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2490-200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国家标准(GB)】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10:52:36
- GB/T12490-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T 12490-2007
标准名称: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0-09-21 -
实施日期:
2008-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82.42 KB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中标分类号:
纺织>>纺织综合>>W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2490-1990采标情况:
MOD ISO 105-C06:199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各种类型的常规家庭用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的方法。工业及医院用纺织品可能需要(在某方面)洗涤条件更为剧烈的特定洗涤程序。本标准不适用于在洗涤操作某些方面要求更严的工业及医用纺织品。本标准的方法并不反映在商业洗涤程序中的荧光增白剂的效应。 GB/T 12490-200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GB/T12490-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490—2007
代替GB/T12490-199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Colour fastness to domestic andcommercial laundering
(ISO105-C06:1994,MOD)
2007-11-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7-01实施
GB/T12490--2007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105-C06:199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C06部分: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英文版)及其技术勘误1:2002和技术勘误2:2002。本标准根据ISO105-C06:1994及其技术勘误重新起草,与ISO105-C06的主要差异如下:1,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国际标准替换为修改或等效采用该国际标准的我国国家标准,并将整体引用ISO105-F的贴衬织物改为分种类引用。2.引用的GB11403是参照采用ISO105-F03:198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聚酰胺标准贴衬织物规格》制定的;引用的GB11404是参照采用ISO/DIS105-F10:198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规格》制定的。
3.表1中增加了麻贴衬织物和选用的注释,相应地增加引用了GB/T13765。4,洗涤后组合试样的清洗方法增加了“然后在流动水中冲洗至干净”,并删除水温40℃的规定。5.增加了溶液pH值测定的说明和pH计的要求。6.取消了关于洗涤剂销售地的注释。本标准代替GB/T12490—1990《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试验方法》。本标准对GB/T12490—1990作了以下技术修改:1.对范围的描述进行了补充和细化。2.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GB/T13765。3.蒸馏水改为三级水。
4.增加注释,对麻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的选用加以说明。5.取消了熨斗及采用熨斗干燥试样的条款。6.有关的尺寸单位由厘米(cm)改为毫米(mm)。7.表2试验条件中的D3S和D3M的有效氯浓度的表示由原0.15(g/L)改为0.015(%)。8.增加了pH值测定溶液的说明和相应pH计的要求。9.增加了使用AATCC标准洗涤剂WOB的规定。10.原附录A的标准合成洗涤剂组成“ECE标准洗涤剂”列入正文。11.原附录A的有效氯含量计算公式作了修改,并列人正文。12.取消了原附录B\试验设备”。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会(SAC/TC209/SC1)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国斌、潘伟、陆维民、童金柱、张其平。本标准于199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1范围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GB/T12490—2007
1.1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各种类型的常规家庭用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的方法。工业及医院用纺织品可能需要(在某方面)洗涤条件更为剧烈的特定洗涤程序。1.2由于试验过程中解吸和(或)摩擦作用,经一次单个(S)试验,试样所造成的褪色和沾色非常接近于一次家庭和商业洗涤,而经一次复合(M)试验,则接近五次以上温度不超过70℃的家庭和商业洗涤的效果。
1.3本标准不适用于在洗涤操作某些方面要求更严的工业及医用纺织品。1.4本标准的方法并不反映在商业洗涤程序中的荧光增白剂的效应、1.5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根据给定的洗涤剂和氯漂方法制定,使用其他的洗涤剂和氯漂方法可能需要不同的试验条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250-1995,idtISO105-A02:1993)GB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251—1995,idtISO105-A03:199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GB/T6151—1997,idtISO105-A01:1994)GB/T6151
GB/T7565
F02:198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棉和粘纤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5—1987,idtISO105-GB/T7568.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毛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1—2002,ISO105-F01:2001,MOD)
GB/T7568.4纺织品
F04:2001,MOD)
GB/T7568.5纺织品
ISO105-F05:2001,MOD)
色牢度试验
聚酯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4—2002,ISO105-色牢度试验聚丙烯睛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5-—2002,GB/T756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丝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6—2002,ISO105-F06:2001,MOD
纺织品
GB11403
色牢度试验
聚酰胺标准贴衬织物规格
GB11404
色牢度试验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规格纺织品
GB/T13765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亚麻和苎麻标准贴衬织物规格3原理
试样与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或其他织物缝合在一起,经洗涤、清洗与干燥,在合适的温度,碱度、漂白和摩擦等条件下进行洗涤,通过低浴比和适当数量的不锈钢珠产生摩擦作用,使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标准贴衬织物的沾色。1
GB/T12490--2007
4设备和试剂
4.1合适的机械装置,由装有一根旋转轴的水浴锅构成,旋转轴放射形支承着多只容量为550mL士50mL不锈钢容器(其直径为75mm士5mm,高为125mm土10mm),从轴中心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45mm土10mm。轴及容器的转速为40r/min士2r/min。水浴锅温度由恒温器控制,使试验溶液保持在规定温度士2℃内。
注:能获得同样结果的其他机械装置也可用于本试验。4.2耐腐蚀的不锈钢珠,直径约为6mm。4.3标准贴衬织物(见GB/T6151—1997,8.2)。以下的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和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均可选用。4.3.1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见GB11404)按试验温度选用。含有羊毛的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用于40℃、50℃的试验,在某些情况下需在试验报告中注明,也可用于60℃的试验。
-不含有羊毛的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用于某些60℃的试验和所有70℃、95℃的试验。4.3.2两块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见GB/T7565、GB/T7568.1、GB/T7568.4、GB/T7568.5、GB/T7568.6、GB1I403)。第一块用与试样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用由表1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或另作规定。表1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
第一块
二酯纤和三醋纤
聚酰胺
聚丙烯睛
试验方法A,B
羊毛或棉
羊毛或棉
羊毛或棉
a:根据试样含麻纤维的种类,选用亚麻或茎麻标准贴衬一块标准的染不上色的织物(例如聚丙烯),需要时用4.3.3
第二块
试验方法C、D和E
4.4洗涤剂,不含荧光增白剂,由于洗涤剂粉末可能不均勾,至少应制备1L洗涤剂溶液。以下两种洗涤剂可选用。
AATCC标准洗涤剂WOB特性和组成:洗涤剂是低泡沫的,成分中的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型,另有少量非离子型,可生物降解。其组成如下。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聚氧乙烯醚
肥皂-高分子质量
三磷酸钠
质量分数(%)
14.00±0.02
2.30±0.02
2.50±0.02
48.00±0.02
硅酸钠(SiO2/Na.O-2/1)
硫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CMC)
GB/T12490--2007
9.70±0.02
15.40±0.02
0.25±0.02
7.85±0.02
b)不含荧光增白剂的ECE标准洗涤剂,可用于色牢度试验。其组成如下:组成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链烷碳链的平均链长C11.5)聚乙烯酯(环氧乙烷数14)
钠皂(链长C2~Cl:13%~26%;C18~C2:74%~87%)三聚磷酸钠
硅酸钠(SiO2/Na20=3.3/1)
硅酸镁
羧甲基纤维素(CMC)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硫酸钠
4.5无水碳酸钠(NaCO.),箫要时用。4.6次氮酸钠或次氯酸锂。
质量分数(%)
8.00±0.02
2.90±0.02
3.50±0.02
43.70±0.02
7.50±0.02
1.90±0.02
1.20±0.02
0.20±0.02
21.20±0.02
9.90±0.02
大部分市售次氯酸钠溶液pH值为9.8~12.8,有效氟含量为40g/L~160g/L。实际的有效氯含量应在使用前确定,建议采用下列方法。将1.00mL次氯酸钠原液,移人三角烧瓶中,用水(4.8)稀释至100mL,加人294g/L的硫酸(HzSO.)溶液20mL和120g/L碘化钾(KI)溶液6mL。然后,用标准滴定液硫代硫酸钠[c(NazS,O,·5H20)=0.1mol/L滴定。
有效氯(Cl)含量α按下式计算,以质量分数(%)表示:y×cX0.0355×100
式中:
V。x p
V。—次氯酸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耗用的硫代硫酸钠体积,单位为毫升(mL):P次氯酸钠溶液的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一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过硼酸钠四水合物(NaBO,·4H,O),需要时用。4.7
三级水。
9pH计:读数精度0.05,带有适宜的电极系统。4.9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250;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251。如需酸洗处理,用0.2g/L冰乙酸的溶液。4.11
5试样
5.1织物样品按下述方法之一制作试样:a)取40mm×100tmm试样块,正面与--块40mm×100mm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4.3.1)相3
GB/T12490—2007
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b)取40mm×100mm试样一块,夹于两块40mm×100mm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4.3.2)之间,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5.2对纱线或散纤维样品,取纱线或散纤维约等于贴衬织物总质量之半,按下述方法之一制作试样:夹于块40mm×100mm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4.3.1)及一块40mm×100mm染不上色的a
织物(4.3.3)之间,沿四边缝合(见GB/T6151—1997,9.3.3.4),形成一个组合试样。b)夹于两块40mm×100mm单纤维贴衬织物(4.3.2)之间,沿四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6操作程序
每升水(4.8)中加人4g洗涤剂制备成洗涤溶液,用C、D、E试验方法时,每升溶液中加人约1g碳6.1
酸钠调节pH值至表2规定的值。溶液温度冷却到20℃后,用已校正的pH计(4.9)测pH值。用A、B试验方法时不需调节pH值。
表2试验条件
温度/
溶液体积/
有效氟含量/
过硼酸钠质量浓度/
时间/
毛、蚕丝及其混纺的高级织物,试验时不用钢珠。在试验报告中说明钢珠的使用。调节pH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6.2在需使用过硼酸钠(4.7)试验中,需制备含有过硼酸钠的溶液,将溶液加热到最高60℃不超过30min。
6.3对于试验D3S和D3M,应在洗涤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锂(4.6),有效氯含量按表2规定。6.4根据表2在每个容器(4.1)中加人规定量的洗涤溶液,除试验D2S、E2S外,将溶液调节至规定温度的士2℃,然后放人试样和钢珠,关闭容器,按表2的温度和时间运转仪器。6.5对于试验D2S和E2S,将试样放入温度近60℃的容器中,关闭容器,在10min内将溶液温度升到规定温度的士2℃,按表2规定的条件试验。6.6对所有试验,洗涤结束后取出组合试样,分别在100mL的三级水(4.8)中清洗两次,每次1min。4
然后在流动水中冲洗至干净。
6.7某些情况下,洗涤后需经酸洗,可进行下列附加操作:GB/T12490—2007
在30℃、100mL的乙酸溶液(4.11)中处理1min,然后在30℃、100mL水中冲洗每个组合试样1min。
6.8对所有方法,挤去组合试样上多余水分。6.9对所有方法,试样与贴衬仅由一条缝线连接(如需要,断开所有缝线),悬挂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
6.10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本标准的编号,即GB/T12490-2007;对试样的完整描述;
试样变色级数;
如用单纤维贴衬织物,每种所用贴衬织物的沾色级数;如用多纤维贴衬织物,其类型和每种纤维的沾色级数;所用试验方法的编号(如表2所列);在A,B试验中是否使用钢珠;
是否按6.7进行酸处理;
是否使用AATCC标准洗涤剂WOB或ECE无荧光增白剂的标准洗涤剂。5
GB/T12490-2007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GB/T12490-—200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Www.bzxZ.net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8年2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1千字
2008年2月第一次印刷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490—2007
代替GB/T12490-199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Colour fastness to domestic andcommercial laundering
(ISO105-C06:1994,MOD)
2007-11-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7-01实施
GB/T12490--2007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105-C06:199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C06部分: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英文版)及其技术勘误1:2002和技术勘误2:2002。本标准根据ISO105-C06:1994及其技术勘误重新起草,与ISO105-C06的主要差异如下:1,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国际标准替换为修改或等效采用该国际标准的我国国家标准,并将整体引用ISO105-F的贴衬织物改为分种类引用。2.引用的GB11403是参照采用ISO105-F03:198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聚酰胺标准贴衬织物规格》制定的;引用的GB11404是参照采用ISO/DIS105-F10:198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规格》制定的。
3.表1中增加了麻贴衬织物和选用的注释,相应地增加引用了GB/T13765。4,洗涤后组合试样的清洗方法增加了“然后在流动水中冲洗至干净”,并删除水温40℃的规定。5.增加了溶液pH值测定的说明和pH计的要求。6.取消了关于洗涤剂销售地的注释。本标准代替GB/T12490—1990《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试验方法》。本标准对GB/T12490—1990作了以下技术修改:1.对范围的描述进行了补充和细化。2.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GB/T13765。3.蒸馏水改为三级水。
4.增加注释,对麻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的选用加以说明。5.取消了熨斗及采用熨斗干燥试样的条款。6.有关的尺寸单位由厘米(cm)改为毫米(mm)。7.表2试验条件中的D3S和D3M的有效氯浓度的表示由原0.15(g/L)改为0.015(%)。8.增加了pH值测定溶液的说明和相应pH计的要求。9.增加了使用AATCC标准洗涤剂WOB的规定。10.原附录A的标准合成洗涤剂组成“ECE标准洗涤剂”列入正文。11.原附录A的有效氯含量计算公式作了修改,并列人正文。12.取消了原附录B\试验设备”。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会(SAC/TC209/SC1)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国斌、潘伟、陆维民、童金柱、张其平。本标准于199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1范围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GB/T12490—2007
1.1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各种类型的常规家庭用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的方法。工业及医院用纺织品可能需要(在某方面)洗涤条件更为剧烈的特定洗涤程序。1.2由于试验过程中解吸和(或)摩擦作用,经一次单个(S)试验,试样所造成的褪色和沾色非常接近于一次家庭和商业洗涤,而经一次复合(M)试验,则接近五次以上温度不超过70℃的家庭和商业洗涤的效果。
1.3本标准不适用于在洗涤操作某些方面要求更严的工业及医用纺织品。1.4本标准的方法并不反映在商业洗涤程序中的荧光增白剂的效应、1.5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根据给定的洗涤剂和氯漂方法制定,使用其他的洗涤剂和氯漂方法可能需要不同的试验条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250-1995,idtISO105-A02:1993)GB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251—1995,idtISO105-A03:199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GB/T6151—1997,idtISO105-A01:1994)GB/T6151
GB/T7565
F02:198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棉和粘纤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5—1987,idtISO105-GB/T7568.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毛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1—2002,ISO105-F01:2001,MOD)
GB/T7568.4纺织品
F04:2001,MOD)
GB/T7568.5纺织品
ISO105-F05:2001,MOD)
色牢度试验
聚酯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4—2002,ISO105-色牢度试验聚丙烯睛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5-—2002,GB/T756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丝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6—2002,ISO105-F06:2001,MOD
纺织品
GB11403
色牢度试验
聚酰胺标准贴衬织物规格
GB11404
色牢度试验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规格纺织品
GB/T13765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亚麻和苎麻标准贴衬织物规格3原理
试样与规定的标准贴衬织物或其他织物缝合在一起,经洗涤、清洗与干燥,在合适的温度,碱度、漂白和摩擦等条件下进行洗涤,通过低浴比和适当数量的不锈钢珠产生摩擦作用,使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标准贴衬织物的沾色。1
GB/T12490--2007
4设备和试剂
4.1合适的机械装置,由装有一根旋转轴的水浴锅构成,旋转轴放射形支承着多只容量为550mL士50mL不锈钢容器(其直径为75mm士5mm,高为125mm土10mm),从轴中心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45mm土10mm。轴及容器的转速为40r/min士2r/min。水浴锅温度由恒温器控制,使试验溶液保持在规定温度士2℃内。
注:能获得同样结果的其他机械装置也可用于本试验。4.2耐腐蚀的不锈钢珠,直径约为6mm。4.3标准贴衬织物(见GB/T6151—1997,8.2)。以下的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和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均可选用。4.3.1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见GB11404)按试验温度选用。含有羊毛的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用于40℃、50℃的试验,在某些情况下需在试验报告中注明,也可用于60℃的试验。
-不含有羊毛的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用于某些60℃的试验和所有70℃、95℃的试验。4.3.2两块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见GB/T7565、GB/T7568.1、GB/T7568.4、GB/T7568.5、GB/T7568.6、GB1I403)。第一块用与试样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用由表1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或另作规定。表1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
第一块
二酯纤和三醋纤
聚酰胺
聚丙烯睛
试验方法A,B
羊毛或棉
羊毛或棉
羊毛或棉
a:根据试样含麻纤维的种类,选用亚麻或茎麻标准贴衬一块标准的染不上色的织物(例如聚丙烯),需要时用4.3.3
第二块
试验方法C、D和E
4.4洗涤剂,不含荧光增白剂,由于洗涤剂粉末可能不均勾,至少应制备1L洗涤剂溶液。以下两种洗涤剂可选用。
AATCC标准洗涤剂WOB特性和组成:洗涤剂是低泡沫的,成分中的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型,另有少量非离子型,可生物降解。其组成如下。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聚氧乙烯醚
肥皂-高分子质量
三磷酸钠
质量分数(%)
14.00±0.02
2.30±0.02
2.50±0.02
48.00±0.02
硅酸钠(SiO2/Na.O-2/1)
硫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CMC)
GB/T12490--2007
9.70±0.02
15.40±0.02
0.25±0.02
7.85±0.02
b)不含荧光增白剂的ECE标准洗涤剂,可用于色牢度试验。其组成如下:组成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链烷碳链的平均链长C11.5)聚乙烯酯(环氧乙烷数14)
钠皂(链长C2~Cl:13%~26%;C18~C2:74%~87%)三聚磷酸钠
硅酸钠(SiO2/Na20=3.3/1)
硅酸镁
羧甲基纤维素(CMC)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硫酸钠
4.5无水碳酸钠(NaCO.),箫要时用。4.6次氮酸钠或次氯酸锂。
质量分数(%)
8.00±0.02
2.90±0.02
3.50±0.02
43.70±0.02
7.50±0.02
1.90±0.02
1.20±0.02
0.20±0.02
21.20±0.02
9.90±0.02
大部分市售次氯酸钠溶液pH值为9.8~12.8,有效氟含量为40g/L~160g/L。实际的有效氯含量应在使用前确定,建议采用下列方法。将1.00mL次氯酸钠原液,移人三角烧瓶中,用水(4.8)稀释至100mL,加人294g/L的硫酸(HzSO.)溶液20mL和120g/L碘化钾(KI)溶液6mL。然后,用标准滴定液硫代硫酸钠[c(NazS,O,·5H20)=0.1mol/L滴定。
有效氯(Cl)含量α按下式计算,以质量分数(%)表示:y×cX0.0355×100
式中:
V。x p
V。—次氯酸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耗用的硫代硫酸钠体积,单位为毫升(mL):P次氯酸钠溶液的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一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过硼酸钠四水合物(NaBO,·4H,O),需要时用。4.7
三级水。
9pH计:读数精度0.05,带有适宜的电极系统。4.9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250;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251。如需酸洗处理,用0.2g/L冰乙酸的溶液。4.11
5试样
5.1织物样品按下述方法之一制作试样:a)取40mm×100tmm试样块,正面与--块40mm×100mm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4.3.1)相3
GB/T12490—2007
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b)取40mm×100mm试样一块,夹于两块40mm×100mm单纤维标准贴衬织物(4.3.2)之间,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5.2对纱线或散纤维样品,取纱线或散纤维约等于贴衬织物总质量之半,按下述方法之一制作试样:夹于块40mm×100mm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4.3.1)及一块40mm×100mm染不上色的a
织物(4.3.3)之间,沿四边缝合(见GB/T6151—1997,9.3.3.4),形成一个组合试样。b)夹于两块40mm×100mm单纤维贴衬织物(4.3.2)之间,沿四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6操作程序
每升水(4.8)中加人4g洗涤剂制备成洗涤溶液,用C、D、E试验方法时,每升溶液中加人约1g碳6.1
酸钠调节pH值至表2规定的值。溶液温度冷却到20℃后,用已校正的pH计(4.9)测pH值。用A、B试验方法时不需调节pH值。
表2试验条件
温度/
溶液体积/
有效氟含量/
过硼酸钠质量浓度/
时间/
毛、蚕丝及其混纺的高级织物,试验时不用钢珠。在试验报告中说明钢珠的使用。调节pH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10.5±0.1
6.2在需使用过硼酸钠(4.7)试验中,需制备含有过硼酸钠的溶液,将溶液加热到最高60℃不超过30min。
6.3对于试验D3S和D3M,应在洗涤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锂(4.6),有效氯含量按表2规定。6.4根据表2在每个容器(4.1)中加人规定量的洗涤溶液,除试验D2S、E2S外,将溶液调节至规定温度的士2℃,然后放人试样和钢珠,关闭容器,按表2的温度和时间运转仪器。6.5对于试验D2S和E2S,将试样放入温度近60℃的容器中,关闭容器,在10min内将溶液温度升到规定温度的士2℃,按表2规定的条件试验。6.6对所有试验,洗涤结束后取出组合试样,分别在100mL的三级水(4.8)中清洗两次,每次1min。4
然后在流动水中冲洗至干净。
6.7某些情况下,洗涤后需经酸洗,可进行下列附加操作:GB/T12490—2007
在30℃、100mL的乙酸溶液(4.11)中处理1min,然后在30℃、100mL水中冲洗每个组合试样1min。
6.8对所有方法,挤去组合试样上多余水分。6.9对所有方法,试样与贴衬仅由一条缝线连接(如需要,断开所有缝线),悬挂在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
6.10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本标准的编号,即GB/T12490-2007;对试样的完整描述;
试样变色级数;
如用单纤维贴衬织物,每种所用贴衬织物的沾色级数;如用多纤维贴衬织物,其类型和每种纤维的沾色级数;所用试验方法的编号(如表2所列);在A,B试验中是否使用钢珠;
是否按6.7进行酸处理;
是否使用AATCC标准洗涤剂WOB或ECE无荧光增白剂的标准洗涤剂。5
GB/T12490-2007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GB/T12490-—200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Www.bzxZ.net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8年2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1千字
2008年2月第一次印刷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T19719—2005 首饰镍释放量的测定光谱法
- GB50053-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22264.3-2022 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3部分: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特殊要求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