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塑料 滚动磨损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15 21:04:54
  • GB/T5478-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5478-2008

  • 标准名称:

    塑料 滚动磨损试验方法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8-19
  • 实施日期:

    2009-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61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83.080.01塑料综合
  • 中标分类号:

    化工>>合成材料>>G31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4.0 元
  • 出版日期:

    2009-04-01
  • 计划单号:

    20064179-T-606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5-10-17
  • 起草人:

    游欢、刘玉春、张振、黄正安、王秀娴、李建军
  • 起草单位:

    中石化北化院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等
  • 归口单位: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主管部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相关标签:

    塑料 滚动 磨损 试验 方法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932:1995《塑料——磨轮法耐磨损的测定》。本标准代替GB/T 5478-1985《塑料 滚动磨损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滚动磨损试验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塑料板、片材试样滚动磨损性能。本标准不适用于泡沫材料或涂料。本标准与GB/T 5478-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原理”一章;———修改了磨轮的定义;———增加了使用范围“不适用于泡沫材料或涂料”;———增加了磨轮选择表1;———将转动圆盘上端面跳动由“0.1mm 以下”改为“不超过0.05mm”;———转动圆盘中心线与磨轮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由“20.0mm±0.2mm”改为“19.1mm±0.1mm”;———将转动圆盘轴中心线与磨轮外侧之间的距离由“39.5mm±0.2mm”改为“38.9mm±0.2mm”;———删除了磨轮安装轴的直径和磨轮安装臂长的规定;———增加了“转盘直径应为100mm”;———简化了“加荷砝码”负荷值的具体规定;———修改了转动圆盘与磨轮安装位置图;———将橡胶磨轮外径由“49.5mm-51mm”改为“51.6mm±0.02mm”;———将橡胶磨轮厚度由“13mm±0.2mm”改为“12.7mm±0.1mm”;———增加了磨轮橡胶层的规定应为“6mm厚的硬度在50IRHD 到55IRHD的硫化橡胶层”;———删除了磨轮质量指标的具体规定;———将试样的厚度规定由“0.5mm到5mm”改为“0.5mm 到10mm”;———将试样数规定由“每组试样不少于5个”改为“每组试样不少于3个”;———将状态调节时间由“24h”改为“48h”;———删除了试验步骤中关于修磨步骤的内容;———将试验步骤中“用感量为0.1mg的分析天平称取其质量”改为“测量原始数据”;———将试验步骤中吸入孔与试样之间的距离“约为3mm”改成“1.5mm±0.5mm”;———将试样步骤中“每组试样连续试验1000r”改为由不同情况规定试验转数;———增加了结果表示中试样性能变化和表面损坏时的结果表述;———试验报告中增加了磨损评定方法;———增加了附录A。 GB/T 5478-2008 塑料 滚动磨损试验方法 GB/T5478-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83.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478—2008/IS09352:1995
代替GB/T5478—1985
滚动磨损试验方法
Plastics--Test method for wear by rolling(ISO 9352:1995,IDT)
2008-08-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兰海花体通
2009-04-01实施
GB/T 5478--2008/ISO 9352:1995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9352:1995《塑料一—磨轮法耐磨损的测定》。本标准等同翻译与ISO9352:1995。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把“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一删除了ISO的前言,增加了国家标准前言;一对于ISO6980-1:2006引用的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其余未有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在标准中均被直接引用。本标准代替GB/T5478—1985《塑料滚动磨损试验方法》;本标准与GB/T5478—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原理”一章;
修改了磨轮的定义;
一增加了使用范围“不适用于泡沫材料或涂料”;增加了磨轮选择表1;
将转动圆盘上端面跳动由“0.1mm以下”改为\不超过0.05mm”;转动圆盘中心线与磨轮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由20.0mm士0.2mm”改为“19.1mm士0.1mm”;将转动圆盘轴中心线与磨轮外侧之间的距离由“39.5mm士0.2mm”改为“38.9mm士0.2mm\;
一删除了磨轮安装轴的直径和磨轮安装臂长的规定;增加了“转盘直径应为100mm”;一简化了“加荷码”负荷值的具体规定;一修改了转动圆盘与磨轮安装位置图;-将橡胶磨轮外径由\49.5mm-51mm\改为51.6mm士0.02mm”;-将橡胶磨轮厚度由\13mm士0.2mm”改为\12.7mm士0.1mm”;一增加了磨轮橡胶层的规定应为“6mm厚的硬度在50IRHD到55IRHD的硫化橡胶层”;删除了磨轮质量指标的具体规定;—将试样的厚度规定由\0.5mm到5mm”改为0.5mm到10mm”;将试样数规定由“每组试样不少于5个”改为“每组试样不少于3个”;将状态调节时间由“24h”改为“48h”;删除了试验步骤中关于修磨步骤的内容;-将试验步骤中“用感量为0.1mg的分析天平称取其质量”改为“测量原始数据”;将试验步骤中吸入孔与试样之间的距离“约为3mm”改成\1.5mm士0.5mm”;将试样步骤中“每组试样连续试验1000r”改为由不同情况规定试验转数;增加了结果表示中试样性能变化和表面损坏时的结果表述;试验报告中增加了磨损评定方法;增加了附录A。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bzxz.net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I
GB/T5478--2008/IS09352:1995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1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石化北化院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材料测试部)。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塑料制品质检中心(北京)、广州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游欢、刘玉春、张振、黄正安、王秀娴、李建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478-1985。
1范围
GB/T5478—2008/ISO9352:1995
塑料滚动磨损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滚动磨损试验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塑料板、片材试样滚动磨损性能。本标准不适用于泡沫材料或涂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918—1998
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GB/T6031—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idtISO48:1994)GB/T17037.1一1997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idtISO294-1:1996)ISO293:1986
6塑料热塑性压塑试样的制备
ISO295:1974塑料——热固性模塑料压塑试样制备方法ISO2818:1994塑料—试样的机加工制备ISO6508:198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ISO6507-1:1982金属维氏硬度试验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磨轮abrasive wheel
使塑料产生磨损所用的小砂轮或带有砂纸的轮。3.2
磨损abrasivewear
由于磨轮的刮擦作用导致塑料材料接触面的材料损失。4原理
在两个磨轮上施加定量的负荷并使其与试样接触,试样经过规定次数的摩擦后,产生磨损,再以适宜的方法进行评价(例如:质量磨损,体积磨损,光学性能的变化等)。5试验设备
5.1滚动磨损试验仪
试样放在电动转台上。两个磨轮都可以在轴向自由旋转并在一定的位置以一定的负荷与试样接触。图1说明了不同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1
GB/T5478—2008/ISO9352:1995
a)侧视图
76.2±0.1
51.6±0.1
b)俯视图
图1转动圆盘与磨轮安装位置
磨耗区
吸尘口
中8±0.5
单位为毫米
5.1.1转动圆盘应平坦且定轴旋转,在45mm半径圆内,任何一点在垂直方向上的跳动不超过0.05mm,转盘直径应为100mm,60Hz时转速是72r/min,50Hz时转速是60r/min。5.1.2磨轮固定在安装臂上,安装的磨轮应能自由转动,如滚轴轴承。安装臂上的磨轮应是同轴的,投影到转动圆盘的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圆盘轴线距离为19.1mm士0.1mm。两磨轮内侧的距离为52.4mm土0.2mm。每个安装臂都可以安放码。磨轮外形为圆柱体。磨轮中有一轴向的孔,以使磨轮固定在安装臂上。
5.1.3磨轮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由摩擦材料制成,轮的厚度应为12.7mm士0.1mm,新的磨轮外径为51.6mm士0.1mm,修a)
磨后使用的磨轮最小外径不得小于44.4mm。带有6mm厚的硬度在50IRHD到55IRHD的硫化橡胶层的金属轮(见GB/T6031一1998),b)
表面粘贴砂纸并没有空隙或重叠。磨轮厚度为12.7mm土0.2mm,直径为51.6mm士0.2mm。砂纸宽度应在相关材料或产品标准中有所规定。2
GB/T5478--2008/ISO9352:1995
应按照相关材料或产品标准来选择磨轮,参考表1选择合适的磨轮,如果需要表征磨轮的磨耗性,则应按附录A的内容进行测试。
表 1磨轮列表
名称列表
轮的类型
有弹性
有弹性
有弹性
无弹性
无弹性
无弹性
无弹性
组成成分
橡胶和抛光粉
橡胶和抛光粉
橡胶和抛光粉
推荐负载范围/N
4.9~9.8
2.5~4.9
磨损作用
很轻微
力度大
中度粗糙
非常粗糙
非常粗糙
磨粒大致尺寸/
(磨粒的数量/cm2)
注1:一般情况下,“CS”系列的轮应使用在测试柔性样品上,“H”系列的轮应使用在刚性样品上。注2:CS10F轮会因橡胶的老化而失效,特别是在富氧环境下。因此应该在磨轮的产品有效期前使用。注3:当重新修磨时,对CS10、CS10F和CS17轮的优选转数是25~50。注4:两个不同的磨轮,甚至是相同类型的磨轮,其结果也可能不具有可比性。5.1.4吸尘装置用来清理磨耗碎屑,吸尘装置有两个吸气管,管口位于试样的磨耗区上。其中一个管口应固定在磨轮之间,另一个应固定在磨耗区上的对称处(见图1)。每个管口内径均为8mm土0.5mm。试样到管口的距离应为1.5mm士0.5mm。当吸尘管口在工作位置时,吸尘装置吸力应是1.5kPa~1.6kPa。
5.1.5仪器配备一个在达到预定转动次数时能停止试验的装置。5.1.6为了测试薄片试样或柔软塑料,应配备环形夹具,以确保试样能固定在转盘上。5.2试验环境调节设备
按照GB/T2918-1998能使试验环境保持在温度23℃±2℃,相对湿度为50%±10%。5.3标准锌板
用以校准磨轮的磨耗性(见附录A)。5.4加荷码
用对每个磨轮施加负荷。
5.5修磨仪
整修磨轮外圆的装置。
5.6评定磨耗的仪器
根据相关材料或产品要求选择。6试样
6.1形状及尺寸
6.1.1试样应
-表面光滑、平整,无气泡,无机械损伤及杂质等;一直径应为100mm的圆形,当不使用环形夹具时,可用边长100mm的正方形制成八边形试样。
6.1.2每组试样不小于三个,试样厚度应均匀且在0.5mm~10mm之间。3
GB/T5478-—2008/ISO9352:19956.2试样制备
试样可以按照ISO293,GB/T17037.1,ISO295以模塑方式制得,也可以按照ISO2818以机加工形式制得。
6.3试样清洁
测试样品的表面可用适宜的中性挥发溶剂或中性洗涤液来清洗,可按相关材料或产品标准或相关各方约定来选用。
警告一一在按8.1和8.3规定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污染试样表面,如:在与手指接触时带上油。6.4试样数量应由相关材料或产品标准规定。在没有规定的情况下,不少于3个。7状态调节
状态调节按相关材料或产品标准要求或GB/T2918—1998进行,温度为23℃土2℃,相对湿度为50%士10%,调节时间不少于48h。注:一些标准里也规定了砂轮和砂纸的状态调节。8试验步骤
8.1试样在温度23℃士2℃,相对湿度为50%土10%的环境下进行。8.2每个试样都要按照相关的材料或产品标准(见8.3警告)测量原始数据,例如试验前试样的厚度、质量、光泽度等。
8.3把试样安放在转动原盘上。
警告一一在8.2和8.3描述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污染样品表面,比如手指接触油后又接触样品表面。
8.4将磨轮安装到仪器上,避免接触磨耗区。放下安装臂,并轻轻将磨轮放置在试样上。磨轮(砂轮或砂纸)的磨耗性可按附录A中的步骤进行校验。使用砂轮时,应在使修磨仪修磨完表面后进行校验。8.5加荷磁码调节磨轮负荷到指定值,指定值是由相关材料或产品标准规定的。8.6调节吸尘装置位置。
8.7设定转数值。
按材料或产品标准或各方协商约定的值来设定转数值,所使用的仪器可见5.1.5(也可见8.9的注)。
8.8打开转台开关,使试样转动,同时打开吸尘装置。8.9当达到规定转数时,停止设备,取出试样并按相关材料或产品标准测量。注:有的标准不会规定转数值,但应周期性检查表面磨损情况,当达到特定的磨损极限时停止试验。8.10当使用砂轮时,试验前都应用修磨机修磨砂轮,确保磨面是圆柱形且磨面和侧面的边是锐利的,并没有任何曲率半径。
当使用砂纸时,每运转5001后、填塞或摩擦能力损失,砂纸都应被替换。砂纸填塞是由于试样材料依附在砂纸上造成的。当试样为软质材料、蜡状材料时,每25r观察一次砂纸,在其他情况下,每50r或100r观察一次砂纸。
砂轮很少会因填塞而受影响,应每50r~100r检察一次(需要时可用金属刷清理)。9结果表示
试验结果应用下列方式中的一种来表示:a)当达到规定转数后,以试样一种性能的变化来表示,例如厚度的改变,质量的改变,光泽度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应计算试样平均值。4
b)达到特定表面损坏的转数,试验旋转量以25r最接近的倍数来表示。GB/T5478—2008/IS09352:1995c)在特定的条件下测试密度相近的材料时,以质量损失表示。单位以kg/1000r表示。d)当比较不同密度的材料时,可以用体积损失表示。单位以mm2/1000r表示。10精密度
因未得到实验室间试验数据,因此还不知道本试验方法的精密度。此方法的精密度将按照评定磨耗的方式来确定。当评定质量磨耗,体积磨耗,光学性能改变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得到实验室间数据前,此方法不适合在特定的或结果有争议的情况下使用。11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说明采用本标准或相关材料标准;材料或产品的详细说明;
所使用磨轮类型(小砂轮或砂纸)的详细说明,如需要测定磨耗性,应按附录A中所描述的要?
求来测量;
试样表面的清洁方法;
试验负荷及转速;
当试验结果不是以转数表示时,注明设定的旋转量;测定的单个值,平均值和损耗评定方法;所有其他试验说明(砂纸变化,清洁情况,状态调节等)。5
GB/T5478-2008/ISO9352:199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磨轮磨耗性的测定
磨轮的磨耗性应按相关的材料或产品标准来测定,是以一定的旋转次数以后标准锌板损失的量来表征的。
A.1标准试样
标准试样是一块锌板(纯度至少99%),厚度为0.7mm~0.8mm,并在200℃下预处理60min。根据GB/T4340.1-1999测量,样片表面的维氏硬度应是42HV100土2HV100或者对应的依据GB/T231.1一2002测量得到的布氏硬度值。A.2试验步骤
用丙酮清洁标准试样,称量标样,精确到1mg,按第8章所述的步骤进行试验。试验负荷和旋转量应在相关材料或产品标准中规定。在此类说明的情况下,使用负荷4.9N和1000r进行试验。测试以后,再次称量试样,精确到1mg。A.3结果表述
磨轮的磨耗性(砂轮或砂纸)应以磨损量来表征,磨损量是以旋转1000r时所损失的质量或体积来表示或按相关材料或产品标准来规定的。A.4校准频率
A.4.1对砂轮而言,建议在首次试验时进行磨轮的校准,并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校准。每次校准后,砂轮都应用修磨仪修磨表面。
A.4.2对砂纸而言,校准应用有代表性的试样来完成,首次试验应用砂纸未使用的部分。建议在首次试验时进行磨轮的校准,并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校准,或按相关材料或产品标准进行校准。6
GB/T5478-2008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塑料滚动磨损试验方法
GB/T 5478—2008/ISO 9352:1995*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 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
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8年12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5千字
2008年1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4829
替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