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2098-2007 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29 06:34:55
- TB/T2098-2007
- 现行
标准号:
TB/T 2098-2007
标准名称:
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12-30 -
实施日期:
2008-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40 MB
替代情况:
TB/T 2098-1989采标情况:
UIC 720,NEQ

部分标准内容:
ICS45.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2098—2007
代替TB/T2098--1989
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
Method of laying and maintenance of continuous welded rail track2007-12-30发布
2008-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1结构形式
基本要求
5允许铺设条件
5.4轨温幅度
6结构标准
轨条布置
联合接头
绝缘接头
接头螺栓及配件
基本规定
前期整道及施工准备
装、运、卸作业
联合接头的焊接
铺前准备
铺设作业
铺后验收
8养护维修
基本规定
维修计划安排
养护维修作业要求
应力放散与调整·
巡道作业
TB/T2098—2007
TB/T2098—2007
8.6故障处理·
8.7检查、观测·
附录A(资料性附录)铺设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表A.1CHN75型钢轨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表A.2CHN60型钢轨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表A.3CHN50型钢轨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
无缝线路技术状况登记表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附录G(资料性附录)
无缝线路钢轨重伤或折断处理情况登记表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情况登记表
无缝线路检查表
无缝线路纵向位移观测记录表
无缝道岔观测表
附录H(资料性附录)钢轨伸缩调节器检查记录表表H.1钢轨伸缩调节器几何状态检查记录表表H.2钢轨伸缩调节器技术状态检查记录表图H.1
钢轨伸缩调节器专用方向测量尺示意图I
TB/T2098—2007
本标准是在TB/T2098一1989《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基础上修订的,并参考了国际铁路联盟标准UIC720《无缝线路铺设和养护维修》。本标准代替TB/T2098-1989《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与TB/T2098一1989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允许铺设条件;
增加了无缝道岔方面的规定;
补充了一次铺设的规定;
补充了钢轨折断原位焊复的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和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铁道部运输局提出。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铁路局、沈阳铁路局、郑州铁路局、上海铁路局、济南铁路局、呼和浩特铁路局、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耀荣、蒋金洲、田时超、吕关仁、张洪世、龚佩毅、姚冬、张俊东、杨新华、
孙法林、马战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2098—1989。
1范围
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
TB/T2098—2007
本标准规定了既有铁路无缝线路的结构形式、基本要求、允许铺设条件、结构标准、铺设及养护维修作业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时速200km及以下的标准轨距铁路。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090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TB/T1632.1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1632.12005)TB/T2140铁路碎石道(TB/T2140—1990)TB/T234443kg/m~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2344—2003)TB/T2635热处理钢轨技术条件(TB/T2635—2004)TB/T2975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TB/T2975—2000)《铁路桥梁检定规范》2004年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2006年版《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2000年版《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2003年版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标准长度钢轨standardlengthrail公称长度为25m、50m和100m的钢轨(又称定尺轨)。3.2
长钢轨longrail
超过公称长度的钢轨(其中包括厂焊钢轨)。3.3
单元轨条singlerailstring
用长钢轨焊接而成,达到无缝线路设计所需的单元长度。3.4
无缝线路continuousWeldedrailtrack(CWRtrack)钢轨连续焊接的轨道结构。
无缝道岔gaplessturnout
焊接或冻接无轨缝的道岔。
TB/T2098—2007
中和温度neutraltemperature
根据气象资料和无缝线路允许温升幅度、允许温降幅度,计算得到的无缝线路设计最佳锁定轨温。3.7
施工锁定轨温fasteningdowntemperaturewhenlaytherail铺设无缝线路时确定的锁定轨温,即长轨条始端及终端铺人轨枕承轨槽时分别测得轨温的平均值。3.8
实际锁定轨温actualfasteningdowntemperature无缝线路温度应力为零时的钢轨温度。4总则
4.1结构形式
无缝线路的基本结构形式为温度应力式,由固定区、伸缩区和缓冲区构成。运输繁忙线路宜采取轨条与轨条、轨条与道岔直接焊联,减少缓冲区。4.2基本要求
无缝线路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且动力响应特性良好。根据行车、线路条件及轨道结构标准,检算无缝线路的强度和稳定性,确定允许温降【△t.]、允许温升【△t,]。采用标准轨道结构的情况,也可按附录A表A.1、表A.2和表A.3所列查得允许温降[△t)、允许温升[△t,],并根据当地的历年(近30年内)最高轨温tmax(等于最高气温加20℃)、最低轨温tmi(等于最低气温)以及当地全年轨温的变化情况,计算确定中和温度t,及锁定轨温上限tm、下限t,。5允许铺设条件
5.1曲线
允许铺设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若采用标准轨道结构超出允许铺设轨温范围时,则应根据检算采取加强措施。5.2坡道
允许铺设最大坡道不作限制。
伸缩区、缓冲区不设置在长大坡道上,必要时增加轨枕配置根数,加强锁定。5.3桥梁
5.3.1允许铺设无缝线路的桥梁的跨度和总长不作规定。但基础不明的桥梁应勘测或检定,有病害的桥梁应整治和加固,达到《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的规定后,才允许铺设。
表1不作单独设计、允许铺设无缝线路的最大轨温幅度和桥梁长度钢轨类型
最大轨温幅度
91~100
91~100
允许桥梁长度
≤300
≤240
≤200
≤160
≤220
≤200
≤160
≤100
扣件类型和扭矩
钢梁桥和混凝土梁无碓桥
钢梁桥:
<型扣件
混凝土染无桥:
WJ-2型扣件
扭矩:60N?r
桥头线路加强锁定
混凝土梁有诈桥
YJ-1型扣件扭矩:
60Nm~80Nm
弹条I型、Ⅱ型扣件扭矩:
与线路上相同
桥头线路加强锁定
TB/T2098—2007
5.3.2位于无缝线路固定区,跨度等于或小于32m的简支梁桥,其梁长、轨道结构及当地最大轨温幅度符合表1的规定,可不作单独设计,否则应作单独设计,各项检算达到规范规定要求方许铺设。5.4轨温幅度
5.4.1采用重型钢轨铺设无缝线路最大允许轨温幅度为110℃。5.4.2按照附录A表A.1、表A.2和表A.3规定的轨温幅度铺设无缝线路,若当地最大轨温幅度超过规定,应作单独设计,并采取加强轨道结构的措施。6结构标准
6.1路基
6.1.1路基及其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无翻浆冒泥、下沉及挤出变形等病害。有上述病害或有超过15mm冻害,应进行整治,达到稳固,符合《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的基本技术要求。6.1.2一次铺设无缝线路的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均应符合《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
6.2道床
6.2.1道确材质符合TB/T2140一级道诈材料的要求,粒径级配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规定。6.2.2铺设无缝线路前,按规定补足道。顶宽:一般情况顶宽不小于3.4m,肩堆高15cm(岔区道床的确肩不堆高),下列地段还应加宽至3.5m
a)行车速度mx>160km/h的线路;b)半径R小于及等于600m的曲线。厚度:枕下道碎厚度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规定。边坡:1:1.75。
一次铺设无缝线路的情况,要求道床状态参数满足《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规定。
6.3轨枕
运输繁忙线路宜采用Ⅲ型混凝土枕。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年通过总重不到25Mt的线路可采用Ⅱ型混凝土枕,有雄桥上和道岔区分别采用混凝土有雄桥枕和岔枕,钢梁桥采用油质防腐木枕。轨枕间距应均匀布置,一般情况Ⅲ型混凝土枕每千米配置1667根,Ⅱ型混凝土枕每千米配置1760根。在小半径曲线、大坡道地段,根据设计检算,必要时可增加轨枕配置根数。6.4扣件
采用类型和配置数量与轨枕配套。6.5钢轨
次重型、重型和特重型钢轨均可用于无缝线路,其质量应符合TB/T2344和TB/T2635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6.6道岔
焊接和冻结的固定型和可动心轨道岔,与相邻无缝线路钢轨类型匹配,且要求辙叉心与翼轨有效锁定,联结件及配件强度足够,能有效限定纵向位移量。6.7轨条布置
6.7.1无缝线路的单元轨条长度通常为2000m左右,不宜短。设置缓冲区时,宜按自动闭塞区间的长度设计轨条长度,无缝道岔以单组道岔划分单元。6.7.2桥、隧、线相连地段,若桥、隧长度不足1000m,长轨条可连续布置。6.7.3连续钢桁梁桥上铺设无缝线路,原则上按每联梁长布置轨条,并在梁端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跨度不大于100m的简支钢梁和不设伸缩纵梁的钢桁梁桥,若轨道和桥梁受力检算未超出允许值,长轨3
TB/T2098—2007
条布置也可跨越梁端而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6.7.4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铺设无缝线路,尽可能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因减小桥墩受力需要,也可在中跨的跨中设置一组双向钢轨伸缩调节器。只有联长很长或条件困难情况下,才在连续梁两端分别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
6.8联合接头
联合接头的焊接质量应符合TB/T1632.1的规定,设置位置不应在道口、桥墩上、钢桁梁桥的伸缩纵梁上及不作单独设计的桥上,并要求距桥台边墙和桥墩至少2m。6.9绝缘接头
在无缝线路上应使用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其电绝缘性能及试件整体剪切强度应符合TB/T2975的规定。抗疲劳性能:试件两点加载,相位差180°,测得跨中度峰峰值不大于同类型钢轨母材跨中挠度峰峰值的10%为合格。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长度尺可能延长,不增加焊接接头的数量,一般情况不宜短于12.5m。6.10接头螺栓及配件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M24或M27、强度等级分别为10.9S、12.9S的接头螺栓、螺母及垫圈。7铺设bZxz.net
7.1基本规定
7.1.1无缝线路铺设宜结合线、桥大修及旧线改建统筹安排。7.1.2铺设方法:钱路大修宜采取换铺法;线路改建宜采取一次铺设法。7.1.3钢轨焊接接头各项检验均应达到TB/T1632.1规定的各项要求。7.1.4铺设无缝线路时,单根轨枕道床横向阻力不应小于7.5kN。7.1.5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安排铺设、应力放散、焊联和锁定,保证施工锁定轨温符合设计规定,准确可靠。
7.2前期整道及施工准备
7.2.1换铺法铺设无缝线路前的整道要求:a)
整修路基及排水和防护加固设施,保持路基的稳定;b)
测量校核并优化线路平纵断面;方正轨枕,更换严重伤损或失效轨枕;c
清筛不洁道床,补充道雄;
翻修基础不良道口,整治翻浆,改善道口排水。7.2.2一次铺设法铺设无缝线路前施工准备:a)测量校核路基基床表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规定要求;b)摊铺底层道确尺寸:单线顶宽4.0m,底宽4.5m双线预宽8.8m、底宽9.6m,厚度宜为150mm。7.3装、运、卸作业
7.3.1长钢轨、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等轨料装、运、卸作业禁止摔、撞,防止扭曲、翻倒,避免产生死弯。
7.3.2长钢轨等轨料装车后,应紧固约束,并加以锁定,防止前后、左右来回猛烈审动和甩动。7.3.3长钢轨运输列车运行应执行有关规定,在曲线、坡道地段运行,防止紧急制动。7.3.4长钢轨卸车前要清理线路上的障碍,宜卸在轨枕端头外。7.3.5不应在待铺线路上预卸过多的长钢轨。卸在线路上的长钢轨应安装定位装置,并指派专人巡检,防止侵入限界。
7.4联合接头的焊接
7.4.1联合接头的质量和外观符合TB/T1632.1的规定。4
7.4.2长轨条的始端、终端方正,左右股轨端相错量不超过40mm。7.5铺前准备
7.5.1按轨条布置图的要求设置无缝线路纵向位移观测标志。7.5.2校核或标定钢轨温度计、测力扳手、钢轨探伤仪和板尺等测量工具。TB/T2098—2007
7.5.3测量气温和轨温,根据轨温变化及待铺轨条和道岔位置,调整轨缝,锁定线路,做好铺设合拢的准备。
7.5.4调整待铺长轨条和无缝道岔的位置,保证铺设时顺利落槽和连接。7.5.5铺设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前,在现场按TB/T2975规定的湿态检测绝缘电阻值。7.6铺设作业
7.6.1换铺法铺设无缝线路应采用换轨车施工。7.6.2一次铺设法铺设无缝线路宜采用单枕连续铺设法,无缝道岔和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允许预铺临时铁垫板和标准轨组装成的轨排,待整道稳定道床后再换铺。7.6.3准确确定无缝线路的施工锁定轨温:长轨条的始端及终端铺人轨枕承轨槽时,分别测得轨温的平均值作为施工锁定轨温。如果施工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的范围内,或者长轨条始端或终端落槽时不在设计锁定轨温的范围内,则铺后应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重新锁定。7.6.4无缝线路左右股锁定轨温差不应超过5℃。相邻单元轨条锁定轨温差也不应超过5℃,同一区间内的最高、最低差不应超过10℃。7.6.5低温铺设无缝线路,每隔10m将长轨条搁置在2块总厚30mm的聚四氟乙烯板或直径30mm滚筒上,采用钢轨液压拉伸器张拉,同时配合撞轨,并按当时测得的钢轨温度和轨条的张拉长度计算施工锁定轨温,
7.6.6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铺设宜选择合适时间和温度,使铺轨和施工锁定轨温均在设计锁定轨温的范围内。
7.6.7桥上无缝线路铺设要求:
a)单独设计的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时应按设计规定布置扣件,包括YJ-1型扣件、WJ-2型扣件复合垫层和K型扣件尼龙垫肩的配置,并按规定的扭矩紧固螺栓。b)混凝土梁桥若承诈槽的宽度不足,铺设无缝线路前应加设挡诈板,并按规定的道床断面尺寸补足道碑。
7.6.8桥、隧、线相连地段,轨条贯穿隧道、路基或桥梁,应实测隧道内外轨条铺人轨枕承轨槽时的轨温,分别确定施工锁定轨温。
7.6.9无缝道岔铺设要求:
a)应在规定的锁定轨温范围内铺设和锁定。铺设上道后,及时测量铺设轨温、锁定轨温和岔首、岔尾的轨缝,并作钢轨纵向位移观测标记。若遇以下情况,焊联前应调整或放散应力:1)铺设和锁定轨温均超出设计锁定轨温的范围,应进行应力放散;2)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铺设,但锁定时在规定轨温范围内,应根据轨温的高低及测得的纵向位移和轨缝变化情况,决定应力调整或放散。b)测线和渡线应锁定(钢轨接头焊接或冻结,紧固扣件),一般情况要求锁定75m,困难情况不应短于50m。若侧线在近距离内(不到50m)有邻线道岔,则应加强邻线道岔的锁定。c)左右两股尖轨应方正,相错量不超过10mm。在锁定轨温范围内铺设时,要求限位器的前后间隙预留量相近。
7.6.10铺设无缝线路或无缝道岔,不应采取强制办法合拢。7.6.11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铺设前应在生产厂检测验收,解体状态下主要检测验收项目:1)长度允许偏差---基本轨和单向尖轨不超过±2mm,双向尖轨不超过±4mm5
TB/T2098-2007
2)形位公差一一用长1m直线度测量尺检测,基本轨、尖轨的轨顶面和基本轨的密贴边、尖轨的工作边均不超过±0.2mm。
组装状态下主要检测验收项目: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尖轨尖端至1100mm处的间隙不超过0.2mm,其余在尖1
轨轨头非工作边的切前范围内不超过0.5mm;尖轨与基本轨的轨顶面高度差一一尖轨轨顶宽度20mm和35mm的断面处,分别低于基2)
本轨的轨顶面1.5mm~2.5mm和0.4mm~1.4mm;3)尖轨轨撑扣压轨底并紧贴轨腰,基本轨轨撑与轨腰密贴,若有间隙,也不超过0.2mm;尖轨与基本轨两轨底平行,并分别紧贴底板和台板,若有间隙,也不超过0.2mm。4)
b)铺设时,应根据实测轨温预留伸缩量。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预留伸缩量为土500mm。c)
铺设后应达到以下标准:
1)尖轨与基本轨保持规定的密贴程度;轨向符合标准,调节器的轨距线应顺直,单向和双向调节器分别用长13.5m和26.0m弦2)
测量,每隔1m检查1处,空线量最大不超过2mm,不允许抗线;轨距符合标准,每隔1m检查1处,尖轨尖端至1100mm处,轨距不超过(1435=2)mm,其3)
余范围不超过(1435±2)mm;
水平符合标准,偏差不超过3m;4
尖轨、基本轨接头与长轨条焊联,焊接接头应打磨平整,轨底和轨底角凸出量不应超过5)
7.6.12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铺设要求:a)左右股应对称方正,位置应居于两轨枕的正中,使绝缘接头上的螺栓与扣件螺栓的中心线相距不小于70mm;
b)检查绝缘电阻,符合TB/T2975规定的湿态检查标准。7.6.13采用一次铺设法铺设无缝线路,焊接长钢轨铺设上道后,及时补砾、配诈整形、起道、拨道、分次捣固,并用动力稳定车稳定道床,整道后要求实测单根轨枕道床横向阻力不小于7.5kN,逐段焊联单元轨条、放散应力,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无缝线路。7.6.14无缝线路锁定后,及时观测记录铺设和锁定轨温,并观测纵向位移初始值。在能长期保留学迹的地方,用白油漆写明轨条编号、锁定日期和轨温。7.6.15线路开通后,应按以下要求整道及检查观测:a)复紧扣件及接头螺栓,要求达到下列标准:1)弹条I型、Ⅱ型扣件的扭矩通常为100N·m~150Nm,在半径R等于和小于600m的曲线或大坡道地段,应将螺栓扭矩加大,达到120N·m~150N·m;2)Ⅱ型弹条要求扣压力不小于11kN;3)单独设计桥上无缝线路的扣件螺栓扭矩按设计规定;钢轨接头螺栓的扭矩:采用M24、强度等级为10.9S螺栓,不小于900N:m;冻结接头采用M27、4全
强度等级为10.9S的螺栓或M24、强度等级为12.9S的螺栓,为1100Nm~1400Nms做好重点捣固、找平、校正轨距、拨顺线路方向等整细。b)
c)小半径曲线地段复紧轨距拉杆。d)检查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状态,排除可能导致绝缘电阻降低的因素。e)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后,观测伸缩位移量,检查伸缩状态,排除可能产生的障碍。f)观测记录无缝线路的纵向位移量(与此同时测量轨温),分析锁定状态。7.7铺后验收
7.7.1无缝线路铺设后,除按照《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进行设备和线路几何状态等验收外,并要求按本6
标准表2的规定验收。
锁定轨温
表2无缝线路铺设后验收要求
TB/T2098--2007
施工锁定轨温准确,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左右两股轨条锁定轨温差不超过5C:相邻单元轨条锁定轨温差不超过5℃、同二区间内的最高、最低差不超过10长轨条的轨端相错量
位移观测标志
纵向位移观测
焊接接头
扣件及接头螺栓
无缝道岔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
钢轨伸缩调节器
缓冲区钢轨接头
线路几何状态
不超过40mm
设置齐全、牢固、可靠,标志清楚有铺后纵向位移观测记录,伸缩区最大伸缩位移量不超过20mm,固定区最天伸缩位移量不超过5mm符合TB/T1632.1的规定,联合接头位置符合本标准6.8和7.4的规定
断面符合规定,且清洁、密实,采用一次铺设法铺设无缝线路,经整道后实测单根轨枕道床横向阻力不小于7.5kN扣件及接头螺栓所有部件齐全,扣件的轨距挡板、挡板座严密压紧,不密贴(继隙大于2mm)的数量不超过6%,接头螺栓保持规定扭矩,客类扣件的扭矩和扣压力符合本标准7.6.15的规定,不合格的不超过8%
锁定轨温准确,并在设计规定的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要求及侧线锁定长度符合本标准7.6.9的规定,左右两股尖轨方正,相错量不超过10mm
绝缘电阻符合TB/T2975的湿态检测标准。铺设位置左右对齐、方正,并居于两轨枕正中,绝缘接头螺栓与扣件螺栓的中心线相距不尔于70mm,并且无其他影响电阻降低的因素提供5天的伸缩位移量观测记录,证明伸缩状态正常。检查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状态、轨向、轨距、水平均未超出规定要求。尖轨、基本轨轨底与台板和底板密贴,间隙未超出规定无台阶和错牙,平齐度的偏差不应超过1mm,轨缝大小符合规定要求,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测量,其偏差不应超过2mm
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规定无缝线路验收后,施工单位应向接收单位移交下列资料:无缝线路布置图、观测桩位置;施工日期、时间、铺设轨温和锁定轨温;厂焊钢轨接头的单位和出厂时间;工地焊接接头探伤及外观检查记录;现场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胶粘记录,绝缘电阻和外观检查记录;轨条、焊接接头、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编号和里程;铺设后纵向位移观测记录;
应力放散或应力调整后重新锁定记录。按附录B表B.1“无缝线路技术状态登记表记录无缝线路铺设后的技术状态。8
养护维修
8.1基本规定
8.1.1扣件及接头螺栓齐全,并要求达到并保持本标准7.6.15规定的紧固标准。8.1.2钢轨及焊接接头按TB/T1632.1要求保持平直,出现超限及时安排打磨、矫直或焊补。8.1.3道床断面尺寸符合本标准6.2.2的规定,且密实,排水良好。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2098—2007
代替TB/T2098--1989
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
Method of laying and maintenance of continuous welded rail track2007-12-30发布
2008-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1结构形式
基本要求
5允许铺设条件
5.4轨温幅度
6结构标准
轨条布置
联合接头
绝缘接头
接头螺栓及配件
基本规定
前期整道及施工准备
装、运、卸作业
联合接头的焊接
铺前准备
铺设作业
铺后验收
8养护维修
基本规定
维修计划安排
养护维修作业要求
应力放散与调整·
巡道作业
TB/T2098—2007
TB/T2098—2007
8.6故障处理·
8.7检查、观测·
附录A(资料性附录)铺设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表A.1CHN75型钢轨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表A.2CHN60型钢轨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表A.3CHN50型钢轨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
无缝线路技术状况登记表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附录G(资料性附录)
无缝线路钢轨重伤或折断处理情况登记表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情况登记表
无缝线路检查表
无缝线路纵向位移观测记录表
无缝道岔观测表
附录H(资料性附录)钢轨伸缩调节器检查记录表表H.1钢轨伸缩调节器几何状态检查记录表表H.2钢轨伸缩调节器技术状态检查记录表图H.1
钢轨伸缩调节器专用方向测量尺示意图I
TB/T2098—2007
本标准是在TB/T2098一1989《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基础上修订的,并参考了国际铁路联盟标准UIC720《无缝线路铺设和养护维修》。本标准代替TB/T2098-1989《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与TB/T2098一1989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允许铺设条件;
增加了无缝道岔方面的规定;
补充了一次铺设的规定;
补充了钢轨折断原位焊复的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和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铁道部运输局提出。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铁路局、沈阳铁路局、郑州铁路局、上海铁路局、济南铁路局、呼和浩特铁路局、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耀荣、蒋金洲、田时超、吕关仁、张洪世、龚佩毅、姚冬、张俊东、杨新华、
孙法林、马战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2098—1989。
1范围
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
TB/T2098—2007
本标准规定了既有铁路无缝线路的结构形式、基本要求、允许铺设条件、结构标准、铺设及养护维修作业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时速200km及以下的标准轨距铁路。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090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TB/T1632.1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1632.12005)TB/T2140铁路碎石道(TB/T2140—1990)TB/T234443kg/m~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2344—2003)TB/T2635热处理钢轨技术条件(TB/T2635—2004)TB/T2975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TB/T2975—2000)《铁路桥梁检定规范》2004年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2006年版《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2000年版《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2003年版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标准长度钢轨standardlengthrail公称长度为25m、50m和100m的钢轨(又称定尺轨)。3.2
长钢轨longrail
超过公称长度的钢轨(其中包括厂焊钢轨)。3.3
单元轨条singlerailstring
用长钢轨焊接而成,达到无缝线路设计所需的单元长度。3.4
无缝线路continuousWeldedrailtrack(CWRtrack)钢轨连续焊接的轨道结构。
无缝道岔gaplessturnout
焊接或冻接无轨缝的道岔。
TB/T2098—2007
中和温度neutraltemperature
根据气象资料和无缝线路允许温升幅度、允许温降幅度,计算得到的无缝线路设计最佳锁定轨温。3.7
施工锁定轨温fasteningdowntemperaturewhenlaytherail铺设无缝线路时确定的锁定轨温,即长轨条始端及终端铺人轨枕承轨槽时分别测得轨温的平均值。3.8
实际锁定轨温actualfasteningdowntemperature无缝线路温度应力为零时的钢轨温度。4总则
4.1结构形式
无缝线路的基本结构形式为温度应力式,由固定区、伸缩区和缓冲区构成。运输繁忙线路宜采取轨条与轨条、轨条与道岔直接焊联,减少缓冲区。4.2基本要求
无缝线路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且动力响应特性良好。根据行车、线路条件及轨道结构标准,检算无缝线路的强度和稳定性,确定允许温降【△t.]、允许温升【△t,]。采用标准轨道结构的情况,也可按附录A表A.1、表A.2和表A.3所列查得允许温降[△t)、允许温升[△t,],并根据当地的历年(近30年内)最高轨温tmax(等于最高气温加20℃)、最低轨温tmi(等于最低气温)以及当地全年轨温的变化情况,计算确定中和温度t,及锁定轨温上限tm、下限t,。5允许铺设条件
5.1曲线
允许铺设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若采用标准轨道结构超出允许铺设轨温范围时,则应根据检算采取加强措施。5.2坡道
允许铺设最大坡道不作限制。
伸缩区、缓冲区不设置在长大坡道上,必要时增加轨枕配置根数,加强锁定。5.3桥梁
5.3.1允许铺设无缝线路的桥梁的跨度和总长不作规定。但基础不明的桥梁应勘测或检定,有病害的桥梁应整治和加固,达到《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的规定后,才允许铺设。
表1不作单独设计、允许铺设无缝线路的最大轨温幅度和桥梁长度钢轨类型
最大轨温幅度
91~100
91~100
允许桥梁长度
≤300
≤240
≤200
≤160
≤220
≤200
≤160
≤100
扣件类型和扭矩
钢梁桥和混凝土梁无碓桥
钢梁桥:
<型扣件
混凝土染无桥:
WJ-2型扣件
扭矩:60N?r
桥头线路加强锁定
混凝土梁有诈桥
YJ-1型扣件扭矩:
60Nm~80Nm
弹条I型、Ⅱ型扣件扭矩:
与线路上相同
桥头线路加强锁定
TB/T2098—2007
5.3.2位于无缝线路固定区,跨度等于或小于32m的简支梁桥,其梁长、轨道结构及当地最大轨温幅度符合表1的规定,可不作单独设计,否则应作单独设计,各项检算达到规范规定要求方许铺设。5.4轨温幅度
5.4.1采用重型钢轨铺设无缝线路最大允许轨温幅度为110℃。5.4.2按照附录A表A.1、表A.2和表A.3规定的轨温幅度铺设无缝线路,若当地最大轨温幅度超过规定,应作单独设计,并采取加强轨道结构的措施。6结构标准
6.1路基
6.1.1路基及其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无翻浆冒泥、下沉及挤出变形等病害。有上述病害或有超过15mm冻害,应进行整治,达到稳固,符合《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的基本技术要求。6.1.2一次铺设无缝线路的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均应符合《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
6.2道床
6.2.1道确材质符合TB/T2140一级道诈材料的要求,粒径级配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规定。6.2.2铺设无缝线路前,按规定补足道。顶宽:一般情况顶宽不小于3.4m,肩堆高15cm(岔区道床的确肩不堆高),下列地段还应加宽至3.5m
a)行车速度mx>160km/h的线路;b)半径R小于及等于600m的曲线。厚度:枕下道碎厚度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规定。边坡:1:1.75。
一次铺设无缝线路的情况,要求道床状态参数满足《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规定。
6.3轨枕
运输繁忙线路宜采用Ⅲ型混凝土枕。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年通过总重不到25Mt的线路可采用Ⅱ型混凝土枕,有雄桥上和道岔区分别采用混凝土有雄桥枕和岔枕,钢梁桥采用油质防腐木枕。轨枕间距应均匀布置,一般情况Ⅲ型混凝土枕每千米配置1667根,Ⅱ型混凝土枕每千米配置1760根。在小半径曲线、大坡道地段,根据设计检算,必要时可增加轨枕配置根数。6.4扣件
采用类型和配置数量与轨枕配套。6.5钢轨
次重型、重型和特重型钢轨均可用于无缝线路,其质量应符合TB/T2344和TB/T2635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6.6道岔
焊接和冻结的固定型和可动心轨道岔,与相邻无缝线路钢轨类型匹配,且要求辙叉心与翼轨有效锁定,联结件及配件强度足够,能有效限定纵向位移量。6.7轨条布置
6.7.1无缝线路的单元轨条长度通常为2000m左右,不宜短。设置缓冲区时,宜按自动闭塞区间的长度设计轨条长度,无缝道岔以单组道岔划分单元。6.7.2桥、隧、线相连地段,若桥、隧长度不足1000m,长轨条可连续布置。6.7.3连续钢桁梁桥上铺设无缝线路,原则上按每联梁长布置轨条,并在梁端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跨度不大于100m的简支钢梁和不设伸缩纵梁的钢桁梁桥,若轨道和桥梁受力检算未超出允许值,长轨3
TB/T2098—2007
条布置也可跨越梁端而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6.7.4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铺设无缝线路,尽可能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因减小桥墩受力需要,也可在中跨的跨中设置一组双向钢轨伸缩调节器。只有联长很长或条件困难情况下,才在连续梁两端分别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
6.8联合接头
联合接头的焊接质量应符合TB/T1632.1的规定,设置位置不应在道口、桥墩上、钢桁梁桥的伸缩纵梁上及不作单独设计的桥上,并要求距桥台边墙和桥墩至少2m。6.9绝缘接头
在无缝线路上应使用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其电绝缘性能及试件整体剪切强度应符合TB/T2975的规定。抗疲劳性能:试件两点加载,相位差180°,测得跨中度峰峰值不大于同类型钢轨母材跨中挠度峰峰值的10%为合格。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长度尺可能延长,不增加焊接接头的数量,一般情况不宜短于12.5m。6.10接头螺栓及配件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M24或M27、强度等级分别为10.9S、12.9S的接头螺栓、螺母及垫圈。7铺设bZxz.net
7.1基本规定
7.1.1无缝线路铺设宜结合线、桥大修及旧线改建统筹安排。7.1.2铺设方法:钱路大修宜采取换铺法;线路改建宜采取一次铺设法。7.1.3钢轨焊接接头各项检验均应达到TB/T1632.1规定的各项要求。7.1.4铺设无缝线路时,单根轨枕道床横向阻力不应小于7.5kN。7.1.5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安排铺设、应力放散、焊联和锁定,保证施工锁定轨温符合设计规定,准确可靠。
7.2前期整道及施工准备
7.2.1换铺法铺设无缝线路前的整道要求:a)
整修路基及排水和防护加固设施,保持路基的稳定;b)
测量校核并优化线路平纵断面;方正轨枕,更换严重伤损或失效轨枕;c
清筛不洁道床,补充道雄;
翻修基础不良道口,整治翻浆,改善道口排水。7.2.2一次铺设法铺设无缝线路前施工准备:a)测量校核路基基床表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规定要求;b)摊铺底层道确尺寸:单线顶宽4.0m,底宽4.5m双线预宽8.8m、底宽9.6m,厚度宜为150mm。7.3装、运、卸作业
7.3.1长钢轨、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等轨料装、运、卸作业禁止摔、撞,防止扭曲、翻倒,避免产生死弯。
7.3.2长钢轨等轨料装车后,应紧固约束,并加以锁定,防止前后、左右来回猛烈审动和甩动。7.3.3长钢轨运输列车运行应执行有关规定,在曲线、坡道地段运行,防止紧急制动。7.3.4长钢轨卸车前要清理线路上的障碍,宜卸在轨枕端头外。7.3.5不应在待铺线路上预卸过多的长钢轨。卸在线路上的长钢轨应安装定位装置,并指派专人巡检,防止侵入限界。
7.4联合接头的焊接
7.4.1联合接头的质量和外观符合TB/T1632.1的规定。4
7.4.2长轨条的始端、终端方正,左右股轨端相错量不超过40mm。7.5铺前准备
7.5.1按轨条布置图的要求设置无缝线路纵向位移观测标志。7.5.2校核或标定钢轨温度计、测力扳手、钢轨探伤仪和板尺等测量工具。TB/T2098—2007
7.5.3测量气温和轨温,根据轨温变化及待铺轨条和道岔位置,调整轨缝,锁定线路,做好铺设合拢的准备。
7.5.4调整待铺长轨条和无缝道岔的位置,保证铺设时顺利落槽和连接。7.5.5铺设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前,在现场按TB/T2975规定的湿态检测绝缘电阻值。7.6铺设作业
7.6.1换铺法铺设无缝线路应采用换轨车施工。7.6.2一次铺设法铺设无缝线路宜采用单枕连续铺设法,无缝道岔和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允许预铺临时铁垫板和标准轨组装成的轨排,待整道稳定道床后再换铺。7.6.3准确确定无缝线路的施工锁定轨温:长轨条的始端及终端铺人轨枕承轨槽时,分别测得轨温的平均值作为施工锁定轨温。如果施工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的范围内,或者长轨条始端或终端落槽时不在设计锁定轨温的范围内,则铺后应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重新锁定。7.6.4无缝线路左右股锁定轨温差不应超过5℃。相邻单元轨条锁定轨温差也不应超过5℃,同一区间内的最高、最低差不应超过10℃。7.6.5低温铺设无缝线路,每隔10m将长轨条搁置在2块总厚30mm的聚四氟乙烯板或直径30mm滚筒上,采用钢轨液压拉伸器张拉,同时配合撞轨,并按当时测得的钢轨温度和轨条的张拉长度计算施工锁定轨温,
7.6.6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铺设宜选择合适时间和温度,使铺轨和施工锁定轨温均在设计锁定轨温的范围内。
7.6.7桥上无缝线路铺设要求:
a)单独设计的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时应按设计规定布置扣件,包括YJ-1型扣件、WJ-2型扣件复合垫层和K型扣件尼龙垫肩的配置,并按规定的扭矩紧固螺栓。b)混凝土梁桥若承诈槽的宽度不足,铺设无缝线路前应加设挡诈板,并按规定的道床断面尺寸补足道碑。
7.6.8桥、隧、线相连地段,轨条贯穿隧道、路基或桥梁,应实测隧道内外轨条铺人轨枕承轨槽时的轨温,分别确定施工锁定轨温。
7.6.9无缝道岔铺设要求:
a)应在规定的锁定轨温范围内铺设和锁定。铺设上道后,及时测量铺设轨温、锁定轨温和岔首、岔尾的轨缝,并作钢轨纵向位移观测标记。若遇以下情况,焊联前应调整或放散应力:1)铺设和锁定轨温均超出设计锁定轨温的范围,应进行应力放散;2)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铺设,但锁定时在规定轨温范围内,应根据轨温的高低及测得的纵向位移和轨缝变化情况,决定应力调整或放散。b)测线和渡线应锁定(钢轨接头焊接或冻结,紧固扣件),一般情况要求锁定75m,困难情况不应短于50m。若侧线在近距离内(不到50m)有邻线道岔,则应加强邻线道岔的锁定。c)左右两股尖轨应方正,相错量不超过10mm。在锁定轨温范围内铺设时,要求限位器的前后间隙预留量相近。
7.6.10铺设无缝线路或无缝道岔,不应采取强制办法合拢。7.6.11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铺设前应在生产厂检测验收,解体状态下主要检测验收项目:1)长度允许偏差---基本轨和单向尖轨不超过±2mm,双向尖轨不超过±4mm5
TB/T2098-2007
2)形位公差一一用长1m直线度测量尺检测,基本轨、尖轨的轨顶面和基本轨的密贴边、尖轨的工作边均不超过±0.2mm。
组装状态下主要检测验收项目: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尖轨尖端至1100mm处的间隙不超过0.2mm,其余在尖1
轨轨头非工作边的切前范围内不超过0.5mm;尖轨与基本轨的轨顶面高度差一一尖轨轨顶宽度20mm和35mm的断面处,分别低于基2)
本轨的轨顶面1.5mm~2.5mm和0.4mm~1.4mm;3)尖轨轨撑扣压轨底并紧贴轨腰,基本轨轨撑与轨腰密贴,若有间隙,也不超过0.2mm;尖轨与基本轨两轨底平行,并分别紧贴底板和台板,若有间隙,也不超过0.2mm。4)
b)铺设时,应根据实测轨温预留伸缩量。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预留伸缩量为土500mm。c)
铺设后应达到以下标准:
1)尖轨与基本轨保持规定的密贴程度;轨向符合标准,调节器的轨距线应顺直,单向和双向调节器分别用长13.5m和26.0m弦2)
测量,每隔1m检查1处,空线量最大不超过2mm,不允许抗线;轨距符合标准,每隔1m检查1处,尖轨尖端至1100mm处,轨距不超过(1435=2)mm,其3)
余范围不超过(1435±2)mm;
水平符合标准,偏差不超过3m;4
尖轨、基本轨接头与长轨条焊联,焊接接头应打磨平整,轨底和轨底角凸出量不应超过5)
7.6.12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铺设要求:a)左右股应对称方正,位置应居于两轨枕的正中,使绝缘接头上的螺栓与扣件螺栓的中心线相距不小于70mm;
b)检查绝缘电阻,符合TB/T2975规定的湿态检查标准。7.6.13采用一次铺设法铺设无缝线路,焊接长钢轨铺设上道后,及时补砾、配诈整形、起道、拨道、分次捣固,并用动力稳定车稳定道床,整道后要求实测单根轨枕道床横向阻力不小于7.5kN,逐段焊联单元轨条、放散应力,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无缝线路。7.6.14无缝线路锁定后,及时观测记录铺设和锁定轨温,并观测纵向位移初始值。在能长期保留学迹的地方,用白油漆写明轨条编号、锁定日期和轨温。7.6.15线路开通后,应按以下要求整道及检查观测:a)复紧扣件及接头螺栓,要求达到下列标准:1)弹条I型、Ⅱ型扣件的扭矩通常为100N·m~150Nm,在半径R等于和小于600m的曲线或大坡道地段,应将螺栓扭矩加大,达到120N·m~150N·m;2)Ⅱ型弹条要求扣压力不小于11kN;3)单独设计桥上无缝线路的扣件螺栓扭矩按设计规定;钢轨接头螺栓的扭矩:采用M24、强度等级为10.9S螺栓,不小于900N:m;冻结接头采用M27、4全
强度等级为10.9S的螺栓或M24、强度等级为12.9S的螺栓,为1100Nm~1400Nms做好重点捣固、找平、校正轨距、拨顺线路方向等整细。b)
c)小半径曲线地段复紧轨距拉杆。d)检查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状态,排除可能导致绝缘电阻降低的因素。e)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后,观测伸缩位移量,检查伸缩状态,排除可能产生的障碍。f)观测记录无缝线路的纵向位移量(与此同时测量轨温),分析锁定状态。7.7铺后验收
7.7.1无缝线路铺设后,除按照《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进行设备和线路几何状态等验收外,并要求按本6
标准表2的规定验收。
锁定轨温
表2无缝线路铺设后验收要求
TB/T2098--2007
施工锁定轨温准确,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左右两股轨条锁定轨温差不超过5C:相邻单元轨条锁定轨温差不超过5℃、同二区间内的最高、最低差不超过10长轨条的轨端相错量
位移观测标志
纵向位移观测
焊接接头
扣件及接头螺栓
无缝道岔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
钢轨伸缩调节器
缓冲区钢轨接头
线路几何状态
不超过40mm
设置齐全、牢固、可靠,标志清楚有铺后纵向位移观测记录,伸缩区最大伸缩位移量不超过20mm,固定区最天伸缩位移量不超过5mm符合TB/T1632.1的规定,联合接头位置符合本标准6.8和7.4的规定
断面符合规定,且清洁、密实,采用一次铺设法铺设无缝线路,经整道后实测单根轨枕道床横向阻力不小于7.5kN扣件及接头螺栓所有部件齐全,扣件的轨距挡板、挡板座严密压紧,不密贴(继隙大于2mm)的数量不超过6%,接头螺栓保持规定扭矩,客类扣件的扭矩和扣压力符合本标准7.6.15的规定,不合格的不超过8%
锁定轨温准确,并在设计规定的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要求及侧线锁定长度符合本标准7.6.9的规定,左右两股尖轨方正,相错量不超过10mm
绝缘电阻符合TB/T2975的湿态检测标准。铺设位置左右对齐、方正,并居于两轨枕正中,绝缘接头螺栓与扣件螺栓的中心线相距不尔于70mm,并且无其他影响电阻降低的因素提供5天的伸缩位移量观测记录,证明伸缩状态正常。检查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状态、轨向、轨距、水平均未超出规定要求。尖轨、基本轨轨底与台板和底板密贴,间隙未超出规定无台阶和错牙,平齐度的偏差不应超过1mm,轨缝大小符合规定要求,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测量,其偏差不应超过2mm
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规定无缝线路验收后,施工单位应向接收单位移交下列资料:无缝线路布置图、观测桩位置;施工日期、时间、铺设轨温和锁定轨温;厂焊钢轨接头的单位和出厂时间;工地焊接接头探伤及外观检查记录;现场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胶粘记录,绝缘电阻和外观检查记录;轨条、焊接接头、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编号和里程;铺设后纵向位移观测记录;
应力放散或应力调整后重新锁定记录。按附录B表B.1“无缝线路技术状态登记表记录无缝线路铺设后的技术状态。8
养护维修
8.1基本规定
8.1.1扣件及接头螺栓齐全,并要求达到并保持本标准7.6.15规定的紧固标准。8.1.2钢轨及焊接接头按TB/T1632.1要求保持平直,出现超限及时安排打磨、矫直或焊补。8.1.3道床断面尺寸符合本标准6.2.2的规定,且密实,排水良好。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标准计划
- TB/T3521-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铣磨车
- TB/T2172-1990 铁路钢轨伤损代码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T3508-2018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条件
- TB/T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T1686-2000 25t电动架车机技术条件
- TB/T3558-2020 机车车辆转向架专用量具闸瓦和闸片量具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 TB/T3520-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打磨车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