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1302-2007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国家标准(GB)】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08:12:04
- GB/T21302-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T 21302-2007
标准名称: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12-05 -
实施日期:
2008-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51.71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由不同材料用不同复合方法制成的包装用复合膜、袋的术语、定义、符号、缩略语、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和非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不适用于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GB/T 21302-2007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GB/T21302-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 83.14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302—2007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General rules of laminated films and pouches for packaging2007-12-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9-01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B/T21302—2007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上海人民塑料印刷厂、上海紫江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无锡国泰彩印有限公司、江苏彩华包装集团公司、连云港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世明、顾红庆、蔡明玉、高学文、阴其倩、文秀松、张烈银、田国红。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1范围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GB/T21302—2007
本标准规定了由不同材料用不同复合方法制成的包装用复合膜、袋的术语、定义、符号、缩略语、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和非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不适用于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ISO780:1997)GB/T1037—1988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neqASTME96:1980)GB/T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neqISO2556:1974)GB/T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IEC60093:1980,IDT)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ISO527-3:1995,IDT)
GB/T2410—1980
GB/T29181998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cqVASTMD1003:1977)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GB/T5009.60一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119-2003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T6672-—2001
GB/T6673—2001
GB/T7707-—1987
GB/T 8808--1988
GB/T8809-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idtISO4593:1993)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idtISO4592:1992)凹版装潢印刷品(neqISO5737:1983)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ncqDIN53357:1982)塑料薄膜抗摆锤冲击试验方法(neqASTMD3420:1984)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10006--1988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idtISO8295:1986)3商品条码(ISO/IEC15420:2000,NEQ)GB12904—2003
GB/T14257—2002商品条码符号位置GB/T14258—2003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ISO/EC15416:2000,MOD)
GB/T17497—1998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ISO/1EC15416:2000,NEQ)GB/T183482001
QB/T1130—1991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
QB/T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1
GB/T21302—2007
3.1术语、定义和符号
材料material
这里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树脂、塑料薄膜、涂层薄膜、纸张、铝箔等。3.1.2
lamination method
复合方法
于法复合、湿法复合、挤出复合和共挤出复合等3.1.3
复合膜Jaminatedfilms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
包装袋pouch
由膜以热封方法制得的,具有纵向封焊和底部封焊并在充填了内容物后,以热封方法将其顶部密封的袋。
千法复合drylamination
被复合材料间所用粘合剂层压成型时已不含挥发物质(如溶剂等)的复合膜制造方法。符号“/dr,”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干法复合,如:BOPP/dr.LDPE。符号\/sf.”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无溶剂复合,如:BOPA/sI.LDPE。3.1.6
湿法复合wetlamination
被复合材料间所用粘合剂层压成型时含有挥发物质的复合膜制造方法。符号“/wt.”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湿法复合,如:PAPER/wt.AL。3.1.7
挤出复合extrusionlamination
用挤出机挤出粘合树脂将被复合的材料层压成型的复合膜制造方法。符号“/ex.”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挤出复合,如:BOPP/ex.LDPE3.1.8
共挤复合
coextru-lamination
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挤出机挤出不同或相同材料并经多层模头共挤成型的复合膜制造方法。符号“/co.”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共挤复合,如:PP/co.EVA/co.LDPE。3.2缩略语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AL铝箔
BOPA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
BOPET双向拉伸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
CPE流延聚乙烯
流延聚丙烯
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高密度聚乙烯
LDPE低密度聚乙烯
MBS(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DPE中密度聚乙烯
PA聚酰胺
PAPER纸
PC聚碳酸酯
PE聚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O聚烯烃
聚丙烯
纤维素(赛璐、玻璃纸)
聚乙烯醇
PVC聚氯乙烯
聚偏氣艺烯
非增塑聚氯乙烯
VMBOPP
真空镀铝双向拉伸聚丙烯
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
真空镀铝聚酯
不在上述之列的材料应遵从规范的材料名称和英文缩写。4分类
4.1按结构分类
产品按材料结构分为4类,见表1。表1结构分类
纸、塑料
塑料、塑料
纸、塑料、铝箔
塑料、铝箱
4.2按形状分类
GB/T21302-—2007
PAPER(PT)/exPO(改性PO)、PAPER(PT)/dr.PO(改性PO)、PAPER/sf.PO(改性PO)
BOPET(BOPA、BOPP)/ex,PO(改性PO)、BOPET(BOPA、BOPP)/dr.PO(改性PO).PE/co.PA/co.PE、BOPET(BOPA,BOPP)/dr.VMPET(VMBOPP)/dr.PO(改性PO)、BOPA(BOPP)/sf.PO(改性PO)PAPER(PT)/ex.AL/dr.PO(改性PO)、PAPER/ex.AL/sf.PO(改性PO)BOPET(BOPA、BOPP)/dr:AL/ex.PO(改性PO)、BOPA/sf.AL/ex,PO(改性PO)
产品按形状分为平膜、卷膜和袋。膜的断面形状分为单膜(含对折)和管膜(含折边)两种。袋的形状分为一般袋(如:边封袋、枕形袋等)和特殊袋(如:立体袋、异形袋等)。4.3按用途分类
产品按用途分为食品包装和非食品包装。GB/T21302-2007
5要求
5.1外观质量
膜、袋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项
热封部位
划伤、烫伤、穿孔、异味
粘连、异物、分层、脏污
膜卷松紧
膜卷暴筋
膜卷端面不平整度
膜每卷接头数
5.2印刷质量
5.2.1凹版印刷
表2外观质量
允许有轻微的间断折皱,但不得多于产品表面积的5%不明显
无虚封、平整、无明显气泡
不允许
搬动时不出现膜间滑动
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轻微暴筋
不大于3mm
两层的复合膜长<500m时不多于1个、≥500m时不多于2个。三层以上的复合膜长≥800m时不多于3个。接头应对准图案,接头处应牢固并有明显标记凹版印刷质量应符合GB/T77071987的规定。5.2.2柔性版印刷
柔性版印刷质量应符合GB/T17497~-1998的规定。5.2.3条码印刷
条码印刷应符合GB12904—2003和GB/T14257—2002的规定。5.3规格
5.3.1平膜尺寸偏差
平膜的长度尺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宽度尺寸偏差为土2mm,平均厚度偏差为士10%。5.3.2卷膜尺寸偏差
宽度偏差为士2mm,厚度偏差为士10%。卷膜以长度山厂时,其长度不应出现负偏差;以质量出厂时,其质量不应出现负偏差。5.3.3卷膜筒芯尺寸及偏差
内径为$76+mm或$152+mm,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5.3.4袋的尺寸偏差
袋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袋的尺寸偏差
袋的长度/mm
100~400
长度偏差/mm
注:袋的平均厚度偏差为士10%。4
宽度偏差/mm
封口宽度偏差/%
封口与袋边距离/mm
5.4物理机械性能
5.4.1拉断力
拉断力等级划分见表4。
拉断力/(N/15mm)
5.4.2断裂伸长率
断裂仲长率等级划分见表5。
断裂伸长率/%
5.4.3直角撕裂性能
>1 000
直角撕裂性能等级划分见表6。
直角撕裂力/N
5.4.4热合强度
热合强度等级划分见表7。
热合强度/(N/15mm)
5.4.5剥离力
剥离力等级划分见表8。
剥高力/(N/15mm)
穿刺强度
穿刺强度等级划分见表9。
穿刺强度/N
5.4.7抗摆锤冲击能
表4拉断力等级划分
100~50
断裂伸长率等级划分
1000~500
<500~100
直角撕裂性能等级划分
表7热合强度等级划分
<30~15
表8剥离力等级划分
穿刺强度等级划分
抗摆锤冲击能等级划分见表10。表10
抗摆锤冲击能汀
5.4.8透水蒸气性
水蒸气透过量等级划分见表11。3级
<20~10
抗摆锤冲击能等级划分
<100~10
GB/T21302—2007
GB/T21302—2007
水蒸气透过量/Lg/(m2·24h)]5.4.9氧气透过性
氧气透过量等级划分见表12。
水蒸气透过量等级划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氧气透过量等级划分
氧气透过量/[cm*/(m2·24h?0.1MPa)]5.4.10耐热性
耐热性等级划分见表13。
耐热性/℃
袋的耐压性能
袋的耐压性能见表14。
袋与内装物总质量/g
31~100
101400
5.4.12袋的跌落性能
袋的跌落性能见表15。
袋与内装物总质量/g
101~400
5.4.13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等级划分见表16。
摩擦系数
5.4.14表面电阻系数
表面电阻系数等级划分见表17
>5~150
耐热性等级划分
125~110
>20~100
>150~500
>500~1800
<110~100
表14袋的耐压性能
负荷/N
三边封袋
袋的跌落性能
跌落高度/mm
表16摩擦系数
其他袋
<100~80
无渗漏、不破裂
不破裂
>0.4~0.8
表面电阻系数/(α·cm2)
5.4.15耐高温介质性
普通级
≥1012
表17表面电阻系数
抗静电级
<1012~10%
导电级
≤10%~10%
GB/T21302—2007
高导电级
<10°~10-3
经耐高温介质性试验后,应无分层、破损,袋内、外无明显变形,剥离力、拉断力、断裂伸长率和热合强度下降率应≤30%。
5.4.16透明性
塑料与塑料复合膜、袋的透明性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5.4.17卫生性能
食品包装和有卫生要求的非食品包装复合膜、袋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B9683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6试验方法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B/T2918-1998规定的标准环境和正常差范围进行,空气温度(23士2)C,相对湿度(50士10)%状态调节时间不小于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6.2外观质量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并用精度不低于0.5mm的量具测量。6.3印刷质量
6.3.1凹版印刷质量
应按照GB/T7707—1987的规定进行。6.3.2柔性版印刷质量
应按照GB/T17497--1998的规定进行。6.3.3条码印刷质量
商品条码按照GB/T18348—2001进行检验,其他一维条码按照GB/T14258—2003进行检验。6.4尺寸偏差
6.4.1膜、袋的长度和宽度偏差按GB/T6673—2001的规定进行。6.4.2膜、袋的厚度偏差按GB/T6672-2001的规定进行。6.4.3袋的热封宽度用精度不低于0.5mm的量具测量。6.4.4封口与袋边的距离用精度不低于0.5mm的量具测量。6.5物理机械性能
6.5.1拉断力、断裂伸长率
按GB/T1040.3一2006的规定进行。采用长条试样,长度为≥150mm,宽度为15mm,标距为(100士1)mm,试样拉伸速度(空载)为(250士25)mm/min。6.5.2直角撕裂性能
按QB/T1130—1991的规定进行。6.5.3热合强度
按QB/T2358一1998的规定进行。热封的方法、条件由供需双方商定。6.5.4剥离力
按GB/T8808—1988的规定进行。6.5.5穿刺强度
将直径为100mm的试片安装在样膜固定夹环上,然后用直径为1.0mm,球形顶端半径为0.5mm7
GB/T21302—2007
的钢针,以(50士5)mm/min的速度去顶刺,读取钢针穿透试片的最大负荷。测试片数5个以上,取其算术平均值。穿刺强度试验装置见图1。M12>
十字头
a)试验装置
6.5.6抗摆锤冲击能
安装台
负载传感器
连接头
穿刺针
样膜圖定环
支承合
b)钢针固定装置
图1穿刺强度试验装置
按GB/T8809—1988的规定进行。6.5.7透水蒸气性
c)样膜固定环
单位为毫米
按GB/T1037—1988的规定进行。试验条件为温度(38士0.6)℃,相对湿度(90士2)%,试验时将热封面朝向湿度低的一侧。
6.5.8氧气透过性
按GB/T1038一2000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将热封面朝向氧气低压侧。6.5.9耐热性
将膜热封制成小袋,充人水后密封好,放入带反压装置的高压灭菌锅中,按表13等级划分规定的条件放置30min,然后冷却至40℃左右时取出,检查小袋有无明显变形、层间剥离、热封部位的剥离等异常现象。6.5.10袋的耐压性能
6.5.10.1袋的耐压试验装置见图2。1-
一码;
上加压板;
一试验袋;
4托板。
图2耐压试验装置
6.5.10.2试验步骤如下:
a)袋内充约二分之一容量的水,并封口,样品为5个。b)试验时将试样逐个放在上,下板之间。试验中上、下板应保持水平、不变形,与袋的接触面应光滑,上,下板的面积应大于试验袋。按表14规定加码,保持1min(负荷为上加压板与磁8
码质量之和),目视袋是否破裂或渗漏。6.5.11袋的跌落性能
GB/T21302—2007
试验面为光滑、坚硬的水平面(如水泥地面)。袋内填充实际内容物或约二分之一容量的水,试样数量为5个。按表15的规定将袋由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自由落下一次,目视是否破裂。6.5.12摩擦系数
按GB/T10006—1988的规定进行。6.5.13表面电阻系数
按GB/T1410-2006的规定进行。
6.5.14耐高温介质性
在包装袋内分别装入4%乙酸(HAc)、1%硫化钠(NazS)、5%氯化钠(NaCI)水溶液及精制植物油然后进行排气封口,在带反压冷却装置的高压灭菌锅中经121C、40min高温加压处理,并在压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冷却至40℃以下取出,开袋后逐个检验外观,试验袋每组至少5个。将以上试验袋每组任取2个,裁取长度150mm,宽度为15mm的长条形试样5个,测定其平均拉断力、伸长率、剥离力和热合强度。然后按式(1)计算以上各检测项目的下降率,以百分率表示,精确到个位数。
R=4B×100%
式中:
R-被检测项目的下降率,%;
A——耐高温介质试验前被检测项目的平均值;B经耐高温介质试验后被检测项目的平均值。6.5.15透明性
按GB/T2410-1988的规定进行。
6.5.16卫生性能
·(1)
按GB/T5009.60-—2003的规定进行,其中二氮基甲苯的检测按GB/T5009.119--2003的规定进行。
7检验规则
7.1食品包装复合膜和袋应测5.1外观质量、5.3规格、5.4.1拉断力、5.4.4热合强度、5.4.5剥离力、5.4.17卫生性能六项,其余各项由供需双方商定7.2非食品包装复合膜和袋应测5.1外观质量、5.3规格、5.4.1拉断力、5.4.4热合强度、5.4.5剥离力五项,其余各项由供需双方商定。7.3检验规则的其余内容由具体产品标准的规定执行。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产品的每件包装内、外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并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生产日期、检验员代号、生产厂厂名、厂址、执行标准号等。8.2包装
膜、袋一般采用纸箱内衬牛皮纸或薄膜进行包装,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8.3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碰撞或接触锐利的物体,轻装轻卸,同时避免日晒雨淋,保证包装完好及产品不受污染。其标志方法按照GB/T191规定进行。9
GB/T21302-2007
8.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照射,距热源不小于1m,堆放合理。产品保质期自生产之月起一年。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302—2007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General rules of laminated films and pouches for packaging2007-12-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9-01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B/T21302—2007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上海人民塑料印刷厂、上海紫江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无锡国泰彩印有限公司、江苏彩华包装集团公司、连云港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世明、顾红庆、蔡明玉、高学文、阴其倩、文秀松、张烈银、田国红。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1范围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GB/T21302—2007
本标准规定了由不同材料用不同复合方法制成的包装用复合膜、袋的术语、定义、符号、缩略语、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和非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不适用于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ISO780:1997)GB/T1037—1988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neqASTME96:1980)GB/T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neqISO2556:1974)GB/T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IEC60093:1980,IDT)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ISO527-3:1995,IDT)
GB/T2410—1980
GB/T29181998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cqVASTMD1003:1977)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GB/T5009.60一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119-2003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T6672-—2001
GB/T6673—2001
GB/T7707-—1987
GB/T 8808--1988
GB/T8809-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idtISO4593:1993)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idtISO4592:1992)凹版装潢印刷品(neqISO5737:1983)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ncqDIN53357:1982)塑料薄膜抗摆锤冲击试验方法(neqASTMD3420:1984)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10006--1988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idtISO8295:1986)3商品条码(ISO/IEC15420:2000,NEQ)GB12904—2003
GB/T14257—2002商品条码符号位置GB/T14258—2003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ISO/EC15416:2000,MOD)
GB/T17497—1998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ISO/1EC15416:2000,NEQ)GB/T183482001
QB/T1130—1991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
QB/T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1
GB/T21302—2007
3.1术语、定义和符号
材料material
这里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树脂、塑料薄膜、涂层薄膜、纸张、铝箔等。3.1.2
lamination method
复合方法
于法复合、湿法复合、挤出复合和共挤出复合等3.1.3
复合膜Jaminatedfilms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
包装袋pouch
由膜以热封方法制得的,具有纵向封焊和底部封焊并在充填了内容物后,以热封方法将其顶部密封的袋。
千法复合drylamination
被复合材料间所用粘合剂层压成型时已不含挥发物质(如溶剂等)的复合膜制造方法。符号“/dr,”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干法复合,如:BOPP/dr.LDPE。符号\/sf.”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无溶剂复合,如:BOPA/sI.LDPE。3.1.6
湿法复合wetlamination
被复合材料间所用粘合剂层压成型时含有挥发物质的复合膜制造方法。符号“/wt.”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湿法复合,如:PAPER/wt.AL。3.1.7
挤出复合extrusionlamination
用挤出机挤出粘合树脂将被复合的材料层压成型的复合膜制造方法。符号“/ex.”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挤出复合,如:BOPP/ex.LDPE3.1.8
共挤复合
coextru-lamination
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挤出机挤出不同或相同材料并经多层模头共挤成型的复合膜制造方法。符号“/co.”置于两种材料名称的英文缩写之间,表示共挤复合,如:PP/co.EVA/co.LDPE。3.2缩略语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AL铝箔
BOPA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
BOPET双向拉伸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
CPE流延聚乙烯
流延聚丙烯
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高密度聚乙烯
LDPE低密度聚乙烯
MBS(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DPE中密度聚乙烯
PA聚酰胺
PAPER纸
PC聚碳酸酯
PE聚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O聚烯烃
聚丙烯
纤维素(赛璐、玻璃纸)
聚乙烯醇
PVC聚氯乙烯
聚偏氣艺烯
非增塑聚氯乙烯
VMBOPP
真空镀铝双向拉伸聚丙烯
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
真空镀铝聚酯
不在上述之列的材料应遵从规范的材料名称和英文缩写。4分类
4.1按结构分类
产品按材料结构分为4类,见表1。表1结构分类
纸、塑料
塑料、塑料
纸、塑料、铝箔
塑料、铝箱
4.2按形状分类
GB/T21302-—2007
PAPER(PT)/exPO(改性PO)、PAPER(PT)/dr.PO(改性PO)、PAPER/sf.PO(改性PO)
BOPET(BOPA、BOPP)/ex,PO(改性PO)、BOPET(BOPA、BOPP)/dr.PO(改性PO).PE/co.PA/co.PE、BOPET(BOPA,BOPP)/dr.VMPET(VMBOPP)/dr.PO(改性PO)、BOPA(BOPP)/sf.PO(改性PO)PAPER(PT)/ex.AL/dr.PO(改性PO)、PAPER/ex.AL/sf.PO(改性PO)BOPET(BOPA、BOPP)/dr:AL/ex.PO(改性PO)、BOPA/sf.AL/ex,PO(改性PO)
产品按形状分为平膜、卷膜和袋。膜的断面形状分为单膜(含对折)和管膜(含折边)两种。袋的形状分为一般袋(如:边封袋、枕形袋等)和特殊袋(如:立体袋、异形袋等)。4.3按用途分类
产品按用途分为食品包装和非食品包装。GB/T21302-2007
5要求
5.1外观质量
膜、袋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项
热封部位
划伤、烫伤、穿孔、异味
粘连、异物、分层、脏污
膜卷松紧
膜卷暴筋
膜卷端面不平整度
膜每卷接头数
5.2印刷质量
5.2.1凹版印刷
表2外观质量
允许有轻微的间断折皱,但不得多于产品表面积的5%不明显
无虚封、平整、无明显气泡
不允许
搬动时不出现膜间滑动
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轻微暴筋
不大于3mm
两层的复合膜长<500m时不多于1个、≥500m时不多于2个。三层以上的复合膜长≥800m时不多于3个。接头应对准图案,接头处应牢固并有明显标记凹版印刷质量应符合GB/T77071987的规定。5.2.2柔性版印刷
柔性版印刷质量应符合GB/T17497~-1998的规定。5.2.3条码印刷
条码印刷应符合GB12904—2003和GB/T14257—2002的规定。5.3规格
5.3.1平膜尺寸偏差
平膜的长度尺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宽度尺寸偏差为土2mm,平均厚度偏差为士10%。5.3.2卷膜尺寸偏差
宽度偏差为士2mm,厚度偏差为士10%。卷膜以长度山厂时,其长度不应出现负偏差;以质量出厂时,其质量不应出现负偏差。5.3.3卷膜筒芯尺寸及偏差
内径为$76+mm或$152+mm,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5.3.4袋的尺寸偏差
袋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袋的尺寸偏差
袋的长度/mm
100~400
长度偏差/mm
注:袋的平均厚度偏差为士10%。4
宽度偏差/mm
封口宽度偏差/%
封口与袋边距离/mm
5.4物理机械性能
5.4.1拉断力
拉断力等级划分见表4。
拉断力/(N/15mm)
5.4.2断裂伸长率
断裂仲长率等级划分见表5。
断裂伸长率/%
5.4.3直角撕裂性能
>1 000
直角撕裂性能等级划分见表6。
直角撕裂力/N
5.4.4热合强度
热合强度等级划分见表7。
热合强度/(N/15mm)
5.4.5剥离力
剥离力等级划分见表8。
剥高力/(N/15mm)
穿刺强度
穿刺强度等级划分见表9。
穿刺强度/N
5.4.7抗摆锤冲击能
表4拉断力等级划分
100~50
断裂伸长率等级划分
1000~500
<500~100
直角撕裂性能等级划分
表7热合强度等级划分
<30~15
表8剥离力等级划分
穿刺强度等级划分
抗摆锤冲击能等级划分见表10。表10
抗摆锤冲击能汀
5.4.8透水蒸气性
水蒸气透过量等级划分见表11。3级
<20~10
抗摆锤冲击能等级划分
<100~10
GB/T21302—2007
GB/T21302—2007
水蒸气透过量/Lg/(m2·24h)]5.4.9氧气透过性
氧气透过量等级划分见表12。
水蒸气透过量等级划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氧气透过量等级划分
氧气透过量/[cm*/(m2·24h?0.1MPa)]5.4.10耐热性
耐热性等级划分见表13。
耐热性/℃
袋的耐压性能
袋的耐压性能见表14。
袋与内装物总质量/g
31~100
101400
5.4.12袋的跌落性能
袋的跌落性能见表15。
袋与内装物总质量/g
101~400
5.4.13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等级划分见表16。
摩擦系数
5.4.14表面电阻系数
表面电阻系数等级划分见表17
>5~150
耐热性等级划分
125~110
>20~100
>150~500
>500~1800
<110~100
表14袋的耐压性能
负荷/N
三边封袋
袋的跌落性能
跌落高度/mm
表16摩擦系数
其他袋
<100~80
无渗漏、不破裂
不破裂
>0.4~0.8
表面电阻系数/(α·cm2)
5.4.15耐高温介质性
普通级
≥1012
表17表面电阻系数
抗静电级
<1012~10%
导电级
≤10%~10%
GB/T21302—2007
高导电级
<10°~10-3
经耐高温介质性试验后,应无分层、破损,袋内、外无明显变形,剥离力、拉断力、断裂伸长率和热合强度下降率应≤30%。
5.4.16透明性
塑料与塑料复合膜、袋的透明性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5.4.17卫生性能
食品包装和有卫生要求的非食品包装复合膜、袋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B9683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6试验方法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B/T2918-1998规定的标准环境和正常差范围进行,空气温度(23士2)C,相对湿度(50士10)%状态调节时间不小于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6.2外观质量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并用精度不低于0.5mm的量具测量。6.3印刷质量
6.3.1凹版印刷质量
应按照GB/T7707—1987的规定进行。6.3.2柔性版印刷质量
应按照GB/T17497--1998的规定进行。6.3.3条码印刷质量
商品条码按照GB/T18348—2001进行检验,其他一维条码按照GB/T14258—2003进行检验。6.4尺寸偏差
6.4.1膜、袋的长度和宽度偏差按GB/T6673—2001的规定进行。6.4.2膜、袋的厚度偏差按GB/T6672-2001的规定进行。6.4.3袋的热封宽度用精度不低于0.5mm的量具测量。6.4.4封口与袋边的距离用精度不低于0.5mm的量具测量。6.5物理机械性能
6.5.1拉断力、断裂伸长率
按GB/T1040.3一2006的规定进行。采用长条试样,长度为≥150mm,宽度为15mm,标距为(100士1)mm,试样拉伸速度(空载)为(250士25)mm/min。6.5.2直角撕裂性能
按QB/T1130—1991的规定进行。6.5.3热合强度
按QB/T2358一1998的规定进行。热封的方法、条件由供需双方商定。6.5.4剥离力
按GB/T8808—1988的规定进行。6.5.5穿刺强度
将直径为100mm的试片安装在样膜固定夹环上,然后用直径为1.0mm,球形顶端半径为0.5mm7
GB/T21302—2007
的钢针,以(50士5)mm/min的速度去顶刺,读取钢针穿透试片的最大负荷。测试片数5个以上,取其算术平均值。穿刺强度试验装置见图1。M12>
十字头
a)试验装置
6.5.6抗摆锤冲击能
安装台
负载传感器
连接头
穿刺针
样膜圖定环
支承合
b)钢针固定装置
图1穿刺强度试验装置
按GB/T8809—1988的规定进行。6.5.7透水蒸气性
c)样膜固定环
单位为毫米
按GB/T1037—1988的规定进行。试验条件为温度(38士0.6)℃,相对湿度(90士2)%,试验时将热封面朝向湿度低的一侧。
6.5.8氧气透过性
按GB/T1038一2000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将热封面朝向氧气低压侧。6.5.9耐热性
将膜热封制成小袋,充人水后密封好,放入带反压装置的高压灭菌锅中,按表13等级划分规定的条件放置30min,然后冷却至40℃左右时取出,检查小袋有无明显变形、层间剥离、热封部位的剥离等异常现象。6.5.10袋的耐压性能
6.5.10.1袋的耐压试验装置见图2。1-
一码;
上加压板;
一试验袋;
4托板。
图2耐压试验装置
6.5.10.2试验步骤如下:
a)袋内充约二分之一容量的水,并封口,样品为5个。b)试验时将试样逐个放在上,下板之间。试验中上、下板应保持水平、不变形,与袋的接触面应光滑,上,下板的面积应大于试验袋。按表14规定加码,保持1min(负荷为上加压板与磁8
码质量之和),目视袋是否破裂或渗漏。6.5.11袋的跌落性能
GB/T21302—2007
试验面为光滑、坚硬的水平面(如水泥地面)。袋内填充实际内容物或约二分之一容量的水,试样数量为5个。按表15的规定将袋由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自由落下一次,目视是否破裂。6.5.12摩擦系数
按GB/T10006—1988的规定进行。6.5.13表面电阻系数
按GB/T1410-2006的规定进行。
6.5.14耐高温介质性
在包装袋内分别装入4%乙酸(HAc)、1%硫化钠(NazS)、5%氯化钠(NaCI)水溶液及精制植物油然后进行排气封口,在带反压冷却装置的高压灭菌锅中经121C、40min高温加压处理,并在压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冷却至40℃以下取出,开袋后逐个检验外观,试验袋每组至少5个。将以上试验袋每组任取2个,裁取长度150mm,宽度为15mm的长条形试样5个,测定其平均拉断力、伸长率、剥离力和热合强度。然后按式(1)计算以上各检测项目的下降率,以百分率表示,精确到个位数。
R=4B×100%
式中:
R-被检测项目的下降率,%;
A——耐高温介质试验前被检测项目的平均值;B经耐高温介质试验后被检测项目的平均值。6.5.15透明性
按GB/T2410-1988的规定进行。
6.5.16卫生性能
·(1)
按GB/T5009.60-—2003的规定进行,其中二氮基甲苯的检测按GB/T5009.119--2003的规定进行。
7检验规则
7.1食品包装复合膜和袋应测5.1外观质量、5.3规格、5.4.1拉断力、5.4.4热合强度、5.4.5剥离力、5.4.17卫生性能六项,其余各项由供需双方商定7.2非食品包装复合膜和袋应测5.1外观质量、5.3规格、5.4.1拉断力、5.4.4热合强度、5.4.5剥离力五项,其余各项由供需双方商定。7.3检验规则的其余内容由具体产品标准的规定执行。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产品的每件包装内、外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并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生产日期、检验员代号、生产厂厂名、厂址、执行标准号等。8.2包装
膜、袋一般采用纸箱内衬牛皮纸或薄膜进行包装,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8.3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碰撞或接触锐利的物体,轻装轻卸,同时避免日晒雨淋,保证包装完好及产品不受污染。其标志方法按照GB/T191规定进行。9
GB/T21302-2007
8.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照射,距热源不小于1m,堆放合理。产品保质期自生产之月起一年。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4806.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42061-2022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