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1510-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GB)】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9 07:05:20
- GB/T21510-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21510-2008
标准名称: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3-13 -
实施日期:
2008-08-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896.55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试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计算、检测报告和注意事项等。本标准适用于纳米抗菌粉末以及以纳米抗菌粉末为抗菌功能组分(结构单)的材料,如纤维、织物、塑料、涂料和陶瓷等。其他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也可以参照本标准执行。 GB/T 21510-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GB/T21510-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11.08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510—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Antimicrobial property detection methods for nano-inorganic materials2008-03-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08-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GB/T21510—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5字数18千字
2008年5月第版2008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1373
定价14.00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GB/T21510—2008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纳米科技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赛特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抗菌材料检测中心、上海润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常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纵横化工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运法、刘秀岩、季君晖、付玲、王开利、任玉枝、吴镇江、丁培1范围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GB/T21510—2008
本标准规定了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试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计算、检测报告和注意事项等。
本标准适用于纳米抗菌粉末以及以纳米抗菌粉末为抗菌功能组分(结构单元)的材料,如纤维、织物、塑料、涂料和陶瓷等。其他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也可以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619纳米材料术语
GB/T13221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X射线小角散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3术语和定义
GB/T1961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具有抑制或妨碍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作用。3.2
具有杀灭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的作用。3.3
真有杀灭或妨碍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作用。3.4
纳米抗菌粉末
符合GB/T13221要求,并具有抗菌作用的离散纳米颗粒的集合体。3.5
纳米抗菌材料
纳米抗菌粉末以及以纳米抗菌粉末为抗菌功能组分(结构单元)的材料。4试验方法
4.1纳米粉末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4.2纤维、织物、塑料粉体和微孔滤材等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4.3塑料、陶瓷、漆膜、板材和金属等硬质表面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5试验数据处理
将各平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本实际回收菌落数。1
GB/T21510—2008
6检测结果计算
6.1计算菌落数
将各平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本实际回收菌数。6.2计算抗菌率
抗菌率R按式(1)计算,具体的评价指标由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R=A-B×100%
式中:
抗菌率,%:
钟一定时间后平均回收菌数,单位为菌落形成单位每毫升(cfu/mL);对照样品与受试菌接育
试验样品与受试惠
检测报告
交内春
检测报告应包!
受试样本名
受试菌株
接触时间
检测日期
检测结果
检测人员
送检单位
生产单位
注意事项
态、加人量:
#险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微生物试验操作
菌液滴染样片时勿出片外
振荡前须将振荡摄束的
三角烧瓶固定牢,以免碰破。
称量粉末样品时,操公
应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A.1适用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粉末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振荡法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纳米粉末的抗菌性能。A.2试验设备和材料
A.2.1试验设备
GB/T21510—2008
A,型二级生物安全柜恒温振荡培养箱(300r/min)、恒温培养箱、压力菱汽灭菌锅、电热恒温干烤箱[(0~250)℃]、冷藏冰箱微波炉(输出功率≥700W)天平(感量0.001g)
A.2.2试验器材
三角烧瓶(容量为500mL、250mL150mL)@
(100mL)、吸管(
平(直径为90mm)、试管(18mm×180mm)量筒5mL、1mL)、酒精灯试管架等。A.2.3培养基及试剂
汤培养基
A.2.3.1普通
蛋白陈
牛肉膏
氯化钠
蒸馏水
调pH值至
7.4,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增菌培养。用途:用于金
养琼脂培养基
普通营
蛋白陈
牛肉膏
氯化钠wwW.bzxz.Net
蒸馏水
1000ml
调pH值至7.2~7.4,高压蒸汽灭菌121℃C,20min用途:用于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培养。A.2.3.3
沙堡氏琼脂培养基
蛋白陈
葡萄糖
蒸馏水
1000ml
调pH值至5.4~5.8,高压蒸汽灭菌115℃,30min。用途:用于白色念珠菌的培养。A.2.3.4含0.1%(体积分数)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ol/L,pH(7.2~7.4)磷酸氢二钠(NazHPO,无水)
磷酸二氢钾(KH,PO)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
CB/T21510—2008
蒸馏水
高压蒸汽灭菌121C,20min,
1000mL
用途:用于菌液和试验样本的稀释。A.2.4试验用标准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TCC6538、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8099或ATCC25922、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ATCC10231。注: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可选用其他菌种或菌株作为试验用菌,但所有菌种或菌株必须由国际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或国家相应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A.2.5对照样本
二氧化硅粉末,要求粉末尺度不大于100nm,纯度为98%~99%,不具有抗菌作用且对试验结果的判定无影响。
A.3试验程序
A.3.1菌种斜面的制备
A.3.1.1菌种活化
取干菌种管,在无菌操作下打开,以毛细吸管加入适量营养肉汤,轻柔吹吸数次,使菌种融化分散。取含5.0mL~10.0mL营养肉汤培养基试管,滴入少许菌种悬液,置37℃土1℃培养18h~24h。A.3.1.2分离
用接种环取第一代培养的菌悬液,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在37℃士1℃培养18h~24 h。
A.3.1.3纯化
挑取上述第二代培养物中典型菌落,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在37℃土1℃培养18h~24h,即为第三代培养物。
A.3.1.4菌种保藏
将菌种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在37℃土1℃培养24h后,在0℃~5℃下保藏,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转种1次。怀疑有污染时,应以菌落形态、革兰染色与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定。A.3.2试验步骤
A.3.2.1菌悬液的制备
取菌种第三代至第八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18h24h新鲜培养物,用5.0mL吸管吸取3.0mL~5.0mL的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加入斜面试管内,反复吸吹,洗下菌苔。将洗下的菌液移至另一试管中,用振荡器混匀后,用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适宜浓度(约为105cfu/mL)。细菌繁殖体悬液应保存在4℃冰箱内备用且保存不应超过4h。A.3.2.2对照组样液的制备
称取对照样本0.5g士0.05g粉末放入三角烧瓶中,加人95mL含0.1%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混勾后,再加人5.0mL预制菌悬液。A.3.2.3试验组样液的制备
称取试验样本0.5g士0.05g粉末放人三角烧瓶中,加人95mL含0.1%吐温-80的PBS,混匀后,再加人5.0mL预制菌悬液。
A.3.2.4对照样本“0\接触时间活菌计数振荡前,将对照样液经适当稀释,吸取1.0mL接种于灭菌平血中,每样液平行接种2个平Ⅲ,倾注45℃~55℃已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将上述平板置于37℃士1℃恒温培养箱中,做菌落计数。
A.3.2.5振荡接触培养
将含对照样本和试验样本的三角烧瓶固定于恒温振荡培养箱的摇床上,在作用温度37C士1℃条4
GB/T21510—2008
件下,以150r/min速度,检测样品需要稀释后使用的材料振荡接触1h~4h,不需要稀释直接使用的材料振荡接触4h24h。
A.3.2.6振荡接触一定时间后活菌计数振荡后的对照样液和试验样液经适当稀释后,分别取1.0mL的样液接种于灭菌平皿中,每样液平行接种2个平皿,倾注45℃~55C已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将上述平板置于37℃士1℃恒温培养箱中,做活菌培养计数。A.3.2.7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分别吸取试验同批次稀释液、培养基与试验样本-起放人37℃土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有无污染。
A.3.2.8观察结果
对细菌培养46h~48h后观察最终结果,对白色念珠菌培养70h~72h后观察最终结果。菌落计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A.3.2.9试验次数
以上试验重复3次。
A.4试验要求
A.4.1“0\接触时间对照组的菌落数应在1×10*cfu/mL~5×10+clu/mL。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A.4.2对照样本不应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经振荡后对照组回收菌落数不应低于“0\接触时间回收菌落数的10%,否则试验无效,
GB/T21510-2008
B.1适用范围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振荡法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溶出性利非溶出性的纤维、织物、塑料粉体和微孔滤材等材料的抗菌性能。B.2试验设备和材料
B.2.1试验设备、试验器材和试验用标准菌种试验设备、试验器材和试验用标准菌种的要求应符合A.2.1~A.2.4的规定B.2.2对照样本
对照样本为纯棉平纹白布剪取的样片(32支纱),样片本身不具有抗菌作用且对试验结果的判定无影响。试验前应进行脱脂处理:将纯棉平纹自布放在含洗涤剂的水中煮沸30min,用自来水漂洗3次:然后用蒸馏水煮沸5min后,再漂洗、晾干、熨平,在剪开前,按制备样片的大小抽去经纬纱,再按抽纱痕剪开。
B.3试验程序
B.3.1菌种斜面的制备
菌种斜面的制备应符合A.3.1的规定。B.3.2试验步骤
B.3.2.1将抗菌织物样品剪成10mm×10mm,抗菌塑料、微孔滤材、长丝、短纤、纱线按原状态采用称取抗菌样本1.0g士0.05g放人三角烧瓶中,加人95mL含0.1%吐温-80的PBS,混匀后,再加人5.0mL预制菌悬液。
B.3.2.2菌悬液的制备、对照组样液的制备、对照样本“0”接触时间活菌计数、振荡接触培养、振荡接触一定时问后活菌计数、阴性对照组、观察结果、试验次数等应符合A.3.2.1~A.3.2.2、A.3.2.4~~A.3.2.9的规定。
B.4试验要求
试验要求应符合A4规定。
C.1适用范围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贴膜法
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GB/T21510--2008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非吸水性且可制成有一定面积的材料或涂层,如塑料、陶瓷、漆膜、板材和金属等硬质表面材料的抗菌性能。
C.2试验设备和材料
C.2.1试验设备
A,型二级生物安全柜、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干烤箱[(0~250)℃]、冷藏冰箱、微波炉(输出功率≥700W)。
C.2.2试验器材
三角烧瓶(容量为500mL、250mL)、平皿(直径为90mm)、试管(18mmX180mm)、量筒(100mL)、吸管(10mL、5mL、1mL)、移液管(精确度0.01mL)、酒精灯、试管架、70%乙醇(体积分数)和聚乙烯薄膜等。
C.2.3培养基及试剂和试验用标准菌种培养基及试剂和试验用标准菌种应符合A.2.3和A.2.4的规定。C.3试验程序
C.3.1菌种斜面的制备
菌种斜面的制备应符合A.3.1规定。C,3.2试验步骤
C.3.2.1覆盖膜的制备
覆盖膜采用聚乙烯薄膜,尺寸为40mm×40mm(士2mm),厚度为0.05mm~0.10mm。若试验样本规格较小,可按其表面积减小该覆盖膜尺寸,以使菌悬液不溢出为适。C.3.2.2对照样本
对照样本用卫生级高密度聚乙烯(HDPE)注塑成型,标准尺寸为50mm×50mm(土2mm),厚度不大于5mm,要求其本身不具有抗菌作用且对试验结果的判定无影响。C.3.2.3试验组样本的制备
将试验样本制成标准尺寸为50mm×50mm(土2mm),若试验样本规格较小,应不小于20mm×20mm。
C.3.2.4样品的预处理
取对照样品和受检样品,用70%乙醇溶液擦拭其表面,5min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自然干燥。若不适于消毒剂处理的样本,可根据样品特性直接用无菌蒸馅水冲洗或采用其他方法消毒,但不得影响其抗菌性能和干扰检测结果。
C.3.2.5制备菌悬液
取菌种第三代至第八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18h~24h新鲜培养物,用5.0mL吸管吸取3.0mL~5.0mL的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加人斜面试管内,反复吸吹,洗下菌苔。将洗下的菌液移至另一试管中,用振荡器混匀后,用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适宜浓度(约为105cfu/mL)。细菌繁殖体悬液应保存在4℃冰箱内备用且保存不得超过4h。GB/T21510--2008
C.3.2.6接种菌液
将对照样品和受检样品分别放人灭菌平血中,吸取0.2mL~0.5mL试验菌液分别滴加在对照样品和受检样品表面,每个样品做3个平行样。用灭菌镊子夹起覆盖膜分别盖在样品表面并且要铺平,不得有气泡,使菌液均勺接触样品,盖好平Ⅲ,在37℃土1℃、相对湿度90%条件下接触培养16h~24h。若检验的样品采用的是光触媒类抗菌剂,应根据样本试验要求,在恒温培养箱中安装光源,C.3.2.7菌落计数
经接触培养16h24h的样品,分别加入20mL洗脱液,反复洗脱3次样品及覆盖膜,将洗脱液移入三角烧瓶中,摇匀后经适当稀释,每样液平行接种2个平皿,倾注45℃~55℃已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将上述平板置于37℃士1C恒温培养箱中,做活菌培养计数。C.3.2.8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应符合A,3.2.7的规定。C.3.2.9观察结果
观察结果应符合A.3.2.8的规定。C.3.2.10试验次数
以上试验重复3次。
C.4试验要求
C.4.1“0\接触时间对照组的菌落数应在1×10*cfu/片~5×10tcfu/片。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C.4.2同一对照样品的3个平行活菌数值要符合以下要求:最高对数值一最低对数值<0.3
平均对数值
C.4.3对照样本不应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经接触一定时间后对照组回收菌落数不应低于“0”接触时间回收菌落数的十分之一,否则试验无效。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31373
GB/T21510-2008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510—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Antimicrobial property detection methods for nano-inorganic materials2008-03-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08-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GB/T21510—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5字数18千字
2008年5月第版2008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1373
定价14.00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GB/T21510—2008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纳米科技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赛特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抗菌材料检测中心、上海润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海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常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纵横化工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运法、刘秀岩、季君晖、付玲、王开利、任玉枝、吴镇江、丁培1范围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GB/T21510—2008
本标准规定了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试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计算、检测报告和注意事项等。
本标准适用于纳米抗菌粉末以及以纳米抗菌粉末为抗菌功能组分(结构单元)的材料,如纤维、织物、塑料、涂料和陶瓷等。其他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也可以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619纳米材料术语
GB/T13221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X射线小角散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3术语和定义
GB/T1961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具有抑制或妨碍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作用。3.2
具有杀灭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的作用。3.3
真有杀灭或妨碍细菌或真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作用。3.4
纳米抗菌粉末
符合GB/T13221要求,并具有抗菌作用的离散纳米颗粒的集合体。3.5
纳米抗菌材料
纳米抗菌粉末以及以纳米抗菌粉末为抗菌功能组分(结构单元)的材料。4试验方法
4.1纳米粉末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4.2纤维、织物、塑料粉体和微孔滤材等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4.3塑料、陶瓷、漆膜、板材和金属等硬质表面材料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5试验数据处理
将各平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本实际回收菌落数。1
GB/T21510—2008
6检测结果计算
6.1计算菌落数
将各平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本实际回收菌数。6.2计算抗菌率
抗菌率R按式(1)计算,具体的评价指标由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R=A-B×100%
式中:
抗菌率,%:
钟一定时间后平均回收菌数,单位为菌落形成单位每毫升(cfu/mL);对照样品与受试菌接育
试验样品与受试惠
检测报告
交内春
检测报告应包!
受试样本名
受试菌株
接触时间
检测日期
检测结果
检测人员
送检单位
生产单位
注意事项
态、加人量:
#险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微生物试验操作
菌液滴染样片时勿出片外
振荡前须将振荡摄束的
三角烧瓶固定牢,以免碰破。
称量粉末样品时,操公
应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A.1适用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粉末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振荡法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纳米粉末的抗菌性能。A.2试验设备和材料
A.2.1试验设备
GB/T21510—2008
A,型二级生物安全柜恒温振荡培养箱(300r/min)、恒温培养箱、压力菱汽灭菌锅、电热恒温干烤箱[(0~250)℃]、冷藏冰箱微波炉(输出功率≥700W)天平(感量0.001g)
A.2.2试验器材
三角烧瓶(容量为500mL、250mL150mL)@
(100mL)、吸管(
平(直径为90mm)、试管(18mm×180mm)量筒5mL、1mL)、酒精灯试管架等。A.2.3培养基及试剂
汤培养基
A.2.3.1普通
蛋白陈
牛肉膏
氯化钠
蒸馏水
调pH值至
7.4,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增菌培养。用途:用于金
养琼脂培养基
普通营
蛋白陈
牛肉膏
氯化钠wwW.bzxz.Net
蒸馏水
1000ml
调pH值至7.2~7.4,高压蒸汽灭菌121℃C,20min用途:用于金黄色葡葡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培养。A.2.3.3
沙堡氏琼脂培养基
蛋白陈
葡萄糖
蒸馏水
1000ml
调pH值至5.4~5.8,高压蒸汽灭菌115℃,30min。用途:用于白色念珠菌的培养。A.2.3.4含0.1%(体积分数)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ol/L,pH(7.2~7.4)磷酸氢二钠(NazHPO,无水)
磷酸二氢钾(KH,PO)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
CB/T21510—2008
蒸馏水
高压蒸汽灭菌121C,20min,
1000mL
用途:用于菌液和试验样本的稀释。A.2.4试验用标准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TCC6538、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8099或ATCC25922、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ATCC10231。注: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可选用其他菌种或菌株作为试验用菌,但所有菌种或菌株必须由国际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或国家相应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A.2.5对照样本
二氧化硅粉末,要求粉末尺度不大于100nm,纯度为98%~99%,不具有抗菌作用且对试验结果的判定无影响。
A.3试验程序
A.3.1菌种斜面的制备
A.3.1.1菌种活化
取干菌种管,在无菌操作下打开,以毛细吸管加入适量营养肉汤,轻柔吹吸数次,使菌种融化分散。取含5.0mL~10.0mL营养肉汤培养基试管,滴入少许菌种悬液,置37℃土1℃培养18h~24h。A.3.1.2分离
用接种环取第一代培养的菌悬液,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在37℃士1℃培养18h~24 h。
A.3.1.3纯化
挑取上述第二代培养物中典型菌落,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在37℃土1℃培养18h~24h,即为第三代培养物。
A.3.1.4菌种保藏
将菌种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在37℃土1℃培养24h后,在0℃~5℃下保藏,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转种1次。怀疑有污染时,应以菌落形态、革兰染色与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定。A.3.2试验步骤
A.3.2.1菌悬液的制备
取菌种第三代至第八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18h24h新鲜培养物,用5.0mL吸管吸取3.0mL~5.0mL的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加入斜面试管内,反复吸吹,洗下菌苔。将洗下的菌液移至另一试管中,用振荡器混匀后,用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适宜浓度(约为105cfu/mL)。细菌繁殖体悬液应保存在4℃冰箱内备用且保存不应超过4h。A.3.2.2对照组样液的制备
称取对照样本0.5g士0.05g粉末放入三角烧瓶中,加人95mL含0.1%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混勾后,再加人5.0mL预制菌悬液。A.3.2.3试验组样液的制备
称取试验样本0.5g士0.05g粉末放人三角烧瓶中,加人95mL含0.1%吐温-80的PBS,混匀后,再加人5.0mL预制菌悬液。
A.3.2.4对照样本“0\接触时间活菌计数振荡前,将对照样液经适当稀释,吸取1.0mL接种于灭菌平血中,每样液平行接种2个平Ⅲ,倾注45℃~55℃已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将上述平板置于37℃士1℃恒温培养箱中,做菌落计数。
A.3.2.5振荡接触培养
将含对照样本和试验样本的三角烧瓶固定于恒温振荡培养箱的摇床上,在作用温度37C士1℃条4
GB/T21510—2008
件下,以150r/min速度,检测样品需要稀释后使用的材料振荡接触1h~4h,不需要稀释直接使用的材料振荡接触4h24h。
A.3.2.6振荡接触一定时间后活菌计数振荡后的对照样液和试验样液经适当稀释后,分别取1.0mL的样液接种于灭菌平皿中,每样液平行接种2个平皿,倾注45℃~55C已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将上述平板置于37℃士1℃恒温培养箱中,做活菌培养计数。A.3.2.7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分别吸取试验同批次稀释液、培养基与试验样本-起放人37℃土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有无污染。
A.3.2.8观察结果
对细菌培养46h~48h后观察最终结果,对白色念珠菌培养70h~72h后观察最终结果。菌落计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A.3.2.9试验次数
以上试验重复3次。
A.4试验要求
A.4.1“0\接触时间对照组的菌落数应在1×10*cfu/mL~5×10+clu/mL。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A.4.2对照样本不应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经振荡后对照组回收菌落数不应低于“0\接触时间回收菌落数的10%,否则试验无效,
GB/T21510-2008
B.1适用范围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振荡法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溶出性利非溶出性的纤维、织物、塑料粉体和微孔滤材等材料的抗菌性能。B.2试验设备和材料
B.2.1试验设备、试验器材和试验用标准菌种试验设备、试验器材和试验用标准菌种的要求应符合A.2.1~A.2.4的规定B.2.2对照样本
对照样本为纯棉平纹白布剪取的样片(32支纱),样片本身不具有抗菌作用且对试验结果的判定无影响。试验前应进行脱脂处理:将纯棉平纹自布放在含洗涤剂的水中煮沸30min,用自来水漂洗3次:然后用蒸馏水煮沸5min后,再漂洗、晾干、熨平,在剪开前,按制备样片的大小抽去经纬纱,再按抽纱痕剪开。
B.3试验程序
B.3.1菌种斜面的制备
菌种斜面的制备应符合A.3.1的规定。B.3.2试验步骤
B.3.2.1将抗菌织物样品剪成10mm×10mm,抗菌塑料、微孔滤材、长丝、短纤、纱线按原状态采用称取抗菌样本1.0g士0.05g放人三角烧瓶中,加人95mL含0.1%吐温-80的PBS,混匀后,再加人5.0mL预制菌悬液。
B.3.2.2菌悬液的制备、对照组样液的制备、对照样本“0”接触时间活菌计数、振荡接触培养、振荡接触一定时问后活菌计数、阴性对照组、观察结果、试验次数等应符合A.3.2.1~A.3.2.2、A.3.2.4~~A.3.2.9的规定。
B.4试验要求
试验要求应符合A4规定。
C.1适用范围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贴膜法
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GB/T21510--2008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非吸水性且可制成有一定面积的材料或涂层,如塑料、陶瓷、漆膜、板材和金属等硬质表面材料的抗菌性能。
C.2试验设备和材料
C.2.1试验设备
A,型二级生物安全柜、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干烤箱[(0~250)℃]、冷藏冰箱、微波炉(输出功率≥700W)。
C.2.2试验器材
三角烧瓶(容量为500mL、250mL)、平皿(直径为90mm)、试管(18mmX180mm)、量筒(100mL)、吸管(10mL、5mL、1mL)、移液管(精确度0.01mL)、酒精灯、试管架、70%乙醇(体积分数)和聚乙烯薄膜等。
C.2.3培养基及试剂和试验用标准菌种培养基及试剂和试验用标准菌种应符合A.2.3和A.2.4的规定。C.3试验程序
C.3.1菌种斜面的制备
菌种斜面的制备应符合A.3.1规定。C,3.2试验步骤
C.3.2.1覆盖膜的制备
覆盖膜采用聚乙烯薄膜,尺寸为40mm×40mm(士2mm),厚度为0.05mm~0.10mm。若试验样本规格较小,可按其表面积减小该覆盖膜尺寸,以使菌悬液不溢出为适。C.3.2.2对照样本
对照样本用卫生级高密度聚乙烯(HDPE)注塑成型,标准尺寸为50mm×50mm(土2mm),厚度不大于5mm,要求其本身不具有抗菌作用且对试验结果的判定无影响。C.3.2.3试验组样本的制备
将试验样本制成标准尺寸为50mm×50mm(土2mm),若试验样本规格较小,应不小于20mm×20mm。
C.3.2.4样品的预处理
取对照样品和受检样品,用70%乙醇溶液擦拭其表面,5min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自然干燥。若不适于消毒剂处理的样本,可根据样品特性直接用无菌蒸馅水冲洗或采用其他方法消毒,但不得影响其抗菌性能和干扰检测结果。
C.3.2.5制备菌悬液
取菌种第三代至第八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18h~24h新鲜培养物,用5.0mL吸管吸取3.0mL~5.0mL的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加人斜面试管内,反复吸吹,洗下菌苔。将洗下的菌液移至另一试管中,用振荡器混匀后,用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适宜浓度(约为105cfu/mL)。细菌繁殖体悬液应保存在4℃冰箱内备用且保存不得超过4h。GB/T21510--2008
C.3.2.6接种菌液
将对照样品和受检样品分别放人灭菌平血中,吸取0.2mL~0.5mL试验菌液分别滴加在对照样品和受检样品表面,每个样品做3个平行样。用灭菌镊子夹起覆盖膜分别盖在样品表面并且要铺平,不得有气泡,使菌液均勺接触样品,盖好平Ⅲ,在37℃土1℃、相对湿度90%条件下接触培养16h~24h。若检验的样品采用的是光触媒类抗菌剂,应根据样本试验要求,在恒温培养箱中安装光源,C.3.2.7菌落计数
经接触培养16h24h的样品,分别加入20mL洗脱液,反复洗脱3次样品及覆盖膜,将洗脱液移入三角烧瓶中,摇匀后经适当稀释,每样液平行接种2个平皿,倾注45℃~55℃已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将上述平板置于37℃士1C恒温培养箱中,做活菌培养计数。C.3.2.8阴性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应符合A,3.2.7的规定。C.3.2.9观察结果
观察结果应符合A.3.2.8的规定。C.3.2.10试验次数
以上试验重复3次。
C.4试验要求
C.4.1“0\接触时间对照组的菌落数应在1×10*cfu/片~5×10tcfu/片。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C.4.2同一对照样品的3个平行活菌数值要符合以下要求:最高对数值一最低对数值<0.3
平均对数值
C.4.3对照样本不应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经接触一定时间后对照组回收菌落数不应低于“0”接触时间回收菌落数的十分之一,否则试验无效。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31373
GB/T21510-2008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4806.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42061-2022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