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计量标准(JJ) >>
- JJG(京)36-2004 无纸记录仪

【国家计量标准(JJ)】 无纸记录仪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30 07:58:28
- JJG(京)36-2004
- 现行
标准号:
JJG(京)36-2004
标准名称:
无纸记录仪
标准类别:
国家计量标准(J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5-01-17 -
实施日期:
2005-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06 MB
起草人:
张加力起草单位: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归口单位: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部门:
北京市计量技术监督局相关标签:
记录仪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单通道或多通道于热电偶或热电阻配用的无纸记录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呵使用中检验。本标准业适用于以直流电流、电压作为模拟电信号输入的无纸记录仪的检定。 JJG(京)36-2004 无纸记录仪 JJG(京)36-200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计量检定规程JJG(京)36—2004
无纸记录仪
The Intelligent Recorder
2005-01-17发布
2005-03-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JJG(京)36—2004
无纸记录仪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Recorder
JJG(京)36—2004
本规程经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5年1月17日批准,并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本规程由主要起草单位负责解释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张加力
史去非
参加起草人:
韩治平
JJG(京)36—2004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北京昆仑天辰仪表科技有限公司)2
范围·
概述·
引用文献
名词术语·
通道显示一致性
棒图显示
曲线显示
记录间隔
记录时间,
5计量性能要求
基本误差
通道显示致性
稳定性
重复性误差
6通用技术要求··
显示·
数据存储…
安全性能
计量器具控制:
检定环境条件与动力条件
检定设备
检定项目
检定方法
基本误差…
通道显示致性
重复性误差
稳定性试验
外观·
数据存储·
安全性能
9检定结果的处理·
检定周期
附录A
附录B
无纸记录仪典型量程
检定证书内页格式
JJG(京)36—2004
(1)
(1)
(1)
(1)
(1)
(1)
(2)
(3)
(3)
(3)
(4)
(4)
1范围
JJG(京)36-2004
无纸记录仪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单通道或多通道与热电偶或热电阻配用的无纸记录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本规程也适用于以直流电流、电压作为模拟电信号输入的无纸记录仪的检定。2概述
无纸记录仪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各种输人参量计算、处理后通过液晶显示屏幕进行数据、曲线等显示,同时,以内存和存储卡等内部或外部存储介质将数据按不同记录间隔存储记录的仪表。
3引用文献
JF1002—1998
JJF1059—1999
CB/T13639—1992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模拟输人数字式指示仪》使用本规程时,应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4名词术语
4.1通道显示致性
各通道输人相同的信号时,仪表各通道间的最大显示值之差。4.2棒图显示
以动态棒形光柱的形式模拟显示变量大小或比例的图形。4.3曲线显示
在一个“变量一时间”坐标系上,按时间的顺序描绘出某记录变量的数值点,将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即该变量的趋势记录曲线显示。4.4记录间隔
仪表两次存储测量数据的时间间隔。4.5记录时间
对于给定的记录间隔,仪表能够保存数据的时间长度。5计量性能要求
5.1基本误差
无纸记录仪的准确度等级和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基本误差以其他方式表示时,以仪表铭牌或说明书为准)。1
准确度等级
注:FS一仪表的量程。
JJG(京)36—2004
最大允许误差
5.2通道显示一致性(多通道时适用)记录误差
如果仪表使用说明书无特殊说明时,多通道无纸记录仪各通道间的最大显示差值应不超过3b。
6一无纸记录仪数字显示部分分辨力。5.3稳定性
5.3.1模糊误差
无纸记录仪数字显示部分只允许按分辨力计数顺序(增、减)改变示值,而不能间隔跳动,其不同的数字位应精确同步,不应产生模糊误差。5.3.2波动
无纸记录仪数字显示部分零点和示值波动用量化单位(分辨力值)表示。-般仪表的波动不大于16;分辨力高(a%FS≥106)仪表的波动不大于2b。a-无纸记录仪准确度等级。
5.3.3短期漂移
仪表经预热、预调后,1h内的最大漂移值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1/4。5.4重复性误差
5.4.1一般仪表数字显示部分的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16;5.4.2分辨力高(a%FS≥106)的仪表数字显示部分其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1/4。
6通用技术要求
6.1外观
6.1.1结构件
仪表的结构件应有良好的表面处理,不应有镀层脱落、锈蚀、霉斑等现象,也不应有划伤、沾污等痕迹,不应有明显变形损坏或缺件。6.1.2连接机构
仪表外部接线端子应齐全,接头与插座之间应有定位装置,以保证接插时各接插点具有惟一的对应关系,插人单元及插件应有紧固或锁紧装置。6.1.3标志和符号
仪表面板或铭牌上的标志、文字、图形符号、数字和计量单位等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并应鲜明、清晰,不应残缺和沾污。6.2显示
6.2.1读数显示机构
JJG(京)36—2004
仪表显示读数应清晰、无叠字、亮度均匀,不应有缺笔划或无测量单位等现象,状态显示应正确。进人工作状态后,画面颜色、清晰度、画面切换应正常。6.2.2显示范围
仪表应能按照设定范围进行全量程的显示。6.2.3显示方式
仪表应能在数字显示、棒图显示、曲线显示及其他显示功能之间相互切换。6.3数据存储
6.3.1存储介质:可同时具有不同存储介质,每种存储介质应符合说明书相应要求。6.3.2数据转存:可选择自动或手动方式在不同存储介质间转存。6.3.3数据存储、记录间隔和记录时间应符合说明书相应要求。6.4安全性能
6.4.1绝缘电阻
仪表相应端子之间绝缘电阻应符合表2要求:表2
测试点
电源端子地或机壳
输入端子地或机壳
输人端子一电源端子
6.4.2绝缘强度
绝缘电阻/MQ
仪表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绝缘强度试验时,相应端子之间施加下述试验电压(见表3),历时1min,应不会被击穿或产生电弧和火花。表3
仪表端子电压标称值/V
60~130
130~250
7计量器具控制
7.1检定环境条件与动力条件
试验电压/kV
7.1.1环境温度:(20±2)℃[0.5级的仪表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45%~75%。
仪表供电电源:电压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1%;频率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1%。3
7.2检定设备
JJG(京)36—2004
7.2.1标准信号源(或直流信号发生器+高精度数字电压表):误差小于被检仪表允差的1/5,分辨力不大于被检仪表分辨力的1/10。7.2.2直流电阻箱:
误差小于被检仪表允差的1/5,分辨力不大于被检仪表分辨力的1/10。7.2.3热电偶补偿导线及冰点恒温器:补偿导线应有20℃的修正值。
7.2.4绝缘电阻表:
输出电压500VDC,准确度:10级。7.2.5耐压试验仪:
输出电压:(0~1500)V,频率:(45~55)Hz,输出功率不小于0.25kW。7.2.6交流稳压源:
输出电压:220V,输出功率不小于1kW。7.3检定项目
无纸记录仪的检定项目见表4。
检定项目
基本误差
通道显示一致性
重复性误差
模糊误差
短期源移
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数据存储
首次检定
注:表中“+”表示应检定,“_”表示可不检定。检定方法
基本误差
8.1.1接线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验
a,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1a、A
图1b所示。
标准信号源
铜导线
JJG(京)36—2004
无纸记录仪
补偿导线
冰点器
直流信号
发生器
高精度
数字电压表
铜导线
无纸记录仪
补偿导线
冰点器
b.不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和直流电压信号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2a、图2b所示。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直流信号
发生器
标准信号源
无纸记录仪
高精度
数字电压表
无纸记录仪
c.输入为直流电流信号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3a、图3b所示。高精度
数字电压表
标准信号源
无纸记录仪
直流信号
发生器
无纸记录仪
d.与电阻型传感器(两线制、三线制)配合使用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5
接线如图4a、图4b所示。
直流电阻箱
8.1.2通电预热
JJG(京)36—2004
无纸记录仪
直流电阻箱
无纸记录仪
接通电源后,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预热,如果没有明确规定,一般预热30min后进行检定。
8.1.3检定点
无纸记录仪的各个通道均应进行检定,每个通道的检定点应不少于5点,一般应选择包含上、下限在内的,均匀分布的整十或整百度点。8.1.4检定方法
检定时,从下限开始增大输入信号(上行程),分别给仪表输入各被检点温度所对应的标称电量值,读取仪表相应的显示值,直至仪表测量上限;然后逐渐减小输入信号(下行程),分别给仪表输人各被检点温度所对应的标称电量值,读取仪表相应的显示值,直至仪表测量下限。下限值只进行下行程的检定,上限值只进行上行程的检定。用同样的方法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量中误差最大的作为仪表该通道的最大基本误差。按照上述方法对无纸记录仪的其他通道进行检定,得出仪表每个通道的最大基本误差。应符合本规程5.1条规定。
8.1.5基本误差计算
,= td-[t, +e(A/At),]
式中:△,—仪表的示值误差;ta—仪表的显示值;
t,检定点对应的温度值。
(△A/△t):—被检点t:的电量值一温度变化率;—一对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e表示补偿导线20℃时的修正值;不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e为0。8.1.6记录误差
在进行基本误差检测的同时,开启无纸记录仪的记录功能,检定完毕后,利用仪表的记录回放功能,重新对无纸记录仪存储介质中的记录数据进行误差计算,计算方法同8.1.5条,得出的结果即为记录误差。应符合本规程5.1条规定。8.2通道显示致性
按照无纸记录仪的使用说明书,将各通道分别设置为同一类型输人信号,例如相同分度号和测量范围的热电偶信号、相同分度号和测量范围的热电阻信号、相同量程的电6
压信号和相同量程的电流信号等。JJG(京)36—2004
以手动方式或巡检方式显示同一输入信号,记录各通道显示值,各显示值之间最大差值即通道显示一致性误差。应符合本规程5.2条规定。8.3重复性误差
与基本误差试验同时进行,仪表数字显示部分的重复性误差由每个测量循环同行程上各试验点读取的示值之间的最大差值来确定。应符合本规程5.4条规定。8.4稳定性试验
8.4.1模糊误差
观察仪表数字显示部分示值是否按分辨力的间隔计数顺序(增、减)跳动,不同的数字位是否精确同步,不应产生模糊误差。应符合本规程5.3.1条规定。8.4.2波动
本试验可与基本误差试验同时进行。在每个试验点上停留一段时间(不少于30s),读取示值波动范围,且以1/2的示值波动范围作为仪表数字显示部分的波动值。应符合本规程5.3.2条规定。
8.4.3短期漂移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仪表经预热、预调后的一段时间内造成的仪表数字显示部分示值的变化。
a.仪表经预热、预调后,输人下限所对应的电量值,读取仪表的平均示值(A。)。以后每隔10min进行1次测量(可取1min内仪表读数的平均值A,),历时1h,以A,与A。之差绝对值的最大值作为1h内的零点最大漂移值。b.将输人设定在使示值为90%量程附近的试验点处,重复上述试验步骤,取得1h内无纸记录仪数字显示部分示值最大漂移值;短期漂移应符合本规程5.3.3条规定。8.5外观
仪表外观以目测观察、手感鉴别方式进行检测。应符合本规程6.1条规定。8.6显示
8.6.1仪表通电后,观察仪表显示数字及画面,应符合本规程6.2.1条规定。8.6.2仪表通电后,按照无纸记录仪的操作步骤,在通道接入信号的情况下,分别设置显示上限和显示下限;测试实际的显示范围是否与设置相同。应符合本规程6.2.2条规定。
8.6.3同时,以手动方式在各种显示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仪表应能具备说明书中应有的各种显示方式,各种显示方式在切换过程中应自然顺畅。应符合本规程6.2.3条规定。
8.7数据存储
8.7.1存储介质
仪表应具备说明书中应有的各种存储介质。应符合本规程6.3.1条规定。8.7.2数据转存
进人仪表设置状态,对数据转存选项进行设置,分别测试自动转存和手动转存功能,仪表应能在不同存储介质间进行正常的数据转存。应符合本规程6.3.2条规定。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无纸记录仪
The Intelligent Recorder
2005-01-17发布
2005-03-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JJG(京)36—2004
无纸记录仪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Recorder
JJG(京)36—2004
本规程经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5年1月17日批准,并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本规程由主要起草单位负责解释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张加力
史去非
参加起草人:
韩治平
JJG(京)36—2004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北京昆仑天辰仪表科技有限公司)2
范围·
概述·
引用文献
名词术语·
通道显示一致性
棒图显示
曲线显示
记录间隔
记录时间,
5计量性能要求
基本误差
通道显示致性
稳定性
重复性误差
6通用技术要求··
显示·
数据存储…
安全性能
计量器具控制:
检定环境条件与动力条件
检定设备
检定项目
检定方法
基本误差…
通道显示致性
重复性误差
稳定性试验
外观·
数据存储·
安全性能
9检定结果的处理·
检定周期
附录A
附录B
无纸记录仪典型量程
检定证书内页格式
JJG(京)36—2004
(1)
(1)
(1)
(1)
(1)
(1)
(2)
(3)
(3)
(3)
(4)
(4)
1范围
JJG(京)36-2004
无纸记录仪检定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单通道或多通道与热电偶或热电阻配用的无纸记录仪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本规程也适用于以直流电流、电压作为模拟电信号输入的无纸记录仪的检定。2概述
无纸记录仪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各种输人参量计算、处理后通过液晶显示屏幕进行数据、曲线等显示,同时,以内存和存储卡等内部或外部存储介质将数据按不同记录间隔存储记录的仪表。
3引用文献
JF1002—1998
JJF1059—1999
CB/T13639—1992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模拟输人数字式指示仪》使用本规程时,应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4名词术语
4.1通道显示致性
各通道输人相同的信号时,仪表各通道间的最大显示值之差。4.2棒图显示
以动态棒形光柱的形式模拟显示变量大小或比例的图形。4.3曲线显示
在一个“变量一时间”坐标系上,按时间的顺序描绘出某记录变量的数值点,将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即该变量的趋势记录曲线显示。4.4记录间隔
仪表两次存储测量数据的时间间隔。4.5记录时间
对于给定的记录间隔,仪表能够保存数据的时间长度。5计量性能要求
5.1基本误差
无纸记录仪的准确度等级和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基本误差以其他方式表示时,以仪表铭牌或说明书为准)。1
准确度等级
注:FS一仪表的量程。
JJG(京)36—2004
最大允许误差
5.2通道显示一致性(多通道时适用)记录误差
如果仪表使用说明书无特殊说明时,多通道无纸记录仪各通道间的最大显示差值应不超过3b。
6一无纸记录仪数字显示部分分辨力。5.3稳定性
5.3.1模糊误差
无纸记录仪数字显示部分只允许按分辨力计数顺序(增、减)改变示值,而不能间隔跳动,其不同的数字位应精确同步,不应产生模糊误差。5.3.2波动
无纸记录仪数字显示部分零点和示值波动用量化单位(分辨力值)表示。-般仪表的波动不大于16;分辨力高(a%FS≥106)仪表的波动不大于2b。a-无纸记录仪准确度等级。
5.3.3短期漂移
仪表经预热、预调后,1h内的最大漂移值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1/4。5.4重复性误差
5.4.1一般仪表数字显示部分的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16;5.4.2分辨力高(a%FS≥106)的仪表数字显示部分其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1/4。
6通用技术要求
6.1外观
6.1.1结构件
仪表的结构件应有良好的表面处理,不应有镀层脱落、锈蚀、霉斑等现象,也不应有划伤、沾污等痕迹,不应有明显变形损坏或缺件。6.1.2连接机构
仪表外部接线端子应齐全,接头与插座之间应有定位装置,以保证接插时各接插点具有惟一的对应关系,插人单元及插件应有紧固或锁紧装置。6.1.3标志和符号
仪表面板或铭牌上的标志、文字、图形符号、数字和计量单位等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并应鲜明、清晰,不应残缺和沾污。6.2显示
6.2.1读数显示机构
JJG(京)36—2004
仪表显示读数应清晰、无叠字、亮度均匀,不应有缺笔划或无测量单位等现象,状态显示应正确。进人工作状态后,画面颜色、清晰度、画面切换应正常。6.2.2显示范围
仪表应能按照设定范围进行全量程的显示。6.2.3显示方式
仪表应能在数字显示、棒图显示、曲线显示及其他显示功能之间相互切换。6.3数据存储
6.3.1存储介质:可同时具有不同存储介质,每种存储介质应符合说明书相应要求。6.3.2数据转存:可选择自动或手动方式在不同存储介质间转存。6.3.3数据存储、记录间隔和记录时间应符合说明书相应要求。6.4安全性能
6.4.1绝缘电阻
仪表相应端子之间绝缘电阻应符合表2要求:表2
测试点
电源端子地或机壳
输入端子地或机壳
输人端子一电源端子
6.4.2绝缘强度
绝缘电阻/MQ
仪表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绝缘强度试验时,相应端子之间施加下述试验电压(见表3),历时1min,应不会被击穿或产生电弧和火花。表3
仪表端子电压标称值/V
60~130
130~250
7计量器具控制
7.1检定环境条件与动力条件
试验电压/kV
7.1.1环境温度:(20±2)℃[0.5级的仪表环境温度为(20±5)℃]。相对湿度:45%~75%。
仪表供电电源:电压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1%;频率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1%。3
7.2检定设备
JJG(京)36—2004
7.2.1标准信号源(或直流信号发生器+高精度数字电压表):误差小于被检仪表允差的1/5,分辨力不大于被检仪表分辨力的1/10。7.2.2直流电阻箱:
误差小于被检仪表允差的1/5,分辨力不大于被检仪表分辨力的1/10。7.2.3热电偶补偿导线及冰点恒温器:补偿导线应有20℃的修正值。
7.2.4绝缘电阻表:
输出电压500VDC,准确度:10级。7.2.5耐压试验仪:
输出电压:(0~1500)V,频率:(45~55)Hz,输出功率不小于0.25kW。7.2.6交流稳压源:
输出电压:220V,输出功率不小于1kW。7.3检定项目
无纸记录仪的检定项目见表4。
检定项目
基本误差
通道显示一致性
重复性误差
模糊误差
短期源移
绝缘电阻
绝缘强度
数据存储
首次检定
注:表中“+”表示应检定,“_”表示可不检定。检定方法
基本误差
8.1.1接线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验
a,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1a、A
图1b所示。
标准信号源
铜导线
JJG(京)36—2004
无纸记录仪
补偿导线
冰点器
直流信号
发生器
高精度
数字电压表
铜导线
无纸记录仪
补偿导线
冰点器
b.不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和直流电压信号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2a、图2b所示。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直流信号
发生器
标准信号源
无纸记录仪
高精度
数字电压表
无纸记录仪
c.输入为直流电流信号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3a、图3b所示。高精度
数字电压表
标准信号源
无纸记录仪
直流信号
发生器
无纸记录仪
d.与电阻型传感器(两线制、三线制)配合使用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5
接线如图4a、图4b所示。
直流电阻箱
8.1.2通电预热
JJG(京)36—2004
无纸记录仪
直流电阻箱
无纸记录仪
接通电源后,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预热,如果没有明确规定,一般预热30min后进行检定。
8.1.3检定点
无纸记录仪的各个通道均应进行检定,每个通道的检定点应不少于5点,一般应选择包含上、下限在内的,均匀分布的整十或整百度点。8.1.4检定方法
检定时,从下限开始增大输入信号(上行程),分别给仪表输入各被检点温度所对应的标称电量值,读取仪表相应的显示值,直至仪表测量上限;然后逐渐减小输入信号(下行程),分别给仪表输人各被检点温度所对应的标称电量值,读取仪表相应的显示值,直至仪表测量下限。下限值只进行下行程的检定,上限值只进行上行程的检定。用同样的方法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量中误差最大的作为仪表该通道的最大基本误差。按照上述方法对无纸记录仪的其他通道进行检定,得出仪表每个通道的最大基本误差。应符合本规程5.1条规定。
8.1.5基本误差计算
,= td-[t, +e(A/At),]
式中:△,—仪表的示值误差;ta—仪表的显示值;
t,检定点对应的温度值。
(△A/△t):—被检点t:的电量值一温度变化率;—一对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e表示补偿导线20℃时的修正值;不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e为0。8.1.6记录误差
在进行基本误差检测的同时,开启无纸记录仪的记录功能,检定完毕后,利用仪表的记录回放功能,重新对无纸记录仪存储介质中的记录数据进行误差计算,计算方法同8.1.5条,得出的结果即为记录误差。应符合本规程5.1条规定。8.2通道显示致性
按照无纸记录仪的使用说明书,将各通道分别设置为同一类型输人信号,例如相同分度号和测量范围的热电偶信号、相同分度号和测量范围的热电阻信号、相同量程的电6
压信号和相同量程的电流信号等。JJG(京)36—2004
以手动方式或巡检方式显示同一输入信号,记录各通道显示值,各显示值之间最大差值即通道显示一致性误差。应符合本规程5.2条规定。8.3重复性误差
与基本误差试验同时进行,仪表数字显示部分的重复性误差由每个测量循环同行程上各试验点读取的示值之间的最大差值来确定。应符合本规程5.4条规定。8.4稳定性试验
8.4.1模糊误差
观察仪表数字显示部分示值是否按分辨力的间隔计数顺序(增、减)跳动,不同的数字位是否精确同步,不应产生模糊误差。应符合本规程5.3.1条规定。8.4.2波动
本试验可与基本误差试验同时进行。在每个试验点上停留一段时间(不少于30s),读取示值波动范围,且以1/2的示值波动范围作为仪表数字显示部分的波动值。应符合本规程5.3.2条规定。
8.4.3短期漂移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仪表经预热、预调后的一段时间内造成的仪表数字显示部分示值的变化。
a.仪表经预热、预调后,输人下限所对应的电量值,读取仪表的平均示值(A。)。以后每隔10min进行1次测量(可取1min内仪表读数的平均值A,),历时1h,以A,与A。之差绝对值的最大值作为1h内的零点最大漂移值。b.将输人设定在使示值为90%量程附近的试验点处,重复上述试验步骤,取得1h内无纸记录仪数字显示部分示值最大漂移值;短期漂移应符合本规程5.3.3条规定。8.5外观
仪表外观以目测观察、手感鉴别方式进行检测。应符合本规程6.1条规定。8.6显示
8.6.1仪表通电后,观察仪表显示数字及画面,应符合本规程6.2.1条规定。8.6.2仪表通电后,按照无纸记录仪的操作步骤,在通道接入信号的情况下,分别设置显示上限和显示下限;测试实际的显示范围是否与设置相同。应符合本规程6.2.2条规定。
8.6.3同时,以手动方式在各种显示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仪表应能具备说明书中应有的各种显示方式,各种显示方式在切换过程中应自然顺畅。应符合本规程6.2.3条规定。
8.7数据存储
8.7.1存储介质
仪表应具备说明书中应有的各种存储介质。应符合本规程6.3.1条规定。8.7.2数据转存
进人仪表设置状态,对数据转存选项进行设置,分别测试自动转存和手动转存功能,仪表应能在不同存储介质间进行正常的数据转存。应符合本规程6.3.2条规定。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计量标准(JJ)标准计划
- JJG1151-2018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检定规程
- JJG1137-2017 高压相对介损及电容测试仪
- JJG972-2002 离心式恒加速度试验机检定规程
- JJG1149-2018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
- JJG1138-2017 煤矿用非色散红外甲烷传感器
- JJG1153-2018 铁路机车车辆轮对内距尺检定规程
- JJG1139-2017 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
- JJG1154-2018 卡尔费休容量法水分测定仪检定规程
- JJF1422-2013 坐标测量球校准规范
- JJG724-1991 直流数字式欧姆表
- JJG987-2004 线缆计米器检定规程
- JJG1152-2018 工业测量型全站仪检定规程
- JJG1136-2017 扭转疲劳试验机
- JJG1128-2016 铁路机车车辆制动软管连接器量具检定规程
- JJG162-2009 冷水水表检定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