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电磁兼容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7 14:18:07
  • GB17625.2-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17625.2-2007

  • 标准名称:

    电磁兼容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04-30
  • 实施日期:

    2008-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884.72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33.100电磁兼容性(EMC)
  • 中标分类号: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综合>>L06电磁兼容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页数:20/字数:36千字
  • 标准价格:

    20.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1-01
  • 计划单号:

    20031284-Q-604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99-09-13
  • 起草人:

    尹海霞、李邦协、 顾菁、陈建秋、潘顺芳、汪永锡
  • 起草单位:

    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海市照明灯具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6)
  • 提出单位: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相关标签:

    电磁兼容 限值 接入 设备 公用 低压 供电系统 产生 电压 变化 波动 闪烁 限制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 61000-3-3:2005,规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受试设备可能产生的电压变化的限值,给出了平定方法导则,适用于每相输入电流等于或小于16A,打算连接到相电压为220V至250V、频率为50Hz的公用低压供电系统,并且无条件连接的电气和电子设备。 GB 17625.2-2007 电磁兼容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GB17625.2-200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7625.2—2007/IEC61000-3-3.2005代替GB17625.2-1999
电磁兼容
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Limits-Limitation of voltage changes,voltage fluctuations and flickerin public low-voltage supply systems, for equipment with rated current<16 A per phase and not subject to conditional connection(IEC61000-3-3:2005,IDT)
2007-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评定4.1相对电压变化“d\的评定
4.2短期闪烁值P的评定
4.3长期闪烁值Pi的评定·
试验条件
测量准确度
试验电源电压
参考阻抗
观察时间
一般试验条件
GB17625.2—2007/IEC61000-3-3:2005附录A(规范性附录)特定设备的限值应用及其型式试验条件附录B(规范性附录)测量由手动开关引起的电压变化dmx的试验条件和程序图1
由三相四线制电源引出用于单相和三相电源的参考网络图2U(t)直方图评定
图3相对电压变化特性
等距矩形电压变化P=1的曲线
双步阶跃和斜坡电压特性的波形因子F图5
矩形和三角形电压特性的波形因子F图6
具有不同波前时间的电机启动电压特性波形因子F表1评定方法
表A.1电焊条参数
表A.2与重复率“r\有关的频率系数R11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1000-3-3:2005。前言
IEC61000系列标准按照下述结构作为独立部分出版:第1部分:综述
综合考虑(概述,基本原理)
定义、术语
第2部分:环境
环境的描述
环境的分类
兼容性水平
第3部分:限值
发射限值
抗扰度限值(它们不属于产品委员会的责任范围时)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
试验技术
第5部分:安装和减缓导则
安装导则
减缓方法和装置
第9部分:其他
GB17625.2—2007/IEC61000-3-3:2005每一部分又可以分为若干分部分,它们作为国际标准或技术报告出版。这些标准和报告将按时间顺序出版,并相应地编号。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1000-3-3:2005电磁兼容(EMC)第3-3部分: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和无条件连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属产品族的限值标准。
本部分的限值与用户体验到的在公用低压供电网络和设备使用者的安装界面上的电压变化有关。因此,如果在与设备使用者安装连接的设备的供电端的电源实际阻抗大于测试阻抗,就可能出现电源骚扰超过限值的情况。
《电磁兼容限值》目前包括以下部分-GB17625.1—2003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17625.2一2007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人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Z17625.3-2000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压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本部分为《电磁兼容限值》的第二部分。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625.2-1999《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本部分与GB17625.2—1999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修改了标准的名称,与IEC61000-3-3的标准名称一致。第1章范围,将“本部分适用每相输人电流不大于16A,并打算连接到相电压为220V~GB17625.2-2007/1EC61000-3-3:2005250V、频率为50Hz的公用低电压配电系统的电气和电子设备。”修改为:“本部分适用于每相输入电流等于或小于16A,打算连接到相电压为220V至250V、频率为50Hz的公用低压配电系统,并且无条件连接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增加:“当用6.4的参考阻抗Zrel测试时不符合本部分的限值,并因此不能声明符合本部分,对于此类设备可以进行再测试或评估以表明符合IEC61000-3-11。IEC61000-3-11适用于每相额定输人电流≤75A并有条件连接的设备”
删去注中:“非广泛使用且设计与不可能符合本部分要求(限值)的特殊设备,在接到配电系统前,应征得供电部门的同意。这类设备评定导则由技术报告IEC61000-3-5:1994给出。”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GB15579—1995《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1部分:焊接电源》;GB17625.1--2003《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61000-3-11《电磁兼容(EMC)第3-11部分:限值对额定电流≤75A并且有条件连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由于IEC60868:1986增补版1(1990)《闪烁计功能和设计规范》已被IEC61000-4-15:2003取代,因此原引用标准替换为IEC61000-4-15:2003。第3章定义中增加术语:有效值电压波形U(t)、电压变化特性U(t)、最大电压变化特性AUmax、电压波动、闪烁印象时间tf、条件连接、接口点。一第4章的标题改为“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评定”。在原标题中增加了“电压波动”。一第5章限值作下述修改:
“相对稳态电压变化d。不超过3%。”修改为:相对稳态电压变化不超过3.3%;“在电压变化期间d(t)值超过3%的时间不大于200ms”修改为:在电压变化期间d(t)值超过3.3%的时间不大于500ms:“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nx不超过4%”修改为: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mx不超过4%、6%、7%。并规定了dmx不同限制值的适用条件。
第6章总则中增加下述内容:
“那些不可能产生严重电压波动或闪烁的设备不必进行试验。可能有必要通过电路图和设备说明书检查和短时的功能试验的检查来确定是否可能产生严重的电压波动。
对于手动开关引起的电压变化,如果在过零点间每10ms半个周期中评估的最大有效值输人电流(包括涌入电流)不超过20A,且在涌人电流后电源电流变化在1.5A内,则不必进一步测试,认为设备符合要求。
如果要进行测量,由手动开关引起的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mx应按附录B进行。”一修改了图2U(t)直方图评定,图3相对电压变化特性的图形。一附录A特定设备的限值应用及其型式试验条件中增加:照明及类似设备的试验条件,洗衣机的试验条件,音频放大器的试验条件,空气调节器、除湿器、加热泵和商业制冷设备试验条件,弧焊设备和类似操作的试验条件。-增加附录B测量由于手动开关引起的电压变化dmx的试验条件和程序。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6)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市照明灯具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尹海霞、李邦协、顾蒂、陈建秋、潘顺芳、汪永锡。本部分由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解释。本部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7625.2—1999。1范围
GB17625.2—2007/IEC61000-3-3:2005电磁兼容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本部分涉及的是对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进行限制。本部分规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受试设备可能产生的电压变化的限值,并给出了评定方法导则。本部分适用于每相输入电流等于或小于16A,打算连接到相电压为220V至250V、频率为50Hz的公用低压供电系统,并且无条件连接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当用6.4的参考阻抗Zret测试时不符合本部分的限值,并因此不能声明符合本部分,对于此类设备可以进行再测试或评估以表明符合IEC61000-3-11。IEC61000-3-11适用于每相额定输人电流≤75A并有条件连接的设备。
本部分试验为型式试验,待殊的试验条件由附录A给出,试验电路见图1。注:本部分的限值主要依据由于供电电压的波动使230V/60W螺旋式灯丝的灯产生闪烁的主观严酷度确定的。对于标称相电压小于220V和/或频率为60Hz的系统,其限值和参考电路参数在考虑中。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4365—2003电工术语电磁兼容(IEC60050(161):1990,IDT)GB4706.20—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滚筒式干衣机的特殊要求(IEC60335-2-11:2002.IDT)
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1部分:焊接电源(IEC60974-1.2000,IDT)GB15579.1-2004
GB17625.1—2003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16A)(IEC61000-3-2:2001,IDT)
GB17625.3一2000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idtIEC61000-3-5:1994)IEC60725:1981对用于确定家用及类似用途电气设备的骚扰特性参考阻抗的考虑IEC61000-3-11电磁兼容(EMC)第3-11部分:限值对额定电流≤75A并且有条件连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IEC61000-4-15:2003电磁兼容第4部分试验与测量技术第15章:闪烁计功能和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GB/T4365—2003中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1
GB17625.2—2007/IEC61000-3-3:20053.1
有效值电压波形r.m.s,voltageshapeU(t)
以每个相连的电源电压过零点间的半周期上的有效值电压作为单一值评定的有效值电压对时间的函数(见图2)。
电压变化特性voltagechangecharacteristicAU(t)
在电压处于稳态至少1s的时间间隔内,以每个相连的电源电压过零点间的半周期上的有效值电压变化作为单一值评定的有效值电压变化对时间的函数(见图2)。注:由于此特性仅用于评定时计算,假定处于稳态的电压在测量准确度范围内为常量(见6.2)。3.3
最大电压变化特性
maximumvoltagechange characteristicAUmax
电压变化特性的最大有效值与最小有效值之差(见图2)。3.4
稳态电压变化steady-stateyoltagechangeAU
被至少一个电压变化特性隔开的两个相邻稳态电压之间的电压差(见图2)。注:定义3.2~3.4与相线-中线的电压绝对值有关。这些幅值对图1参考网络中相线-中线的标称电压值(U.)之比分别称为:
相对电压变化特性:d(t)(定义3.2);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x(定义3.3);相对稳态电压变化:d。(定义3.4)。这些定义在图3的例子里给予解释说明。3.5
电压波动voltagefluctuation
以每个相连的电源电压过零点间的半周期上的有效值电压作为单一值评定的有效值电压的一系列变化。3.6
闪烁flicker
亮度或频谱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光刺激所引起的不稳定的视觉效果,3.7
短期闪烁指示值short-termflickerindicatorPs
评定短时间(几分钟)闪烁的严酷程度;P.=1表示敏感性常规阈值。3.8
长期闪烁指示值
long-term flickerindicator
用连续的P值评定长时间(几个小时)内闪烁的严酷程度。3.9
闪烁计flickermeter
用来测量闪烁量值的仪器。
注:一般测量P.和Pt。[GBT4365-2003中8.14]2
flickerimpressiontime
闪烁印象时间
描述电压变化特性产生的闪烁印象的时间值。3.11
条件连接
conditional connection
GB17625.2-2007/IEC61000-3-3:2005要求用户的供电接口点的阻抗低于参考阻抗Zl,使得设备的发射符合本部分限值的设备连接。注:满足电压变化限值可以不是连接的唯一条件,也可以要求满足其他现象的发射限值,如谐波。3.12
接口点interfacepoint
公用供电网络与用户的设备之间的接口。4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评定4.1相对电压变化“d”的评定
闪烁评定是依据受试设备端的电压变化特性,即任意两个连续的相线-中线电压U(ti)和U(t2)的差AU:
AU -U(t)-U(t)
·(1)
电压有效值U(t)和U(t2)应由测量或计算得出。当通过示波器波形推算出有效值时,应考虑可能存在的波形失真。电压变化AU是由于受试设备复数基波输人电流的变化AI在复数参考阻抗Z上产生的压降变化而引起的。△I,和△I。分别是电流变化△I的有功和无功部分。A=I,jI =I(t)I(t2)
注1:I在电流滞后时为正,超前时为负。注2:如果电流I(ti)和I(t2)的谐波失真率小于10%,则总的有效值可以用来代替基波电流有效值。注3:对于单相和对称的三相设备,假定X为正(感性),电压变化可以近似地表达为:AU=A,R+AX
其中:
△I和AI分别是电流变化AI的有功和无功部分;R和X为复数参考阻抗Z的组成部分(见图1);相对电压变化由下式给出:
\d\-AU/U.
4.2短期闪烁值P.的评定
短期闪烁值P.的规定见IEC61000-4-15:2003。表1给出了根据不同电压波动类型来选择可相互替代的P评定方法表1评定方法
电压波动类型
所有电压波动(在线评定)
定义了U(t)的所有电压波动
根据图5~图7发生率低于每秒1次的电压变化特性等距矩形电压变化
4.2.1闪烁计
P评定方法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解析法
直接测量
使用图4的P.=1的曲线
(2)
(3)
(4)
所有类型的电压波动均可以使用符合IEC61000-4-15:2003要求的,并且按本部分第6章的规定进3
GB17625.2-—2007/IEC61000-3-3.2005行连接的闪烁计直接测量进行评定。该方法为限值使用的基准方法4.2.2模拟法
在相对电压变化特性d(t)已知的条件下,P。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进行评定。4.2.3解析法
对于如图5~图7所示类型的电压变化特性,P.值可以通过式(5)~(6)的解析法进行评定。注1:用此方法求得的P。应在直接测量法(基准方法)测得结果的士10%范围内。注2:如果在一个电压变化结束至下一个电压变化开始的持续时间小于1s,不推荐使用该方法。4.2.3.1解析法的描述
每个相对电压变化特性应由闪烁印象时间t(s)来表示:t2.3(F-dmx)3.2
其中:
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m以标称电压的百分比表示;波形因子F,与电压变化特性的波形有关(见4.2.3.2)。(5)
在总时间间隔T(s)内,所有各评定时段的闪烁印象时间总和t是评定P的基础。如果总时间间隔T,是根据6.5来选择,那么它就是一个“观察时间”,并且:Pe.-(Et/T,)1/3.2.
4.2.3.2波形因子
(6)
波形因子F,是将相对电压变化特性d(i)转换为一个等效相对阶跃电压变化(F·dmx)的闪烁。注1:对于阶跃电压变化,波形因子F等于1.0。注2:相对电压变化特性可以直接测量(见图1)或由受试设备的有效值电流计算得出(见式(1)~式(4))。相对电压变化特性可由U(t)的直方图得到(见图3)。如果相对电压变化特性与图5、图6、图7中所示特性相符,则波形因子可由图中推导得出。如果特性相符,则按下述步骤进行:
找出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max(按照图3),和一找出适合于图5、图6、图7所示的电压变化特性的时间T(ms),并使用该值求得波形因子F。注3:超出图示范围的推断会导致不可接受的误差。4.2.4使用P.=1曲线法
在由相等的时段隔开的等幅“d”的矩形电压变化情况下,图4中的曲线可用来推导对于特定重复率下对应P=1的幅度;该幅度称为dim。对应电压变化为\d\的P.值则由公式P.=d/dtm求得4.3长期闪烁值P的评定
长期闪烁值P的规定见IEC61000-4-15:2003的附录A.2。使用时,N=12(见6.5)。对于一次正常运行超过30min的设备,一般需对Pi进行评定。5限值
本部分限值适用于受试设备电源端的电压波动和闪烁,该限值是按第6章和附录A规定的试验条件并根据第4章测量或计算得出。证明是否符合限值的试验认为是型式试验。下述限值适用:
P.值不大于1.0;
P.值不大于0.65;
在电压变化期间d(t)值超过3.3%的时间不大于500ms;相对稳态电压变化d。不超过3.3%;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mx不超过:
a)4%,无附加条件;
b)6%,设备为:
一手动开关,或
GB17625.2—2007/1EC61000-3-32005每天多于2次的自动开关,且在电源中断后有一个延时再启动(延时不少于数十秒),或手动再启动。
注:循环的频率将由P,和Pi限值进一步限制。例如,对于一个dmx为6%的每小时产生2次的矩形电压变化特性,将给出Pi值约为0.65。
c)7%,设备为:
一使用时有人照看(例如:吹风机、真空吸尘器、厨房设备如搅拌器、园艺设备如割草机、便携式工具如电钻),或
每天不多于2次的自动开关或打算手动的开关,且在电源中断后,有一个延时再启动(延时不少于数十秒)或手动再启动。
对于符合6.6具有几个单独控制电路的设备,只有在电源中断后有延时或手动再启动时,限值b)和c)适用;对所有具有电源中断后恢复时能立即动作的自动开关的设备,限值a)适用;对所有手动开关设备,根据开关的频率,限值b)和c)适用。P.和P.要求不适用于由手动开关引起的电压变化。这些限值不适用于应急开关动作或紧急中断的情况。6试验条件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6.1总则
那些不可能产生严重电压波动或闪烁的设备不必进行试验。可能有必要通过电路图和设备说明书检查和短时的功能试验来确定是否可能产生严重的电压波动。
对于手动开关引起的电压变化,如果在过零点间每10ms半个周期中评估的最大有效值输人电流(包括涌人电流)不超过20A,且在涌人电流后电源电流变化在1.5A内,则不必进一步测试,认为设备符合要求。
如果要进行测量,由手动开关引起的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mx应按附录B进行。证实设备符合限值的试验应采用图1所示的试验电路。试验电路由下列组成:
试验电源电压(见6.3);
-参考阻抗(见6.4);
一受试设备(见附录A);
如有必要,闪烁计(见IEC61000-4-15:2003)。相对电压变化d(t)可直接测量或从4.1措述的有效值电流推导得出。为确定受试设备的P.值,可使用4.2描述的任何一种方法。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应使用闪烁计的基准方法测量P。注:如果被测的是平衡的多相设备,那么仅测量三个相线中的一个相线一中线的电压是可以接受的。6.2测量准确度
电流幅度的测量必须达到士1%或更高的准确度。如果使用相角代替有功和无功电流,测量误差应不超过士2°。
相对于最大值dmax,确定相对电压变化“d”的总的准确度应优于士8%。电路总阻抗,不包括受试设备阻抗,但包括电源的内部阻抗,应等于参考阻抗。该总阻抗的稳定性和容差应足以确保在整个评定过程中达到士8%的系统准确度。
注:在测量值接近限值的场合下,不推荐使用下述的方法。当电源阻抗难以确定时,例如在电源阻抗变化不可预测的场合下,将具有与参考阻抗相等的电阻和5
GB17625.2-2007/1EC61000-3-3:2005电感的阻抗连接到电源和受试设备的端子之间。电压测量可在参考阻抗的电源端和设备端上进行。在此情况下,在电源端测量的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mx应小于在设备端测量的最大值dmax的20%。6.3试验电源电压
试验电源电压(开路电压)应为设备的额定电压。如果对设备规定了一个电压范围,那么试验电压应为单相220V或三相380V。试验电压应保持在标称值土2%的范围内,频率应为50(1士0.5%)Hz。电源电压总谐波失真率应小于3%。如果P.值小于0.4,则在试验期间可忽略试验电源电压的波动。在每次试验前后都应验证该条件。
6.4参考阻抗
按IEC60725:1981的规定,对受试设备参考阻抗Z应是用于计算和测量相对电压波动\d,P.和Pi.值的规范性的阻抗。
各元件的阻抗值在图1中给出。
6.5观察时间
对于用闪烁计测量、闪烁模拟、或解析法来评定闪烁值的情况,其观察时间T。规定如下:对P,T,=10min;
对P,T2h。
观察时间应包括受试设备在整个运行周期里所产生最不利电压变化结果的那部分时间。对P.评定时,运行周期应连续的重复,除非附录A中另有规定。在受试设备运行周期小于观察时间且受试设备在运行周期结束时自动停止的情况下,重新启动时最少时间应计人观察时间内。对Pl评定时,当受试设备的运行周期小于2h并且通常不连续使用的情况下,运行周期不应重复,除非附录A中另有说明。
注:例如,假设设备运行周期为45min,那么在50min的时间内应连续测量5个P.值,但在2h的观察时间里剩余的7个Pe值将被认为是0。
6.6一般试验条件
测量电压波动和闪烁的试验条件如下所述。对附录A未提及的其他设备,应只使用制造商在说明书阐明的或其他可能用到的控制方式和程序来选择产生最不利电压变化结果的控制方式和自动程序进行试验。对附录A中没有包括的设备,其特殊试验条件尚在考虑之中。设备应在制造商提供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前可能需要进行电机驱动的预运行以确保结果与正常使用时一致。
注:运行条件包括机械和/或电气负载条件。对电机,可使用堵转的方法来测量确定在电机启动期间出现的最大有效值电压变化dmax。当设备具有几个独立控制电路时,下述条件适用:只要控制不是设计成同时切换并打算独立使用时,则每个电路都应作为设备的一个单独部分进行试验;
如果独立电路的控制设计成同时切换,则这组控制电路可作为设备的一个单独部分进行试验。对控制系统仅调节负载的某个部分时,应考虑该负载的每个可变部分单独产生的电压波动。某些设备的详细型式试验条件见附录A。EUT
受试设备。
M—测量设备。
GB17625.2-2007/1EC61000-3-3:2005EUT
S—由电源电压发生器G和参考阻抗Z组成的供电电源,Z由下列元件组成:R=0.24Q;
RA=0.16Q:
jXA=0.15Q
jXn-0.10α
这些元件包括实际的发生器阻抗。当电源阻抗难以确定时,见6.2。符合6.3要求的电压源。
注,在一般情况下,三相负载平衡,因为中线中没有电流,R和X可忽略不计。图1由三相四线制电源引出用于单相和三相电源的参考网络w
图2U(t)直方图评定
GB17625.2—2007/1EC61000-3-3:2005u(n)t
图3相对电压变化特性
社该区域限值见
注:当每分钟电压变化为1200次时,闪频为10Hz102
每分钟电压变化次数
图4等距矩形电压变化P.=1的曲线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