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1321-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苎麻

【农业行业标准(NY)】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苎麻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9 00:02:08
- NY/T1321-2007
- 现行
标准号:
NY/T 1321-2007
标准名称: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苎麻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4-17 -
实施日期:
2007-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42.35 KB

部分标准内容:
ICS 65.0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321-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Evaluating Germplasm Resources-Ranie(Boehmerianivea)
2007-04-17发布
200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本标推中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NY/T 1321—2007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揭雨成、许英、薛名东、孙志民、陈建芳、邢虎成、余玮、钱永忠。1范围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NY/T 1321--2007
本标准规定了范麻[Bnehinteria ntvea(L.)Gaud.T种质资源的鉴定技术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量麻[Boehmeriarieu(L,)(a1id.]和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牛物学特性、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的鉴定。些嘛属(Boehmeriu)其他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的鉴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小标准的条款,凡是逆口期的号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版(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CB5882些麻束纤维断裂疆度试验方法GB5884性麻纤维支数试验片法
茎麻单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
GB 588G
GB5889芯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3技术要求
3.1鉴定材料
鉴定地点的环境条件应能够满足卧麻的此常生长及其性状的正常表这,小区面积20m2,栽法麻嫩梢扦插繁殖苗60株,从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连续6季麻观测与鉴定。3.2鉴定内容
整定内容见表1。
表1芒麻种质资源鉴定内容
植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品质特性
抗病性
4鉴定方法
鉴定项日
常形、蒸色、麻骨也、叶色、柄饱、叶脉色、叶形、叶序、叶尖、叶基、叶缘铅齿、叶面皱纹、叶柄著牛角度、糍蔬色
出苗期、现荣期、开花期、工艺成熟期、种子成熟期、工艺成熟明天数、全牛育期,熟期类型、分株数、株高、茎粗、有效辣率、鲜皮罩度、鲜碟出麻率、鲜皮出麻率、单范原麻产量原麻色、原煤长度、锈卿长度、纤维支数、单经维断裂强度、束纤维断裂强度、源麻炼折率、原麻含胶量根腐线虫病抗性、花叶炭抗性、炭遮病抗炼4.1植物学特征
4.1.1葩形
在芸麻工艺成熟期,依据苎麻单值株群体着牛形态确定纯形,分为丛生(单范植株群体生长比较紧凌)、散尘(单苑植株群林生长比较松散)、串牛(单剪植株群体尘长比较稀疏,呈满大虽状生长)。4.1.2茎色
N?/T 1321—2007
头麻工艺成熟期,观察植株茎从基部生长点三分之一处的颜色。根锯最大相似原则,分为黄褐、绿祸、黑褐、红祸、褐色。
4.1.3麻骨色
头嘛工艺成熟期,观察植株剥皮时琴从基部到牛长点三分之一处的鲜麻骨颜色。根据最大相似原则,分为黄白、绿白、黄绿、绿、微红,4.1.4叶色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叶片的正面颜色,根锯最人相拟原则,分为黄绿、浅绿、绿、深绿。4.1.5叶脉色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的叶片背部叶脉的颜色。根据最大相似原则,分为黄绿、浅绿、微红、淡红、红、深红、
4.1.6叶形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叶片形状,按图1.根据叶片长宽的比例及最宽部位的所在位置来确定叶片形状,分为近圆形卵圆形,长卵圆。近圆形
4.1.7叶序
卵圆形
图 芒麻叶片形状
长的形
头麻牛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叫序,按图2确定吓序的类型,主要分为对牛、互牛、近轮牛,近轮生
图 2 苎麻叶序
4.1.8 叶尖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株中部的叶尖,按图3,分为渐尖、骤尖、骤凹.锐尖。4.1.9叶基
图3苎嘛叶尖
NY/T1321—2007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完全展开的叶片的基部形状,按图4确定叶基形状,分为心形、近圆、截形、形、渐狭、尖恶。
圈4苎麻叶基
4.1.10叶缘锯齿
头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叶片的叶缘锯齿,按图5确定叶缘锯齿形状,分为大深.大浅、小深,小大浅
图5苎麻叶缘锯齿
4.1.11叶面皱纹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叶片正面皱纹,按图6确定叶面皱纹类型,分为少、中、多三种。4.1.12叶柄差生角度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的叫柄与之间火角的角度,分为大(角度》45°)和小(角度45\)。4.1.13雌蕾色
NY/T 1321—2007
图6芦麻叶面皱纹
现蕾期,观察雌蓄的额色。按照最大相似原则,分为黄白、煎绿、徽红、淡红、红、深红。4.2生物学特性
4.2.1出苗期
新栈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观察2季头麻麻出节的倩况,以小区内50%麻楚山苗的时间为出期,表示方法为“月旬”。
4.2.2现蓄期
新裁麻第四个尘长季节开娇,连续2年,观察株现凿的情况,以小区内10%的桔株现蕾的时为现凿期,表示方法为“月似”。4.2.3开花期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乘节开始,连续2年,观察植株开花的情况,以小区内10%的植株的雄花、雌花开始开花的时间为雄花、雌花川花期,表示为法为“月有”。4.2.4工艺成熟期
从新裁麻第三年开始,连续2个,观察纤维成熟的情况,记录植株蒸中下部变褐、下部叶片脱落皮骨易分离的时间,表示方汰为“月旬”。4.2.5种子成熟期
从新裁麻第三年开始,连续2年,观察盐麻种子成熟的情况,记录二分之二的植株种了(或瘦果)变褐色的时间,表示力法为“月旬”。4.2.6 全生育期
从新栽麻第三年开始,连续2年,计算从头麻出苗期到--年中最后季麻种子成熟期的天数,单位为\天”。
4.2.7工艺成熟天数
每季麻从出苗期到工艺成熟期的天数,表示为法为“d\4.2.8熟期类型
从新裁麻第三年开始,连续2年,计算全年三季麻的工艺成熟天数,按成熟期长短确定熟期类型,分为早熟(≤170d)、中熟(17d~190d)、晚熟(191)。4.2.9有效株率
新裁麻第四个牛长季节开始,工也成熟期,连续6,观察记录小区中能正常收获植袜(有效株)的数量和总的株数,计算有效株占总铢数的百分率,精确到0.1%,4.2.10分株数
NY/T1321—2007
新裁麻破杆后连续观测四个生长季节,在工艺成熟期远摔有代表性10菀琳,调查每兜麻长出的有效株数,以平均季每范麻长山的有效株数为分株数,精确到.1株/。4.2.11株高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工艺成熟期,连续6采,用刻度尺随机测量3觉一5苑麻的有效株高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1um。4.2.12茎粗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T艺成熟期,连续6季,用4.2.11的样本,用游标卡尺测量植株由基部向梢部一分之一处茎的直径,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01cm。4.2.13鲜皮厚度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升始,丁艺成熟期,连续6季,用4.2.11的样本,用游标卡尺测量植株由基部向梢部一分之一处鲜皮的厚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01mm。4.2.14鲜茎出麻率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工艺成熟期,连续G季,称量去掉叶片的鲜茎质量,称其刮制(采用72型刮麻器利制)下净后晒干源麻(原麻含水率不超过14%)的质量,计算原麻占鲜些质量的古分率,结果以%表示,精确到0.1%。
4.2.15鲜皮出麻率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工之成熟期,连续6季,用4.2.14的样本,称量鲜皮的质量,并称其刮制(采用72型刮麻器刮制)后删十原麻(原麻含水率不超过14%)的质量,计算原麻质量占鲜皮质量的百分率,结果以%表示,精确到0.1%。4.2.16单范原麻产量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在工艺成熟期选择有代表性10跑麻连续观测6季,采用72型刮麻器刮麻,晒十,称量原麻的质量,计算全年单苑原麻平均产量。单为/麓·a,精确到1/弼·a。4.3品质性状(包括原麻和纤维品质性状)4.3.1原麻色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观察新刮制苎麻头麻原麻颜色,按照晟尺相似原则,原麻色分为黄白,绿白、黄绿、浅绿。
4.3.2原麻长度
测量4.2.16头麻原麻代表性样品基部率稍部的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1cm。4.3.3锈脚长度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测量42.16头麻原嘛代表性样品的锈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s
4.3.4纤维支数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连续6季麻,纤维支数测量按(B5884执行。4.3.5单纤维断裂强度
新栽嘛第四个尘长季节开始,连续3季麻,单纤继断裂独度测量按GB5886执行。4.3.6束纤维断裂强度
新裁麻第四个牛长季节开始,连续3季麻,束纤维断裂强度测量接GB5882执行。4.3.7原麻炼折率
从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卅始,连续3季在工艺戒熟期获得原麻和精干麻后进行调查,计算精丁麻与原麻质量之比:
4.3.8原麻含胶量
NY/T 1321—2007
从新载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连续3季麻,原麻含胶量按GB5889执行。4.4抗逆性
4.4.1麻根腐线虫病(Pratylenchus coffeae)抗性按附录 A执行、
4.4.2蓝麻花叶病抗性
按附录B执行。
4.4.3芭麻炭疽病(ColletotrichunTrphmeriaeSaw.)抗性参见资料性附录C执行。
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苎麻根腐线虫病(Praryienchus coffee)抗性监定本附录适用于苎麻根腐线虫病(Prutylenchus coffeae)抗性鉴定。A.2病原分离
NY/T 1321~-2007
A.2.1样本采集与保存在0cm--20cm十层中多点采集病恨和根际七壤样木,将采集的样本写好标签后放在聚乙烯薄膜袋中保存,4.2.2线虫的分离土样或植物材料切碎后用2层~3层纱布包好,放人直径为10cm~15cm的被璃漏斗,清水泡,经24h,然后取漏斗底部5mm~10mm的水样,收取线血,作为线虫样不备用。A.3线虫的接种与田间设计
将线业样本配成浓度约为10条/mL的接种液,于4月以0.6m×0.5m行距,随机排列,每小区裁种打插苗20株,重复4次,每株扦插苗使用100m接种液逊行浇接种,覆1:,稍压,由间管理为中等肥力水平。
A.4病情分级
麻苑经2~3年生长后,挖范,进行病情鉴定分级,病情分级标准见表A.1苎麻根腐线虫病病情分级
病措级别
A.5抗性评价标准
A.5.1病情指数
未显症状
病斑部分不超过腺的1/4
病斑部分占麻苑1/2
疾斑帮分占麻范3/4,植株略矮
病婿症妆
病斑部分超过嘛虾3/4,植株明显矮小,其至括死根据病情级按(A.1)公式计算病情指数(DI):DI
式中:
S;一病情级别;
N—第i级别范数,以克表示;
N—调查总苑数,以表示。
NY/T1321—2007
A.5.2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见表A.2。
免疫(I)
高抗(HR)
中抗(MR)
中愿(MS)
高感(HS)
表A.2芦麻花叶病抗性评价标准
病抬数
B.1范围
本谢录适用于苎麻花叶病抗性整定,B.2鉴定设计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苎麻花叶病抗性鉴定
NY/T 1321-2007
建立种质鉴定圃,小区面积10.0m2,行距50cm,范距60cm,每份种质种10范,重复3次。种植感病品种(如汉寿鸡骨白、荷叶家芸麻等)为诱发区,经3年诱发后进行鉴定:B.3病情分级
4月中下有了头麻生长中朋进行病情调查。根据发病程度进行病情分级见表B.1:表B.1苎麻花叶病病情分级
病情级别
抗性评价标准
B.4.1病情指数
未显感病症状
病情症状www.bzxz.net
植株中.上部叶片轻度花叶,植株高度比正带植碳低1/5以下植株中上剂叶片轻度花叶,畸形,池斑,植株高度比正常植株低2/5以下植株中上部叶片度花叶.形,泡斑,植株高度比止常桩株低3/5以下植株中上部叶片严重花叶,形,泡房,植株高度比止嘴植株低3/S以上根据病情级按(BI)公式计算病情指数(DI):D =
式中:
S;——病情级别;
N该级株数,株;
N—-调查总株数,株。
B.4.2评价标准
评价标推见表B.2,
E( S:. N)
NY/T1321—2007
免疫(T)
抗病(R)
中抗(MR)
中感(MS)
感病(S)
表 B.2蓝麻花叶病抗性评价标准病循指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321-2007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Evaluating Germplasm Resources-Ranie(Boehmerianivea)
2007-04-17发布
200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本标推中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NY/T 1321—2007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揭雨成、许英、薛名东、孙志民、陈建芳、邢虎成、余玮、钱永忠。1范围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NY/T 1321--2007
本标准规定了范麻[Bnehinteria ntvea(L.)Gaud.T种质资源的鉴定技术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量麻[Boehmeriarieu(L,)(a1id.]和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牛物学特性、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的鉴定。些嘛属(Boehmeriu)其他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的鉴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小标准的条款,凡是逆口期的号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版(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CB5882些麻束纤维断裂疆度试验方法GB5884性麻纤维支数试验片法
茎麻单纤维断裂强度试验方法
GB 588G
GB5889芯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3技术要求
3.1鉴定材料
鉴定地点的环境条件应能够满足卧麻的此常生长及其性状的正常表这,小区面积20m2,栽法麻嫩梢扦插繁殖苗60株,从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连续6季麻观测与鉴定。3.2鉴定内容
整定内容见表1。
表1芒麻种质资源鉴定内容
植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品质特性
抗病性
4鉴定方法
鉴定项日
常形、蒸色、麻骨也、叶色、柄饱、叶脉色、叶形、叶序、叶尖、叶基、叶缘铅齿、叶面皱纹、叶柄著牛角度、糍蔬色
出苗期、现荣期、开花期、工艺成熟期、种子成熟期、工艺成熟明天数、全牛育期,熟期类型、分株数、株高、茎粗、有效辣率、鲜皮罩度、鲜碟出麻率、鲜皮出麻率、单范原麻产量原麻色、原煤长度、锈卿长度、纤维支数、单经维断裂强度、束纤维断裂强度、源麻炼折率、原麻含胶量根腐线虫病抗性、花叶炭抗性、炭遮病抗炼4.1植物学特征
4.1.1葩形
在芸麻工艺成熟期,依据苎麻单值株群体着牛形态确定纯形,分为丛生(单范植株群体生长比较紧凌)、散尘(单苑植株群林生长比较松散)、串牛(单剪植株群体尘长比较稀疏,呈满大虽状生长)。4.1.2茎色
N?/T 1321—2007
头麻工艺成熟期,观察植株茎从基部生长点三分之一处的颜色。根锯最大相似原则,分为黄褐、绿祸、黑褐、红祸、褐色。
4.1.3麻骨色
头嘛工艺成熟期,观察植株剥皮时琴从基部到牛长点三分之一处的鲜麻骨颜色。根据最大相似原则,分为黄白、绿白、黄绿、绿、微红,4.1.4叶色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叶片的正面颜色,根锯最人相拟原则,分为黄绿、浅绿、绿、深绿。4.1.5叶脉色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的叶片背部叶脉的颜色。根据最大相似原则,分为黄绿、浅绿、微红、淡红、红、深红、
4.1.6叶形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叶片形状,按图1.根据叶片长宽的比例及最宽部位的所在位置来确定叶片形状,分为近圆形卵圆形,长卵圆。近圆形
4.1.7叶序
卵圆形
图 芒麻叶片形状
长的形
头麻牛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叫序,按图2确定吓序的类型,主要分为对牛、互牛、近轮牛,近轮生
图 2 苎麻叶序
4.1.8 叶尖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株中部的叶尖,按图3,分为渐尖、骤尖、骤凹.锐尖。4.1.9叶基
图3苎嘛叶尖
NY/T1321—2007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完全展开的叶片的基部形状,按图4确定叶基形状,分为心形、近圆、截形、形、渐狭、尖恶。
圈4苎麻叶基
4.1.10叶缘锯齿
头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叶片的叶缘锯齿,按图5确定叶缘锯齿形状,分为大深.大浅、小深,小大浅
图5苎麻叶缘锯齿
4.1.11叶面皱纹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叶片正面皱纹,按图6确定叶面皱纹类型,分为少、中、多三种。4.1.12叶柄差生角度
头麻生长中期,观察植株中部的叫柄与之间火角的角度,分为大(角度》45°)和小(角度45\)。4.1.13雌蕾色
NY/T 1321—2007
图6芦麻叶面皱纹
现蕾期,观察雌蓄的额色。按照最大相似原则,分为黄白、煎绿、徽红、淡红、红、深红。4.2生物学特性
4.2.1出苗期
新栈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观察2季头麻麻出节的倩况,以小区内50%麻楚山苗的时间为出期,表示方法为“月旬”。
4.2.2现蓄期
新裁麻第四个尘长季节开娇,连续2年,观察株现凿的情况,以小区内10%的桔株现蕾的时为现凿期,表示方法为“月似”。4.2.3开花期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乘节开始,连续2年,观察植株开花的情况,以小区内10%的植株的雄花、雌花开始开花的时间为雄花、雌花川花期,表示为法为“月有”。4.2.4工艺成熟期
从新裁麻第三年开始,连续2个,观察纤维成熟的情况,记录植株蒸中下部变褐、下部叶片脱落皮骨易分离的时间,表示方汰为“月旬”。4.2.5种子成熟期
从新裁麻第三年开始,连续2年,观察盐麻种子成熟的情况,记录二分之二的植株种了(或瘦果)变褐色的时间,表示力法为“月旬”。4.2.6 全生育期
从新栽麻第三年开始,连续2年,计算从头麻出苗期到--年中最后季麻种子成熟期的天数,单位为\天”。
4.2.7工艺成熟天数
每季麻从出苗期到工艺成熟期的天数,表示为法为“d\4.2.8熟期类型
从新裁麻第三年开始,连续2年,计算全年三季麻的工艺成熟天数,按成熟期长短确定熟期类型,分为早熟(≤170d)、中熟(17d~190d)、晚熟(191)。4.2.9有效株率
新裁麻第四个牛长季节开始,工也成熟期,连续6,观察记录小区中能正常收获植袜(有效株)的数量和总的株数,计算有效株占总铢数的百分率,精确到0.1%,4.2.10分株数
NY/T1321—2007
新裁麻破杆后连续观测四个生长季节,在工艺成熟期远摔有代表性10菀琳,调查每兜麻长出的有效株数,以平均季每范麻长山的有效株数为分株数,精确到.1株/。4.2.11株高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工艺成熟期,连续6采,用刻度尺随机测量3觉一5苑麻的有效株高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1um。4.2.12茎粗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T艺成熟期,连续6季,用4.2.11的样本,用游标卡尺测量植株由基部向梢部一分之一处茎的直径,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01cm。4.2.13鲜皮厚度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升始,丁艺成熟期,连续6季,用4.2.11的样本,用游标卡尺测量植株由基部向梢部一分之一处鲜皮的厚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01mm。4.2.14鲜茎出麻率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工艺成熟期,连续G季,称量去掉叶片的鲜茎质量,称其刮制(采用72型刮麻器利制)下净后晒干源麻(原麻含水率不超过14%)的质量,计算原麻占鲜些质量的古分率,结果以%表示,精确到0.1%。
4.2.15鲜皮出麻率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工之成熟期,连续6季,用4.2.14的样本,称量鲜皮的质量,并称其刮制(采用72型刮麻器刮制)后删十原麻(原麻含水率不超过14%)的质量,计算原麻质量占鲜皮质量的百分率,结果以%表示,精确到0.1%。4.2.16单范原麻产量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在工艺成熟期选择有代表性10跑麻连续观测6季,采用72型刮麻器刮麻,晒十,称量原麻的质量,计算全年单苑原麻平均产量。单为/麓·a,精确到1/弼·a。4.3品质性状(包括原麻和纤维品质性状)4.3.1原麻色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观察新刮制苎麻头麻原麻颜色,按照晟尺相似原则,原麻色分为黄白,绿白、黄绿、浅绿。
4.3.2原麻长度
测量4.2.16头麻原麻代表性样品基部率稍部的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1cm。4.3.3锈脚长度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测量42.16头麻原嘛代表性样品的锈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精确到0.1cms
4.3.4纤维支数
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连续6季麻,纤维支数测量按(B5884执行。4.3.5单纤维断裂强度
新栽嘛第四个尘长季节开始,连续3季麻,单纤继断裂独度测量按GB5886执行。4.3.6束纤维断裂强度
新裁麻第四个牛长季节开始,连续3季麻,束纤维断裂强度测量接GB5882执行。4.3.7原麻炼折率
从新裁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卅始,连续3季在工艺戒熟期获得原麻和精干麻后进行调查,计算精丁麻与原麻质量之比:
4.3.8原麻含胶量
NY/T 1321—2007
从新载麻第四个生长季节开始,连续3季麻,原麻含胶量按GB5889执行。4.4抗逆性
4.4.1麻根腐线虫病(Pratylenchus coffeae)抗性按附录 A执行、
4.4.2蓝麻花叶病抗性
按附录B执行。
4.4.3芭麻炭疽病(ColletotrichunTrphmeriaeSaw.)抗性参见资料性附录C执行。
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苎麻根腐线虫病(Praryienchus coffee)抗性监定本附录适用于苎麻根腐线虫病(Prutylenchus coffeae)抗性鉴定。A.2病原分离
NY/T 1321~-2007
A.2.1样本采集与保存在0cm--20cm十层中多点采集病恨和根际七壤样木,将采集的样本写好标签后放在聚乙烯薄膜袋中保存,4.2.2线虫的分离土样或植物材料切碎后用2层~3层纱布包好,放人直径为10cm~15cm的被璃漏斗,清水泡,经24h,然后取漏斗底部5mm~10mm的水样,收取线血,作为线虫样不备用。A.3线虫的接种与田间设计
将线业样本配成浓度约为10条/mL的接种液,于4月以0.6m×0.5m行距,随机排列,每小区裁种打插苗20株,重复4次,每株扦插苗使用100m接种液逊行浇接种,覆1:,稍压,由间管理为中等肥力水平。
A.4病情分级
麻苑经2~3年生长后,挖范,进行病情鉴定分级,病情分级标准见表A.1苎麻根腐线虫病病情分级
病措级别
A.5抗性评价标准
A.5.1病情指数
未显症状
病斑部分不超过腺的1/4
病斑部分占麻苑1/2
疾斑帮分占麻范3/4,植株略矮
病婿症妆
病斑部分超过嘛虾3/4,植株明显矮小,其至括死根据病情级按(A.1)公式计算病情指数(DI):DI
式中:
S;一病情级别;
N—第i级别范数,以克表示;
N—调查总苑数,以表示。
NY/T1321—2007
A.5.2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见表A.2。
免疫(I)
高抗(HR)
中抗(MR)
中愿(MS)
高感(HS)
表A.2芦麻花叶病抗性评价标准
病抬数
B.1范围
本谢录适用于苎麻花叶病抗性整定,B.2鉴定设计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苎麻花叶病抗性鉴定
NY/T 1321-2007
建立种质鉴定圃,小区面积10.0m2,行距50cm,范距60cm,每份种质种10范,重复3次。种植感病品种(如汉寿鸡骨白、荷叶家芸麻等)为诱发区,经3年诱发后进行鉴定:B.3病情分级
4月中下有了头麻生长中朋进行病情调查。根据发病程度进行病情分级见表B.1:表B.1苎麻花叶病病情分级
病情级别
抗性评价标准
B.4.1病情指数
未显感病症状
病情症状www.bzxz.net
植株中.上部叶片轻度花叶,植株高度比正带植碳低1/5以下植株中上剂叶片轻度花叶,畸形,池斑,植株高度比正常植株低2/5以下植株中上部叶片度花叶.形,泡斑,植株高度比止常桩株低3/5以下植株中上部叶片严重花叶,形,泡房,植株高度比止嘴植株低3/S以上根据病情级按(BI)公式计算病情指数(DI):D =
式中:
S;——病情级别;
N该级株数,株;
N—-调查总株数,株。
B.4.2评价标准
评价标推见表B.2,
E( S:. N)
NY/T1321—2007
免疫(T)
抗病(R)
中抗(MR)
中感(MS)
感病(S)
表 B.2蓝麻花叶病抗性评价标准病循指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 NY/T3051-2016 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
- NY/T1961-2010 粮食作物名词术语
- NY/T3500-2019 农业信息基础共享元数据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2524-201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双胞蘑菇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2068-2011 蛋与蛋制品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840-2012 绿色食品 虾
- NY/T3051-2016 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
- NY/T616-2002 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