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Z/T 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合物

【国家标准(GB)】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合物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6 12:29:17
- GBZ/T160.38-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Z/T 160.38-2007
标准名称: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合物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6-13 -
实施日期:
2007-11-30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28.05 KB
替代情况:
GBZ/T 160.38-200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等24个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标准起草单位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GBZ/T 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合物 GBZ/T160.38-2007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合物
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alkanesin the air of workplace
2007-6-13发布
2007-11-30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T160.38—2007
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烷烃类化合物【包括戊烷(Pentane)、已烷(Hexane)、庚烷(Heptane)、壬烷(Nonane)、辛烷(Octane)等]的浓度。本标准是增加庚烷、王烷、辛烷的方法。本标准从2007年11月30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Z/T160.38-2004。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9年,本次是第二次修订。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职业病研究所、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映芳、叶能权、苏汉惠、陈卫、陈利平、张子群、吴邦华、黄雪祥、傅胜。
1范围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合物
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烷烃类化合物浓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烷烃类化合物浓度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Z/T160.38—2007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戊烷、己烷和庚烷的热解吸一气相色谱法3.1原理
空气中的戊烷、已烷和庚烷用活性炭管采集,热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3.2仪器
3.2.1活性炭管,热解吸型,内装100mg活性炭。3.2.2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3.2.3热解吸器。
3.2.4注射器,100ml,1ml。
3.2.5微量注射器,10l。
3.2.6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1:3mX4mm,FFAP:ChromosorbWAWDMCS=10:100:柱温:60℃;
汽化室温度:120℃:
检测室温度:150℃;
载气(氮气)流量:40ml/min。色谱柱2:3mX4mm,内装GDX-102;柱
温:90℃
汽化室温度:250℃;
检测室温度:250℃;
载气(氮气)流量:50ml/min。3.3试剂
3.3.1FFAP,色谱固定液
3.3.2ChromosorbWAWDMCS担体,60~80目;GDX-102固定相,60~80目。3.3.3标准气:用微量注射器准确抽取一定量的戊烷、已烷或庚烷(色谱纯,20℃时,1ul戊烷、己烷和庚烷的质量分别为0.6262mg、0.6603mg和0.6837mg),注入100ml注射器中,用清洁空气稀释至100ml,计算出浓度,再稀释成10.0μg/ml标准气。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气配制3.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3.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2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3.4.3个体采样: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3.4.4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8d,置冰箱内可保存更长时间。
3.5分析步骤
3.5.1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活性炭管放入热解吸器中,抽气端与载气相连,进气端与100ml注射器相连;于250℃,以50ml/min载气(氮气)流量,解吸至100ml,解吸气供测定。若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氮气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3.5.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清洁空气稀释标准气成0~100ug/ml戊烷、已烷或庚烷标准系列。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分别进样1.0ml,测定各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对相应的戊烷、已烷或庚烷浓度(ug/ml)绘制标准曲线,3.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解吸气,测得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戊烷、已烷或庚烷浓度(ug/ml)。3.6计算
3.6.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293
标准采样体积,L:
式中:Vo一
采样体积,L;
采样点的温度,℃;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3.6.2按式(2)计算空气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c
式中:C一空气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mg/m2c一测得解吸气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ml;100一解吸气的体积,ml;
Vo一标准采样体积,L:
D-解吸效率,%。
3.6.3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3.7说明
3.7.1本法的检出限为5×10ug/ml(以进样1.0ml计):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m2(以采集3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为5×10-3~10u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2%~5.7%。3.7.2100mg活性炭的穿透容量:已烷为9.1mg,庚烷为6.8mg。平均解吸效率:已烷为86.7%,庚烷为81%。每批活性炭管必须测定其解吸效率。3.7.3本法可以采用色谱柱1或色谱柱2,也可采用相应的毛细管色谱柱。均能分离戊烷、己烷、异已烷、庚烷和辛烷,以及苯、甲苯等化合物。3.7.4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浓度较高的样品时,应串联两根热解吸型固体吸附剂管进行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时先进行前根固体吸附剂管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根吸附剂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根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4辛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4.1原理
空气中的辛烷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定量。4.2仪器
4.2.1活性炭采样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4.2.2空气采样器,流速0~500ml/min:4.2.3溶剂解吸管,5ml;
4.2.4微量注射器,10μ1;
4.2.5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30m×0.25mm×0.25um,FFAP柱温:开始45℃,以5℃/min升温至80℃。进样口温度:250℃
检测室温度:300℃
检测器温度:150℃
分流比:50:1
载气(氮气)流速:1ml/min
4.3试剂
4.3.1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杂峰;4.3.2标准溶液:将5ml二硫化碳加入10ml容量瓶中,用微量注射器准确加入10μ1辛烷(色谱纯20℃,1μ1辛烷质量为0.7025mg),用二硫化碳稀释至刻度,为标准溶液,4.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4.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3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4.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4.4.3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4.4.4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清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10d。4.5分析步骤
4.5.1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前后段活性炭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二硫化碳,封闭后,振摇,解吸30min,摇匀,解吸液供分析。4.5.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0、200、600、1200、2400ug/ml辛烷浓度的标准系列,参考仪器操作条件,将色谱仪调节到最佳测定状态,分别取1.0u1进样,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3次,以测的峰面积(或峰高)均值为纵坐标,浓度(μg/m1)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的解吸液。测得的样品峰面积(或峰高)值后,由标准曲线查得辛烷的浓度(ug/ml)。4.6计算
4.6.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4.6.2按式(3)计算空气辛烷的浓度:C=
(ci+c2)v
式中:C一空气中辛烷的浓度,mg/m;3)
c1,C2一测得的样品前、后段活性炭解吸液中辛烷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mlV一解吸液的体积,ml;
Vo标准采样体积,L;
4.6.3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4.7说明
4.7.1本法的检出限为5.0×10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15mg/m(以采集4.5L空气样品计)。4.7.2本法线性范围为0~2400ug/ml,当浓度在300μg/ml、600g/ml和1200ug/ml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2.9%和3.5%4.7.3当辛烷的浓度在500mg/m时,在室温20℃,相对湿度在80%的条件下,100mg活性炭对辛烷的穿透容量>36.0mg。
4.7.4活性炭采集辛烷的样品平均解吸效率为98.5%,每批活性炭管必需测定其解吸效率。4.7.5空气中与辛烷共存的正已烷、正庚烷、正烷、丙酮、丁酮等在本方法条件下对测定不干扰4.7.6样品解吸测定方法:先将溶剂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段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5壬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5.1原理
空气中的王烷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HP-5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定量。5.2仪器
5.2.1活性炭管,100mg/50mg。
5.2.2空气采样器,流速0~500ml/min。5.2.3溶剂解吸管,5ml。
5.2.4微量注射器,10ul。
5.2.5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30m×0.25mm×0.25um
柱温:45℃,以5℃/min升温至80℃进样口温度:250℃
检测器温度:250℃
分流比:50:1
载气(氮气)流速:1ml/min
5.3试剂
5.3.1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杂峰。5.3.2标准溶液:将5ml二硫化碳加入10ml容量瓶中,用微量注射器准确加入50ul王烷(色谱纯,20℃,1u1壬烷质量为0.7176mg),用二硫化碳稀释至刻度,为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5.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5.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3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5.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5.4.3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5.4.4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10d。5.5分析步骤免费标准bzxz.net
5.5.1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前后段活性炭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二硫化碳,封闭后,振摇,解吸30min,摇勾,解吸液供分析。5.5.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0、200、600、1200、2400μg/ml壬烷浓度的标准系列,参考仪器操作条件,将色谱仪调节到最佳测定状态,分别取1.Ou1进样,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3次,以测的峰面积(或峰高)均值对相应的王烷浓度(μg/ml)为绘制标准曲线。5.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的解吸液。测得的样品峰面积(或峰高)值后,由标准曲线查得王烷的浓度(μg/ml)。5.6计算
5.6.1按GBZ159的规定,参照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5.6.2按式(4)计算空气王烷的浓度:C
式中:
(cl+c2)v
空气中王烷的浓度,mg/m;
cl,c2一测得的样品前、后段活性炭解吸液中王烷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ml;V-解吸液的体积,ml;
Vo—标准采样体积,L;
5.6.3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5.7说明
5.7.1本法的检出限为0.50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15mg/m2(以采集4.5L空气样品计)。5.7.2本法测定范围为0.50ug/ml~2400u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2%。5.7.3活性炭管的采样效率接近100%,100mg活性炭对壬烷的穿透容量大于18.0mg。5.7.4活性炭管采集主烷的平均解吸效率为98.5%。每批活性炭管必需测定其解吸效率。5.7.5样品解吸测定方法:先将溶剂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段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5.7.6空气中与烷共存的正已烷、正庚烷、正辛烷、丙酮、丁酮等对测定不干扰。5.7.7本法可采用相同极性的毛细管色谱柱5.7.8附图
102B7A1R-105070520
图中:1一丙酮:2一二硫化碳:3一甲基叔丁基醚:4一正已烷:5—正庚烷;6一正辛烷:7一正王烷6戊烷、已烷和庚烷的溶剂解吸一气相色谱法6.1原理
空气中的戊烷、已烷和庚烷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6.2仪器
6.2.1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6.2.2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6.2.3溶剂解吸瓶,5ml。
6.2.4微量注射器,10u1
6.2.5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30m×0.32mm×1.0um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柱温:40℃
汽化室温度:200℃
检测室温度:250℃
分流比:20:1
载气(氮气)流量:2ml/min
6.3试剂
6.3.1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色谱峰。6.3.2标准溶液:临用前用微量注射器准确抽取一定量的戊烷、已烷、庚烷(色谱纯,20℃时,1ul正戊烷、正已烷和正庚烷的质量分别为0.6262mg、0.6603mg和0.6837mg),注入装有少量二硫化碳的5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浓度分别约为6000ug/ml、1200ug/ml和6000μg/ml标准溶液,密闭摇匀。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6.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6.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1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6.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2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6.4.3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2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6.4.4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室温下可保存7d,置4℃冰箱内可保存更长时间。
6.5分析步骤
6.5.1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前后段活性炭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1二硫化碳,封闭后振摇,解吸30min,摇勾,解吸液供分析。若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二硫化碳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6.5.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下表标准系列:管号
戊烷浓度,μg/ml
正烷浓度,μg/ml
庚烷浓度,μg/ml
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分别进样1.01,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分别对戊烷、已烷或庚烷浓度(ug/ml)绘制标准曲线。6.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的解吸液,测得的样品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μg/ml)。6.6计算
6.6.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6.6.2按式(5)计算空气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c+c2)v
式中:c
C1, C2
空气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mg/m;(5)
测得前后段解吸液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ml;解吸液的体积,ml;
标准采样体积,L:
6.6.3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6.7说明
6.7.1本法的检出限均为0.2u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13mg/m2(以采集1.5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为0.2~3000u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8%~4.4%。6.7.2100mg活性炭的穿透容量:戊烷为15mg,已烷为9.1mg,庚烷为6.8mg。平均解吸效率:戊烷、已烷和庚烷为100%。
6.7.3本法可用相应其它毛细管色谱柱。6.7.4现场共存的苯、甲苯、二甲苯和环已烷等不干扰本法的测定。6.7.5样品解吸方法:先将溶剂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段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6.7.6在有多种戊烷同分异构体共存时,应分别定量。6.7.7本法中烷烃与主要干扰物参考谱图附下:12
鱼遭柱
2 S60'c
DB-1.30m×0. 32mmn ×1. 0um
40'C(3min)-140'C (1min),
避择方式
,分流,
200℃
FID,250'C
H22ml/min
由 88
10'c/mir
1国内外情况
工作场所空气中戊烷、已烷和庚烷的溶剂解吸一气相色谱法编制说明
正戊烷、正已烷和正庚烷是脂肪族开链烃类化合物。国家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戊烷和庚烷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分别为500mg/m和1000mg/m2,已烷分别为100mg/m2和180mg/m。美国NIOSH和我国的空气测定方法都是热解吸-气相色谱法,由于我国的热解析仪器存在升温速率低,人工操作步骤多,影响因素多,往往解析效率低,无法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采用本法的理由
戊烷、已烷和庚烷在空气中多以蒸气的形态存在。其理化性质如下:化合物名称「CAS登记号
109-66-0
110-54-3
142-82-5
沸点℃
采用活性炭管采样,气相色谱法测定有下列优点:极性
2.1活性炭管采样效率高、吸附容量大、使用方便和便于携带。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烃类和醚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
2.2在本法的色谱条件下,与共存毒物都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测定方法简单。2.3溶剂解吸一气相色谱法解吸效率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和精密度好。3影响本法的重要因素
3.1戊烷和庚烷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较高,进行长时间采样时,应注意发生穿透。3.2戊烷、已烷和二硫化碳的沸点较低,保留时间相近,柱温应低。3.3在有多种戊烷同分异构体共存时,应分别定量。4本法的可行性
4.1以上各项指标的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空气监测方法研制规范的要求。4.2气相色谱仪在我国职业卫生监测实验室已普遍使用。5参考文献
[1]徐伯洪、闫慧芳主编。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检测方法(M),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GBZ/T160.38一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烷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1国内外情况
工作场所空气中王烷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编制说明
在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壬烷,(全部异构体)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750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500mg/m3,空气中王烷的测定方法国内未见报导。国外如美国ACGIH王烷,(全部异构体)的车间卫生标准为200ppm3[1]。本法参考了国内外的有关监测方法[2]。研究空气中蒸汽态王烷用活性炭采集,气相色谱测定的方法。为评价工作场所空气中王烷的浓度符合卫生要求情况提供配套的检测方法。
2采用本方法的理由
2.1正王烷是脂肪族开链烃类。为汽油的重要成分。王烷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能与丙酮、苯、氯仿相混溶。王烷的分子量128.2,密度0.7176g/cm3(20/4℃),沸点150.8℃,冰点一53.52℃,蒸气压1.33kPa(38℃)[3]】[4]。根据王烷的理化性质及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采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HP-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共存的有机物不会干扰辛烷的测定。
2.2本法用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王烷,采样效率高(采样效率接近100%)、吸附容量大(穿透容量为>18.0mg)、精密度好(平均相对标准偏差<3.2%)、回收率高(平均解吸效率98.5%)。2.3使用方便和便于携带、分离效果好、灵敏高、快速等特点。样品保存期长,适于大量样品集中分析。
2.4选择不同的采样方式,可满足PC-STEL和PC-TWA检测需要。2.5空气中与王烷共存的已烷、庚烷、辛烷、丙酮、丁酮等对测定不干扰。3影响本法的重要因素
3.1当现场湿度超过85%以上,长时间采样将严重影响采样效率及解吸效率。此时可在采样管前连接适宜的干燥管。
3.2样品采集后于室温下存放,至少可稳定10d。为避免活性炭吸附其他有机蒸汽,最好放于密闭容器中。
3.3对于复杂的现场样品,当采样现场的某些物质保留时间与王烷相近干扰测定时,可通过改变色谱条件或用相同极性的毛细管色谱柱来排除。4本法的可行性
4.1本法各项指标均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制规范的要求。4.2本法经现场验证是可行的、
4.3我国检测实验室气相色谱仪已普遍使用。此法易于推广应用。5参考文献
[1徐伯洪、闫慧芳主编.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429
[2]NI0SHManualofAnalyticalMethods(NMAM).FourthEdition.8/15/94N1500[3]夏元沟主编.化学物质毒性全书(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219,225【4]段长强.孟庆芳等编.现代化学试剂手册,第一分册,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80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合物
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alkanesin the air of workplace
2007-6-13发布
2007-11-30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Z/T160.38—2007
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烷烃类化合物【包括戊烷(Pentane)、已烷(Hexane)、庚烷(Heptane)、壬烷(Nonane)、辛烷(Octane)等]的浓度。本标准是增加庚烷、王烷、辛烷的方法。本标准从2007年11月30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Z/T160.38-2004。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9年,本次是第二次修订。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职业病研究所、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映芳、叶能权、苏汉惠、陈卫、陈利平、张子群、吴邦华、黄雪祥、傅胜。
1范围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烃类化合物
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烷烃类化合物浓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烷烃类化合物浓度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Z/T160.38—2007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戊烷、己烷和庚烷的热解吸一气相色谱法3.1原理
空气中的戊烷、已烷和庚烷用活性炭管采集,热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3.2仪器
3.2.1活性炭管,热解吸型,内装100mg活性炭。3.2.2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3.2.3热解吸器。
3.2.4注射器,100ml,1ml。
3.2.5微量注射器,10l。
3.2.6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1:3mX4mm,FFAP:ChromosorbWAWDMCS=10:100:柱温:60℃;
汽化室温度:120℃:
检测室温度:150℃;
载气(氮气)流量:40ml/min。色谱柱2:3mX4mm,内装GDX-102;柱
温:90℃
汽化室温度:250℃;
检测室温度:250℃;
载气(氮气)流量:50ml/min。3.3试剂
3.3.1FFAP,色谱固定液
3.3.2ChromosorbWAWDMCS担体,60~80目;GDX-102固定相,60~80目。3.3.3标准气:用微量注射器准确抽取一定量的戊烷、已烷或庚烷(色谱纯,20℃时,1ul戊烷、己烷和庚烷的质量分别为0.6262mg、0.6603mg和0.6837mg),注入100ml注射器中,用清洁空气稀释至100ml,计算出浓度,再稀释成10.0μg/ml标准气。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气配制3.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3.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2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3.4.3个体采样: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3.4.4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8d,置冰箱内可保存更长时间。
3.5分析步骤
3.5.1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活性炭管放入热解吸器中,抽气端与载气相连,进气端与100ml注射器相连;于250℃,以50ml/min载气(氮气)流量,解吸至100ml,解吸气供测定。若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氮气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3.5.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清洁空气稀释标准气成0~100ug/ml戊烷、已烷或庚烷标准系列。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分别进样1.0ml,测定各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对相应的戊烷、已烷或庚烷浓度(ug/ml)绘制标准曲线,3.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解吸气,测得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戊烷、已烷或庚烷浓度(ug/ml)。3.6计算
3.6.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293
标准采样体积,L:
式中:Vo一
采样体积,L;
采样点的温度,℃;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3.6.2按式(2)计算空气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c
式中:C一空气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mg/m2c一测得解吸气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ml;100一解吸气的体积,ml;
Vo一标准采样体积,L:
D-解吸效率,%。
3.6.3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3.7说明
3.7.1本法的检出限为5×10ug/ml(以进样1.0ml计):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m2(以采集3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为5×10-3~10u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2%~5.7%。3.7.2100mg活性炭的穿透容量:已烷为9.1mg,庚烷为6.8mg。平均解吸效率:已烷为86.7%,庚烷为81%。每批活性炭管必须测定其解吸效率。3.7.3本法可以采用色谱柱1或色谱柱2,也可采用相应的毛细管色谱柱。均能分离戊烷、己烷、异已烷、庚烷和辛烷,以及苯、甲苯等化合物。3.7.4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浓度较高的样品时,应串联两根热解吸型固体吸附剂管进行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时先进行前根固体吸附剂管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根吸附剂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根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4辛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4.1原理
空气中的辛烷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定量。4.2仪器
4.2.1活性炭采样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4.2.2空气采样器,流速0~500ml/min:4.2.3溶剂解吸管,5ml;
4.2.4微量注射器,10μ1;
4.2.5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30m×0.25mm×0.25um,FFAP柱温:开始45℃,以5℃/min升温至80℃。进样口温度:250℃
检测室温度:300℃
检测器温度:150℃
分流比:50:1
载气(氮气)流速:1ml/min
4.3试剂
4.3.1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杂峰;4.3.2标准溶液:将5ml二硫化碳加入10ml容量瓶中,用微量注射器准确加入10μ1辛烷(色谱纯20℃,1μ1辛烷质量为0.7025mg),用二硫化碳稀释至刻度,为标准溶液,4.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4.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3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4.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4.4.3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4.4.4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清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10d。4.5分析步骤
4.5.1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前后段活性炭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二硫化碳,封闭后,振摇,解吸30min,摇匀,解吸液供分析。4.5.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0、200、600、1200、2400ug/ml辛烷浓度的标准系列,参考仪器操作条件,将色谱仪调节到最佳测定状态,分别取1.0u1进样,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3次,以测的峰面积(或峰高)均值为纵坐标,浓度(μg/m1)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的解吸液。测得的样品峰面积(或峰高)值后,由标准曲线查得辛烷的浓度(ug/ml)。4.6计算
4.6.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4.6.2按式(3)计算空气辛烷的浓度:C=
(ci+c2)v
式中:C一空气中辛烷的浓度,mg/m;3)
c1,C2一测得的样品前、后段活性炭解吸液中辛烷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mlV一解吸液的体积,ml;
Vo标准采样体积,L;
4.6.3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4.7说明
4.7.1本法的检出限为5.0×10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15mg/m(以采集4.5L空气样品计)。4.7.2本法线性范围为0~2400ug/ml,当浓度在300μg/ml、600g/ml和1200ug/ml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2.9%和3.5%4.7.3当辛烷的浓度在500mg/m时,在室温20℃,相对湿度在80%的条件下,100mg活性炭对辛烷的穿透容量>36.0mg。
4.7.4活性炭采集辛烷的样品平均解吸效率为98.5%,每批活性炭管必需测定其解吸效率。4.7.5空气中与辛烷共存的正已烷、正庚烷、正烷、丙酮、丁酮等在本方法条件下对测定不干扰4.7.6样品解吸测定方法:先将溶剂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段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5壬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5.1原理
空气中的王烷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HP-5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定量。5.2仪器
5.2.1活性炭管,100mg/50mg。
5.2.2空气采样器,流速0~500ml/min。5.2.3溶剂解吸管,5ml。
5.2.4微量注射器,10ul。
5.2.5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30m×0.25mm×0.25um
柱温:45℃,以5℃/min升温至80℃进样口温度:250℃
检测器温度:250℃
分流比:50:1
载气(氮气)流速:1ml/min
5.3试剂
5.3.1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杂峰。5.3.2标准溶液:将5ml二硫化碳加入10ml容量瓶中,用微量注射器准确加入50ul王烷(色谱纯,20℃,1u1壬烷质量为0.7176mg),用二硫化碳稀释至刻度,为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5.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5.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3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5.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5.4.3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5.4.4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10d。5.5分析步骤免费标准bzxz.net
5.5.1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前后段活性炭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二硫化碳,封闭后,振摇,解吸30min,摇勾,解吸液供分析。5.5.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0、200、600、1200、2400μg/ml壬烷浓度的标准系列,参考仪器操作条件,将色谱仪调节到最佳测定状态,分别取1.Ou1进样,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3次,以测的峰面积(或峰高)均值对相应的王烷浓度(μg/ml)为绘制标准曲线。5.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的解吸液。测得的样品峰面积(或峰高)值后,由标准曲线查得王烷的浓度(μg/ml)。5.6计算
5.6.1按GBZ159的规定,参照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5.6.2按式(4)计算空气王烷的浓度:C
式中:
(cl+c2)v
空气中王烷的浓度,mg/m;
cl,c2一测得的样品前、后段活性炭解吸液中王烷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ml;V-解吸液的体积,ml;
Vo—标准采样体积,L;
5.6.3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5.7说明
5.7.1本法的检出限为0.50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15mg/m2(以采集4.5L空气样品计)。5.7.2本法测定范围为0.50ug/ml~2400u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2%。5.7.3活性炭管的采样效率接近100%,100mg活性炭对壬烷的穿透容量大于18.0mg。5.7.4活性炭管采集主烷的平均解吸效率为98.5%。每批活性炭管必需测定其解吸效率。5.7.5样品解吸测定方法:先将溶剂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段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5.7.6空气中与烷共存的正已烷、正庚烷、正辛烷、丙酮、丁酮等对测定不干扰。5.7.7本法可采用相同极性的毛细管色谱柱5.7.8附图
102B7A1R-105070520
图中:1一丙酮:2一二硫化碳:3一甲基叔丁基醚:4一正已烷:5—正庚烷;6一正辛烷:7一正王烷6戊烷、已烷和庚烷的溶剂解吸一气相色谱法6.1原理
空气中的戊烷、已烷和庚烷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6.2仪器
6.2.1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6.2.2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6.2.3溶剂解吸瓶,5ml。
6.2.4微量注射器,10u1
6.2.5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色谱柱:30m×0.32mm×1.0um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柱温:40℃
汽化室温度:200℃
检测室温度:250℃
分流比:20:1
载气(氮气)流量:2ml/min
6.3试剂
6.3.1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色谱峰。6.3.2标准溶液:临用前用微量注射器准确抽取一定量的戊烷、已烷、庚烷(色谱纯,20℃时,1ul正戊烷、正已烷和正庚烷的质量分别为0.6262mg、0.6603mg和0.6837mg),注入装有少量二硫化碳的5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浓度分别约为6000ug/ml、1200ug/ml和6000μg/ml标准溶液,密闭摇匀。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6.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6.4.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1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6.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以2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6.4.3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2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6.4.4样品空白:将活性炭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室温下可保存7d,置4℃冰箱内可保存更长时间。
6.5分析步骤
6.5.1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前后段活性炭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1二硫化碳,封闭后振摇,解吸30min,摇勾,解吸液供分析。若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二硫化碳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6.5.2标准曲线的绘制: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下表标准系列:管号
戊烷浓度,μg/ml
正烷浓度,μg/ml
庚烷浓度,μg/ml
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分别进样1.01,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分别对戊烷、已烷或庚烷浓度(ug/ml)绘制标准曲线。6.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的解吸液,测得的样品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μg/ml)。6.6计算
6.6.1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6.6.2按式(5)计算空气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c+c2)v
式中:c
C1, C2
空气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mg/m;(5)
测得前后段解吸液中戊烷、已烷或庚烷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ml;解吸液的体积,ml;
标准采样体积,L:
6.6.3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6.7说明
6.7.1本法的检出限均为0.2u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13mg/m2(以采集1.5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为0.2~3000u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8%~4.4%。6.7.2100mg活性炭的穿透容量:戊烷为15mg,已烷为9.1mg,庚烷为6.8mg。平均解吸效率:戊烷、已烷和庚烷为100%。
6.7.3本法可用相应其它毛细管色谱柱。6.7.4现场共存的苯、甲苯、二甲苯和环已烷等不干扰本法的测定。6.7.5样品解吸方法:先将溶剂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段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6.7.6在有多种戊烷同分异构体共存时,应分别定量。6.7.7本法中烷烃与主要干扰物参考谱图附下:12
鱼遭柱
2 S60'c
DB-1.30m×0. 32mmn ×1. 0um
40'C(3min)-140'C (1min),
避择方式
,分流,
200℃
FID,250'C
H22ml/min
由 88
10'c/mir
1国内外情况
工作场所空气中戊烷、已烷和庚烷的溶剂解吸一气相色谱法编制说明
正戊烷、正已烷和正庚烷是脂肪族开链烃类化合物。国家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戊烷和庚烷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分别为500mg/m和1000mg/m2,已烷分别为100mg/m2和180mg/m。美国NIOSH和我国的空气测定方法都是热解吸-气相色谱法,由于我国的热解析仪器存在升温速率低,人工操作步骤多,影响因素多,往往解析效率低,无法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采用本法的理由
戊烷、已烷和庚烷在空气中多以蒸气的形态存在。其理化性质如下:化合物名称「CAS登记号
109-66-0
110-54-3
142-82-5
沸点℃
采用活性炭管采样,气相色谱法测定有下列优点:极性
2.1活性炭管采样效率高、吸附容量大、使用方便和便于携带。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烃类和醚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
2.2在本法的色谱条件下,与共存毒物都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测定方法简单。2.3溶剂解吸一气相色谱法解吸效率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和精密度好。3影响本法的重要因素
3.1戊烷和庚烷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较高,进行长时间采样时,应注意发生穿透。3.2戊烷、已烷和二硫化碳的沸点较低,保留时间相近,柱温应低。3.3在有多种戊烷同分异构体共存时,应分别定量。4本法的可行性
4.1以上各项指标的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空气监测方法研制规范的要求。4.2气相色谱仪在我国职业卫生监测实验室已普遍使用。5参考文献
[1]徐伯洪、闫慧芳主编。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检测方法(M),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GBZ/T160.38一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烷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1国内外情况
工作场所空气中王烷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编制说明
在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壬烷,(全部异构体)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750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500mg/m3,空气中王烷的测定方法国内未见报导。国外如美国ACGIH王烷,(全部异构体)的车间卫生标准为200ppm3[1]。本法参考了国内外的有关监测方法[2]。研究空气中蒸汽态王烷用活性炭采集,气相色谱测定的方法。为评价工作场所空气中王烷的浓度符合卫生要求情况提供配套的检测方法。
2采用本方法的理由
2.1正王烷是脂肪族开链烃类。为汽油的重要成分。王烷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能与丙酮、苯、氯仿相混溶。王烷的分子量128.2,密度0.7176g/cm3(20/4℃),沸点150.8℃,冰点一53.52℃,蒸气压1.33kPa(38℃)[3]】[4]。根据王烷的理化性质及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采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HP-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共存的有机物不会干扰辛烷的测定。
2.2本法用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王烷,采样效率高(采样效率接近100%)、吸附容量大(穿透容量为>18.0mg)、精密度好(平均相对标准偏差<3.2%)、回收率高(平均解吸效率98.5%)。2.3使用方便和便于携带、分离效果好、灵敏高、快速等特点。样品保存期长,适于大量样品集中分析。
2.4选择不同的采样方式,可满足PC-STEL和PC-TWA检测需要。2.5空气中与王烷共存的已烷、庚烷、辛烷、丙酮、丁酮等对测定不干扰。3影响本法的重要因素
3.1当现场湿度超过85%以上,长时间采样将严重影响采样效率及解吸效率。此时可在采样管前连接适宜的干燥管。
3.2样品采集后于室温下存放,至少可稳定10d。为避免活性炭吸附其他有机蒸汽,最好放于密闭容器中。
3.3对于复杂的现场样品,当采样现场的某些物质保留时间与王烷相近干扰测定时,可通过改变色谱条件或用相同极性的毛细管色谱柱来排除。4本法的可行性
4.1本法各项指标均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制规范的要求。4.2本法经现场验证是可行的、
4.3我国检测实验室气相色谱仪已普遍使用。此法易于推广应用。5参考文献
[1徐伯洪、闫慧芳主编.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429
[2]NI0SHManualofAnalyticalMethods(NMAM).FourthEdition.8/15/94N1500[3]夏元沟主编.化学物质毒性全书(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219,225【4]段长强.孟庆芳等编.现代化学试剂手册,第一分册,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80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50661-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
- GB/T3478.1-2008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米制模数 齿侧配合) 第1部分:总论
- GB/T16561-2023 集装箱设备交接单
- GB50489-200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12031-1989 洗涤剂中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 GB/T18492-2001 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 GB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GB50194-201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 GB12029.3-1989 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pH值的测定(电位法)
- GB17057-1997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 第9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的诊断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