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电气用压敏胶粘带第2部分: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8 16:26:04
  • GB/T20631.2-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0631.2-2006

  • 标准名称:

    电气用压敏胶粘带第2部分:试验方法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11-09
  • 实施日期:

    2007-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98.93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EC 60454-2:1994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26, 字数:47千字
  • 标准价格:

    22.0 元
  • 出版日期:

    2007-04-01
  • 计划单号:

    20032613-T-604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6-11-09
  • 起草单位: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河北华夏实业有限公司、宁波信山胶粘品制造有限公司、靖江亚华压敏胶有限公司等
  • 归口单位:

    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相关标签:

    电气 胶粘带 试验 方法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 60454-2:1994,规定了电气用压敏胶粘带的试验方法。 GB/T 20631.2-2006 电气用压敏胶粘带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20631.2-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29.035.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631.22006/IEC 60454-2: 1994电气用压敏胶粘带
第2部分:试验方法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s for electrical purposes-Part 2; Methods of test
(1EC 60454-2:1994,IDT)
2006-11-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04-01实施
CB/T20631电气用压敏胶粘带》包括3个部分:-第1部分:一般要求;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3部分:单项材料规范,
本部分为GB/T 20631的第2部分。CB/T 20631.2-—2006/IEC60454-2:1994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454-2:1994&电气用压敏胶粘带第2部分:试验方法》(英文版),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删除了国际标谁的前言和引言;a)
删除了1EC60454-2第2章引用标准中的\IEC60454-3”,b)
增加了水抽出液电导率计算公式(见7.3.3),将7.3.2.1和7.3.2.2中电导单位由\mS/m\更c
正为\ms\
将21.3.3中的计算公式由文孚表述改为由符号表述。本部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河北华豆实业有限公司、宁波信山胶粘品制造有限公司、江苏靖汇亚华压敏胶有限公司,北京通达必胜粘合剂有限公司、永一胶粘(中山)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莹、曾宪家、张虎寅、刘长青、徐建华、程新。本部分为百次制定。
1范围
GB/T 20631.2—2006/IEC 60454-2:1994电气用压敏胶粘带
第2部分:试验方法
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用压敏胶粘带的战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电气用压敏胶粘带。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63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031—1995
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及其数值(neg468:1982)GB/T1408.12006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祛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IEC60243-11998.IDT)
GB/T7196:1987用液体举取测定电气绝缘材料离子质的试验方法(eqV[EC60589:1977)GB/T 7573—2002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ISO 3071:1980,MOD)GB/T10582—1989测定因绝缘材料而引起的电解腐蚀的试验方法(egV1EC60426:1973)GB/110611—2003工业用筛网标记方法与网孔尺寸系列IS02194:1991,M0D)GH/T 11026. 1—2003
(IEC 60216-1:2001,IDT)
GB/T 11026.2-2000
(idt IEC 60216-2:1990)
GB/T 11026, 3—2006
(IEC60216-3.2002,IDT)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的导则第2部分:试验判断标准的选择电气绝材料
耐热性第3部分:计算耐热特征参数的规程ISU383:1976实验室玻璃器血,可互换的锥形磨口接头[50527-3:1995塑料拉伸性能的到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SO683-13:1986热处理钢、合金钢和易切削钢第13部分:搬造不锈钢[S03599:1976读数为0.1mm和0.05mm的游标卡尺[SO100931998塑料燃烧试验标准火源3条件处理和试样制备
除非另有规定,样品应在23℃士2℃和相对湿度50%士5%的环境下至少处理24h,所有试验也应在此环境下进行.
取样前,应去掉经条件处理过的样品卷的最外3层。试样的制备应注意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试样制备的其体细节将在相应的试验方法中说明。对试样可要求作进一步处理。
GB/T 20631.2—2006/IFC 60454-2:19944厚度逊定
4.1试验装
静重式测厚仪,其两个磨光的同心圆形测面的平面度在0.001tmm内,平行度在0.003mm内。上测显面直径为 6 nur1~8 im,下测量面应大于上测量面。上测量面应能置垂直于两测量面的轴线移动。
标度盘刻度应可直读至0.002mm。测厚仪框架应有足够的刚性,在不与重锤或压脚杆接触的情况下,施加 15 N 负荷于标度盘外充所引起的框架变形在测厚仪标度盘上的示值不超过 0. 002 mm,施加于试样上的压力威是 50 kFa士5 kPa。测厚仪的准确度应经常用一组量规校验,其测量误差应不超过 0,005 IMm,4.2试样
从样品卷中每不少乎 800 mm处切取5个试样,每个试样至少长.75 mms。应让试样自然松弛至少5min
4.3程序
将试样骨于测厚仅的到量面之间,与固定面接触,小心操作,并使试样与固定面之间无气泡存在。轻轻放下可动压脚至试样衰面,在2 s内读取标度盘上的读数,准确到0.002 mm4.4结果
报告5个厚度测景值的中以及最大值和最小值,以毫米表示。5宽测定
5. 1 方法 A
5.1. 1用刻度为 0. 5 mm 的钢直尺测量。钢直尺的总测量误差应不超过 0, 1 nm。5.1.2从成卷样品中切取一条至少长450mm的带状试样,将其置于光滑平面上,使胶粘剂面朝上,让试样松弛至少5 minz
然后,胶粘剂面期下效置,用钢直尺测量松弛后的试样宽度,准确至0,5m中,应沿着试样长度方向均勾分布地进行1%欧测过,取10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宽度值。5.2方法B
5.2.1原理
将胶粘带卷置于卡尺的滴个测量脚之间。宽度值为被测胶粘带的解伞劾边之间的垂直距离,以意米表示。此法可能不适用于各圈不能推确重叠地分切或复卷的胶粘带卷。5. 2. 2测量器具
符合ISO3599:1976要求的游标卡尺其标尺长度不小于胶粘带卷的克度。5.2.3试样
一卷胶粘带。
5.2. 4条件处理
按第3章规定处理,如果无损伤,不必去掉最外几层。5.2.5程序
拿住胶粘带卷,使切边在竖直面上。如果胶粘帮卷的外层切受损,应在测距前将其去掉,拿住卡尺,使刻度杆在水平面上。小心移动卡尺的卡脚,使其恰好接触胶粘带卷的外层切边,注意:a)不要挤压胶粘带卷边缘;
b)确保游标卡尺的卡脚与切边垂直。2
测量胶粘带卷的宽度.以意米表示,准确至0.1Ⅱm沿胶粘带卷圆周等间隔地测量2次。5.2.6结果
报告胶粘带卷宽度的平均值,以旁米表示。5.3方法C
此法仪适用丁准确度要求很高的场合。GB/I 20631.2—2006/1EC 60454-2:1994用移动式显微镜测,在其一个轴上有游标微调,准确度为0.001 tIrn。用按5.1.2制备耳松弛过的试样,测尽其宽度,推确至0.01mm,测量10个点,取其平均值作为胶粘带的宽度,以毫米表示。6卷长测定
6.1原理
通过测量在卷芯上胶粘带的阁数,胶粘带恶的外周长和芯的外周长来计算胶粘卷的长度。另一种方法用长度传感器自接测量长度。该长度传感器有一个转轮,可以在胶粘带开卷时绕着胶粘带卷施转。
对非延伸的胶粘带,用这些方法测得的长度与并卷后的长度一样。对可延伸的胶粘带,如果开卷时发生不可恢复的拉伸形变,那么开卷后长度要长一些,6.2方法A——测量圈数法
6.2.1测量装置
a)一种由主轴连续驱动的能够计数整照和不足整圈圈数的装置(见图1)。主轴上有--个合适的锁紧装置,利用该锁紧装罩可以迅速地使锥形轴与股粘带卷芯的内径面啮合(例如,对于标称内径为 25 mm 的卷芯,该锥形轴在整个轴长 50 mm 内的直径从 24. 5 mm~26. 5 mm。 对于卷心标称直径差别很大的胶粘带卷,需要用不同尺寸的锥形轴,例如卷芯标称直径为76 mm的胶粘带卷!。
b)卷尺,经校推过的细长、柔软钢卷尺(6 mrm宽或更牵),刻度为毫米,6.2.2试样
一卷胶粘带。
6.2.3程序
用钢卷尺像皮带似地绕在胶粘带卷的外周,测量胶粘带卷的周长,以毫米表示。把胶粘带卷装在计数器的链形轴上,将计数器设定到零,沿与主轴垂直的方向从胶粘带卷中拉出胶粘带。将所有胶粘带从卷芯上拉出,当最后一圜胶粘带离开内芯时,从计数器上读取胶粘带卷的圈数(准确至1分之一国)。
测量卷芯的周长。
6.2. 4结果
按下式计算胶粘帮卷的长:
式中:
L=NStG
L——胶粘带卷的长度,单位为米(m):N一胶粘带卷的圈数:
C,—胶粘带卷的周长,单位为毫米(mm):C—卷芯的周长,单位为毫米(mm)。如果总长度中不计与卷芯相接触的带长,则+C
GB/T20631.2—2006/IEC60454-2:19946. 3方法 B—-长度传感器法
6.3. 1装置
一种经校准过的旋转轮能用来测量胶粘带卷长度的装置(见图2)。该旋转轮以低转矩和低接触压力贴窄胶粘带卷的外周,随着胶粘带卷的开卷而旋转。该装置包括供安装胶粘带卷用的芯轴,长度传感器、数字显示系统和收卷轴。该收卷轴可以使粘带卷手动或自动开卷。6.3.2试样
一卷胶粘带。
6. 3. 3程序
将胶粘带卷装在靠近传感器的轴上,调整胶粘带卷和长度传感器的位置,使得传感器与胶粘带卷外圆周接触且胶粘带的牵引端正好在传感器下部。将传感器设定到零,用手拉出胶粘带的牵引端并固定到收卷轴上。当开始放卷时,确保长度传感器与胶粘带卷接触良好,不得打滑或粘连。一且放卷完毕,立即读取长度传感器上的读数。6.3.4结果
报告数字显示器上记录的长度读数,以米为单位。7与腐蚀有关的性能
各种产品该性能的要求见单项材料规范。试验方法在本部分所给出的各种方法中选择。当要测定电解腐蚀时,也就是说当采用直径大约1mm或更细的导线时,应按GB/T10582—一1989进行测定。在单项材料规范中有要求时,应采用测定电导率、PH值和腐蚀性硫的试验方法。7.1测定pH值和电导率用的水抽出液的制备7.1.1注意事项
在贮存、取样、谢备试样及试验过程中,要避免材料受污染。确保样品卷及从中取出的试样不受大气污染,尤其是化学实验室的大气污樂,且不受手接触的污染。用来切取或牟放试样的器具应经化学清洗。7.1.2试样
从样品卷中切取胶带条,每条约25mm×6Ⅱm。如果折登胶带条,侧应将胶粘剂面朝外。7、1.3方法
用电导率不大于0.2S/书的水。每次抽出前循做一次抽出容器的空白试验,如果测得的电导率超过0.2mS/m,则用同一抽出容器重复空白试验。如果第二次空白试验的结果仍然大于0.2mS/m则应更换一个容器。
按1g胶粘带加100mL水的比例将试样和水置入带有回流玲凝露的硼硅酸盐玻璃(高强耐化学玻璃)烧瓶或石英烧瓶中制备抽出液,回流冷凝器的质地与烧瓶的质地应相同。应按ISO383:1976要求,用一套带有锥形磨口玻璃接头的玻璃仪器。让水和缓地沸腾60min,但对于醋酸纤维索薄膜胶粘带,则煮沸10min,小心材料不要被烧焦。尽快让其冷却,要采取措施防止二氧化碳进入(例如,采用CO。收集器)。7. 1. 4 数量
应制备足够证的抽出液,以便在测定pH值和电导率时使用各自的抽出获试份。7. 2 水抽出液的 pH 值测定
按照GB/T7573—1987中6.2.2在(23℃±2)℃下测定pH值。7. 3水抽出液的电导率测定
7. 3. 1 仪器
希用下列仪器:
GB/T 20631.2—2006/IEC 60454-2:1994套合适的电导池,包括两个情性电极(例如镀铂的铂电极),两电极相隔一定的距离固定,且相互绝缘良好。
-一台可测量电导的仪器,在题率50Hz~3000Hz范围内及电压不大于100V下的准确度为5%,最小读数为1 μS的仪器。亦可用测量电阻至同样的准确度的仪器。注1:重要的是浸入该试验液体时,其绝缘应是不吸水或者不受水电解液的污染。注2:电导池应器于清洗,不易载杂质的四F。注 3: 注意确保电极不被极化。注 4:链铂的铂电极是在金铂上镀上一层铂果。7.3.2电导率的测定
确定电导池常数。如果不知道,则采用GB/T7195—1987规定的方法,测定电导池常数K(m-1)。7. 3.2. 1测定空白液的电导率
用符合7.1.3规定的水彻底洗电导池后,装人空白试验得到的水,在23℃土2℃下测定其电导G,以 mS 表示。
7. 3. 2. 2 测定水抽出液的电导率用待测抽出液彻底清洗电导池,然后装人待测抽出液。调节温度到23亡土2,测量在此温变下的电导 G,以 mS表示。
7. 3. 3计算
水插出液的电导率接下式计算:G= K(G-G)
式中:
G——水抽出的电导率,单位为毫西每米(niS/m);K——电导常数,以 m-表示;
G,-空白液的电导,单位为毫匹(mS),Gz一水抽山液的电导,单位为亳西(mS)。注:对大多数不便于在23℃上2七下测定水抽出液电导率的场合·应用下式修正可得到足够的准确度:23℃下电导率=1+0.02(2-23)
式中为在温度+时测得的电导率。7. 3.4结果
用 mS/m为单位表示23℃时的电导率。7. 4腐蚀性硫的检验
7.4.1试样
从样品卷中切取两段试样,各长100rm7. 4. 2装置
(3)
需用三根光的摔,每根直径约6mm,长75mm。用水和细度为90μm~125μm的碳化硅粉清洗并抛光后用脱胎棉或滤纸擦净吸十,最后铜棒用挥发性无硫溶剂(如乙)清洗并晾干。7. 4. 3方法
用清洁、干燥的金属钳子来住铜棒,用约100m11长的胶粘带连续重叠地缠绕在其中两根铜棒的中央位置,铜棒两端各至少留出12mm不缠绕胶粘带。注:超过50mm宽的胶粘带应切成窄录,使铜样两端各有12mm是渠避的。将胶粘带绕在第一根棒上,胶粘剂面朝下与铜棒接触,第一根棒,胶粘剂面朝上,带的背面与铜捧接触。第三根摔裸露留作参比用。将每根棒分别放人带玻璃塞的、经化学洁净的玻璃试管中,于100℃士2℃下保持161。冷却至室温后,将棒从试管中取出。
GB/T 20631.2—2006/IEC 60454-2:1994将胶粘带及可能产生的渗出物从棒上一起除掉,可用溶剂除去渗出物,但不得借助于机械研磨器材。
用肉眼观察铜棒是否有深黑色的污斑(硫化铜的特征)。如果试验棒上深黑色的污斑比参比摔严重或范围大,说明有腐蚀性硫的存在。7.4. 4报告
报告试验摔上的深黑色污斑是否比参比棒严重。7.5绝缘电阻法
除以下说明外,本试验应按GB/T10582—1989中第5章规定进行。7.5. 1试样
应从样品卷上每间陷不少于80omt处取样。7.5.2电极
电极应具有曲率半径为1mm的圆角,且由高电导率惰性金属(例如镀镍黄铜)构成。7.5.3设备
应使用可测量电阻值达到105M2<1Tn),准确度为土20%的仪器。所有连接都应使用屏蔽线,屏蔽端要与保护回路相连接。
7.5.4结果
对宽度小于25mm的胶粘带,按假定电阻与觉度成反比,换算成以/25mm表示的电阻。7.6目制法
应按GB/T10582—1989中第3章规定进行。7.7金属导线拉伸强度法
除以下说明外,应按GB/T10582—1989第4章规定进行。7.7.1试样
至少应测试10个试样。
7.7.2试验用导线的拉伸强度
未暴露导线的断裂负荷的平均值必须衣7N9N范围内。7.7.3装置的清洗
金属部件应使用纯净的甲醇清洗,然后用蒸水清洗。7.7. 4拉伸试验装置
对暴露过和未暴露过的导线,夹具分离速度应相同。8拉强度和断双伸长率
8.1装置
符合ISO527-3:1995要求。
8.2试样
从样品卷中每隔至少300mm切取5条试样,每条试样应足够长以满足起始试验长度的要求。对断裂伸长率为50%或更小的胶粘带、起始试验长度应为200mm。对伸长率大于50%的胶粘带,起始试验长度应是100mm
试样宽度应等于或小于50mm)
如果胶粘带宽度大于50mm,应从胶粘带中间切取25mm宽的带作为试样,应用锐利刀具,切边要整齐。对觉度小于6mm的胶粘带,近缘效应对测试结果有很大影响。对小于此宽度的胶粘带,试验结果不适用单项材料规范。
B.3程序
将试样来在试验机上,使负荷沿带宽度均勾分布。除非单项材料规范另有规定,试验应以5
GB/T20631.2—2006/IEC 60454-21994300mm/min士30mm/min的速度进行,不同的拉伸速度应按[SO527-3:1995第5章选择。进行5次有效的刻定,如果试样距任一夹具(夹头)10 mm以内断裂,则此试验结果应舍弃。同时应确保在试验过程中试样在夹具内不打滑。
8. 4结果
以5次测盘的中值报告断裂强度,以N/10Ⅱm宽裴示,以5次断裂解间夹具间距的增量对起始夹具间距的百分比的中值报告断裂仲长率。如果试样是从宽胶粘带中切取的,应予以报告。9低温性能
9.1原理
将受试胶粘带包缠在铜导体上,经低温处理后进行弯曲试验以检验试样是否破裂或松开。9.2试样
用长300mm热塑性绝缘电缆(一种适用于潮湿场合外露布线用电缆),电缆实芯导体的直径约为1.6mm充许导体最高温度为75),在中间处剥去50mm长的绝缘层露出导体:然后用--段胶粘帮在棵露部分半重登包缠3层,包缠层应超出裸露部分两端至少为一完整搭接,并使绝缘层被覆盖住。要平整地以最小拉力按规定搭接面积包缠胶粘带。9.3程序
将制备好的试样放人低温箱中,在表 1规定的温度下处理 3h。处理后,仍在此温度下按 9. 4 规定对试样进行柔软性试验。柔软性试验完成后+再将试样在23℃士2℃下处理46,按9.5对试样进行非击穿性的电气强度试验(耐电压试验)。9. 4柔软性
将包有胶粘带的部分绕直径为8mm的芯轴向下弯曲180°,然后拉直。共弯曲3次,每次弯曲方向与上一次相反,最后一次不需拉直(见图3)。试验应在305内完成.然后检查胶粘带层是否破裂或松开。
9.5电气强度
案软性试验完成后,蒋试样的弯曲部分浸人23℃土2℃的自来水中保持1h,端部露出(见图4)。然后在铜导体和水之间施加1500V交流电压1min。电气击穿装置按GB/T1408.1—2006中第5章规定。
9.6结果
报告是否发生破裂、松开或击穿。表1胶粘带低温性能处理
低邀等级
处理瘟度
-10±1
-18±1
-26±1
—33±!
—40±1
GB/T20631.2—2006/[EC60454-2:199410耐高温穿透性
10. 1装置
能测定穿透性的装置,在规定条件下将直经为1.5mm士0.1mm的钢球压在长100mm、宽 30 mm,厚 3 mm 的耐腐蚀钢板上的胶粘带表面:一台能使所选用的穿透性测量装罩以30亡土5亡/h速率升温的烘箱。下述的穿透性测量装置(见图5)是一种能得到良好结果的实例。磁化钢杆的一端凹入,以固定直径好1.5切机的钢球。饮测定要用新的钢球。此杆瑟在带有平衡块的C形夹上,C形夹的安装应确保使其可进行必要的白由转动。平衡块由可调游码组成,当C形夹的下脚没有负荷时,能够抵消钢球对钢板的压力。在使用时,C形夹的下脚挂上能垂直向下对水平放置的对腐蚀钢板施加10N力的重物。该装置装有能指示钢球和钢板之间电接触的指示。采用低压电源。应在尽可能靠近施加压力的点测盘钢板的温度,建议用热电偶。10.2试样
从样品卷中每隧至少300mm切取5条试样,每条试样长25mm10.3程序
在锅球没有承受负荷时,每个试样应在室温下放在钢球下面,然后将装置小心地放入烘箱并给钢球施加负荷,使施加在试样上的压力为10 N。然后以30℃/h士5亡/h的均匀速度升温直至发生穿透10.4结果
报告5个穿透温度的中值以及最大值和最小值,以摄氏温度表示。11粘合力
11. 1 试样
从样品卷中以约30g mm/s的速度沿径向拉出胶粘带,每隔300 mm切取5条长450 mm带条。带条的宽度最好是25 mm。如果胶粘带的宽度大于 38 mm,则应在胶粘带中间切取宽25 mm的带作为试样。切试样应用锐利刀具以避免过缘撕裂。被测试部分的胶粘剂面应无灰尘,该表面绝不应与手指或其他任何外来物接触。注:测试双面胶粘带时.要去掉隔离材料,并用软的薄摘纸蓝住不做试验的胶粘剂面。11.2装置
11.2.1试验板
5块矩形不锈钢试验板,其成分要求(符合ISO683-13:1986中13型)如下:碳≤0.10%:
硅≤1.00%;
锰≤2.00%;
镍 11%~13%;
铬 17%~19%。
钢板的合适尺寸是200mm×50mm,厚度至少2mm。在板上沿长边间隔12.5mm.20mm或30 nm处作 5个等距离标记,第一个标记标在离板一端 50 mm处。试验板表面应抛光擦亮,打磨方向平行于板的长边。表面粗糙度按GB/T 1031一1995测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中绒算术平均值偏差Ra:0.05μm11.2.2压辊
从附录A选择压辊。
11.2.3试验机
符合ISO527-3:1995要求的拉力试验机。11.3试验板的消洗
11. 3. 1材料
11,3,1,1 4-羟基-4-甲基-2-戊酮(二丙酮醇)11.3.1.2脱脂棉(医用级、不起毛)或薄棉纸11.3.1.3下列溶剂之—1
—甲醇;
—甲基乙基酮(T酮);bzxZ.net
—丙酮。
11.3.1.4溶剂通常应是化学纯。11.4程序
GB/T 20631.2—2006/IEC 60454-2:1994用蘸有二丙酮醇且符合11.3.1.2规定的新的擦拭材料擦净钢板的试验面。换用新的擦拭材料擦下钢板,然后再用新的擦拭材料醛11.3.1.3给出的溶剂之一撤净拭验面,换新的擦拭材料擦干钢板。用这种溶剂总共重复清洁3次。清洁程序完成后,让其在条件处理的大气下保持5min工1min11.4.1对钢板剥离粘合力试验的准备除非另有规定,试样从胶粘带卷取出后应在15s内贴到钢板上。把难备好的钢板试验面朝上登于工作台的边缘,让“B\端(见图6)靠近操作者。将试样胶粘剂面朝下,贴到钢板的试验面上。以玻璃布为基材的粘带在180°剥离时可能会断毅,可用另一条厚度相同的同种胶粘带贴在背而谱强。这种改动应在报告中说明。确保试样在贴到钢板上时不受到拉伸并对准中线耳平行于板的长边,胶粘带和板之间不能有气泡存在。试样超出“B\端人约250mm,在钢板的一端,把压辊对中地横放在试样上,用手以恒定速度将压辑在试样上滚压4次(小心不要附加任何压力),每个方向滚压2次,速度为每移动200mm用的时间为10s~12s,确保压辊准确地滚过整个试样。切去“A”端多出的胶粘带,按 11.4.3剥离试样,11.4.2对底材剥离粘合力试验的准备在11.3所述的相同条件下进行这项试验,但在实际试验之前,把-条被试胶粘带贴在钢板上,使其比钢板长出几愿米。弯折自由端,使其贴在钢板的另:面。再将试样贴在这条粘带上,按11.4.3进行试验。
11. 4. 3剥离力的测量
图7给出了从钢板上剥离胶粘带的试验装置。将贴有试样的钢板在23℃上2℃和相对湿度50%士5%的条件下放置5min。对折试样的自由端,把带从板(或基材)的\R\端剥离 25 m-50 m。把\B端放在试验机夹头中,试样自由端放在另一夹头中。要确保自由端胶粘带平面与贴在板上胶粘带的平面相互平行(可采用在试验机的下夹头中插人垫片的方法,见图7)。设定动夹头的移动速度为300mn/min士30mm/tnin,测量并记录5个相邻间隔为 12. 5 mm20 mm 或 30 min 标记处的剥离力。11.4.4结果
记录按 11. 4. 1 和 11. 4. 2 制备的 5 个试样中每个试样的 5 个读数,取每一组数据的中值,再取这5个中值的中值作为材料对钢板或对底材的剥离粘合力。以 N/10 mm 宽表示结果,并报告清洗所用溶剂。
GB/T20631.2—2006/IEC60454-2:199412低温下对底材的剥离粘合力
12.1试样
采用11.1规定的试样,但试样的数量为3个。另外取3条作为补强用。
12.2程序
在按11.4.2将试样贴在钢板上之前,应将3块钢板和6条胶粘带都放置丁单项材料规范规定的低温环境中2h,乐也应效置在同样温度下,母于压辊质量大,因此在规定的温度下放置时间带更长些。试样贴到板面上应在同样的低温条件下进行,采用与11.4.2相同的粘贴方法,将已制备好的钢板放在低温环境中16h~24h,并按11,4.3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剥离。12.3结果
记录3个试样中每个试样的多未读数,并按11.4.4处理数据,13浸液体后对底材的剪切粘合力13.1装置
符合1SQ527-31995要求的拉力试验机。从附录A中选释的库辑。
13.2试样
将五卷中的每卷样品以约300mm/s的速率沿径向拉出,每陷300tmm各切取两条长150mm的胶粘带。试样的带宽应为12mn士1mm。如果胶粘带的宽度大于12mt,应从胶粘带的中间切取12mrm宽的带作为试样。切取试样应该厢锐利的刃具以避免边缘撕裂。按下述方法制备5个试样,将条胶粘带的胶粘剂面贴到另一条胶粘带的背面,形成12mm×12trutn搭接而,其纵向搭接为12mm士1mm,而横向不应有明显的错位。将试样胶粘溯面朝下,放在个易丁取下的硬质面上。将压辊对中地横放在试样上,使压辊以10mm/s速度均勾地在整个试样上滚压4次(注意不要附加任何压力),每个方向滚压2次。13.3程序
对热固性胶粘带,试样应按制造厂的说明进行周化并报告固化条件。然后冷却试样至23℃士2℃,并在此温度下将试样浸人按单频材料规范所规定的液体中保持16h土0,5h。然后将试样放在滤纸之闻吸去附着的液体。按8.3測定每个试样的剪切力或观断裂强度测定应在从液体中取出试样后不少于min但不大于10min内完成。13.4结果
报告:
a)5个剪划力测量值的中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以N表示h)浸读试样的液体;
c)固化条件(如果进行了固化)。14热固性胶粘带的固化性能
14.1热处理过程中粘合分离(对底材的粘合性)14.1.1器具
—-从附录A中选择的压辊;
-半坦而洁净的金属板或玻璃板,面积约为600mm×200mm;带有来子的础码,质最为50g土1g。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