铭牌
按正常工作位置,在继电器躯壳的有效部位应有一字迹清晰、不易磨灭的铭牌,铭牌至少应包括下述内容:
a)产品型号:
b)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c)符合的标准;
d)额定参数:
e)出厂年月或编号。
5.2线圈标志
继电器应在线圈骨架的标志处应有一清晰,不易磨灭的标志,标明线圈的工作电压,电源频率及线圈参数。
5.3接线端标志
继电器应在罩盖正面的相应位置应有一清晰,不易磨灭的接线端标志。5.3.1线圈接线端标志
继电器线圈的两端标志应为A1、A2。5.3.2接线端子标志
接线端子标志见图1、图2、图3。13233343
NO NO NO NO
14243444
JZ20-13400
13 213343
NO NC NO NO
14 223444
JZ20-131
14223244
JZ20-1322D
图1作继电器用时的触头组合接线端标志13213
NO NC NC NC
14223242
JZ20-1130
ZA20-20
6正常工作条件
6.1周围空气温度
JZ20-6/10
JZ20-9/□10□
T1T2T3
JZ20-6/O01口
Z20-9/口01
图2作接触器用时的触头组合接线端标志5361
ZA20-11
图3辅助触头模块的触头组合接线端标志JB/T8978—2006
ZA20-02
6.1.1周围空气温度的最高值不超过十40℃,最低温度的下限值为-5℃(或-10℃、-25℃,订货时说明)。
6.1.2周围空气温度的24h平均值不超过+35℃。6.2海拨
继电器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6.3大气条件
继电器安装地点的大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十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允许有较高的湿度,最湿月的平均温度为十20℃时,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允许由于温度的变化发生在产品表面的凝露。6.4污染等级
继电器的污染等级为3级。
6.5安装类别(过电压类别)
继电器的安装类别为垃。
6.6安装条件
继电器应遵守制造厂提供的说明书所规定的有关条件进行安装。安装面与垂直平面的倾斜度不大于5℃,对于并下或其他特殊场合,其倾斜度允许不大于15°~30°。7技术要求
7.1结构要求
7.1.1概述
继电器应按照由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选用的材料应适合性能专用的要求,并能通过相应的试验。如机械强度试验,着火危险试验,耐湿热试验等。对构成爬电距离的绝缘材料,要测定相比电痕化指数(CTI值)。继电器规定选用材料组别为IIIa的绝缘材料,其CTI值为:400>CTI≥175。5
JB/T8978—2006
7.1.2接线端子
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采用螺纹压紧式,接线端的结构应保证有持久的、必要的接触压力,以压紧导线但又不会损坏导线;接线端子要有足够的载流能力,以保证继电器导出的热量不至于损坏连接导线的绝缘,接线端子的结构要保证连接导线不产生有害于正常工作或降低给定安装类别的绝缘水平的位移。本继电器采用M3组合螺钉,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分为两种:无铜接头的硬导线为1×0.75mm2~2×2.5mm2;有铜接头的多股导线为2×1mm2~1×2.5mm2。7.1.3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7.1.3.1电气间隙
按照低压系统的绝缘配合是建立在瞬时过电压被限制在规定的冲击耐受电压优先数的基础上的原则,根据本标准所规定的继电器的安装类别IⅡI和污染等级3的情况,按GB/T14048.1一2000中7.1.3规定,查表13得继电器的电气间隙最小值应为:8mm。该电气间隙最小值不适用于触头开距和受电弧作用的部分。7.1.3.2爬电距离
低压电器的最小爬电距离与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污染等级与所选用的绝缘材料组别有关,根据本标准的规定及按GB/T14048.1-2000中7.1.3的规定查表15得继电器爬电距离的最小值为10mm。爬电距离的最小值不适用于电弧作用部分和具有游离气体的触头间距。7.2性能要求
7.2.1温升
7.2.1.1允许温升的极限值
根据所选的触头结构材料及线圈的绝缘等级,本标准规定继电器所测得的各部分的温升应符合表7的要求。
辅助触头的温升试验可与继电器本体一起进行也可单独进行。表7温升极限值
材料类型及部件说明
接线端子
7.2.1.2周围空气温度
铜(或黄铜)镀锡
铜(或黄铜)镀银
B级绝缘
允许温升
热电偶法测量
电阻法测量
表7规定的温升值,应在十10℃~十40℃范围内进行,详见GB/T14048.1—2000中8.3.3.3.1。7.2.1.3触头
继电器触头(包括辅助触头)在进行温升试验时,均应通以约定发热电流。7.2.1.4线圈温升
当触头闭合,电路通电时,继电器的线圈在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下,必须承受持续负载而其稳定温升不超过表7规定,在触头不通电的情况下,控制电源条件与上述相同,继电器的线圈在承受表8所规定的操作频率考核时,线圈的温升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8操作频率
每小时最高操作次数
7.2.2介电性能
每一次闭合分断操作周期
继电器应承受8.2.3.3介电性能试验。7.2.3动作性能
线圈通电时间
继电器在周围空气温度符合6.1规定时,其吸合电压范围,最高释放电压,最低释放电压应符合表6
9规定,释放电压下限值是在触头已磨损的情况下测定的。表9操作电压范围
吸合电压范围
85%U,~110%U
最高释放电压
最低释放电压
JB/T8978—-2006
上述试验均应在线圈施加额定控制电源电压,并且在线圈温升达到稳定的情况下进行。7.2.4耐湿热性能
继电器应能承受交变湿热试验方法Db的考核。7.2.4.1试验条件
在Db试验箱的有效空间中应按GB/T2423.4的规定,其温度应能在+25℃±3℃与+40℃±2℃间循环变化。
7.2.4.2试验严酷程序
试验严格程度采用6昼夜的试验周期数。7.2.4.3检测条件
继电器进行试验时,应在湿热条件试验过程中进行测量,即在低温商湿阶段的最后1h~2h测量,此时试验箱中的湿度控制在95%~98%,并避免在试品表面产生凝露,先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后进行介电性能试验,试验电压值应为2U。但不小于1000V,历时1min,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5MQ2。7.2.5接通和分断能力
7.2.5.1使用类别AC--15,DC-13的接通与分断能力a)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继电器应按表10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接通和分断电路试验而不失误。表10正常条件下AC-15、DC--13的接通与分断能力接通*
使用类别
AC—15
DC--13
“试验量值的允差见:
GB14048.5—2001中8.3.2.2。
b两次持续时间(接通和分断)至少为2个周波,“前50次操作循环在UIU=1.1条件下进行。分断“
操作循环
次数··
操作条件
每分钟操
作次数
通电时间
6P为经验公式:它是代表大多数直流电磁铁负载的上限为P=50W,即6P=300ms的经验关系中求得,对于功耗大于50W的负载,可假定是由并联的较小的负载组成。因此,无论功率耗值为多少,300ms可作为上限值。“操作循环次数见GB14048.5—2001中表4b)。b)非正常条件下的接通与分断能力:继电器应在3.3中规定的使用类别,按表11规定试验条件下进行接通和分断电路试验而不失误。表11非正常条件下AC一15、DC一13的接通与分断能力接通
使用类别
AC—15
操作循
环次数
操作条件bZxz.net
每分钟操
作次数
通电时间
c)辅助触头的接通与分断能力试验,应装在继电器上进行,并允许与继电器分别进行试验7.2.5.2
使用类别AC一4的接通与分断能力7
JB/T8978—2006
a)继电器应按表12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接通和分断电路试验而不失误。表12AC一4条件下接通和分断(通断)、接通能力使用类别
AC—4
接通或分断电流:
U一分断后的(工频或直流)恢复电压。1允许土20%的误差:
接通和分断(通断)条件
通电时间
接通条件6
通电时间
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
操作循环次数
操作循环次数
\若制造厂同意,可与接通试验合并进行。此时,接通电流的倍数为IⅡl,分断电流的倍数为IJI,25次操作循环的控制电源电压为110%U,,另25次为表9规定的吸合电压下限值。b)继电器应按表13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约定操作性能试验而不失误。该约定操作性能试验的操作循环次数(6000次)可作为相应使用类别的电寿命次数的一部分。表13约定操作性能的接通和分断条件接通和分断条件
使用类别
AC—4
7.2.6寿命
7.2.6.1机械寿命
通电时间
间隔时间
操作循环次
继电器的机械寿命是以触头元件无负载时的操作循环次数来表示。在整个机械寿命试验期间,继电器不得进行任何维护、修理和更换零件。辅助触头的机械寿命试验应装在继电器上一起进行。机械寿命的操作循环次数规定为10×10°7.2.6.2电寿命
a)AC--15,DC—13使用类别的电寿命继电器应按表14所规定的条件进行AC--15、DC一13使用类别的电寿命试验而不失误。表14AC—15、DC—13条件下的电寿命参数使用
AC—15
DC—13
注:F
接通或分断电流:
电压。
b)AC—3,AC--4使用类别的电寿命分断
操作循环
次数104次
操作条件
每分钟操
作次数
通电时间
继电器应按表15所规定的条件进行AC-3,AC一4使用类别的电寿命试验而不失误。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978—2006
代替JB/T8978—1999
接触器式继电器
Contactor relay
2006-05-06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
产品型号、规格
正常工作条件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JB/T8978—2006
JB/T8978-2006
本标准代替JB/T8978一1999《接触器式继电器》。本标准与JB/T8978-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8.2.3.4.2e),试后介电性能试验的试验电压值由原来2U;+1000V”修改为\2U。但不小于1000V”。
根据GB[4048.4——2003中的有关规定,将AC--3、AC-4使用类别下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试验作为特殊试验考核。
试验方法中,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取消原“8.1.1弹性部件的耐老化试验”、“8.2.3.8继电器耐受过载电流的能力试验”。
-检验规则中,取消原“9.3定期试验”。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低压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国星电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意冰、李春鸿。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8978—1999
1范围
接触器式继电器
JB/T8978-2006
本标准规定了JZ20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通用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包括术语、特性、正常工作和安装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特性和性能的验证等。本标准适用于JZ20系列接触器式继电器。用于交流50Hz(60Hz),额定工作电压660V及以下,直流额定工作电压220V及以下的电路中,在控制电路中作远动、自动控制元件;在主电路中可作接触器用,并可与适当的热继电器或电子式保护装置组成电磁式或机电一体化的电动机起动器;其中控制功率较小的(0.5W)的继电器可用作于计算机(或PC机)控制的接口继电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423.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eqVIEC60068-2-30:1980)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DT)
GB/T2900.1—1992电工术语基本术语GB/T2900.18—1992电工术语低压电器(eqVIEC60050-441:1984)GB/T4207一2003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IEC60112:1979,IDT)
GB/T5169.11—1997
60695-2-1/1:1994)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成品的购热丝试验和导则(idtIECGB/T14048.1—200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egvIEC60947-1:1999)GB14048.4--200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IEC60947-4-1:2000,IDT)
GB14048.5--200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eqvIEC60947-5-1:1997)3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
3.1术语和定义
GB/T2900.1、GB/T2900.18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2符号
本标准使用的主要符号有:Ue、Ue、Us、Uimp、Ui、le、la、SCPD、Db、Ca、CTI、AC、DC、t、To、To.95等。
其名称及含义见GB14048.5-2001中第4章的规定。3.3代号
本标准中出现的使用类别代号见表1。1
JB/T8978—2006
使用类别代号
AC—15
产品型号、规格
产品型号及其含义
表1使用类别代号
典型用途
控制电磁铁负载(大于72VA)
控制电磁铁负载
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运转中的分断笼型异步电动机起动、反接制动或反向运转、点动继电器的全型号及其含义如下:JZ
基本参数
额定绝缘电压
线圈电压代号(表2)
触头组合代号(图1、图2)
操作方式及结构代号(表3)
基本规格代号(表4)
设计序号
接触器式继电器
表2线圈电压代号
操作方式及结构代号
操作方式及结构
交流结构及其操作
直流结构及其操作
直流结构及其操作
直流结构及其操作
交流可逆结构及其操作
直流可逆结构及其操作
表4基本规格代号
额定控制功率
额定工作电流
额定工作电流
继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U:660V。4.2.2最高额定工作电压
继电器的最高额定工作电压U:660V。4.2.3额定发热电流
P,=1000VA
例:接触器线圈
例:直流电磁阀
作继电器用
作接触器用
作接触器用
继电器的额定发热电流Ih:16A。4.2.4额定控制容量
继电器的额定控制容量(额定工作电流)见表5、表6。表5额定控制容量(作继电器用)型号
JZ20-1/0000
JZ20-6/0的30
JZ20-9/0000
4.2.5使用类别
额定控制容量
额定工作电流
表6额定控制容量(作接触器用)额定工作电流
继电器的使用类别为:AC-—3,AC--4,AC-15,DC—13。4.2.6额定工作制
继电器适用于下述工作制:
4.2.6.1八小时工作制
JB/T8978—2006
额定控制容量
~660V
八小时工作制是基本工作制,由此规定了继电器的约定发热电流。GBT14048.1一2000中4.3.4.1适用。
4.2.6.2不间断工作制
继电器触头保持闭合并通以一稳定电流超过8h(或数星期、数月)也不分断。4.2.6.3断续周期工作制
继电器在此工作制时负载因数为40%,可实现的最高操作次数为1200/h(即1200级)。GB/T14048.1-2000中4.3.4.3适用。
4.2.6.4短时工作制
短时工作制的工作电流标准值分为:触头通电时间10min、30min、60min、90min电流值的大小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
4.2.7控制电路
继电器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应符合表2要求。对于控制电源电压的正确操作条件是:在控制电路通以最大电流时,控制电源电压值应不小于85%U,也不大于110%U,开路时控制电源电压之值应不超过120%Us。4.3辅助触头
继电器可附加-带有两对触头的辅助触头模块,以扩充继电器的触头组数,满足控制电路的要求。4.3.1辅助触头模块的代号及其含义辅助触头模块的代号及其含义如下:ZA20—DD
触头组合代号(图3)
设计序号
辅助触头模块
4.3.2辅助触头模块的基本参数
a)额定绝缘电压U;
b)额定工作电压U。
JB/T8978—2006
c)约定发热电流础
d)额定控制容量P。
100VA(~380V,~660V);30W(==220V)。4.3.3辅助触头模块的额定工作制4.2.6适用。
4.3.4使用类别
辅助触头模块的使用类别为:AC一15,DC一13。4.4型式和分类
4.4.1型式
继电器是直动式电磁操作的机电式继电器,结构为模块化积木式,辅助触头模块可视需要附加在继电器本体上。
继电器同时适用于导轨安装和螺钉压紧式安装。4.4.2分类
4.4.2.1按用途分
a)一般用控制继电器:
b)计算机或程序控制器输出用接口继电器:c)作接触器用。
4.4.2.2按组合方式分
a)带辅助触头模块:
b)不带辅助触头模块。
5标志
5.1铭牌
按正常工作位置,在继电器躯壳的有效部位应有一字迹清晰、不易磨灭的铭牌,铭牌至少应包括下述内容:
a)产品型号:
b)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c)符合的标准;
d)额定参数:
e)出厂年月或编号。
5.2线圈标志
继电器应在线圈骨架的标志处应有一清晰,不易磨灭的标志,标明线圈的工作电压,电源频率及线圈参数。
5.3接线端标志
继电器应在罩盖正面的相应位置应有一清晰,不易磨灭的接线端标志。5.3.1线圈接线端标志
继电器线圈的两端标志应为A1、A2。5.3.2接线端子标志
接线端子标志见图1、图2、图3。13233343
NO NO NO NO
14243444
JZ20-13400
13 213343
NO NC NO NO
14 223444
JZ20-131
14223244
JZ20-1322D
图1作继电器用时的触头组合接线端标志13213
NO NC NC NC
14223242
JZ20-1130
ZA20-20
6正常工作条件
6.1周围空气温度
JZ20-6/10
JZ20-9/□10□
T1T2T3
JZ20-6/O01口
Z20-9/口01
图2作接触器用时的触头组合接线端标志5361
ZA20-11
图3辅助触头模块的触头组合接线端标志JB/T8978—2006
ZA20-02
6.1.1周围空气温度的最高值不超过十40℃,最低温度的下限值为-5℃(或-10℃、-25℃,订货时说明)。
6.1.2周围空气温度的24h平均值不超过+35℃。6.2海拨
继电器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6.3大气条件
继电器安装地点的大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十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允许有较高的湿度,最湿月的平均温度为十20℃时,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允许由于温度的变化发生在产品表面的凝露。6.4污染等级
继电器的污染等级为3级。
6.5安装类别(过电压类别)
继电器的安装类别为垃。
6.6安装条件
继电器应遵守制造厂提供的说明书所规定的有关条件进行安装。安装面与垂直平面的倾斜度不大于5℃,对于并下或其他特殊场合,其倾斜度允许不大于15°~30°。7技术要求
7.1结构要求
7.1.1概述
继电器应按照由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选用的材料应适合性能专用的要求,并能通过相应的试验。如机械强度试验,着火危险试验,耐湿热试验等。对构成爬电距离的绝缘材料,要测定相比电痕化指数(CTI值)。继电器规定选用材料组别为IIIa的绝缘材料,其CTI值为:400>CTI≥175。5
JB/T8978—2006
7.1.2接线端子
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采用螺纹压紧式,接线端的结构应保证有持久的、必要的接触压力,以压紧导线但又不会损坏导线;接线端子要有足够的载流能力,以保证继电器导出的热量不至于损坏连接导线的绝缘,接线端子的结构要保证连接导线不产生有害于正常工作或降低给定安装类别的绝缘水平的位移。本继电器采用M3组合螺钉,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分为两种:无铜接头的硬导线为1×0.75mm2~2×2.5mm2;有铜接头的多股导线为2×1mm2~1×2.5mm2。7.1.3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7.1.3.1电气间隙
按照低压系统的绝缘配合是建立在瞬时过电压被限制在规定的冲击耐受电压优先数的基础上的原则,根据本标准所规定的继电器的安装类别IⅡI和污染等级3的情况,按GB/T14048.1一2000中7.1.3规定,查表13得继电器的电气间隙最小值应为:8mm。该电气间隙最小值不适用于触头开距和受电弧作用的部分。7.1.3.2爬电距离
低压电器的最小爬电距离与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污染等级与所选用的绝缘材料组别有关,根据本标准的规定及按GB/T14048.1-2000中7.1.3的规定查表15得继电器爬电距离的最小值为10mm。爬电距离的最小值不适用于电弧作用部分和具有游离气体的触头间距。7.2性能要求
7.2.1温升
7.2.1.1允许温升的极限值
根据所选的触头结构材料及线圈的绝缘等级,本标准规定继电器所测得的各部分的温升应符合表7的要求。
辅助触头的温升试验可与继电器本体一起进行也可单独进行。表7温升极限值
材料类型及部件说明
接线端子
7.2.1.2周围空气温度
铜(或黄铜)镀锡
铜(或黄铜)镀银
B级绝缘
允许温升
热电偶法测量
电阻法测量
表7规定的温升值,应在十10℃~十40℃范围内进行,详见GB/T14048.1—2000中8.3.3.3.1。7.2.1.3触头
继电器触头(包括辅助触头)在进行温升试验时,均应通以约定发热电流。7.2.1.4线圈温升
当触头闭合,电路通电时,继电器的线圈在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下,必须承受持续负载而其稳定温升不超过表7规定,在触头不通电的情况下,控制电源条件与上述相同,继电器的线圈在承受表8所规定的操作频率考核时,线圈的温升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8操作频率
每小时最高操作次数
7.2.2介电性能
每一次闭合分断操作周期
继电器应承受8.2.3.3介电性能试验。7.2.3动作性能
线圈通电时间
继电器在周围空气温度符合6.1规定时,其吸合电压范围,最高释放电压,最低释放电压应符合表6
9规定,释放电压下限值是在触头已磨损的情况下测定的。表9操作电压范围
吸合电压范围
85%U,~110%U
最高释放电压
最低释放电压
JB/T8978—-2006
上述试验均应在线圈施加额定控制电源电压,并且在线圈温升达到稳定的情况下进行。7.2.4耐湿热性能
继电器应能承受交变湿热试验方法Db的考核。7.2.4.1试验条件
在Db试验箱的有效空间中应按GB/T2423.4的规定,其温度应能在+25℃±3℃与+40℃±2℃间循环变化。
7.2.4.2试验严酷程序
试验严格程度采用6昼夜的试验周期数。7.2.4.3检测条件
继电器进行试验时,应在湿热条件试验过程中进行测量,即在低温商湿阶段的最后1h~2h测量,此时试验箱中的湿度控制在95%~98%,并避免在试品表面产生凝露,先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后进行介电性能试验,试验电压值应为2U。但不小于1000V,历时1min,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5MQ2。7.2.5接通和分断能力
7.2.5.1使用类别AC--15,DC-13的接通与分断能力a)正常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继电器应按表10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接通和分断电路试验而不失误。表10正常条件下AC-15、DC--13的接通与分断能力接通*
使用类别
AC—15
DC--13
“试验量值的允差见:
GB14048.5—2001中8.3.2.2。
b两次持续时间(接通和分断)至少为2个周波,“前50次操作循环在UIU=1.1条件下进行。分断“
操作循环
次数··
操作条件
每分钟操
作次数
通电时间
6P为经验公式:它是代表大多数直流电磁铁负载的上限为P=50W,即6P=300ms的经验关系中求得,对于功耗大于50W的负载,可假定是由并联的较小的负载组成。因此,无论功率耗值为多少,300ms可作为上限值。“操作循环次数见GB14048.5—2001中表4b)。b)非正常条件下的接通与分断能力:继电器应在3.3中规定的使用类别,按表11规定试验条件下进行接通和分断电路试验而不失误。表11非正常条件下AC一15、DC一13的接通与分断能力接通
使用类别
AC—15
操作循
环次数
操作条件bZxz.net
每分钟操
作次数
通电时间
c)辅助触头的接通与分断能力试验,应装在继电器上进行,并允许与继电器分别进行试验7.2.5.2
使用类别AC一4的接通与分断能力7
JB/T8978—2006
a)继电器应按表12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接通和分断电路试验而不失误。表12AC一4条件下接通和分断(通断)、接通能力使用类别
AC—4
接通或分断电流:
U一分断后的(工频或直流)恢复电压。1允许土20%的误差:
接通和分断(通断)条件
通电时间
接通条件6
通电时间
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
操作循环次数
操作循环次数
\若制造厂同意,可与接通试验合并进行。此时,接通电流的倍数为IⅡl,分断电流的倍数为IJI,25次操作循环的控制电源电压为110%U,,另25次为表9规定的吸合电压下限值。b)继电器应按表13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约定操作性能试验而不失误。该约定操作性能试验的操作循环次数(6000次)可作为相应使用类别的电寿命次数的一部分。表13约定操作性能的接通和分断条件接通和分断条件
使用类别
AC—4
7.2.6寿命
7.2.6.1机械寿命
通电时间
间隔时间
操作循环次
继电器的机械寿命是以触头元件无负载时的操作循环次数来表示。在整个机械寿命试验期间,继电器不得进行任何维护、修理和更换零件。辅助触头的机械寿命试验应装在继电器上一起进行。机械寿命的操作循环次数规定为10×10°7.2.6.2电寿命
a)AC--15,DC—13使用类别的电寿命继电器应按表14所规定的条件进行AC--15、DC一13使用类别的电寿命试验而不失误。表14AC—15、DC—13条件下的电寿命参数使用
AC—15
DC—13
注:F
接通或分断电流:
电压。
b)AC—3,AC--4使用类别的电寿命分断
操作循环
次数104次
操作条件
每分钟操
作次数
通电时间
继电器应按表15所规定的条件进行AC-3,AC一4使用类别的电寿命试验而不失误。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 JB/T12872-2016 畜类屠宰加工机械 猪头刨毛机
- JB/T5729-1991 单排多轴木工钻床 精度
- JB/T6382.4-2007 锥密封焊接式60°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9853-1999 向上式凿岩机
- JB/T10296-2001 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
- JB/T7273.7-1994 内波纹手轮
- JB/T2967.2-2010 横截木工圆锯机 第2部分:精度
- JB/T7270.3-1994 直手柄
- JB/T6067-1992 气相防锈塑料薄膜 技术条件
- JB/T2858.3-1999 螺纹磨床 精度检验
- JB/T7280-2008 拖拉机制动系统 台架试验方法
- JB/T6358-2006 带可换导柱可转位平底锪钻
- JB/T7658.16-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 第16部分:氨液过滤器
- JB/T9908.1-1999 卧轴圆台平面磨床 参数
- JB/T6382.2-2007 锥密封焊接式55°非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