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4343-2008 化学纤维 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GB)】 化学纤维 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 GB/T14343-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14343-2008
标准名称:
化学纤维 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6-18 -
实施日期:
2009-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71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4343-2003采标情况:
NEQ BISFA-200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T14343—2003《合成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聚酯(涤纶)、聚酰胺(锦纶)、聚丙烯(丙纶)、纤维素化学纤维等长丝(复丝和单丝)线密度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卷装、教绞纱的长丝纱线密度测试,股线和缆绳可参照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张力自0.05cN/dtex 增加到0.1cN/dtex时,伸长率大于0.5%的长丝。 本标准与GB14343—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适用范围,由合成纤维长丝扩大至纤维素化学纤维长丝(见第1章);———修改了取样规定,分散件或批量样品取样(见4.3.1);———增加了预调湿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见4.3.2.1);———修改了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和时间(见4.3.2.2);———增加了预加张力负荷的计算(见4.3.3.1);———增加了置信区间的半宽值(±1.5%)(见4.3.5);———增加单丝线密度以及复丝内根数测定的试验方法和计算(见第5章);———修改了计算结果的数字修约(见第7章)。 GB/T 14343-2008 化学纤维 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GB/T14343-2008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343--2008
代替GB/T14343—2003
化学纤维
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 for linear densityof man-made filamentyarns(BISFA-2004,Testing methods for polyester filament yarns,BISFA-2o04,Testing methods for polyamide filament yarns,BISFA-—1997,Testing methods for viscose,cupro,acetate,triacetateandlyocellfilamentyarns,NEQ2008-06-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3-01实施
GB/T14343—2008
本标准与BISFA标准《涤纶长丝纱试验方法》(2004)、《锦纶长丝纱试验方法》(2004)《粘胶、铜氨、醋酸、三醋酯、莱赛尔长丝纱试验方法》(1997)中线密度部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代替GB/T14343一2003《合成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本标准与GB14343--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适用范围,由合成纤维长丝扩大至纤维素化学纤维长丝(见第1章);修改了取样规定,分散件或批量样品取样(见4.3.1);增加了预调湿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见4.3.2.1);修改了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和时间(见4.3.2.2);增加了预加张力负荷的计算(见4.3.3.1);增加了置信区间的半宽值(士1.5%)(见4.3.5);增加单丝线密度以及复丝内根数测定的试验方法和计算(见第5章);修改了计算结果的数字修约(见第7章)。本标准的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保定天鹅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敏、贾索芬、刘初峰、张峰、康金洋、杨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343—1993、GB/T14343—2003。I
1范围
化学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GB/T14343-2008
本标准规定了聚酯(涤纶)、聚酰胺(锦纶)、聚丙烯(丙纶)、纤维素化学纤维等长丝(复丝和单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卷装或织物中抽出的长丝线密度测试,股线和缆绳可参照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张力自0.05cN/dtex增加到0.1cN/dtex时,伸长率大于0.5%的长丝。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291.3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GB/T6502合成纤维长丝取样方法GB/T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3术语和定义
GB/T3291.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nominallineardensity
名义线密度
在销售合同、发票或包装上注明的产品线密度。4复丝线密度试验
4.1原理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测定已知长度试样的质量,计算线密度。线密度用特克斯制表示,推荐的单位为分特(dtex)。4.2装置wwW.bzxz.Net
4.2.1缕纱测长仪
4.2.1.1带有可以调节张力的装置和往复导丝装置。4.2.1.2带有可以调节速度的装置以保证张力波动在许可范围。4.2.1.3纱框周长为(1.000士0.002)m。4.2.1.4计数摇纱圈数的装置:转动一周回复到初始位置,误差不超过士1%。4.2.2单根长度测量架
4.2.2.1立式量尺:测量范围1m,最小分度值1mm。4.2.2.2施加预张力的装置:施加预张力精度为10%。4.2.3张力测量仪。
4.2.4天平:具有适宜的称量范围。绞丝法最小分度值为1mg;单根法最小分度值为0.1mg。4.2.5烘箱:工作温度40℃~150℃。4.2.6辅助用具:试样盛盘、秒表、剪刀、黑绒板等。1
GB/T14343—2008
4.3试验通则
4.3.1实验室样品的抽取
一散件实验室样品按需取出;
批量样品中实验室样品抽取按GB/T6502规定;从织物中拆取的长丝试样应充分满足试样数量和长度的要求。拆取试样的过程中,应小心避免抢度的损失和使试样受意外张力。1)机织物:经向试样应取自不同的经纱,纬向试样应尽量从不同的区域中随机拆取有代表性的试样;
2)针织物:试样应尽量代表不同的纱线。注:不要抽取在运输途中意外受潮、擦伤或包装已经打开的卷装。4.3.2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采用GB/T6529规定的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4.3.2.1预调湿
当试样回潮率超过公定回潮率时,需要进行预调湿:温度不超过50℃;
一相对湿度5%~25%;
一时间大于30min。
4.3.2.2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涤纶、丙纶长丝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20士2)℃;
相对湿度(65士5)%;
调湿时间4h。
其他化学纤维长丝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20士2)℃;
-相对湿度(65士2)%;
一推荐调湿时间16h。
双方约定试样调湿时间可参见附录A。4.3.3试样的预加张力
4.3.3.1试样的预加张力按式(1)计算:F=P×T
式中:
F——预加张力负荷,单位为厘牛(cN);T
试样的名义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P—单位线密度的预加张力,单位为厘牛每分特(cN/dtex)。4.3.3.2试样的单位线密度预加张力·(1)
合成纤维牵伸丝、预取向丝、双收缩丝、空气膨体变形丝、纤维素化学纤维的标准预加张力为(0.05±0.005)cN/dtex;
-变形丝的标准预加张力:(0.20士0.02)cN/dtex;对于不适合以上标准预加张力的长丝,可以参见附录B规定其他值。4.3.4试样长度
4.3.4.1绞纱法
不同规格名义线密度所采用的试样长度见表1。2
4.3.4.2单根法
表1不同规格名义线密度所采用的试样长度名义线密度/dtex
小于或等于500
小于或等于2000
2000以上
每个试样长度(1.000士0.001)m。4.3.5试验次数
试样长度/m
GB/T14343—2008
一一散件实验室样品,每个卷装试验两次以上,且每批样品的试验总次数不低于20次;一批量实验室样品,每个卷装试验两次;除规定的实验室样品卷装数,对确定为95%置信水平时,当置信区间半宽值与线密度算术总平均值的差异超过士1.5%,需按附录C规定增加卷装数。4.4试验步骤
4.4.1试样的长度测量
本标准提供了绞丝(适用于可支撑的卷装)和单根(适用于不可支撑的卷装)两种形式的长度测量。4.4.1.1绞丝法
将卷装的丝头引出,拉去表层丝数米,经加张力装置引人缕纱测长仪的夹片上。加规定的预张力负荷(用张力测量仪校验),摇取规定的试样长度,在头尾相接处剪断,取下成绞,依次放在试样盘内。4.4.1.2单根法
将卷装的丝头引出,拉去表层丝数米,然后取单根长度合适的松弛态试样。将试样一端夹人量尺上端夹持器中,另一端加规定的预张力,手托张力夹,使试样沿轴线缓缓伸直,并使试样与量尺呈铅垂位置,待30s后,准确剪取规定长度的试样。4.4.2试样的称量
试样在标准大气中调湿后称量,绞丝精确至1mg,单根精确至0.1mg。4.5数据的收集
分别对每个试样收集测量长度和质量。绞丝的长度以纱框长度乘圈数求得。5单丝线密度试验(复丝根数测定)5.1原理
目测计数复丝内单丝根数,再以复丝线密度除以根数得到单丝线密度。线密度用特克斯制表示,推荐的单位为分特(dtex)。5.2单丝根数
5.2.1试验工具
一黑绒板(或与试样颜色反差色);一挑针;
一不锈钢压板:2cmX3cm。
5.2.2试验步骤
剥去实验室样品的表层丝,取一段适当长度的试样,用压板压住试样一端,用挑针将另一端挑松,计数试样中单丝根数,并记录。
5.3单丝线密度
以实测复丝线密度除以复丝内单丝根数得到。3
GB/T14343—2008
5.4数据的收集
分别对每个试样收集试样根数,测量长度和质量。绞丝的长度以纱框长度乘圈数求得。6结果计算
6.1线密度按式(2)计算:
X10000
式中:
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第i个试样调湿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长度,单位为米(m)。
6.2单丝线密度按式(3)计算:
Ta=T/N
式中:
Ta-实测单丝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T-复丝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N-复丝根数。
6.3线密度偏差率按式(4)计算:A-B、
Da(%) =
式中:
Da线密度偏差率,%;
A-—线密度测定值,单位为分特(dtex);B线密度名义值,单位为分特(dtex)。6.4单丝根数偏差率按式(5)计算:式中:
Dn—单丝根数偏差率,%;
De(%) = N=N × 100
Na——单丝根数测定值,单位为根;Ns——单丝根数名义值,单位为根。6.5当要对每个试样统计分析时见附录c。7
数据修约
(2)
·(3)
(4)
(5)
各项试验结果按GB/T8170规定修约,线密度、线密度偏差率修约到小数点后--位;变异系数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8允差
如果需要,生产厂应确定批量产品线密度的允差。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
a)样品的名称和规格;
被选作批量样品包装件的号码标识;4
采用的试验方法及所有的试验参数;GB/T14343—2008
实验室样品的个项性能测试结果,如果计算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则要写入报告;经协商后对试验步骤的修改提示及其他与本标准不一致的部分;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GB/T14343—2008
A.1本方法规定了试样快速调湿的时间。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快速调湿方法
A.2在有争议的情况下,需经有关各方协商之后方能采用。绞状或单根试样的快速调湿时间见表A.1。A.3
快速调湿时间表
试样的标准回潮率/%
2以上~13
2及以下
最少调湿时间/h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预加张力的求取方法
当某些试样不适应正文中规定的预加张力时,可用本方法求取预加张力。B.1
预加张力的求取试验在CRE单纱强伸仪进行。B.2
B.3在试验仪上用试样作拉伸试验得到负荷-伸长曲线,见图B.1。GB/T14343—2008
B.4从图上负荷零点附近取负荷变化随伸长变化最大的A点作切线与伸长轴相交于E,再由E作垂线与负荷-伸长曲线相交于F。,F。所表示的负荷值就是试样的预加张力值。No/
伸长/mm
图B.1负荷-伸长曲线
GB/T14343—2008
C.1单值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统计:术语和计算
每一次测定的结果称为试验单值。由一个样品的每一次测定值计算得到的算术平均值,称为该样品的单值。以各样品的单值参加计算实验室样品的算术总平均值,这些样品单值称为一组单值。C.2频数
每个实验室样品中一组单值的数目称频数。在第i组中单值的数目用n,表示。表示组的数目。单值总数n按式(C.1)计算:
C.3算术平均值
单值工,工2,工3,\\,工,的算术平均值主,是单值的总和除以它们的个数(n),见式(C.2):,=++\+X
在由组组成的频数表中。算术平均值又,按式(C.3)计算:, =+n+\+y
C.4算术总平均值
(C.2)
不论如何分组(见单值),一组单值的总平均即为算术总平均值(元和又)。只有在各组所含的单值个数相同时,算术总平均值,可由各组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得到,见式(C.4):,+元++元
C.5方差和标准偏差
(C.4)
一组单值的方差(s\)是各单值与算术总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除以单值个数减一,即(n一1),见式(C.5):
(一)
一组单值的标准偏差5是方差的平方根,见式(C.6):8
式中:
样品的个数;
一单个样品的算术平均值;
一实验室样品的算术总平均值。动)
在频数分布的情况下,按式(C.7)或式(C.8)进行计算:)
C.6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CV)为标准偏差与算术平均值之比值,按式(C.9)或式(C.10)计算:CV,=
式中:
CV.-变异系数,%。
C.7置信界限
=×100
GB/T14343-2008
(C.8)
.(C.9)
(C.10)
一组单值的n次试验值近似正态分布。在实验室样品的算术总平均值(三)左右,对称地划定一个区间,使所试验的真实算术平均值以给定的百分率(本标准要求95%)落在该区间中。注:该百分率称为置信水平,置信水平有时以0和1之间的数字表示,但通常以百分率表示。从(元一c)到(元十c)的区间称为置信区间,(元一c)和(元十c)称为置信界限。在规定的置信水平下,置信区间的半宽值c是由算术总平均值来估计批量样品的真实算术平均值,所产生误差的最大值。置信区间的半宽值由式(C.11)得出:C=ts
式中:
系数(在所要求的95%置信水平下,可从与n成函数关系的表C.1得到);5—标准偏差;
n——单值的个数。
(C.11)
注:当对仪器方面的精度要求足够严格时,系统误差可以忽略不计。通常以算术总平均值的百分率C来表示半宽值c,见式(C.12)或式(C.13):
(C.1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