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9 18:40:45
  • GB20815-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20815-2006

  • 标准名称: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03-26
  • 实施日期:

    2008-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73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环保、保健与安全>>13.310犯罪行为防范
  • 中标分类号:

    综合>>社会公共安全>>A91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页数:22/字数:40千字
  • 标准价格:

    20.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1-01
  • 计划单号:

    20020028-Q-312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6-12-19
  • 起草人:

    马昕、刘希清、周群、赵贵华、卢玉华、李仲男等
  • 起草单位:

    北京行者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
  • 归口单位: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
  • 提出单位: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公安部
  • 相关标签:

    视频 安防 监控 数字 录像 设备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视频安全防范监控系统中数字录像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对文件要求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存储,适用于以安全防范监控为目的的视(音)频数字录像设备的生产和检验。 GB 20815-2006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20815-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0815—2006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Digital video record equipment of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in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s2006-12-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伤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1-01实施
GB208152006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产品分类、分级
产品标记
产品设计基本要求
产品机电性能基本要求
产品功能基本要求
产品机电性能试验
产品功能试验
检验规则
文件提供
13标志、包装、运输和存储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DVR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评价指标说明DVR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评价的合格判据基于特性量提取的数字视频质量测试评估方法1
本标准的4.2、6.4、7.1~7.4、8.3、8.5~8.13、8.16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GB20815—2006
请注意本标准的基本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行者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秘书处、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信息产业部电视电声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博视智能监控(香港)有限公司、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天昱通信技术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保安设备厂、北京蓝色星辰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三利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声迅电子有限公司、北京银河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联视神盾安防技术有限公司、成都世盟信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视里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黄金眼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银海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安杰瑞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武大凡科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大立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昕、刘希清、周群、赵贵华、卢玉华、李仲男、田玉静、杨国胜、陈朝武。1范围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20815—2006
本标准规定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数字录像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对文件要求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存储。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监控为目的的视(产)频数字录像设备的生产和检验。其他应用领域的视音频数字录像设备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参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储运图示标志
CGB/T191
GB/T191$
GB/T2828.1
(GB/T2828.1—20
GB/T2829
GB/T7401
GB9254
GB/T9813
GB12663
GB15207
GB/T15211
.eqvIS0780.1997)
油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02859-1
周期检验计数抽
样程序及
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彩色电视
见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术设备的无
线电骚扰
限值和测量方法(GB9254-1998,iltCISPRZZ.1997)微型计算
机通用规范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
GB16796-
视频入侵报警器
报警系统环境试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GB/T17626.2
磁兼容
IEC61000-4-2:2001
GB/T17626.3
2006.IEC61000-4-3:2002
GB/T17626.4电磁
1998,idtIEC61000-4-4:1995
全要求和武验方法
试验和测量技术
和测量技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117626.2-2006,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批度试验(GB/T17626.3-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4-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5—1999,idtIEC61000-4-5:1995)
GB/T17626.6日
电磁兼容
1998,idtIEC61000-4-6:1996)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6—GB/T17626.11
车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磁兼容
(GB/T17626.11—1999,idtIEC61000-4-11:1994)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GB/T17799.1—1999
9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6-1:1997)
GB/T17799.3—2001
6-3:1996)
GA/T367—2001
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环境中的发射标准(idtIEC61000-电磁兼容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B20815-2006
GY/T134--1998数字电视图像质量土观评价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数字录像设备digitalvideorecordingequipment;DVR利用标准接口的数字存储介质·采用数字压缩算法,实现视(音)频信息的数字记录、监视与回放,并可带有系统控制功能的视频设备或视频网络传输与监控的设备。3.2
图像质量videoimagequality
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图像顿内对原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和图像顿间连续关联的完整性。它通常按照如下的指标进行描述:像素构成、信噪比、原始完整性(如色彩还原、位置毗邻关系、运动关系等)。3.3
数字图像格式videodataformat
单顿数字图像的像素总数,如320×240,352×288,640×480,704×576等。3.4
分辨率resolution
在本标准中,分辨率专指数字录像设备回放出来的一-顿图像能被人眼分辨出的像素数。3.5
信噪比signal tonoiseratio
参考视频的数字信号在压缩前的信号能量(通常取最大灰度级)与对其进行压缩一解压后失真视频的数字信号的能量之比。
信噪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PSNR-20log(RMSE)
其中,255是最大灰度级,RMSE就是图像的平均平方(根)误差,即MSE的平方根。MSE =ZF(t))-F(i,)J3
其中f(t,)和F(z,))分别为解码图像和原始图像的像素的灰度值,MXN为图像大小,1和)为像素在图像中的坐标。
任模拟视频信号中.亮度信号幅度的称值与随机杂波幅度的有效值之比,用分贝(dB)数表示。在信号处理,传输过程中,信噪比是指某一测量点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3.6
分辨力definition
对一顿等宽的黑白相间的线条之图像,分辨其黑白线条最小宽度的能力。3.7
参考视频信号referencevideosignal用于评DVR视频质量的、内容符合规定要求的原始视频信号。它可以是原始的具有5级图像质量水平的模拟视频信号,也可以是无压缩的在原始的具有5级图像质量水平的模拟视频信号基础上按照标准方法量化的数学视频信号(视频PCM数据流)。3.8
失真视频distortionalvideosignal输出视频
经DVR压缩一解压处理后的、相对于参考视频有失真的视频信号,指DVR输出的视频信号。2
图像的连续性videocontinuity
符合人眼视觉暂留特性的图像中活动内容的连贯性和流畅性。3.10
顿率frame rate
记录和回放的图像序列中每秒所包含的图像顿数。3.11
压缩比
compressionratio
数字信号压缩处理前后的数据量之比。3.12
码流bitstream
比特流bitstream
GB208152006
二进制连续数据流。码流的大小用码率(比特率)来表示,它是指每秒钟通过指定端口的三进制连续数据流的数量。
最大记录间隔
maximum interval
连续图像分段记录过程中,相邻两个记录之间允许的最大时间间隔。3.14
总资源total resource
单台DVR设备同时处理(采集、压缩、存储、监视等)多路视(音)频信号的能力,通常用特定图像格式下每秒记录图像的总顿数来表示。3.15
视音频同步synchronizationof videoandaudio回放时视频、音频信号的时间一致性,用同一视音频源的视频、音频信号间的延迟时间来表示。3.16
报警预录pre-recordingbeforealarm记录响应报警事件发生前的视(音)频信号。3.17
操作授权(口令)wordofcommand可被设定的,用于鉴别登录用户,并防止非正常进人系统的一组特定的授权。4产品分类、分级
4.1产品分类
数字录像设备,按其功能和用途分为基本型、专业型、综合型3类。各类设备对应的必备功能和选用功能如下:4.1.1I类基本型数字录像设备
采用数字压缩方式记录视(音)频信号,可直接替换模拟监控系统中的录像机。除前端器材外,通常还需要与其他监控设备共同使用,方可构成监控系统。必备功能:
a)记录、回放全双工;
b)报警联动;
图像检索:
权限管理;
GB208152006
数据保密:
日志功能;
选加图像标识信息和时间。
选用功能:
视音频同步;
外围设备控制。
4.1.2Ⅱ类专业型数字录像设备
具有视(音)频切换器、多画面处理器及录像机的基本功能,可同时记录和回放多路视(音)频信号,并能控制前端设备,可构成完整的监控系统必备功能:除具备4.1.1所有功能外,还应具有:a)
图像多画面显示;
视频入侵检测;
系统控制;
系统(故障)自检
故障报警。
选用功能:
网络传输、分
报警预录
区域遮挡
合奶产录像设备
4.1.3亚类
可同时记录、监
放多路视(
音)频输出通过报警联动接口、控制接口、网络互联接口及网络分控装置,实现与前端
必备功能:除具
大容量、多山
网络设备的联接,构成综合监控系统。1.1、4.1.2
前出的切换:
综合监控系统的管理。
选用功能:
所有功能外,还应具有
电地图显示和操作:www.bzxz.net
带报警联动
统的管理
多个完整的监
图像信息复制
模拟视频输出
4.2产品分级
回效图像质量由低到高分为B、A两级。各或产品相应的图像质量要数字录像设备,按其监视、回
求如下:
4.2.1B级
分辨率(像素)
信噪比
监视水平分辨力
回放水平分辨力
4.2.2A级
分辨率(像素)
信噪比
监视水平分辨力
回放水平分辨力
<704X576
≥28dB
≥270TVL
≥220TVL(不小于25顿/s)
≥704×576
≥35dB
≥400TVL
≥300TVL(不小于25顿/s)
5产品标记
数字录像设备按下述方式进行标记AF-DVR
产品设计基本要求
XX/V-A
记录视-音频路数
GB20815-—2006
产品分类(I、Ⅱ、Ⅲ)-分级(A、B)安全防范用数字录像设备
企业标识
6.1软件设计要求
6.1.1设备配置的软件其硬件资源相适应。除系统软件、部件驱动软件和应用(管理)软件外,对同一系列产品的软件应造循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中文化和兼容的原则满足功能需要的基本操作系
6.1.2设备应配
发权说明。具有中文处理能力和自检能并有明确的版
应用软件的种类、功能及使用范围,应在产力。配置的系统车
明书相符合。
品标准中明确规定,产品功能应与说当、中文信息处理(字符集、汉字字型、汉字输人法、汉字字库和软件备案号等应符合档
6.1.3设备的文
GB/T9813
6.2硬件设计
7的要求。
4.1.5、4.1.6、4.
6.2.1设备的柜件没计,应进行可靠性、维修性、易用性、软件兼容性、安全性利电磁兼容性设计。如果标准化、模块化和兼容的原则,并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硬件系统和设计系列化产品G立尊循系列化
单元设计应留有适当的逻辑余地,硬件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自检功能。0扩展性,特别是可扩
充多媒体部件,并易于维修。其CPU配置、总线速度、存储6.2.2硬件应
器、输人输出控制
动控制器、网络接口
配置的系统软件等,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产品功能应R
与说明书相符合。
6.3产品外观和结构要
6.3.1产品的外观和内
商应符合GB/T9813
000中4.3的要求
数字录像主机有示主机工作状态的灯光指示。6.3.2
6.3.3数字录像主机机壳内应有接线座,外接引线须有数字或字将标识/交流电源引入线,采用插头座或焊接(加防护隔离)形式
6.4接口要求
模拟视频接口
接插件:BNC、VGA:信号:全电视信号:输人/输出电平:1.0V(p一p),75Q:极性:正极性6.4.2模拟音频接口
接插件:BNC、RCA;输入电平,0dBm,士10dBm;高阻;输出电平:线路电平。6.4.3报警联动接口
输人为无源开路和/或闭路;输出为无源开路和/或闭路,采用继电器输出的,其触点容量应不低于500mA。
6.4.4网络接口
应配有串口、USB、Ethernet等一种或多种标准网络或传输接口,并能实现单向或双向数据传输。支持局域网和广域网连接。
GB20815—2006
7产品机电性能基本要求
7.1环境适应性要求
7.1.1数字录像设备的气候与机械环境适应性应满足GB/T15211—1994的5.1中严酷等级3、5.2中严酷等级4、5.3中严酷等级3、5.4中严酷等级1和5.6中严酷等级3的要求。7.1.2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下运行的数字录像设备应有防爆措施,并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
7.1.3在过高、过低温度和/或过高、过低气压环境下,和/或在腐蚀性强、湿度大的环境下运行的数字录像设备,应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7.2电磁兼容性要求
7.2.1设备抗扰度要求
对设备进行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辐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冲击)、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抗以及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共6项抗扰度试验,设备的抗扰度性能应符合GB/T1779911999中的表1、表2和表4中规定限值的要求。7.2.2设备发射要求
设备的辐射和传导发射值应符合GB/T17799.3--2001中的表1中规定限值的要求。7.3安全性要求
7.3.1电源线
电源(a.C)引出线必须使用三芯电源线,其中地线必须与设备的保护接地端连接牢固,其接触电阻不应大于0.5Q,并应能承受19.6N的拉力作用60s不损伤和脱落。7.3.2绝缘电阻
电源(a.c)引人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应≥100Ma.湿热条件下应≥10Mn。
7.3.3抗电强度
设备电源插头或电源引人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45Hz65Hz交流电压或相当于交流峰值的直流电压历时1min的抗电强度试验,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表1抗电强度要求
额定电压/V
直流或正弦交流有效值
61~125
126250
7.34泄漏电流
应不大于5mA(a.c.峰值)。
7.35防过热
交流峰值或合成电压
177~·354
试验电压/kV
(交流或直流电压)
交流0.5或直流07
交流10或直流14
交流15或直流21
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能安全工作,不应起火:操作人员接触到可触及件时不应有烫伤的危险。7.36温升
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外壳温度不应超过65℃,机内发热部件连续工作4h后,其温升不应超过该部件的规定值。
7.37阻燃
非金属外壳的设备,其机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5s,不应助燃和自燃。6
7.3.8设备的安全性
设备的安全性应满足7.1.2和7.1.3的要求。7.4稳定性要求
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工作168h,不应出现电、机械或操作系统的故障。7.5可靠性要求
GB20815—2006
本标准采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衡量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设备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小于4000h,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8产品功能基本要求
8.1视(音)频数字信号的压缩方式8.1.1视(音)频数字信号的压缩方式推荐采用ISO/IEC/ITU相关标准的规定。本标准不对具体的玉缩编码方法作出规定,只规定最后的图像数据格式,而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获得这些数据格式。81.2压缩后的图像数据格式应满足产品分级的要求。所采用的视(音)频信号压缩方式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技术文件中明示。8.2视(音)频数字信号的记录方式8.2.1存储格式
采用自动分段记录格式时,相邻两段间最大记录间隔时间应≤0.4s。对于记录在存储介质上的视(音)频信息,取出的存储介质应能在同型号的其他设备上正常回放,以保证设备发生故障后记录资料的留存(或复制)。复制后的视(音)频信号,应能在通用的设备上回放,并不易被篡改。8.2.2压缩码流
视(音)频信号压缩、存储所便用的最大(或最小)码率(码流)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
82.3存储空间
存储空间应与设备(系统)的总资源相适应。总记录时间(或存储总容量)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应具有在超存储总容量时记录白动覆盖功能。8.3监视、记录、回放的图像质量要求本标准对DVR图像质量的测试与评价,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客观测试采用基于特征量提取的数字视频质量评价方法(其原理参见附录C)。主观评价采用(Y/T134一1998规定的方法:也可采用GB/T7401一1987规定的方法:主观评价指标的说明,见附录A,主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本标准10.2.3的表2或/和表3,主观评价的合格判据见附录B。8.3.1图像质量客观测试要求
8.3.1.1图像分辨率(像素数量)DVR回放图像的分辨率应满足产品分级的要求,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
83.12信噪比
本标准所要求的信噪比,主要是指视(音)频信号压缩前一解压后数字视(音)频信号的信噪比。需要时,可用A/D转换前一D/A转换后模拟视音频信号的信噪比来代替,数字视(音)频信号的信噪比应满足产品分级的要求,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技术文件中明尔。
83.1.3图像顿率
本标准所要求的图像顿率,主要是指回放图像的率。7
GB20815—2006
DVR回放图像顿率应≥6顿/s,B级、A级产品应不小于25顿/s,具体指标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8.3.1.4水平分辨力
8.3.1.4.1监视水平分辨力
a)B级:所有视(音)频通道处于录制状态时,单路监视图像水平分辨力,应≥270TVL。b)A级:所有视(音)频通道处于录制状态时,单路监视图像水平分辨力,应400TVL。8.3.1.4.2回放水平分辨力
a)B级:所有视(音)频通道处于录制状态时,单路回放图像的水平分辨力,应≥220TVL。b)A级:所有视(音)频通道处于录制状态时,单路回放图像的水平分辨力,应≥300TVL。8.3.2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要求
所有视(音)频通道处于录制状态时,单路监视、回放图像画面信息不应有明显的缺损,物体移动时图像边缘不应有明显的锯齿
拉毛,斯裂等现象。具体要求应按10.2.3的表2或/和表3的规定进行泉规定执行。
5级评分。合格判据应按附
8.4总资源
设备总资源即每少延到图像的总赖数,应在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DVR设备总资源的确定,取决于设备功能(监现、记录、回放的监控;查询、编转、自检、加密、系统管理能力等)的多少利
统规模(通道数目:信号处理速度,传输介质与)8.5视音频同步配录功能
专输方式等)的大小。
数字音频的质量、
与数字视频的同步能力应满足使用要求,回放时,与原始现场的声音相比,相对于显的滞后或超前。
视频图像不应存
型和声音应基本
基本要求是,如果记录/回放
一段电视画面,其中人物说话的口号也步方式可有多种选择.但视音频信号的失步时间应≤1s。视音频信号
8.6视频入侵检四功能
进人视频警戒状态的DVR设备,在警成区域内探测到移动目标时,应能启动记录和/或发出报警信号。
警戒区域的大
置、灵敏度、区域个数及进人警戒或撤除警戒等功能,均应能设置。8.7视频信号丢失范普功能
当视频信号丢失应能发出报警信号·响应时间≤5S并满足GA/T367-2001中3.15和4.4.3.4的要求。
8.8报警联动功能
设备应具有报警联动的接,能支持无源的开路和/或闭路信号接入,能实时响应并启动记录和输出联动信号。其报警响应时间录后动延时、报警前预录时间等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
8.9报警预录功能
专业型、综合型数字录像设备,当设备探测到视频人侵报警和/或收到报警联动触发信号时,应能启动设备相应的通道进行联动记录。设备应能预录报警触发前≥5s的视(音)频。8.10全双工功能
在所有视(音)频通道处于满负荷记录的状态下,进行检索及回放操作时,应均能正常运行,且不丢顿。
应提供便捷地检索(日期、通道、记录模式等)和回放(正常速度、快进、快退、慢进、慢退、单顿进和/或退、暂停、单路全屏等)的方式。8.11故障报警功能
设备应具有故障报警功能,故障提示声压不得小于60dBA,持续时间不得小于5min。8
8.12运行状态自检与故障恢复功能GB208152006
对于在记录过程中出现的系统死机或意外故障,设备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恢复其正常工作状态并使故障前的信息不丢失。故障恢复时间不大于5min,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
8.13对前端设备的控制与多路实时监控、切换功能设备对前端设备的控制功能、多路实时监控功能、切换功能应满足产品分类的要求,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8.14组网功能
具有组网功能的DVR,其网络系统应能实现对任意个监控点的视频监视、现场声音复核和/或对讲;网络分控应能对网络监视主机的记录进行检索、回放。最多允许同时操作的分提数,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8.15数据备份
设备对重要的数据能行备份。
8.16操作授权、数据加客身数据安全DVR设备均应具有
权限管理、数据保密、运
宁日志功能
设备应设置提件口令,宜有图像加密、防真改的图像应加保护
防非法复制等措施,以保证原始数据的完整性。重要人被删除和覆盖:设备应有防
偶发死机的措施(如硬件看门狗或车件、硬件看门狗或定死机后的自动恢复时间应
应满足8.12的要求
时自动起动等)
9产品机电性
9.1软件、硬险
计检查
检查设备的
件和软件配置
9.2外观及机械结构检验
2001中8.38.7的方法进行试验。按GB1263
9.3接口检查
音频、报警联动、网络接目等设置检查DVR的
9.4环境适应性我道
9.4.1高温试验((态)
试验设备和程序
15211—1994中5.1的规定,严酷等级3在试验过程的最后0.5h,进行式验后至少恢复1h,测试样品的基本功能样品的基本功能测试。
9.4.2低温试验(工作状态)
试验设备和程序按GB/115211-1994中52的规定,严酷等级4。在试验过程的最后0.5h,进行
样品的基本功能测试。试验后,至少恢复1h,测试样品的基本功能。9.4.3恒定湿热试验
试验设备和程序按GB/T15211一1994中5.6的规定,严酷等级3,在试验过程的最后0.5h,进行样品的基本功能测试,试验后,至少恢复1h,测试样品的基本功能。9.4.4冲击试验
试验设备和程序按GB/T15211一1994中5.3的规定,严酷等级3。测试样品的基本功能,然后目视检测样品的外部和内部的机械损伤。9.4.5正弦振动试验
试验设备和程序按GB/T15211一1994中5.4的规定,严酷等级1。测试样品的基本功能,然后目视检测样品的外部和内部的机械损伤。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