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5669-2008 旋耕机械 刀和刀座

【国家标准(GB)】 旋耕机械 刀和刀座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14 11:05:15
- GB/T5669-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5669-2008
标准名称:
旋耕机械 刀和刀座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6-03 -
实施日期:
2009-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88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5669-1995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是对GB/T5669—1995《旋耕机械 刀和刀座》的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5669—1995。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5669—1995。 本标准规定了旋耕机械刀和刀座的型式和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旋耕机械和旋耕联合作业机械中使用的刀和刀座。 本标准与GB/T5669—1995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将原附录A“旋耕刀符号的说明(参考件)”调整为第3章,并增加了刀座的相应内容;———增加了灭茬刀(甩刀);———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刀的质量指标;———增加了第6章试验方法内容;———将验收规则改为检验规则,并规定了抽样、检验项目、判定规则;———将第8章标题“标志与包装”改为“使用说明书、标志、运输和贮存”。 GB/T 5669-2008 旋耕机械 刀和刀座 GB/T5669-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6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669—2008
代替GB/T5669—1995
旋耕机械
刀和刀座
Rotary tiller-Rotary blades and blade holders2008-06-0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
2009-01-01实施
本标准是对GB/T5669-1995《旋耕机械刀和刀座》的修订。本标准与GB/T5669—1995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GB/T5669—2008
-将原附录A“旋耕刀符号的说明(参考件)”调整为第3章,并增加了刀座的相应内容;-增加了灭茬刀(甩刀);
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刀的质量指标;增加了第6章试验方法内容;
将验收规则改为检验规则,并规定了抽样、检验项目、判定规则;-将第8章标题“标志与包装”改为“使用说明书、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5669--1995。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昌县农机刀具厂、天津市津旋农机具有限公司、江苏飞达尔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栋、朱继平、彭卓敏、丁艳、夏敏、陈德兴、高荣成、付桂英。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669—1985、GB/T5669—1995。I
1范围
旋耕机械
刀和刀座
GB/T 5669-2008
本标准规定了旋耕机械刀和刀座的型式和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旋耕机械和旋耕联合作业机械中使用的刀和刀座。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4-1987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230.1一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222—2007
弹簧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19941
GB/T2654-2008焊接接头及堆焊金属硬度试验方法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03,ISO2859-1:1999,IDT)3符号及名称表示
刀和刀座的符号及名称见表1。
表1符号及名称
刀柄宽度
刀柄厚度
回转中心到刀柄孔中心的距离
孔中心(两孔中心连线)到刀柄项部的距离刀辊回转半径
侧切刃起始半径
侧切刃上任意点的半径
侧切刃包角
侧切刃终点半径
工作幅宽
正切面端面刀高
正切面顶部宽度
GB/T5669—2008
型式和尺寸
4.1型式
表1 (续)
正切面弯折半径
侧切刃终点半径与弯折线之夹角正切面弯折角
正切面侧面宽度
刃口厚度
刃部宽度
刀身长度尺寸
孔中心到刀背距离
孔中心到边缘距离
刀柄固定孔中心距
回转中心至刀座顶部距离
刀座长度
刀座孔至刀座顶部距离
刀座厚度
刀座内腔宽度
刀座宽度
刀座内腔长度
六角对边宽度
六角对角宽度
旋耕机械使用的刀(也可称作弯刀)根据其功能分为旋耕刀和灭刀;根据其固定型式分为刀座式和刀盘式;根据其弯向分为左弯刀和右弯刀。4.1.1刀座式旋耕刀的型式
刀座式旋耕刀的型式根据使用要求分为I型、Ⅱ型和Ⅲ型三种;根据其刀柄的宽度又可分为T型(宽型)和S型(窄型)。
I型:主要用于水旱田耕作。刀辊回转半径R有225mm、245mm、260mm三种(见图8和表6)。Ⅱ型:主要用于水田绿肥、稻茬、麦茬较多的田地作业。刀辊回转半径R有195mm、210mm、225mm、245mm、260mm五种(见图8和表6)。Ⅲ型:主要用于浅耕作业。刀辊回转半径R有150mm、175mm两种(见图8和表6)。4.1.2刀盘式旋耕刀的型式
刀盘式旋耕刀根据使用要求分为I型和Ⅱ型两种。I型:适用于一般水旱田耕作,型式见图2。Ⅱ型:适用于比阻较大的旱田耕作,型式见图2。4.1.3灭茬刀的型式
灭茬刀的型式根据使用要求分为I型、Ⅱ型和Ⅱ型三种。I型:主要用于浅耕灭茬作业,型式见图3。2
Ⅱ型:主要用于浅耕灭作业,型式见图4。Ⅲ型:也称作甩刀,主要用于灭茬作业,型式见图5。4.1.4刀座的型式
根据制造工艺分为精密铸造刀座和焊合刀座(见图6、图7)。4.2型号表示方法
4.2.1旋耕刀的型号表示方法
弯向:左弯旋耕刀(右弯省略不注)主要参数:刀辑回转半径,mm
GB/T5669—2008
特征代号:按刀柄宽度分为S型和T型分类二:按使用要求分为I型、ⅡI型和Ⅱ型分类一:按刀柄固定型式,刀盘式注\P”,刀座式省略不注标记示例:
a)刀辊回转半径为225mm的刀座式Ⅱ型窄刀柄左弯旋耕刀:ⅡS225左。b)刀辊半径为260mm的刀盘式Ⅱ型右弯旋耕刀:PⅡ260。4.2.2灭茬刀的型号表示方法
弯向:左弯灭茬刀(右弯省略不注)主要参数:刀身长度尺寸,mm
分类二:按使用要求分为I型、Ⅱ型和ⅡⅢ型分类一:M表示灭茬刀
标记示例:回转半径为215mm的左弯I型灭茬刀,MI215左。4.3刀柄尺寸和刀座尺寸
4.3.1刀座式旋耕刀刀柄尺寸见图1和表2。图1刀座式旋耕刀刀柄尺寸
GB/T5669—2008
刀柄类型
表2刀座式旋耕刀刀柄尺寸
刀盘式旋耕刀刀柄尺寸见图2和表3。D
图2刀盘式旋耕刀尺寸
表3刀盘式旋耕刀刀柄尺寸
刀盘式旋耕刀型式
4.3.3'MI型、MⅡ型灭茬刀刀柄尺寸见图3、图4和表4。B
图3MI型灭茬刀尺寸
70±2-
图4MⅡ型灭茬刀尺寸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灭茬刀型式
表4MI型、MⅡ型灭茬刀刀柄尺寸尺
MⅢ型灭茬刀(甩刀)的刀柄尺寸见图5和表5。F
图5MⅢ型灭茬刀
表5MⅢ型灭茬刀刀柄尺寸
灭茬力型式
MⅢ型
5刀座的尺寸见图6、图7和表6。(M)
R(刀轴管率径)
图6精密铸造刀座
GB/T5669-—2008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GB/T5669—2008
刀轴管半径
所配旋耕刀
刀柄类型
67;645
图7焊合刀座
刀座的尺寸
精密铸造
a刀管轴直径不大于55mm
b刀管轴直径为70mm时选取 67,刀管轴直径为76mm时选取64。4.4刀身尺寸
4.4.1刀座式旋耕刀刀身尺寸见图8和表7,也可自行设计,图8刀座式旋耕刀刀身尺寸
单位为竞米
刀型号
01260-
ⅢS175
ⅢT175
175_°
218±2
228±2
236±2
185±2
192±2
218±2
225±2
表7刀座式旋耕刀刀身尺寸
刀身尺
35~45
45~~55
233±245~55
146±2
25~35
168±2
注:侧切刃曲线推荐采用公式:R。=R。十Ko。。4.4.2
刀盘式旋耕刀刀身尺寸(见图2)自行设计。3灭茬刀刀身尺寸(见图3和图4)自行设计。4.4.3
4.4.4甩刀刀身尺寸(见图5)自行设计。5技术要求
5.1主要质量指标
刀的质量指标应符合表8的规定。a
42~52°
35°~45
3质量指标
刀柄硬度
刀身硬度
金相组织
单边脱碳层厚度/mm
刀座式旋耕刀
38 HRC~45 HRC
48HRC~54HRC
回火屈氏体
回火马氏体
刀盘式旋耕刀
GB/T5669-2008
单位为毫米
MI型、MⅡ型灭刀
38HRC~45HRC
48HRC~54HRC
回火屈氏体
回火马氏体
38HRC~45HRC
48 HRC~54 HRC
回火属氏体
回火马氏体
GB/T5669—2008
弯刀回转半径偏差/mm
刀身长度尺寸偏差/mm
工作幅宽偏差/mm
刀柄厚度/mm
刀柄厚度偏差/mm
刀柄宽度/mm
刀柄固定孔对称度/mm
刀柄固定孔孔径/mm
R≥195
刀柄固定孔中心距偏差/mm
正切面弯折角偏差/(\)
刃口宽度/mm
刃口宽度偏差/mm
刃口厚度/mm
刃口线质量
防锈措施
单刀功率消耗/kW
表面质盘
表8续)
刀座式旋耕刀
刃口线应光滑
进行防锈处理
≤样刀功率消耗
刀盘式旋耕刀
MI型、MI型灭茬刀
刃口线应光滑
进行防锈处理
刀表面不应有裂纹
刃口线应光滑
进行防锈处理
刀应用GB/T699-1999中规定的65Mn和GB/T1222—2007中规定的60Si2Mn钢或其他品5.2.1
质相当的材料制造。
5.2.2焊合刀座应用GB/T1591一1994中规定的16Mn,或其他品质相当的材料制造。5.3刀的制造方法及热处理
5.3.1刀应经锻压成形。
5.3.2刀的刀身部分热处理硬度为48HRC~54HRC;刀柄部分硬度为38HRC~45HRC。刀的刀身部分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刀柄部分为回火届氏体。5.3.3
MⅢ型灭茬刀即甩刀也可采用合金焊条堆焊工艺,其刀柄和刀身部分硬度均为38HRC~5.3.4
45HRC。沿两侧刃部进行堆焊,堆焊部位硬度不小于55HRC。5.4外观质量
1刀表面质量不得有裂纹等影响使用的缺陷。5.4.1.1
刀两平面应平整,刃口线应圆滑。5.4.1.3刀应进行涂漆或其他防锈处理。5.4.2刀座
5.4.2.1精密铸造刀座不应有粘砂、砂眼和飞边等缺陷焊合刀座焊缝应平整、牢固,不应有未焊透、漏焊和夹渣等缺陷。5.4.2.2
刀座应涂防锈漆。
试验方法
刀的试验方法见表9。
表9试验方法
刀柄硬度
刀身硬度
堆焊硬度
金相组织
单边脱碳层厚度
弯刀回转半径偏差
工作幅宽偏差
刀柄厚度和刀柄厚度偏差
刀柄宽度和刀柄固定孔对称度
刀柄固定孔孔径
刀柄固定孔中心距偏差
正切面弯折角偏差
刃口宽度和刃口宽度偏差
刃口厚度和刃口厚度偏差
刀身长度尺寸
刃口线质量
防锈措施
表面质量
单刀功率消耗
检验规则
检测方法
按GB/T230.1—2004的规定测定
按GB/T230.1—2004的规定测定
按GB/T2654—2008的规定测定
采用金相试验法测定
按GB/T224—1987的规定测定
采用综合夹具和游标卡尺测量
采用综合夹具和高度游标卡尺测量采用专用检具或游标卡尺测量
采用专用检具或游标卡尺测量
采用专用检具或游标卡尺测盘
采用专用检具或游标卡尺测量
采用综合夹具和万能角度尺测盘采用游标卡尺测量bZxz.net
采用游标卡尺测量
采用游标卡尺测量
GB/T5669-2008
在功耗试验台上进行,被试验刀与对比样刀在同等条件下测定。实验条件为:土壤绝对含水率≤24%,土壤坚实度≥0.4MPa,土槽前进速度(0.2~0.5)m/s,刀辑转速(160~250)r/min,耕深(8~14)cm7.1每批刀应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合格证方能出厂7.2订货单位抽验产品质量时,按合同规定进行。合同中无规定时,抽样方案应按GB/T2828.1-2003规定进行,接收质量限和批量由供货方和订货方协商确定。7.3检验项目
被检项目凡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称为不合格。7.3.2
按被检项目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分为A类、B类和C类。项目不合格分类见表10。单刀功率消耗、金相组织和单边脱碳层厚度考核数为2把(左、右弯刀各1把)。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669—2008
代替GB/T5669—1995
旋耕机械
刀和刀座
Rotary tiller-Rotary blades and blade holders2008-06-0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
2009-01-01实施
本标准是对GB/T5669-1995《旋耕机械刀和刀座》的修订。本标准与GB/T5669—1995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GB/T5669—2008
-将原附录A“旋耕刀符号的说明(参考件)”调整为第3章,并增加了刀座的相应内容;-增加了灭茬刀(甩刀);
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刀的质量指标;增加了第6章试验方法内容;
将验收规则改为检验规则,并规定了抽样、检验项目、判定规则;-将第8章标题“标志与包装”改为“使用说明书、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5669--1995。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昌县农机刀具厂、天津市津旋农机具有限公司、江苏飞达尔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栋、朱继平、彭卓敏、丁艳、夏敏、陈德兴、高荣成、付桂英。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669—1985、GB/T5669—1995。I
1范围
旋耕机械
刀和刀座
GB/T 5669-2008
本标准规定了旋耕机械刀和刀座的型式和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旋耕机械和旋耕联合作业机械中使用的刀和刀座。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4-1987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230.1一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222—2007
弹簧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19941
GB/T2654-2008焊接接头及堆焊金属硬度试验方法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03,ISO2859-1:1999,IDT)3符号及名称表示
刀和刀座的符号及名称见表1。
表1符号及名称
刀柄宽度
刀柄厚度
回转中心到刀柄孔中心的距离
孔中心(两孔中心连线)到刀柄项部的距离刀辊回转半径
侧切刃起始半径
侧切刃上任意点的半径
侧切刃包角
侧切刃终点半径
工作幅宽
正切面端面刀高
正切面顶部宽度
GB/T5669—2008
型式和尺寸
4.1型式
表1 (续)
正切面弯折半径
侧切刃终点半径与弯折线之夹角正切面弯折角
正切面侧面宽度
刃口厚度
刃部宽度
刀身长度尺寸
孔中心到刀背距离
孔中心到边缘距离
刀柄固定孔中心距
回转中心至刀座顶部距离
刀座长度
刀座孔至刀座顶部距离
刀座厚度
刀座内腔宽度
刀座宽度
刀座内腔长度
六角对边宽度
六角对角宽度
旋耕机械使用的刀(也可称作弯刀)根据其功能分为旋耕刀和灭刀;根据其固定型式分为刀座式和刀盘式;根据其弯向分为左弯刀和右弯刀。4.1.1刀座式旋耕刀的型式
刀座式旋耕刀的型式根据使用要求分为I型、Ⅱ型和Ⅲ型三种;根据其刀柄的宽度又可分为T型(宽型)和S型(窄型)。
I型:主要用于水旱田耕作。刀辊回转半径R有225mm、245mm、260mm三种(见图8和表6)。Ⅱ型:主要用于水田绿肥、稻茬、麦茬较多的田地作业。刀辊回转半径R有195mm、210mm、225mm、245mm、260mm五种(见图8和表6)。Ⅲ型:主要用于浅耕作业。刀辊回转半径R有150mm、175mm两种(见图8和表6)。4.1.2刀盘式旋耕刀的型式
刀盘式旋耕刀根据使用要求分为I型和Ⅱ型两种。I型:适用于一般水旱田耕作,型式见图2。Ⅱ型:适用于比阻较大的旱田耕作,型式见图2。4.1.3灭茬刀的型式
灭茬刀的型式根据使用要求分为I型、Ⅱ型和Ⅱ型三种。I型:主要用于浅耕灭茬作业,型式见图3。2
Ⅱ型:主要用于浅耕灭作业,型式见图4。Ⅲ型:也称作甩刀,主要用于灭茬作业,型式见图5。4.1.4刀座的型式
根据制造工艺分为精密铸造刀座和焊合刀座(见图6、图7)。4.2型号表示方法
4.2.1旋耕刀的型号表示方法
弯向:左弯旋耕刀(右弯省略不注)主要参数:刀辑回转半径,mm
GB/T5669—2008
特征代号:按刀柄宽度分为S型和T型分类二:按使用要求分为I型、ⅡI型和Ⅱ型分类一:按刀柄固定型式,刀盘式注\P”,刀座式省略不注标记示例:
a)刀辊回转半径为225mm的刀座式Ⅱ型窄刀柄左弯旋耕刀:ⅡS225左。b)刀辊半径为260mm的刀盘式Ⅱ型右弯旋耕刀:PⅡ260。4.2.2灭茬刀的型号表示方法
弯向:左弯灭茬刀(右弯省略不注)主要参数:刀身长度尺寸,mm
分类二:按使用要求分为I型、Ⅱ型和ⅡⅢ型分类一:M表示灭茬刀
标记示例:回转半径为215mm的左弯I型灭茬刀,MI215左。4.3刀柄尺寸和刀座尺寸
4.3.1刀座式旋耕刀刀柄尺寸见图1和表2。图1刀座式旋耕刀刀柄尺寸
GB/T5669—2008
刀柄类型
表2刀座式旋耕刀刀柄尺寸
刀盘式旋耕刀刀柄尺寸见图2和表3。D
图2刀盘式旋耕刀尺寸
表3刀盘式旋耕刀刀柄尺寸
刀盘式旋耕刀型式
4.3.3'MI型、MⅡ型灭茬刀刀柄尺寸见图3、图4和表4。B
图3MI型灭茬刀尺寸
70±2-
图4MⅡ型灭茬刀尺寸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灭茬刀型式
表4MI型、MⅡ型灭茬刀刀柄尺寸尺
MⅢ型灭茬刀(甩刀)的刀柄尺寸见图5和表5。F
图5MⅢ型灭茬刀
表5MⅢ型灭茬刀刀柄尺寸
灭茬力型式
MⅢ型
5刀座的尺寸见图6、图7和表6。(M)
R(刀轴管率径)
图6精密铸造刀座
GB/T5669-—2008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GB/T5669—2008
刀轴管半径
所配旋耕刀
刀柄类型
67;645
图7焊合刀座
刀座的尺寸
精密铸造
a刀管轴直径不大于55mm
b刀管轴直径为70mm时选取 67,刀管轴直径为76mm时选取64。4.4刀身尺寸
4.4.1刀座式旋耕刀刀身尺寸见图8和表7,也可自行设计,图8刀座式旋耕刀刀身尺寸
单位为竞米
刀型号
01260-
ⅢS175
ⅢT175
175_°
218±2
228±2
236±2
185±2
192±2
218±2
225±2
表7刀座式旋耕刀刀身尺寸
刀身尺
35~45
45~~55
233±245~55
146±2
25~35
168±2
注:侧切刃曲线推荐采用公式:R。=R。十Ko。。4.4.2
刀盘式旋耕刀刀身尺寸(见图2)自行设计。3灭茬刀刀身尺寸(见图3和图4)自行设计。4.4.3
4.4.4甩刀刀身尺寸(见图5)自行设计。5技术要求
5.1主要质量指标
刀的质量指标应符合表8的规定。a
42~52°
35°~45
3质量指标
刀柄硬度
刀身硬度
金相组织
单边脱碳层厚度/mm
刀座式旋耕刀
38 HRC~45 HRC
48HRC~54HRC
回火屈氏体
回火马氏体
刀盘式旋耕刀
GB/T5669-2008
单位为毫米
MI型、MⅡ型灭刀
38HRC~45HRC
48HRC~54HRC
回火屈氏体
回火马氏体
38HRC~45HRC
48 HRC~54 HRC
回火属氏体
回火马氏体
GB/T5669—2008
弯刀回转半径偏差/mm
刀身长度尺寸偏差/mm
工作幅宽偏差/mm
刀柄厚度/mm
刀柄厚度偏差/mm
刀柄宽度/mm
刀柄固定孔对称度/mm
刀柄固定孔孔径/mm
R≥195
刀柄固定孔中心距偏差/mm
正切面弯折角偏差/(\)
刃口宽度/mm
刃口宽度偏差/mm
刃口厚度/mm
刃口线质量
防锈措施
单刀功率消耗/kW
表面质盘
表8续)
刀座式旋耕刀
刃口线应光滑
进行防锈处理
≤样刀功率消耗
刀盘式旋耕刀
MI型、MI型灭茬刀
刃口线应光滑
进行防锈处理
刀表面不应有裂纹
刃口线应光滑
进行防锈处理
刀应用GB/T699-1999中规定的65Mn和GB/T1222—2007中规定的60Si2Mn钢或其他品5.2.1
质相当的材料制造。
5.2.2焊合刀座应用GB/T1591一1994中规定的16Mn,或其他品质相当的材料制造。5.3刀的制造方法及热处理
5.3.1刀应经锻压成形。
5.3.2刀的刀身部分热处理硬度为48HRC~54HRC;刀柄部分硬度为38HRC~45HRC。刀的刀身部分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刀柄部分为回火届氏体。5.3.3
MⅢ型灭茬刀即甩刀也可采用合金焊条堆焊工艺,其刀柄和刀身部分硬度均为38HRC~5.3.4
45HRC。沿两侧刃部进行堆焊,堆焊部位硬度不小于55HRC。5.4外观质量
1刀表面质量不得有裂纹等影响使用的缺陷。5.4.1.1
刀两平面应平整,刃口线应圆滑。5.4.1.3刀应进行涂漆或其他防锈处理。5.4.2刀座
5.4.2.1精密铸造刀座不应有粘砂、砂眼和飞边等缺陷焊合刀座焊缝应平整、牢固,不应有未焊透、漏焊和夹渣等缺陷。5.4.2.2
刀座应涂防锈漆。
试验方法
刀的试验方法见表9。
表9试验方法
刀柄硬度
刀身硬度
堆焊硬度
金相组织
单边脱碳层厚度
弯刀回转半径偏差
工作幅宽偏差
刀柄厚度和刀柄厚度偏差
刀柄宽度和刀柄固定孔对称度
刀柄固定孔孔径
刀柄固定孔中心距偏差
正切面弯折角偏差
刃口宽度和刃口宽度偏差
刃口厚度和刃口厚度偏差
刀身长度尺寸
刃口线质量
防锈措施
表面质量
单刀功率消耗
检验规则
检测方法
按GB/T230.1—2004的规定测定
按GB/T230.1—2004的规定测定
按GB/T2654—2008的规定测定
采用金相试验法测定
按GB/T224—1987的规定测定
采用综合夹具和游标卡尺测量
采用综合夹具和高度游标卡尺测量采用专用检具或游标卡尺测量
采用专用检具或游标卡尺测量
采用专用检具或游标卡尺测盘
采用专用检具或游标卡尺测量
采用综合夹具和万能角度尺测盘采用游标卡尺测量bZxz.net
采用游标卡尺测量
采用游标卡尺测量
GB/T5669-2008
在功耗试验台上进行,被试验刀与对比样刀在同等条件下测定。实验条件为:土壤绝对含水率≤24%,土壤坚实度≥0.4MPa,土槽前进速度(0.2~0.5)m/s,刀辑转速(160~250)r/min,耕深(8~14)cm7.1每批刀应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合格证方能出厂7.2订货单位抽验产品质量时,按合同规定进行。合同中无规定时,抽样方案应按GB/T2828.1-2003规定进行,接收质量限和批量由供货方和订货方协商确定。7.3检验项目
被检项目凡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称为不合格。7.3.2
按被检项目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分为A类、B类和C类。项目不合格分类见表10。单刀功率消耗、金相组织和单边脱碳层厚度考核数为2把(左、右弯刀各1把)。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40180—2021 婴童浮力泳装
- GBZ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 GB/T5009.21-2003 粮、油、菜中甲萘威残留量的测定
- GB/T15146.6-2009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第6部分:硼硅酸盐玻璃拉希环及其应用准则
- GB/T6151-2016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试验通则
- GB/T4504-1998 轿车无内胎轮胎脱圈阻力试验方法
- GB/T40826—2021 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试验方法图板电子扫描仪法
- GB/T21956.4-2009 农林窄轮距轮式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试验方法和验收条件 第4部分:后置式动态试验方法
- GB/T50328-2001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 GB/T5009.93-2003 食品中硒的测定
- GB/T5009.128-2003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
- GB/T5009.41-2003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63-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67-20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