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通信行业标准(YD)】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6 15:50:11
  • YD/T1698-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1698-2007

  • 标准名称: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09-29
  • 实施日期:

    2008-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51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电信系统>>33.040.40数据通信网络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2数据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45
  • 标准价格:

    30.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在公网中使用的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要求、通信接口、通信协议、性能指标、安全功能要求以及环境要求等。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是指支持IPv6协议、具有路由学习能力和第三层(网络层)包交换能力的IP分组交换机。本标准在指定支持IPv6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必须实现的协议时不重复应用协议的内容,只规定协议中必须实现的内容,可选的内容,不需实现的内容,对同类协议作选择。本标准适用于支持IPv6协议的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 YD/T 1698-2007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 YD/T1698-200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33 040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698-2007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Pv6 Network EquipmenEthernet Switch with IPv6 Routing Capability2007-09-29 发布
200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功能5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接口..6wwW.bzxz.Net
链路层功能
网络层协议要求
传输层协议要求
路伯协议
MPLS 协议·
QoS控制机制
组播协议
安全功能要求…
性能指标要求
运行与维护,
网络管理协议,
环境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802.1X
YD/T 1698-2007
YD/T1698-2007
本标是“IPv6网络设备”系列标准之--。该系列标准预计的结构及名称如下,1.YD/T1452-2006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支持IPv6的边缘路由器:2.YD/T1453-2006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支持[Pv6的边缘路由器3.YD/T1454-2006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支持Pv6的核心路由器:4.YD/T1455-2006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支持IPv6的核心路由器:5.YD/T1698-2007T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6.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一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本标准是《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一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的配套标准文件,为其提供技术依据。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本标主要起草人:马军锋、魏亮、赵锋1
1范围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YD/T1688-2007
本标准规定了在公网中使用的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变换机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要求,通信接口、通信协议、性能指标、安全功能要求以及环境要求等。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是指支持IPv6协议,具有路由学习能力和第三层(网络层)包交换能力的P分组交换机。本标准在指定支持Pv6具有路出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必须实现的协议时不重复应用协议的内容,只规定协议中必须实现的内容、可选的内容,不需实现的内容,对同类协议作选择。本标适用于支持IP6协设的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423.1-2001
GB/T 2423.2-2001
GB/T2423.3-2006
GB/T 2423.4
GB/T 2423.9-2001
YD/T 900-1997
YD/T 1061-2003
YD/T1162.1-2005
YD/T 1260-2003
YD/T 1295-2003
YD/T 1342-2005
YDN 099-1998
ISO/EC 8802-2
ISO/1EC 15802-3-1998
ITU-T G.707 (1996)
IETF RFC768 (1980)
IETF RFC793 (1981)
IETF RFC1075 (1988)
电工电子产品坏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恒定湿热试题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恒定显热SDH设备技术要求——时钟
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IP的LAPS技术要求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要求基于端口的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支持IPv6的路由协议技术要求一一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IPv6路由协议——支持IPv6的边界网关协议(BGP4)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2部分:逻辑链路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一局域和城域网通用规范第3部分:媒体访问控制网桥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节点接口用户数据包协议
传输控制协设
距离矢量组播路由协议
YD/T 1698-2007
IETFRFC1089 (1989)
ETFRFCI122(1989)
IETPRFC1142(1990)
IETF RFC1155 (1990)
IETF RFC119S (1990)
IETF RFC1212 (1991)
IETFRFC1213(1991)
IETFRFC1224 (1991)
IETF RFC1229 (1991)
IETF RFC1418 (1993)
ETF RFC1493 (1993)
IETF RFC1643 (1994)
ETF RFC1657 (1994)
IETF RFC1757 (1995)
ETF RFC1771 (1995)
IETF RFC1772 (J99S)
ETF RFC1902 (1996)
ETF RFC1903 (1996)
ETF RFC1904 (1996)
ETF RFC1905 (1996)
IETF RFC1906 (1996)
IETF RFC1907 (1996)
IETF RFC1966 (1996)
IETF RFC1981 (1996)
IETF RFC1997 (1996)
IETF RFC2080 (1997)
IETF RFC2283 (1998)
IETF RFC2439 (1998)
IETFRFC2460 (1998)
IETF RFC2613 (1999)
IETF RFC2675 (1999)
IETF RFC2710 (1999)
IETF RFC2711 (1999)
IETF RFC2740 (1999)
ETFRFC2858(2000)
ETF RFC3414 (2002)
IETF RFC3590 (2003)
以太网承载 SNMP
互联网主机要求—通信层
IS-IS 域内路由协议
基于TCP/IP网络的管理信息结构和标识在 TCP/IP 和双重环境路由中使用 OSI 的 IS-IS商明音理信息库(MB)定义
基于 TCP/IP 的互联网网络管理的管理信息库:MB-IⅡI管理异步产生告警的技术
通用接口 MIB 扩展
OSI承载 SNMP
两桥管理对象定义
对以太网接口类型臂理对象的定义使用 SMIv2 定义 BGP4 管理对象远程网络监控管理信息库
边界网关路由协议BGPv4
边界网关协议(BGP)在五联网中的应用SNMPv2管理信息结构
SNMPv2 文本约定
SNMPv2一致性声明
SNMPv2协议操作
SNMP2传输映射
SNMPv2管理信息库
BGP 路由反射
IPv6 路径 MTU 发现
BGP团体属性
RPng路由信息协议
BGP4多协议扩展
BGP路由振荡抑制
互联网 IPv6 协议
对交换网络的远程网络监视管理MIB扩展Yersion1.0IPv6 的超长包
IPv6组播监听者发现协议
IPv6 路由器告警选项
支持 LPv6 的 OSPF 路由协议
BGP4多协议扩展
SNMPv3基-于用户的安全模型
组播监听协议源地址选择
IEIF RFC3810 (2004)
IETF RFC4444 (2006)
ETF RFC4541 (2006)
IETF draft-ietf-isis-ipv6-06draft-ietf-ospfv3-mib-10
IEEE 802.1D (2004)
EEE802.1G(1995)
IEEE 802.1Q (2003)
IEEE802.3(2005)
IEEE802.3ae(2002)
IEEE 802.3x (1997)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IPv6组播监听发现协议(MLDv2)ISIS管理信息库
IGMP和MLD组播侦听
用于IPv6的ISIS
OSPFv3管理信息库
媒体访问控制(MAC)网桥
远程媒体访间控制桥接
虚拟桥接局域网
YD/T 1698-2007
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重访问的访问方式及物理层定义局城网和城域网第3部分:带冲突检测载波监听多略访问和物理层规范万兆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参数、物理层和管理参数802.3全双工操作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网桥(Bridge)
网桥工作在OSI7层参考模型中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通过转发MAC顿实现网络互联。网桥的实现应当符合IEEE802.1D(2004)。网桥可以连接同种或不同种MAC技术的网络,利用包含在MAC帧中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信息作智能转发决定。在连接以太网时,网桥不但可以扩展物理网络拓扑结构,还可以将端口上的子网隔离成独立的冲突域。2)以太网交换机(EthemetSwitch)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是支持以太网接口的多端口网桥,交换机通常使用硬件实现过滤、学习和转发数据顺。
交换机必须实现网桥功能中的相应功能。3)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EthernetSwitchwithRoutingCapability)具有第三层路出功能的卫数据包交换机。除实现数据恢转发功能外,能根据接收数据包中的网络层地址以及交换机内部维护的略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跳交换机地址或主机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
路由表可以通过静态配置方式维护,也可以动态维护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通过与其他类似设备(如路由器)的交换路由信息来完成路由表的动态维护。注:如果文中没有特别说明,那么交换机就特指此类其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4)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VLAN)是指通过划分不同域来分隔局域网内的广播域。各个VLAN使用VD(VLAN标识符)区分,各个VLAN是原桥接的局域网的一个子集。5)远程桥接(RemoteMACBridging)是指在互联的局域网间使用远程媒体访问控制桥的操作以及远程媒体访问控制桥,通过非局城网通信设备按照生成树算法配置被桥接局域网的协议。3
YD/T 1698-2007
6)链路聚合(LinkAggregration)是指在逻辑上将多条独立的链路捆绑成一条单独链路使用,以此获得灵活的高带宽以及链路穴余。7)流量整形(Trafficshaping)是一种用来在接口上平缓通信、避免链路拥塞并满足服务提供商要求的机制。流量整形通过对超过平均速率的分组排队或保存到缓冲区,将突发通信平绥,以满足配置的承诺接入速率。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GARPPDU
ICMPv6
Asymmetric Flow Control
Autonomous System
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
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Horder Gateway Protocol
Cyc lie Redundancy Check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Enhanced Internal Sublayer ServiceEAP over LANs
Frame Check Sequence
General Attribute Registration ProtocolGARPProtocol Data Unit
GARP InformationDeclaration
GARPInformationPropagation
GARP Multicast Registration ProtocolGARP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Interuet Control Mess ages Protocol Version 6Intermediate Systenr-Intermediate SystemInternet Protocl Version 6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Local Area Network
Logical Link Control
Line Alarm Indication SignalLoss of Frame
Loss of Pointer
Loss of Signal
Media Access Contral
Medium Attachment Unit
不对称流量控制
自治系统
附加单元接口
桥接协议数据单元
边界网关路由协议
循环穴余校验
数据丝端设备
数据加密标推
可扩展认证协议
增强的内部子层服务
在局域网之上的可扩展认证协议顿检验序列
一般属性注册协议
GARP协议数据单元
GARP 信息发布
GARP 信息广播
GARP组播注册协议
GARPVLAN注册协议
网间控制报文协设版本6
中问系统一中间系统
网际互连协议版本6
互联两安全
局域网
逻辑链路控制
线警报指示信号
顿丢失
指针丢失
信号丢失
媒体控制访问
媒体附加接口
RADIUS
Media Dependent Interface
Management Infomation Base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MAC Service Data Unit
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Neighbor Discovery Pratocol
Network Operation Center
Physical Layer Device
Path Alarm Indication SigualOpenShortestPathFirstVersion3Protocol Data Unit
Physical Medium Attachrment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r
Quality of Service
Rema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Routing Information Field
Routing Infacnation Frotocol Next Generation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ignal Degrade
Signal Fail
Synchronous Tran sport ModuleSpanning Tree Protocol
Tran sfer Control Protocol
User Datagram Protocel
Virtual LAN Identi fier
Virtual LAN
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功能4
具有Pv6路中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必须实现以下功能:1)接口功能
媒体依赖接口
管理信息库
媒体无关接口
多协议标记交换
组播监听者发现协议
MAC服务数据单元
多生成树协议
最大传输单元
邻居发现办议
网络运行中心
物理层设备
路径警报指示信号
最短路径优先
协议数据单元
物理介质接入
物理媒体相关
服务质量
YD/T 1696-2007
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
路中信息域
下一代路由信息协议
快速生成树协议
同步数字系列
同步光网络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信号劣化
信号失效
同步传送模块
生成树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
虚拟局域网标识符
虚拟局域网
交换机必须至少支持下述以太网接口中的一类接口:10/100Mbitrs、1000Mbit/s或10Gbit/s:可以支持PoS接口,也可以包含RS232串口作为管理接口;各种接口必须符合相应的规范。5
YD/T 1698-2007
2)逻辑链路层功能
支持以太网接口的交换机必须实现一类LLC,支持类型1操作。对LLC的实现必须符合ISO/IEC8802-2.
3)数据顿转发功能
数据帧转发是指交换机在不同端口所连接的被桥接的链路层实体之间交换链路层用户数据顿。交换机必须实现数据顿的转发。支持以太网接口的交换机转发数据侦应当实现正EEE802.1D中规定的优先级。4)数据赖过滤功能
过滤是指交换机为防止数据顿重复或省是按照控制策略,对某些端口上的数据顿不转发(丢弃)到其他端口的行为。交换机必须实现基本过滤服务:5护包转发功能
该功能主要负责按照路由转发表内容在各端口(包括逻辑端口)间转发数据包。6)路内信息维护功能
该功能负责运行路由协议或者提供静态的路中配置模式,生成和维护路由表,路由协议可以包插Rip1g、OSPFv3、IS-ISv6、BGP4+以及组播等。7)维护决定数据顿转发及过滤的信息交换机必须实现维护数据转发/过滤信息。8)运行维护功能
交换机必须实现运行维护功能。9)网络管理功能
交换机必须提供网络管理接口并且实现相应的网管协议,10)设备管理和认证
交换机可选实现管理功能,包括用广管理认证功能,例如802.1x:业务管理,例如组播控制等功能。5具有IPv6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接口5.110/100Mblt/s以太网接口
交换机支持10M/100Mbit/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应符合IEEE802.3(2005),物理层接口上采用曼划斯特编码:用0.85V和一0.85V分别表示1”和“0\。电缆可用10Base-T。[00Mbit/s以太网接口应符合[EEE802.3。100Base-T技术中可采用三类传输介质:100Base-T4、100Base-TX和100Base-FX,采用4B/5B编码方式。5.2千兆以太网接口
交换机支持千兆以太网接口应符合EEE802.3。1000Mbit/s以太网物理接口类型包括1000Base-SX、1000Base-LX以及1000BaseT。交换机若支持千兆接口,建议实现1000Base-SX和1000Base-LX两者之一。5.3万兆以太网接口
交换机万兆以太网接口应符合IEEE802.3ae。10Gbit/s以太网物理接口类型包括10GBase-X、10GBase-R,10GBase-W。10GBase-X使用8B/10B编码格式:10GBase-R使用64B/66B编码格式:10GBase-W是广域网接口,也使用64B/66B编码格式,与 SONET OC-192兼容。
5.4POS接口(可选)
5.4.1接口类型
交换机应可逆支持STM-1、STM-4、STM-16、STM-64PaS接口。5.4.2 SDH 层要求
一应符合YDN099-1998《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和ITU-TG.707:一应支持以下告警处理功能:LOS、LOF、LOP,SF、SD:一应支持性能监控:支持B1、B2,B3差错计数:YD/T 1698-2007
一应支持本地<内部)或从STM-N接口提取定时(从网络恢复时钟),精度要求见YD/T900-1997SDH设备技术要求—时钟》。
一支持本地环回(诊断)和网络环回功能:IPoVerSDH的顿结构和协议规程应符合YD/T1061-2003&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IP的LAPS技术要求净。
6链路层功能
6.1数据赖的转发及过滤
6.1.1转发数据
交换机转发数据顿必须
1)符合寻址规定。
2)提供:
一在不提供48比特通用管理地址时分配组MAC地址来标识网桥协议实体的途径:一端口标识符在实现生成树算法及协议时标识交换机每一端口。交换机转发数据帧可以:
1)提供转发时控制优先级映射的能力;2)提供多种流量分类
3)对独立MAC地址的转发行为作规定:4)管理转发懒的优先级。
数据顿的转发可以基丁存储转发或直通式转发。交换机必须支持存储转发,
交换机可以支持直通式转发。实现直通式转发的交换机必须缺省设置为存转发。6.1.2过滤数据顿
交换机过滤数据必须符合:
一实现基本过滤服务,每个端口至少关联单一流量类。对过滤数据库下列参数使用规定的值:一过滤数据库大小,过滤数据库所能容纳的最大条月数:静态数据库大小,静态数据库所能穿纳的最大条月数。交换机过滤数据恢可以:
一提供读取和更新过滤数据库和静态数据库的能力:一提供设置过滤数据库更新时间的能力。提供该能力的交换机应当实现本标准指定的所有可选值:7
YD/T 1698-2007
一 对独立 MAC地址的过滤行为作规定。6.1.3支持转发/过滤数据慎的功能交换机必须实现下列支持数据帧转发/过滤、提供Qos的功能:一顿接收:
一丢弃所收到的错误帧;
一丢弃 frame_type 参数不是 uset_data_frame 或 mac_action 参数不是 request_with_no_response 的恢:一如果需要,重新产生用户优先级:一丢弃符合过滤信息的懒:
丢弃传输服务用户数据单元大小超过ISO/C15802-3-1998第6.3.8节中规定的慎:发送所收到的到其他端口的帧;一根据过滤信息应用选择流量类:一根据流量类对顿排队;
一丢弃超过最大网桥传输时延的顿:一在排队的懒中选择帧传输:
一选择带外访问优先级(ISO/IEC15802-3,第6.3.9节);一如果需要,映射服务数据单元,重新计算顿检验序列:一顿发送。
6.,1.3.1赖接收
关联在交换机端口上的MAC实体应当检查所连接局域网上所有被传输的慎。所有正确的顿都被提交到M_UNITDATA标识原语,按照下面描述处理。所有M_UNITDATA.indication原语中frame_type和mnac_action参数分别是user_data_type和request_with_no_response的恢被提交到学习和转发进程。所有frarme_type和mac_action参数是其他值的恢不应提交到转发进程,但可以提交到学习进程。所有frame_type是user_data_type,日的地址指向交换机端口的顿应当提交到LLC。这样的顿的目的地址域中应当携带交换机端口的独立地址或者关联在端口上的组地址。提交给LLC的顿同样可以按照上面描述提交给学习进程和/或转发进程。将交换机端口作为终端的慎和从其他端口转发到端口的顿也应当提交给LLC。6.1.3.2新生成用户优先级
接收帧的user_priority由包含在帧中的优先级信息和接收端口的用户优先级重新生成表得到。对于每个接收端口,用户优先级重新生成表应当包含8个条月,对应于user_priority可能的8个值(0~7)。每个条目指示给定优先级后重新生成的用户优先级。表1定义了所收到的数据中指示的8种可能的用户优先级所重新生成的用户优先级的缺省值。8
用户忧先级
表1用户优先级重新生成表
缺省的重新生成用户优先级
YD/T 1698-2007
交换机可选支持通过管理功能改变用户优先级重新生成表值。如果支持该功能,交换机应当能对任意接收端门的任意到达优先级独立指定范围中的任意值。6.1.3.3恢发送
关联在交换机端口上的每个MAC实体应当发送出MAC中继实体提交的顿。转发进程提交被中继的赖用于发送。被发送顿所关联M_UNTTDATA,request原语使用所接收到相应MUNITDATA.indication原语中源和目的地址域。LLC协议数据单元由LLC作为交换机端口提供的MAC服务的使用者提交。用于传输上述协议数据单元所发送的顿,将端口的独立MAC地址作为源地址。每--个赖都发给 MAC 进程,供特定的 IEEE802 局域网技术观察。相应地,M_UNITDATA,request原语中 frame_type 和 mac_action参数分别应当为 user_data_type 和 request_with_no_response。由交换机端口所提供的MAC服务的LLC用户请求的赖发送应当提交给MAC中继实体。6.1.3.4执行拓扑限制
当且仅当下列条件都满足时,交换机的端口才能作为可用的传输端口:二接收帧的端口处于转发状态:一需要发送恢的端口处于转发状态:一发送帧的端口不同于收到该帧的端口:一 所需发送顿中 mac_seryice_dala_unit 大小不超过发送端口连接的局域网所支持的mac_service_data_unit最大尺寸。6.1.3.5 过滤忧
转发进程应基于下列条件之一作过滤决定:接收顿日的MAC地址;
一过滤数据库中关于MAC地址和接收端口的信息:一对可用发送端口的缺省组过滤行为。6.1.3.6顿排队
转发进程应当为排队的顿提供存储服务,等待时机将帧提交给关联在交换机端口上的MAC实体。交换机可以在端口上提供多个队列。懒基于使用流量类的用户优先级决定所使用的存储队列,上述流量类是关联在每个端口上状态信息的一部分。对每个可能的用户优先级必须对流量类赋值。用户优先级可以为 0~7、队列应当一一对虑到流量类,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