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0856-2007 航空器 牛顿型除冰、防冰液 ISO I型

【国家标准(GB)】 航空器 牛顿型除冰、防冰液 ISO I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7 18:39:39
- GB/T20856-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T 20856-2007
标准名称:
航空器 牛顿型除冰、防冰液 ISO I型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2-09 -
实施日期:
2007-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81.4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航空器表面地面的除冰、防冰用牛顿流ISOI型的要求. GB/T 20856-2007 航空器 牛顿型除冰、防冰液 ISO I型 GB/T20856-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71.10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856—2007/IS011075:1993航空器
防冰液
牛顿型除冰、
ISOI型
AerospaceAircraft de-icing/anti-icing Newtonian fluids,ISO type I(ISO11075:1993IDT)
2007-03-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09-01实施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1075:1993《航空-航天器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删除了ISO11075:1993的前言。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提出。言
GB/T20856—2007/ISO11075:1993牛顿型除冰、防冰液,ISOI型》(英文版)。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军、韦勇强、赵越让、曾海军、刘家伟、吴斌、夏祖西。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GB/T20856—2007/IS011075:1993航空器牛顿型除冰、
防冰液ISOI型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停放在地面的航空器外表面除冰、防冰用牛顿流体(ISOI型)的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0857—2007航空器非牛顿型除冰、防冰液ISOⅡ型(ISO11078:1994,IDT)ISO1518:1992色漆和清漆使用铅笔测定薄膜硬度ISO2719:1988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闪点的测定Pensky-Martens闭杯法ISO3013:1974
航空燃料冰点的测定
石油产品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黏度的测定和计算ISO3104:199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实验测定液体相对密度法ISO3675:1993
AMS2470H阳极化处理的铝合金铬酸处理保护处理镁合金
AMS2475D
AMS4037L铝合金板材4.4Cu-1.5Mg-0.60Mn(2024-T3片,-T351板)固溶热处理AMS4041M
4.4Cu-1.5Mg-0.60Mn(包铝2024和1-1/2%包铝铝合金板材包铝
2024-T3片;1-1/2%包铝2024-T351板)包铝5.6Zn-2.5Mg-1.6Cu-0.23Cl(包铝7075-T6片,-T651板)AMS4049H铝合金板材
固溶沉淀热处理
AMS4376E
AMS4911F
镁合金板材
3.0A1-1.0Zn(AZ31B-H26)冷卷和半退火钛合金片材条材和板材6AI-4V退火AMS6350H钢片材条材和板材0.95Cr-0.20Mo(0.28-0.33C)ASTMA109M-1990a冷扎碳钢带材标准规范(公制)ASTMD1193-1977
ASTMD1331-1989
ASTMD1747-1989
试剂水规范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的试验方法黏性材料折光率的测定方法
ASTME70-1990
用玻璃电极测定水溶液pH值的试验方法ASTMF483-1990
航空器维护用化学品全浸腐蚀试验测试方法ASTMF484-1983
与液体或半液体化合物接触的丙烯酸塑料应力开裂试验方法ASTMF485-1990
清洗剂对未涂漆航空器表面影响的试验方法ASTMF502-1983
ASTMF519-1977
ASTMF945-1985
清洗及维护用化学材料对航空器漆层表面影响的试验方法电镀工艺和航空器维护用化学品的机械氢脆试验方法航空器发动机清洗剂对钛合金的应力腐蚀试验方法ASTMF1104-1987
液体型、水基航空器清洗剂的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夹层腐蚀试验方法
ASTM F 1110-1990
GB/T20856-—2007/IS011075:1993ASTMF1111-1988航空器维护用化学品对低脆镉板腐蚀的试验方法BAC5718低氢脆镉板
DIN65321:1989航空航天聚丙烯酸(类)片、板模压件技术规范MIL-P-83310透明聚碳酸酯塑料片材OECD化合物测试指南第三部分降解和积累易降解性301D密闭瓶测试WL5.1416:1992航空航天在5.1415材料中的双轴拉伸、抗裂纹扩散、浇铸、交联的丙烯酸(类)材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牛顿流体Newtonianfluid
黏度独立于剪切力和剪切时间,流动无屈服应力,流体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成正比,随应力的施加而立即流动的流体。
批量lot
由同一批原材料、在同样固定的生产条件下、在一个生产循环中生产出来并同时经生产商检验后提供的所有产品。
注:如果识别批号有效,这些产品可以在同一个基本批号下被分别少量包装。3.3
试生产试验preproduction test用以确定是否与本标准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相一致的试验。3.4
acceptancetest
验收试验
通过测试确定是否符合4.2.6、4.2.7和4.2.10要求的试验。3.5
periodictest
定期试验
定期进行的用以确定是否符合4.2.8.2和4.5要求的试验。4性能
4.1组成
除冰、防冰液应含冰点降低成分,可加人其他添加剂,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条件下,其成分由生产厂商决定。
如果以乙二醇为冰点降低添加剂,则还需要加人一种抑制剂,以降低由于乙二醇水溶液与带直流电贵金属电极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潜在火灾的危险。除冰、防冰液应符合当地对道面相容性的要求。除冰作业后,尤其是在低湿度或无雨、雪的天气条件下,可能造成路面打滑,应标示警告。4.2特性
除冰、防冰液应具备下述特性。4.2.1闪点
按ISO2719要求测定闪点,闪点不应低于100℃(212F)。4.2.2相对密度
按ISO3675要求测定相对密度,相对密度应在标称值的士1.5%范围内。2
4.2.3储存稳定性
GB/T20856—2007/IS011075:1993在机场环境下,交付的除冰、防冰液应保持2年的贮存稳定性。采用ASTMF110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热试验在80℃士2℃(176F土3.6F)的温度下持续30d,冷试验持续30d。除冰、防冰液暴露在热,冷环境时,不应发生分层,与用ASTMD1193IV型水按1:1稀释的新制样品相比,浑浊度也不应增大。
4.2.4硬水相容性
除冰、防冰液与4.2.4.1中规定的标准硬水按1:1混合后,按4.2.4.2要求测试其稳定性,不应出现任何不溶性沉淀,不应比按1:1与ASTMD1193IV型水混合的新制稀释液样品浑浊。pH值应在初始值的士0,5以内。
4.2.4.1标准硬水的组成
在1LASTMD1193NV型水中,溶解400mg士5mg乙酸钙[(CH,COO),Ca·2H,O]和280mg士5mg硫酸镁(MgSO4·7H,0)。
4.2.4.2稀释液的稳定性试验
将350mL稀释液加人一带密封塞或水冷凝器的500mL玻璃容器中,在95℃士2℃(203F土3.6F)下加热30d。加热结束后,目测检查,并测定pH值。将试验结果与未实验的初始样品测试结果进行比较。4.2.5颜色
客户可要求对除冰、防液进行染色或不染色,染色除冰、防冰液应为桔红色,色度不应超过含100×10-5CI溶剂桔59(色标)或等效染料物质的样品液的色度。4.2.6PH值
除冰,防冰液pH值按ASTME70进行测定,pH值应在标称值的士0.5以内。4.2.7冰点
按ISO3013进行测定,冰点变化应在标称值的士3℃(5.4F)以内。用ASTMD1193V型水按1:1稀释原液时,所得稀释液的冰点不应大于—20℃(一4F)。4.2.8流变性
除冰、防冰液在—30℃~80℃(-22F~176F)温度范围内,应表现牛顿流体特性。4.2.8.1黏度
按ISO3104进行测定,在20(68F)和—30℃(一22F)时除冰、防冰液黏度变化应在试生产除冰、防冰液黏度值的士10%以内。4.2.8.2空气动力特性
除冰、防冰液按GB/T20857一2007附录B的要求进行测定,应表现出可接受的空气动力学特性。4.2.9表面张力
按ASTMD1331进行测定,交付的除冰、防冰液在20℃(68F)时表面张力不应大于40×103N/m(40dyn/cm)。
4.2.10折光率
按ASTMD1747进行测定,除冰、防冰液20℃(68F)时的折光率应在标称值的士0.0015以内。4.3材料相容性
材料相容性试验应使用下列溶液测试:原液;
—用ASTMD1193IV型水按1:1比例混合的稀释液。4.3.1金属表面的腐蚀
4.3.1.1夹层腐蚀
按ASTMF1110进行试验,试验板的夹层腐蚀率不应大于1级。3
GB/T20856—2007/ISO11075:19934.3.1.2全漫腐蚀
按ASTMF483进行试验,除冰、防冰液既不应对试板产生明显的腐蚀,也不应使任何-个试验板单位面积的质量变化超过表1所列数值。表1允许单位面积质量日变化最大值试板
按ASTM2470进行阳极化处理的铝合金铝合金bzxZ.net
铝合金
按ASTM2475进行重铬酸盐处理的镁合金钛合金
碳钢T5
按BAC5718进行处理的镀钢
4.3.1.3低脆镀板腐蚀
相关标准
AMS4037
AMS4041
AMS4049
AMS4376
AMS4911
ASTMA109
AMS6350
允许质量甘变化最大值
按ASTMF1111进行试验,除冰、防冰液不应使低脆镀镉试片的单位面积质量日变化值大于0.3mg/cm2。
4.3.1.4抗应力腐蚀
按ASTMF945中加热方法A进行试验,除冰、防冰液不应使钛试件产生裂纹。4.3.1.5氢脆
按ASTMF519的规定,选择1a型、lc型或2a型试件中任意一种进行试验,不应产生氢脆。4.3.2对塑料的影响
4.3.2.1对聚丙烯酸酯类塑料的影响按ASTMF484进行试验,加热至65℃土2℃(149F士3.6F)的除冰、防冰液不应使符合DIN65321并按WL5.1416拉伸的聚丙烯酸酯塑料产生龟裂、污迹或褪色现象。4.3.2.2对聚碳酸酯塑料的影响
除试板外层应力水平应为13.793MPa(2000psi)且保持30min士2min外,按ASTMF484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试验时,除冰、防冰液不应使MIL-P-83310聚碳酸酯塑料产生龟裂、站污或褪色现象。
4.3.3对涂层表面的影响
4.3.3.1按ISO1518进行试验,漆层表面涂覆除冰、防冰液,在22℃(71.6F)下放置7d后,漆层应能承受1200g的负载。
4.3.3.2按ASTMF502进行试验,将加热至65℃±2℃(149F土3.6F)的测试除冰、防冰液涂覆在初始温度为22℃(71.6F)漆层表面时,不应使漆膜产生任何条斑、褪色或起泡现象。4.3.4对未涂层表面的影响
按ASTMF485要求进行试验,除冰、防冰液不应使试板产生条斑,也不应留下任何需要抛光才能除去的污迹。
4.4环境要求
4.4.1生物降解性
除冰、防冰液应满足国家对环保的有关规定,且生物降解率不应低于90%,按OECD生物降解密封瓶试验301D要求进行生物降解试验。生产厂商应向客户提供试验结果,其试验结果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除冰、防冰液生态性能说明书;GB/T20856—2007/ISO11075:1993一除冰、防冰液的总耗氧量(TOD),用每升除冰、防冰液的耗氧毫克数表示:除冰、防冰液5d生物降解百分数[5d生物耗氧量(BOD)];用质量百分数表示硫、卤素、磷酸盘、硝酸盐和重金属(铅、铬、和汞)的浓度。4.4.2水生生物毒性
永生生物毒性应满足国家对环保的有关规定。4.4.3毒性
毒性应满足国家对环保的有关规定。4.5防冰性能
I型除冰、防冰液(按4.2.4.1要求用标准硬水稀释成1:1稀释液)按GB/T20857—2007附录A进行试验,该稀释液在高湿度试验条件下应至少持续20min不结冰,在喷水试验条件下应至少持续3min不结冰。
5质量保证条款
5.1检验职责
生产商应提供试验样品,并完成所有规定的试验。应按5.5规定将试验结果提供给客户。客户有权对产品取样和进行必要验证试验,以确保产品符合本标准。
5.2检验频率
5.2.1试生产试验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试生产试验:初次将产品发运给客户之前;
一当原材料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需按5.4.2要求获得批准时一当客户认为需要验证试验时。5,2.2定期试验
定期试验应每半年进行一次。
5.2.3验收试验
每批产品都应进行验收试验。
5.3取样
5.3.1试生产及定期试验
从每一批中随机抽取足够产品用于完成所需试验。5.3.2验收试验
从每一批中随机抽取足够产品来完成全部所需试验。5.4批准
5.4.1在提供正式产品前,试生产样品应得到客户的认可。正式产品的试验结果应与被客户认可的试生产样品试验结果一致
5.4.2生产商应采用与被认可的样品相同的配方、生产工艺及检验方法。如果原料、配方或生产工艺发生改变,生产商应取得用户的认可,同时生产商还应报告按4.5和4.2.8.2要求的防冰试验和空气动力学试验结果,以及客户认为必要的其他试验结果。5.5试验报告
5.5.1试生产及定期试验报告
生产商在初次发货前应提供试生产试验结果报告。此外,被认可的或独立的试验机构在进行定期试验时应确认表2所列的样品性能,将试验结果与生产广商提供的防冰及空气动力试验文件中的这些5
GB/T20856—2007/IS011075:1993测试结果相比较,并出具报告。样品性能
表面张力
折光率
两个报告均应有如下内容:
参照标准;
生产厂商产品标识;
一批号:
一批量。
5.5.2验收试验报告
表2除冰、防冰液的特性
相关条款
4,2,10
生产商在每次发货时都应出具一份报告,并应证明该批产品的组成和性能与被认可的样品一致。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参照标准:
一生产厂商产品标识,
批号:
发货总量;
客户订货编号。
5.6重新取样和试验
如果样品在上述试验中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则对不满足要求的同一批产品取三个附加样进行试验,以其试验结果为依据来处置这批产品。如果任何一个重测样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则这批产品应视为不合格。视为不合格产品后,不应再重新取样、试验。所有的试验结果都应出具报告。应在给用户提供试生产试验结果之前或同时,向用户提供材料安全数据单(MSDS)。参考文献
GB/T20856—2007/ISO11075:1993[]
ISO11076:1993,航空-航天器
除冰、防冰液除冰、防冰法。
ISO11077:1993,航空航天
自行式除冰、防冰车
功能要求。
GB/T2085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航空器牛顿型除冰、
防冰液ISOI型
GB/T20856-2007/ISO11075:1993*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案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7年7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4千字
2007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29699
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侵权必究
版权专有: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856—2007/IS011075:1993航空器
防冰液
牛顿型除冰、
ISOI型
AerospaceAircraft de-icing/anti-icing Newtonian fluids,ISO type I(ISO11075:1993IDT)
2007-03-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09-01实施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1075:1993《航空-航天器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删除了ISO11075:1993的前言。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提出。言
GB/T20856—2007/ISO11075:1993牛顿型除冰、防冰液,ISOI型》(英文版)。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军、韦勇强、赵越让、曾海军、刘家伟、吴斌、夏祖西。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GB/T20856—2007/IS011075:1993航空器牛顿型除冰、
防冰液ISOI型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停放在地面的航空器外表面除冰、防冰用牛顿流体(ISOI型)的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0857—2007航空器非牛顿型除冰、防冰液ISOⅡ型(ISO11078:1994,IDT)ISO1518:1992色漆和清漆使用铅笔测定薄膜硬度ISO2719:1988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闪点的测定Pensky-Martens闭杯法ISO3013:1974
航空燃料冰点的测定
石油产品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黏度的测定和计算ISO3104:199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实验测定液体相对密度法ISO3675:1993
AMS2470H阳极化处理的铝合金铬酸处理保护处理镁合金
AMS2475D
AMS4037L铝合金板材4.4Cu-1.5Mg-0.60Mn(2024-T3片,-T351板)固溶热处理AMS4041M
4.4Cu-1.5Mg-0.60Mn(包铝2024和1-1/2%包铝铝合金板材包铝
2024-T3片;1-1/2%包铝2024-T351板)包铝5.6Zn-2.5Mg-1.6Cu-0.23Cl(包铝7075-T6片,-T651板)AMS4049H铝合金板材
固溶沉淀热处理
AMS4376E
AMS4911F
镁合金板材
3.0A1-1.0Zn(AZ31B-H26)冷卷和半退火钛合金片材条材和板材6AI-4V退火AMS6350H钢片材条材和板材0.95Cr-0.20Mo(0.28-0.33C)ASTMA109M-1990a冷扎碳钢带材标准规范(公制)ASTMD1193-1977
ASTMD1331-1989
ASTMD1747-1989
试剂水规范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的试验方法黏性材料折光率的测定方法
ASTME70-1990
用玻璃电极测定水溶液pH值的试验方法ASTMF483-1990
航空器维护用化学品全浸腐蚀试验测试方法ASTMF484-1983
与液体或半液体化合物接触的丙烯酸塑料应力开裂试验方法ASTMF485-1990
清洗剂对未涂漆航空器表面影响的试验方法ASTMF502-1983
ASTMF519-1977
ASTMF945-1985
清洗及维护用化学材料对航空器漆层表面影响的试验方法电镀工艺和航空器维护用化学品的机械氢脆试验方法航空器发动机清洗剂对钛合金的应力腐蚀试验方法ASTMF1104-1987
液体型、水基航空器清洗剂的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夹层腐蚀试验方法
ASTM F 1110-1990
GB/T20856-—2007/IS011075:1993ASTMF1111-1988航空器维护用化学品对低脆镉板腐蚀的试验方法BAC5718低氢脆镉板
DIN65321:1989航空航天聚丙烯酸(类)片、板模压件技术规范MIL-P-83310透明聚碳酸酯塑料片材OECD化合物测试指南第三部分降解和积累易降解性301D密闭瓶测试WL5.1416:1992航空航天在5.1415材料中的双轴拉伸、抗裂纹扩散、浇铸、交联的丙烯酸(类)材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牛顿流体Newtonianfluid
黏度独立于剪切力和剪切时间,流动无屈服应力,流体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成正比,随应力的施加而立即流动的流体。
批量lot
由同一批原材料、在同样固定的生产条件下、在一个生产循环中生产出来并同时经生产商检验后提供的所有产品。
注:如果识别批号有效,这些产品可以在同一个基本批号下被分别少量包装。3.3
试生产试验preproduction test用以确定是否与本标准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相一致的试验。3.4
acceptancetest
验收试验
通过测试确定是否符合4.2.6、4.2.7和4.2.10要求的试验。3.5
periodictest
定期试验
定期进行的用以确定是否符合4.2.8.2和4.5要求的试验。4性能
4.1组成
除冰、防冰液应含冰点降低成分,可加人其他添加剂,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条件下,其成分由生产厂商决定。
如果以乙二醇为冰点降低添加剂,则还需要加人一种抑制剂,以降低由于乙二醇水溶液与带直流电贵金属电极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潜在火灾的危险。除冰、防冰液应符合当地对道面相容性的要求。除冰作业后,尤其是在低湿度或无雨、雪的天气条件下,可能造成路面打滑,应标示警告。4.2特性
除冰、防冰液应具备下述特性。4.2.1闪点
按ISO2719要求测定闪点,闪点不应低于100℃(212F)。4.2.2相对密度
按ISO3675要求测定相对密度,相对密度应在标称值的士1.5%范围内。2
4.2.3储存稳定性
GB/T20856—2007/IS011075:1993在机场环境下,交付的除冰、防冰液应保持2年的贮存稳定性。采用ASTMF110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热试验在80℃士2℃(176F土3.6F)的温度下持续30d,冷试验持续30d。除冰、防冰液暴露在热,冷环境时,不应发生分层,与用ASTMD1193IV型水按1:1稀释的新制样品相比,浑浊度也不应增大。
4.2.4硬水相容性
除冰、防冰液与4.2.4.1中规定的标准硬水按1:1混合后,按4.2.4.2要求测试其稳定性,不应出现任何不溶性沉淀,不应比按1:1与ASTMD1193IV型水混合的新制稀释液样品浑浊。pH值应在初始值的士0,5以内。
4.2.4.1标准硬水的组成
在1LASTMD1193NV型水中,溶解400mg士5mg乙酸钙[(CH,COO),Ca·2H,O]和280mg士5mg硫酸镁(MgSO4·7H,0)。
4.2.4.2稀释液的稳定性试验
将350mL稀释液加人一带密封塞或水冷凝器的500mL玻璃容器中,在95℃士2℃(203F土3.6F)下加热30d。加热结束后,目测检查,并测定pH值。将试验结果与未实验的初始样品测试结果进行比较。4.2.5颜色
客户可要求对除冰、防液进行染色或不染色,染色除冰、防冰液应为桔红色,色度不应超过含100×10-5CI溶剂桔59(色标)或等效染料物质的样品液的色度。4.2.6PH值
除冰,防冰液pH值按ASTME70进行测定,pH值应在标称值的士0.5以内。4.2.7冰点
按ISO3013进行测定,冰点变化应在标称值的士3℃(5.4F)以内。用ASTMD1193V型水按1:1稀释原液时,所得稀释液的冰点不应大于—20℃(一4F)。4.2.8流变性
除冰、防冰液在—30℃~80℃(-22F~176F)温度范围内,应表现牛顿流体特性。4.2.8.1黏度
按ISO3104进行测定,在20(68F)和—30℃(一22F)时除冰、防冰液黏度变化应在试生产除冰、防冰液黏度值的士10%以内。4.2.8.2空气动力特性
除冰、防冰液按GB/T20857一2007附录B的要求进行测定,应表现出可接受的空气动力学特性。4.2.9表面张力
按ASTMD1331进行测定,交付的除冰、防冰液在20℃(68F)时表面张力不应大于40×103N/m(40dyn/cm)。
4.2.10折光率
按ASTMD1747进行测定,除冰、防冰液20℃(68F)时的折光率应在标称值的士0.0015以内。4.3材料相容性
材料相容性试验应使用下列溶液测试:原液;
—用ASTMD1193IV型水按1:1比例混合的稀释液。4.3.1金属表面的腐蚀
4.3.1.1夹层腐蚀
按ASTMF1110进行试验,试验板的夹层腐蚀率不应大于1级。3
GB/T20856—2007/ISO11075:19934.3.1.2全漫腐蚀
按ASTMF483进行试验,除冰、防冰液既不应对试板产生明显的腐蚀,也不应使任何-个试验板单位面积的质量变化超过表1所列数值。表1允许单位面积质量日变化最大值试板
按ASTM2470进行阳极化处理的铝合金铝合金bzxZ.net
铝合金
按ASTM2475进行重铬酸盐处理的镁合金钛合金
碳钢T5
按BAC5718进行处理的镀钢
4.3.1.3低脆镀板腐蚀
相关标准
AMS4037
AMS4041
AMS4049
AMS4376
AMS4911
ASTMA109
AMS6350
允许质量甘变化最大值
按ASTMF1111进行试验,除冰、防冰液不应使低脆镀镉试片的单位面积质量日变化值大于0.3mg/cm2。
4.3.1.4抗应力腐蚀
按ASTMF945中加热方法A进行试验,除冰、防冰液不应使钛试件产生裂纹。4.3.1.5氢脆
按ASTMF519的规定,选择1a型、lc型或2a型试件中任意一种进行试验,不应产生氢脆。4.3.2对塑料的影响
4.3.2.1对聚丙烯酸酯类塑料的影响按ASTMF484进行试验,加热至65℃土2℃(149F士3.6F)的除冰、防冰液不应使符合DIN65321并按WL5.1416拉伸的聚丙烯酸酯塑料产生龟裂、污迹或褪色现象。4.3.2.2对聚碳酸酯塑料的影响
除试板外层应力水平应为13.793MPa(2000psi)且保持30min士2min外,按ASTMF484中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试验时,除冰、防冰液不应使MIL-P-83310聚碳酸酯塑料产生龟裂、站污或褪色现象。
4.3.3对涂层表面的影响
4.3.3.1按ISO1518进行试验,漆层表面涂覆除冰、防冰液,在22℃(71.6F)下放置7d后,漆层应能承受1200g的负载。
4.3.3.2按ASTMF502进行试验,将加热至65℃±2℃(149F土3.6F)的测试除冰、防冰液涂覆在初始温度为22℃(71.6F)漆层表面时,不应使漆膜产生任何条斑、褪色或起泡现象。4.3.4对未涂层表面的影响
按ASTMF485要求进行试验,除冰、防冰液不应使试板产生条斑,也不应留下任何需要抛光才能除去的污迹。
4.4环境要求
4.4.1生物降解性
除冰、防冰液应满足国家对环保的有关规定,且生物降解率不应低于90%,按OECD生物降解密封瓶试验301D要求进行生物降解试验。生产厂商应向客户提供试验结果,其试验结果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除冰、防冰液生态性能说明书;GB/T20856—2007/ISO11075:1993一除冰、防冰液的总耗氧量(TOD),用每升除冰、防冰液的耗氧毫克数表示:除冰、防冰液5d生物降解百分数[5d生物耗氧量(BOD)];用质量百分数表示硫、卤素、磷酸盘、硝酸盐和重金属(铅、铬、和汞)的浓度。4.4.2水生生物毒性
永生生物毒性应满足国家对环保的有关规定。4.4.3毒性
毒性应满足国家对环保的有关规定。4.5防冰性能
I型除冰、防冰液(按4.2.4.1要求用标准硬水稀释成1:1稀释液)按GB/T20857—2007附录A进行试验,该稀释液在高湿度试验条件下应至少持续20min不结冰,在喷水试验条件下应至少持续3min不结冰。
5质量保证条款
5.1检验职责
生产商应提供试验样品,并完成所有规定的试验。应按5.5规定将试验结果提供给客户。客户有权对产品取样和进行必要验证试验,以确保产品符合本标准。
5.2检验频率
5.2.1试生产试验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试生产试验:初次将产品发运给客户之前;
一当原材料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需按5.4.2要求获得批准时一当客户认为需要验证试验时。5,2.2定期试验
定期试验应每半年进行一次。
5.2.3验收试验
每批产品都应进行验收试验。
5.3取样
5.3.1试生产及定期试验
从每一批中随机抽取足够产品用于完成所需试验。5.3.2验收试验
从每一批中随机抽取足够产品来完成全部所需试验。5.4批准
5.4.1在提供正式产品前,试生产样品应得到客户的认可。正式产品的试验结果应与被客户认可的试生产样品试验结果一致
5.4.2生产商应采用与被认可的样品相同的配方、生产工艺及检验方法。如果原料、配方或生产工艺发生改变,生产商应取得用户的认可,同时生产商还应报告按4.5和4.2.8.2要求的防冰试验和空气动力学试验结果,以及客户认为必要的其他试验结果。5.5试验报告
5.5.1试生产及定期试验报告
生产商在初次发货前应提供试生产试验结果报告。此外,被认可的或独立的试验机构在进行定期试验时应确认表2所列的样品性能,将试验结果与生产广商提供的防冰及空气动力试验文件中的这些5
GB/T20856—2007/IS011075:1993测试结果相比较,并出具报告。样品性能
表面张力
折光率
两个报告均应有如下内容:
参照标准;
生产厂商产品标识;
一批号:
一批量。
5.5.2验收试验报告
表2除冰、防冰液的特性
相关条款
4,2,10
生产商在每次发货时都应出具一份报告,并应证明该批产品的组成和性能与被认可的样品一致。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参照标准:
一生产厂商产品标识,
批号:
发货总量;
客户订货编号。
5.6重新取样和试验
如果样品在上述试验中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则对不满足要求的同一批产品取三个附加样进行试验,以其试验结果为依据来处置这批产品。如果任何一个重测样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则这批产品应视为不合格。视为不合格产品后,不应再重新取样、试验。所有的试验结果都应出具报告。应在给用户提供试生产试验结果之前或同时,向用户提供材料安全数据单(MSDS)。参考文献
GB/T20856—2007/ISO11075:1993[]
ISO11076:1993,航空-航天器
除冰、防冰液除冰、防冰法。
ISO11077:1993,航空航天
自行式除冰、防冰车
功能要求。
GB/T2085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航空器牛顿型除冰、
防冰液ISOI型
GB/T20856-2007/ISO11075:1993*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案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7年7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4千字
2007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29699
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侵权必究
版权专有: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