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Z/T 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国家标准(GB)】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6 12:13:54
- GBZ/T192.2-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Z/T 192.2-2007
标准名称: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6-18 -
实施日期:
2007-12-30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58.65 KB
替代情况:
GB 16225-1996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等24个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标准起草单位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GBZ/T 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GBZ/T192.2-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f workplacePart2:Respirabledustconcentration2007年6月18日发布
2007年12月30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T192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分为以下五部分: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GBZ/T192.2-2007
本部分是GBZ/T192的第2部分,是在GB16225-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附录A《呼吸性矽尘浓度测定方法》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主要修改如下:增加了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测定。本部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钢铁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十堰市东风职业病防治所、武汉市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分析仪器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磊、刘占元、陈卫红、陈镜琼、李济超、易桂林、杨静波、梅勇、祁成、彭开良、刘家发、叶丙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6225-1996
1范围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GBZ/T192.2—2007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简称呼尘)浓度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2.1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92.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3原理
空气中粉尘通过采样器上的预分离器,分离出的呼吸性粉尘颗粒采集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的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4仪器
4.1滤膜: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4.2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主要包括预分离器和采样器。4.2.1预分离器:对粉尘粒子的分离性能应符合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的要求,即采集的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应在7.07μm以下,且直径为5um的粉尘粒子的采集率应为50%。4.2.2采样器:性能和技术指标应满足GBZ/T192.1附录A。需要防爆的工作场所应使用防爆型粉尘采样器。流量计的量程和精度应满足采样器性能的要求。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
4.3分析天平,感量0.01mg。
4.4秒表或其他计时器。
4.5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4.6镊子。
4.7除静电器。
5样品的采集
5.1滤膜的准备
5.1.1干燥: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5.1.2称量:用镊子取下滤膜的衬纸,除去滤膜的静电;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在衬纸上和记录表上记录滤膜的质量和编号:将滤膜和衬纸放入相应容器中备用,或将滤膜直接安装在采样夹上。5.1.3安装:安装时,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5.2采样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并参照GBZ/T192.1附录B和C执行。5.2.1定点采样:根据粉尘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可以采用短时间采样或长时间采样。5.2.1.1短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呼吸性粉尘采样器,在呼吸带高度以固定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5.2.1.2长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呼吸性粉尘采样器,在呼吸带高度以固定流量采集1~8h空气样品(由采样现场的粉尘浓度和采样器的性能等确定)5.2.2个体采样bZxz.net
将装好滤膜的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固定流量采集1~8h空气样品(由采样现场的粉尘浓度和采样器的性能等确定):5.2.3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Am)要求:无论定点采样或个体采样,要根据现场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使用采样夹的大小和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估算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Am)。Am不得小于0.1mg,不得大于5mg。采样前,要通过调节采样时间,防止滤膜上粉尘增量超过上述要求。采样过程中,若有过载可能,应及时更换预分离器。
6样品的运输和保存
采样后,取出滤膜,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置于清洁容器内。或将滤膜或滤膜来取下,放入原来的滤膜盒中。室温下运输和保存。携带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粉尘脱落或二次污染。7样品的称量
称量前,将采样后的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除静电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8浓度的计算
8.1按式(1)计算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m2—
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mg/m;式中:c
采样后的滤膜质量,mg:
mi一采样前的滤膜质量,mg:
Q-采样流量,L/min;
t一采样时间,min。
径气中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9注意事项
9.1本法为基本方法,如果用其他仪器或方法测定粉尘质量浓度时,必须以本法为基准9.2本法的晨低检出浓度为0.2mg/m(以0.01mg天平,买集500L空气样品计)9.3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主要用于PC-TWA评价时采样。短时间采样主要用于超限倍数评价时采样:也可在以下情况下,用于PC-TWA评价时采样:(1)工作日内,空气中粉尘浓度比较稳定,没有大的浓度波动,可用短时间采样方法采集1个或数个样品;(2)工作日内,空气中粉尘浓度变化有定规律,即有几个浓度不同但稳定的时段时,可在不同浓度时段内,用短时间采样,并记录劳动者在此浓度下接触的时间。
9.采样前后,滤膜称量应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9.测尘滤膜通常带有静电,影响称量的准确性,因此,应在每次称量前除去静电。随
17hn艳群消最种年努静蕴
标准技授网各实标准行业资科免费下载懿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f workplacePart2:Respirabledustconcentration2007年6月18日发布
2007年12月30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T192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分为以下五部分: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GBZ/T192.2-2007
本部分是GBZ/T192的第2部分,是在GB16225-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附录A《呼吸性矽尘浓度测定方法》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主要修改如下:增加了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测定。本部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钢铁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十堰市东风职业病防治所、武汉市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分析仪器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磊、刘占元、陈卫红、陈镜琼、李济超、易桂林、杨静波、梅勇、祁成、彭开良、刘家发、叶丙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6225-1996
1范围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GBZ/T192.2—2007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简称呼尘)浓度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2.1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92.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3原理
空气中粉尘通过采样器上的预分离器,分离出的呼吸性粉尘颗粒采集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的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4仪器
4.1滤膜: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4.2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主要包括预分离器和采样器。4.2.1预分离器:对粉尘粒子的分离性能应符合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的要求,即采集的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应在7.07μm以下,且直径为5um的粉尘粒子的采集率应为50%。4.2.2采样器:性能和技术指标应满足GBZ/T192.1附录A。需要防爆的工作场所应使用防爆型粉尘采样器。流量计的量程和精度应满足采样器性能的要求。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
4.3分析天平,感量0.01mg。
4.4秒表或其他计时器。
4.5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4.6镊子。
4.7除静电器。
5样品的采集
5.1滤膜的准备
5.1.1干燥: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5.1.2称量:用镊子取下滤膜的衬纸,除去滤膜的静电;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在衬纸上和记录表上记录滤膜的质量和编号:将滤膜和衬纸放入相应容器中备用,或将滤膜直接安装在采样夹上。5.1.3安装:安装时,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5.2采样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并参照GBZ/T192.1附录B和C执行。5.2.1定点采样:根据粉尘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可以采用短时间采样或长时间采样。5.2.1.1短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呼吸性粉尘采样器,在呼吸带高度以固定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5.2.1.2长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呼吸性粉尘采样器,在呼吸带高度以固定流量采集1~8h空气样品(由采样现场的粉尘浓度和采样器的性能等确定)5.2.2个体采样bZxz.net
将装好滤膜的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固定流量采集1~8h空气样品(由采样现场的粉尘浓度和采样器的性能等确定):5.2.3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Am)要求:无论定点采样或个体采样,要根据现场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使用采样夹的大小和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估算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Am)。Am不得小于0.1mg,不得大于5mg。采样前,要通过调节采样时间,防止滤膜上粉尘增量超过上述要求。采样过程中,若有过载可能,应及时更换预分离器。
6样品的运输和保存
采样后,取出滤膜,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置于清洁容器内。或将滤膜或滤膜来取下,放入原来的滤膜盒中。室温下运输和保存。携带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粉尘脱落或二次污染。7样品的称量
称量前,将采样后的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除静电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8浓度的计算
8.1按式(1)计算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m2—
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mg/m;式中:c
采样后的滤膜质量,mg:
mi一采样前的滤膜质量,mg:
Q-采样流量,L/min;
t一采样时间,min。
径气中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9注意事项
9.1本法为基本方法,如果用其他仪器或方法测定粉尘质量浓度时,必须以本法为基准9.2本法的晨低检出浓度为0.2mg/m(以0.01mg天平,买集500L空气样品计)9.3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主要用于PC-TWA评价时采样。短时间采样主要用于超限倍数评价时采样:也可在以下情况下,用于PC-TWA评价时采样:(1)工作日内,空气中粉尘浓度比较稳定,没有大的浓度波动,可用短时间采样方法采集1个或数个样品;(2)工作日内,空气中粉尘浓度变化有定规律,即有几个浓度不同但稳定的时段时,可在不同浓度时段内,用短时间采样,并记录劳动者在此浓度下接触的时间。
9.采样前后,滤膜称量应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9.测尘滤膜通常带有静电,影响称量的准确性,因此,应在每次称量前除去静电。随
17hn艳群消最种年努静蕴
标准技授网各实标准行业资科免费下载懿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 GB/T42062-2022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40180—2021 婴童浮力泳装
- GB/T15146.6-2009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第6部分:硼硅酸盐玻璃拉希环及其应用准则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T21956.4-2009 农林窄轮距轮式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 第4部分:后置式动态试验方法
- GB/T14716-1993 程控模拟用户自动电话交换机 通用技术条件
- GB/T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 GBZ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 GB/T4504-1998 轿车无内胎轮胎脱圈阻力试验方法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40826—2021 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试验方法图板电子扫描仪法
- GB50150-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